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午后)-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揪筒欢鬃诘┡艘桓鲂⌒偷乃喔裙こ蹋闳苗咧莅傩崭卸鞔鞯铝恕R桓龆斓墓勰ρ埃岣庖话倜倮舸蛳乱恍┑鬃印

正准备离开,没移氏又来到家中做客。

很机伶的一个女子,郑朗不在的时候,时常来郑家走一走,郑朗回来的时候,却很少来。因此,至今未引起其他人怀疑注意。

看到没移氏,郑朗表情略有些讪讪。

一个郑迭赵,差一点惹出大风波,侥幸在各方自觉的压制下,事态没有扩大。即便如此,自己也不得不让狄青回朝堂受苦受难去了。偏偏狄青似乎不相信,这才是苦闷的地方。

若再来一个没移氏,自己赶快收拾行李,滚回郑州吧。

虽然没移氏越来越风姿绰约,美丽动人,可郑朗心中戚戚,幸好上次在尧山没有发生什么故事。

没移氏很平静地施了一礼。

月儿看着丈夫,又看着没移氏,两人皆没有什么异常的表情,心中狐疑压了下去,说道:“官人,明月妹妹来,是想与官人说一件事。”

“没移娘子,有何事?”

“我家想与樊家合作,多开发一些荒山,种植茶叶,不知道可否?”

“你家怎么与樊家联系在一起?”郑朗问过了,很快想到答案。怎么着没移皆山还顶着一个国公称号,就看脱变了,若能在宋朝站着脚,以后对付西夏时又立下功劳,他是一个家族,便能化身为宋朝真正的权贵家族行列。樊家财多权却很弱小,故让月儿做自己小妾,也想与没移家联手,是一次互利互惠之举。

不能说不对,史上樊家就因为力量单薄了些,所获财富又大,让别的权贵吞去樊楼所有产业。

“两广开发,有桑麻、商业、蔗糖,为何仅看中茶山?”

“妾听闻朝廷与大理盟约,又大修茶马古道,茶叶需求量必须很大。而且两广若开发成功,来广州的蕃船必然增加,蕃船也会多携带茶叶销往大食。”

“不是大食,销去的地方更远,乃是极西之地。”

“极西之地?”

“拜占庭、英格兰、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与意大利等国。”

“他们大不大?”

“不大好说,诸国并立,有几个国家强大如西夏,小的如交趾,如我朝与契丹者几乎没有。文明与经济更不及我朝,先进者与契丹相仿佛,落后者与吐蕃差不多。”郑朗淡淡说了一句。不过他没有小视这个西方国家,马上就开始产生剧烈的脱变。若历史不改变,到了明朝时就迎头赶上来,清朝已经将中原文明远远甩在后面。

不过想到那包小苏打,以及太学两百多名学格物学的学生,郑朗并没有产生紧迫感。

笑了笑说:“没移娘子,你倒是很聪明。”

确实,茶马古道扩修成功,南方茶叶种植有很远大的前景,尽管想要收效,必须等很长时间,从开耕山陵,到载植,到正式取茶叶,最少得五年以上的时间,想要盛产,更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两人淡淡地说了一些话,没有谈其他,没移氏趁月儿未注意,用幽怨的眼神看着郑朗。郑朗只顾低头喝茶,就当没有看到。

第二天郑朗离开桂州,尽管南方还是热,不过比在广南东路的巡视情况要好得多,那时才真正叫炎热。进入秋后,不但炎热减少,湿闷的空气也变得清爽起来。

使得这一行不那么辛苦。

但这一行时间会十分漫长,除了琼州之外,郑朗将巡视广南西路各州各县,甚至包括一些羁縻州。

十月中旬,郑朗来到钦州。

钦州同样可以做为一个良港的,也有部分海船来商贸。不过有很多不足之处,以广州为分界线,自登州到广州沿途多有良港,与市场舶司无关,许多地方不设市舶司,但有港口存在。若遇到大风,可以迅速进入港口避难。这也是船只技术落后的制约,海客虽航行甚远,甚至宋人的脚印到达东非,但船只仅能顺海岸线航行,害怕遇到台风。这也是平安监开发后,多设供给点的原因,正是这一个个供给点,使宋朝海船脚步成功迈到大洋洲。若没有这些供给点,船主根本不敢向大洋洲那么遥远的地方航行。

