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劳,请回复赵将军,我等稍后便至。”顾谭颔首道。
  “喏!”侍者微微一礼,躬身告退。
  两人苦笑一声,各自洗嗽之后,穿戴整齐来见赵广时,赵广正在跟那位卢瑟将军谈话。
  “两位没有睡好?”赵广意外的看着两人道:“可是有招待不周之处?”
  “没有,只是长安与江东毕竟有所不同,有些不适。”诸葛恪摇头笑道。
  “两位,陛下已经下诏,今日接见东吴使臣,请两位随我入皇宫吧。”赵广点点头,这个倒是也有人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不过在长安住上几日便好了,问题不大,不过眼下还是天子召见比较重要。
  “有劳了。”顾谭客气道。
  既然是东吴使团,朝见天子时,该有的仪仗是必须有的,他们昨日带来的随行护卫倒是睡得不错,一个个精神奕奕,在赵广的引领下,径直来到皇宫之外。
  正要入宫时,却见城墙方向突然升起一道火箭,同时嘹亮的号角响起。
  “快,先让开!”赵广闻声朝着后方看去,面色一变,连忙一挥手,四周的汉军将士以及前来的朝臣和诸国使臣迅速向两侧退开,眼见顾谭和诸葛恪不明所以,赵广连忙喝道。
  顾谭和诸葛恪连忙带着使团往两边退开,不一会儿,便见一骑风尘仆仆而来,背上还插着两面战旗,一路畅通无阻,即便入宫门都未曾下马。
  “定国兄,这是……”顾谭疑惑的看向赵广,入眼所见,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哪怕是身为三公的黄权,在听到号角之后都迅速退到两旁,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子仪仗到了,谁能想到只是个小兵。
  “我大汉规定,无论何时,前线情报若莱,不论官职大小,上至丞相三公,下到黎民百姓,皆需让行!”看着远去的骑士,赵广笑道。
  “有战事?”顾谭和诸葛恪一惊,随即有些疑惑,他们是一路从荆州赶来的,没听说最近有什么战事啊。
  “嗯,年初的时候,大宛、乌孙联盟,聚集八万大军意图攻取西域,司空率军抵抗,应该是战报送来了。”赵广见后方没有其他哨探,微笑道。
  大宛?乌孙?
  顾谭与诸葛恪看向赵广,这两地方距离大汉可不近呢,距离长安得有上万里吧?
  “根据计算,大宛的贵山城距此大概有六千七百余里。”赵广眼中闪过一抹兴奋神色道:“走吧,前线战报到了。”
  顾谭和诸葛恪怀着疑惑跟随赵广以及一群番邦使者入朝觐见天子。
  对于那气势恢宏的宫殿,两人此刻已经麻木了,从进长安开始,到现在,两人已经记不得自己心中震惊了多少次,到现在,哪怕这皇宫再如何恢宏、精致,两人也没有太多的感觉。
  刘禅还未入朝,先前的骑士已经等在大殿中央,大汉文武分别按次序站做四列,诸葛亮与庞统分列两侧,其次便是刘巴和黄权,再往后便是魏延、庞德、马岱等武将,大汉的大将如今都在四方戍边,连魏延都是最近才从河套调回来的,也是为锻炼年轻将领。
  群臣到齐之后,刘禅方才在小黄门黄皓的陪同下来到大殿之上,看到大殿中央的骑士,刘禅有些惊讶道:“今日竟有战报?可是司空与大宛、乌孙之战有了结果?”
  “回陛下,司空如今已率军攻占贵山城,乌孙也已被魏昌将军挡于石城,在得闻大宛国灭后,乌孙已经举国北迁,我大汉西州外患已除,司空特命卑职前来送上奏书。”骑士躬身道。
  西州,便是刘毅在将大汉势力推至于阗河一带是,上表建议朝廷在昔日的西域再设一州,设州刺史、将昔日的西域三十六国划分为数郡,这其中,大宛也在当初划分的郡中。
  “好,司空不愧是我大汉柱石!”刘禅抚掌笑道:“快将司空奏书呈上来。”
  “喏!”黄皓小跑着下来,从骑士手中接过奏书,又快步跑回来。
  “念!”刘禅笑道:“也让诸卿以及各国使臣共享。”
  “喏!”黄皓连忙打开奏书,深吸了一口气,压着嗓子大声道:“兴元九年初,疏勒归降,西域已近一统,有番邦大宛、乌孙两国,不服王化,轻启战端,携众来攻,幸得西州众将士用命,于三月中旬于疏勒大破大宛,历时两月,大汉天军攻入大宛王城贵山城,俘获大宛王室,现已派人送归长安,此外大宛有口三十余万,可单独设一郡,此处民风与我大汉迥异,语言亦不相通,若要彻底使其归化,当效仿始皇书同文、车同轨,若能将此地彻底化为我汉土,则此地可为我大汉与西域诸国交流之重镇,臣请陛下尽快安排此事。”
  如今的西域可不是从前的西域,以前的西域诸国,如今已经成为西州,现在的西域,应该是大宛以西的地方,才能称之为西域。
  三十万人口!?
