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如此多骄(鲟鱼)-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不韦面带微笑道:“君上……不,要叫陛下了,这样的结局不是很好吗!从今往后,我们再也不必在别人的屋檐下讨生活了,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赵括真相扇吕不韦一耳光,可看到三军将士欢呼的情形,抬起的手又放下了,道:“这笔账先记挂着。”

赵括来到廉颇等人近前,苦笑道:“诸位也看到了,这纯粹是赶鸭子上架,一点都不给我留有余地啊!就算我否认,这消息只怕也会传扬出去,我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廉颇将军乃是赵国柱石之臣,决不能因为我而声誉蒙尘,我马上派人送廉颇将军出山。”

廉颇对事情的头尾非常清楚,一切也看在了眼里,叹息道:“君上也是迫不得已,如果这数万将士真的散了,邯郸又该怎么办?我只希望这是君上的托词,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你我成为两国的仇敌,我绝不会手下留情,还望君上保重。”

廉霆脸上的神色几度更换,道:“君上,非是廉霆不想和君上开创一番基业,诚如君上所说,廉颇之名不可蒙尘,我们后会有期。”

李牧也走过来,道:“大哥,我也走了,我们肯定是会再次相见的,到时定会送给大哥一份厚礼。”说着冲赵括一番挤眉弄眼,高呼廉霆之名追了过去。

赵括能猜出李牧想要干什么,心忧他的安危正待阻止,李牧早跑远了,回头看到冯亭叔侄,道:“二位……”

冯亭没说话,一旁的冯劫抢先道:“能追随在君上左右,乃是我们的福气,君上就带着我们拼搏一番吧!”

赵括看到冯亭也点头了,这才把目光落到吕不韦和李斯已经蒙骜身上,道:“你们给我滚进来……”说着转身走进了大帐。

吕不韦和李斯走进大帐,没等赵括发火,李斯从袖口内拿出一封信来,道:“君……陛下,这是毛遂大人的亲笔书信,毛遂大人说只要陛下看过书信后,就会明白一切。”

赵括看了看吕不韦和李斯,将毛遂的书信接了过来,打开一看,上面先是请罪之词,全盘托出这场兵变是他们一手策划的,其后才是分析。

毛遂给出了三条赵括必须自立为王的理由,第一,赵括和赵丹田薇母子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赵丹对赵括的猜忌也越来越重,尤其是秦王的离间计,一纸诏书就使君臣之间出现了不可弥合的裂痕,加上和田薇的新仇旧恨,更是不可调和。

第二,长平之败虽然赵括没有主要责任,可赵括出将长平的时候,雪夜会战是不败而败,虽然杀伤秦军甚多,斩杀秦将两员,可赵军的损失也非常大,直接造成了赵军实力的削弱,这笔账也要算到赵括头上,回到邯郸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第三,随着赵括地位的越来越高,围绕在赵括身边的人已经不满现状了,赵括的身份和他们的利益收益的矛盾越来越大,只有赵括更进一步,才能抵消这种发展中的矛盾,拿吕不韦和碧卢为例,他们经商的本事原本就很大,借着赵括这股春风,他们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只有依托一国之力才能更加壮大,其他围绕在赵括身边的人,忠心虽然不用怀疑,但或多或少都是这种想法,希望自身能有更大的发展,就算毛遂也都是如此。

在信的末尾,毛遂还反问了赵括几句话,问赵括既然一身本领,为什么不登高望远,站在万万人之上;问赵括心中到底有没有欲望,究竟是什么欲望;问赵括还是不是男人,因为是男人总有王图霸业的梦想……

吕不韦和李斯见赵括看完书信后一言不发,俩人都非常好奇毛遂的信上都写了什么,偏偏这个时候不能发问,急的就差抓耳挠腮了。

“你们都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赵括一挥手让吕不韦和李斯出去,他又把毛遂的信拿起来看了一遍。

赵括觉得毛遂给出的几个理由虽然在理,但是依照他的能力,还是能化解的,从这封信可以看出毛遂早就在酝酿此事,他很佩服毛遂发动的时机,但是这种被人强行捆绑的滋味让他有点恼怒,倒是毛遂那几个问题让他心生感触,此时长平之战已经过去,历史的脚步虽然没有太大的改变,可最大的改变就是他这个赵括还活着,还被强行黄袍加身,历史难道注定要在他这里转一个大弯吗?