然而自广州往西开始,能避风的港湾少,这是其一。相比于远海航行,避风港湾距离还是比远海航行要好。不仅是避风港湾少,广南西路北海湾地区海岸砂土多,往往导致搁浅。北部湾地区不仅有砂土,海下还有许多尖耸的暗礁,所以海船来得比较少。

实际还是一个经济问题,钦州比较落后,人口少,获利不大,再往北去,又有郁水代替,所以海上贸易发展不起来。但事实是钦州有良好的三角洲,发展前景是很美好的。

然而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离交趾近,容易遭到交趾入侵。

正在想交趾时,特务营的斥候悄悄送来一个消息,说交趾正在备兵,将一些军队向北方移动。

自交趾使者离开后,郑朗就调动特务营四十多名斥候,潜入交趾刺探情报。

看到这个消息,周沆担心地问:“郑相公,不妙啊。”

向北方移动,要么对付大理,要么对两广不诡。大理刚刚与宋朝打了几场小规模的战争,被迫签订了三条不平等的条约。交趾没有必须与大理交恶,那么只剩下两广,恰恰狄青又调回京城,时机良好。

郑朗忽然想到狄青的话,郑相公,你想想唐朝如何战胜高丽的。想到这里,信心满满,说道:“夜郎自大,自取灭亡。若他们敢不诡,我不介意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第六百八十一章 魔术师(上)

“郑相公,要三思。”周沆急切地说道。

郑朗军事才能肯定在自己这些文臣之上,但交趾最终是一个国家,甚至能动用十几万兵士入侵,与宋朝相碰,可能会是夜郎。但那是宋朝,这是两广,朝廷有军队不代表着两广有多少军队。

再说眼下的情形,也不适应发起国与国的战争。

“周转运,我心中有数。”郑朗拍了拍周沆的肩膀。如今两个有许多官员能拿得出手,吏政能力最好的非是曾担任御史中丞的杨察,而是程师孟,其次还不是杨察与余靖,而是田瑜,抛开学问不谈,余者,杨察、蔡挺、余靖、周沆、元绦、鲍轲、魏瓘都能说是好的官员,但实际与程师孟、田瑜略有那么一点差距。

这两人是用了心的。

将心投入治理地方,而不仅是才华。

但周沆跟自己一路而行,无论德操或者对军事,对吏治,皆开始产生升华。

这让郑朗感到很欣喜,自己在两广时间终不会长久,有可能一年,有可能两年,顶多两年罢了。这一摊子事并没有结束,至少在这五年之内,必须良吏来完善,来稳定。

那么两广未来的走向,也许成为花,成为锦。否则就会成为宋朝一个最大的烂尾工程。

随着又看着情报,交趾北上的兵士不多,仅是三四千人。

他们也在观看,即便决定入侵,不敢国与国的发起战争,依然与以前那样,借着蛮部的旗号,严重侵害岭南各地区。但这次想要入侵,规模必胜于以前,故还在迟疑当中。

郑朗随即下了一道命令,让种谔率四千兵士前来邕州坐镇。

仅此足矣。

邕州还有兵士,再加上土兵,交趾想要大获而归,必须派两万人以上的军队,那就成了豪赌。能不能赌,交趾必会产生争议,即便还是继续入侵,也要进行更仔细的准备,最少能拖上一年时间。

自己就可以从容准备了,战可以,必须让对方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才能占据主动。否则,跟着对方的节奏走,自己会很被动。

周沆还有点担心。

郑朗说道:“周转运,勿用担扰,明面我们只有九千兵士,实际不止,张岊八千兵士就在荆湖南路,若爆发战争,最少能抽调六千兵士过来。土兵虽弱,可一万多土兵随狄青西上,经过诸多血战,又经过狄将军调教,这些土兵再也不是以前那种杂乱无章的土兵。交趾兵士虽然多经厮杀,战争经验丰富,不过他们缺少军纪,武器装备更不及我军。就是用这些土兵组织的军队,也略略胜过交趾的军队。克除牺牲的,与受伤的兵士,此次平安回来的土兵达到八千余人。两万多强大的兵士,还用担心?”

