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荣耀法兰西-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为律师的安德鲁非常确信,瑞典的古老法典中也有判例法的存在。
  表述的再简单一点,即将开启的1793年政…变属于法可依,有法可循。
  如今的瑞典会议大楼位于斯德哥尔摩附近,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连接处的圣灵岛上。与后世一样,18世纪的瑞典议会实行一院制,目前由两百名议员组成。
  现任的国务大臣(内阁首相)罗伊特霍尔姆子爵曾是贵族议会中的一员,却暗中投靠了国王兄弟。在古斯塔夫三世政…变成功时,罗伊特霍尔姆迅速脱离了贵族派,归为宫廷派,也就是古斯塔夫三世派,并逐渐成为该派的重要领袖。
  等到前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不幸遇刺身亡之后,罗伊特霍尔姆随即在摄政王南曼兰公爵的支持下,成功把持了参政院(内阁),继而掌握到行政大权。
  通过军情局的调查报告,以及瑞典外交官的各种描述,安德鲁确信罗伊特霍尔姆并非一个杰出人才,而是一个拥有强烈权力欲望的政治投机者。在这一方面,安德鲁与罗伊特霍尔姆非常相近。后者时常宣称自己是法国大革…命的热心拥护者,所以人…权、自由与平等等各种时髦词汇,便成为昔日破产贵族的口头禅。
  当古斯塔夫三世遇刺身亡之后,摄政王将国务大权交给罗伊特霍尔姆。此时,这个热衷于自由、平等的人就猛然变成了一方独…裁的暴…君。气量狭小的他喜欢炫耀自己并不出众的才华,无法容忍任何反对意见;一旦大权在握就竭力压制言…论…自…由,而在数年前鼓吹新闻自由的也是罗伊特霍尔姆本人;为了权势,向反对自己的昔日战友(古斯塔夫三世派)痛下杀手,以从事各种阴谋活动的罪名将他们处以重刑……
  此外,罗伊特霍尔姆对安德鲁充满了敌视与仇恨,尤其是在摄政王将波美拉尼亚大公头衔转交给法国人之后。事实上,这位国务大臣一直希望南曼兰公爵将温暖湿润,适合谷物生长的那一大片肥沃土地交给罗伊特霍尔姆家族打理。
  所以,当英国特使带着大批英镑主动找到罗伊特霍尔姆时,双方便立刻达成了同盟协定,继而联手压制安德鲁在瑞典日益膨胀的政治影响力。正是他们的这一举动,也最终促使了穿越者决心在斯德哥尔摩策划一场军事政…变。
  ……
  罗伊特霍尔姆是在早餐时间接到来自四级议会的临时通知,那是议会决定为罢黜国王古斯塔夫四世进行第六轮投票,继而再度逼迫摄政王接受这项决议案。至少在这一方面,身为国务大臣的罗伊特霍尔姆同样支持议会的这项提案,他随即改变了行程,从家里直接驱车来到议会大楼,而不是参政院(内阁)。
  一路之上,坐在罗伊特霍尔姆身边的秘书抱怨说,位于市政厅广场大集市里的商贩似乎又少了很多,偌大个市场仅有三两个的商户开门营业,估计这个月的税收要减少一大半。对此,罗伊特霍尔姆并没怎么在意,那是他心中在考虑另外一件事情,等到议会第六次罢黜古斯塔夫四世之后,他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说服摄政王接受贵族院的决议案,继而登基成为新一任的瑞典国王。