“很为难吗?”赵媛轻步走了进来,轻轻的靠在赵括身旁,道:“可是现在已经变成了事实,不出十天天下就会知道夫君自立为王的消息,如果夫君不愿意,我愿意随夫君逍遥四海,再也不想这些烦心事。”

赵括对于赵媛的出现没感到意外,把赵媛抱到膝上,道:“我在想毛遂的问题,我到底有没有欲望,究竟是什么欲望,刚刚想到一点眉目,你就进来了,逍遥四海当然是不错的想法,可是和刚才的欲望比起来,似乎少了一点吸引力。”

赵媛没想到赵括会说出这些话,扬起脸来看着赵括,道:“夫君的欲望是什么呢?能说给媛媛听听吗!”

赵括怎么能把自己是定点穿越而来的事情告诉赵媛呢!而他所想的欲望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也就只能自己告诉自己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让历史换一条道路

毛遂的质问确实让赵括的心理有些波动,作为一个后世而来的人,哪里能没有一点想法呢!虽然说不能以一人之力将整个战国社会带入工业时代,电子化时代,但是总能做出一番事业吧!这些想法赵括不是没有,可惜他一直都被赵括这个身份困扰着,直到迈过长平之战这道坎儿,毛遂的质问才显现出效果来。

最为现实的问题是战国末年开始的持续社会动荡,按照原有的历史脚步,战国末年诸强征战,秦国迈出的统一步伐给这片土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秦国一统天下后,秦始皇的统治没能持续多久,接着便是人民起义,楚汉战争,汉高祖刘邦开国后也没好到那里去,白登之围,吕后专政等等,百多年的时光,华夏大地全都笼罩在战争之中,这种人祸造成的毁坏直到文景无为而治才算缓解一些,而后汉武帝讨伐匈奴,又开始了恶性的循环……

赵括收回思绪,暗想如果他来改正历史的错误,那么这百多年的时间是不是能更好的让人享受呢!如果从现在开始就进行修改,那么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呢?

赵媛见赵括略微皱眉沉思,也不敢打扰赵括的思绪,老实的坐在赵括的腿上,静静的看着赵括沉思的模样,感觉无比惬意。

“媛媛,如果你知道一个人,一个巨人会在前面的路上摔跟头,摔的鼻青脸肿,你会告诉他吗?你会阻止他走那条路吗?”

赵媛不知道赵括为什么问她这句话,想了想道:“那个人和我有关系吗?如果和我无关,我大概不会去管,因为只是摔跟头而已,又不会出人命,如果是我的亲戚朋友的话,那我一定要告诉他,换条路走。”

“那个人和我们都有关系,还是有很大的关系,你说的对,应该让他换条路走,不管换的道路是否平坦,走向何方,但终归是避免了摔跟头,不是吗!”赵括觉得自己的欲望,所谓王图霸业的欲望,就是避免巨人摔跟头,避免所有人跟着巨人摔的鼻青脸肿。

吕不韦和李斯看到赵媛从赵括的大帐内出来,一起问道:“夫人,陛下的心情怎么样?”得知赵括的心情还不算太坏后,俩人又进来了。

“陛下自立为主,诸事草创,但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沿用赵王名号似乎不妥,微臣在此拟用几个国号,还请陛下甄选……”李斯说着将早就准备好了,一直没敢拿出来的草诏样的东西递给赵括。

赵括接过来却没有看,道:“这些不过都是虚的,眼下当务之急是解救邯郸之围,李斯你是楚国人,即刻带领一千军兵取道向楚,告诉春申君,就说我让他立刻发兵救赵,我这个二哥这个时候不出力,什么时候出力啊!”

李斯见赵括如此吩咐,马上点头道:“微臣遵命,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带着楚国的军队回来解救邯郸之围。”

赵括又看看吕不韦,道:“你告诉碧卢,让他马上准备五万军兵的军需物资,三天之后一定要送到。”

吕不韦应声道:“臣遵旨。”吕不韦见赵括没有再反对自立为王的事情,心中无比高兴,他现在真想回家跟老爹说说,他这笔投资绝对划算。

赵括接着就把冯亭叔侄和蒙骜等人找来,道:“往救邯郸乃重中之重,除了我们自身之外,外力也不可或缺,我已经让李斯前往楚国求请救兵了,韩赵魏本是一体,距离邯郸也近,我想请华阳君前往韩国会见张平,蒙骜前往魏国去见信陵君,务必要让韩魏答应一起救赵,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冯亭回去和和侄子冯劫详谈了一番,觉得留在赵括身边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长平的战事让冯亭看出了赵括的才能,以及难得的品性,跟着这样的君主绝不会有其他的忧虑,只要一心办好自己的事情即可,此刻听到赵括的吩咐,起身道:“君上……陛下有命,冯亭哪敢不从,我马上就起身前往新郑。”

