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后人破解,最好的办法,其实是简单埋葬就好,这样也不会有人惦记。
  只是刘毅心中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这个时代的英雄,总该留下些什么给后人知晓,或许他们并不完美,但却是这个时代不可抹去的存在。
  葬礼上,刘毅很平静,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司空此番归来,为何不多留些时日?”刘禅陪着刘毅一路走到长安城外,眼看刘毅要登上车,突然问道。
  “人这一生,到了臣这个年纪,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刘毅对着刘禅一礼道:“臣想多留些东西给后人,不想荒废光阴。”
  刘禅点点头,苦笑道:“司空所言极是,只是司空何时回来?”
  “臣已与伊吾、移支、焉耆等五国达成协议铺设轨道,乌孙、大宛商贩去年已开通贸易,更远处的贵霜国也开始派遣商人,待西域入我大汉疆域之日,便是臣归来之时。”刘毅想了想道。
  “司空……”刘禅看着刘毅,叹了口气,对着刘毅一礼道:“朕愿司空能早日还朝,我大汉不能没有司空。”
  “陛下言重了。”刘毅登上车道:“切莫将这天下寄托于任何一人身上,国家强大,绝不该只因一人而兴,若陛下只能看到老臣的功绩,却置那些为此终年留在西域,有家不能还的匠人,还有那些为我大汉守土开疆的将士于何地?他们或许渺小,但并不卑微!臣所做的一切,都是集众力所得,只臣一人,便是致死,都未必能够建起一城!老臣告退!”
  刘禅看着刘毅的马车渐渐消失,苦笑着摇了摇头,见惯了朝中党派之争,刘毅这样的观念让他有些不适应,同时也有些明白刘毅为何宁愿在西域受那寒暑之侵,也不愿在朝中安享富贵。
  “陛下,司空这话是何意?”黄皓有些揣摩不轻刘禅的心意,小心的询问道。
  “你永远都不会理解的,大汉能有司空辅佐,实乃大汉之幸也。”刘禅摇了摇头,转身带着群臣朝着长安而去。
  司空有他的理想,自己也该去为大汉去奋斗了。
  ……
  刘毅在五月返回居延之后,下达了一条征兵令,范围却是整个西域,这两年随着丝路逐渐恢复,中原的不少物品被带来西域售卖,西域诸国之间并不平静,大战虽然没有,但各国之间的因为利益的纷争却从未断开过,作为大汉在西域的实际掌权者,这些纷争都需要这边来调和,大汉在西域的驻军随着商业版图的扩张已经开始有些捉襟见肘,刘毅这次回长安,也请得了刘禅允许的征兵之权。
  刘毅这次在西域征兵,与以往不同,只要愿意为大汉征战,都可获得大汉户籍,不论种族,都可享有大汉将士的福利,比如家人可以一同迁为大汉户籍并获得一定的免税权利,有功将士子女可以获得学习大汉文化的资格。
  随着刘毅在居延扎根,大汉将士的福利待遇也在西域逐渐传开,相比于这个年代的征兵制,大汉将士的种种特权无疑吸引了许多人,这两年通过居延城加入大汉户籍,并参军的诸国人口可不少,甚至如今的西域汉军之中,还有来自大宛、乌孙的将士。
  随着刘毅这条征兵令下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大汉落户,加入大汉户籍,单是居延城,从当时刘毅接手的八千人口,到如今已经接近两万,这其中有一部分是迁来刺出的汉人,但更多的是选择在这边落户的各国商贩,这也是刘毅为何如此重视居延的原因。
  兴元五年,敦煌书院创立,同时通往伊吾的轨道建立,同年,伊吾选择臣服,伊吾城改为伊吾县,刘毅将治所迁往伊吾,西域汉军在这一年扩充至五万,与之相应的是周围诸国人口、国力的不断削弱。
  伊吾的归附仿佛是个信号,同年,移支、金满城、柳中城、交河城相继归附、设县,天山山脉以东,被刘毅表奏天子,设居延郡,治所却在伊吾。
  而随着居延郡的建立,天山山脉以西的诸国开始出现联合趋势,废除五铢钱,拒绝与大汉交易,甚至禁止国内商贩往西走。
  “五铢钱已经开始流通,现在拒绝?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刘毅得到了消息之后,也只是笑笑,经济封锁,主动权向来是掌握在强国手中,弱国对强国进行经济封锁,这供需关系可就颠倒了。
