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逐鹿传-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孙革此言,史文恭暗松了一口气,他终于等到了他想要的台阶!
  史文恭故意沉默了一会,才道:“我是不会帮你们骗开曾头市的寨门的,曾长官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不能恩将仇报。”
  孙革笑道:“无妨。小可想,苏将军或是其将军,应该愿意帮梁山军这个小忙。”
  ……


第三百四十三章 谁射的
  ……
  苏定帮乐和他们骗开曾头市的寨门之后,本就摇摇欲坠的曾头市,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曾弄,也就是曾长者,本想投降,却被不知哪飞来的箭矢一箭射死。
  梁山军以不到百人的伤亡便攻下了盘踞在险要之地的曾头市。
  到了天明,曾头市已经完全在梁山军的掌控之下。
  战后一清点,曾头市竟然有八十多万石粮食、两百多万贯钱银。
  这些也就算了,这点钱粮对现在的李衍而言,也就是锦上添花。
  关键是,这曾头市竟然有四千多匹好马,而且这还不算史文恭他们骑的那三千多匹——战后只剩一千八百多匹,其它的,要么死了,要么伤重无法医治,要么丢了。
  一下子又得了六千匹好马,就是对李衍而言,也是不小的收获。
  要知道,李衍打下了大名府,也只不过才得了一万三千多匹马(去除老弱病残,能上战场的,连一万都不到)。
  后来,史文恭跟李衍说明了曾头市有这么多好马的缘由。
  原来——
  这曾弄,年轻时来中原做些人参买卖,聚得数万贯家财,然后霸住村坊,改名为曾头市。
  只因大宋缺马,而曾弄又能从北地弄到好马,曾弄便开始改做马匹生意,而曾头市也成了大宋著名的马市。
  曾弄是外国侨民,做的又是朝廷乐见其成的马匹生意,以至于官府不敢得罪,因而曾头市势力越做越大,进年来都开始给朝廷供马了。
  不过因为这两年赵佶等人败家败得实在是太狠,以至于朝廷都没钱来曾头市买马了,才导致曾头市囤积了这么多好马,然后便宜了李衍。
  加上从大名府和曾头市得的马,李衍已经有近五万匹马了,其中能上战场的好马都超过了四万匹。
  而且,梁山军已经开始自己养育马匹,因此,今后就算梁山军没有缴获,马匹也会越来越多。
  李衍心情大好!
  在这种心情下,李衍接见了投降的史文恭和苏定等人。
  史文恭能二十余合击败秦明,武功即便不如卢俊义,也不会差太多。
  而且,难得的是,史文恭有勇有谋,并非一勇之夫。
  另外,史文恭这个人的人品其实也还不错,比呼延灼、关胜他们那样一败就投降的官军强多了。
  至于史文恭曾效命女真人。
  其实,从现在这个时期来说,也没什么。
  毕竟,女真人和宋人现在还没有仇怨,而且双方现在正在联合对辽,算是准盟友。
  而史文恭肯定是因为没有其它出人头地的门路,才只能委屈他自己,在曾头市做个教师,否则,以他的本事,他哪里会看上一个教师之职?
  所以,在李衍看来,史文恭曾效命女真人,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也不算污点。
  别说史文恭,就是苏定,李衍都没用有色眼镜去看。
  李衍如今的地位和格局都大大不同于从前了,在用人方面,自然要比以前宽松一些,大气一些——未来李衍得经常接收降将,总不能因为那些降将的人品有点瑕疵,就不收他们吧?
  如果真是那样,那李衍必然会多出无数敌人,争霸之路也必然会坎坷无比。
  当然,李衍心中也有数,知道谁该重点使用、谁该培养使用、谁该暂时利用或是弃之不用。
  李衍对史文恭、苏定等人大加勉励,并承诺必不会亏待他们。
  至于曾头市剩下的人马,则由孙革、于鹏等人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一一招募。
  另外,梁山军还高待遇招收了一批养马人——曾头市有不少养马好手,这是梁山泊所需的人才,李衍既然遇上了,自然就不能放过。
  不过,毕竟刚刚才打了一仗,曾头市还死伤了近两千人,其中必然存在着仇恨。
  所以,李衍只让人高待遇招募,并没有强迫。
  另外,凡是在曾头市招募的人,都要经过梁山政治部的政审,对他们的任用和提拔,要慎之又慎。
  其实这些事李衍只是简单的交代一下,具体事宜有专人去做,李衍亲自做的也就是招揽史文恭、苏定等人。
  天蒙蒙亮,李衍就带着自己的亲卫和史文恭跟前来助战的李应等人去二龙山的大寨看晁盖的伤势。
  见史文恭竟敢来他们的大寨,刘唐的眼睛瞬间就红了,随即就冲上来想跟史文恭拼命!
