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义气水浒(剑翁)-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面几只梁山马军也追了上来。

眨眼间。那人便到的城下。

却是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

张开看后面追兵已近,离城数十丈,便高喊道:“快开城门。”

城头武将都看向高俅。

高俅冷哼一声,道:“本官早有将令,城上不鸣金,不得退兵。传我将令,让张开继续厮杀。”

说完。就往城下走去。

高俅身边一个虞侯马上对着城下喊道:“太尉有令,着你们继续厮杀。”

一众武将却是都呆住了。

高俅的军令没有错,但是也太不近人情了。

眼见得张开已经奋力厮杀到浑身浴血。现在大势已去,突围出来又有何错。

“高俅狗贼,爷爷死也不放过你。”

“你要有卵蛋,你自己出来厮杀。”

……

城下的将士听得城头命令。却是纷纷破口大骂起来。

张开勒住马。愣了愣,冲着城头大喊道:“今日张开为国尽忠了。”

说完,拨转马头就向着后面追来的梁山追兵杀去。

跟着张开突围的禁军有一些跟着张开向后杀去,更多的则是直接弃械投降,还有一些向两侧逃去。

左翼带兵追上来的却是拔山力士唐斌,唐斌看到张开向着他冲来,也是大喜,舞着长枪迎住张开。厮杀起来。

右翼则是归顺梁山的曾头市副教师苏定,他降了梁山后。便少有建功,因此这一战十分积极,苏定几刀把跟着张开冲来的几个马军斩下马,便冲过去和唐斌双战张开。

张开武艺不俗,马上使起枪来神出鬼没。

可唐斌、苏定也都是上将之才,这样一来,双拳难敌四手,斗了十几合便落了下风,被苏定一刀砍下马。

唐斌又补了一枪,取了张开性命。

城头众节度使看张开丢了性命,也是复杂难言。

他们早年在绿林中争食,后来为国征战,可以说早见惯了生死,但是看到张开这样战死,还是觉得不值。

如果不是高俅最近凶威赫赫,恐怕早有节度使开骂了。

“仗不是这样打的。”

高俅带着一些殿帅府的武将回了驿馆,阴着脸坐下,道:“眼见得那些禁军烂泥糊不上墙,这一仗还怎么打下去?”

史文恭看了这一阵,也彻底没信心了,不说梁山兵马,便是曾头市的丁壮都要比大宋禁军强一些。

高俅看没人说话,便看着一个幕僚道:“你有什么计策?”

那幕僚硬着头皮道:“禁军不济事,依小人看来,若不调些西军来,恐怕用什么计策也胜不得梁山贼寇。”

高俅闻言,皱眉道:“西军是童贯禁脔,他如何会让本官调动。除去西军便胜不得梁山贼寇了吗?”

那幕僚为难道:“便是想个计策包围梁山贼寇,可禁军没有战斗力,被梁山贼寇一冲就垮,又如何能胜。”

高俅叹了口气,道:“这般说就胜不得梁山贼寇了。”

另一个幕僚小心的道:“小人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高俅皱眉道:“说。”

“城中杀了十来万人,还有许多尸体没处理,现在天气又热,恐怕会有瘟疫。”

高俅听到瘟疫,也不由脸色一变。

瘟疫可不管他是不是朝廷太尉,染上了一样要他命。

“而且城中并没多少粮草,时日长了,大军恐有断粮之虞。加上城中血气不散,到时禁军恐怕闹事。”

高俅本来已经有些害怕,听得这话,顿时心生退意,道:“城中有了瘟疫,不宜交战,如今只好先退兵了。”

众人听得高俅把还没发生的事情说成事实,也知道高俅是打定主意要退兵了,瘟疫不过是回去糊弄皇帝的话。

不过他们也都没了战意,麾下兵马不愿厮杀,他们便是再武勇也改变不了大局。所以听到高俅退兵的决定,心中反倒有些窃喜。

史文恭马上表忠心道:“末将一定护的太尉安全。”

高俅对史文恭的武艺还是比较放心的,点点头道:“只要护的本官回去,本官重重有赏。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我们也不用管其他三门,便尽起兵马,从北门突围,你们都下去准备吧。明早我们便撤兵。”