最妙的是狄青西上的收获。

接连攻破大理三个府城,未得到多少铜钱,但得到许多金银珠宝玉石象牙之类贵重的物资。经郑朗上奏后,朝廷同意将这些贵重物资便卖,用于奖励将士,抚恤烈士家属。正好许多商人涌入两广,迅速将这些物资吃下。让两广得到近百万缗钱。这些钱财再次化为铜钱、银子与布帛派发下去。很厚的一次赏赐与抚恤,由是将士欢心鼓舞,而牺牲兵士家属虽悲伤然不怨。若再发起战争,兵士会认为继续有收获,踊跃参加。

实际不止这么多收入,有部分让将士装入腰包了,在所难免的。狄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郑朗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听报纸上说的宋朝军队前去大理,秋毫无犯,前世是哄人的舆论,这一世还是哄人的舆论。宋军去大理未做下多少恶劣的杀戳,已算是仁慈的战争。

或者若不是郑朗考虑到不想大理与宋朝关系恶化,下令让狄青再放手狠一点,大肆搜掠大户豪强,收入会更多,甚至会多上三四倍。毕竟是三个府城,还有一个是大理第二大城市。

适可而止,若为了这些钱制做得太过份的话,大理也要给百姓一个交待,两国再无挽回余地。

郑朗藐视交趾,国家小,若是西夏与契丹,郑朗万万不可这么轻视。派出大批斥候,潜入交趾,小的举动无法察觉,大的军队部署还是能知道一点。料敌于机先。

命令下达了,郑朗就没有再为交趾分多少心思,继续察看钦州。

广南西路比广南东路情况要复杂,老百姓几乎九成是蛮人,地形也更复杂。

在广南西路的规划中,水利工程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便是灵渠,不能小视古人的,灵渠选择很巧妙,象龙川与安远水、翁水与桃水、耒水与水武溪、沲水与光水,两者距离皆不是很远,可上游水源不足,就不支持一条河渠的灌溉与航行任务。

灵渠在宋朝也维修过,因为两广不重视,投入的人力与物力不多,效果也不大。郑朗有两个打算,一个复引他处水源,扩大灵渠水流量,不过似乎难以办倒,还有一个办法,延长灵渠长度,使之字渠变得扁平。那么灌溉的地区更多,陡度下降,也可以减少陡门,利于船只航行。第二个办法,就是加固灵渠堤岸,挖深挖阔,不变动它的长度,继续顺着老渠修建,如此,必须增加陡门,控制灵渠陡度,船只还是能航行,甚至扩建后船只通航的吨位随之增加,可一个个陡门等候,航行速度会变得很慢,成本也随之提高,但修建难度与成本下降。

两个办法只能选一个,郑朗还没有考虑好,南下时,仔细看过灵渠,几乎全是土堤,这肯定不行的。

第二个便是明朝的相思埭。在桂州的南部,一条长达三十几里路的运河,将漓江与柳江相通,利于水运,更利于数州开发,商业来往,以及水利灌溉。这条运河开通,整个广南西路北面全部盘活,若再与灵渠联系,就会与荆湖南路,甚至中原联为一体。

第三便是陂塘,与广南东路高低分明不同,广南西路大多数大小山峰与丘陵遍布,山与山之间往往形成许从盆地与河谷,只要在两山之间筑堤,就能形成一个个陂塘,有的陂塘面积还很大,例明清时阳朔神陂可灌田千余顷,河池蒋村陂可灌田千顷,平乐壕陂、陇陂可灌田千余顷,宣化铜鼓陂可灌田一千六百顷,也有一些小陂仅能灌田几顷,类似大大小小的陂塘,在广南西路可以达到近千处。

但各自形式又不同,低洼处,常年比水位线还要低,纯是倚靠堤岸防水的类似江东圩,地势稍平,可泄可灌的,类似太湖两浙围,地势高,多引水的又成了广南东路与福建路的正宗陂坡。

前景很可观,但必须要细致规划,否则会很乱。

第四便是堰坝,堰就是能蓄水与排水的水利工程,最有名气的便是都江堰。

坝则仅是一道堤,起拦水作用的,如后来的葛州坝,三峡大坝,一是拦水,二是发电。

但在广南西路郑朗推出一种水中坝。

这个坝大多数时间在水面下,用在各条河流的上源河溪处,在广南西路合适,其他地区就大不合适了,例如黄河,本来水流量不足,一截,那会糟糕透顶。

在广南西路不存在这个问题,水流量乃是全国最高的地区。因此出现这种水中坝。

直接在上游各溪设水中坝截流,枯水时季,水中坝露出水面,将溪水截住,不往下游流淌,就可以将这些水引向岸边进行灌溉,一旦水流量增加,会自己儿蔓出水中坝,向下流淌,不会发生涝灾。这同样也是明朝出现的事物,徐霞客初来广西,听到河中有滚雷声,不解,跑来观看,然后惊叹水中坝的惊奇,刻意记载于游记里。