  “司空,要出兵么?”黄荣略带几分兴奋的道,这两年他在这边得刘毅锤炼,身上那股纨绔之气尽去,如今担任刘毅身边的护卫军统帅,却是颇为好战。
  刘毅摇了摇头:“让他们自己闹腾去吧,我倒想看看这些小国能否支撑过今年,断绝与这些国家的所有交易。”
  西域根基已然立稳,这个时候跟自己打经济战,真不如直接亮刀子厮杀来的实在。
  “另外以后大汉以及所有想要跟大汉贸易的国家,无论买卖,都只认五铢钱,不再以物易物。”刘毅穿好了自己的斗篷笑道。
  其实随着刘毅大量铸币,五铢钱已经渐渐代替了以往的以物易物,只是一直以来,并没有规定买卖只能用五铢钱,如今算是第一次正式进行强硬规定五铢钱为交易货币,看起来似乎有些多此一举,但事实上却是彻底规范了西域的交易市场,因为有之前的铺垫,做到这一点,也是水到渠成,遇到的阻力可比一开始就进行这个规定要小的多。
  “不打仗?”黄荣有些失望道。
  “过年了,别老想着打打杀杀,放你半年假,回去见见你老父吧。”刘毅瞪了他一眼道。
  荆州距离这里可有万里之遥,半年假,实际能在家待得时间可不长。
  “多谢司空!”


第六百零八章 团聚
  黄荣走了,刘毅则返回了伊吾,每年过年,跟家人团聚是刘家的习惯,而且今年和往年不同,儿子刘诚被赵云特许前来跟刘毅团聚,女儿带着女婿也来了,不过因为这边天气的原因,新生的外孙并没有带来,这多少让刘毅有些遗憾。
  “孔明和子龙还好吧?”看着许久不见的女儿和儿子,刘毅脸上虽然没有太多表情,但心中却是开怀了许多。
  自己女儿没加错人,语言或许可以骗人,但有些细微的东西不会骗,至少自己女儿在诸葛家过得不错,没被亏待了,这就好了。
  “将军身体不错,去年还在赐支河大破烧裆,如今盐池、赐支河以东,都已被将军攻陷。”刘诚笑道。
  “嗯,我有看军报。”刘毅点了点头,看向儿子道:“湟中之战,我儿表现不错。”
  赵云这两年治理西凉,归附羌族做的很不错,而刘诚也在这几年中快速成长,只是凭着军功,如今已经到了裨将,是赵云麾下唯一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湟中之战,以三千兵马大破两万羌军,在最年轻的一带里,刘诚无疑是最亮眼的那一个,文能治理地方,武能率军破敌,十二岁离家出走,隐姓埋名从军,五年的时间里,从一名新兵营出来的伍长,一路走到裨将的地位。
  或许这个将位并不算高,但却是靠着自己的功勋,一步步爬上来的,甚至多次拒绝升迁,十七岁的裨将,在整个大汉朝的历史上,在这个年纪担任裨将者都不多,对于儿子这份成就,刘毅很满意,甚至相当自豪,就能力来说,自己这个儿子显然比他老子优秀很多。
  刘诚默默地点点头,他这一路走来,受过的美誉并不少,但唯有父亲这一句认可,让刘诚心中有种被认可的感觉。
  “父亲的身体也不错,只是颇为劳累,爹,你知道吗?这几年大汉日渐富足,单是益州一地,去年的赋税便是十年前的两倍还多。”刘明笑道:“如今父亲每日都是笑脸迎人呢。”刘明抱着旺财笑道。
  “若不如此,我们这些年的努力岂非白费?”刘毅摇了摇头道:“孔明也是,跟他说了多少次,莫要操心太多,看来他最终没能放进心里啊。”
  “爹还不是一样?”刘明没好气的瞪了刘毅一眼道,大汉有两个工作狂,一个是左相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司空刘毅了,诸葛亮整日埋头于案牍之间,只要是左相府负责的事情,事无巨细,他都要过问,另一个就是刘毅,为开拓丝绸之路,带着妻子一去西域就是三四年,而且照目前的状态,这个时限会越来越久,而且听说刘毅每天几乎大半时间都待在天工坊中。
  “这哪能一样,我只干自己的事情,手下的人都有活做,他们的事,我只管结果和有无犯法,其他的一概不问。”刘毅摇了摇头道:“你看这些年我手下,出来多少人才?孔明呢?说句不好听的,他要一走,左相府那一摊子事一时间都难找到人替代。”
  “好好,你说的都对~”刘明摇了摇头,不想在这件事上跟刘毅争,况且这话也没好说,这都谈到诸葛亮死后的问题了,一边是自己老爹,一边是自家丈夫的父亲,刘明很明智的选择了终止话题。
  “大过年的,便少说这些事情吧。”吕玲绮帮刘毅摆好了餐具,没好气的道。
  “说说而已,你看看庞士元多潇洒,还有那崔州平……唉~孔明如此做法,出力不讨好,而且也……”刘毅摇头叹道。
  “夫君!”吕玲绮看了一眼一脸尴尬的诸葛乔,不满的瞪了刘毅一眼,当人家儿子面说人家老子的不是,就算有道理,你叫人家怎么想?
