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想要尽快做出一些功绩来,让那些人闭嘴。
  “将军!”马谡从门外走来,对着赵云微笑一礼道:“长安那边送来的书信,是私信。”
  马谡是自己请缨前来西凉的,之前的关中之战,马谡是在后方负责出谋划策或是帮助诸葛亮处理朝政的,但他并不满足,他也希望建功立业,但关中已下,短期内,是不可能再有机会了,所以他自请调往赵云军中,作为参军来助赵云成事。
  这个决定,并不盲目,马谡是跟赵云相处过的,知道赵云为人,也知道赵云本事,虽然赵云不及马超名声大,但若论能力,未必就比马超差多少,此番赵云来西凉驻军,未必不能闯出一番功业,更何况还有自己相助。
  “这个时候,想来是又有人在朝中质疑了。”赵云摇头笑道。
  “是司空派人送来的书信。”马谡看了看,对着赵云笑道。
  “哦?”赵云闻言接过书信,他跟刘毅,也有很长时间没见了,不知道刘毅这次送来书信,却是所为何事?
  竹简去了火漆展开。
  啪嗒~
  一枚木雕从展开的竹简中落下来,赵云手疾眼快,一把将那木雕抄在手中,定睛看时,却是一名少年人模样的木雕,样貌与刘毅有几分相似,但却更年轻,十四五岁的样子,神情淡漠,仿佛天下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他起波澜。
  刘毅的木雕栩栩如生,就如同一个缩小版的真人一般。
  “咦?”马谡看着那木雕,轻咦一声。
  “幼常识得此人?”赵云看向马谡,笑问道。
  “自然,此乃司空之子刘诚,今年该有十二岁了。”马谡点点头,他在南中跟刘家颇为熟悉,虽然已经分别了几年,但对于那个小大人一般的刘诚,他还是能够认出来。
  “十二?”赵云怔了怔,怎么看,都像十四五岁的少年,而且刘毅将他儿子的雕像送来干什么?
  目光落在竹简上,竹简的内容并不多,先是叙旧几句,然后就是说了说自己儿子的事情,让赵云留意一下最近的新兵,若是发现刘诚,莫要声张,也别相认,看着就好,平日里训练什么的,不要管,但若真有战事的话,请赵云照看一二。
  如果刘诚真来了这里,希望赵云能够回信,也好让刘毅心安。
  “最近新兵的招募如何?”赵云没有给马谡看信,毕竟这信是私人性质的,不好给外人看。
  “我军如今是自主参军,若再蜀地,愿意参军的人自然多,但在这西凉之地……”马谡说到最后,摇了摇头,毕竟不久之前这里还是魏境,人心对于汉军多少会有些排斥,不只是羌人,就算是当地汉人,对于汉军归属感也并不是太强,这需要一步步实施仁政,需要时间来慢慢让大家接受汉军,这种情况下,新兵的征募自然不顺利,更别说自主参军了。
  赵云想了想,笑道:“如今户籍未建,可传告各郡,若有意参军者,只需有三老开出的传便可参军。”
  “不太合规矩。”马谡皱眉道,传就相当于身份证明,上面写着时间、籍贯、姓名还有去干什么,需要有至少县令级的官印才行。
  “征兵不易,再说西凉久经战乱,很多被匈奴或是羌人抓去做了奴隶的汉人是开不出正规的传的,既然当地人不愿意应征,可以选择这些人。”赵云摇头笑道,他带来的只有八千曹军降兵,而刘备给他的诏书中,允许赵云自行补充西凉军到两万,朝廷供给钱粮,但人手的问题,需要赵云自己解决,降低应征者所需具备的条件,也能扩大征兵范围。
  马谡点点头,这也是个办法,将木雕还给赵云,虽然好奇刘毅为什么将自家儿子的木雕送来赵云这里,不过赵云既然不说,他也不好细问。
  新兵是要接受训练的,汉军这些年发展的可不只是工业,农业也有着极大的进步,刘毅在荆州兼任长沙、岳阳太守时,就曾找一些老农研究肥料、耕作,为此还亲自下地实验,在粪肥的基础上,研究出更加完美的配比,识得荆州和益州这些年受益无穷,军中的粮食供给也十分充足,也因此,新兵训练也从最开始的半月一练不断缩短周期,到如今,基本是两日一练,新兵集训的时候,甚至是连续两月的高强度训练。
  这也是为何在这次关中战场上,汉军能够压着魏军打的一个原因,兵装本就强,更何况高强度训练下,就算没有实战经验,本身的单兵实力也比魏军强,自然也就形成了之前那样的局面。
  不过眼下西凉的条件肯定是比不上荆州、蜀中的,粮草要从蜀地运过来,也没有轨道车,路途遥远,耗损巨大,大概能维持五日一练的条件。
