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如此多骄(鲟鱼)-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遂见赵括一脸苦瓜相,料到赵括在想些什么,道:“括少认为白起难缠?其实打仗这个东西打的除了是领军大将的才能外,还有后勤,还有天时地利人和,从这些方面入手,总有破绽可寻……”
毛遂的话给赵括打开了一扇心门,不由得笑道:“先生所言正是,如果真有和白起相兵的那天,我还不信了,难道真会死在他手上不成?不过能避免和白起对战还是要避免的。”赵括心里万分不愿和绰号杀人魔的白起打仗,那简直是给自己找罪受。
“括少,马服君的信。”第三快跑如飞进来将一封信递给赵括,道:“是通过猗顿老爷子的人传来的,不知道真假。”
赵括打开书信一看,确实是老爹赵奢的笔迹,心里顿时暖呼呼的,因为老爹开头就问他可否安好,叮咛让他一切多加小心,不禁感慨有家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赵奢的信上除了问候和叮嘱外,主要讲了两点,第一就是赵平和鹿妍的婚事已经敲定了,而且这门婚事得到了赵王的极力赞同,第二件事则是让赵括尽快返回邯郸,至于为什么,则语焉不详。
赵括当然也想快点回去,可在新郑下花费了不少的心力,如果不收获点什么,岂不可惜,他合上书信对第三道:“人手都齐了吗?让他们在鲁阳杀杀人,放放火,就打楚人的旗号。”
第三点头道:“我马上去安排,明天肯定有消息传来。”
毛遂道:“如今秦国已经出兵了,看样子不从韩国身上割块肉下来不会罢休,那么其他三国只要虚张声势即可。”
“是啊!白起一人足以让韩国上下头痛了,我说赢市怎么敢返回新郑,估计他早就知道白起要攻韩,而且还会取胜,等着在新郑接收地契呢!”
赵括等人正在交谈的时候,张平急急忙忙的走过来,道:“括少,成了,秦军已经拿下了陉城,消息也传到了新郑,就看张芳怎么接招了。”
赵括笑道:“张兄别高兴的太早,张芳肯定会说服韩王,以那五万精锐北上阻击秦军,等胜负出来后,再做判断不迟。”
张平阴阴一笑道:“不会的,我怎么可能让张芳在军事上在取得优势,这也是大王不想看到的,大王已经严令五万韩军只可据守,不可出击,张芳想要阻挡秦军的兵锋,算盘怕是落空了。”
赵括听了张平的话,叹了口气,国家兴亡就怕这手内斗不休,眼看韩国朝廷就是一片混乱了,如果韩国上下能同心协力,局面肯定不同,起码那五万精锐之士不会处身险境,韩国就还有机会,如果白起真把五万韩军歼灭了,韩国就真的完了,没有可战之师,韩国就是任秦人宰割的下场,那时候就算张平接替张芳成为韩国的相邦,只怕也是回天乏力,最后还得借助他国之力才能使白起退兵。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最大的诱惑
“啪……哗啦……”张芳怒极,将桌案上的物件推到地上摔的粉碎,眉毛倒竖道:“这帮混蛋,根本就是吃人不吐骨头,拿了本相的钱财居然还出兵,太不讲道义了。”
也不能怪张芳生气,按照时间推断,他给穰候所送的重金和美女早就到了,却换来秦军兵出陉城,换做是谁做了如此亏本的买卖,能不生气才怪呢!
“相爷,我们现在怎么办?如果秦军长驱直入,新郑危矣!”张芳的心腹幕僚张济担忧道:“一旦秦军渡过大河也是一样,那时候相爷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呀!”
