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荣耀法兰西-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朱波夫拥抱了两位同伴,他迅速窜入数百米外的一栋民宅,并爬上屋顶。等到沙皇马车经过时,他将在那里挥动红旗,给下面的人发出行动信号。
在难熬的等待中,马车附近的两位密谋者突然感受到从冬宫方向传来一阵阵车轮压过石路的响声。不久,街道上开始沸腾起来,有人呼叫着,行人停下脚步,临街的窗户一扇扇打开了,人们一个个探出身子,相互谈论着:“在那里!”
是的,保罗一世的车队过来了,那是六辆四轮华丽马车,哦不对,是六辆普通马车飞驰而来。如果不是走在马车队前面的依然是趾高气扬、鲜衣怒马的禁卫骑兵队,市民们无法相信这就是那位保罗一世沙皇陛下的出行车队。
马车上的玻璃窗都被天鹅绒窗帘遮挡,无法看到内部情景。当一辆接着一辆马车这好似一阵旋风席卷而过时。却很少有人高呼:“沙皇万岁!”更多是对无能保罗一世的鄙夷,市民们在自己心中朝着战败沙皇的马车竖起了无数根中指。
马车附近的两位密谋者收到了屋顶的朱波夫发来的一阵信号,持续挥舞了五次红旗。那是保罗一世车队即将到来,依然是在第五辆马车。
正当距离马车50米外的一个同伙,准备驱赶两匹马到路中央,继而造成道路拥堵,好让炸药距离车队更近。然而,好几名担当前锋的禁卫军骑兵加速脱离了马车队,提前跑了过来。他们挥舞着军刀,骂骂咧咧的将惊慌失措的混蛋和他的那两匹马赶到一个死胡同里老实待着。
数十米外的另外一个同伴有些慌张了,那是他看到也有禁卫骑兵朝自己跑过来,于是提前拨动了白篷布下面隐藏的一个装置,便慌忙躲到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短短两分钟过后,一声雷鸣般的巨响震撼了整个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广场。紧接着一道耀眼的光芒一闪即逝。随后,就是石块、破璃碎片、砖头、瓦片和泥块,像一场稠密的冰雹铺天盖地般地溅落下来。霎时间,喊声震天,恐怖笼罩着街头,有痛苦的吼叫声,有焦的的呼救声……
此时,得到授权的禁卫骑兵们个个手持光闪闪的军刀,用刀背疯狂砍打四处乱跑的人群,竭力将他们赶到道路两旁,以便于让沙皇陛下马车迅速通过。
这种嘈杂和恐慌的局面持续数分钟,直到禁卫军指挥官彼得洛夫中校亲自陪同保罗一世的车队飞驰而去,消失在远方……
30分钟之后,朱波夫才知道,他们暗杀保罗一世的阴谋落空了,更为担心的是还有一名同伴不幸被捕。那一切,都是彼得洛夫心血来潮的命令禁卫骑兵提前清扫道路的缘故。
……
第394章 政变与屠杀(下)
爆炸的巨大响声差不多传遍了整个圣彼得堡,广场周边的很多房子被炸毁,爆炸地点方圆两公里范围内的门窗玻璃都被震破。炸死炸伤的人数众多,现场到处都是残肢碎片。有个女人的胸部被一块飞来的爆裂铁皮削去,落到三楼屋顶。
事后统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广场爆炸事件直接造成了二十六人死亡,另有五十多人受到了严重伤害,其中还包括沙皇的好几位近身侍从与枢密院大臣。
尽管经历了未遂刺杀案的保罗一世气得暴跳如雷,吼声连连,但有着虔诚信仰的沙皇还是坚持出席了东正教大牧首亲自举行的宗教仪式。
“找到他们、抓捕他们、杀死他们!”这是保罗一世走下马车,进入戒备森严的圣彼得大教堂前,他对鲍利斯…彼得洛夫中校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不仅如此,沙皇还指示闻讯赶来的俄国总检察长萨莫伊洛夫,让后者任命自己的禁卫军中校担当圣彼得堡的特别军事检察官,继而全权负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广场爆炸(刺杀)案的一切侦办事宜。