  等以后轨道铺到西凉来,物资补给充分了,就可以考虑加强训练密度了,刘诚长大一些后赵云就没再见过他,不过这位神童之名,赵云还是听过的,刘家那丫头自小便随吕玲绮习武,相信刘诚也不会太差,赵云估计若那刘诚真的在军中,在新兵训练期间,应该很容易就能脱颖而出,到时候自己再安排就容易多了,只是如何不动声色的安排,这还需要看这小子以后的表现了。
  自己的儿子跟着刘毅混出了名堂,如今更是负责南阳一带的军事,赵云心中对刘毅自然是感激的,如今既然刘毅的儿子可能来自己这里,赵云自然也准备回报一番,不过至少先得见着人再说。
  谁也不知道刘诚会去哪里,说不定直接就在蓝池大营应征了,毕竟那里参军的人多,更容易混进去。
  敲定了新兵征募的事情之后,赵云的注意力返回到眼下西凉的局势上,之前烧当、破羌纠集十万大军进犯陇西,结果被马超配合张任打的大败逃回,应该会安稳一段时间,但想要将他们彻底镇住,没有马超那样的威望,便要展现出马超那般的手段,对于这一点,赵云还是有自信不会比马超做的差,最近他正在积极备战,准备找个出头鸟收拾一顿,先把自己的威名给立下。
  这羌人根据赵云这段时间的了解,跟北地胡人有一定相似之处,同样是信奉强者为尊的观念,对于强者,哪怕是敌人也会敬重甚至敬畏。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马源问题得解决,赵云麾下号称有五千骑兵,但实际上,八千大军之中,真正能够配上战马的,连三百都不够,更别说五千了,倒是军备刘备给的充足,连弩、强弩、强弓、长矛、刀盾、铠甲,都是按照两万人的标准给配备的,只要有人就能装备。
  问题是没人呐。
  万事开头难,开头之后也不见得会有多轻松,对于如今的赵云来说,刘毅之子可能跑来自己这里参军只能算是一件小事,这西凉之地虽然地广人稀,但势力却是错综复杂,千头万绪,赵云的精力,很快便被这些事情重新牵扯进去,同时新任的金城太守黄乐也是出身荆州,为人颇为干练,这金城一带在一个冬天的治理下,民心渐附,赵云这边的压力也渐渐小了许多,甚至黄乐还帮赵云弄到了一批从西域送回来的战马,虽然不多,但也总算让赵云有能力组建一支骑兵,直到此时,方才有精力来管新兵的事情。


第五百三十六章 雪中少年郎(上)
  时间在进入十一月之后,北方的天气已经冷的能够冻死人,十月末的时候,刘毅匆匆来过一次,洒下了大把的钱币建起了一座军营,但并未停留,甚至连赵云的面都没有见便匆匆离去,督建的事情都是马谡来完成的,刘毅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过一个时辰,当时的赵云还在巡视新兵训练,得到消息赶来的时候,刘毅已经匆匆离去。
  这一年的冬季,整个天下都陷入了沉寂,曹睿在默默地舔舐伤口,励精图治,革新吏治,司马懿以及很久没有上朝的陈群都走出来,带头革新。
  这是从自己身上往下割肉,若有选择,没人会这样做,但关中之战,河洛之战让这些站在最高处的人看清了形势,若不能紧追着伪汉的脚步,拿下一次等伪汉休养生息结束,再度兴兵之时,那到时候失陷的就不是关中或是河洛,而是整个中原了。
  虽然现在将权利和利益放出来一部分让人不舍,但伪汉的政体对士人更不友好,不是不能生存,事实上,大汉的士人也没到真正威胁到生存的地步,但权利或者说特权方面是没办法跟曹魏比的,若天下最后真的被大汉所得,那他们这些人作为降臣再加上大汉对士人的态度,比现在的条件会差很多很多。
  这是关系到整体利益的问题,哪怕有人对于眼下大幅度提高匠人的待遇,专门组建匠作大营有所不满,但在这个时候也得统统闭嘴,这样在大汉的压力下,加上司马懿、陈群两位辅政大臣的鼎力支持,曹睿这次革新政体出奇的顺利。
  东吴在曹魏派蒋济出使之后,也沉默下来,大汉的情报人员发现获取东吴的情报变得困难起来,但同时,东吴加大了向大汉购买器械的力度,几乎是以往的两倍。
