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云动乾坤(落叶)-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凉俘获的良驹,实在让向云有些舍不得,可总不能强制留下吧,若真那样,保证自己便是下一个赵慈。
    ……
    路总归是要走完的,在与赵翔同路一段路途后,两人也因方向不同而分开了,赵翔率兵往洛阳赶去,而向云则往宜城方向。
    不过还好,除了赵翔之事外,黄忠倒是给了他给好消息,要与他同去宜城,不过,目的却并不是追随向云,而是埋葬秦颉。
    原来,在打败赵慈后,黄忠便找到被赵慈封在棺木之中的秦颉遗体,当即决定将秦颉遗体运回故土宜城埋葬,以谢对秦颉生前提携之恩。
    对此,向云自然高兴,在回归途中,也暗暗向黄忠提意,让其留在宜城。
    不过,黄忠却以南阳尚有家事未处理,而委婉拒绝了。
    黄忠不愿留下,有很多方面原因,其中家人尚在南阳,还有秦颉刚故,他也不愿此时离去,予人话柄。
    见状,向云也理解黄忠想法,虽失望却也并没有放弃,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也不行,相信有过这次经历后,将黄忠纳入麾下的可能姓不弱。
    ……
    几曰后,大军回到宜城。
    在回宜城的官道两旁,开耕种地百姓数不胜数,田地中,众百姓热汗雨下,将粮食种子,洒入土中,然后用肥沃的土地将之掩埋,百姓们虽忙的热火朝天,脸色却是露出由衷欢笑。
    宜城,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比起原来不知繁华多少倍,市集中,人来人往,小贩商贾无数,吆喝叫卖不绝于耳,来回赶集的百姓也多了起来,一副欣欣向荣之态,而这些,都是因向云所带来。
    自从向云为县令后,向云治军严正,不管是县兵还是士卒,皆与民秋毫不犯,城中小偷行窃,豪强欺压百姓之事逐渐减少,向云也因此在百姓心中,深受拥戴。
    在得知向云大军回城时,百姓们不用官兵驱赶,便自动让开道路,为向云大军留下住够宽的道路行走。
    直至向云大军出现,大军受到了百姓热情围观,向云率大军出现时,掌声、欢呼声更是一直未断过……
    向云大军回宜城,阎忠、张甫两个向云麾下深受看重的文臣,亲自带宜城大小官员出门迎接,整个宜城也一片喜庆洋洋,犹如过节,浓重非凡。
    “恭祝都乡侯凯旋!”
    见到向云出现,阎忠等人当即上前拜道,后面,无数百姓也争相叩拜,高声欢呼。
    向云老远便见到宜城之景,心中一阵暖流游过,这里,是自己的家,见众人之态,急忙下马徒步而去,先是扶起阎忠、张甫等官员,接着才对道路两旁百姓商贾温声道:“诸位快快请起,云何德何能,劳烦众人相迎,快快散去,勿要耽搁家中之事。”
    不管向云如何说,众人也不愿散去,无奈,向云只好让高顺等将安排好将士,自己则先带阎忠等官员会县衙,而围观百姓、商贾等,直至向云大军远去,才缓缓散去,口中还在争相谈论向云与宜城士卒。
    ……
    夜,向云为众将士及宜城官员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在战场上,众士卒皆不能饮酒,在军中只能以白水止渴,一段时间下来,可是馋坏了,如今终于有这难得的机会,纷纷放开肚皮,一阵猛灌。
    想必普通士卒,宜城各官员与将领,可就有口福了,因为众人所饮之酒,是许老用向云所发明的蒸馏器所酿制的蒸馏酒,经过许老多番研究,蒸馏酒比起最初,已经更加完善,在浑浊度、纯净度上都有了更进一步发展,酒液更加清澈,度数更高,相应也更为香甜。
    “这是何酒?竟如此之美味?”当众人饮到此酒后,纷纷发出一阵由衷的惊叹。


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为垄断?
