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雁门关了,这地方不只是要塞,最重要的是,这里是扼守北方的咽喉之地,一个不小心,可能放关外胡人入关,就算能够攻占,但姜维手中不过一万兵马,也没把握能尽快将空缺添补上。
大汉对待外族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在还没有放下手中的兵器,成为自己人之前,敌人那是不能有丝毫忍让的。
就算他拿下了雁门郡,若因此而放鲜卑人入关的话,别说朝廷里会怎样,他自己心里这关就过不了。
而且这个时节,正是鲜卑人南下最频繁的时候,所以姜维在攻占乐平郡之后,并没有激进,而是主动把军队迁回了壶关,驻扎在此,一边蓄养实力,稳固已经攻占的四郡之地,张榜安民,恢复秩序,同时也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虽然云州那边还有庞德和马岱的军队在牵制鲜卑人,但胡人跟汉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制度注定他们无法如大汉军队这样集中,军队会相当松散,这是好事,却也是坏事,庞德和马岱能够起到一定震慑作用,但若真的雁门关被放开,鲜卑人还是会南下。
一万人马能够攻占四郡之地,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姜维决定先将部队驻扎在壶关,乐平郡就算个缓冲地带,也不至于逼得雁门郡守军乱了阵脚。
“都督,这里便是浊漳水,可穿越太行山脉,直抵邺城!”看着刘毅,姜维忍不住道:“不过此路没有陆路,只有水道,最窄处,只有不足两丈宽度,后勤若从壶关运送的话,颇为费力,都督为何要行险?”
刘毅打仗向来求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不明白这一次为何刘毅竟然放弃主力大军,亲率一旅偏师直攻邺城,这不符合刘毅的风格啊。
“魏军主力已被李严牵制,此刻正是邺城最为虚弱之际。”刘毅摇了摇头道:“此战若能攻破邺城,则中原可定!”
刘毅叹了口气,他也不想行险,但眼下的机会真的是万载难逢,就算是司马懿挖下的坑,刘毅也想闯一闯,更何况,他不相信司马懿会拿大魏的国运来冒险,他赌司马懿陷入了自己的思维定式,认为刘毅绝不会冒险,后面这个空门,并非司马懿主动漏出来,而是无意间漏出来,以司马懿的性格,邺城肯定有防护,而且不会太少,但刘毅这次带来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还有三千副藤甲!
有这些人马,就算攻城失利,全身而退的机会也不少。
风险肯定有,但若成功,直接可以决定天下的大势,原本准备耗时三年攻伐魏国,或许一半时间就能拿下,这样的机会,能不心动?
反正刘毅这边没法不心动,自己当了一辈子的乌龟,这最后一仗,已经布置了这么多,浪一次又如何?
姜维闻言肃然道:“不知可有末将效劳之处?”
“有啊。”刘毅点点头:“你率领五千兵马为后院,我查过这一带地图,这浊漳水沿途,只有一处黍窑邑的地方,此处拿下,然后以此处为基,准备接应,若我未能攻破邺城,能否安全回来,便在你身上了。”
姜维陡然感觉自己肩膀上的担子重了很多,这可是事关刘毅的生死安危啊,谁知道刘毅这次玩儿的这么大?
