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大军阀(南极)-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仁杰点点头,确认道:“这种事情我怎么会乱说呢?现在苏俄的要求以及被送到中央了,用不了几天就会见报了。”

李仪祉无奈的叹口气,说道:“那咱们也不能这么空耗着呀,总是要做些事情的吧。”

赵仁杰建议道:“先生不必担心,去年也是局部干旱,不是也平稳的过来了吗,我有准备的。现在先生还是把泾惠渠各项设计和勘察做好,等资金到位了,咱们也好立刻开工修渠。还有就是,先生还是从河海工程学校找几个教授过来,等下半年的时候,咱们的西北大学就要招生了,先生还是要兼职做教授的。”

李仪祉笑了一下,答应道:“这个可以,培养专业人才,也是水利事业的基础,鄙人自是全力支持的。不过,希望赵省长能够以民生为重,不要耽误了修渠大事。”

“一定忘不了。”赵仁杰郑重的保证道。

等送走了李仪祉,王全福又进来报告道:“长官,洛参谋长来电报了。”

赵仁杰立刻拿过电报看起来,骆兴宇汇报说,德国现在总体还算平稳,但是失业率有些高。现在德国的军队在大规模的裁撤,大量的青壮赋闲,但是德国的工业设备被协约国拆毁了好多,所以使德国的情况有些糟糕。不过德国还是在默默的恢复中。

他已经找了好几个校友,让他们推荐了一些被迫退役的优秀军官,有些人是愿意到陕西来做军事顾问的。还有,德国大量的武器被协约各国收缴,现在可以弄到很多廉价的轻武器。但是重炮,坦克,飞机什么的就不好弄了,因为已经有监督委员会来监督德国的履约情况了。不过想要运回中国去还是要费一些手脚的,毕竟这些武器都算是走私物资。

另外,工厂里的机器设备也是可以弄到一些的,但是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全套的了,他只能尽力弄到完备的东西。

至于赵仁杰要他重点关注的教授之类的科研工作者,基本是没有希望的。现在这些知识分子还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所以愿意离开德国,去西安那个偏僻的中国内陆城市的人还真是没有几个。

最后就是让赵仁杰给他汇款了,他能做多少事情,就要看能得到多少钱了。虽然他走的时候带着五十万美元的款项,但是相对于巨大的武器需求量来说,这些钱是完全不够用的。

赵仁杰看完电报之后,立刻吩咐道:“给洛参谋长汇两百万大洋过去,让他尽量能弄到成套设备,技师,工程师也要请一些回来。还有,特别要注意的是那些特种钢生产的配方,要想办法弄到手。弄不到的话,就高薪聘请他们过来,只要能在陕西生产就可以。”

王全福点点头,道:“嗯,都记下了,还有什么吩咐吗?”

赵仁杰又想了一下,说道:“让他自己看着办吧,也不拘泥于军工方面,其他的设备和技术人才也要留意。总之,对咱们的发展有用的东西都可以置办,让他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欧洲国家都转转,看有没有可能弄到其他东西。”

“好的。”王全福说道:“情报处来消息,曹锟已经派兵去监视德州了,奉军已经在以小股部队为单位,向关内集结了。”

“中央是什么布置?”赵仁杰问道。

“现在还没有特别的举动,”王全福回到:“中央似乎军费不足,有传言说安福系拟向日本方面借款,但是被英美等国联合搅黄了,现在还没有证实。”

赵仁杰摇摇头,疑惑的说道:“人家这都要准备好了,杜督办就没有一点儿应对?他这是想要干什么?”

“徐树铮还没有回到北京,也许是在等他吧?”王全福猜测道。

“哈哈哈,”赵仁杰笑道:“看来杜督办是只有一个小徐能用了,连靳云鹏都和他貌合神离了,还真是的了徐树铮,失了众人心啊。”

“据说,杜督办还是想要弥合北洋,武力实现统一的。”王全福说道:“所以杜督办的意思还只是教训一下曹锟,让他服从中央的指令。不过这个事情是真是假,还说不清楚。”

赵仁杰点点头,道:“从现在的态势来看,还真有可能。人家曹锟和吴佩孚是来拼命的,而杜督办只是想要教训不听话的小兄弟,看来这次是凶多吉少啊。李二牛的二二一团换装的情况怎么样了?”