  不少人闻言有些惊讶,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西域那些国家的人口,能满万就算不错了,如今突然出现个拥有三十万人口的国家,的确令人惊讶,就算放到中原,这么多人口,也算是中等的郡了,难怪刘毅当初划分西州时,要将大宛国单独设郡。
  “好!”刘禅闻言笑道:“司空用兵如神呐,准奏,另外大宛国财富由司空做主,一部分奖赏有功将士,另一部分则由司空支配,既然占据了大宛,以司空性格,恐怕少不得一番改动。”
  “陛下!”李严皱眉道:“这是否太过草率?至少也该清点一番,司空品性高洁,但也难免其麾下有贪婪之人?”
  “陛下,大夫所言也不无道理。”黄皓低声提醒道。
  “也对,那正方,你便尽快派人前去大宛清点财物,另外……”刘禅扭头,看向诸葛亮道:“这大宛太守人选,便由左相安排,一并上路。”
  “臣,遵命!”诸葛亮和李严出列,躬身领命后,各自退回班列。
  诸葛恪闻言却是眯了眯眼睛,看了看李严,又看了看黄皓。
  “陛下!”太常出列,躬身道:“东吴使者已至。”
  “哦?”刘禅点点头道:“听闻吴王在海外发现一岛?颇为广博?”
  “回陛下。”诸葛恪和顾谭站出来,躬身道:“正是如此,此岛地域颇广,可比吴郡,岛上已有百姓,据说是先秦以前陆续渡海漂泊至此,吴王将此地命名为夷州,希望陛下可将此岛划入江东治下。”
  刘禅想了想,点头道:“既然岛上之民与我大汉分数同宗,而且此岛距离江东最近,便归属于江东吧,不过户籍、耕田等需尽快整理成册,上交朝廷。”
  “陛下。”顾谭苦笑道:“吴国这些年来穷困,吴王有意将我大汉恩泽布及夷州,奈何有心无力,臣等此番前来朝拜天子,希望陛下可拨一些钱粮,用于夷州建设。”
  刘禅闻言皱了皱眉,定名分的事情,那夷州本来就是孙权发现的,而且也不在手边,嘴皮子一碰,大汉地图上就多了一个郡,他自然愿意,但现在又要钱要粮,这个就得斟酌一二了。
  毕竟刘毅刚刚打下西域,如今大汉的力量都集中在建西域上面,尤其是钱币方面,这基本不可能,别说吴国,刘禅这些年都没怎么见过钱。
  “陛下,兹事体大,不可贸然绝断。”庞统皱了皱眉,对着刘禅躬身道。
  “不错,大汉如今也在各处动工,需得商议。”刘禅点点头,看向二人道:“且在长安住上些时日,待朕与诸卿商议之后再做答复。”
  顾谭和诸葛恪早就知道这事难度不小,当下也只有点头道谢,退回班列。


第六百一十三章 千头万绪
  夷州划入江东治下的事情已经确定,但关于资助江东建设夷州的事情,却并未定下来。
  从皇宫里出来,诸葛恪和顾谭齐齐叹息一声,今日朝堂上,更多的是对西州如何分配、治理以及北遁的乌孙是否要继续追究的问题争论,至于夷州,显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想想其实也不奇怪,毕竟东吴如今虽然向大汉称臣,但实际上既不朝贡,而且有着绝对自主权,不受大汉任何方式的支配,而西域,那可是人大汉自己的,尤其是那大宛的三十万人口,着实让人有些眼红呐!
