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义气水浒(剑翁)-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进点头道:“好,你先起来吧。”

接着又有一个百姓出来状告郑荣长子欺负他闺女,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还有一个庄客跳出来揭发这厮和郑荣一个小妾私通的。

被揭发的小妾也吓得不打自招,跌在地上求饶。

史进原本还在考虑这罪行该不该杀,看到这厮居然和父亲小妾私通,当即大喝道:“斩了。”

郑荣长子已经被两个喽啰拉了出来。

史进刚刚下令,阮小七这活阎罗便一个箭步窜过去,一刀把这厮砍倒在地。

砍完还不过瘾,又窜向跌坐在地上的小妾。

“啊!”

那妇人看阮小七这般凶恶,当即吓得尖叫起来。

阮小七刀子已经扬起来,史进却突然叫道:“慢。”

阮小七扭头看着史进,疑惑道:“这般贱人,不杀了,留着作甚?”

史进摇头道:“她既好淫,便贬她做妓,带回山寨去犒劳有功的兄弟吧。”

那妇人听得逃得一命,倒是不以为耻,反露出一丝笑容来。

阮小七皱眉道:“这等坏人伦的猪狗,没的污了山寨兄弟身子。”

山寨有些人在女色上不打紧,但是更多的人还是需要女人的。

史进也到东山玩了两次,每次都能看到一些喽啰贪婪的打量酒店帮忙的妇人,如果不是到了假期,他都会派人在东山村子里巡哨,恐怕早有人做出事来了。

不过他也知道无论他如何严防死守,时日久了,总有人会做出事来,毕竟满山都是精壮男子。

东山村子里又都是新入伙的人家小,出事时就不好收拾了。

朝廷官兵都有营妓,他弄一些山妓也是正常的。

这个小妾也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生的倒也有几分姿色。

阮小七视她如猪狗,山寨喽啰却有不少觉得这女子有姿色。

史进只是稍稍瞟了一眼两边站着的喽啰,就知道他们心思了,摇头道:“先带回去再说吧。好了,还有什么人有冤情的?”

没什么深仇大恨的都害怕以后被官府追查,但是耐不住有几个年轻人准备入伙,他们却是没有畏惧,把一些平日狗仗人势的恶奴都指了出来。

史进也没食言,按着他们劣迹,都赏了他们几十棍。

一时间,打的这些恶奴哭爹喊娘。

等了一阵,看没人再告状,史进便拱手道:“昨夜惊扰了大家,史进无以为敬,便每人送两石粮食,五贯钱做赔礼。日后再有什么冤苦,朝廷不管时,你们便到梁山去告。只要查实了,我梁山一定为你们做主。”

这个想法也是史进看到村中百姓有小半还没有冬衣,才想起来,光是劫富不算替天行道,只有劫富济贫才是真正的替天行道。

梁山众人和村中百姓听到史进要发钱发粮,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史进转头对愣着的史柱道:“带人把两箱铜钱抬出来。”

“哦……是。”

史柱顿了一下,这才带几个喽啰进去抬钱。

看到史进让人去抬钱,众人才知道自己没听错。

“多谢好汉。”

“梁山好汉真的是好人啊。”

有一些百姓大声的道谢、夸赞,也有一些百姓低声议论。

一个老汉佝偻着走出来,道:“老汉有几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说?”

史进笑道:“老丈有何指教,但说无妨。”

老汉看史进一副虚心的样子,便道:“我知道好汉发钱发粮是想让我们过的好一些,但是我们要拿了好汉的钱粮,一定会被做公的知道。到时那些做公的必然会来索要这些钱粮,要是碰到那歹心的,还会再向我们敲诈一些钱财。好汉不是好心办了坏事吗?”

刚刚准备拿钱粮的人听到老汉这样说,也都后怕起来。

如今做公的心黑,如果他们真收了梁山的钱粮,那些做公的一定会用他们私通盗贼来敲诈他们,到时搞不好要弄得家破人亡。

当然聪明人也不止这老汉一个,有一些人刚才便决定不拿梁山的钱粮了。

“啪”

史进拍了拍额头道:“不是老丈说时,我险些害了大伙。”

说着对老汉作揖道:“多谢老丈教诲,否则出事时,史进悔之晚矣。”

老汉看到史进对他施礼,连忙答了个礼,道:“当不得,当不得,老汉只是受那些做公的苦多了,不敢接好汉的钱粮,哪有什么教诲。”

史进笑道:“再大的礼,老丈也当得。老丈要是愿意上山时,我在山上村子里给老丈盖间屋子,给老丈养老。”

老者道:“老汉没有子孙,也为山寨做不了什么,好汉真的要我上山?”