  至于大汉这边,也挺忙碌,朝廷在消化战果,刘毅在入冬以后就开始进入西凉,在各地负责建设一些能够抗寒的建筑,以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同时木轨在沟通关中和汉中以后,大量的物资被送过来,长安城和洛阳城先后开始兴建,而刘毅除了定时回去看看进度之外,多数时间都在各处奔走,撒钱,铺设西凉的轨道,大汉整个朝廷在这个冬季都在为这西凉以及关中的建设在忙碌。
  刘毅作为司空,同时也是这次整个关中、西凉改建的筹划者,自然也成了最忙的那一批人。
  最近匈奴人倒是挺安分,毕竟河套之地水草丰富,足以养活他们,但羌人这边却闹得很凶,赵云没有马超的威名,只能用最铁血的手段去镇压,两个多月来,已经熟悉了一些这西凉一带的情况,对于羌人,并没有盲目的去仗着兵甲厉害就往上硬怼,而是跟羌人约战。
  不是没有其他方法,只是这样一来可以将战争对百姓的伤害降到最低,刚刚经过政权的更迭,民心这个时候损失不起,而且对羌人来说,你用阴谋诡计胜了他,未必会心服,除非你能一直将对方族灭,但这是不可能的,堂堂正正的约战,看似愚笨,但实际上更容易震慑人心。
  定下规矩,若是赢了,赠他们钱粮,若是输了,则这个冬季就不能再跑来闹事。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能伤害百姓,但这样定下规矩,对方为了利益,也会自觉的按照自己的套路来,当然,不是对谁都管用,毕竟羌人出兵,多数是生存物资不够,来抢掠的,对于这种,赵云会展露出最无情和冷血的一面,以精兵破之,一直追到对方的地盘,斩杀其首领,将羌民带走,充实人口。
  赵云的威名也在这段时间迅速建立起来,按照规矩来,就算打败了,赵云也不会做的太绝,态度好点,还会支援一些粮食,但若不按照规矩来,那赵云发飙,通常几个部落加起来都挡不住,部落没了,人口也被抢走了,就算有活下来的,也只能被其他部落给收编,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凉以令居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羌乱渐渐减少了许多,这一带的汉民也逐渐归心。
  十一月中,河西一带出现大范围降雪,天地间一片苍茫,一支商队缓缓地行在雪地中艰难前行。
  “再走三十里便到了允吾地界,大家再加把劲,争取在今夜前抵达。”为首的马贩吐了口唾沫,看了看四周,暗叫一声晦气,这走到一半突然遇到大雪,这西凉之地地广人稀,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硬着头皮赶路,祈祷这雪能尽快停下来。
  朔风如刀,刮在脸上贼疼,名叫章仲的马贩紧了紧身上的皮衣,叹了口气道:“这雪也不知道何时能停。”
  身边的少年抬头看了看天色,淡漠的脸上看不出多少表情,只是冷淡的道:“至少也需三天。”
  “程兄弟说三天,怕是三天之内停不了了,大伙儿快走。”章仲看了一眼少年,对于对方脸上的冷漠并不在意,自从遇到这少年一来,在章仲的记忆里,对方的表情就没变过。
  对于少年的本事,却是发自心底敬佩,不是对方武艺有多高,事实上,这一路来,也遇到过不马贼劫道,但这少年从未出过手,虽然他背上背着一杆九尺银枪,但更像是个摆设,真正叫人佩服的,是这少年似乎无所不知,此番出行前,少年其实已经说过最近这一带会有大雪,最好别上路,只是这次他们跟一批西域商人约好了一批马要送来,不好耽误,如今刘备开始组建骑兵,这马可是抢手的很,最终还是没能经住诱惑,结果还是没能赶在大雪之前,赶到允吾。
  “这一带属于烧当羌的地盘,平日里是不敢走的,不过如今这般大的雪,那些马贼、羌人怕是也不会出来,这就应了那句老话,福兮祸所依。”一名中年护卫哈哈笑道。
  “福祸不过是一定几率,虽也有相关,不过却并非应在一人身上。”程兄弟淡淡的开口道:“也需有人一辈子倒霉,而有人却一辈子走运,倒霉的人所造下的福被另外一个人所获,双方或许根本没有关系,甚至相隔百里、千里也未必不可。”
  一句话,将刚刚升起来的一些气氛降到了冰点,跟这天气一般。
  中年护卫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两下,有些无语的看了少年一眼,少年什么都好,就是有些不通人情,这种事,有必要说的这么详细么?
