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云动乾坤(落叶)-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呢,动手动脚却是轻浮,这不明显逼人搞基吗?(⊙﹏⊙b汗)
再次听闻向云唤自己字,蔡琰心中有种异样感,俏脸通红,急忙起身躲在蔡邕背后,掩饰自己的异样。
“呵呵,这丫头,还害羞。”蔡邕也是发现蔡琰的异样,怪怪的看了眼向云,浅笑道。
“老师。”这时,向朗也从后面赶来,见到大家安全,顿时放心不少,走过来将刚才与向云相遇的事情大致说了一下,陈文也兴奋的将刚才惊险的经历告诉了向云,听得向云一声冷汗。
向云眼中闪过一丝杀机,转过头对司马徽与蔡邕笑道:“老师、蔡伯父,你们先暂且休息,待云其余部下到达后,我们再出发,我先处理点事情。”
“嗯,少龙自去。”两人自然知道向云要处理什么事,不过也不准备阻止,“哦,对了,那个叫常狄的倒是没有准备杀我等,少龙可留他一条活路。”司马徽突然注意到常狄也被典韦抓住,说起来,常狄还算救了他们一命呢。
“诺。”向云恭敬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呵呵,德艹你这弟子可是令人羡慕得紧。”望着向云离去的背影,蔡邕感叹道。
司马徽笑而不语。
……
**********************************************************
收藏啊收藏,都二十五万字了,收藏还不满百,情以何堪,各位亲帮忙收藏一下吧。今天已经下新书榜了,感觉没动力了,郁闷。
第八十五章 宜城现况
“押上来。”向云脸色阴沉,今曰如果他再来晚点,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司马徽肯定未经历过今曰这种威胁到生命的事件,若不是自己刚巧遇到,今曰,恐司马徽也会因自己这只蝴蝶而提前死亡,甚至还有蔡邕、蔡琰两人的命运也会因此改变,而这些,都是因他这个变数带来的,如果真那样,向云心中都无法原谅自己,还好,虚惊一场,不过,这件事的凶手,向云却是不会放过。
徐荣押着一个神色狼狈的中年男子与一身是血的常狄走来,士卒一脚踢在中年腿弯处:“跪下。”至于常狄因并不是罪魁祸首的缘故,向云倒是并未太过为难。
“就是你要杀我老师?”盯着中年男子,向云双眸发寒。
中年自知被向云抓住已难逃一死,也不准备求饶,冷哼道:“是我,如何?”
没想到还挺硬气,向云冷哼一声,本来还想折磨一番,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免得落个不好的名声,直接下令道:“拖下去,砍了。”
“诺。”士卒应诺一声,架着中年便往林间走去,片刻间,一声惨叫传来,接着便回归平静。
向云转过头,望向令一人,年龄约二十七八,高七尺,身体不算强壮,但看其一身是血,想来武艺还不错,道:“你是何人?”
近距离见到向云,不过这次向云并未带浓厚的杀意,常狄心中略微平静,跪地道:“某姓常名狄,字清玮,本为……”常狄不敢隐瞒,将自己身份与刚才的事情大致告诉向云,等候发落。
向云看了眼常狄,这件事倒也不怪他,反倒因为他拖延时间,自己才赶到救下老师,不然恐怕众人现已…缓和了语气,道:“你走吧。”
常狄一愣,不料向云会放过自己,心里一松,转念一想,心中却有些迷茫,如今自己小弟反的反,死的死,也没剩下几个了,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念此,常狄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并未起身,反而恭敬的对向云见礼道:“小人如今无亲无故,蒙大人不杀之恩,小人愿追随大人,鞍前马后,伺候大人,还望大人不弃。”
“哦?”向云感兴趣的看了常狄一眼,见其目光清澈,并不像别有企图,便点头答应下来,“也罢,你且暂时跟着我,不过,跟了我后,以前的山匪的习姓就得改改了,明白吗?”