  李衍道:“住手。”
  刘唐犹豫了一下,慢慢将手中的梁刀放下,道:“求大都督为晁盖哥哥报仇杀了史文恭!”
  李衍连考虑都没考虑,就道:“史文恭现在是我的手下,任何人要想杀他,都是与我为敌。”
  李衍的话,让史文恭的心一暖,心道:“大都督果然像传闻中的一样护短!”
  刘唐急道:“可他用药箭射伤了晁盖哥哥,让晁盖哥哥生死未卜!”
  李衍道:“我问过了,那箭不是他射的。”
  刘唐道:“怎么不是他射的,那箭上还有他的名字!”
  史文恭将背着的箭壶拿下,递给刘唐,道:“这是我的箭,你看看里面可有一支有药、可有一支有字……我每日都要练射百箭,耗箭无数,哪有时间在箭上刻字?”
  刘唐道:“谁知这壶箭是不是你的?”
  史文恭道:“我使三百斤硬弓,为让其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我的箭全都是特制的,比寻常的箭要长两寸,熟悉我的人都能为我证明,另外,我从没使用过药箭,这一点,熟悉我的人也都能证明。”
  白胜将那支药箭拿来与史文恭的箭一对比,果然短了近两寸。
  史文恭又道:“再说句大话,对付你们还需要药箭?如果不是大都督救了你们这些人一命,你们已经是我手下囚徒了。”
  史文恭这话虽有些狂妄,但却不是无的放矢,如果不是李衍围魏救赵,昨夜也真够二龙山的人喝一壶的,没准真会被史文恭等人捉了几个。
  虽然还没有最终证实,可二龙山的人已经隐隐相信,这箭不是史文恭射的了,直汉刘唐更是直言不讳地问道:“如果不是史文恭射的,那这箭是谁射的?”
  就在这时,一个虚弱的声音突然响起:“你们不用问了,我知道这箭是谁射的!”
  ……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切皆是命
  ……
  见晁盖醒了,包括李衍在内的所有人都围了上去。
  安道全给晁盖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身体,才道:“晁天王,你这次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我如果晚一点点医治你,你这条命都保不住。”
  晁盖冲安道全谢道:“谢谢安神医救我性命。”
  安道全道:“你还是谢大都督吧,若不是大都督让我来你帐中,及时为你放掉毒血又为你解毒,你必是十死无生,你可知你中的是甚么毒,是五步蛇的蛇毒,天下最毒之一。”
  听了安道全之言,晁盖的目光闪了闪,然后在人群里找了一会。
  过了好一会,晁盖才道:“你们都下去吧,我有话想单独跟李衍兄弟说。”
  二龙山的一众人等听了,面面相觑,不过还是尊令下去了。
  李衍冲自己的一众亲卫摆摆手,示意他们也去帐外等候。
  等帐中就剩李衍和晁盖,晁盖道:“兄弟怎会料到我有此一劫?”
  李衍不动声色地问道:“你知道谁想要的你命了吗?”
  晁盖沉默了一会,道:“那时虽是黑夜,但明月高挂,他能认出我,我自然也能认出他。”
  李衍没接这话,似乎对晁盖的回答不满意。
  晁盖沉默了一下,又道:“咱们山东有五步蛇的地方应该没几处,而我只知道一处,这处就是二龙山……到底是谁想杀我,我有一些猜测。”
  见晁盖推心置腹,李衍才道:“人是很复杂的,一些人有远大的抱负想光祖耀宗想封妻荫子,一些人则想过安稳的生活不想天天将脑袋别在腰带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当一辈子山大王,就在刚刚我来看你的路上,你们二龙山的好几个头领,不,应该说,几乎所有人,都向我表示想跟我……”
  晁盖长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李衍接着道:“其实早在很久以前,你二龙山的不少人就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跟我说,想来我这里,不过全都被我拒绝了,因为他们是老哥哥你的手下,我很敬重你的为人。”
  听李衍这么说,晁盖道:“哥哥谢谢你。”
  李衍继续道:“如今我手上,兵马几十万,文臣武将数千,更不会惦记老哥哥你这点人马,不过我不惦记,不代表别人不惦记……其实有人惦记也没甚么,关键问题还是在你自己身上,在于你怎么去处理那些有远大抱负想光祖耀宗想封妻荫子的人,怎么去处理那些想过安稳的生活不想天天将脑袋别在腰带上的人,等等……你若是能将这些全都处理好,谁惦记你的位置都没用。”
  说到这里,李衍叹了口气,又道:“事实证明,老哥哥你并没有处理好这些……你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大。”
  晁盖一脸痛苦,道:“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逍遥快活,不好吗?”