不过就如同刘毅说的,若此战能成,不说生擒魏帝,就算能把邺城攻下,逼得魏帝不得不迁都,那绝对能改变眼下的天下大势,整个冀州至少能拿下一半,将魏朝以黄河为界一分为二,到时朝廷再出一支人马夹攻曹爽,那曹爽就算有三头六臂都得跪,也难怪刘毅这千年老龟都会动心。
“都督放心,末将便是死,也要护得都督周全。”姜维肃容道。
“别说这么严重,虽说是奇兵突袭,但既然是我自己亲自来,自然做了万全准备,此番出征将士不但皆是最精锐的无当飞军,除了那三千副藤甲之外,所有兵器、铠甲皆我亲自打造。”刘毅笑道。
更何况自己的铠甲也都是最新的,武器什么的无所谓,但铠甲都是+69极度坚固,用料也是最好的,这种铠甲,你就是在对方箭阵中散步都没问题,连面罩都是刘毅亲手打造出来的软钢陪着加坚固和韧性的玻璃制成的,全身上下,没有一处能容纳箭簇的地方。
只可惜,造价太贵,刘毅也没办法给所有人都配备,否则,这么一支军队出现在战场上,拎着刀也别管阵型,直接往敌阵中野蛮冲撞就足够了。
“攻破我的铠甲,可不比攻破一座城墙容易!”刘毅自信道。
姜维:“……”
当然,你要是拿锤子锤,或者落水没人救的话,那基本上也就完了,这世上至少以眼下的技术,还没办法做出真的防御所有攻击的铠甲,锤子就算打不烂头盔,但光是那震荡力量也能把人给震晕了。
不过这个年月,兵器还是以长矛、刀剑为主,重兵器不多。
“都督,船只已经造好!”马秋进来,对着刘毅躬身道。
“我等先行,伯约随后将那黍窑邑攻占,我会留下乌当助你,他队建筑颇有天赋,能帮你解决一些问题。”刘毅点点头,看向姜维道。
“都督放心!”姜维躬身一礼道。
一座小邑而已,据他所知,当年是属于黑山军的,后来被袁绍占据,官渡之战以后,曹操一统北方,这里的战略意义也就没了,如今怕是连驻军也没有。
占领不是问题,最重要的,还是防止黍窑邑的人把消息传出去,所以在占领黍窑邑之后,要迅速封锁四周,防止任何人逃脱。
船是刘毅这些天带人做的,不大,大船也没办法在这种小河沟里走,宽约九尺,长也不过一丈,一条船连人带物资的话,能载三人,晚上睡觉都得坐着睡,八千人,大概三千艘船,这种环境,也别指望会有什么水仗,真遇到危险,一步就能跳上岸去。
当然,这里的岸是断断续续的,根本没有连通的陆路,所以除了条件比较艰苦些,安全性上,反而不必考虑太多。
……
另一边,司马懿在彻底放弃黎阳之后,火速将军队退至内黄,这里是司马懿选定的战场,内黄三面环水,无论李严要从哪一面攻过来,都必须渡河,当然,河水不宽,李严只需要如之前攻打白马津时一样,就能迅速渡河。
不过,这一次,司马懿显然没有前两次那般好说话,在这里准备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早些时候马均被司马懿派走,就是提前来做准备的。
“父亲,既然要用水攻,何必还要费力在这里建这么多东西?”趁着魏延大军尚未赶到之际,司马师陪着司马懿沿河巡视,看着那架起的一座座造型奇特的投石车,司马师有些好奇道。
这些投石车犹如水车一般,有一部分也是效仿大汉的水力驱动来进行的,能够连环发石,虽然能够发射的都是一些石砖,但射程却很远,这是这些年马均研究出来的东西,只是被司马懿当做底牌,一直没有用上。
司马师觉得将这些连环投石车用在这里,有些浪费。
“若不如此,如何让那李严上当?”司马懿摇头笑道:“李严此人颇有才干,军略不下于我,若要骗到此人可不容易,不做的真实一些,很容易被他看出端倪!”
上一次没能骗到刘毅,反而被刘毅骗到了,司马懿不是个会为过去的事情而沮丧郁闷的人,他在之后就一直研究如何改善,能够骗到对手,这一次,为了成功引李严上钩,他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但让出了大片城池,还亲自三战三败,连败于李严手下,给李严足够的信心,为的就是能让李严上钩,这么严密的计划,可不能在这最关键的地方被李严给看破了,若再度前功尽弃,司马懿就算再心大也接受不了。
司马师点点头,看着那一座座圆盘式的投石车,笑道:“那伪汉有刘毅,我看马均也未必输给此人,待此战之后,是否可帮马均谋求那匠作大将的职位?”
曹魏的制度跟大汉不同,如今大汉对工匠是相当重视,甚至可以编入官制中,但曹魏这边虽然也开始重视工匠,但工匠想要入仕可不容易,哪怕是马均这样才华横溢的匠人,如今也只能算是个吏,官场对于工匠的进入始终是保持着排斥的态度。
“不容易啊。”司马懿叹了口气,这种事,他自然也想,马均这样优秀的大匠没有被伪汉吸引过去实属不易,若有可能,司马懿也想帮他求个官身,只是这事儿想要做成,可不容易。
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严兵败
“那是什么?水车?”魏延带着兵马抵达内黄时,看着远处河岸处一排排高高的转盘式建筑,微微皱眉。
身边的几名将领茫然的摇了摇头,大汉这些年新奇物什出来不少,但这东西看起来并不是水车。
魏军早已在河对岸做好了准备,便是为阻止汉军渡河,魏延默默看着对岸那些造型怪异的轮盘,扭头对着身旁的副将陈式道:“你且带一支人马前去试探一番!”