  临近上午9时,国务大臣的马车在议会大楼前的广场上稳稳停住。下车后的罗伊特霍尔姆从秘书手中接过公文包,简单嘱咐几句后,便径直朝着议会大厅里走去。等到他的身影隐没于大楼时,两名武装卫兵跑了过来,一个士兵迅速控制住马车夫,指示后者将马车驶入附近的军营里;另一个士兵已冲进车厢,并用一把短枪威逼着国务大臣的秘书,令其无法逃离或对外示警。
  瑞典议会大厅的内部结构,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议会非常相似。议长席位(主…席台)坐落在前排正中央的高处,差不多有十二级台阶,而发言者讲坛位于议长席之下1。5米的位置,半圆形的2百个议员席位则正对着主席台和讲坛。
  当罗伊特霍尔姆走进议会大厅里,发现里面一切都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自视为国家基石的大贵族三五聚集在一起相互窃窃私语,全然不理会讲坛上的慷慨激昂的各种演说,而是将议会当做谈天论地的闲聊咖啡馆。事实上,只要不危及他们与生俱来的合法利益,这些墨守成规的贵族才不管谁去当国王。
  今天,贵族们的重要话题,自然是那位深受摄政王喜爱的小路易。哦不,现如今应该叫做卡尔·安德鲁。几天前,在接受斯德哥尔摩大主教(路德宗)洗礼之后,南曼兰公爵就给自己孙子取得一个新名字,并将“卡尔”加在姓氏的最面前。这一并不寻常的举动令人浮想联翩,贵族们纷纷议论那是摄政王担当瑞典国王后,会在第一时间将卡尔·安德鲁列为王室的第一王位继承人。
  至于小卡尔的生父,那位安德鲁…弗兰克,瑞典贵族们从不会认为那个拥有2千多万人口(含殖民地),30万能征善战的军队,已将大半个德意志帝国压在地上不停蹂躏的新兴强国的至高独…裁者,会对北欧国度的冰冷王位感上兴趣。
  贵族派的闲聊丝毫不影响平民党人的踊跃发言,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在讲演台下排队等候上台。讲演者或是呼吁效仿法国实现民众普选制,但台下的贵族们爆发出一阵阵嘘声;或是强烈要求废黜无能的古斯塔夫四世送摄政王登基,这一举动倒是博得大部分议员的叫好之声;或是邀请波美拉尼亚大公访问斯德哥尔摩,这一提议之人明显属于法国独…裁者在瑞典的“狂热粉丝”。
  听到这里,罗伊特霍尔姆气得怒不可遏,他想着上前反驳那个邀请法国独…裁…者来瑞典访问的提案,但刚准备起身,却又重新坐回自己位置。由于罗伊特霍尔姆已经退出议会多年,还担当了政…府官职。如今,在没有得到议长的允许之前,身为国务大臣的他只能静静的待在嘉宾席上。
  ……


第348章 斯德哥尔摩风云(续10 处决国务大臣)
  议员们的冗长发言终于在下午2点才告已段落,由于时间过长中途还休息了两次。和以往一样,在表决之前这些“国家的主人”是不能走出议会大厦的。至于午餐都是议会免费提供的工作餐,面包、奶酪、火腿、肉菜汤与一小杯伏特加。
  在从餐厅返回会议大厅的途时,罗伊特霍尔姆不经意的朝窗外望了一眼,发现议会大楼广场上的军警忽然比平时增加了两倍有余。作为参与过21年前古斯塔夫三世政…变的老政客,不禁皱了皱眉头,心中感觉有点不妙,也变得急躁起来。
  “菲尔塔!”国务大臣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金币,暗中塞给一名自己熟识的议会侍从,委托他下楼去打探一下情况,顺便通知马车上的私人秘书来二楼大厅一趟。然而,30分钟过后,那位名叫菲尔塔的侍从与自己秘书都没有再出现过。此时此刻,坐在议会大厅里罗伊特霍尔姆心中的不安已经升级到惶恐。