  “好好好,不说。”刘毅摇了摇头,指着桌上的瓜果笑道:“伯松,尝尝这些,不少东西中原都吃不到的。”
  “多谢岳父。”诸葛乔松了口气,坐在刘毅对面。
  “明儿没有欺负你吧?”刘毅笑问道。
  “爹!”刘明有些无奈的看着刘毅。
  诸葛乔连忙摇头道:“夫人待我很好,怎会让小婿难堪?”
  “没有就好。”刘毅放心的点了点头,虽说不能让自家女儿受了委屈,不过要是自家女儿不懂事,该收拾的时候也不能手软,当下道:“她欺负了你你且书信于我,我亲自回去教训她。”
  刘明有些无语了,只能坐在一旁抱着旺财生闷气,瞥见刘诚脸上淡淡的笑意,凤目一瞪道:“你笑什么?”
  “没有,只是想起西凉一些趣事。”刘诚摇了摇头,他从军多时,加上严于律己,身上自有一股军人气度,此刻虽然是随口敷衍,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在很严肃的说这句话。
  “哦?”本来只是一句敷衍的话,刘毅闻言目光却是微微一亮:“诚儿说来听听。”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羌族虽然统称羌族,但其实内部也有分别,不同羌族,乃至同一羌族之中的不同部落,民俗风情之上都有差异,这归化诸部时,发生了不少趣事,手下几个将士被当地女人强拉走了。”刘诚笑着解释道:“与当初南中之时倒是颇有相似之处。”
  “后来呢?”刘明好奇的询问道。
  “将错就错。”刘诚下意识的看了诸葛乔一眼,随后收回了目光道。
  “嗯?”刘明目光变得不善起来。
  刘诚转头看向刘毅笑道:“不过父亲在河套的法子,在西羌之地也颇为有用,不过为何父亲在西域似乎并未用此法?”
  刘毅笑道:“这西域之地与匈奴、羌人不同,因为丝绸之路的发展,他们人口虽然不多,但意识观念却已经脱离了蛮荒,开始向文明过度,有了相对完善的贸易理念,管理国家的制度,匈奴、鲜卑、羌人所求者,其实不过生存,但在西域大多数国家来说,生存问题并不困难,甚至不少国家虽然人少,却相当富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们所追求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生存问题,还有更高的东西,比如荣誉,比如认可,但他们本身国家并不强盛,所以我大汉这样的大国,本身对他们就有着足够的吸引力,我们所需要付出的,其实更简单,只有认可而已。”
  “但这并不容易。”刘诚摇头笑道。
  长城的建立,自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同样也有消极的一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汉人和胡人原本模糊的界限变得泾渭分明起来,如今大汉对于胡人的态度,普遍都是以一种看野蛮人的方式去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若是一直往前追溯,也只有黄河流域这一带算是最纯正的中原人,后来通过不断的征战、兼并和融合之后,扩大到如今幅员辽阔,但也正是因此,一种自满的情绪油然而生,不再兼并,而是开始排斥。
  如今的刘毅,正是要打破这种排斥,但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不止是汉人如此,其他人同样如此,莫说刚刚收复没几年的河套地区和尚未完全收服的羌人,单是很久以前刘毅平定的南中,这些年因为种族问题而爆发出来的小规模争端和矛盾也从未停止过。
  刘诚这些年随赵云戍边,平定羌乱,对于这一点,自然体会更深,何况是西域诸国了。
  “不容易也得做啊,大汉重归一统之后,想要继续变得更强,就得对外扩张,若是什么事都因为不易便止步不前,就算重归一统也不过是开始为下一次纷争和矛盾做准备而已。”刘毅笑道。
  其实就算对外扩张,也不可能出现一个永不衰败的王朝,这对君王的要求很苛刻,需要一个目光足够长远而且有足够魄力的君王,但皇权的继承制度注定是不可能的,再优秀的基因也是有可能繁衍出废物来的,何况皇位交替,有时候也不只是帝王一个人的事情,这一点,刘毅是十分清楚地,但至少该让大家清楚地知道,这世界其实很大。
  “这有些笨。”刘诚摇头笑道,这事情,三代都未必能够做到,更何况自家父亲再厉害,也不可能长生不死。
  “这世上需要聪明人,但其实更需要笨人。”刘毅并不否认:“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所有的路,都是我们这种本人探索出来的?我更喜欢你将其称之为执着。”
  “父亲所言甚是,孩儿受教。”刘诚仔细想了想,点头道,若是这么说的话,自己其实也算个‘笨人’了。
  “吃饭了。”吕玲绮带着几名婢女,将饭菜端上桌:“儿女好不容易与你我团聚,可否不说这些事情?”