“喏!”陈式闻言,抱拳答应一声,点齐两千人马上前,只是那些轮盘并未反应,倒是后方有霹雳车朝这边投放石弹,而且对方沿河设了土墙,弓箭造成的伤害不大,若靠的近了,便是双方互射,汉军一时间难以靠近河岸,更别说渡河了。
激战片刻之后,陈式只能带兵无奈退回道:“将军,不好过!”
魏延点点头,战斗的场面,他自然也看到了,不好过是肯定的,只是那轮盘未动,魏延心中多少有些疑虑,想了想道:“先退兵下寨,待李严来了,再做定夺。”
“喏!”陈式答应一声,开始指挥兵马后撤。
魏延用望远镜看了良久,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也不敢贸然挥军去创阵,只能先立营结寨,待李严抵达后,再商量如何破敌。
李严的主力大军来的很快,大概是在次日清晨抵达的。
“文长太过小心了,魏军的器械便是再精良,也不会比司空所造更强!”李严放下望远镜,他也搞不懂那轮盘是做什么用的,不过对于器械方面,李严对刘毅有着足够的信心,哪怕看不顺眼,在这方面李严也不得不慨叹刘毅在这方面的天赋,这些年大汉在冶炼兵器的技术上一直都是傲绝当世的,所以对于那轮盘,李严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当下命三军前进,按照老规矩,先以箭阵问候,然后再强行渡河,几场仗打下来,李严对于司马懿的本事也有个大概的认知,或许真的不错,但却不足以弥补双方兵器上的差距。
不过这一次,李严显然失算了,当三军将士摆开阵势准备投放箭矢时,那一直没怎么作用的轮盘突然转开了。
接连不断的石弹从天而降,射程竟然丝毫不比汉军的弓箭差,石弹不大,多是拳头大小的砖石,但威力却恐怖,哪怕是汉军的铠甲,也能直接砸裂,刚刚结成的箭阵,在猝不及防之下,被对方这新式武器给打的狼狈不堪,差点溃不成军。
李严和魏延同时变色,连忙下令撤军,也幸好魏军没有乘胜追击,否则只这一下,损失可不小。
……
“父亲,何不趁势开闸放水?”司马师找到司马懿,焦急道:“如今河面已经开始出现冻结,若再不出手,怕是再难出手了!”
如今已经快到十月,天气是彻底冷下来了,河面开始出现冰冻的现象,若再过些时日,水面彻底冻结之后,再想要用水攻,恐怕就要等到明年了。
“不急!”司马懿看着汉军撤退的方向,摇头笑道:“这发石机虽然精妙,但论射程,却不及汉军的投石车,想来那李严很快便要以投石车来攻,到时候,才是最佳时机!等等吧,就在这两天了!”
……
“不想魏军之中,还有这等利器!”李严回到营中,虽然有些遗憾,但脸上却并无沮丧之色,虽受小挫,但也不过自己一时时差,如今既然知道对方那轮盘的作用,李严已经想到了破解之策。
魏延默默地点点头,看向李严道:“不如先以投石车将其击毁,而后再以箭阵压制渡河?”
李严微笑着点点头:“文长所言,正合我意,命人连夜将投石车安放在阵前,明日一早,轰毁对方那器械,而后以箭阵压制渡河。”
“喏!”魏延点头答应一声道:“末将这便去安排。”
邓艾被李严打发去押送物资,毕竟邓艾跟刘毅之见的关系是剪不断的,但魏延……这些时日相处下来,李严觉得双方理念相合,未必不能拉拢到自己这边来。
……
天蒙蒙亮。
郭淮策马飞奔回城,后方示警的狼烟已经升起来了。
“太尉!”城门口,正碰上出城的司马懿父子,连忙下马道:“汉军来了!”