  等到议员们的全部投票结束,国家议会毫无悬念的第六次成功罢黜了古斯塔夫四世,并推选南曼兰公爵上位。依照惯例,代表摄政…府的罗伊特霍尔姆将上台致辞,表达政务院内阁对议会决议的支持,并将积极劝说南曼兰公爵,哦不,是国王卡尔十三世尽早登基。
  就在国务大臣慢腾腾的起身之际,议会大厅的门突然被人猛力打开。其后,一个陌生的声音传到众人耳边。“先生们,我将代表摄政王接受议会的决议,48小时之内,新瑞典国王卡尔十三世将在斯德哥尔摩王宫登基。”
  “这是谁?”“谁敢在议会结束前擅自闯入!”“驱除法外之徒!”众人纷纷伸长了脖子寻声望去,性子急的议员已经在开口训斥。
  但很快,所有人就惊讶的闭口不言。在他们眼中,一个年轻版的南曼兰公爵,哦不,是位陌生的外国人带着一群瑞典士兵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现于议会大厅。但在年老议员的记忆中,21年前的情景似乎又一次上演,南曼兰公爵陪同兄长古斯塔夫三世,带着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闯进议会大厅,宣布重建君主的至高权力。
  维持会场秩序的议长蒙纳侯爵大叫“肃静”,但是效果不大,不少议员依然嘘嘘着高声抗议,并命令非法闯入者带着士兵立刻离开神圣之地。蒙纳侯爵也急忙从主席台走下,他来到陌生人的面前,举止殷勤的为议员们介绍道:
  “先生们,这位尊贵的波美拉尼亚大公,安德鲁…弗兰克,也是摄政王的唯一合法代表!”话语间,这位蒙纳侯爵刻意将“合法”一词发声很重。至于安德鲁的另外一个身份,兰斯法国的独…裁者,议长先生选择性的遗忘了。
  尽管不少议员心中已猜测到闯入者的真实身份,但依然被议长的正式介绍吓了一大跳。一开始,很多人本能的猜想摄政王那个私生子带着法国大兵入侵斯德哥尔摩,并来抢夺瑞典王位,但明智的人很快抛弃了这一荒唐说法。闯入的士兵明显是瑞典人,而且安德鲁已经公开表示对瑞典王位不感兴趣。
  嘉宾席上伊罗伊特霍尔姆见势不妙,他试图让大家团结起来反对入侵者,或许由于心情过于紧张,只讲出了一连串短促而不流畅的句子,磕磕绊绊的没有丝毫感召力。很快,跟随安德鲁进来的士兵就将这位国务大臣强行按回座位上看管。
  此时,一直隐藏于安德鲁身后的莫尔奈子爵也从走廊外面来了进来,他施施然的来到罗伊特霍尔姆的身边,低声警告说:“如果我是你,最好老老实实待着,别让士兵们将你从窗台扔到一楼。”
  当然,已经投效安德鲁的瑞典外交官的这种警告,对于议会中的其他人也同样有效。不久,随着莫尔奈子爵一道进来的两百名士兵,已经牢牢控制了议会大厅。尽管心中愤怒无比,但没人再敢于站出来公然抗议。
  见到议会大厅里的局面完全控制,身为议长的蒙纳侯爵随即邀请站在门口的安德鲁大公上到主席台议长席一侧的御座就坐。依照1772年宪法之规定,那个镶嵌有宝石、黄金和钻石的宝座只属于国王或摄政王,或是他们指定的第一继承人。
  对此,安德鲁只是笑了笑,婉言谢绝了蒙纳侯爵的好意。他本人对瑞典王位真心不感兴趣。于是议长邀请波美拉尼亚大公在瑞典议会上发言,安德鲁接受了。他神采奕奕的走上讲坛,站在两百多名议员面前,环视会场一遍之后,这才说道:
  “我今天来到不请自到,只为三件事情,第一,受摄政王殿下的委托,清除参政院里的内奸,向俄国人出卖国家利益的叛徒,罗伊特霍尔姆以及他的同伙!”