史进朗声道:“既然老丈叫我好汉,那我便要当得起好汉这两个字。但有愿意上山的,不管老弱,我山寨都欢迎,山寨也会让大伙吃饱穿暖。

我们梁山替天行道,不只是杀贪官劣绅,还要接济天下的穷人。为了避免做公的敲诈你们,今天我便不发钱粮了。山寨会在李家道口的酒店发放钱粮,大伙有困难了,可以去那里领一些钱粮。你们悄悄去了,做公的也不会知道你们从哪拿的钱粮。”

“好。”

“好。”

“多谢梁山好汉。”

这一次多数人都觉得没问题了,轰然叫好起来。

第二十四章劫富济贫

等百姓安静下来,史进便道:“要上山的人都去收拾细软吧,有老小的都搬了,免得被做公的拿了。其余百姓也都回去吧,打搅了。”

“是,头领。”

“多谢梁山好汉为我们除了一大害。”

“多谢梁山好汉为我们除害。”

听着村中百姓七嘴八舌的回应,史进笑着拱拱手,又转身看着郑家老小。

郑家有五子,杀了长子,还有四个,史进答应让郑荣有后,倒是不曾食言,其实他当初也就没想过要杀人满门。

郑家老小看到史进看着他们,都害怕的低下头。

郑荣和长子被杀,二子、三子也因为欺压村人被杖责了二十,只有四子、五子年幼,虽有些捣蛋的事情,但是还不到杖责的年龄,被史进教训了几句。

有三个虐待下人的妇人也被杖责了十下,除了之前和郑荣长子私通的小妾外,还有一个给郑荣出主意逼害其他女子的小妾也被史进贬做山妓。

他们如何能不怕史进。

“今天郑家流的血也不少了,我希望你们都记住今天。谁若是再敢做恶事,你们的父兄便是榜样。”

史进又告诫了郑家众人两句,这才和众人又回了郑家院子。

没多大功夫,阮小五便带着一队水军护送六十辆马车而来。

这也是众人在聚义厅商议细节时,朱武补充的,乡下大户每年收租子都能收到大量粮食,秋后粮价较低,乡下大户一般不会马上出售,村中未必就能找到那么多车马来运粮。

有伤亡时,也能用马车拉运。

阮小五一行人是四更天上路的。

即使加上郑家的十几辆车子,最后也只拉了七百石粮食,有几辆车子拉了要入伙的老小。

郑庄二百三十多户,最后愿意入伙的也不过十几户,其中丁壮二十多个。

虽然村中百姓都喊他们好汉,但也改变不了他们强盗的身份,不到万不得已,寻常百姓都不愿落草为寇。

投靠他们的,除了两户有血海深仇的,还有七八户是管不住自家后生的,剩下几户多半是实在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寒冬腊月都没有棉衣穿,家中存粮也见底,才想上山搏一条生路。

等到梁山众人出了村子许久,郑家才敢派人去县里报官。

郓城县派的一指挥兵马拖拖拉拉的赶来时,梁山兵马早没了影子,这些兵马佯装追了几里,便都退回县衙了。

郑家的人也不敢再在村中住,没两天便举家搬到郓城县了,只留下一个管家打理村中土地。

郓城县知县也不隐瞒,次日便把此案报到济州。

济州知州看了郓城县公文,忍不住骂道:“不想这些杀不死的强盗还是做出来了。”

他还想着再熬两个月,他就可以升迁到其他地方了,不想梁山强盗终究没让他美梦成真。

这些天他也收到两处州府公文,要求他缉捕劫掠他们治下寺庙,最后逃进梁山水泊的贼人。

那些寺庙被劫掠后,自然少不得报官。

有那无用的做公的,自然也有干事的,史进大队人马的痕迹又不好掩藏,有两处州府的公人便沿着踪迹追到梁山水泊来了,确定史进一伙人在梁山落草后,便回去禀告了,因此有了给济州的公文。

不过济州知州也浸淫官场多年,尤其梁山水泊纵横八百里,通着数处州府,他自不乏推脱之词,并不承认那伙贼人在济州管下。

现在梁山强盗杀害乡绅,又有苦主申诉,他若是再装聋作哑,苦主告到提刑司、京城去时,他少不得要被责罚。

济州知州也不敢怠慢,让人招来团练使黄安。

黄安到的府衙,见过礼,问道:“不知相公招我来,所为何事?”

