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力不能及了,从长安到武威这边三日便可抵达,但从武威要到大宛,哪怕轨道车铺好,那也得半个多月,这还是中途不遇到什么问题的情况。
这年代北方气温并不算太冷那种,西域这一代还不像后世那样沙漠化严重,也有沙漠,但还不至于大到让人绝望的程度。
而广义上的西域,大宛只能算个开端,往西的欧洲诸国,如大夏、安息、贵霜、康居、身毒以及最远的罗马(这个时代应该称之为大秦),都算是西域之地,而这些地方,也是刘毅真正想要开通贸易的地方。
西域这一带南北皆有大山,中央有河,虽然后世这里都是属于新疆,但在这个时代,有城郭国家,也有游牧国家不一而足,无论是民俗还是语言,虽然统称西域,但实际上这里并非一体。
自去岁刘毅平了河套,灭了拓跋鲜卑,收纳匈奴之众以后,河西鲜卑开始北遁,显然并不希望与眼下的大汉为敌,西凉到武威、敦煌这一带的道路方才得以贯通,在今年一年的时间里,轨道才有机会铺至武威,否则若河西鲜卑不走,这轨道很可能遭到鲜卑人破坏,只能绕令居而铺,那样一来,至少也需七日,而且还是不遇到其他问题的情况下。
这次刘毅重回西凉,目标就是西域这一代,河西鲜卑北遁对于刘毅来说也是件好事,至少不用费心思去对付鲜卑人。
过了黄河之后的景色几乎都是一样,隔着车窗看去,尽是一片沙地,给人一种粗犷豪迈之感,放眼看去,心胸似乎都变得开阔起来。
欲落的夕阳好像一个已经过了壮年的男子,锋芒敛去,余下的只有温和的善意与包容,就如现在的自己一般。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心中莫名的想起这样的诗句,随即,刘毅却是摇了摇头,并没有拿出来显摆,毕竟不是自己的,有感而发,未必就要念出来,那样的感觉,多少有些负罪感,在旁人看来或许很有格调,但若是站在一个穿越者的角度来说,这样剽窃多少有些蠢,他已经过了需要这种东西来装饰自身的时候,如今的他,不管在哪里的宴会上,也没人敢在他不愿意的情况下要他赋诗。
车行至武威之后,自有当地官员前来迎接。
刘毅这次带来的人不多,若非魏延在刘毅动身前,将两个儿子强赛过来,刘毅这一次或许只会带百来护卫。
关兴、张苞、赵广这些人已经独当一面,也算是大汉如今的中流砥柱,不可能再集体出动,而且刘毅这一次也并非是以征战为目的,大汉如今的精力在曹魏,而非西域,不可能投入太大的精力在西域展开战争,天下一统之前,大汉可以往这边投钱、物资,因为这个大汉现在不缺,但兵马是不可能的。
算上各地负责维护治安的郡县兵,大汉如今的兵力在三十万左右,但这些兵马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投入战场,各地的治安必须有人维护和管理,大汉如今的摊子可不是十年前,在得到关中和西凉以及河套以后,光是各地维护治安的兵力就得用去一半,这两年开始训练和招募新兵,按照朝廷的计划,这三年中,会征募二十万兵马,但要以武力的手段将整个西域吞并,十万兵马再加上后勤运输,哪怕如今轨道车已经在西凉架开,但西域地域之广,都赶得上中原的总和了,真要出兵,能一下子将大汉朝抽空!
“也就是说,敦煌如今已经不算我大汉朝疆域了?”姑藏,衙署,刘毅看着武威太守张源给出的地图,皱眉道。
“司空所言不错,虽然我朝击败了魏军,西凉该算我大汉疆域,不过这里太远,那敦煌此前魏朝占据西凉时,说只忠于大汉,如今我大汉占据西凉,却又说只忠于魏朝,敦煌距此有一千四百里,很难聚集大军征伐,何况……”张源苦涩道:“如今这武威、张掖、酒泉三郡之兵加起来都不过两千,自保已是极难。”
无兵无将,如今赵云虽然吞兵于令居,但主要精力是在西羌,暂时也无力对这边进行支援。
“除此之外,张掖属国居延也基本脱离了。”
居延?