  人生自由都受到限制与威胁的议员们当然不会傻兮兮站出来,分辨安德鲁全权代表摄政王殿下的真实性。事实上,大部分议员,尤其是平民派议员都不喜欢罗伊特霍尔姆。后者曾将不少反对者流放到北极圈的雷巴奇半岛。
  等到安德鲁话音未落,几个掷弹兵已经不容分说的把罗伊特霍尔姆从嘉宾席上拽起来,有人揪住他的衣领,猛烈摇晃;有人朝着囚犯嘴里塞进一块破抹布,防止他胡言乱语,呼喊救命。等到莫尔奈子爵点头之后,士兵们非常粗鲁的将这位国务大臣拉出会场。很显然,安德鲁还不想主动与英国人翻脸,随即将通敌国家改为瑞典的生死大敌,俄国。
  出门不到一分钟,走廊上传来一阵喧闹声。接着,有军官高呼“囚犯逃跑了,快开枪!”几声沉闷枪声过后,便是士兵的一片欢呼。不久,一名军官赶来议会大厅,报告说罗伊特霍尔姆在押解过程中试图反抗并逃离,但被士兵当场击毙。
  此举吓得议员们个个心惊胆战,尤其是那些刚才不慎谩骂过安德鲁的莽撞者,更是将自己身子缩小半截,就连议长席上的蒙纳侯爵也在内心范嘀咕,面前的安德鲁为何将事先约定的不流血政变,搞成一场不受审判的私下处决。
  那是安德鲁在示威,向眼前的议会,向卓宁霍姆宫的摄政王官邸展示力量。罗伊特霍尔姆表面上效忠南曼兰公爵,暗地里还与英国人勾结,并借助摄政王妃伊丽沙白·夏洛特公开情人的身份,独揽瑞典的国务大权。
  如果形容法国宫廷可以用淫…乱来形容的话,那么瑞典宫廷的做派就是淫…乱一词之后再加上三个感叹号。以摄政王妃伊丽沙白·夏洛特为例,据说长期保持情人关系的面首就有七、八之多;另外,就连法国、俄国、丹麦和英国等国外交官也不断成为她的入幕之宾。在安德鲁得知此事后,便写信告知摄政王,强行将6岁的小路易从卓宁霍姆宫德送回莫埃侯爵夫人身边抚养。安德鲁只同意每周末安排小路易来卓宁霍姆宫与摄政王独居一个白天。
  正是基于这种错综复杂的关联,安德鲁就不愿意给予罗伊特霍尔姆任何“脱逃罪名”的机会。而且,安德鲁认为只有这种“刺刀见血”的简单粗暴做法,才能将维京海盗的直系后裔震慑住,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听着自己说话。
  安德鲁的声音再度在大厅里响起:“第二件事情,我建议立刻流放已被废黜的古斯塔夫四世,至于流放地,我要求设在北非的阿尔及尔。有反对意见吗?”
  台下一片鸦雀无声,议长当即宣布提议获得通过。无论是贵族,还是其他派系议员,大家都不是傻子,安德鲁刚才要逮捕罗伊特霍尔姆及其同伙,现在充当内奸的国务大臣已被“枪决”。谁要是敢跳出来反对,那他就是叛徒集团的同伙,等着继续吃枪子,或是其他理由的“被自杀”。
  至于第三件事情,那是安德鲁希望能扩大兰斯法国与瑞典两地的经济联络,这其中就包括在明年开始,安德鲁法国从瑞典的生铁(铸铁)进口量,每年3万吨提升到8万吨(差不多侵占原本属于英国的份额)。另外,木材采购量也将大幅度提升;
  其次,安德鲁表示将签署法令,授予所有瑞典国民在兰斯法国的北非殖民地(摩洛哥与埃尔及利亚)与法属美洲殖民地(圣路易斯安那和加勒比海各岛),充分享受到法国的国民待遇。
  这自然属于重大利好消息,不仅可以让议员们内心悬空已久的巨石安稳落下,还能让心思活板的商业出身的议员在脑海里开始盘算,该如何从安德鲁法国那每年高达数千万克朗(由于银价持续性大跌,使得克朗与法郎的比值为5:1)的进口大订单中分得一大羹;或是在法国殖民地上获取一片没有寒冬和暴雪的庄园,以及四季温暖,阳光明媚的海边沙滩。
  对于从事砍伐、开矿与冶金的产业者和贵族们而言,他们除了关心订单利润,也暗地感激议长蒙纳侯爵,以及年轻的汉斯·雅塔。是他们联手成功说服安德鲁大公,使得后者最终放弃鼓励北岸人向波美拉尼亚地区移民的新政策。