当天下午,依照总检察长萨莫伊洛夫与沙皇保罗一世的联合授权,身为特别军事检察官的鲍利斯…彼得洛夫拥有了调查、逮捕与审讯参与叛乱嫌疑人的一切权力。必要时,军事检察官可以命令击毙一切拒绝投降的阴谋者。
俄国的军事检察官属于权势滔天的那种,其权力甚至相当于政府首脑、内务部司法部和部分财政部的权力之和。不仅能调动警察与军队搜捕人犯,还可以绕过法官直接签发刑事逮捕令。另外,沙皇保罗一世还允许彼得洛夫率领圣彼得堡各处的禁卫军士兵,在他们所怀疑的任一阴谋者的藏匿之处实施搜查与逮捕。
从理论上说,整个圣彼得堡除了几座皇宫和外交使馆,身为特别检察官鲍利斯…彼得洛夫都能随意闯入,并进行强行搜查,逮捕与审讯他们想要的嫌疑犯。
黄昏时分,彼得洛夫最终从奄奄一息的重要嫌疑犯嘴里得到了他想要的消息。至于那位人犯就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广场上被捕的前禁卫军中尉列昂尼德。
此时此刻,可怜的列昂尼德已在军事检察官的审讯室内被活活折磨了3个多小时。这个前禁卫军中尉不仅失去了一只眼球、右手的全部手指,以及满嘴的牙齿,还数次昏厥过去,又再度被军警拿冰水淋头浇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深夜时分,彼得洛夫匆匆忙忙的赶往了冬宫,向惊魂未定,还在枕头下藏着一把上膛手枪的保罗一世陛下,汇报了未遂刺杀案的最新进展与审讯结果。
特别检察官说道:“目前可以肯定,阴谋案的直接主谋是前禁卫军少校普拉通·朱波夫,还有他的两个助手,列昂尼德和拉夫连金。其中,罪犯列昂尼德已死于审讯室;罪犯拉夫连金因为在其住所拒捕而被当场击毙;至于罪犯朱波夫至今下落不明,但我怀疑他是受到英国大使詹姆士·霍华德爵士的秘密保护。
……此外,依据列昂尼德等人交代的口供,以及检查官办公室目前的调查结果,估计在圣彼得堡还有多位军政高层卷入到这次阴谋案。”
说到这里,彼得洛夫停了下来,那是他在等候沙皇的指令。
保罗一世很是紧张的朝着已关闭的书房大门望了望,似乎担心会有叛军冲进来。他迟疑了好一会儿,又问道:“确定有谢苗诺夫近卫团的人参与吗?”
此时16岁的皇储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就在谢苗诺夫近卫团中服役,担当中尉炮兵连的副连长。让保罗一世非常紧张原因是在于一周前,他本人刚刚签署了一道《皇位继承法》,从而改变了彼得大帝时代的做法,依照新法律的规定:君主不得擅自指定皇位继承人,君主的长子自然而然地就是俄罗斯帝国的未来沙皇。
说明一点,保罗一世执政的时代立法频繁,在他统治的短短五年多时间里,总共签署了2千余项法律,平均每个月就有40项法令出台。但被后世俄国历史学家唯一赞扬的,就是这个《皇位继承法》,它的颁布将使得今后的沙皇继承问题不再变得血腥无比。
也是基于这项法律,一旦保罗一世驾崩,皇储亚历山大将自动继承皇位。所以,生性多疑的保罗一世怀疑曾与自己争夺过皇位继承权的大儿子兼皇储的亚历山大也参与了这桩阴谋爆炸案。
对此,彼得洛夫坚定的摇了摇头,尽管皇储亚历山大一直对自己抱有深深的敌视态度。那是他曾拒绝亚历山大的请求,坚持依照沙皇保罗一世的命令,将皇储童年时代的一位玩伴随同他的家族,集体流放到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
出于本心,这位特别军事检察官非常希望能将不喜欢,甚至是厌恶自己的亚历山大皇储拖到刺杀保罗一世的阴谋案中,可惜他没有找到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由于沙皇最信赖的妻子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原符腾堡女公爵)的存在,使得一切针对皇储亚历山大的诬告和诽谤都很难奏效。此外,亚历山大王储还拥有俄国半数政治势力的支持,彼得洛夫没办法应对太多的背后黑枪。
听到这里,保罗一世长舒了一口气,将忐忑不安的心情平复了下来,他接着追问道:“你刚才说过怀疑还有很多贵族高官参与了阴谋叛乱,他们是谁?”