可钦州不同,广南西路的主体是郁水与各大支流,如漓江、左右江,这些主干与各大支流四周多是平原河谷,缺少河流的地区便成了丘陵地带。不过在南方几个小州又不同。

钦州的钦江、廉州郁林州的晏水、容州化州的龙化水、化州的吴川水,皆是独立于郁水流域之外。

这些河流流量季节明显,雨季时河流阔大,旱季时河流狭小,河流皆不是很长,下游又有大大小小的冲积平原。冲积平原的肥沃无用置疑,然治理起来颇为麻烦。想要治理,会出现各种水利形式,例如圩陂、围陂,坡陂,堰坝,车田,还有海堤,几乎集中了两广所有水利形式,有的还会相互交错在一起。不但如此,因为河流短,没有他流容纳,台风到来,山洪暴发。

现在蛮人倚山刀耕火种,危害不大,一旦开发冲积平原,山洪暴发危害会很大的。

并且因为山洪暴发的次数多,带走大量泥沙,也不仅是人为破坏,河流与地形也决定这一结果,导致北部湾地区多砂,有一个好处,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天然浴场,但坏处更多。海船航行不易,水利施工难度增加。

方法还是有的,让海船往深处走一走,不要沿着海岸线航行,在深处再用铁锁下大铁锚,铁锁上系浮木,浮出海面,浮木上用红漆写上醒目的大字,标准航道方向,从北部湾开凿数条安全的航线。沿途多建设一些港口,规避台风。海船便可以平安抵达这里。

这不是问题关健,关健还是开发当地,使当地人口增加,能产生商业价值,商业繁荣了,以后着手琼州也就容易了。若不是交趾这个国家恶劣,甚至北部湾地区开发成功,对占城与交趾的发展都会起到帮助作用。想要开发,必须找出来解决这种复杂小地形的方法。

于是郑朗在钦州、郁林州、廉州、高州、化州、雷州、容州南部地区速度放慢,看得很细,甚至几次深入到生蛮人居住的地区。

郑朗的这些奇思妙想,让两广官员赞叹不止。

象水中坝,那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自古到今,就没有人想到呢。

象北部湾的泥砂多,那么多海船往来,为什么没有人说出它与北部湾数州的河流短促,台风多,导致山洪暴发次数多有关系呢?

但京城,一个魔术师正在变一场伟大的魔术。

梁适!

两广开发,让朝堂事务同样增加,诸相未怎么变动,庞籍依然如郑朗一样,权领两府。余下的是西府略有些变化,王贻永以病求致仕,以高若讷代枢密使,王尧臣、孙沔与富弼为副使,东府仍是梁适、刘沆,不提庞籍,与高若讷相比,缺少的是资历,与富弼、王尧臣相比,梁适欠缺了德操与名气。与刘沆相比,欠缺的是吏治之能。唯独能相比的,只有一个人,孙沔。

当然,若按职位排,真的将庞籍挤下去,富弼、王尧臣、孙沔与刘沆绝对排在他后面,但别忘记了,前面还有一个人,高若讷。

以一个参知政事,弄倒庞籍与高若讷两位大佬,这不能用难度形容,而是用不可能三个字作结论。况且后面还有好几个人,富弼差了?王尧臣差了?孙沔虽初为西府副相,那也是在南方立下大功回来的,刘沆的政绩让满朝大臣交口称赞。

就是这样的一个格局,梁适却在做着首相梦。

但这个关健,不是高若讷,而是庞籍,谁敢低估了庞太师的心机,那是连郑朗都忌惮的人物。

高若讷先放在一边,于是梁适苦思冥想倒庞。

然后就想到一个关健,狄青。

只要将狄青扶上枢密使的位子,庞籍首相就塌下去一半。

皇上听从他的建议,诏狄青回归,梁适喜出望外。

一场宋仁宗时最大的争议开始,一场小人的伟大魔术传奇也将拉开帷幕。

第六百八十二章 魔术师(中)

狄青押着阿侬等人返回京师,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侬智高攻城夺寨,多用其策。侬智高立大南国后,自立号为太后。

颇类武则天,善谋立断,天资更为惨毒,喜吃小儿,多次杀小孩子,做成各种美味佳肴作为正餐。进入邕州城后,百姓家有婴儿者,闻侬军前来,全家色变,省怕婴儿被抢走,当成阿侬的食物。

侬智高兵败,阿侬继续在特磨道主持反抗,若不是狄青前去,正是此氏的反抗,让宋军在特磨道损兵折将。

对此,梁适不大关心的。

朝廷对阿侬以及侬智高的弟弟侬智光,以及侬智高的几个子女是杀是放,都无大碍,到了京师,这个老妇人还能跳出三尺高?