“嗯。”司马懿点了点头,带着两人径直来到望塔之上。
远远地,便看到汉军推着一架架投石车过来,一眼看去,浩浩荡荡一片,显然汉军今天过来,所为的,可不只是渡河这么简单。
李严已经失去了平常心,急功近利的心态已经很明显了。
司马懿不自觉的露出了微笑。
“父亲?”司马师看向司马懿。
“不急,先让他看到希望,现在放水,没办法将他全军覆没,先守上一守,诱他将兵马尽数调来。”司马懿摇了摇头,看向身旁的郭淮道:“伯济!”
“末将在!”郭淮连忙躬身道。
“趁着现在水势未起,你去繁阳调兵,这边狼烟再起时,便立刻率军南下,追缴汉军!”司马懿看向郭淮道:“记住,我要他们的兵器还有铠甲!其他都是次要的!”
“喏!”郭淮答应一声,对着司马懿一礼,转身下了望塔,上马带了亲卫便往繁阳而去。
司马懿和司马师则开始巡视四周,为了能最大限度的将积蓄的水利用起来,他们实现在内黄这边挖了不少水渠,这天气,别说淹死,只要被这河水一浇,不死也得脱层皮,何况,司马懿也没准备让对方有休息的时候。
“子上那边可有消息?”那边汉军已经开始以投石车向这边轰击,司马懿却没有在意,从望塔上下来之后,一边往城中走去,一边询问道。
“最近一封信便是上月回来的书信了。”司马师摇了摇头,司马昭奉命去联合东吴攻抗伪汉,但到目前为止,中原方向,曹爽还在努力在庞统和刘诚的夹击之下狼狈求存,东吴那边并没有动静。
司马懿闻言沉默了片刻之后,叹息一声道:“此番若能胜,便是反攻伪汉的最佳时机,但东吴若是不动手的话……”
“父亲不是说……”司马师疑惑的看向司马懿,此前司马懿曾言东吴若不想灭亡,必须出兵,他觉得也颇有道理,怎的如今改口了?
“孙权老了!”司马懿叹了口气道:“而且这些年数次败于伪汉之手,每一次,都损失惨重,上次差点被灭。”
简单来说,孙权被打怕了,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司马懿也说不准,不过江东到现在也没有动静,司马懿觉得这应该是最大的理由。
毕竟如今的孙权,也已经年近六旬了。
司马师沉默片刻后笑道:“若此战能胜,我朝也无需孙权相助了。”
“那倒未必。”司马懿摇了摇头道:“伪汉这些年发展迅速,此番伐魏之兵,并非全部,此战若败,自保有余。”
就如同当年曹操兵败赤壁一样,当年曹操在北方边境之地戍边的兵马,还有各地维护治安的兵马可不少,挤一挤,短时间内就能再拿出十万大军,如今的伪汉,若论疆域之广阔,比之当年的曹操犹有过之。
“但却不能给他喘息之机,必须要联合东吴!”司马懿看向远处悠悠叹道:“希望此战之胜,能让孙权有些信心吧。”
司马师点点头,跟着司马懿回到城中。
已经有十几座发石机被李严以投石车击毁,更多的投石车不断被搬运上来,岸边筑起的土墙在汉军的投石车面前显得脆弱不堪,一段段的塌陷,守在岸边的魏军狼狈鼠窜。
司马懿远远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发沉,虽然此战可以击败汉军,但汉军的元气却并不会因为此战而失,反攻虽然已经定下,但他可没有太多的把握能夺取多少好处!
双方的对轰,持续了一个上午,魏军设在岸边的发石机已经基本被摧毁,汉军的箭阵已经开始压制了,城头响起的号角,让挡在河岸一线的魏军如蒙大赦,狼狈不堪的逃回了城中。
李严趁势搭桥渡河,将战线推移到城下。
“狼烟!”司马懿看向司马师,点了点头。
很快,一道道黑色的烟柱冲天而起,司马懿没有再看,汉军的弓箭压得人抬不起头来,城墙上并不是太安全,司马懿在亲为的护卫下,带着儿子退到了城下,命人用各种东西将城门封死,等会儿洪水过来的时候,可不分敌我的。
“快,继续压制,区区小城,一日便要将其攻下!”李严坐在马背上,看着如往常一般被压得抬不起头来的魏军,忍不住大笑起来,黎阳算是不错的城池,也没能坚守住三日,如今魏军连败之下,士气低迷,就算人多又有何用?他有信心一日便将此城攻下。
魏延点点头,正要下令,却突然听到耳畔传来一阵声音,初时并不明显,但渐渐地就听到犹如万马奔腾般的声音传来。
“不好!”魏延面色一变,这声音,他太熟悉了,当初若非刘毅小心,他们这支兵马当初在北邙山下,恐怕已经全军覆没了,现在又来!?