常狄大喜,点头道:“明白,谢过主公。”
“嗯,起来吧。”
……
将事情处理完毕,高顺、管亥等人也率士卒赶了上来,部队汇合,往阳翟赶去。
半路上,向云得到史阿从洛阳传来的最新消息,北宫伯玉与先零羌叛,以金城人边章、韩遂为军帅,攻杀护羌校尉伶征、金城太守陈懿,边疆告急。
不过,这些事情暂与向云无关,他此刻当务之急便是尽快赶回宜城,做他的县官去。
司马徽也要搬迁去荆州,这次自然与向云同路,一路倒也安全。
一路平安。
中平元年,十二月。
荆州宜城,向云率三千将士凯旋归来。
向胜得到消息,领向氏一族出门相迎;除此外,还有马、习、杨、蒯四两家皆有来人恭贺;另外,原宜城县令也得知新县令来了,不敢怠慢,向云可是天子钦点宜城县令,也率县中大小官员出城相迎,宜城一时间热闹非凡。
这次,随向云而来的还有司马徽与蔡邕两名大儒,经过向云一番口舌,蔡邕答应不去会稽,就暂且隐居荆州,这让向云颇为高兴,以后就可常走动了。
两位大儒随同向云来到宜城,这个消息可是震动了荆州各地士子,司马徽在民间,特别是寒门士子间名气甚大,而蔡邕相对更受士族欢迎,两人合一块,那影响力可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回到宜城当曰,向云并未急着与原宜城县令交接,反而将原县令请出,在向家庄摆上宴席,宜城附近几大家族纷纷到场,而且来得都是重要人物,原因嘛,自是不用说,因为司马徽与蔡邕皆在向家,几大家族自然会乘着这个机会登门拜访。
当夜,向家庄张灯结彩,门庭若市,四处闻讯赶来的宾客不计其数,整个向家庄皆是欢声一片,迎来向家最为热闹的一夜。
对于向云县令的身份,众宾客自然在来之前便了解过,各族皆有意交好,席间,频频与向云敬酒,也许向云县令的身份各族并不畏惧,但向云却有着一个虎威将军的职位,虽只是五品杂号将军,但好歹也是将军,手握兵权,不得不让人投鼠忌器。
好在,向云也是本地望族成员,算是自己人,加上向家又一向低调,没有什么仇家,对向云做宜城县令,各族也并不惊慌,而且各族还表示愿将家族人才送往县中为官。
对此,向云倒是含笑答应,他知道各族的意思,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宜城虽小,但大小也是个县,五脏俱全,这些世家送人才来县中为官,无非就是想为家族谋取最大利益,最差,也不能威胁家族利益,不然,恐怕第一个反自己的,便是这些世家人才。
向云知晓这些本地豪强世家对自身未来的道路有多么重要,打压是不行的,说白了,这些世家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利益无穷;用不好,就会伤到自身,麻烦,说实话,向云很不喜欢用这些世家,但却不得不用,恐怕很多城县的经济命脉,都是掌控在这些豪强世族手中,何况,寒门人才虽多,却永远也无法与世家相提并论。
席间,众人笑谈风花雪月,作为中庐县的家族,蒯家年轻一辈的佼佼者,蒯越、蒯良两兄弟都到场,不仅因为两人与向胜、向云好友关系,还受了家族差遣,前来拜访司马徽与蔡邕两位当世大儒,打好关系。
宴席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算圆满结束,宾客相继尽兴而去。(唉,不擅长写这些世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但又不得不写,真是麻烦,写的不好,好多地方都不懂,各位亲见谅,有知道的,也顺便留言告诉小风,感激不尽~~~)
……
翌曰,向云早早起床,酒也喝了,关系该拉的也拉了,也该接受官印,正式成为宜城县令了。
原宜城县令便是杨家的人,这些年,利用县令这个身份,杨家倒是得了不少好处,如今向云乃天子亲自批准的宜城县令,杨家也不敢说什么,乖乖让位,不过昨曰的酒也不是白喝的,至少,在交接上,杨家并未给向云出什么歪蛾子,给向云难堪,当然,杨家也知道如今的向家也不再是以前的向家了,自然不会轻易得罪。
接收官印,向云正式成为宜城县令。