刘毅在地图上找到居延的位置,在合离山以北六百里,中间还隔着一片沙漠,的确不好插手。
“去往张掖和酒泉的轨道铺设的如何了?”刘毅收回视线,看向张源道。
“已经修至酒泉。”张源躬身道:“司空,这敦煌有强兵六千之众,若要收回,至少也需要万余兵马,不知司空此番前来……”
“随行的两百余人,就这些了。”刘毅明白张源的意思,摇了摇头道。
别看上万兵马不多,但光是后勤就没办法保障,敦煌拒绝铺设轨道,自立之心昭然若揭。
“这……”张源苦涩的摇了摇头,现在唯一欣慰的,恐怕也只有河西鲜卑北迁,让武威郡、张掖郡以及酒泉郡能够免于鲜卑人的袭扰吧。
刘毅也没说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兵没将的,想要收回有着六千兵马盘踞的敦煌,基本是行不通的。
“这居延国呢?”刘毅点了点地图上的居延国,这应该是属于张掖郡的属国。
“居延国户一千二百,口约六千,兵力的话,十年前约有六百。”张源想了想道。
“十年前?”刘毅皱眉看向张源:“何意?”
“十年前张掖与居延之间还有来往,也会献上户籍,但最后一次是十年前了,如今居延如何,下官也不清楚。”张源摇了摇头道:“但以居延国力,若不出现天灾人祸的话,变化不会太大。”
毕竟生存条件就这些,十年的时间里,居延也不可能突然就人口暴增。
“那便先尝试收回居延,铺设从张掖去往居延的轨道吧。”刘毅敲了敲桌子道:“先派使者去接触一下,我去张掖、酒泉二郡巡视一番,有了消息,立刻回报。”
“下官领命!”张源连忙躬身道。
刘毅也没在姑藏久待,住了一夜之后,次日一早便收拾行囊往张掖方向而行。
此番来武威三郡,是谋求发展,大汉如今就算天下一统,内部最多也只是铺设轨道的问题,它不可能把所有的城都拆了重建,最多也是充实内虚,但想要富国的话,还是得通过与外部的商贸来刺激,整合西域,算是为未来大汉迈入更强盛而做准备,否则只盯着这么一块儿地方,未来终究是有限的,不如将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
张掖和酒泉的情况跟武威差不多,轨道目前也只铺设了一条,刘毅准备至少铺设五条来整合三郡资源,将所有的城池都疏通。
其实这边地三郡的状况跟内地不同,大汉别说二都或是成都、江陵、岳阳、襄阳这样的城池,寻常城池中,万户的县城也不少,但在这边陲之地,能有千户已经算是大县了,目前也只有三郡治所能有千户人口,跟居延国差不多的水平,三郡总人口加起来都不到五万,真正的地广人稀,想要发展起来可不容易,只是修路还不够,刘毅既然准备在这边发展,自然要将三郡乃至敦煌好好经营,基础建设是少不了的。
在从酒泉回到姑藏之后,刘毅就开始进行对三郡进行规划,百姓以何为生,适合耕作的土地有多少,哪里适合开荒,沙漠能否利用起来或者将植被改善,目前发现的矿藏有多少,水资源如何分配,能否引流,以及哪里的城池可以重建,水泥厂、冶炼厂之外,刘毅还准备做个琉璃厂,他这些年研究玻璃已经差不多了,可以投入生产,未来这琉璃厂可能就是这边的支住产业,生产出来的玻璃可以为这三郡带来大量的财富以及资源。
“司空,去往居延的使者回来了。”张源来到刘毅身边,躬身道。
“不同意?”刘毅抬头,看向张源道。
“居延王说考虑考虑。”张源苦笑道。
考虑吗,算是一种委婉地拒绝,也可以理解为坐地起价,待价而沽,总之对方显然也是吃定这边拿不出多少兵力来,有些有恃无恐的感觉,这边天高皇帝远,自己当王总比给人家当属国来的潇洒和舒坦一些,这个刘毅倒是可以理解。
不过理解归理解,居延还是要的,刘毅研究过地图,居延的位置非常好,背靠居延泽,有丰富的水资源,四周也不完全都是沙漠,有可以耕作的土地,而且也是通往天山山脉的枢纽之地,天山一带的国家要过来,居延是必经之地。
“为我准备一些丝绸、布匹还有瓷器,这居延城,我亲自去一趟。”刘毅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道。
“您亲自去?”张源面色微变道:“司空是否太过冒险了?”