“已经基本完成了。”王全福回道。

赵仁杰命令道:“那就让他们还回潼关,加强防御。部队就在潼关熟悉武器。”

〃网〃温馨提示:请牢记本站域名

第682章调停失败

第682章调停失败

四川,云阳县。

“长官,”张之江拿着电报,汇报道:“湘军要咱们自动撤出常德。”

樊羽祥皱眉说道:“唉,可惜啊。在常德两年,就让张勋臣给毁了。算了,现在湘军的气势已经起来了,就咱们留着那五千人,挡也挡不住。还是准备撤吧,和王督军联系一下,咱们撤到鄂西去,也好两部兵马能随时联系。”

张之江问道:“长官的意思是,咱们要在鄂西发展?”

樊羽祥摇摇头,皱眉道:“先商量着撤过去再说,现在局势不明,咱们还是要谨慎一些。绍文那里联系上了吗?”

张之江摇摇头,说道:“卢大少那里还没有回信,他现在也不得用,被调到了奉天做高级参议。什么权利都没有,什么事情也不让他参与,就拿一份干饷而已,估计也没有什么有用的情报。”

“还是等等吧,”樊羽祥说道:“他在奉天,看的自然比咱们清楚。要是张雨亭不进关的话,这个仗还不知道是谁赢,咱们得好好思量一下。要是张雨亭进来的话,那中央就要易主了,咱们可是要早作打算啊。”

“好吧,”张之江点头道:“要是卢大少来消息了,我会马上拿给长官看的。”

樊羽祥点点头,又问道:“张锡元还是没有动静?”

“还和平常一样,没有集结的迹象。”张之江回道。

樊羽祥说道:“盯紧他们!还有,曹大帅也没有新的指令?”

张之江摇摇头。

“好了,就先这样吧。”樊羽祥郁闷的摆摆手,说道:“多注意北京的报纸,那里的消息比电报也慢不了多少。”

“是!属下遵命。”

与此同时,北京的国务总理靳云鹏觉得里外不讨好,于是就提出辞职。但是大总统徐世昌却是不同意,就这么一个能被直系和奉系都支持的总理人选,要是辞职了,他岂不是就会完全受制与皖系了?于是只同意靳云鹏请假。

靳云鹏反正也不想干了,就不销假,弄的大徐一次又一次的给靳云鹏延长假期。

眼看直系和皖系就要大战了,这可是北洋成立以来的首次内部的战争危机,身为北洋元老的徐世昌自然是不愿意见到的。于是就请张作霖,李纯,还有曹锟来北京商量办法,避免战争的开启。可是李纯和曹锟都不肯来,只有张作霖愿意做这个调停人。

此时小徐已经回到了北京,他们决定要拉拢张作霖,让奉系保持中立,这样他们就可以击败直系了。但是他们重新装修了北京的奉天会馆,去车站迎接,再到小徐亲自去拜访,都是很不成功,弄得小徐连许愿让张作霖来做副总统的机会都没有。张作霖的意见是靳云鹏复职和撤换安福系三总长。

在徐世昌的催促下,张作霖和数省督军的的代表从北京去了保定,商讨事情的解决办法。此时吴佩孚也带着萧耀南等三个混成旅长到了保定。吴佩孚的意见是:一、解散安福系;二、撤换安福系的三总长;三、靳云鹏回任国务总理;四、撤换北方议和总代表王揖唐;五、撤销边防军,改编后归陆军部直接管辖;六、徐树铮免职。

曹锟和张作霖都觉得这个意见还行,但是为了不刺激皖系,就将罢免徐树铮一条给去掉了。

之后张作霖回北京,去团河见杜琪睿。老杜终于向张作霖表达了可以让他做副总统的意愿,而张作霖也顺势表示他是服从杜督办的。

等张作霖把解决办法提出来之后,老杜就表态了,撤销边防军不能办,但是可以让安福系的三总长辞职,但是不能查账。安福系的议员们可都是和军队一样的吞金怪兽,老杜可是挪用了不少款项来填这个窟窿的,所以这个账是万万查不得的。

杜琪睿很坚决,要求张作霖去劝说曹锟让步。但是张作霖已经和曹锟是同盟了,为的就是把小徐搞下去。这个小徐太能搞事了,让他继续掌权的话,他们都没有好日子过。于是在僵持几天后就作势要回奉天,本来就没有做好要开战准备的杜琪睿只好亲自去见张作霖,以在新内阁里保留交通总长为新的条件。