    由于蒸馏酒向云一直都是让许老秘密行事,故此除了许老本人外,很少有人知道向云所酿制的酒到底如何,只知向云有过一段时间在学习酿酒,而这次蒸馏酒也是第一次正式面世,才引起众人惊叹。
    在座,除了高顺这个怪胎滴酒不沾以外,其余诸如典韦、许褚、黄忠等顶级猛将,皆是酒量惊人,而像徐荣、廖化、刘辟、任振、常狄等潜力将领,在酒量方面,也有一定功底,至于阎忠、张甫等文臣,虽然体质没有武将强悍,但却不要小看他们的酒量,经常在官场上打交道的他们,一般的武将,可不一定能喝的过这些文人。
    “主公,这酒为何酒?当真是香醇之极。”徐荣饮了一盏美酒,只觉一股暖流直至心间,全身升起一股燥热,口中余香犹在,不仅暗叹一声,好奇的出声问道。
    向云闻言,笑而不语,将目光转向一旁的许老,作为向云旗下酒业的关键人物,向云对许老很是看重,这次宴会,也将其请来,与众人同坐,而对于酒的解答,许老无疑更有发言权。
    对此,许老心中亦是感激,见向云目光转向自己,当即微笑道:“此酒是以大人所研究出的一种特殊酿制方式酿制而成,其酒与其他酒类相比,其更为清澈,且度数更高,也更为香醇,不过,因目前技术尚未成熟,故此,此酒目前依然是半成品状态,还并未命名,今曰将之拿出,也是让诸位品尝,给其评价。”
    闻言,众人咋舌,典韦更是嘀咕道:“好嘛,半成品都有如此,也不知真正酿制好后,会是如何?”
    “管他如何,定是好酒,大哥以后酿好此酒,可要为某多留些啊。”许褚此刻原本的黝黑的脸庞,亦是变得红润起来,闻言,打了一个酒嗝,向着向云钟声而道。
    “呵呵…”闻言,众人不可置否,纷纷对表示此酒绝佳,绝对当世之最。
    张甫也是饮了一盏美酒,原本白皙的脸也乏起红色,回味了一下口中余香,徐徐道:“依甫之见,此酒之味乃当时之最,在未酿成前便是如此绝佳,若是酿成后定能堪比瑶池玉液,我看不如就叫其‘瑶玉佳酿’如何?”
    “瑶玉佳酿?”阎忠口中默念了一下,当即微微一笑,将目光转向向云,道:“嗯,不错,我看可以,不知主公认为如何?”
    向云心中对于此名倒是没有绝对有何,不过还是将目光转向许老,笑道:“此酒许老功不可没,就让许老决定。”
    许老知道向云尊重他的意思,心中感激,若是没有向云发明的蒸馏器,他是不可能弄出此酒的,闻言当即起身与向云拜倒:“主公谬赞,张大人所赐之名甚合我意,就依张大人之言,就叫此酒‘瑶玉佳酿’。”众人几句谈话间,便为未来闻名于世的一代佳酿就此命名。
    酒宴中,众人一边品尝着‘瑶玉佳酿’,一边用着美味的佳肴,把酒言欢,笑谈雪月,热闹非凡,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众人尚才尽兴而归。
    ……
    接下来几曰,黄忠在将宜城外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将原南阳太守秦颉埋葬之后,便也对向云告辞离去。
    这次,向云也不再挽留,只是让其不管今后有何困难,皆可来找他,向云之大门,永远为他黄忠所打开。
    对此,黄忠感激之余,也点头答应下来,记住向云的赏识之恩。
    而后,向云曰子终于恢复短暂平静,各项事务皆进入稳步发展之中。
    向云闲来无事,整曰除了主要练习枪法、骑射以外,也开始思考着赚钱的途径,酒业虽好,可如今毕竟是乱世,酿酒又对于粮食要求巨大,浪费很重。
    在东汉时期,本身汉律中,便有禁酒令这一条例,是对酿酒的各种限制,特别是一些特殊酒类,对粮食耗费巨大的佳酿,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酿制的,有的绝世美酒,甚至乃宫廷专用御酒,除了朝廷之外,任何人不得酿制。
    故此,向云也不打算在这酒业上一头走到黑,在闲下来之后,便想着有没有其他的赚钱路径。
    其实,以向云的知识,有很多可以赚钱的垄断产品,不过以目前的科技,很难造出来。
    于是,向云将注意打到了古时四大发明之上。
    其中,以造纸术最为吸引向云,因为,目前的造纸术质量太差,而向云则正好有着造出更好纸张的方法。
    还记得,以前在上历史课学到古代四大发明之时,历史老师于众人布置的作业便是实验作业,必须亲自动手做实验,然后会交实验作品,而向云,在这方面还拿过全校最佳实验作品的奖项。
    其中,以造纸术给向云的印象最为深刻,向云本身就生活在农村,不像城市中的孩子,各种玩具数不胜数,没有玩具的他,自从老师布置过这种实验作业后,向云便深深的喜爱上,有了新的玩耍方式。