郑朗在岭南画地图,建设美丽岭南,他也不怎么管。

画得越美丽越好,想要画得更美丽,两广、两荆,以及夔峡四路,画完了,没有十几年也不可能。十几年后,天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眼下郑朗无论做出任何措施,对自己没有妨碍,相反,他更希望郑朗画得仔细一点,画得久一点。

对狄青,他未安好心,也未安歹心。他是一个善长变通的大臣,不会象那些酸儒们那样,给狄青一个枢密使,大宋的天就塌了。当真如此?

狄青仅是他一个最重要的棋子。

初冬岭南温暖如春,京师却开始寒气逼人。

在樊楼的四楼,梁适请来一个人,内侍省押班石全斌,不算太恶,严格说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太监。

就是他随军南下,作为监军的。

但他与王侁不同,没有指手划脚,强行干涉狄青的军事行动。也没那胆量,狄青的背后站着的是郑朗,而且是岭南之所,天高皇帝远,过于得罪狄青,狄青将他弄死了,都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他不干涉,狄青同样没必要得罪一个皇上身边亲近太监,两人相处得算是比较愉快。

石全斌与狄青回来时,让梁适悄悄请到樊楼。

分别坐下后,梁适笑道:“石内侍,此次南下很辛苦啊。”

开始不大好讲正事,这一套石全斌懂。也笑了笑,尖着嗓子说道:“那是,还好哪,若不是行知在南方发明了药剂,将疟疾治好控制,我这一次都有可能不得回来了。”

“不过虽苦,此次你与狄青却立下赫赫战功,自高梁河一战后,我朝大军再也没有踏破过敌国的大城,包括郑行知,那次也不过击破西夏两座小城,兵到灵州,自己退回来。鄯阐府城哪,那么重要的一座城池,居然让你们攻下,此次功绩可比唐朝的军功。”

“不敢,不敢,那多是狄将军的功劳,与咱家并没多少关系。”石全斌居然让梁适夸得脸红了。

“那能说没有关系呢,若没有你配合,狄汉臣怎能立下如此战功。你们相互配合得好啊。某不自量力,心中钦佩万分,刻意买来一柄夏国剑,赠给石内侍。”

“那我就收下哪。”石全斌说道。

夏国剑虽贵,也不是无价之宝,收下不会出现麻烦。

于是相谈甚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梁适说道:“石内侍,你觉得当今庙堂之上可缺文臣乎?”

石全斌茫然不解,想了一想说道:“如今朝堂岂会缺文臣乎?”

反问了一句。

自皇祐起,各个文臣在文学造诣上越来越深,可谓是星光璀璨,孔夫子是捧成圣人,否则孔夫子若来到此时的宋朝,文笔都不敢称为第一。

“有几个能征善战的武臣?”

石全斌呆了一呆,然后摇头。

“但是看我朝的周边,交趾、大理、西夏与契丹,一个比一个强大,一个比一个图谋诡。我担心哪。”

“唉,陛下是略有些过于重文轻武。”石全斌叹息道。

其实不是,赵祯也在反思,包括将权利下放给地方,不再出图摆阵,对一些立功将士重赏厚赐,不过面对疯狂的文人集团,赵祯只能一次又一次选择屈服。

能看出来这一点的人不多,仅几人而已,偏偏梁适就是其中的一个。

“石内侍,若是让狄青担任枢密使呢?不但有一个精通军事的重臣坐镇庙堂,还能极大的刺激将士为国奋战的士气。”

“这个……”站在士大夫集团,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但石全斌仅是一个太监,站在他角度,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仅是枢密使,国家二号宰相,有什么不对的?

最重要的有一点,他做为南下大军监军,与狄青相处得十分和睦,关系密切。狄青为首相,一是朝廷高度承认南下的战功,他也会沾光。二是狄青与他的关系,他更会沾光。

犹豫了半天问:“梁相公,何出此言?”

“我只是为国家担扰,可我是东府副相,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