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如此多骄(鲟鱼)-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嘎嘎……啾啾……”赵括发现淆水南岸的树林里很多鸟儿都飞了起来,心中不由得一紧,此时鸟儿断无离巢的道理,肯定是受到了惊扰,而且是大范围的惊扰。
“把弓箭拿来。”赵括让军卒把射日弓拿来,将撑筏的任务交给另外两个人,只见他张弓搭箭对着河岸上就是一箭,射完这一箭赵括还有点不放心,又接连射了三箭。
“啊!”河对岸响起了一声惨叫,赵括暗道不好,忙让熊完等人躲到窝棚里,此时木筏处于河心,离岸边不到五丈,如果真有敌人来袭,正好在羽箭的射程内。
南岸的人估计认为已经暴露了,瞬间燃起了数百支火把,纷纷朝岸边奔来,不时有羽箭从林中射出,有几支还射到了木筏上。
“是秦军,看来白起还真看得起我。”赵括在对面火把的映衬下看出正是秦军的士卒,马上让身边的人都躲到窝棚里,此时也顾不得木筏的方向了,只能祈祷在对方羽箭齐发的情况下木筏别倾覆或碎裂。
赵括当然不怕秦军的羽箭,拿出箭壶发现还有二十多支长箭,自语道:“如果秦军的主将大意了,倒是能取他的性命。”
赵括这方还是占了便宜,一来木筏顺水而下速度很快,而来秦军在岸边追赶道路非常不便,大约只有数百人能跟的上木筏的速度,拿着弓箭朝木筏射去,起初看到光是羽箭不管用,有点秦军士兵还弄来了火箭,只是那些火箭零星的射到木筏上,起不到焚毁木筏的作用。
赵括一直潜伏在窝棚后面,闪着光的大眼睛盯着河南岸,他在搜寻秦军主将的位置,手上已经将射日弓摆在了胸前,只待确定了哪一个是秦军主将后就将其射杀。
秦军燃起的火把和火箭帮了赵括的大忙,借着这些光亮,赵括把岸上看的一清二楚,也捕捉到了秦军主将的位置,赵括判断那应该是一员裨将,那员裨将也在张弓搭箭,而且是一支火箭。
“嗖。”裨将射出的火箭准确的射中了一个窝棚,接着又张弓搭箭,又是一箭命中窝棚。
赵括等到了机会,就在那员裨将想要再次发射的时候,赵括的射日弓一下子拉满随即松手,长箭在空中划出一道笔直的直线直射向那员裨将。
赵括听不到那员裨将的惨叫声,不过可以看见长箭射穿了那员裨将,余威不减又射死了一名秦军,主将被杀使秦军立即一阵慌乱,等秦军追赶出几里路后便收兵了。
赵括见岸上再也看不到秦军的影子了,马上叫人出来扑灭木筏上的火箭。黄歇从窝棚里出来,长出了一口气道:“好险啊!如果不是三弟一箭射死了秦军的主将,咱们今晚非葬身淆水河中不可。”黄歇通过窝棚的缝隙真切的看到赵括一箭射死了敌将,对赵括的箭术佩服的不得了。
“是秦军主将大意轻敌了,如果没有他们的火把借光,想要射死那员裨将势比登天。”赵括说完直奔那个最大的窝棚,坐骑闪电就在其中,他可不想闪电再受到一丁点的伤害。
淆水遇袭后,赵括等人再也没有遇到凶险,第三天淆水并入颍水河,赵括等人也离陈城越来越近,在赵括的提议下众人舍弃木筏登陆,并且叮嘱熊完不要和楚国任何官吏联系,用赵括的话说,眼下楚国这个局势,只有处身暗处才对他们最有利。
第二百二十九章 衰的论断
楚庄王伐陈之后,楚人对陈城做过两次大规模的修葺,第一次是在楚惠王时期,将陈城的城墙加宽半丈,加高半丈,夯土厚达三寸,第二次修葺则是楚国为了躲避秦国的兵锋,迁都陈城,熊完的父亲熊横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外侧城墙加宽一丈五,加高半丈,夯土更是达到了一尺,总算让陈城看起来有了楚国国都的气势。
楚王加固陈城也是无奈之举,因为陈城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首先它濒临魏楚边境,乃是战略重地,附近虽有楚国的几个坚固大城,又有几条大河作为天然屏障,可是大河也是敌人可以利用的地利,从淆水颍水而下,乃至从小小的鸿沟河而下,都可以将大军直接运送到陈城之外,为了自身的安全考量,楚王除非不迁都陈城,否则必须要把陈城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城池。
历史上记载,廉颇投奔楚国后,每每感叹楚人不如赵人的身体强悍,让他作战起来不能如臂使指,赵括进了陈城之后觉得廉颇所下的断语非常准确,一眼看去,羸弱之风非常盛行,就连壮年男子的脸上都大多敷粉,那些女子更是将脸面视为一大工程,让赵括摇头不已。
在黄歇的指引下,赵括等人来到了一处不大不小的客店,众人刚到店前就有小厮前来招呼,赵括一再叮嘱好生喂养坐骑,最后一个走进了租住的跨院。
“闻达,我这里有几锭黄金,你拿去都换做楚国的蚁鼻钱,不但用起来方便,也不怕有人觊觎。”赵括想的很周到。
黄歇让人伺候熊完去休息后,来到赵括近前,道:“三弟,我们不泄露行藏可是为了探看陈城虚实?”