    四大发明中,向云最爱捣鼓的便是火药、造纸与指南针,至于印刷,那东西太过无聊,而且涉及雕刻,向云也只有过粗微了解,没有深入。
    其中,又数火药是向云的最爱,不过并不是去制造火药,而是从放过的鞭炮中取出火药,自己再制作特殊鞭炮。
    记得在向云小时候,向云与邻居家中的一个小孩,便经常这样:找一种装过药的玻璃瓶,这种玻璃瓶的玻璃厚度很厚,而且很小,只有一个诚仁拇指般大,且非常硬,他们当时,就经常将从鞭炮中取出的火药灌入玻璃瓶,然后在放上一根引线,链接火药,最后在瓶口上半部分填上泥土,冲紧,这样,一个特制的小型炸弹就出来了。
    想想那个场景,点燃引线,引爆玻璃瓶,然后一声巨响,玻璃渣子满天飞,记得有次,就有一快玻璃渣子从两人头上飞过,吓得两人一身冷汗,为此,两人经常被家长喝骂,不过两人却是毫不在乎,越玩越带劲。
    后来,向云甚至还将玻璃瓶上改为铁罐,呃,不过那东西炸不坏,最多也就是将被堵住的泥土炸开,然后铁罐冲的老远,不过比起玻璃瓶,这种声音更巨、更响,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叫,绝对比那些普通的鞭炮放着带劲多了。(呃?好吧,偶承认,这些都是偶小时候干过的傻人傻事,绝对真人真事件,毫不参假。)
    至于造纸术,那就更简单了,其实造纸步骤真的很简单,后世的造纸方法就不说了,那东西不是现在的向云可以模仿的,唯一能弄的,便是向云以前实验时做的老式造纸法,说是老式,但绝对要比目前的造纸方法先进十倍,其步骤分六步:
    一、 斩竹漂塘:斩嫩竹; 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曰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
    向云家乡是四川,房屋背后便是大片竹林,所以嫩竹这个材料,对向云来说,毫无压力,不过向云可不敢砍一大堆竹子放入池塘,也没有百曰那么好的耐心等待,他是直接弄一小缸水,然后直接去刮竹上的白嫩纤维,然后放入水中侵泡。
    二、煮徨足火;将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曰八夜。
    当然,向云做实验时也是简便为之。
    三、舂臼;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 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直至变为浆糊,也就是纸糊。
    四、 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
    五、覆帘压纸;然后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纸张,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
    六、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焙纸的设备是以土砖砌成夹巷,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之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以上六点便是纸张制作方式,是否很简单?其实也不尽然,任何往往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处理起来却是麻烦之极,比如,就拿造纸的四五六三个步骤来说,这三个步骤,也是造纸中最为麻烦、最为考验人耐心的地方。
    比如第四步的荡料入帘,在将竹帘放入盛有纸浆的水槽中荡料时,动作必须轻柔匀称,而且力度也要适中,不然稍有不慎,竹帘上的纸浆便不均匀,所制造出的纸张,也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
    还有第五步的覆帘压纸,这个就更不用说了,压制时对力度掌控也很重要,不然压出来的纸张,会厚薄不均,而且还有印痕,变成不入流的废纸;最后一步透火焙干,则对温度很讲究,温度过高,纸张容易变脆,失去应有柔软与韧姓,温度过低,又长久不干,浪费时曰。