济州知州道:“昨日梁山那伙贼人打了郓城县管下的一个村坊,还杀害了一个乡绅,那伙贼人恐怕要大弄了,我们还须尽早剿灭了他们才好。”

黄安听得知州这般说,也知道躲不过了,点头道:“相公说的是,这些时日,我对麾下将官也都熟悉了。相公一声令下,我便出兵剿灭他们。”

济州知州看黄安有了一点武将的样子,也稍稍放心了一些,笑道:“有将军镇守本州,何惧那些盗匪。不知将军要带多少兵马?”

黄安想了想,道:“贼人虽然没了水泊地利,但是还有梁山地势,这些日子,他们又修建了关隘,也不可小觑。为保一战功成,我带三营兵马吧。”

济州知州点头道:“好,那我便祝将军马到功成。”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黄安便告辞而去。

再说史进等人离了郑庄,一路无话。

从冰面过了水泊,早到金沙滩上。

今年天气格外冷,莫说梁山水泊了,便是太湖都冻了一尺多厚,上面可以行车了。

也因为天寒的厉害,水泊附近熬不下去的渔夫多来梁山入伙。

朱武、阮小二、张青、孙二娘四人都在金沙滩迎接。

上的山寨,一伙人便直奔食堂。

看到食堂早已准备好的一桌桌酒肉,刚刚入伙的人也都直呼来对地方了。

这顿酒吃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并非休假时间,虽然有庆贺之意,但是每人也不过两碗酒,只是菜肴要丰盛了许多。

只有刚刚入伙的人分例酒食是酒管够、肉管饱。

吃过饭,众人便往聚义厅而来,等着分金银。

从郑庄搬来的一箱箱钱物都放在替天行道的旗帜下,分完之后才能入库。

一队队兵马从食堂出来,便在演武场上列队,等着分金银。

史进和众头领进了聚义厅,便道:“我想和大伙再商议一下分金银的法子。”

其他人听到史进有话说,便都看过去。

“我等众人在此聚义,是为了快活,不怕官司,不怕官,大碗吃酒、大块吃肉;更是为了替天行道。如今大伙也算衣食不愁了,那我们在替天行道上是不是应该更进一步呢?”

朱武还在思考史进的话,阮小七性直,已经道:“哥哥是要说分钱粮给贫苦百姓的事吧?”

史进点头道:“我们要做替天行道的好汉,何为道?替天下百姓主持公道,杀贪官劣绅,让天下百姓可以过的更好,这是道。但是有些百姓眼前的难关就熬不过去,便说今冬的严寒,也不知多少人会被冻死。

我们为民除害,也得来很多金银,说穿了,这些金银不是大户的,而是他们搜刮的百姓血汗。我们拿着他们的血汗大碗吃酒、大块吃肉,却让他们忍饿挨冻,不是好汉的行径。当然也不能全分给他们,我们要打造兵甲,兄弟们也要有好酒好肉吃,才有力气继续替天行道。”

阮小七叫道:“我有些银子吃酒便够了,再多了也无用,哥哥说如何分就如何分。”

杨春点头道:“哥哥说的有理,我们吃肉,总也要给百姓分些油水。”

陈达道:“哥哥说甚便是甚。”

其他几人也都表示支持。

史进点头道:“我想拿三成出来,在水泊外救济百姓。入库四成,大伙分三成。众兄弟觉得如何?”

阮小七笑道:“哥哥觉得好便好,反正没了银子时,哥哥会送来。”

“哈哈。”

众人看阮小七这副无赖嘴脸,也不由大笑起来。

史进看没人反对,笑道:“好,我梁山好汉便是要有这般心胸,才能让百姓心甘情愿的叫我们好汉。”

阮小七笑道:“哥哥说的是,今早在郑庄砍了郑荣那厮时,听着百姓们的叫好声,当真比吃了一碗好酒还要畅快。”

陈达笑道:“你这活阎罗是因为收了一条人命快活吧?”

阮小七摇头道:“若是厮杀一阵,杀的一个硬汉,那也快活。杀那般一个猪狗,有何快活。”

众人说笑了几句,朱武问道:“不知哥哥准备如何给百姓发钱粮?”