蒙骜接口道:“陛下放心吧!以信陵君的谋略,绝不会坐视赵国被吞灭,求请魏国出兵救赵,微臣保证能够办到。”

赵括想起历史上信陵君盗取虎符的事情,叮嘱道:“魏王和龙阳君不见得喜欢救赵,这件事肯定还有波折,你且告诉信陵君,让他便宜行事即可。”

小将冯劫见赵括把任务都分派下去了,问道:“陛下,那我干什么呢?总不能干闲着吧!”

赵括笑了笑,道:“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军队应用之物,你就带着人前去办理交接吧!大军到时一切都要办好,如果稍有差错,可要军法从事的。”

冯劫嘿嘿一笑道:“陛下可不能拿我开刀立威啊!为了我吃饭的家伙着想,我还是马上就去吧!”

出了太行山的大军虽然看起来还是破破烂烂的样子,不过士气绝对高涨,因为他们觉得已经换了一位赵王了,只要现在的赵王接手赵国,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快来了。

赵括在随后的几天里也察觉到了这股思潮,对于接手现在的赵国,赵括的兴致可不高,且不说赵国的地理位置不太好,仅比四战之地的韩国强一点,单单面对取得了上党的秦军,就够人头疼的,至于接下来该怎办,赵括也没有具体的想法,只能先把眼前的困难解决掉再去想了。

碧卢已经得知了赵括自立的消息,虽然猗顿家的各种存货也不多,但还是搜刮仓库把家底都抖落出来了,不但如此,碧卢还交给了赵括一千家将,权作赵括的禁卫军,可见其是下了血本的。

猗顿家提供的军需给养都是好东西,兵器和甲胄自然不必说了,军队的伙食一下子就提升了几个台阶,那些嘴里塞满了肥肉的士兵觉得他们的选择一点没错,这才几天就变样了,不但身上的衣甲换了新的,好的,连吃的饭菜都是以前高级军官才能吃到的,如此更加坚定了他们跟着赵括讨生活的决心。

第四百二十四章 燕姝的心意

得到充足军需给养的赵括军很快杀奔邯郸,首先要解的是马城之围,马城虽小却是赵括最为忧心的所在,那里有他的老娘和老婆们,不容有半点闪失。

赵括来到马城之外见秦军在此部署了近万人马,可见对小小马城的重视了,从马城外围来看,秦军也进攻过马城,不过马城的样式是照搬猗顿家族城堡的样子,易守难攻,尽管马城之内的兵力和秦军差距悬殊,可秦军仍然拿马城无可奈何。

负责进攻马城的是秦国大将桓越,白起也知道马城之内有赵括的家眷,只要能拿下马城,对救援邯郸的赵括也是一种威胁,说不定还能逼迫赵括束手就擒呢!因此白起将这个重任交给了桓越,白起之所以没有亲自来攻打马城,是因为邯郸的战事也比较吃紧,赵人在邯郸之内竟然还有五万精锐步卒,非常让他头疼,而攻克邯郸乃是他的头等大事,小小马城自然不能与之相比了。

当赵括军出现在马城之外的时候,桓越就知道事情不妙了,赵括这支原本被判定为残军的部队,居然大不一样,士兵们士气高涨,手中的武器也都犀利的很,最重要的是赵括军有近三万人,远非桓越这近万人马可以力敌,桓越马上让人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上将军白起,而他则拉开阵势准备和赵括军接仗。

“冯劫,你带一万人将这支秦军赶走,把他们都赶到白起那去。”赵括见秦军的兵力不是很多,自己大有希望将这支秦军全歼,可是赵括并不想把白起引到这里来,邯郸才是主战场,没必要让自己的亲人跟着担惊受怕。

冯劫之前不过是个什长,得到赵括的赏识才升为军尉,现在赵括自立为王,他当然也水涨船高的成了将军,这样的经历对年轻的冯劫来说非常有激励性,此刻听到赵括的命令,兴奋道:“末将遵命。”

桓越见赵括军立足未稳就开始了对己军的进攻,马上准备迎战,不料赵军虚晃一枪直插秦军后阵,这让桓越心中一惊,以为赵括想要全歼己军,惊慌之下赶紧下令撤退十里等待进一步的命令,马城之围轻松被解。