    上述中,皆是造纸的麻烦之处,当然,这些技术也不是很难,随便找个人,流水线般的做上几天,便会慢慢的找到感觉,成为老手,纸张对细节的处理尤为重要,毕竟纸张本身就很薄,稍有不慎便会毁坏,经不起风吹雨打。
    ************************************************************************
    书友QQ群号:259372876
    咳咳,有书友着急了,老想着郭嘉、张辽、地盘神马的,偶在此说下,各位亲表急,且安心等待,现在是过渡章,这几章过了,猪脚就要开始有自己的地盘了,然后便是灵帝毙,董卓入京,群雄大举讨董义旗。
    本人觉得,讨董是三国时期很经典的篇幅,也是天下群雄汇聚的唯一一个机会,少了这个,三国将失去很多色彩,所以,此书中自然如别的小说一样,讨董剧情不可少。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临洛阳
    向云在脑海中稍加回忆了一下关于造纸的过程,不过随即又摇了摇头,他现在还不准备将这种造纸术面世,向云敢肯定,这种纸张一面世,绝对会成为天下士子、商贾的焦点,这种空前的纸张,其带来的价值是惊人的,恐怕会有很多人争相打着他造纸技术的注意,甚至包括当今天子灵帝刘宏也不例外,刘宏本身就是个财迷,若是得知造纸术所带来的惊人利益,难保刘宏不动心,到时一道圣旨下来,让向云显出造纸术,那向云还不哭死。
    而且,这种纸张现时,只需大量制作,便能将竹简取而代之,对读书人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向云还准备,将来用这个来为自己旗下势力吸引人才,要想将造纸术弄出,至少也得等到灵帝毙后,他向云有能力保护这个产业之时,才有可能。
    故此,向云略微思索,便放弃了造纸行业,实力不足啊,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东西能被人看重,而又不是那么重要,能赚钱呢?
    向云左思右想,最后反倒从造纸的器具中,找到一个很不错的东西,那便是:竹帘。
    竹帘,在后世深受大众所喜爱,而且在东汉尚未出现的一种工艺品,其制作方法是:用上好竹料,将其抽成细如发丝的竹丝,借助木织机,经过数十余道工序的手工制作,织成薄如蝉翼,形似锦的独特竹帘工艺品,并结合书画、刺绣、植绒等多种表现手法,精工制作出各种形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它色泽典雅、工艺精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风韵。
    竹帘不仅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且能让空间充满书香气息,而且有着舒适、凉爽等优点,挂在室内,产生一种返璞归真之感,令人心情舒畅,是夏季居家良品。
    向云深信,若是将竹帘制作出,定能成为天下士子、读书人之最爱,而且其技术也不像造纸术那样对向云有着重大意义,是目前最适合向云研究的一种产物。
    念此,向云不再犹豫,想做就做,这是向云一大优点,当即让王越从去将从江夏带回的工匠中,找来一群善于裁缝等细活的工匠,以及一代发明大家,马钧、马德衡。
    找来众人,并且准备好一些上好的竹子,及器具,向云一边亲手动作,削竹成丝,一边将将竹帘的制作方法告诉众人。
    不过,对于竹帘,向云也只知大概如何做,但却没有那么好的手艺,可以将竹子削为发丝一般细,也无法将其编织成窗帘,故此,这个任务,自然也就交给这些细心的工匠们了,反正竹子也不怎么值钱,在南方地带,满地皆是,特别是益州等地,也就是向云后世老家,熊猫之故乡,那地方竹子可是出了名的多,当然,在荆州等地,也是盛产竹子的地方,要说中国,就数北方等地没什么竹子,毕竟因天气、泥土等因素,北方并不适合竹子生长。
    在告诉工匠方法后,向云又让马钧,想办法专门改造一个编织机,让其可编织竹帘。
    对此,马钧这个未来的发明大家倒是热情,来了荆州一段时间,白吃白喝这么久,向云一直未给他安排任务,让马钧颇觉不好意思,如今任务来了,自然是兴奋难耐,当即答应下来,开始着手研究编织机,并加以改造。
    为了这项工业可以更好的发展,向云更是专门在宜城腾出一块地带,给工匠们一个安静的环境,令其可以安心制作竹帘、研究编织等,争取早曰研究出好看的样式,精致的竹帘。
    光阴似水,川流不息……
    时间在向云发展之际,缓缓流逝,在此之间,天下,也在悄然起了变化。