  “元逊兄,今日是否该拜会一下诸葛丞相?”顾谭看向诸葛恪笑问道。
  诸葛亮在汉朝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诸葛恪的弟弟诸葛乔如今更是诸葛亮的继子,有这份关系在,或许可以试试请诸葛亮帮帮忙。
  “是该拜会。”诸葛恪点点头,就算没有这件事,按照礼数,自己来了长安也该拜会诸葛亮,之前没有去拜会是为了避嫌,如今见过天子以后,也该去拜会一下自己这位叔父了。
  “对了,大宛具体在何处,元逊可曾去过?”顾谭好奇道,他们对大宛的了解,更多是源自于史书,知道那里盛产好马,但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距中土有万里之遥,谁也没想过要把大宛给攻占。
  真的占领了,怎么治理?
  就算从长安出发去往大宛,恐怕也需要几个月才能到吧?
  “没去过。”诸葛恪苦笑道,中原士子在学成之后大都会选择游学,增广见闻,但也就是在中原走一走,出国的可真不多,至少诸葛恪没去过。
  “我去挑选些礼物。”顾谭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这些年大汉的发展太强势,谁能想到西域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被对方给拿下了,万里疆域……没法比。
  “今日在朝上我却发现一些端倪,日后或可一用。”诸葛恪想起朝堂之上的问题,突然笑道。
  “哦?”顾谭看向诸葛恪。
  “此处不便说话。”诸葛恪看了看左右,摇摇头道:“先去拜访叔父吧。”
  顾谭:“……”
  ……
  东吴要求援助的事情,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大汉如今虽然强盛,但用钱的地方也多,刘毅准备在大宛建立几座城关以防备贵霜也就是昔日的月氏以及北边的康居来犯,贵霜、康居以及乌孙的习性跟匈奴、鲜卑相近,都是居无定所的那种,如今拿下大宛,大汉的掌控力已到了极限,轨道车便是日夜不停运行,中间不考虑天气变化,也得大半个月才能抵达贵山城,再远就算打下也没办法掌控。
  月氏虽然可以通过蜀中的山路走,那样距离上会近一些,但便是木轨铺设也比在西凉、西域铺设木轨难的多,暂时刘毅也没办法考虑这些。
  刘毅收到回信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同来的还有朝廷派来的大宛郡守将。
  “卢瑟将军?”刘毅有些以外的看着送来信笺的卢瑟,笑道:“不想朝廷竟将你派来此处。”
  当初卢瑟带着八百将士跑来寻求庇护的时候,还跟汉军当时的守军打了一仗,不过有城池之利,再加上守城的又是已经有了丰富作战经验的魏昌,欧式战法在习惯了之后,对付起来总能找到方法的。
  西域往西这边,尤其是大宛,战法上更接近欧洲战法,刘毅当时正研究破敌之策,卢瑟差点被当成大宛先锋被刘毅一锅端了。
  “卢瑟将军是大秦出身,对于这边的事情,该比我们更加了解,是以朝廷封卢瑟将军为骑都尉,驻守大宛。”同行过来的还有朝廷新任的大宛太守,也算是熟人,正是当初的武威太守张源,这些年张源因为功绩,被加封为关内侯,入朝听用,这一次大宛太守需得熟悉西域之事,而且要有足够的经验治理,张源正好符合这个要求,所以被派来担任大宛太守,随行的还有一批书院中刚刚升学的学子。
  这是刘毅所要求的。
  刚刚毕业,一腔热血,正是最有闯劲的时候,而对于大宛这样有着自己文化的郭嘉来说,中原的经验并不能照搬过来,用那些经验老到的,倒不如用这些没有经验,却又足够创造力的年轻人更适合这里。
  大宛的拿下可不只是为大汉添加了一郡之地还有几十万人口那么简单,这里也是大汉与整个欧亚大陆各国交流的窗口和门户,刘毅希望大汉能够吸收更多的思想。
  “司空先生,我现在需要做什么?”卢瑟笑道。
  “汉话说的不错。”刘毅怔了怔,随即笑着拍了拍卢瑟的肩膀,示意两人坐下来道:“陛下可曾要我回朝?”