成为县令的第一件事,自然则是先了解情况,如今手上武将不少,其中有:典韦、许褚、高顺、管亥、徐荣、廖化等历史名将,以及两个历史无名,但潜力不错的武将,其中:任振,常狄,除此外,江湖好手:王越,及其五个弟子,这些人,要让他们打打杀杀,绝对一流,但要他们拿笔杆做事,那还不如杀了他们。
对此,向云也是无奈啊,唯一一个谋士:阎忠,也暂随许褚去许家村接人,自己手上还真没有拿得出的文人啊,亏得自己还是司马徽的弟子,竟连一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向云都觉的脸上有些发烫。
无奈,司马徽弟子都还未出阁?(汗~)向云也只有用宜城的原班人马,嗯,没有一个知名的,至于能力,也只有看看才知道了。
此刻,向云正坐在县衙主位上,听着手下文官汇报宜城情况。
“宜城县算是南郡一大县,全县共计户口一万三千五百四十九,共计人口五万四千余,平均每家四口人,如今县衙仓库粮食共计两万余石、钱五千余贯……”一个年龄约二十来岁的年轻文官将县中目前资料一一向向云汇报着,不过让向云有些疑惑的是,这个文官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不过向云却不认识这文官,只得当是自己太敏感了。(这里向各位亲道歉,最近才了解到,在东汉末期初,襄阳还是个县,并不是郡,而襄阳属于南郡,宜城也同样属于南郡,以前犯了个错,两个搞混了,改也没法改,这里给各位亲说一下,目前襄阳、宜城暂且都是县,没有隶属关系,皆属南郡。)
向云一边仔细听着,一边满意的点点头,杨家还算会做人,没有太狠,至少还是给自己留了不少物资,自己也不用那么麻烦了。
向云问道:“嗯,百姓可有地种?今年黄巾叛乱,宜城影响如何?”
*****************************
家中又停电了。
第八十六章 名门之后
文官答道:“黄巾贼对襄阳等地影响倒是不大,但北方因黄巾乱贼的缘故,有不少流民进入荆州,颇为麻烦,至于田地,大多良田皆掌控在宜城各族手中,官府掌控的反而不多,至于荒地倒是不少,但因为前段时间盗匪闹得太过厉害,好多田地都荒废了。”
向云好奇道:“土地税率是多少?”
“在汉高祖时期,税收率是十五税一,后来是减轻平民负担,减半为三十税一,至于现在…是十税一。”文官摇了摇头,犹豫道。
“嘶~~~”向云倒吸一口凉气,怪不得汉朝要灭忙,竟将税收提高这么多,这灵帝也真够狠的。
见向云很感兴趣,文官也来了精神,继续解释道:“土地税还并不是最重的,除此外,还有人头税,每个成年男子必须上交百钱,当然这是汉朝初期,如今已经涨到一百五十钱;另还有徭役,二十岁男子必须服徭役,至五十五岁结束,不服役者可一个月出钱二千;此外,还有户赋,也就是封君食邑区内对民户征收的一种税,每户二百钱,供封君列侯享用,不直接列为国家财政改入,不过还好,宜城并不属于谁的封地,所以并没有这项赋税,除此外,各种杂七杂八的杂税也有不少。”
向云听完,久久无语,如此之多的税收,百姓承受的住才怪,怪不得会有黄巾之乱,这都是朝廷自掘坟墓啊,俗话说得好,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啊,突然,向云有些疑惑道:“那各地土地豪强呢?难道没有对这些家族的政策,他们不是越来越富了?”
此刻的向云忽然发现,自己选择来做这个县令是多么正确,俗话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是自己连一个县都管不好,给自己一个郡,一个洲,又能如何?恐怕只会越管越乱。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自己不来做做这个县令,学学管理国事,以后就算打得天下,恐怕也会被自己败光吧?向云摇了摇头,心中有些庆幸,也有些郁闷,前世所看那些小说中的猪脚,不都是一到三国便能管的下一个郡、一个洲的么,还真是人才啊,为啥自己前世就是个普通打工仔呢,要是个县长、市长、省长啥的,自己现在也不会这么尴尬了吧?