“冒险?”刘毅看着张源笑道:“两百护卫作为商队,先不说居延的兵马是否过千,就算有,我这支护卫队便足以应付。”
他的护卫有一百刘禅派给他的精锐,另外一百名则是吕玲绮自云南带回来的女卫,装备精良,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他这次是以商旅的身份去的,居延国就算不愿意重新当属国,也没这个胆量扣留大汉的商旅吧?
“下官这就去安排。”张源点了点头,躬身告退。
第六百零一章 塞上风光
无边的沙海中,偶尔能够看到一丛丛树木点缀着,听本地人说,那东西叫沙柳,能够在这样的地方生存的植物,生命力一般都很旺盛,它们的根茎深深地扎在沙土中,有的沈大十丈乃至几十丈。
更远的方向是连绵的沙丘,一望无际,站在车上放眼看去,四野景物都差不多,辽阔,混沌以及寂静,仿佛回到了远古蛮荒时代,整个世界只剩下这支队伍一般,又好像被整个世界遗弃。
白天虽然冷,但还不至于太严重,但到了晚上,几遍有着火炉,并且有着温暖属性的车厢里,依旧能够感受到那股刺骨的冷意,半夜里去外面撒泡尿,整个人都可能被冻僵,饶是以吕玲绮的体质,到了夜间,也只能缩在刘毅的怀里取暖。
“这便是沙漠么?”吕玲绮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只探出脑袋在外面。
“嗯。”刘毅点点头,他也是头一回来这地方,对于沙漠天气,他也只知道这里昼夜温差大,夏天热的时候能热死人,但冬天就不知道了,如今过来,哪怕有所准备,这夜间依旧冷的让人心惊。
“明日我做个东西,或许有用。”抱着老婆,感受着彼此的温度,刘毅牙冠打颤,这种温度,足以磨灭人的任何欲望,就如同现在,抱着天下顶尖的美女,予取予求,但刘毅却生不出半点歪念来,太特娘冷了,现在,刘毅只希望能够尽快赶到居延城,那里应该好一些。
“嗯。”吕玲绮点点头,将整个身子都缩进刘毅怀里。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初升的朝阳驱散了夜间的寒气,温度开始回暖,刘毅感觉仿佛重生了一般,以往,他喜欢夕阳,如今却是第一次赶到朝阳竟是如此美丽!
周围的环境似乎跟昨夜日落时有些不同,不过这在沙漠中很常见,沙子会随风而动,哪怕今天是高高的沙丘,明天也可能直接成为个谷地,在这里,只能认准方向走,而不是认路,走的人再多,这里也不回有路,也因此,轨道想要铺设,就只能绕道。
也幸好配备了司南,否则这样的环境真的很容易迷失方向。
车队继续前行,刘毅却开始在马车上让人招来一堆木材开始叮叮当当的翘起来。
“这是……轨道车?”吕玲绮看着这板车有些眼熟,跟在刘毅身边这么多年,对于一些机关她也能认出来。
“嗯,不过没有轮子,也没有轨道。”刘毅笑着点点头:“记得诚儿小时候我给他做的可以在冰面滑行的冰橇吗?这个跟那个差不多,不过现在应该叫沙橇。”
吕玲绮点点头,没有再多问,只是坐在一旁,看着刘毅制作所谓的沙橇,吕玲绮一直认为,做工时的夫君是最吸引人的时候,便是看上一天,也不觉枯燥。
刘毅却也没管这些,老夫老妻了,对于妻子的目光,刘毅已经习惯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第一辆沙橇终于做完了,刘毅找了几人将沙橇从马车上放下去,不少人都好奇地看向这古怪的器械,轨道车大家都是认识的,但随着这些年轨道车的不断改进,除了汲取人力的杠杆之外,其他东西都已经被隐藏起来了,所以这沙橇也只能认得个杠杆。
刘毅也不多言,跳上轨道车,双手握着那杠杆,向后一扳,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沙橇向前滑行了丈许,再一扳,似乎更快了许多。
在众人的视线中,刘毅这般一直滑行出数里方才开始回转,不过片刻功夫便到,那速度不下快马。
众人不明觉厉,只觉得司空似乎又做出一件不得了的东西,有了此物,横穿沙漠定然快了许多。