李严疑惑的看向魏延,却见魏延已经调转了马头,厉声喝道:“三军听令,撤!”
“文长,你……”李严面色顿时难看起来。
魏延却也不理他,一边策马越过河岸,一边高举手中兵符,厉声喝道:“兵符在此,所有将士听我命令,撤!”
这却是当初刘毅离开时,给魏延留下的一道兵符,有此兵符在,就能拥有比李严更高的话语权。
三军将士虽然不明所以,但见到魏延手中兵符,下意识的按照魏延的命令撤退。
李严还想喝骂,但下一刻,当看着远处泛起的白线朝着这边涌来的时候,面色顿时惨白,也顾不得再骂魏延,连忙策马想要过岸,只是此时,河水已经汹涌而来,在一瞬间,大量河边的将士便被吞没,李严坐在马背上,但还是被扑面而来的河水直接从马背上掀下来。
这里毕竟不是黄河,而且司马懿蓄水时间也不长,水势不似黄河那般浩大,河岸两侧大片土地都被河水席卷,这边终究聚不齐那么大的水,但司马懿事先挖了不少水渠,这些水渠,却将不少水都聚集起来,汉军大半都受到波及,大多数因为都聚集在河边过河,被河水直接卷走的极多。
魏延见机得快,勉强冲了出去,但回头看时,眼前的一幕却让魏延脸上肌肉发颤……
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走黎阳
“快,立刻通知邓艾接应,其他人,救人!”魏延的咆哮声在旷野中回荡。
只是这么一瞬间的功夫,虽说不似当初黄河决堤那般一下子将整个营地卷走,但眼下的状况,大多数人都被淋成了落汤鸡!
在这样的天气里,那些强悍的将士,此刻大多瑟缩成一团,瑟瑟发抖,人损失不多,但却大多数失去了战斗力。
内黄的城门已经开启,大量的魏军冲杀出来,魏延咬了咬牙,也顾不上太多,立刻喝令,能走的跟上。
魏军并没有追击,而是开始在战场上搜刮汉军的装备。
李严比较幸运,骑着马,虽然被水扑倒了,但亲卫悍不畏死的护住,最后还是在魏军杀来之前,逃过来,跟着魏延一起跑。
这个时候,魏延也没功夫理他,见魏军不追,却也不敢多留,带着残军一路南墩,准备去往黎阳再做打算。
至于那些辎重,此刻已经顾不上了。
“魏将军,贼军并未追来,且少歇!”李严已经脱掉了甲胄,衣服也脱掉了,虽然这样会很冷,但如果穿着,会更冷。
“唉~”魏延眼看着日头已经西斜,实不宜继续赶路,翻身下马,将自己的斗篷递给李严道:“士载的人马应该很快便到,将军且在忍耐些时候。”
李严也不客气,接过魏延的斗篷将自己给裹住,瑟瑟发抖,目光看向四周,大多数将士跟他一样脱了甲胄,有的连兵器都扔了,脸色却是惨然道:“经此一败,还有何颜面见陛下!”
魏延闻言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他。
这显然是希望魏延能够帮他求情,只是这事儿,还得看刘毅怎么处置,这李严从当年汉中之战的时候,就暗中给刘毅使绊子,这么多年里,明里暗里的出手,魏延可是很清楚,这次刘毅把李严叫来,多少有些要坑他的意思。
不过这个坑,可跟刘毅没多大关系,当初刘毅说的明白,若李严真的能击败司马懿,那灭魏的功劳,李严就是首功,但若是败给了司马懿,那就是新账旧账一起算了。
魏延可没想过要帮李严担责,他自己多少都有责任的。
“此战……”魏延看向李严,叹了口气道:“打的太急了,都督说的没错,司马懿此人非等闲之辈可比,将军还是想想如何向都督求情吧。”
刘毅要干什么,魏延很清楚,按照原本的计划,刘毅偷袭邺城,李严若能击败司马懿最好,就算败给司马懿也不奇怪,但刘毅留了后路,只要不是败的太惨,河内的石阵足够保住元气,到时候不管刘毅奇袭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