张芳闭上眼睛想了一会道:“眼下只能拖上一拖了,别忘了秦人就是虎狼,虎狼下山危害到的不是我们韩国一家,赵魏等国不会坐视不理,就连楚国也是一样。”
张济摇头道:“就怕我们撑不到那个时候,相爷不要忘了,有些人针对的不是韩国,而是相爷您,就说赵楚两国吧!张平和赵括熊完走的很近,难保他们不接着发难,还望相爷早做准备,免得被他们挤兑。”
张芳道:“这一点不可不防,那个逆子可什么都干的出来,就从两方面来应对吧!首先我会让韩国的五万精锐北上阻击秦军,遏制住秦军的攻势,然后放出消息,就说韩国准备放弃陉城九地,除了秦国之外,其他国家都可以出兵夺去,韩国会先奉上割地契约。”
张济脸色一变道:“大王会答应吗?如果将陉城九地割让,韩国的国土将大为缩小,到时候别说大王,韩人也会不满相爷的。”
张芳叹了口气,道:“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度过眼前的危机再说,张氏旁支那里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不知道他们要如何帮我,我相信他们是不会让我失望的。”
张裕并不知道自己被张芳寄予厚望,他在张平的府上非常老实,可以说谨慎到了变态的程度,连心腹谋士庄臣也没见过一面,因为他相信庄臣会做好一切。
“叔叔,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如何才能将所有的不利都导向张芳呢?”张平希望张裕能给他一个合理的建议。
张裕微笑道:“很简单,要想把所有的不利都留给张芳,就让张芳事事出头,到时候算起账来自然也得张芳扛着,看看赵括他们就知道了,都在等,既等兵败的消息,也在等待时机。”
张平点头道:“叔叔,赵括等人虽然帮我,可他们毕竟是外人,总不及叔叔来的亲近,以后还望叔叔悉心教导我,来日我做了相邦,叔叔就是上卿。”张平给张裕画了一个大大的饼。
张裕心中暗笑,心说别说上卿了,就是相邦之位我都不会满足,嘴上道:“贤侄言重了,我只希望能在张氏当中有一席之地即可,别的倒是没什么奢望。”
张平很满意张裕不贪功的性格,张裕越是这样,他用起来才会放心,道:“叔叔别客气,将来这韩国还不是我们叔侄说了算,有我一日握权,叔叔就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
二人正在说话,第三敲门道:“张大人,我家括少有请。”
张平和张裕来到赵括这里,见赵括和毛遂正在研究地图,张平问道:“括公子也知道白起攻韩,是在判断白起的动向吗?”
赵括点头道:“是啊!听说白起攻陷陉城后,没有南下,而是北上了,着实让人琢磨不透秦人的意图。”
张平笑道:“看来括公子没有去过陉城九地,包括陉城在内的九座城池的地势很有讲究,我想白起是认真考察过之后才决定北上的,只有北上夺去了梁城,秦人才有可能南下,否则白起也会担心秦军的退路和粮道被断绝。”
赵括听张平讲过地势才知道白起为何北上,对眼前的地图很是无奈,别说没有海拔和山脉走向,就是比例尺都差的很,实在太简陋了。
张裕问道:“不知括公子找我们来有什么事情?我和张大人都在为如何扳倒张芳头痛呢!”
赵括一指地图,道:“扳倒张芳的手段都在这里了,只是此着一出,韩国元气大伤啊!”
张平脸色一冷道:“那些都是次要的,攫取张氏的权力才是我等当务之急,就算秦军兵临新郑城下也无妨,山东五国也不会坐视秦人为祸吧!”
“韩军精锐尽失,山东五国确实不会眼看着韩国被秦国吞并,张兄倒是看的透彻啊!”赵括给张平戴了一顶高帽,接着道:“那就尽量给张芳放行吧!只是可惜了那五万百金之士。”
张平也知道自己扯张芳的后腿,韩国肯定会吃一个大败仗,可话又说回来,就算自己和张芳通力合作,难道就能打得过白起吗?放眼韩国境内,哪有能匹敌白起的将领啊,与其这样,还不如抓着这次机会,一举把张芳置于死地呢!
毛遂道:“那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先期保证张芳能够顺利实施他的计划,二是让韩王交出新郑附近的兵权,即使不给张大人,也要交到韩召善的手上,三是鼓动韩人,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如此这般,张芳旬日必倒。”这是毛遂和赵括核计出来的计策。
“妙。”张平和张裕总感觉在扳倒张芳的手段和借口上有些滞涩,听了毛遂的话大有茅塞顿开之感,正所谓民心可用,一旦韩人将愤怒撒到张芳的头上,张芳还有翻身的可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种事赵括当然不会出头,这也是他找张平过来的原因,赵括将所有的细节,尤其是如何利用民心和舆论的重点都告诉了张平,看到张平和张裕高兴的屁颠屁颠的走了,赵括和毛遂也是相视一笑。
“括少这一招实在太厉害了,民心虽然愚昧,可愚昧也有愚昧的好处,只要糊弄一下就会上钩,何况还有好处可拿。”毛遂语含钦佩道。
赵括笑道:“其实真正可用的并不是平民百姓的愤怒,而是弱小贵族的欲望,在张氏的打压下,韩国没有别的出类拔萃的贵族集团,可是那些小贵族也有不少,只要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看到扳倒张芳的好处,我想他们会发出比平民百姓更大的力量,这就是权力的诱惑,利益才是最终的筹码啊!”