赵括点头道:“二哥所说不错,你们二位许久不曾回来,对楚国的形势看的肯定不清,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要摸清局面,做到心中有数再去面见楚王,正像孙子所言,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呀!”
黄歇深以为然,道:“说到楚国形势,跑不出熊、景、昭、屈这四家,屈氏已然没落,而阳文君正是因为得到了景、昭两氏的支持,才越发的飞扬跋扈起来,隐隐已经盖过了熊氏。”
赵括一听到楚国那纷乱复杂的王室便脑瓜子痛,问道:“楚王既然是大王,不可能没有一点根基,有没有值得信任的文臣武将?”
黄歇叹了口气道:“说到效忠楚王的文臣武将,只怕都不是真心,黄歇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自从大王迁都陈城以来,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劳民伤财,导致国疲民贫,给楚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虽然先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强盛一时,后有威王开疆拓土,无奈楚国上下贪图享乐之风蔚然形成……”
黄歇所言正点重了楚国的要害,楚国曾经是战国第一大国,可惜自楚平王和楚怀王以来,历代国君都是骄奢淫逸,不问国政之辈,导致国势衰弱,民心涣散,是以在秦国屡次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做大王的尽管百无是处,只要有担纲的良臣自然国体无虞,奈何楚国的奸臣也是风行,楚国历史上虽然不乏孙叔敖、申包胥、屈原等忠臣贤臣,但是精于私谋,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臣更多,而且这些人得势的时间很长,奸臣和昏君搭档,再好的国家也必然沉沦下去,奸臣们嫉贤妒能,为非作歹,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导致楚国内政外交一片混乱,加上贪污索贿成风,有一大把的贪财卖国的蛀虫,楚国被秦人打的放弃了经营数百年的国都郢城,也是理所当然。
黄歇见赵括仍有让自己说下去的意思,道:“楚国的内政腐败之风愈演愈烈,也是有原因的,一是贵族把持权柄,制度僵化保守,自庄王以来,楚国形成了以楚王及其子弟为主的权贵阶层,任人惟亲,使权力集中在了以楚王为核心的王室宗亲手里,此举虽然加强了楚国王权,避免像齐国那样王权旁落,江山改姓,但也带来了无穷的后患,权贵们千方百计的保护自己的利益,独断专行,不许异国贤才插足权力,这就使楚国难以推陈出新,打开局面,国力上自商鞅变法后被秦人远远的超过了……”
第二个就是赵括关心的重点了,楚国的派系斗争非常激烈,造成了严重的内耗,由于楚国是公子世族专权专政,结果必然就是各派势力把持朝政,为了讨好楚王而互相仇视,导致内部的权力斗争此起彼伏,没有宁日,春秋时逃往吴国的伍子胥就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楚国朝臣之间钩心斗角,相互倾轧之风甚烈。
黄歇苦笑道:“三弟可曾知道当年白起攻楚的时候对别人是怎么说的吗?他说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媚用事,良臣斥疏,百姓离心,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当可一战而下郢都。”
赵括点头道:“白起不亏是战略家,战术家,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啊!”赵括从黄歇的话里感悟颇深,处于大变革时期的春秋战国,只有一心求变才能脱颖而出,拿楚国为例,楚国僵化的政治制度是难以变法的重要原因,反过来又促使楚国内政腐败朝政混乱,难怪最后一统天下的不是盛极一时的楚国,而是后来居上的秦国。
其实还有一点黄歇没有说到,那就是楚国的国风,早期和中期的楚国君臣比较注意律己和节俭,很是关心民间疾苦,尤其是楚庄王,能够做到亲自体察民情,以德惠民,关心百姓冷暖,赈救穷乏之士,当时楚国国风向上,以至于有远者来朝,近者入宾之说,然而后期的楚国君臣却热衷寻欢作乐,穷奢极欲,沉湎于醉生梦死之中,在这样的风气下,出了一个利令智昏的楚怀王遗笑天下,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第二百三十章 熊
“说到人事,不得不提起三个人,第一个就是阳文君熊启,他是大王最小的弟弟,第二个就是公子兰,现在的楚国令尹,也是大王的弟弟,第三个就是上卿靳尚,也是王族远支,这三个人组成了坚实的利益同盟,欺上瞒下,把偌大的楚国搞的乌烟瘴气。”黄歇说这句话的时候,咬牙切齿,恨不得能吃了这三个人。
赵括挠挠头,道:“想要让大哥顺利的继承王位,还真不好办啊!要人没人,要权没权,大哥自然不可能笼络一批人为己所用,即使顺利的登上了王位,只怕也难逃被架空的命运。”
黄歇恨声道:“三弟说的极是,这也是我忧虑的地方,楚国权贵根深蒂固,想要一举拔除根本做不到,不但不能杀,还必须要拉拢,国运堪忧啊!”