事实上,每一个喜欢西方文明的圣彼得堡贵族都非常厌恶保罗一世。上台伊始新沙皇就明确下令,没有枢密院的批准,禁止军队中贵族出身的服役人员转业,禁止非贵族出身的人获得贵族身份,而且以后贵族名号只可世袭,不得册封。
此外,贵族子弟不准去欧洲学习,同时还禁止进口欧洲的商品,包括服装、书籍、乐器,甚至属于兰斯法国的乐谱和歌曲都不准。诸如此类规定繁多,保罗一世无非是想把整个贵族阶层和整个俄罗斯变为准军事化的驯服工具。
不仅约束着贵族,保罗一世还加强对民众的监管,无微不至地控制所有人的日常生活,连最小的细节也不放过。从登基之日的当天开始,新沙皇颁布的法令像暴风雪一般铺天盖地而来,约束着俄罗斯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保罗一世尤其注重衣着和外表方面的规定,下令所有人都必须在头发上扑发粉,并把头发梳起来背到后面去,露出额头。圆帽子、低领衣服和燕尾服都是法律命令禁止的穿戴,裁缝、帽匠和鞋匠必须把设计图案呈给沙皇,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工。着装违规者将受到逮捕,被处以罚款,并领略监狱铁窗的风味。
此外,保罗一世签发了严格的行为规范,把俄罗斯人民的社会生活彻底管束起来。他告诉人们什么东西可以阅读,什么地方可以旅游,甚至该用何种方式进行娱乐活动。葬礼、婚礼、音乐会以及其他社交集会通通配有相应的法规。如果有人想举行一场聚会,那他们必须事先申请聚会许可,而且聚会现场还通常会有一位穿制服的警察监督大家是否遵守“忠诚、得当和严肃”的标准……
“陛下,这只是我个人结合罪犯的口供,目前掌握情报的一种推测。”彼得洛夫中校一边用词谨慎的说,一边还从军装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份名单,继而展开,逐一念道:“圣彼得堡军区的卫戍司令官彼特·帕伦伯爵,他给予阴谋者开具了自由进出圣彼得堡的特别通行证。据查此人也参与过1762年的宫廷政变;
军需副总监尼基塔·彼得罗维奇·帕宁男爵,阴谋者制造炸药的火药、枪械与制服都来自他管理的军需品仓库;
波罗的海舰队指挥官里巴斯海军少将,是他从宫女那里预先得知了陛下乘坐马车序列的讯息,秘密告知了罪犯普拉通·朱波夫等人;
另外,还有圣彼得堡市政厅的官员……”
未等特别军事检察官把名单念完,原本已经恢复平静的保罗一世再度暴跳如雷,他大声嚷嚷道:“这些人都是无耻的罪犯,是该死的凶手,是罪孽的弑君者,必须都抓起来,统统抓起来!找到他们、抓捕他们、杀死他们!一个不剩!”
至于元凶之一的英国大使詹姆士·霍华德,两人都选择性的遗忘了。不仅仅是詹姆士·霍华德拥有外交豁免权,更重要的是英国大使是对俄贷款的监管者,一周内还有150万英镑的英国军费援助即将抵达内阁枢密院的指定账户。
彼得洛夫中校一口回绝道:“抱歉陛下,我目前手中关键证据不足,无法实施抓捕,而且内阁枢密院与总检察长萨莫伊洛夫也出面加以制止。”
赶在沙皇下一次怒吼之前,军事检察官又急忙解释说:“不过,我已经拟定了一个引蛇出洞的方案,不仅能绕过枢密院、总检察长与高等法院设置的法律障碍,还能将所有参与叛乱分子的阴谋者一网打尽,一个不剩的统统干掉。不过这项行动需要陛下您的通力支持与配合,而且决不能让第三人知道。”
等到一小时后,当彼得洛夫从皇宫出来时,他已经晋升为禁卫军骑兵上校。出门不久,在转入涅瓦河边的彼得大街时,这位行走黑暗中的军事检察官看到皇储亚历山大在一辆外表朴素无华的黑色马车上正搂着另一个女人热情亲吻。