第二百一十二章 战例研讨会
白起不愧为当代第一名将,不到十天时间就有消息传来,白起三战三捷,尽歼五万韩军精锐,秦军挟大胜之威席卷陉城九地,兵锋直逼河水,消息传来,韩国朝野震动,人心惶惶。
赵括没隔多久就拿到了陉城之战的材料,这还多亏了遍布天下的墨家子弟,没有他们,想要得到第一手材料无疑非常困难。
“真是蠢货。”赵括看到资料上写着韩军将领轻易的被白起调动起来,不由得咒骂了一声,当他往下看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错怪了韩军将领,因为白起所用的战术实在太刁钻,就是换做自己当韩军主帅,也跑不了被调动随即歼灭的命运。
白起袭占陉城后北上,料定韩军会在皮牢裹足不前,打了一个时间差,分兵五千急速南下,在皮牢城附近驻扎,瞧准时间一举断绝了韩军的粮道,没人知道秦军是怎么来的,韩军纷纷退回城中坚守,惊慌之下顿时使皮牢成了一座孤城,等韩军的主将得知城外只有五千秦军后,毅然决定出兵,想用两万韩军歼灭五千秦军,如果事实如此,五千秦军确实得埋骨他乡。
而这个时候白起已经率主力南下,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两万韩军一晚被全歼,接着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攻城战,皮牢城小,如何当得五万虎狼之师的攻击,坚守了一天一夜后被秦军突入城中,三万韩军也被屠杀殆尽,韩国最有作战实力的五万百金之士就这么报废了,在惊叹白起作战如神的同时也让人对韩军的遭遇扼腕叹息不已。
赵括手中拿到的资料并不是详细资料,只能笼统的看个大概,他在纸上书写了一下思路,着人把毛遂叫来和他一同参考。
“先生,咱们手上的资料虽然不详,但是总的来说很准确,先生认为白起这一战胜在哪里呢?”赵括问道。
毛遂看了资料,又看了看赵括所写的思路,道:“总的来说韩军和秦军的战斗力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打个比方说秦人身体强悍,一个秦国士卒就能顶三五个韩军士卒,也就是说,秦军和韩军的兵力虽然相仿,可从实力上来说,秦军等于动用了十五万大军来对付韩军,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韩军岂有胜利指望。”
赵括知道毛遂分析的有道理,可那是实力方面,完全可以用有效的战略战术来抵消化解,道:“先生如果担任韩军的主帅,会采取什么办法呢?”
毛遂笑道:“面对虎狼之秦,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面撤退,诱使秦军深入,白起不是喜欢打歼灭战吗!那就不给他歼灭的机会,使秦军的战线越拖越长,从中寻找机会反扑。”
“先生的战术太保守了,这么做虽然能够寻找秦军的破绽,可韩国拖不起呀!如果我是韩军的主帅,绝不会这么做。”赵括顿了顿道:“韩军的战斗力不行,这无法改变,但是绝对可以在战术上进行弥补,比如将五万韩军分散开,每五千人为一军,越过秦韩边境前去袭扰秦国领土,在秦国境内解决后勤补给,这么做好过据城而守,也能给秦国施加更大的压力,迫使其退兵……”
毛遂笑着打断赵括的话,道:“括少这个战术理论上可行,可对手是白起,绝对行不通,白起不会给括少这样的机会,一旦括少决定分兵,白起也会相机而动,而且会布下一张网等着括少往里跳,最后一样是失败的结果,当年白起攻楚就是采取这个办法迫使楚国放弃了国都。”
赵括哦了一声,道:“看来这个办法行不通了,那么就反调动秦军,迫使秦军分兵,然后找机会逐个击破……”
毛遂再次打击赵括道:“白起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孤注一掷,他还没有把主力分拆作战的时候,都是将主力握成拳头狠狠的打击敌人,想要让白起把五指摊开,难上加难。”
赵括挠挠头,道:“这个白起还真是难缠,我就纳闷了,难道他真是不败战神吗?”