“二哥刚才说到王族的另外两支,景氏和昭氏,这两支有没有可用之人?”赵括心说既然来了,那就不能敷衍了事,总得帮助熊完才行。
黄歇摇头道:“一个都没有,即使有些权力的也都投在了阳文君门下,即使殿下贵为储君,只怕他们也不会放在眼里,因为现在人们都认为阳文君之子熊市能够取代殿下继承王位。”
“既然这样,看来我们也没有蛰伏的必要了,明天我们就去见楚王,以实际行动让大哥的身上发出闪光点来,吸引一批人的注意力,替大哥形成一个利益团体,只有正面直击才能和阳文君抗衡,有我在,阳文君玩阴的肯定行不通,咱们就慢慢的击垮他。”赵括权衡之后认为与其躲在暗处不如站出来,光明正大的和阳文君斗法,毕竟熊完顶着储君之位,也是他们现在最大的,唯一的优势了。
黄歇觉得赵括此举有些冒险,道:“三弟,你可能不知道阳文君能量之大,一旦我们站出来,只怕都见不到大王啊!只要被他拖上几日,我们肯定死无葬身之地,三弟神勇当可无碍,我和殿下只怕性命难保啊!”
赵括笑道:“二哥放心,我们绝对会很快见到楚王,如果阳文君使用缓兵之计,咱们就来一个硬闯,阳文君总是不敢大白天的就使人射杀大哥吧?”
黄歇心头一紧,如果赵括硬闯,倒是没人能抵挡住,只是这样的觐见法,恐怕会让楚王不喜,转念一想都这个时候了,先让殿下和大王见面才是正经的。
赵括接着道:“我的身份和体貌也得改一改,必须要用楚国人的身份,就说是大哥在颍水岸边遇到老虎险些丧命,被我所救,见我有一身蛮力,就让我充当了亲卫,我也不能表现的太精明了,就当一回乡巴佬二楞子吧!”
黄歇拍手叫好道:“妙,三弟这个二楞子出山,绝对会把那些公侯王孙震住。”黄歇深知赵括这一伪装的重要性,尤其是装傻充愣,只有这样才能在楚国搅出风雨,给熊完制造机会。
赵括摆手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二哥还得多在大哥耳边提点一二,我们这位大哥的脑袋不太清楚,希望不是楚怀王第二就好哩!”
黄歇干笑两声道:“不会的,大哥虽然顽劣,可胸中自有丘壑,平王以降,还数大哥最为英明呢!”