  李衍道:“如果二龙山还是只有千八百人、三四个头领,你怎么当老大都可以,如今……老哥哥你如果不想今日之事再次上演,真得好好检讨一下你自己了,也该好好想想今后何去何从了。”
  ……
  数日后。
  已无大碍的晁盖带着二龙山的一众头领和几百马军返回二龙山。
  二龙山下,宋江率领二龙山留守的一众头领为晁盖等人摆下了接风酒。
  晁盖等人还有百丈,宋江就带领留守的一众头领迎上前,道:“恭喜天王打下曾头市,扬我二龙山之威!”
  晁盖下马,然后看着宋江道:“三郎贤弟的消息好灵通,我并没有派人回来通报,你就知道我回来了。”
  宋江笑道:“天王有所不知,你不在山上的这段时间,我派邓云兄弟在附近的要道聚点开了几家酒店做眼,如今这一左一右的事皆逃不过咱们的眼睛。”
  晁盖道:“三郎贤弟真是周到。”
  说这话的同时,晁盖一一扫过来接他的头领,然后似不经意地问道:“怎么不见穆弘、穆春两兄弟?”
  宋江差异道:“他二人不是随天王出征了嘛?”
  晁盖一拍自己的额头,道:“看我,未老,记忆倒先差了,竟将此事给忘了。”
  宋江笑笑,道:“我已不惑,而天王已知天命,记忆自然不比年轻人。”
  晁盖感慨道:“是呀,我已过五十,不再年轻了。”
  宋江同样感慨道:“李衍不到而立就已名动天下,我等大他十几、二几岁,名又不成,功又不就,连个清白的身子都没有,只能在这小小的二龙山蹉跎岁月,想想,真是枉活了这许多年。”
  这一瞬间,晁盖竟然懂宋江了,也明白了那天李衍跟他说的那些话,“错的真可能是我。”
  宋江道:“哥哥喝碗接风酒吧。”
  言毕,宋江亲自为晁盖倒了一碗好酒。
  晁盖身边的李应,不着痕迹的碰了晁盖一下,意思是不让晁盖喝这碗酒。
  可晁盖仿佛没明白李应的意思一般,接过这碗酒毫不犹豫的一饮而尽,说不尽的豪爽!
  喝完,晁盖拿过酒壶倒了两碗酒,同时道:“我可能真是老了,最近总想起你我以前在郓城吃酒的那些日子,那时我是保正,你是押司,一吃就是一夜,互诉衷肠,然后同榻而眠,如今你我在江湖上得了些虚名,结交了无数好汉,却再也没有那么吃过酒了。”
  倒完酒,晁盖将其中一碗递给宋江。
  宋江接过酒,道:“我亦想跟天王像从前一样吃酒,奈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晁盖与宋江对碰一碗,然后二人同时一饮而尽!
  晁盖又给他自己和宋江各倒了一碗,道:“当初我若是不去劫那生辰纲,你我是不是一直都能那么吃酒?”
  宋江道:“世间哪有那么多如果,一切皆是命,哪由得你我去选择。”
  晁盖和宋江又对碰了一碗,随即又同时一饮而尽。
  晁盖和宋江旁若无人的说了很多话、喝了很多酒。
  直到两人都有了微微的醉意,宋江晃了晃已空的酒壶和酒坛,然后道:“酒没了,咱们回山再继续吃,如何?”