毛遂摇头道:“括少是想的太多了,完全忽略了其他的方面,毛遂敢断言,如果是马服君和白起作战,虽然不会赢,但也绝对不会输,括少想知道为什么吗?”
赵括的脑袋刚才想着陉城之战已经有点发晕了,一脸苦涩道:“先生就不要逗我了,赵括愿闻其详。”
毛遂嘿嘿笑道:“马服君打仗也有个特点,那就是兵贵神速,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抓住这两点和白起作战,白起就算真是神仙下凡,也不灵光了。”
赵括感觉面前突然被打开了一扇大门,那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让他倍感舒坦,喃喃道:“闪电战,运动战,正面快速决战……”
“先生和夫君说什么了?夫君看起来呆呆的。”赵媛进来发现赵括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又看见毛遂脸上似笑非笑,就知道肯定是毛遂说了什么,才让赵括看起来有些不妥。
“我只是给括少提了一个建议,没想到就变成这样了。”毛遂解释道。
“不对。”赵括回过神来,道:“先生的方法只能支持十天半个月,然后就用不上了,如果半月之内分不出胜负,还得拖下去呀!”赵括顿时想到长平之战上,最后不就是拖起来了,直到把赵军拖死吗!
毛遂点头道:“事实就是如此,可分出胜负,半月时间足够了,曹刿有言一鼓作气,和秦军这样战斗力强悍的敌人作战,凭借的就是一鼓作气,如果半月之内还分不出胜负,其实就是败了。”
赵括若有所思,道:“不管怎么说,先生是想到了一种遏制秦军的办法,可惜呀!这个办法韩国是用不上了,天下间也只有赵国的百战之师可以和秦军比勇悍,如果真有和秦军打仗的那天,我一定会试试先生的战术,希望会像老爹的阏与之战那样,正面击溃秦人的军队……”
第二百一十三章 骚乱
“相爷,现在怎么办?”张济看着张芳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心也跟着焦急起来,道:“秦人如果真的南下渡过河水,大韩危矣!”
张芳停下脚步道:“都是废物,我明令告诉他们不得出战,他们怎么还前去送死呢!白起是那么好相与的吗?这次真的要完蛋了,那可是韩国最能打的军队,现在全军覆没,别说秦人了,大王都不会给我好脸色,巴不得趁这个机会拉我下台呢!”
张济苦道:“可我们也不能躲在相府不出去呀!这个时候相爷如果再不出面,事情可就棘手了……”
张芳没听清张济在说什么,因为外面突然传来了很嘈杂的声音,他眉头一皱道:“怎么回事?这么吵。”
张芳话音刚落,一名老家仆慌慌张张的跑进来,道:“老爷……大事不好……相府被人包围了……”
张芳闻听此言眼睛一瞪道:“岂有此理,难道大王想要灭我张氏不成?”张芳还真没担心,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韩王不敢跟张氏硬碰硬,张氏这些年的积累可不是空中楼阁。
老家仆摇头道:“不是军卒,都是老百姓,他们把相府围的水泄不通,说是要老爷给他们一个交代,为何放任秦人入侵韩国,为何愿意割让陉城九地给他国,为什么不把高陵君赢市抓起来……”
张芳脸色一变道:“怎么会?这些消息那些穷鬼怎么能知道?是了,定是那个逆子前来拆我的台面,随我出去看看情形如何。”
张芳一出府门就被外面壮观的景象震撼了,相府外人山人海,粗略估计能有数万人,呼喊声犹如山呼海啸,震人心肺,当日张芳曾经见过韩人给赢市难看的场面,没想到他也会有领受的一天,而且规模比赢市那次还大了几倍,这才知道其中滋味并不好受。
“清君侧,诛张芳。”有人看到张芳出现,马上扯起了标语,大声的呼喊起来,一时间声浪犹如大海波涛,让人脸绿心颤,更让张芳没想到的是,从人群中飞出了数十个鸡蛋,砸到他的头上脸上,破碎后蛋黄蛋清黏黏糊糊的粘在脸上好不难受。
“混账……”张芳的嘴一张,有些黏黄的液体顺势流淌进他的嘴巴里,把他呛的话也说不出来。
张济忙对张芳道:“相爷,我们还是快些回去吧!马上叫人找军兵来驱散这些混蛋东西,他们简直是活腻歪了。”张济挨着张芳,也被几个鸡蛋砸着了,模样狼狈不堪。
张芳也不想在人前现眼,在家将的保护下退回相府中,随即让人出府去调集新郑城中的军兵前来驱散百姓。
“老爷,根本就出不去。”家将去而复返道:“相府已经被包围的水泄不通,一看到我是从相府出来的,石头瓦块如飞蝗而至,有几个兄弟已经被砸昏了。”
张芳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沉声道:“放箭开路,无论如何也要把他们都撵走,否则后患无穷。”情急之下,张芳出了一个昏的不能再昏的招数,竟然要对包围相府的百姓下杀手。
包围张芳相府的老百姓是被赵括等人花重金雇来的,这还多亏了上次对付赢市,那些获利的人回去后整日寻思再遇到如此发财的机会该多好,没想到时隔不长就又来活了,在原有骨干的基础上,一下子雇佣了上万人,这也是赵括等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正如赵括所料,真正的主力并不是花钱雇佣的百姓,而是那些被压迫已久的小贵族,砸鸡蛋之举便是那些小贵族所使用的招数,平民百姓哪敢砸当朝相邦啊!