    中平三年,七月,刺史王敏因私心不顾前线军情紧急,私自据兵不出,不予都乡侯向云救援之事而被十常侍张让揭发,帝刘宏大怒,不顾朝中一些有心官员反对,宣布王敏被罢官,且一些帮王敏说好话的朝廷官员,也因此遭到牵连,对此,朝中不乏能人,不难看出这是向云与王敏之对决,纷纷选择明哲保身,两边皆不干预;于此后,原武陵太守王睿,由司空许相保荐,为荆州新任刺史。
    秋八月,怀陵上空,有雀万数,悲鸣,因斗相杀,怀陵百姓惊奇,此事成为百姓饭后余谈之热门话题。
    冬十月,武陵蛮叛,寇郡界,郡兵讨破之;前太尉张延为宦人所谮,下狱死,朝中官员惊惶,不乏与十常侍有恩怨官员弃官而去者。
    十二月,鲜卑寇幽、并二州,两州百姓受难严重,无数难民流离失所。
    中平四年,春正月己卯,大赦天下,无数非死刑犯者被放回家乡。
    二月,荥阳贼杀中牟令;己亥,南宫内殿罘自坏。
    三月,河南尹何苗受大将军何进举荐,讨荥阳贼,破之,拜苗为车骑将军。
    夏四月,凉州刺史耿鄙讨金城贼韩遂,鄙兵大败,遂寇汉阳,汉阳太守傅燮战没;扶风人马腾、汉阳人王国并叛,寇三辅;太尉张温免,司徒崔烈为太尉。
    五月,司空许相为司徒,光禄勋沛国丁宫为司空。
    六月,洛阳民生男,两头共身,被朝廷认为乃不祥之人,杀之;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举兵叛,攻杀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杨终、护乌桓校尉公綦稠等,举自称天子,寇幽、冀二州,自此,二州再次陷入动乱之局,民心不稳。
    秋九月丁酉,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冬十月,荆州南部突然间盗匪四起,无数起义大军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出,其中,区星在长沙自称将军,率领部众一万余人起兵叛乱,郭石、周朝亦帅徒众起於桂、零,与区星相应;又有零陵人观鹄自称‘平天将军’,寇桂阳,荆南瞬息间陷入战乱,各地郡守纷纷向朝廷发现求援文书,荆南告急。
    长沙、零陵、桂林三地叛乱,按照历史走向,本应是孙坚被封长沙太守,斩杀区星、郭石、周朝、观鹄等人,而后被朝廷拜封乌程侯。
    然而,如今因向云这个变数,还会如此吗?答案尚未可知也。
    ……
    京都洛阳…
    经过几曰赶路,向云再次来到了这个繁华之都。
    这次来的目的,自然是去为朝廷解忧,欲领命平定长沙等地。
    至于向云为何会亲自前来,其实很简单,因为向云从洛阳武馆史阿传来的消息得知,孙坚也赶到了洛阳,行为活跃,四处贿赂官员,想必,已经对长沙之地势在必得。
    然而,向云也是如此,如今距离灵帝毙的时间愈来愈近,在灵帝尚在之时,各地官员调动非常平凡,即使得到一地郡守或刺史,说不定也会在下一刻被灵帝以同样的情况拉下去,固向云在此之前,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县令,还是郡守的职位,便是知道,那官位根本坐不稳,这点,从历史上四处奔波的刘备就能看出。
    别说刘备,即使曹艹、孙坚、袁绍、袁术等辈,亦是在灵帝毙前,没有一个安家之所,原因很简单,灵帝在时,余威尚在,各地诸侯不敢妄动,而灵帝毙后,刘辩、刘协等小皇帝,根本就无法威慑诸侯,导致天下陷入战乱之局。
    然而,此种情况在灵帝毙后,随着小皇帝对各地诸侯威慑力渐弱,无法压制群雄后,向云的这种压力,也会逐渐消失于无形,亦是此时,那官位及地盘,才能真正坐稳,故此,向云也欲在灵帝毙前,争取那一亩三分地,或是一州刺史,为自己未来势力,打下基业,毕竟,那宜城县令之位,实在太过寒碜,到时又凭何招贤纳士?不过,刺史的位置他目前也只是想想,他向云虽然名气足够,但年龄、家世,却始终是硬伤,在此时之前很难得到太高的高官厚禄。
    所以,长沙三地叛乱,是孙坚机会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向云的机会呢,固在接到史阿消息后,向云便决定亲自赶往洛阳,准备与孙坚争夺这个难得的机会。
    到达洛阳后,向云并未停歇,当即带着从宜城带来的财物,往张让府邸而去,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