  晁盖看着那空空的酒壶和酒坛,叹了一声,道:“哎,这就没了……那就到这吧。”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恩断义绝
  ……
  一路无话,在沉重的气氛下,众人一同上了二龙山。
  来到山上,晁盖没提继续跟宋江喝酒一事,而是径直走向聚义厅。
  走到寨主之位坐下,晁盖下令,鸣鼓聚众,大小头领坐下,诸多军校都到堂前。
  静了很久,晁盖才开口,道:“自从李衍兄弟夺下这二龙山送于我等栖息至今,已经数载,汝等有自来落草的,有随众上山的,也有军官失陷的,亦有掳掠而来的,晁盖不才,被你等尊为寨主,却一直没尽寨主之责,你们之中,有些有远大抱负想光祖耀宗、想封妻荫子,还有些想过安稳的生活不想天天将脑袋别在腰带上,晁盖却一直没设身处地的为你等着想,只想带你等笑傲山林……晁盖错了。”
  自打晁盖回来,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如今晁盖又说了这番话,众人就更感觉今日必有不寻常之事。
  果然!
  晁盖语气一转,说出了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话,“此次晁盖带人攻打曾头市,损兵折将,差点大败而归,幸得李衍兄弟所助,才没折了二龙山的面子,经此一事,晁盖终于认清自己不能胜任寨主之位这个事实,所以就此辞去寨主之职,另外晁盖又得知不少兄弟想投效李衍兄弟奔个前程,晁盖在李衍兄弟那里还有几分薄面,便为这部分兄弟引个路,有这个想法的,晁盖一并引荐,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之前但得府库之物,皆纳于库中公用,并未均分,今日二龙山必定要分崩离析,晁盖欲均分了这些财物,然后大家各奔前程……”
  宋江再也听不下去了,道:“天王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还请振作起来,带领我们奔个好前程!”
  晁盖道:“晁盖已到知天命之年,有心无力,大家还是好聚好散吧。”
  董平“腾”的起身,道:“你不行,就换个行的来,将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金银分给喽啰,又将喽啰一散,坏我们几年之功,小人行径!”
  刘唐接话道:“二龙山确有小人,不过却不是晁盖哥哥,若非那小人伤了晁盖哥哥的雄心,晁盖哥哥如何会走这一步?还有,二龙山的钱是你们赚的?好不知羞,若没有晁盖哥哥卖盐攒下的偌大家底,你们拿甚么去败坏?若不是靠晁盖哥哥舍了脸面换得大都督的数次接济,你们拿甚么去打青州城?”
  晁盖道:“算了,往事都让它过去吧……你们若是没有异议,事情就这么定了吧。”
  秦明、董平等人皆看向宋江。
  宋江抬起头直视着晁盖,道:“凡是皆要讲证据。”
  晁盖迎着宋江的目光,道:“证据我有,你要看吗?”
  宋江的目光闪了闪,道:“你真不能带我等谋求招安?”
  晁盖道:“君昏臣奷,这样的朝廷非是我等的容身之地。”
  宋江道:“官家只是被奷臣蒙蔽了双眼,并非昏庸无能,我等若是受了招安,保着官家扫平奸佞,定能名垂青史,或可成为周公、管仲那样的千古贤臣。”
  晁盖摇摇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见晁盖铁了心要分家、要毁他的晋身之资,宋江深吸了一口气,道:“我再问你一事,那两万人马如今在何处?”
  晁盖照实道:“除了死伤的三四千,其余皆在接受李衍兄弟的人整编,我已经跟李衍兄弟说好,但有愿跟你的,皆挑出来,他日给你送来。”
  宋江脸色铁青,道:“挑剩下的给我,行,你行,你真行,我费了无数心血,老父和嫡亲弟弟皆遭横死,才攒出来了这四万人马,被你如此轻易就毁去一半,好好好,晁盖,从今日起,你我恩断义绝!”
  晁盖看着宋江,道:“你我之间的恩义不是早就断了么?”
  宋江并不否认,道:“别说宋江不顾念旧时情谊,你带着你的一家老小下山去吧,就当宋江从来没认识过你晁盖!”
  晁盖道:“这二龙山乃是李衍兄弟送给我的,你凭甚么让我下山?”
  秦明道:“人还是识趣一些的好。”说这话的同时,秦明“唰”的一声就将腰刀抽了出来!
  晁盖看着秦明,道:“你想火并?”
  秦明道:“我与李衍有不共戴天之仇,你如今要去投李衍,与我就是死仇,就是与你火并,又能如何?”