赵括让军队依靠马城扎营,他则带着几个人进入马城,首先要做的便是向母亲燕姝请罪,直奔内宅见到燕姝后,当即跪倒道:“母亲,孩儿不孝……”赵括把自立为王的事情告诉了燕姝,他并没有说是被手下人摆了一道,反正现在已经造成了事实,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燕姝等人还在为赵括的归来赶到高兴,没想到赵括一张嘴就抛给他们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让她们难以消化。

燕姝愣愣的看着赵括,过了好一会才道:“只要括儿平安就好,至于你爹,都已经是死去的人了,不必计较太多,我想,他也不见得会反对吧!”燕姝震惊归震惊,但是毛遂之前就给她打过预防针了,将种种对赵括不利的消息都告诉过燕姝,因此燕姝此时并没有太过反对。

赵括告罪之后见燕姝并没有太激烈的情绪,心中好过很多,这个时候,一个穿着厚厚冬衣的小孩子走到了赵括身前,怯生生的道:“爹爹……”

赵括一眼就认出小孩子是赵麒,小孩子三岁之前成长的就非常快,赵括没想到赵麒已经可以说话了,把赵麒抱起来道:“真是没有想到啊!我的儿子都这么大了……”

“快过去叫爹爹啊!”另外一边,赵妮轻轻一推身前和赵麒年纪仿佛的小孩子,催促道:“快点啊!”

“父亲……”小孩子走到赵括身前,看到赵括抱着赵麒,也怯生生的叫了一声父亲。

赵括看着赵慎的小脸,又看看赵妮希冀的神情,把赵慎也抱了起来,道:“好,好,赵家果真人丁兴旺了,到了我这一辈竟然现在就有了两个儿子,也算对得起……老爹了。”赵括本想说对得起被鸠占鹊巢的原版赵括,话到嘴边赶紧变了模样。

赵雅噗嗤一笑道:“夫君,我们还有一位小公主呢!夫君没有发现臻儿姐姐不在这里吗!臻儿姐姐可是给夫君添了一位公主,夫君快去看看吧!”

赵括知道赵臻怀孕的事,那时候征战在即,他此后一直没有机会向赵臻表示什么,听赵雅这么一说,马上向诸女告罪,前去探望赵臻。

燕姝叫住了一同回来的赵媛,燕姝知道赵媛的真正身份,也知道赵媛给儿子赵括提供了很多帮助,有些事情还是问问赵媛比较靠谱。

赵媛跟随燕姝进了房间内,就听到燕姝问道:“括儿是想要推翻赵丹吗?将现在的赵国变成括儿的?”

赵媛摇摇头道:“夫君并没有说起过这件事,夫君说当务之急是解救邯郸之围,剩下的事情以后再说。”

“以你对括儿的了解,你觉得括儿会怎么做?”燕姝这么问,显然是认为赵媛有能力探究赵括内心的想法。

赵媛想了想道:“夫君另起炉灶的可能性要大一些,雁门太守赵信是军中最为支持夫君的将领,李牧又久在北疆对胡人进行打压,夫君在北方自立的可能性最大,不过媛媛也不敢擅自猜度夫君的想法。”

燕姝叹了口气道:“只要括儿不再邯郸自立就好,我刚才嘴上那么说,那是在安慰他,如果他在邯郸自立,推翻赵丹,那么赵奢一家的名声也就完了,那是任何东西都挽救不回来的,你明白吧!”

“媛媛知道,请夫人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赵媛知道燕姝希望让她劝劝赵括,解了邯郸之围后就离开邯郸,到别的地方打拼一番天地,那样一来赵奢一门也能博得更多人的同情,而不是唾骂。

燕姝把赵媛打发走之后,来到了丈夫赵奢的灵位前,幽幽一叹,道:“夫君,没想到你的一句戏言倒成了真的,括儿不但一鸣惊人了,而且还是震惊了九州华夏,只是这叛逆之名显得有些不太好听,希望夫君在天保佑,让我们的括儿能够平平安安的……”

第四百二十五章 心灰意冷

一夜的北风使天地都为之冻结,虽然只有一层薄冰但是所有的生气似乎都被削弱了不少,赢稷站在楼台向远方眺望,泾水和渭水都瘦弱的可怜,有气无力的朝东方流去。

赢稷又是一夜未睡,摆放在案头的是韩国和赵国的议和文书,韩国愿意割让垣雍城,赵国愿意割让八座城池作为议和的条件,一旁还有丞相范雎的简短意见。

赢稷前些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大群雄鸡相斗,乱哄哄的,赢稷刚想看个究竟,雄鸡都不动了,而他也醒了。