在利用民心民力这方面,赵括料到了开头,却没有想到结局,转折点就是张芳下令以弓箭开路射杀平民。
动物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会奋起反击,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是人。张芳府内的数百家将以弓箭开路,一开始确实收到了奇效,围堵相府的人大片大片倒地,或死或伤。
普通老百姓面对这种情形无疑会退避三舍,可那些小贵族就不同了,他们本就是有些家底和胆识的人,不退反进,瓦块石头也如雨点一般朝张府家将使劲砸去,很快就把数百家将砸翻在地,随后挟裹普通百姓往前拥,骚乱开始了。
“张芳视人命如草芥,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大家跟他拼了。”人有从众心理,一经鼓动就会热血沸腾,在那些小贵族的鼓动下,上万人冲进了张芳的相府中……
事情的转变非常迅速,快到让人措手不及,当消息传到赵括等人的耳朵里,众人全都扼腕不已,毛遂更是摇头道:“张芳实在太愚蠢了,居然会下令射杀平民,这下好了,他连玩下去的资格都没有了。”
张裕道:“是啊!相府都被人一把火烧了,真是,我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张芳难道就不知道众怒难犯的道理吗!”
张平对张芳的死毫不心痛,他心痛的是那些产业,张氏明面上的产业账册都在张芳的府上,如今一把火烧了,损失太大,整个张氏有可能就此分崩离析。
赵括苦笑道:“人最难以琢磨,连我都没有想到张芳会出那样的昏招,看来他命该如此啊!”
“老爷,门外来了两个人,自称庞学和褚义,说有要事求见。”张府的家仆进来禀报道。
“庞学、褚义?”张平念叨念叨,道:“让他们进来吧!他们是新郑不入流的贵族,祖上虽然发达过,如今倒是穷困潦倒的很。”
庞学和褚义年纪都在三十左右岁,正如张平所说,二人穷困潦倒的很,身上的衣服已经多处补丁了。
“庞学(褚义)护得张府账册在此,请张大人过目。”二人背着两个大袋子,走进屋中跪倒,说话的同时将两个大袋子呈现在众人面前。
张平听说二人带来的是张府飞资册,动容不已,起身道:“待我看看真假,如若属实,你们二位就是我张平的弟兄,保证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第二百一十四章 鸿门宴
骚乱持续了一天一夜,破坏力也刷新了历史记录,整个新郑城被搞的面目全非,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张平一派的心情,包括韩王在内都喜上眉梢。
韩王起初还担心张氏一派和张氏旁支会趁乱举事,将他拉下王位,没想到张平很是迅速的平息了骚乱,将整个张氏牢牢的抓在了手里,这都要归功于庞学和褚义献上的张氏资册,张平凭借这份资册将张氏重要的人物和产业控制了起来,加上一直担心的张氏旁支没有出来捣乱,过程异乎寻常的顺利。
韩王和韩召善商议过后,马上任命张平为新任相邦,韩王对张芳虽然恨之入骨,不过人已经死了,韩王也不再计较,相反在葬礼上给了高规格,同时为了制衡张平,另外任命张裕为上卿,小贵族的代表庞学和褚义也都当上了上大夫,另有不下五个小贵族出任要职,从此韩国张氏一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