由于距离并不远,加之煤气灯的照亮,视野极好的彼得洛夫上校看到非常清楚,那个女人绝不是皇储新婚妻子伊丽莎白,而是亚历山大的胞妹叶卡特琳娜公主。事实上,军情六处驻俄国主管曾从安德鲁统帅那里给彼得洛夫秘密转送过一系列“先知先觉”的情报,这其中就有关于圣彼得堡皇宫内部的诸多宫廷秘史。
只是如今,皇储亚历山大与其胞妹通奸的秘史,彼得洛夫上校还不想拿来大肆渲染。军事检察官准备收集到足够的证据,留到必要的时候再亮相出来。
……
第395章 政变与屠杀(续1)
就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广场爆炸案的第二天下午,保罗一世随即以自己的私人名义,第三次邀请克雷默伯爵来皇宫里做客。
毫无疑问,这位丹麦伯爵还拥有一个半公开的特殊身份,安德鲁的私人密使。只是在前两次的会晤中,固执己见的俄国沙皇一方面拒绝派使团南下柯尼斯堡或是华沙,同法国人举行和谈;另一方面,也不允许处于法波联军团团围困中的鲁缅采夫元帅和他麾下的4万多俄军官兵缴械投降,甚至还命令鲁缅采夫元帅强行突围。
此时,冬季已降临东欧平原,从涅曼河到涅瓦河一带,甚至是整个芬兰湾都即将进入封冻期。从18世纪开始,守卫圣彼得堡的俄军舰队主力都要进驻从不封冻的里加军港,然而在今年11月之后,整个里加湾的俄国海军不得不在待在圣彼得堡里过冬。
这项撤退令源自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新上任的司令官乌沙科夫将军的强烈要求。因为就在数天前,法军地面的重炮部队已经打垮了里加城外的海防要塞,用不了几天,整个俄军舰队的冬季基地连同里加城都会暴露于法军猛烈炮火之下。
不过,在俄军舰队仓皇的转移途中,一直在里加湾一带进行巡航,严密监视的瑞法联合舰队却始终按兵不动,远远坐视敌舰队主力安全驶离。
“这是安德鲁统帅在向陛下您,以及圣彼得堡表达一种善意!”丹麦伯爵一边漫不经心的喝着品质不佳的咖啡,一边在耐心的向保罗一世解释说。
事实上,安德鲁自己也非常担心俄国佬破罐子破摔,干脆让残存的俄军舰队在乌沙科夫将军率领下化整为零,在波罗的海南岸一带大打海上游击战和破交战。毫无疑问,那将是一场两败俱伤的尴尬局面。即便法瑞联合舰队能够围歼所有俄海军舰船,但波罗的海南部的贸易航线将由此陷入瘫痪,得不偿失。
如今,由于波罗的海联合舰队对芬兰湾长达两个多月的武装封锁,直接导致圣彼得堡的可可、咖啡与蔗糖价格涨到了天价,就连俄国皇宫里,保罗一世用于招待外国贵宾的可可、咖啡等热饮都属于中下等货。
看到沙皇始终沉默无言,安德鲁的丹麦密使放下咖啡杯,他再度补充道:
“即便法军占领了里加城,但城市上空依然飘扬有象征罗曼诺夫皇族的双头鹰旗。换言之,法军只是暂时占领里加城罢了,它依然属于俄罗斯帝国。
如果陛下同意法俄双方举行和谈,鲁缅采夫元帅以其麾下俄国远征军中的大部,能在新年到来之前安全的回归俄国境内。至少来自军事贵族派的政治压力会小很多。而且双方一旦合约达成,安德鲁统帅还希望与俄国达成反英同盟。”
此时,保罗一世已品味到丹麦伯爵最后两句话中的含义。在第一次会晤时,鲁缅采夫元帅写给沙皇的书信已通过丹麦伯爵交给了保罗一世。尽管那个老滑头口口声声发誓要永远效忠沙皇陛下,为帝国尽忠,但字里行间透露的真实情况却是4万多俄军已经无力再战,只能从全军覆没与主动投降中进行唯一选择。
至于那项反英同盟,的的确确打动了保罗一世的心。尽管他依然不太相信法国佬的保证,但他也非常清楚在安德鲁一意孤行的灭亡普鲁士之后,兰斯法国与英国事实上已经走到了战争边缘,随时可能大打出手,而那时……
面前的丹麦密使与鲁缅采夫元帅的书信都在劝说保罗一世,如果忍辱负重的沙皇能促使被俘的贵族军官活着回来,至少军事贵族派会一如既往的站在保罗一世身边。至于那些灰色牲口如同广袤平原庄稼地里的韭菜,永远都割不完。
何去何从?现在必须做出最后的决定了!