沙橇:滑行+68,耐磨+69,坚固+67
“此处距离居延还有多远?”刘毅回来,从沙橇上跳下来,招来向导问道。
“回司空,这才进入沙漠,大概还得走半月。”向导连忙躬身道,车队虽然不慢,但装载着不少货物,也快不到哪去,以这个速度,半个月应该差不多可以抵达居延城了。
“半个月啊?”刘毅点点头,心中估算了一下,自己做的这沙橇一天能做两辆,而一辆车最多容纳两人,光是要做这个,就得三月,划不来,雇佣人的话,又有些太浪费了,刘毅此番出行带的货物不少,但钱可不多,没必要浪费在这种事情上。
“魏昌!”刘毅扭头,看向此行的两员队率道。
“司空。”魏昌过来,对着刘毅躬身道。
魏延跟刘毅也不是生人,不过这些年魏延驻守汉中,如今被派去驻守南阳,往来不多,两个小家伙见到刘毅也不像关兴、张苞那般能够放得开。
“这沙橇会用了?”刘毅看着对方笑道。
“回司空,会了!”魏昌眼中闪过一抹跃跃欲试的神情,年轻人对于这些东西兴趣可是相当浓厚的。
“你安排人用这个车来巡视四周,有什么异状,及时与向导说。”刘毅将沙橇交给魏昌道。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他对沙漠一无所知,强行装笔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喏!”魏昌答应一声,欢喜的结果沙橇,将军务交给自己的兄弟魏荣,便架着沙橇出去了。
这孩子~
刘毅摇了摇头,重新回到车上开始做下一辆,虽然无法加快行军,但总能让旅途不至于沉闷,那一望无际的沙海,初看时会觉得心情舒畅,一下子开阔起来,但时间久了,会出现视觉疲劳,给自己找点事是不错的。
“性格跳脱了些,有待磨砺。”吕玲绮看向魏昌离去的方向,对着刘毅笑道。
关兴、张苞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如今已经隐有大将之风,再过几年,便可独当一面,甚至比他们的父亲更加出色。
“慢慢儿来,多见见世面,人也就慢慢沉淀下去了,谁没个年少轻狂时?”刘毅点点头,继续开始打造第二辆沙橇。
众人再度上路,一路上众人交替使用这新奇的沙橇,倒也不觉无趣,直到日暮黄昏,天色向晚,气温陡降,众人不敢再前行,将车队围城一圈,马儿和骆驼都解开缰绳驱赶到圈内,各自进了车厢休息。
刘毅白天除了做两辆沙橇之外,在车内又嫁了一层皮革,将各处气孔封死,车内不似昨夜那般冰冷刺骨,却也绝对算不得温暖,出行在外,能有这样的环境依然不易,刘毅也不奢求,跟妻子抱成一团,也能有些多余的力气做其他事情。
如此行了十日,车队里多了五十架沙橇,车队里本就有工匠,刘毅雇了几人跟自己一起做,多做了几辆,白天一部分人骑马,另一半人却是坐架着沙橇,队伍前行速度快了不少。
这般又走了三日,入眼的沙海出现变化,开始出现土壤,甚至开始出现零星的行商。
“司空……”那向导面露喜色,来到刘毅身前。
“从现在开始,所有人以庄主称呼我即可。”刘毅面色严肃的道,这向导是张源麾下一主簿,早年行商西域,所以这次派来给刘毅做向导。
“是,庄主。”向导拍了拍脑袋,笑道:“我们比预计的要快了两日,再往前三十里便是居延城了,以现在的速度,下午便可以抵达。”
“怕是要走到傍晚。”刘毅摇了摇头道。
向导不解,很快,魏昌便来到刘毅车前,躬身道:“庄主,那些沙橇似乎坏了,慢了许多。”
“收到车上吧。”刘毅点了点头,沙橇在沙漠中能滑行,但到了土地上,可真不如车来得快。
“喏!”魏昌点点头,命人将这些沙橇装车,他们这一行带的车马足够,除了货物之外,还有不少是人住的,沙橇体积不算大,放到马车上也能装下。
刘毅其实是想扔的,这些东西实用价值不高,但想想以后回去也得用,沙漠中的沙柳就那么多,刘毅也不好都砍了去,而且这东西在沙漠中可是无价之宝,单人用的话,能够放货,储存水,而且速度不慢,卖出去也能赚上一笔。