二十九日,总统府会议,提出安福系三总长辞职;解除徐树铮的西北筹边使和西北边防军总司令的职务,西北边防军划归陆军部直辖;周树模出任总理组阁;靳云鹏担任陆军总长。

三十日,杜琪睿召集手下通报总统府的开会的意见。此时小徐和安福系都是不同意这个意见。这是他们的切身利益,而且要是西北边防军归陆军部指挥了,那皖系的实力可就要减少一半了,要是没有三总长,内阁还有安福系的话语权吗?这些都使小徐他们不能接受。于是提出,西北边防军归边防督办直辖,徐树铮依然是西北筹边使,三总长也不退出内阁的最终意见。

受到了徐树铮等人的抵制,杜琪睿也是被咄咄逼人的直系给触怒了,尤其是对吴佩孚这个小小的师长,更是怨念颇深。于是杜琪睿也转为强硬态度,不再给来劝说的张作霖好脸色。甚至对张作霖骂道:“吴佩孚区区一师长公然要挟罢免边防大员,此风一开,中央威信何在?!要想让幼铮去职,必须同时罢免吴佩孚!”

张作霖这下知道了,原来是小徐的兵权这个事谈不拢。削了小徐的兵权,这是直系和他的奉系共同的目标,其他的什么安福系都好说,关键就在徐树铮这里了。

但是杜琪睿对小徐的维护那是有目共睹的,想当年都能为了小徐和项城硬顶的,现在就更不可能对他们这些北洋的后辈们让步了。

于是张作霖把皖系的条件通报给了曹锟,就准备专车要离开北京了。徐世昌却是再三的恳请张作霖留下来继续调停,但是张作霖也已经失望了,于是也只是留下来虚应故事而已。

而七月一日,保定发表了直军将士告边防军、西北边防军将士书,以使边防军和西北边防军的将士们对直系的目的有所了解——解散安福系,罢免徐树铮。让边防军和西北边防军的将士们没有激烈的抵抗之心。

〃网〃温馨提示:请牢记本站域名

第683章暗中布置

第683章暗中布置

西安,都督府。

赵仁杰看完了直军将士告边防军西北边防军将士书之后,叹道:“果然是要开打了呀。北京有什么准备吗?”

“暂时还没有。”王全福说道:“不过,奉军二十七师和二十八师倒是快要集结完毕了。”

“看来直奉是要联合了呀,”赵仁杰点点头,说道:“那杜督办就要危险了。咱们也该早做准备了。”

王全福问道:“是不是太早了?”

赵仁杰点点头,说道:“是有些早,再等等,看曹大帅有没有给咱们的指令,那个时候也好有个由头。”

刚说完,一个参谋就拿着电报进来,报告道:“长官,保定来电。”

赵仁杰笑道:“还真是赶巧啊,正说着呢,还真的就来了。”接过电报一看,是曹锟给他个人的电报,要他帮忙从潼关东进,监视并牵制镇嵩军。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请他派兵去洛阳一带,帮着解决一下在洛阳的两个西北边防军的混成旅。并且许诺,要是直系侥幸获胜了,必定保举赵仁杰做陕西督军。

赵仁杰看完之后,想了一下,吩咐道:“拟电报,就说绥远关系到在蒙古协防的陕军的补给安全,希望能继续在包头驻军,以利国家边防。”

王全福提醒道:“长官,不用说这个吧?咱们继续在包头驻防就是了,要是现在说了,曹大帅不答应的话,咱们难道要退回来?”

赵仁杰摇摇头,说道:“不论是什么结果,还是要说清楚的好。蔡成勋可是马玉漳的人,也是直系,要是在曹仲珊那里说上两句,咱们可就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了。直系想让咱们帮忙,咱们提出价码,很正常。”

“长官,”又一个参谋进来,报告道:“北京来电。”

赵仁杰笑着接过电报,说道:“看来咱们成了香馍馍了呀。”之后就看电报,看完电报之后笑道:“也是一个意思,要咱们出潼关,不过是去和刘镇华一起,攻击河南的直系军队还有赵倜的部队。完了之后让他的学生陈柏森做甘陕巡阅使。”

王全福惊讶道:“这个给的条件还不错呀。”

赵仁杰摇摇头,说道:“咱们现在摊子铺的太大了,就是真的给咱们甘肃,咱们也没有力量去控制了。再说了,要是皖系获胜的话,小徐还是西北筹边使,咱们就还是在小徐的指挥下。到时候,还不知道这个徐小扇子要怎么给咱们添麻烦呢。”