  在18世纪末,生活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瑞典人依然不过区区2百多万人口(包括芬兰)。由于农奴制已在数年前被古斯塔夫三世正式取缔,80%的瑞典人获得了自由迁徙的权利。所以,只要安德鲁对着瑞典民众大呼一声“来波罗的海南岸分田分地”,那就将坏了所有人的大事。
  但凡有三分之一的瑞典人经受不住温暖湿润的南方气候的诱惑,拖家带口南下到波美拉尼亚谋生,那么瑞典国内现有的半数有产者将在3年内破产。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无数田地不得不选择荒废,而大量的矿井、工厂与伐木场也将随之停业。
  在莫尔奈子爵的提醒下,安德鲁令人故意放出这类谣言,再让蒙纳侯爵和汉斯·雅塔在议会里分别游说贵族派和平民派支持波美拉尼亚大公提出的多项主张,继而来促使后者放弃那一激进的移民计划。
  其后,安德鲁也信守了承诺,只是开放了北非与美洲的殖民地。毕竟,那些陌生而遥远的异国土地,尽管对于普通瑞典人没有什么的吸引力,但对家大业大的布尔乔亚,以及有进取心的贵族而言,就意味着另外一个大金库正向他们招手。
  ……


第349章 斯德哥尔摩风云(续11 卡尔十三世)
  或许是斯德哥尔摩的居民已经习惯于政变,只要不存在太多的流血事件,不对自己和家庭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市民们通常会幸灾乐祸的看着高贵的倒霉蛋垮台。事实上,整个9月5日的政变过程中逮捕行动,仅限于国务大臣罗伊特霍尔姆,及其他在政务院内阁里同伙,区区百余人而已,死伤者更是寥寥无几。
  所以,当组织军事政…变的莫尔奈子爵、克兰斯将军、费森伯爵、彭杜瓦斯和拉洛克为核心的五人决策委员会以摄政王(冒充)和国家议会的名义发布命令,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及其周边省份发布戒严令时,并没在市民中激起太多波澜。
  此外,在安德鲁的授意下,以莫尔奈、彭杜瓦斯为首的决策委员会已从联合银行瑞典分部那里得到第一笔援助资金,首期6百万法郎除用于收买军政官员,嘉奖参与军…事政…变的1万2千名官兵之外,还将以食物卷和伏特加酒卷等补贴方式,陆续发放给生活受到影响的普通市民和小商贩。
  安德鲁在议会大厅里一直待到黄昏时分。说是傍晚,窗外早已是夜幕降临,这是入秋之后的北半球白昼太短的缘故,尤其是靠近北极圈的斯德哥尔摩。
  不久,彭杜瓦斯和克兰斯将军带来消息说,首都斯德哥尔摩及其周边省份已完全落入军队手中,政变过程中波澜不惊,几乎没有意外的流血事件。
  安德鲁很是满意的点点头,鼓励了那些跟随自己造反的一干心腹。依照原定计划,在局势得以全面控制之后,安德鲁会在大批瑞典卫队的护送下,登上马车,带着一干议会领袖及决策委员会的全体成员,朝着郊外的卓宁霍姆宫奔去。此时,整个议会大楼早已变得寂静无声,广场上只能听到护卫官兵离开时的马蹄声。
  卓宁霍姆宫位于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区15公里外,梅拉伦湖畔的王后岛上。1580年,瑞典国王约翰三世为他的爱妻,瑞典王后卡塔知娜·雅盖隆卡建造了一座石头城堡,并以卓宁霍姆宫为之命名。其中,“卓宁”是瑞典语“王后”的音译,”霍姆”即“小岛”。这座卓宁霍姆宫曾在1661年被烧毁后再度重建,20年前,卓宁霍姆宫成为南曼兰公爵,也是现如今摄政王的私人官邸。
  在前往卓宁霍姆宫的途中,安德鲁安坐于马车上一言不发。在黑暗中,他感觉到一旁的彭杜瓦斯与莫尔奈两人一直在盯着自己看。但是此时此刻的安德鲁并不想说话,随即闭上双眼,背靠松软的车厢,一动不动。
  抵达卓宁霍姆宫之后,三辆马车与骑兵队正沿着列队在宫殿道路两旁的瑞典士兵中间缓慢前行,这些人个个显得欢天喜地,他们热情的挥舞军帽,并齐声呐喊起来:“波美拉尼亚大公万岁!安德鲁统帅万岁!”