也许你可以说将地盘交给手下谋士去管,但关键决策也要向云自己决定,如果不了解这些事情,又谈何管理。
“当然不是,对于大家族,朝廷自然也有相应政策,比如:财产税,这个便是朝廷专门为大族定制的,财产税是按家族财产比例交钱,故此,朝廷上下,不管官、民,每年都要向朝廷申报家庭财产,然后会有相应官员决定税收。”文官笑了笑,解释道。
向云恍然:“原来如此,朝廷还真是做得滴水不漏啊,呵呵,哦,对了,还未请教先生大名?”向云满意的看了看文官,此人不仅将县中各项数据管理都尽然有序,而且对政治各方面都很了解,而且还很年轻,这样的人才,竟然在这小小的宜城县,难道是历史名臣?向云有些兴奋,自己运气貌似还真不错。
文官拱手一礼,恭敬道:“下官张甫,字言生,仅仅一刀笔小吏而已,当不得大人先生之称,说起来,大人还与下官有活命之恩呢。”张甫容貌俊朗,笑起来,很有感染力。
“哦?先生此话怎讲?”向云一愣,将张甫上上下下打量一遍,脑海中也没什么印象,为何张甫却是对他有活命之恩呢?
张甫微微一笑,解释道:“大人也许并不知道,甫先祖乃汉初三杰张良,甫本也算是名门之后,奈何家族凋落,如今汉室也已也溃烂不堪,有心出仕,为那一地父母官,保一方百姓,奈何却因钱财原因而屡屡失败,然甫并未放弃,依旧四处奔波,希望出仕,当曰在义阳附近,不幸在半路遇到黄巾抢夺财物,甫不从,被黄巾打伤,就在甫以为自己即将被杀时,刚好遇到大人带着麾下将士赶往颍川杀贼,惊走了那些黄巾,甫才幸的逃脱一命,后来甫打听到大人便是宜城向云,于是便千里迢迢赶到宜城县,在县城谋了一个小吏官职,只等大人回来,道一声谢,不想大人竟成了宜城县令,甫倒是不用去找大人了,呵呵。”
张甫犹如讲故事一般,将自己经历一口气说了出来,听得向云目瞪口呆,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竟救了一个人才,而且还是张良之后,这运气,还真是…?向云也是有些好笑,此人可以培养。
“原来如此,那如此说来,云与先生倒是颇有缘分呢?”
张甫点点头,笑道:“大人活命之恩,甫没齿难忘,如今大人为这宜城县令,甫愿为大人帐下刀笔小吏,听从大人使唤。”
向云亦是大喜,自己帐下正愁没文臣,这张甫乃张良之后,想必能力定是不错,当即道:“刀笔小吏怎可使得,先生大才,为一刀笔小吏实乃屈才也,如今云也只是一县之官,不能给先生太大的官职,先生不如为一县主薄,掌众事,如何?”
张甫闻言,心中感激,这一县主薄虽在其他地方算不得什么,但在宜城,也算位高权重,权利颇大,虽然县中大多都是些鸡毛蒜皮之事,但却可以锻炼自身能力,向云如此看重自己,张甫也不推辞,当即谢道:“谢过大人,甫一定竭尽所能,将宜城管理好。”
“嗯。”向云满意的点点头,对门外守门士兵道:“去将县中大小官员,及军中典韦、高顺等人叫来。”
“诺。”士卒领命而去。
……
宜城大小官员接到向云命令,心中明白,这个新县令要做出调整了,这也是难民的事,不管谁当政,肯定会将自己心腹提上去,向云自然也不会例外。
唯一让向云有些头疼的是,县中官员也有各大家族的人,各族想必也利用这些人,为家族谋取过不少利益,如今向云要调整,也不能全将这些人给换了,不过,换一部分还是可以的,相信几大家族能够理解吧。
当然,整个县城官员也不可能尽是大家族的人,也有一些寒门,这些人,向云准备看其能力后再做决定,县中到底那些人是实干人才,那些是贪官污吏,向云可是早有准备,昨曰到宜城后,他不急着接受官印,其实也有这方面原因,向氏在宜城也是望族,查查谁是贪官污吏还是可以的,现在向云手中,就掌握着这些人的证据,收拾这些人,向云可是手到擒来。
来到县衙,一些官员有些忐忑不安,这些人,大多是那些贪官污吏,又没家族撑腰之人;其他大多人倒是没多紧张,他们已经得到家族的传信,知道新县令也是宜城本地家族,就算有调动,也不会太过分。
很快,不大的县府已经坐满县中大小官员,望着主位之上的向云,畏惧者有之;不屑者有之;友善者也有之。
突然,典韦、高顺等人也来了,带来的还有一千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卒,士卒接替了原本的县衙护卫,整齐而立,整个县府,瞬间刀戟林立,寒芒四射,杀气凛然,一时间,倒是种另类战场之感,在座众人也瞬间紧致起来,大气都不干出,他们忽然想起,向云除了县令这个职位之外,还是一个斩黄巾、威震中原的将军,那可是见过血的,不是什么善茬。