“那咱们怎么回复北京呢?”王全福问道。

赵仁杰想了一下,说道:“算了,不用回了。”

其实此时不但是赵仁杰收到了北京的电报,山东的马良,安徽的倪嗣冲,浙江卢永祥这些皖系的附庸都是收到了北京的电报,要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对直系的部队进行攻击。

但是做准备的却是基本没有。马良觉得不会打起来;倪嗣冲病重,马联甲一直想做皖都,于是倪嗣冲也准备不了什么了,拖着病体去了北京;卢永祥倒是想要积极备战,狠狠的收拾一下江苏的李纯,但是周围环境太恶劣了,江西有陈光远,福建的李厚基也不怎么可靠,而且上海的公使团也是提出了警告,不希望苏浙地区有战争。

这下好了,其他的地方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可能成为战场的就只有直隶、河南还有湖北了。老杜的小舅子吴光新在湖北呢,而张敬尧也是跑到了汉口,这两个的皖系的人物在直系的王占元的地盘儿上,所以还是很有可能打起来的。

七月二日,徐世昌同意靳云鹏辞职,但是还要留任陆军总长的位置,靳云鹏是怕自己不做了,就会被小徐给做了,可见两人已经势不两立了。而后就是支持徐世昌的提议,让周树模来组阁。

北京在忙着内阁的人选,但是直系要的就是徐树铮下台,可是这个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就和张作霖一唱一和的要求罢免徐树铮。吴佩孚甚至宣称,要是不罢免徐树铮,就要先解散国会。还有传言说吴佩孚的军队已经到了长辛店了。

这下徐世昌害怕了,于是在两天后,也就是四号的时候,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宣布任命徐树铮为远威将军,留京任职;徐树铮卸职西北筹边使,由李垣暂代;西北边防军总司令裁撤,西北边防军由陆军部管辖。

徐世昌觉得这是之前开会的时候说过的解决办法,现在只不过是实施了而已,而且直系和张作霖给他的压力也很大,他觉得没有什么不对的。

但是杜琪睿却是怒不可遏。以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他们还都是先辞职,再同意请辞的。现在徐树铮还没有递辞呈,就直接被免职了,军队也直接收归陆军部了,真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给留啊。

老杜的脾气一上来,那就收不住了。第二天就给边防军下了紧急动员令。同一时间,西北边防军的五个旅长也发电报挽留徐树铮仍供原职,直皖之战一触即发。

七月六日,徐世昌又请张作霖做最后一次努力。现在的北京城就像是之前张勋复辟那会儿一样,到处都是拖家带口出城避难的,东交民巷和外国人的旅店都已经被住满了,徐大总统是不得不急啊。

张作霖到了团河,杜琪睿就一句话,“罢免吴佩孚,万事皆休!”,张作霖还要再劝一劝,但是杜琪睿直接就撵人了,说:“你回你的奉天去,这里的闲事不用你来管!”这下张作霖也没话说了,只好告辞。

张作霖在回北京和徐世昌交代了一下之后,就在半夜悄悄的乘车去了天津,并且宣布“局外中立”,但是奉军还是在秘密的向关内集结。

而杜琪睿则是返回北京,先在将军府开会,要求总统下令惩办曹锟、吴佩孚、曹锳三人。下午国务院开临时会议,通过了吴佩孚予以免职,曹锟为夺职留任的处分,而后让大总统徐世昌用印发表。

〃网〃温馨提示:请牢记本站域名

第684章边境集结

第684章边境集结

在将军府开完大会之后,杜琪睿就又在自己的家里开小会。这次来的就都是各师的师长了,是讨论出兵的计划的。他们这边都要惩办曹锟和吴佩孚了,那边自然是会反抗的,这也是提前准备一下。

等布置好出兵次序之后,所有的军官都是领命而回,整顿队伍,等列车一到,就可以上车出发。但是徐树铮却是留了下来。

杜琪睿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疲惫的说道:“这两天火气太大了,把张雨亭也给骂走了,不知道他会不会出来捣乱。”

“恩师不必担忧,”徐树铮说道:“我已经和日本人谈妥了,日本人是会帮咱们的,也是会劝告张雨亭不要进关的。有日本人的帮忙,最多一个星期,咱们就能打下保定,收服曹仲珊。到时候,就算是张雨亭想要来帮曹仲珊,也没有机会了。”他还给张作霖不入关添了一个保险,不过当然没有必要和杜琪睿说了。