  当然,安德鲁内心也非常清楚,那是新上台的城防卫戍司令克兰斯将军以波美拉尼亚大公之名,承诺给每个参与政变的士兵每天下发一瓶伏特加,还有1百克朗(约20法郎)的额外补助。在所有北欧人眼中,伏特加等同于液体黄金。
  当马车在宫殿广场上稳稳停住时,安德鲁睁开眼睛。整个卓宁霍姆宫同样寂静无声,只有哒哒马蹄声在宫殿窗户紧闭的屋墙间产生回音。不过,安德鲁却感到一股安详宁静,让躁动不安的内心得以平复稍许。
  刚从马车厢出来,久候多时的拉洛克与费森二人疾步走到上位者身边,他们在安德鲁耳边低声附语了几句。军情局主管是在简短汇报卓宁霍姆宫的情况,整体平安无事;在斯德哥尔摩王宫那边,费森伯爵已将被废黜古斯塔夫四世秘密扣押,准备在新国王登基之后,流放到北极圈的某个半岛或暗中处决。
  安德鲁略微点头,嘱咐说:“先将里面的士兵都撤出来,全部守在外面。”当上午9点的政变传到卓宁霍姆宫时,在场的拉洛克将军便以保护王室安全为由,将摄政王和王妃等人送到南苑楼,并由法籍官兵和军情局特工看管。
  几分钟后,安德鲁打了个手势,带着莫尔奈子爵、克兰斯将军、费森伯爵、彭杜瓦斯和拉洛克为核心的五人决策委员会成员,以及国家议会的两位代表蒙纳侯爵和汉斯·雅塔(汉斯·海尔塔伯爵),8人一起步入卓宁霍姆宫。
  一路走上大理石楼梯,众人在到客厅门前放慢了脚步。大门微微开着,刚一进去,数盏奢华的波西米亚水晶吊灯将偌大的会客厅照得犹如白昼,刺眼灯光明亮得使安德鲁几乎睁不开眼。过了一会儿,他才意识到大客厅墙壁四周为乳白色。
  整个房间里人并不多,除了三五个不停忙碌的宫女侍从,其他人大都集中于胡桃木长椅、米黄色沙发与温暖壁炉之间的土耳其大地毯附近。即便是在9月份,一到夜间,斯德哥尔摩郊外的气温会从白天的十多度降到5度左右。
  人群中,安德鲁首先注意坐在靠背椅上的老者,但事实上他才50岁不到,只是长期体弱多病的缘故,额头宽阔,花白头发,脖子以上呈现并不健康的蜡黄,双手枯瘦,一双湛蓝色眼睛正望着走过来的安德鲁,神情显得很是激动。
  毫无疑问,老者就是摄政王南曼兰公爵,也是安德鲁的“生父”。在他周围还有几个发上洒粉,梳着过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