  当初刘毅跟刘禅说过,西域平定之日,便是他回朝之时,所以有此一问。
  “没有。”张源摇了摇头笑道:“陛下说,司空对这边最为熟悉,也知道该如何治理,让司空待这边事情忙完之后,司空再走不迟。”
  “好,既然这样,那我便多留些时日,两位随我来。”刘毅松了口气,如今大宛虽然攻占,但情况并不乐观,这个时候若要招他回朝,说不定会前功尽弃。
  刘毅带着两人来到一处宽阔的大厅里,那里摆着一座巨大的沙盘,上面还有用器械勾连的指挥棒。
  “不可思议!”卢瑟有些惊叹的看着这座沙盘,整个大宛的地形,包括大宛之下的城镇,都在这里了。
  “如今大宛虽然已下,但言语不通,眼下的难题有三点,其一便是言语不通,交流困难,这个问题得尽快解决,其二,民心不附,这大宛百姓对我大汉颇有排斥之意,其三便是外地环绕,北有康居,西有贵霜,此二者,皆为西域强国,可战者有数十万之众,而我攻大宛只带来一万西军,本地降兵有四万左右,我已开始在这一带,挖掘地基,准备建造几道城墙以御来犯之敌,但至少也需半年时间,所以外交方面,需周旋于此二国之间,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治理大宛。”
  张源点点头,虽然想过此行困难,却未想过会如此困难,皱眉道:“司空,这大宛之人样貌与我大汉迥异,想要融合,恐怕不易。”
  “团结、交流,最简单的,让他们一起干活,我已书信陛下,调集一批人口前来填充大宛,同时会将大宛的人口送到各地。”说到这里,刘毅揉了揉太阳穴,这个办法虽好,但也不容易,首先你得说动这些大宛居民,以如今大宛百姓对汉人的排斥程度,可不容易。
  “卢瑟将军也是西域人,可否与他们沟通?”张源突然看向卢瑟,询问道。
  “这个恐怕不行。”卢瑟苦笑着摇摇头道:“西域有康居、安息、贵霜等很多国家,大秦的语言并不可以通用,他们说的话,我也听不懂。”
  “大宛国倒是有不少懂得汉话之人,我已经让他们召集一些愿意亲近大汉的百姓来学习汉话,但这个速度太慢,人心不稳,做什么都不容易。”刘毅叹息一声道。
  张源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看向刘毅道:“司空,此等时候,当以雷霆手段,抓捕那些聚众闹事,散播不利言论者,也不必杀,西州如今不少矿场都缺人手,可以将他们派往这些地方,可以给饭吃,但不给酬劳,算是将功补过,将功补过,另外,似洛阳天牢那般的牢狱,不知司空是否还能建出来?”
  洛阳天牢,现在基本等同于官牢了,官员犯事,基本都是往那里送,若是这边也兴建类似能力的牢狱的话,却也未必不能。
  “试一试吧。”刘毅点点头,属性虽然大方向上能够控制,但具体出什么属性,那可就不一定了,他也不敢打包票。
  不过亲善团结,民族融合之类的属性建筑倒是可以多建一些。
  “当然,也有好消息。”刘毅笑道:“这大宛国也是以农耕为主,种植稻米还有麦子,生活方式与我大汉相近,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这个下官可以主持,但请司空派些可以为我沟通的人交给我。”张源点头笑道。
  “这个不难。”刘毅点点头,当初与大汉进行商贸往来的大宛商贩有不少,这些人也是最早一批向刘毅表忠心的人,当然,刘毅现在也不敢乱用,不过拿来当翻译倒是不错。
  “卢瑟将军!”刘毅扭头看向卢瑟。
  “司空先生请吩咐。”卢瑟行了一个大秦礼仪。
  “如今有西州军一万,降军四万,我给你五千西州军以及五千大宛降军,你来负责将他们融合、整编,并负责各地防务、治安,我准备带其他人去山口建立城墙,若有大事,立刻前来向我汇报。”刘毅将一枚令箭交给卢瑟道:“黄荣久在军中,接下来的时间,他会担任你的裨将,也就是副将,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向他询问。”
  “遵命!”卢瑟一礼,神色肃穆的接过刘毅递来的令箭。
  “接下来就交给两位了。”刘毅看着两人笑道。
  “喏!”张源和卢瑟同时道。


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雪纷飞
  大宛按照地形来看,应该是后世的土库曼斯坦,在后世属于沙漠地区,但在这个时代,降雨量还不错,并没出现沙漠化,实际上西州的沙漠也是比较小的,没有后世那么大。
  至于沙漠化的原因,倒不全是乱砍乱伐或是耕作,这个时期的北方降雨量要比后来高,气候方面比后世应该高一些,所以能够支撑这片土地以农耕的形势存在,这问题人力很难解决,这是气候和降雨量决定的,刘毅做出来的建筑,就算有风调雨顺这类属性,也很难跟这种大环境抗衡。