  一旁的章仲笑道:“就说现在吧,我等此行不被应到就可以了。”
  “几率有些大!”少年看了看天气道:“如今平西将军自九月以来,治理边患颇有成效,这西河一带的羌族或是马贼都安分了许多。”
  “这不是好事吗?”章仲不解道。
  “对此地百姓来说,自然是好事,但于我们而言,天降大雪,军队也不可能一直巡视,马贼、羌人今年因为平西将军打压,生计艰难,这个时候,对他们来说才是机会,而且我们冒雪出行,被打劫的几率极大!”程兄弟依旧是淡漠的表情。
  章仲的脸上笑容有些僵硬,他大概能够察觉到这少年出身定然不凡,并非衣物,而是那种气质,跟平常人家的孩子绝对不一样,而且胸中所知颇丰,这不是一般人家甚至普通富户都不可能养出来的。
  天知道这小子好好地富家公子不做,跑来跟他们贩马,不过猜到对方身份不凡,章仲自然想借着这个机会攀个高枝,因此也没点破,只是平日里对着少年郎颇有照顾。
  说实在的,这位名叫程远的少年身上并没有太多纨绔子弟的习性,甚至会自己做饭,打理自己的衣食住行,相处起来不好接近,但也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但就有一点……不会看场合!“既然如此,程兄弟为何还要跟我等过来?”那中年护卫有些不爽道,这小子虽然说得句句在理,但就是让人有些忍不住想抽他。
  “我尚未见过羌人和马贼,想要看看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名叫程远的少年淡漠的看了看雪幕道,似乎还有些期待那些人早点到来。
  章仲脸颊抽搐了一下,这一次,他接不住了,天知道这些聪明人脑子里都在想什么?他巴不得一辈子别碰上马贼呢,这位小爷倒好,明知道碰到马贼、羌人的几率大,还专门跟过来,这是嫌命长是咋的?
  “来了?”少年突然趴在雪地上听了听,然后站起身来,不知道是否是错觉,很少有情绪波动的他,眼中似乎有几分兴奋的光芒。
  “疯了!”章仲面色一变,他也听到了动静,视线受大雪阻拦,看不到前方,但脚下的震动却是能够感受到的。
  “快,把车放在前方,大家躲在车后!”也顾不得再去管那程远这莫名其妙的兴奋是为何了,有着足够经验的章仲连忙指挥人把马车圈成一圈,百来号人躲在马车后面,听着远处响起雪崩一般的声音,一个个面色发白。


第五百三十七章 雪中少年郎(下)
  朔风呼啸,急促的马蹄声已经临近,四周的商贩们默默地拿起了自己的兵器,在这西北大地上跑商,那可是拿命来跑,面对马贼,真的生死相搏,也未必会吃亏。
  铁蹄带起了雪雾,弥漫了视线,漫天风雪中,百来人的马贼呼啸而至,尚未靠近,便是一波骑射射来,不过对方的箭术显然并不足以匹配他们的声势,大豆落在了挡在外围的马车上,也可能是对方并没有杀人的意思。
  劫道和杀人是两回事,生活在这片大地上,马贼靠着劫掠过往的商贩为生,但同样也担心商贩们不走这里,所以除非是有私仇的,一般都是劫货不杀人。
  奔腾的马蹄声终于停了,一名名马贼围绕着车阵来回打马奔行。
  “在下义阳章仲,初过贵地,不知何处重装了诸位?”章仲缓缓地自车辆后方探出半颗脑袋,小心翼翼的看着这些人。
  “废话少说,货留下,人可以走。”马贼中为首的是一名高大的男子,身高八尺,铁塔一般坐在马背上,一条长长的刀疤自对方眉心处向左拉下来,透过眼皮,一直到左脸,那伤口分外狰狞,为他平添了几分煞气。
  “这位头人,规矩不是这般的,我等愿意花些钱财保命,这些货物都是我等身家,头人都要,未免过了吧?”看出对方人数并不比自己多多少,章仲心中有了几分底气,真打未必会输,不过出门在外,求得是个平安,真的动手,就算赢了,也是惨胜,不值得。
  “那是以前,现在连饭都吃不饱了,谁管你?”刀疤脸咧嘴道。