赵括在心中腹诽道:“这也是矬子里面选身材高的,估计是楚国王室的遗传出现了什么问题,真个是黄鼠狼生耗子,一辈不如一辈了。”
入夜之后,秋风凉爽,此时楚国阳文君的府上歌舞升平,大厅之中舞姬们飘飘欲仙,脸上敷粉的男人也跟着摇头晃脑,极尽享乐之能事。
一个内监打扮的人来到阳文君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阳文君脸色一变,随即退席。
“符毒见过君上。”符毒看到阳文君走来,略微躬身施了一礼,道:“已经打探明白了,熊完离开了新郑,此时应该在赶赴陈城的路上。”
阳文君熊启冷哼一声,道:“小贼倒是命大,几次三番都能逃得性命,他不回陈城倒好,回来只怕他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符毒阴笑道:“君上说的是,我已经准备好了,只待熊完一进城就将其杀掉,大王那里就留给君上应付了。”
熊启嗯了一声道:“找到熊完的行踪才是最重要的,我虽然看不起他,但是他能从咸阳跑出来,又一路有惊无险,绝不是运气好那么简单。”
“那是熊完勾搭上了赵括,赵括不但在赵国颇有权势,还是墨者世家钜子孟胜的师弟,兼且个人勇武非常,有赵括的保护熊完自然有惊无险,而赵括断无陪伴熊完来楚国的道理,这可是一举除掉后患的良机,熊完一除,市公子就能高升一步,到时候君上只怕就是楚国的太上王了。”符毒有些献媚道。
熊启微微一笑道:“希望如此吧!我答应你的事情明天就办,你也给我好生的出力,只要熊市真的继承了王位,好处是少不了你的。”
符毒躬身笑道:“在下明白,多谢君上帮助大恩,楚墨从墨者世家分离出来,君上的好处也很多啊!”
“那也是……”熊启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内监着急忙慌的跑过来道:“君上,令尹大人来了,说是有要事相商。”
符毒趁机告辞道:“既然君上有事,符毒就暂且告退了。”
熊启见内监脸上汗淫淫的,敷粉都变了颜色,知道令尹公子兰此来肯定有大事,话别符毒后马上转去内宅。
“小弟,出事了,熊完那小子居然进城了,而且刚刚投到了屈氏礼家中,估计明天就要面见大王。”熊兰急切道。
熊启啊了一声道:“这么快?我还以为那小子还在路上呢!”
“我们现在怎么办?”熊兰见熊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也镇定了下来,道:“要不要立即杀了他?”
熊启点头道:“杀是一定要杀的,熊完归来的消息绝不能让大王知道,免得横生枝节,近日我让熊市进宫陪伴大王左右,成效很好,这个局面不能让熊完给破坏了。”
熊兰道:“就是啊!大王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一旦让大王得知熊完归来,一切的努力可都白费了,我明天建议大王出宫狩猎,然后小弟派兵围了屈礼的府第。”熊兰说着比量了一个手刀的姿势,是要连屈礼也一块灭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锤
屈礼是屈原的堂侄,秉承屈氏效忠王室的传统,屈礼对于熊完的到来显得非常兴奋,尽管在政治上帮不了熊完,但是在生活上把熊完照顾的无微不至,让熊完终于尝到了作为一国储君应有的地位。
赵括听说屈礼是屈原的亲戚,本想有意与之亲近,无奈他要装傻充愣,怕的就是让人怀疑,只得压下结交屈礼之心,叮嘱黄歇看好熊完,顺便让黄歇去屈礼那里讨要一把趁手的兵器,至于枪戟,那是他的招牌了,万万不能示人。
屈礼虽然没有官职在身,可是在陈城拥有几处产业,其中就有一间铁器铺子,对于黄歇提出的兵器要求自然一口应承下来,对于救了熊完的赵括也另眼相看,亲自来问赵括需要什么样的兵器。
赵括想了想,刻意大声道:“啥趁手就给老子拿啥呗!要大个的,少了五百斤绝对不行。”
屈礼闻听此言大吃一惊,道:“五百斤?小英雄能拿得动吗?五百斤打造出的兵器,这个有点不太现实吧!”
赵括也觉得把话说的太大了,佯装绞尽脑汁的模样,末了道:“你造着我画的样子打造就行。”赵括拿过树枝在地上画出了两把大锤,他想起小说隋唐演义中不乏使用大锤的好汉,估计拿在手里能得劲儿。
屈礼时常也去铁器铺子看看,不过铁器铺子多半打造的都是菜刀铁犁等生活用具,赵括画出的两柄大锤闻所未闻,也觉得无比新鲜,打定主意打造好了之后一定要亲眼看看眼前这个吹大气的小青年能否拿的动。
赵括见屈礼走了,长出了一口气,心说装傻充愣也是一门技术啊!装了这么一会就有点吃不消了。
楚人生活奢靡,屈礼身为王族之后,经营有方,家中的物件都是顶尖的,赵括对着一块大铜镜看了看,他现在的模样不复之前的英俊,头发被他剪短了许多,胡乱的弄了一个鸟巢头型,脸上还涂了一些植物的汁液,看起来有些绿中透黑,衣服则穿了一套短衫,还是麻布的,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个乡下野汉。
“三弟,你这身打扮可是诡异的很啊!我第一眼看到都没认出来,别说那些没见过三弟的人了。”黄歇去而复返,看到赵括就是一阵大笑。
赵括也有点不满意,主要还是瞧不出滑稽来,如果能让人瞧着忍俊不禁,那就大功造成了,“二哥,大哥都安顿好了吧?明天可是要打一场硬仗呢!大哥千万别在女人肚皮上累坏了身子骨。”赵括自己也喜欢女色,但是知道酒色伤身,很有节制,熊完则不然,简直就是色中的饿鬼,赵括害怕屈礼任由熊完胡闹,明天起不了床可就闹笑话了。
黄歇点头道:“大哥还知道轻重,早早的就睡下了,明天还望三弟不要太过鲁莽,要是把大王吓着了,对大哥也没有好处啊!”