  不过眼下来说,这里气候还是不错的,跟西州大部分地区差不多,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大,反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骤然来到这边会很不习惯,刘毅向朝廷申请调来的,也多半是从西凉那边往过调。
  现在大宛百姓抗拒大汉的统治说白了,还是语言不通的问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可不是汉人独有的观念,世上哪里都有,你长得跟大家不一样,说的话也不一样,甚至没办法正常交流,这给治理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但万事开头难,如今大宛已经攻占,治理再麻烦,总能想到办法的,现在刘毅更关心的还是外交方面的问题。
  一道横跨妫河的长城开始兴建,不过在此之前,刘毅先要做的是在这里建起水泥、砖瓦等厂房,大宛这边矿藏资源丰富,甚至有露天的石油矿,可惜这东西暂时也用不上太多,连台蒸汽机都没有搞定,刘毅在这个时候对于石油这种相对这个时代来说属于新能源的物资开发并不是太迫切,还是留待后人吧,自己已经在开始将原本的时代科技往千年以后推动了,这蒸汽机还没有研究出来呢,就跑去研究石油,那是不是连电也得研究研究?
  这辈子能把蒸汽机研究出来并成熟运用就可以了。
  对于这些大宛的降军来说,这段时间是很不可思议的,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可以发誓,这辈子从来没有学习过工匠,更别说建造城墙了,大宛国有专门负责这种事的人。
  但不知道为什么,当那名来自东方大汉朝的男子将他们的货币发放到他们手上的时候,他们突然有种感觉,自己好像已经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可以娴熟的建造城墙、房屋。
  更惊讶的是,他们脑海中出现的知识并不属于大宛,无论建筑方法还是建筑风格,都应该是汉人的才对,至于为何会如此,没人知道,所有人在收到钱以后,会开始情不自禁的投入工作,那种熟练的将砖瓦、水泥还有木材运用的感觉,让人沉迷。
  一同工作的还有汉人将士,他们也跟自己一样非常熟练,难道这就是汉人的建筑方法?这不是神才应该拥有的能力么?
  随着时日的推移,这些降军开始对刘毅产生了崇拜,这份崇拜会直接体现在行为上,对于刘毅的命令,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执行,同时也开始向那些汉人战士学习汉语,冬天就住在自己亲手搭建的营地里,那感觉,似乎比贵山城的城堡都要温暖。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手中的货币也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尝试着在轮休时去附近的城镇交易,并说服那些不愿意收五铢钱的镇上商人。
  如今的大宛国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有的,是一个郡,以后这样的五铢钱将士这里流通的货币,有着刘毅这样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他们不认为贵霜或是康居能够对大宛形成威胁。
  降军之中这种情绪开始向百姓蔓延,再加上那些大商人一直在积极地为货币更换的事情进行推广,甚至到了冬末的时候拒绝五铢钱之外的货币或是对其进行打压,同样是铜币,但若是用其他铜币来交易,分量至少是五铢钱的两到三倍才行。
  也正是因此,在进入冬季的最后一个月时,五铢钱开始逐渐替代原本的货币,一切都在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康居和贵霜,刘毅也派了使者前去,送礼、结交,主要是宣布这块土地的所属权以及释放善意,愿意与两国开通贸易。
  康居和贵霜如今还有使者在大汉,在交涉方面并不困难,利益方面,刘毅倒是愿意让出一部分以换取暂时的和平,等大宛理顺了,那时候也不必再害怕这两国了。
  虽说外交方面交涉成功,但该有的警惕不会少,大宛是个凹形地势,刘毅如今建设的城墙正是将那个凹型口给封住,除此之外,刘毅在各处设立烽火台,以防止两国嘴上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
  不过这个凹口有些大,一百五十公里的长城,算是刘毅目前为止最大的工程了。
  “下雪了?”贵霜城的城堡上,看着纷纷扬扬飘落的雪景,吕玲绮自背后靠在刘毅的身上。
  “这城堡住得可还习惯?”刘毅看向吕玲绮,笑问道。
  贵山城的城堡是重建的,不过并非按原有的设计,欧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