  “怕什么?跟他们拼了!?”中年护卫握紧了手中的环首刀,这是他高价购得的宝刀,是有人从战场上弄来的汉军制式装备,可不便宜。
  “莫要冲动。”章仲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起身,看着那刀疤脸,此人显然不是善茬,缓缓一礼道:“这位头人,我等也都是在西北跑生活的,都是做点儿小本生意,你将我等货物都得了,也出不了手,我等愿意献上万钱。”
  “好啊。”刀疤脸看了看躲在车阵后方的众人,思索片刻后点头道:“拿钱。”
  章仲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众人:“诸位,大家凑一凑。”
  这种事情,肯定不能一家出,万钱虽然不是太多,但也不是个小数目,这里都是一群行脚商人,一万钱若由一人来承担的话,这一趟,基本就是血本无归了。
  都是久在这边行走的商贩,对于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所以默默地点点头,各自将身上的钱币取出一些,装在一个木箱里面,最后由两名护卫抬着从车阵里出去。
  “就算给了,他们也不会放我们走。”程远抱胸而立,依旧是那副淡漠的表情,甚至有些索然无味的感觉。
  “唉~”章仲看了少年一眼,叹了口气,没有说话,示意护卫将箱子抬出去,放在雪地里,大声道:“这位头人,钱币已经准备好,请头人放行吧。”
  自有马贼上前,将那钱箱提走。
  “好了,你们可以走了。”那马贼头人也没去数钱,直接派人道,挥了挥手,四周的马贼微微退开些,但却并未离开,甚至各自将弓箭抄在手中。
  章仲不是傻子,之前少年说时还抱有一丝希望,但眼下这阵仗,显然又被这少年郎说中了。
  “走啊。”匪首挑了挑下巴,笑容有些肆虐。
  “头人,这般做法不妥吧?”章仲咬牙道。
  “这些钱,我等也用不了,我改主意了,把你们携带的粮食都交出来,放尔等走!”匪首道。
  “有些意思。”程远坐在马车上,脸上带着几分饶有兴致的表情,看着匪首也不害怕,只是笑道:“没了粮食,接下来这路可不好走,这天气,就算你们离开,我等也走不到允吾,粮食没了,今夜怕都得饿死在此处,尔等只需尾行,便可兵不血刃将这些财务都拿走,这边的马贼都是如此做事儿?”
  “你是何人?”刀疤男闻言,看向少年的目光里露出一抹凶光。
  四周的马贼纷纷将弓箭指向少年。
  “路人,各位继续。”少年从马车上跳下来,躲在车后,脸上的表情除了开始之后,一直是这副淡漠的模样:“不过诸位这般做法或许省事,却不够聪明,若是我的话,收钱就走,然后定下规矩来,以后过往的商贩,交上一些财货便放行,用这些财货去招兵买马,然后吞并其他贼匪,用不了几年,这一带便是你们的地盘,至少也能有数千人马,往来行商,都献上一成财货,虽然一次不多,却可细水长流,你这般做法,只会让大家选择绕道。”
  “小娃娃倒是有些见识。”刀疤脸微微眯起了眼睛,看着少年郎。
  “见识谈不上,但我见尔等不似寻常马贼,这等劫道的事情也是第一次做。”少年人看着对方,语气平静无波,似乎只是在陈述一件事实。
  “你如何得知?”刀疤脸眼中杀机一闪,冷然道。
  “寻常马贼我虽未见过,但若能如诸位这般进退如一,也没必要做马贼了,而且阁下似乎颇通骑战之法,之前围上来时,骑阵看似混乱,但至少变了三次,那是在防备这边又弩弓吧?”少年笑道。
  “有见识,不错,我等乃是汉军,如今天寒地冻,军中粮食短缺,特命我等拌做贼匪在此劫道。”刀疤脸冷笑道。
  “若是汉军,我们此刻也不可能与你说话。”少年摇了摇头道。
  “哦?为何?”刀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