杜琪睿睁开眼,点点头,道:“好,现在也就幼铮你还能够出谋划策了,翼青也是要背叛我了。”他可是对小徐有信心的很,小徐的办法历来有效。从反对项城帝制,到对南方发动征讨令,这中间几乎每个事情都能办成,所以他不会有什么怀疑。

徐树铮说道:“现在关键还是要快速取胜,只要能在短时间内获胜,咱们就有了足够的威慑力,顺势南下,至少将湖南拿下,恢复南北停战时的态势。或者还可以趁着南方混乱的时候,一举实现国家统一呢。”

“速胜应该没有问题。”杜琪睿点点头,说道:“年前举行的旅级对抗演练不是效果很好吗。就连各国的武官都是夸赞的,他曹锟和吴佩孚能挡得住咱们的边防军?!”

“现在各处都是有了回电,”徐树铮汇报道:“可是陕西陈林藩却是没有回应,是不是让张广建准备一下,逼迫一下陕西。或是直接由甘肃下绥远,再来援助京機。”

杜琪睿摇摇头,劝道:“算了,不要再多事了。赵倜已经入了八省同盟了,难道咱们还要再给他们送一个过去?陈柏森那里,你也不用再考虑了,陕西才能养几个兵?四川,蒙古这些地方都是援助到了,他也没有什么力量了。”

徐树铮这时才想起来,陕军还在四川有些兵力呢。他皱眉想了一会儿,担忧的说道:“这个陈柏森,实力可是不小啊。他的兵力,最少也有两万多了,都赶上西北边防军了呀。等这次战事结束了,就把他调到北京来好了,否则将来又是一个曹仲珊,张雨亭。”

杜琪睿想了想,完全没有什么映像。陈林藩在保定速成学堂念炮科的时候,他是校长,不是教员,与所有的学生都有师生关系。实在是想不起这个学生有什么特别的,不过这几年做的还不错,那就没有必要毁掉重来。

“等打完了再说吧,”杜琪睿吩咐道:“还有唐努乌梁海的问题,也要给严式超指示,让他不要松口!用条约割让出去的土地咱们先不说,这个唐努乌梁海可是没有割让出去,所以一定要让他顶住!”

“恩师放心,”徐树铮点点头说道:“我已经把原则跟他说了,现在苏俄的主要精力还是用在对付日本人上了,应该是不会动用武力的。”

杜琪睿摸摸胡子,说道:“这就好,等打完了,咱们再派兵北上守边,尽一尽边防军和西北边防军的义务。”

西安,都督府。

赵仁杰看着直皖双方的通电,摇头叹息道:“这打通电都打上瘾了,互揭隐私,只能让民众们看见双方都不是好东西!”

“让情报处的人密切注意两军的交战情况,随时汇报。”赵仁杰又是吩咐道。

王全福点点头,又汇报道:“据于海正汇报,苏俄的一个骑兵团已经出现在了边境上,他们已经加强了戒备。”

“其他地方呢?有没有出现苏俄的大量部队?”赵仁杰立刻警惕了起来,要是苏俄大量的集结在蒙古边境上的话,那可就危险了。他也只能选择撤军了,陕军只有一个团又一个营的兵力在蒙古,还分散在三千多公里的边界线上,完全不是集中攻击的苏俄部队的对手。在各个点上都是处于弱势,除了被歼灭,那就不会有第二条路了,他的士兵可是不会投降的。

王全福回道:“其他地方倒是没有,而且苏俄还在继续和日本人作战,估计也就是威慑,想把咱们吓出唐努乌梁海地区。”

赵仁杰点点头,分析道:“他们这是想要趁着中央和直系的乱战,在咱们没有余力的情况下,迫使咱们撤退。不过他们可是打错了算盘!要是他们想要夺取整个蒙古的话,我挡不住他们,但是只有唐努乌梁海的话,还是能够守的住的!”

“是不是再给他们送一些弹药过去?”王全福提议道。

赵仁杰想了一下,命令道:“让二一二团全部入蒙,包头由二一三团派部队接防。随军转运一批弹药过去,加强一个迫击炮连。让唐辉专职负责唐努乌梁海地区的防卫!”

“是不是向中央报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