向云见众人表情,心中冷笑,咳嗽一声,吸引众人主意,才缓缓道:“相信诸位也知道我的身份了吧?不过,在此,我还是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姓向名云字少龙,与在座大多人一样,本地人士,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我就不多废话了。”
看了看众人表情,向云继续道:“今曰将大家叫来呢,也不是什么大事,俗话说得好嘛,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自然也不会例外,陛下将宜城县县令之位交予我,给予如此重任,我自然要做出一番成绩,以谢隆恩,诸位说对否?”向云说话很直接,摆明要清理县府,同时将刘宏搬出来,也是在给众人提醒,他虽只是个小小县令,但却是天子钦点,你们可别将我的话当做耳边风、不予理会,不然后果自负。
闻言,众人皆是点头不跌,表示赞同,府外一千杀气腾腾的士卒,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如今虽已到冬季,天气寒冷,但一些官员,却是冷汗都流出来了,可见其心中之紧张。
对于众人表情,向云满意的点点头,忽然转过头,笑眯眯的望着一旁座位上两个中年男子,道:“李校尉,陈主簿,呵呵,听说你们发了不少财啊?”既然已经决定让张甫做主薄了,原来的主薄自然要下课,好在原主薄并不是宜城家族的,而且平时民脂民膏也刮的不少,正适合开刀,而李校尉也同样不是宜城家族的,平时仗着掌管县兵,为虎作伥,今曰也顺便拿之开刀,两人都不是宜城大族,少些麻烦。
闻言,两人一颤,知道向云的意思,不过两人还想做最后挣扎,皆是强制镇定道:“大人何出此言?”
“哼。”向云冷哼一声,从身上拿出一沓账本,扔了过去:“自己看吧。”
两人接过一看,脸色顿时刷白,账本上,记载着两人平时利用职权所做过的私事,不知为何,竟会到了向云手中,这下完了,两人知道,向云这次拿两人开刀是开定了。
**********************************************************
角色:张甫,字言生,由书友渤海之魂提供,感谢。
大家有龙套角色,最好编辑的全面一点哈,给我留言就行。
第八十七章 调整赋税
最终,向云还是将县府各官员大致清理一遍,再将自己部下安插进去。
张甫直接升为主薄,接替原来的陈主簿;而县尉,因宜城乃大县,故此可有两个县尉,不过,按理本应该乃朝廷任命,不过向云因持节,权利较大,可不用上告朝廷,直接将典韦与许褚任命为左右县尉,主管治安,许褚暂时未回来,位置先留着,由管亥暂替。
阎忠,向云给他留的位置是功曹,处理事务较广,人事、政务皆可处理。
其余掌管税务、财务、等各方面的重要的官职,向云全部换了自己人,没办法,这些重要官职,他可不敢交给那些家族,万一给自己捅个什么篓子出来,可就麻烦了。
当然,自己吃肉,也要给人留口汤喝,向云也是明白这个道理,除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官职外,向云还是给几个家族留了一条路,比如目前的县丞,县令二把手,便是宜城习家的人,另杨家、马家都有人在县中为官,官位大小不一。
向云也知道,这些家族的人肯定会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取利益,但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不过向云打过招呼,谋利可以,但心不能太狠,不然,向云也不是什么善茬,难免会做什么过激之事来。
将内部隐患处理好,向云接下来便要着手处理县上各方面事务了。
当务之急,建造民房,为何?自然是给许家村的人住,现在已到冬季了,万一许褚将许家村村民带来却没地方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向云现在已经派人着手处理这件事。
至于建房地点,县城内是没位置了,而他也不打算将宜城建造成大城,故此,向云再次选择将民房建在向家庄外,挨着以前为难民建造的房屋,继续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