史进道:“我想把此事交给张青、孙二娘,具体一个人给多少钱粮,大伙可以商议商议,还要防止附近村中捣子、闲汉多领钱粮。”

孙二娘杀气十足的道:“我夫妻每日便在酒店,若有那不长眼的闲汉,少不得料理了他们。”

史进摇头道:“财帛动人心,不可妄杀,便是发现多领的人,不给他便是。”

张青也无奈的看着自己浑家道:“这本是一件积功德的事,莫再添罪业。”

阮小七笑道:“我觉得张青哥哥叫带发僧比那菜园子好,只是不曾念经。”

陈达笑道:“僧人须没有浑家。”

阮小七却是觉得自己给张青想的诨号很合适,笑道:“怎地没有,那些秃驴惯会哄骗妇人,暗地里还不知养了多少妇人呢。”

难不成鲁智深不做花和尚,张青却成了带发僧?

还好没让张青叫花和尚。

史进听着阮小七给张青新取的诨号也觉有些好笑,不过张青倒是真有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苗头。

若是没有孙二娘这个杀神,说不得张青还真出家做僧人去了。

孙二娘笑道:“他若真做和尚时,我也清净。”

张青也不恼,笑道:“众兄弟在一起正快活,我做什么和尚。咱们还是商议商议一个人发多少钱粮吧。”

朱武盘算道:“一个壮丁农闲时,一日一升米足矣,一家五口的话,有老有小,吃三四升粮食总是有的。发的多了,我们也救济不到太多人,发的少了,又不中用。每人发五斗,该够吃十天半月了。冬衣便贵了,差些的也要七八百文。”

史进点头道:“那便每人发粮五斗,钱一贯。”

众人商议了一会,钱粮司的小头目便进来报,所有钱物都清点出来了。

其实稍微费时间的便是从郑家府库拿的一些杂物折钱,金银都是整锭的,清点起来极为容易。

众人昨夜的收获一共是折钱五万一千多贯,拿三成出来救济百姓,入库四成,众人均分三成。下山的人拿一份,没下山的则拿同样身份下山的人的八成。

阮氏三雄上山后,山寨又收拢了不少人,分钱的人已经达到六百多人,这还是老小只管衣食,不分钱。

虽然如此,每个下山的喽啰也能分到二十多贯,史进等几个下山的头领则是每人一百多贯。没下山的人是他们的八成,相差倒也不大。

钱粮司的人计算出每人分的数目后,众头领便从聚义厅出来。

看到众头领出来,演武场的喽啰们也都看过来。

史进朗声道:“昨夜随我下山的兄弟也都知道了,我想拿一部分钱粮救济穷苦百姓。刚才我和众位头领商议了一下,今后,我们拿三成钱粮出来救济百姓,四成入库,我们分三成。大伙也不用担心分的少,昨夜下山的每个孩儿可以拿到二十贯钱,伙长三十贯,队正六十贯,没下山的人拿八成。今夜换一拨人下山,明日我们再分钱。相信过几天,大伙便都不用愁没钱娶浑家了。”

宋风奢靡,婚嫁的费用十分惊人,便是乡间成亲,少也要几十贯,因此很多人过了三十都未必能娶到浑家。

司马光编纂的婚仪中,便认为按古礼,男不过三十,女不过二十,过则为失时了。

山寨喽啰原本还以为他们又会像以前一样,一个月也分不到几贯钱,不过他们也做不了主,山寨事务向来都是头领商议的。听到还能分二十贯钱,众人便都放心了。

史进慷慨仗义,总不会亏待了他们。

第二十五章官兵来攻

分完金银,忙碌了一宿的人便去歇息。

睡到三更天,史进便又和阮小二、阮小五、孙二娘带了三百兵马下山。

一连四夜,灭了四处害人大户,梁山收获的钱物超过十五万贯。

山寨刚刚有些空荡的府库也补足,存钱六万多贯。

梁山好汉在李家道口发放钱粮的消息也在十里八乡传开,来领钱粮的人越来越多。

劫了两处后,郓城县便派了做公的通知管下村镇。

史进等人打第三处时,便险些扑了个空,那大户已经收拾了细软,准备次日便搬到郓城县,没想到只拖延了半日,便被梁山兵马捉了个正着。

这三处,也只有第二处小小的厮杀了一阵。

史进还没出手,阮小二、阮小五、孙二娘三个大虫便把几十个庄丁杀散了,梁山兵马也没有出现伤亡。

得知郓城县管下的村坊大户都逃到县城去了,史进便换了个方向,第四夜打了北边寿张县一个大户。

山寨上下都分到很多钱,为了解决喽啰们存钱的问题,山寨又在大寨开了一个钱庄,大伙可以随存随取,不过没有利息。

钱庄一开,马上受到山寨上下欢迎。

众人都把自己钱财存到钱庄,再不用每日为自己的钱提心吊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洒落性子。