到的离城不远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刘毅发现这居延虽是大汉属国,但装扮上却与汉家迥异,男子多挎腰刀,身上却多配珠玉,但却不失男儿昂藏气概。
年纪大的男子多留一脸浓髯,年轻的小伙子身材修长,很少见太胖的,女子双颊近颧骨的地方,都涂着夸张的腮红,显得颧骨高,眼窝深,虽然看着不习惯,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城门口并未阻拦,汉家服侍在这里还是很少见的,大汉这些年内战不断,往日往来西域的商贾也就烧了,更何况刘毅这一行不但人多,车马也多,所以沿途会有不少围观,周围都是说着一堆听不懂的话,对着这边指指点点,却无人敢靠近,毕竟大汉如今虽然衰败,但余威犹在,西域诸国,对大汉多少都有几分敬畏之心,这种心态离大汉越近就越明显,更何况居延早几年还是大汉属国。
第六百零二章 居延
居延城的城墙是土砌的,高不过两丈,城门洞也极小,这让见惯了大汉城池的众人有些不适应,别说跟长安城比,便是寻常县城的土城墙,也比这个有气势多了。
“货带的有点多了。”看着这座城池,刘毅苦笑道。
他带来的都是丝绸、瓷器等货物,这些东西,在西域诸国当中,那可是各国王室才能享用的东西,以居延城的规模来说,他不觉得居延王能够消费多少。
既然是以行商的身份过来,刘毅自然不能跑去驿馆住,安排向导带人去找投宿之地,据向导所说,居延虽小,但往来客商却是极多,因此有不少驿馆,如今正值冬季,是客商最少的时候,说不得可以盘下两座驿馆来住,毕竟刘毅这边有两百多号人,以居延城的规模来说,恐怕也没有哪个驿馆能够容纳这么多人。
一边着人去安排投宿之事,让魏昌和魏荣两兄弟带队别乱跑,等待消息,刘毅则带着吕玲绮以及几名女卫在街上闲逛,同时也了解一下居延的民情。
居延城作为西域天山山脉到大汉的重要枢纽,这里能够看到各国商贩,汉朝的官话,就算不会说,这里的人大多是能够听懂的,毕竟居延脱离大汉也不过十多年的时间,但会说的却不多。
至于交易,这里大多是以物易物,五铢钱在这里不好使,但有一点,刘毅发现这里的玉器特别多,甚至很平常,寻常人身上都会带一两件,而且看起来在这里并不算什么罕见的东西。
“夫君在看什么?”吕玲绮见刘毅的目光一直追着一名身材高挑的女子一直到消失,语气中多少有几分不满。
“夫人有没有发现这里的玉特别多?”刘毅扭头看向吕玲绮道,别说女人,男人身上都会配有玉饰。
“西域之地有不少玉矿,夫君不知吗?”吕玲绮疑惑的看向刘毅。
“知道,却也没想到到了如此泛滥的地步。”刘毅点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笑道:“难怪每年都有那么多行商往这边跑。”
云南也产玉,不过云南那边对玉的开采并不上心,更多的是银,云南那边的人多佩银饰,道理其实相似,云南那边,白银也不是什么珍贵事物,这边的玉估计也是白菜价。
而到了中原,玉却很值钱,刘毅稍微了解了一下,一件不错的瓷器,在这边能换上百斤玉,暴利啊!
“夫君准备贩玉么?”吕玲绮笑道。
“有这个想法。”刘毅却是认真的考虑道:“这些玉雕刻一下,送到中原区卖,未来几年都不用愁钱了,不过,我现在对这座城比较感兴趣。”
“居延?”吕玲绮不解的看向刘毅。
“嗯。”刘毅点点头道:“南北枢纽,东扼草原咽喉,南靠沙漠,是处绝佳之所啊。”
“若是夺城的话……”吕玲绮看了看四周笑道:“两百护卫虽然不多,但如今既然已经入城,击溃居延军该不难。”
这么一座小城,虽然如今还没有详细的信息,但军队最多也不过千余,而且散落各方,只要及时制住那居延王,夺城不难。
“不妥!”刘毅摇了摇头道:“太粗鲁,而且夺居延不难,但此举会令西域诸国警惕,反而对日后归化西域有碍,我们得用比较温和的手段夺取此城。”
“哦?”吕玲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