  “习惯,习惯。”刘毅哈哈笑道:“好了,不说这些了,今日我刘家团聚,是大好日子,诚儿,你如今业已长大,可以陪为父好好喝几杯了,这西域的葡萄酒为父可是珍藏了不少,陪着这夜光杯最好,来,走一个~”


第六百零九章 开疆拓土
  “夫君?”夜深人静,虽然已是老夫老妻,夜间活动频率不如当年,但偶尔兴起时,缠战也是昏天黑地,两人的体质都异于常人,哪怕已经年近五旬,偶尔玩起来却也不输壮年,狂风暴雨之后,是一种难言的平静,躺在夫君的怀中,吕玲绮突然轻唤了一声。
  “嗯?”刘毅将双手枕在脑后,低头看向妻子,黑暗中,依稀能够看到夫人白皙的脸庞,那双明目即便到如今,也依旧灿若星辰。
  “妾身突然想,若是我们一家,都能够一直定居在这西域之地,不必去管那中原的纷纷扰扰该多好?”吕玲绮的笑容,一如当年初见,在刘毅的保护下,她并未承受太多压力,也因此,她的笑容依旧纯粹。
  只是刘毅的庇护虽然好,但毕竟身在这个圈子里,吕玲绮也并非什么都不懂,自己的夫君是大汉重臣,但却并非真的高枕无忧,女儿当年的话,吕玲绮依旧记得,只是后来父女俩似乎都忘了这件事,没有再提,吕玲绮也没有再问,但在她看来,中原虽好,却远不比这西域逍遥自在。
  “回去还是要回去的,不过还要在这边多待几年,蒸汽机你也看到了,已有了试验品,只是耗水量太大,在这西域之地不好多用,而且其中还有不少问题,很多地方可以改进。”刘毅搂着妻子笑道。
  蒸汽机是刘毅在云南就开始研究的东西,期间做过很多次试验,如今的蒸汽机算是可以投入使用了,但对水和煤的消耗超过刘毅的预期,而且体型庞大,用在开矿、机床上还行,但有时候损耗可能比收获都多。
  其实更精巧实用的设计刘毅这边也有,但对材料的精度要求很高,高压锅炉的密闭性上不足,也是造成损耗过大的根本原因,刘毅一直在寻找可以替代橡胶的东西,也试了很多,但效果却差强人意。
  另外精度上,若能再进一步,也可以减少损耗,不过第一台机床出来以后,精度可以逐步提升,这个问题如今已经解决了,但密闭性的材料刘毅如今也只能试着用一些软木来代替了。
  “这些事情妾身也不懂,不过夫君那能够自动运转的器械若投入生产,真有那般厉害?”吕玲绮好奇道。
  “以之操纵轨道车,再将木轨换成铁轨的话,从这里到长安,只要染料足够,不到两日便可抵达长安,不过这条路修起来,可不像木轨那般容易。”刘毅苦笑道,铁轨要有枕木,还得建立防止有人偷盗铁轨的甬道,沿途的岗哨等等,甚至还得专门立一条铁轨保护法,严禁偷盗。
  目前来说,轨道车已经足够大汉运转,而且如今限于开采技术的问题,铁矿还没有富足到让他来铺设铁路的地步,所以这个也只是想想,想要付诸实践,恐怕得等到天下一统之后,眼下刘毅只是想将蒸汽机进行改良,眼下的蒸汽机,运营成本太高,有些得不偿失。
  “不到两日?”吕玲绮有些吃惊的看着刘毅。
  之前为见关羽和张飞最后一面,刘毅从居延出发,昼夜不停的开动轨道车,前前后后也用了五日,已经是极快了,从伊吾到长安,比居延多了好几百里的路程,只要两天便能抵达,这让吕玲绮有些不可思议的感觉。
  刘毅也没有解释太多,两天是个预估值,在不出任何问题而且中途没有停顿的情况下,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但事实上途中得补充水,再要起步得重新加速,真的运行起来的话,恐怕得三天到四天,不过对这个时代来说,也已经是很快的了。
  “真有那一天,我便辞去官职,陪夫人去看看大宛、康居还有更远的安息、大夏,你我夫妻一起畅游世界。”刘毅笑道。