赢稷让占梦官来解此梦,占梦官认为,鸡有司鸣职责,可谓武吏,梦见雄鸡是心忧战事的表现,一群公鸡打斗,而且在舍中争啄,是惊兵,这是上苍启示罢兵休战的内容。

赢稷原本还是犹豫不决的,做了这个梦之后,他接连得到消息,魏国和楚国已经决定出兵救赵了,这正暗合梦中的警示,赢稷让文书吏进来,草写了一份给白起的命令,让人用快马送到邯郸前线。

白起得到桓越的报告,心头就是一凉,秦军虽然有数十万军队包围了邯郸,可赵国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尤其是赵国占尽了地利,只要拖下去,也能把数十万秦军拖垮,因为秦军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的补充给养,派到咸阳的稚研也没有消息传回来,现在赵括又回来了,加上邯郸城中的赵军,秦军越发的被动起来。

“让桓越的人马撤回来吧!留在那里只怕还不够赵括一口吃的。”白起非常焦虑,按照秦王赢稷的行事风格,他所要求的那些东西早就应该运到邯郸城外了,如此拖泥带水的办事速度,一点都不像秦王的性子啊!

白起没有下令强攻邯郸,希望军队借此机会得到休整,而且他还要判断齐楚韩魏等国的动向。

白起的营帐在邯郸的西南方,背后不远是滔滔的河水,这条河发源于邯郸西面的锡山,流过城南后汇入漳水。

白起看着那宽荡的河床,河岸的芦苇已经完全枯黄了,寒风把芦苇棒吹的犹如雪花般漫天飞舞,剩下光秃秃的芦苇杆在风吹之下发出瑟瑟的声响。

白起多少也能知道秦王赢稷现在的想法,秦军部队刚刚从长平战场下来,衣甲上的霜露还没有干,就又投入到邯郸包围战上面,白起看着秦军将士疲惫不堪的模样,心中也很是不忍。

冬季征伐,军粮和饲料很难在当地征集,只能依靠远途运输,饥寒交迫成为军队现在最大的困难。

白起认为秦王赢稷想到的这些困难都很实在,可是困难是公平的,赵人现在面临困难比秦军还要难挨,而秦军只要得到国内足够的供给,邯郸包围战则是必胜的结果。

一战而下邯郸,赵国的所有疆土将划归秦国版图,而秦国的军威将横扫天下,现在是进攻邯郸的最佳时机,赵人长平新败,举国哀痛,民心沮丧,山东五国看到赵国惨败,即使有心救援,也不会真的拼死作战。

白起正想着的时候,司马梗营中的军官跑来,道:“君上,巡逻的军士抓到了一个企图穿越我军封锁线的可疑男子。”

白起亲自审问这名可疑男子,道:“我这个人不喜欢拐弯抹角,你的说辞我已经听军士们说了,是做生意吗?做布匹生意的魏国人?”

那个男子点头不迭道:“不错,我真的是个生意人,我是做布匹生意的,真的……”

白起怒哼一声,道:“住口,在本君面前还敢耍滑头,你不要在说那些没用的了,本君在楚地作战经年,曾经席卷千里,攻破郢都,对于楚国的风土人情还是知道的,你腰上系的腰带就是楚国寿春地区的特产丝绸,还用本君继续说吗?”

那人见身份被白起说破,也不再掩饰了,道:“不错,我确实是楚国人,负有和赵王联络的使命,赵王将灵丘一地封赏给了我们春申君,春申君已经亲自率领楚军前来救赵了。”

白起听完眉头就是一皱,对黄歇白起并不陌生,现在的楚王熊完和黄歇都在秦国当过人质,黄歇这个人有些才能,听说被熊完任命为令尹后,将楚国的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楚国大有声势复振的局面,黄歇和所有的楚人一样,对秦国充满仇恨,这样一个人率军前来救赵,对秦军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将给秦军造成致命的威胁。

白起还听说楚王熊完和庐陵君赵括乃是生死之交,如果熊完出面联络韩王和魏王,那么诸国联合的局面就会促成,对秦军更为不利,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军应该加紧强攻邯郸,在诸国合力之前取得决定性的战果,以震慑山东五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