  白胜道:“你的父母妻儿皆是宋江那黑厮害死的,却将仇记在大都督头上,好没道理!”
  秦明总不能说,他被阮小七废了,才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吧?
  秦明道:“我愿意将谁当成我的仇人,是我的事,干你屁事,信不信我将你剁碎了喂狗!”
  刘唐抽出腰刀,道:“我不信,你来试试!”
  戴宗道:“挡人出路,如杀人父母,天王你若是执意毁我等的晋身之资,那戴宗就对不住了!”,言毕,戴宗也将腰刀抽了出来!
  施威抽出腰刀,然后冲一众军校道:“若是不能抱团,我等皆是死路,当初被张叔夜剿了的那些山头就是前车之鉴!”
  邝金龙也亮出兵器,道:“不错,晁盖这是在毁咱们的生路,居心不良!”
  马元抽出铁尺,道:“公明哥哥义薄云天,只有跟公明哥哥才能受朝廷招安,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施威、邝金龙、马元等人清楚,以他们之前的行径,李衍是断然不接收他们的,所以他们只能跟肯接受他们的宋江一条道走到黑。
  白胜抽出自己的腰刀,道:“笑话,宋江连招安的门在哪都还没找到,而跟我们走,直接就能受招安,怎么选,你们自己掂量!”
  场面已经变得剑拔弩张,可晁盖却毫无表示。
  宋江看着从容不迫的晁盖生疑:“他有甚么依仗,敢有恃无恐?”,宋江又看向始终没说话的李应、朱仝、雷横、李成、闻达等人,心道:“难道他的依仗是这些墙头草?”
  这时,晁盖却看向同样始终没有说话的吴用,道:“学究,我与宋公明分道扬镳在即,你有何打算?”
  ……


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并
  ……
  “学究,我与宋公明分道扬镳在即,你有何打算?”
  听了晁盖之言,吴用沉默不语。
  人人都知道吴用曾是一个教书的学究,却很少有人知道,吴用曾参加过科举,还差点成为状元。
  吴用的父亲曾是郓城县有名的才子,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四书五经尽皆知晓。
  大比之年,他命吴用前往京师赶考。
  吴用很是争气,他的文章被主考官看中,欲点他做状元。
  不过,蔡京却另有想法——吴用的文章没说的,可在蔡京看来吴用眼里并没有他,一不来蔡府参拜,更无厚礼奉上,如果成了状元,怎好驾御?
  于是,在定状元的早朝上,蔡京奏道:“吴用的文章虽好,但名字不吉利。如真点他‘无用’为状元,岂不有损大宋形象?”
  赵佶认为蔡京言之有理,金口敲定:吴用永不录用!
  吴用的父亲对上述情况并不知道,只以外吴用没中。
  又到科考之年,吴父命吴用再次应考。
  吴用行至曹州附近,遇一个老汉正在路北场内晒小麦。
  那时虽烈日当空,吴用却算到午后有大雨,便告诉老汉赶快把小麦收起,以免遭受损失。
  谁知老汉闻之一笑:“不必。大雨虽有,但下不到我场里,刮阵风正好吹吹小麦中的土气。”
  果然!
  不一会,东南风骤起,乌云突至,一声炸雷,大雨倾盆。
  奇怪的是,路南水流成河,路北却滴雨未落,只过了一阵风而已。
  吴用顿然省悟:遇到了高人!
  自那以后,吴用绝了考取功名的念头,跟“老汉”学习周易和兵法。
  三年学成回家,吴用被父亲斥为“逆子”而逐出家门。
  无奈,吴用投晁盖庄上教书,取“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与晁盖认识并逐渐成为莫逆之交。
  十多年的老友,吴用对晁盖怎么能没有感情?
  可吴用对当年赵佶和蔡京夺了他的状元之位耿耿于怀,立志要出人头地、名动天下,要让赵佶和蔡京看看当年他们有多错。
  而跟晁盖走,明显实现不了他毕生的抱负——李衍身边的谋臣太多了,不差他吴用一个,自然也显不出他吴用之能。
  所以,沉默了一会之后,吴用看着晁盖道:“天王,你带着宝眷下山吧,然后去投大都督,切记,千万不要为主一方,要么就做个富家翁,要么就任个无关紧要的闲职,大都督此人虽眼中不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