  真到了那一天,工业时代来临,将是无人可以组织的了,到时候,刘毅也想带着妻子,去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
  吕玲绮有些憧憬的靠在刘毅怀中,呢喃道:“若是如此,你我若回不来怎办?”
  “那就找个旁人找不到的地方,青山绿水,山明水秀,你我夫妻就隐居下来,养只狗,再养些珍禽异兽,过那闲云野鹤的生活。”刘毅有些向往道,他这一生一开始求存,后来遇到了刘备,加入了这天下之争,追求也开始发生变化,从最开始尽快结束乱世,到后来想要封妻荫子,如今随着儿女长大,刘毅对于权力、财富已经渐渐看淡。
  有些东西,没有的时候会倾尽一切去追求,但当拥有过后,能够将其看淡,那就算是一种境界之上的升华,如今刘毅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为大汉,为华夏留下些什么,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够在未来少一些磨难和浩劫,希望华夏能真的人人如龙,永远屹立在世界之巅。
  这些东西说起来似乎很虚,但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拥有过荣华富贵,享受过权利之后,若能从中走出来,看到的东西和考虑的东西将不会再往这些东西上靠拢,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当然,也有可能向恶的方面去。
  若是自己的理想达到了,那这样的生活正是刘毅最向往的。
  “但得回来,我们的根在这里。”吕玲绮靠在刘毅怀中,想着刘毅描绘的画面,痴痴地笑道:“也需到时候你我已是白发苍苍。”
  “那不好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黑暗中,刘毅握住吕玲绮的柔荑,微笑道。
  “嗯。”
  ……
  过了年关,便是兴元六年,刘明夫妇以及刘诚一直在伊吾城陪伴刘毅夫妇到正月底才离开。
  享受了一个月的天伦之乐以后,刘毅重新投入了工作。
  一个多月的经济封锁,效果已经出来了,随着大汉以及西域诸国之中,与大汉保持通商的郭嘉断绝了与那几个小国的商贸往来,原本的财富变得一文不值,国内的贵族首先开始不满,甚至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出现了内乱。
  二月初,焉耆向大汉称臣,愿意归附,王室被刘毅送往武威,如何安排由朝廷做主,如今既然已经开了头,居延王的待遇可不会出现在其他小国的王室身上,除非如乌孙、大宛这样的大国,否则待遇上是不可能如先前一般。
  同时第二轮轨道铺设也在各国的积极响应下开始了,伴随着轨道的开通,不少天工坊烧制的玻璃制品开始大量销往西域各国,以此来掠夺式的夺取诸国财富以及资源。
  而大量的奢侈品最终的消费还是落在了诸国百姓身上,不堪重税的百姓开始纷纷出走,前往大汉所控制的城池投军或是谋生。
  不少国家开始支撑不住,有的开始励精图治,拒绝琉璃制品,也有的干脆将国家让给大汉来治理,让大汉来添补这些空缺。
  西域诸国大多都是千户或是百户人口的小国,抗风险能力弱,刘毅收拢西域诸国的速度也开始加快,到了兴元七年(公元234年)初,随着于阗国的正式投效,大汉的疆域已经蔓延至于阗河畔,这一年,刘毅在西域投放的新币数量已经达到三十亿,这其中,最多只有五亿是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