否则,即便保罗一世成功镇压了国内的阴谋党和反对派,然而处于持续动乱中的俄罗斯帝国势必或将亡于法国人、波兰人与瑞典人的联合。基于此,保罗一世首先决定向外妥协。那是种种迹象都表明,法波瑞联军的最高统帅,事实上的独…裁专…制君主,安德鲁不打算干掉自己,或是灭亡俄国。
等到送走了丹麦伯爵,保罗一世随即将枢密院内阁的八位成员召集到皇宫的书房里。数小时之后,总检察长萨莫伊洛夫的马车趁着夜幕驶入了丹麦大使馆。
在外国使馆里,那位俄国总检察长正式告知克雷默伯爵,沙皇保罗一世与枢密院内阁将授权卡霍夫斯基将军作为俄方的首席代表,即日率领一支使团赶赴华沙,与安德鲁统帅举行双边与多边的和平谈判,继而早日结束这场“不幸战争”。
一周之后,在收到保罗一世的亲笔信时,被围困于克卢瑟与埃乌克一带的鲁缅采夫元帅最终下令4万多俄军官兵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继而走进了法波联军为他们设置多时的战俘营。在那里,还有数周前陆续被俘的另外4万俄国士兵。
与此同时,法军和他们的盟军也陆续停止了冬季攻势,就地组织防御。
在芬兰战场,瑞典军队早在入冬之前止步于卡累利阿地峡的北段,并就地构筑了一道道坚强的防线,还将注意力转移到围剿投效俄国的芬兰叛军。
在东面战场,法军接管里加城的防务之后,没有越过正在冰冻中的道加瓦河,继续向东进攻立窝尼亚,或是向北入侵爱沙尼亚。直逼圣彼得堡;
在东南面战场,东布罗夫斯基将军在当地爱国者的协助下,成功收复了第聂伯河以西的加利西亚和沃利尼亚等地之后,同样得到了统帅部暂停进攻的命令。上述区域大致位于今天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两国与波兰的东部边境一带。
此外,依照安德鲁的命令,法瑞联合舰队还有选择性的释放了一批被扣押的俄国商船。当然,这些商船及其货物半数都归属于俄国皇室罗曼诺夫家族名下,余下的都是内阁枢密院成员,以及众多军事贵族家族的优良资产。
……
11月上旬的一天,天气变得寒冷起来。在圣彼得堡北郊,濒临芬兰湾的谢斯得…罗列茨克镇上一座外表不起眼的老房子里,驻防该地的海军少将里巴斯见到了正被圣彼得堡数万军警四下通缉的广场爆炸案主谋,普拉通·朱波夫少校。
里巴斯将一份装有英国护照,以及5百英镑的大信封交给逃亡者面前,他嘱咐说:“这是帕伦伯爵和帕宁男爵让我交给你的,今晚9时,港口上会有船送你到哥本哈根。”两天前,在法瑞联合舰队已允许部分俄国船只进出于芬兰湾。
朱波夫只是冷冷一笑,他不以为然的将大信封推到里巴斯那边,语出讥讽道:“你和帕伦伯爵、帕宁男爵一样,都是一些胆小怕事又自作聪明的家伙,天真的以为只要我逃了或是死了,保罗沙皇和他的鹰犬就不会注意到你们了?”
这位俄国第一号通缉犯也不是傻瓜,他毫不怀疑只要今晚自己登上那艘商船,就会被人拖进装有石块的大木箱里,最后沉到芬兰湾的某处深海底。
所以,朱波夫必须想法自救。至少他曾是眼前这个海军少将的恩人,是自己向在死了的老巫婆的身体上推荐了里巴斯,让后者从一个寂寞无名的海军基地少校一跃成为俄国海军少将,波罗的海舰队的第3号人物。
此时,低垂头颅的里巴斯始终一语不发。的确,自从爆炸案的第3天开始,他便感觉到身后有人在暗中跟踪自己。尽管彼得洛夫一直没有采取行动,但里巴斯知道对方在等什么,最新的叛国证据或是来自沙皇彼得一世的抓捕命令。
由于在爆炸案现场有列昂尼德中尉被禁卫军抓获,使得自己身份暴露的危险已经大大增加。那是里巴斯是少数几个知道沙皇具体行踪的人。只要彼得洛夫不是笨蛋,几次询问与排查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怀疑到自己头上。
至于圣彼得堡军区的卫戍司令官彼特·帕伦伯爵,以及军需副总监尼基塔·彼得罗维奇·帕宁男爵二人,也同样逃不掉。
看到对方犹豫不决的表情时,朱波夫嘴角不时露出一丝奸笑,他悠然自得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雪茄,点燃抽了起来。又过了好一阵,朱波夫这才慢吞吞从嘴上拔出雪茄,轻轻的弹掉烟灰,并继续煽动说:
“我的朋友,我毫不怀疑,那个彼得洛夫已经派出军警暗中监视了参与爆炸案的所有人。嘿嘿,想要活命吗?那必须干到底,只要沙皇保罗一登天,亚历山大皇储上台,我们就是俄罗斯帝国的有功之臣,就能彻底洗清叛乱的罪名。”
就在朱波夫如簧之舌鼓动里巴斯继续“干大事”之际,那是惶恐之中的帕伦伯爵和帕宁男爵二人派人来找里巴斯。让后者暂时不要送朱波夫少校“上路”。
因为沙皇的罪恶鹰犬彼得洛夫上校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