赵括点头表示知道,“二哥放心,我能没有轻重吗!再说楚王也算千军万马过来的人,还会怕了我不成。”
黄歇苦笑道:“三弟就别拿大王开玩笑了,大王哪里经过千军万马,被人撵的仓惶逃窜倒是真的。”
“话不能这么说,就算打了败仗,也是见过死人,只要见过死于刀兵的尸首,胆气总会比寻常人大的多。”赵括认为没有别的办法比得上战场杀伐更锻炼人的胆气。
一夜无话,天刚亮的时候,赵括就听见有人砸门,高声喝道:“老子还没睡醒,哪个来扰人好睡……”
“小英雄,大锤打造好了,我亲自来给小英雄送来。”屈礼在外面低声说道。
赵括下床开门,揉着眼睛问道:“这么快就打造好了?那也用不着这么早送来吧!”
屈礼嘿嘿一笑道:“昨日铁器铺子里正好要化铁,我就让人给小英雄弄了两个铁锤,虽然粗糙些,不过分量倒是足够。”其实屈礼是想亲眼看看眼前的乡下野小子能否拿得动两柄五百斤的铁锤,他都要好奇死了。
赵括见屈礼一闪身,两把大锤出现在屈礼身后,随即怪叫道:“那也是锤?”不怪赵括不满意,那两把铁锤确实是圆锤模样,不过绝对是不规则的圆形,这边凹里一块,那边鼓出一块,怎么看怎么别扭。
屈礼微笑道:“这两把大锤都是化成铁水的时候加入了烧红的锤柄,打造起来已经不容易了,想要制成圆形实在太难,不过把手倒是结实无比,绝对不会轻易折断。”
赵括舔舔嘴唇道:“把手才一尺多长,会折断才怪呢!我先试试分量吧!”赵括不能使用枪戟,拿把剑来也太过轻盈,思来想去还是大锤用着趁手,在人前也威风的多。
赵括双手各自抓起一把大锤,看的身后的屈礼嘴巴张的足有拳头大,嗓子眼还呼呼冒气,赵括轻而易举的挥动大锤,把他吓着了。
赵括拿着大铁锤打了几趟,觉得分量上还不错,不轻也不重,尤其是大锤的块头非常骇然,估计不用打都能吓跑几个敌人。
赵括谢过屈礼之后返回屋中,他想拿枪戟修理一下大锤,起码也得让大锤看起来圆润一下,否则就太难看了。
屈礼见赵括回屋了,一下子坐到了地上,失神道:“神人也……神人也……”
赵括的枪戟坚硬无比,削起铁块来非常轻松,时间不长,两把大铁锤便脱胎换骨,不但露出了应有的金属光泽,外形也顺眼多了。
赵括正看着大铁锤点头不已,就听见外面响起了吵闹声,还有女人小孩的哭喊声,心道不好,拎起双锤就往外跑。
阳文君和令尹公子兰分两头行事,由公子兰负责诓楚王出城狩猎,而阳文君则命手下大将景桓点齐两千人马围困屈礼的府第准备抄家灭门,给屈礼安排的罪名就是里通外国。
大将景桓点齐人马走后不一刻来到屈礼门外,不由分说就将屈府包围,随后闯进府中将一干老小全部拿下,发现没有要找的太子熊完,一边逼供屈礼,一边派人前去搜捕。
第二百三十二章 李元霸VS裴元庆
赵括出门就看见几个楚兵拿着兵器奔自己而来,他也不问问,更想试试大锤趁手不趁手,高喝了一声,抡起双锤如流星赶月般朝楚兵砸去。
楚兵也不是善茬,他们接到命令就是前来灭门的,哪会客气,看到一个怪人拿着两个大家伙砸过来,马上挥舞兵器想要把赵括斩于剑下。
“啪……嗖……”楚兵的武器刚一触碰到赵括的双锤上就被砸飞出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