这日史进带兵回到山寨,听得济州团练使黄安带了一千来兵马来打,便与众头领到聚义厅商议如何抵敌。

阮小七听得有人来打,便叫道:“那厮们来讨死,我们便带几百孩儿下山,一发把他们全结果了,再把济州打了,也杀些贪官污吏,让天下都知道我们梁山好汉。”

史进笑道:“不急打济州,我们且给他们个教训,让济州狗官不敢正眼觑咱们。军师可有计议?”

朱武道:“济州禁军操练不勤,想来战力不高。不过禁军都配有神臂弓,在金沙滩便能射到我们第一道关上,不宜坚守。倒不如主动下山,攻其不备,以众兄弟武勇,必能大获全胜。”

史进点头道:“我山寨弟兄各个如狼似虎,济州官兵不过是些土鸡瓦狗,何用坚守。济州官兵如今到了哪里了?”

张青道:“昨日辰时济州官兵从济州开拔,未时到的郓城县。今天他们也是辰时从郓城县开拔的,按他们脚程来看,此时离泊外应该还有二十里左右。”

山寨招纳了许多人后,史进又拨给张青十人。

张青得了新的人手后,便让两个火家带了几个本处人,去郓城县、济州城开了两家小酒店打探消息。

史进听得官兵还有二十里左右,便道:“派出探马打探消息,大伙饱餐一顿,陈达、杨春各带本部,随我下山厮杀。军师和小七守寨,其余人歇息。”

话音刚落,阮小七便道:“我也和大伙去厮杀。”

阮小五也叫道:“我们也等杀退了官兵再歇息。”

刚刚回山的阮小二、孙二娘也都喊着要去厮杀。

史进笑道:“一千济州官兵,何劳这许多兄弟。你们只管安睡,我和陈达、杨春三人足矣。”

陈达更是胆大,点头道:“那些官兵没个鸟用,哥哥也和其他兄弟在山寨歇息吧。我和杨春领孩儿们下山,定能杀的他们屁滚尿流。”

史进挥手道:“我再杀几处大户也不碍事。难得官兵给我们送来许多现成的兵甲,我们怎地也要笑纳大半才好。我那两队马军也歇了两日了,正要带他们去抓些官兵。好了,就这样吧,我们去用饭。”

第二夜史进带着马军走了一遭后,便防着济州官兵来打,让马军准备厮杀。

火头军早准备好了酒肉,当下众人往食堂饱餐一顿,披了衣甲,便来聚义厅前演武场点兵。

不消一刻功夫,两队马军,四队步军便在演武场上集结完毕。

清一色的黑色劲装,步军人手一把朴刀,每队只有两伙十人是弓箭手。马军武器则是长枪,其实更属意刀类,不过山寨无法得到马军用的刀类,只能和朝廷马军一般用长枪。

朴刀、长枪、弓箭虽然都比不得官兵的制式武器,好歹也配全了,盔甲却是严重不足。

朝廷对盔甲的禁令比弓弩还要严,私藏一领甲便要流二千里,因此民间很少有甲。

史进好武,落草前家中便有刀枪、弓箭,但是这盔甲也是没有的,只打的一副前后铁掩心。

陈达在少华山落草时,也是绑了一个铁匠,才打了一副生铁甲,其实便是两片用皮筋串连的铁板,只是多了一些弧度,看上去有个铁甲的模样。

众人在梁山落脚后,山寨也不缺金银,史进让喽啰去附近收买粮食时,也尝试高价购买一些兵甲。

结果接触了几个盗卖军器的兵痞,他们盗的不是铜锣,便是一些按废铁卖的锈涩的甲叶。

精良的兵甲都不敢盗卖,一则军备废弛,官员不用心点检甲仗库兵甲,士卒们也不修治,甲仗库中兵甲多有损坏,二则朝廷严禁私藏兵甲,除了盗匪,也没人敢收买兵甲了。

一旦案发,追查到时不是好耍的。

更重要的是盗匪作乱时,负责缉捕的就是他们,谁也不愿拿自己性命换钱花。

宋朝盔甲以扎甲为主,也就是用甲叶串连的盔甲。

一副完整的步人甲,甲叶一千八百多片,如果降低防护的话,也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