这厮虽然怕死,但还是有些狠劲的。

高俅又让人向剩余五个节度使和领兵大将传达了明日退兵的决定,让他们早作准备,明日五更杀出城去。

五个节度使还在为张开的死不值,接到高俅这个撤兵的命令直气的七窍生烟。

第一百五十四章方腊起义

梁山众人都没想到高俅麾下还有七万多兵马就会选择逃走,加上为了防备官兵偷袭,梁山大营离城足有五里,梁山马军闻讯杀到济州城外时,官兵已经逃走了大半。

梁山马军也趁官兵进退失据,混乱之际,杀入城中,逼降了城中还没来得及逃走的一万多官兵。

梁山兵马又衔尾追杀了官兵十数里,才收兵回营。

数日过去,城中还是弥漫着血腥味。

在亲兵护卫下,史进和萧嘉穗等头领进入济州。

前两年,梁山赈灾救了百万百姓。

仁义大王之名就传遍天下,史进所到之处,都是围观的百姓,很少有百姓会躲避梁山大军。

而如今济州城中,除了道路两旁护卫的梁山士卒,便再也看不到一个人影。

看着死城一样的济州,史进无名火又冒起来,道:“俘虏的官兵都头以上全部斩首,以下官兵每人杖责二十,驱逐出济州。”

昨日一战,梁山俘虏官兵两万多人,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也被关胜活捉。

史进并没犹豫,当晚就让人把梅展和都头以上军官全部斩首了。

萧嘉穗看到一座繁华州府变成空城,也是十分愤怒,也没再劝阻,道:“哥哥可以让人把消息放出去。一来,或许可以给高俅制造一些麻烦;二来,可以威慑其他禁军,免得他们再做杀良冒功的事。”

还有两点,可以让天下禁军知道梁山大开杀戒的原因。免得他们日后不愿弃械投降。同时可以让天下百姓认清如今朝廷的面目。

不过史进正在气头上,萧嘉穗也就没有说这两点。

史进点头道:“军师说的是。朱贵,你用心办此事。”

山寨总探声息头领朱贵拱手道:“哥哥放心。不出五日,我一定让中原百姓都知道高俅的暴行。”

这两年,在朱贵的部署下,梁山的探子已经遍布中原,只有路途遥远的江南和关西五路,朱贵暂时还没有涉足。

进了府衙,史进坐在大堂上。道:“朝廷不仁,官兵暴虐。高俅虽然逃走,但朝廷恐怕还会派兵来打我梁山。梁山水泊外有许多我山寨老小。后来的官兵说不得也会学高俅这奸贼大肆杀戮。所以我想把山寨老小都迁到济州来,你们觉得如何?”

萧嘉穗道:“哥哥考虑的是,安定了老小,兄弟们才能安心厮杀。而且朝廷数次征讨。济州百姓因我山寨之过。也被骚扰了数次,也该补偿补偿济州百姓了。我们占了济州后,可以分兵打下任城、金乡、郓城三县,给百姓分田地,免赋税,收拢民心。如今我山寨有精兵四万多人,据城而守的话,朝廷就是派十万西军来。也休想打破济州。”

史进看萧嘉穗也赞成,当即派人给坐镇梁山的朱武传信。同时派了三支兵马去攻打济州下辖的任城、金乡、郓城三县。

济州境内自然是梁山探子最多的地方,没费什么力气,梁山就打下了三县。

史进当即宣布免除所有苛捐杂税,只剩商税和十税一的农税,同时免去今年的赋税。

在梁山水军的运送下,梁山老小也很快到达济州。

萧嘉穗擅长内政的属性再次显露,很快就把梁山老小都安置好,让济州迅速恢复繁华景象。

宋江也水涨船高,做了济州长官。

梁山在济州原本就有威望,加上梁山分土地的诱惑,济州多数百姓都安居乐业,只有少数百姓害怕官兵再来征讨时,大肆杀戮,逃离了济州。

且说高俅带兵逃回东京,以济州发生瘟疫掩饰自己兵败逃走的事实。

天子听到济州发生瘟疫,也就没有责罚高俅,只是让人防治瘟疫,等待济州瘟疫过去,再派高俅领兵攻打梁山。

高俅这厮因为镇压济州百姓叛乱,还得了一些赏赐。

虽然没几天,市井间便都传高俅下令屠了济州满城百姓,梁山占据了济州,分土地、免赋税,但是在高俅的如簧巧舌下,皇帝还是相信高俅之言,等着那莫须有的瘟疫过去。

梁山占了济州后,也没继续攻城略地,只是招兵买马,聚草屯粮。

两日间,攻占济州三县,也让江湖中人看到田虎、王庆和梁山的差距,加上梁山素有仁义之名,一时间,来投梁山的好汉络绎不绝。

六月,花氏为史进诞下一子。

史进取名安邦,再免济州一年赋税,大赏三军将士。

史进也没有和田虎、王庆一样大修宫苑,只是选了一处济州大户宅院居住。

宣和二年十月,一直秘密结社的方腊被村中里正告官,方腊迫不得已,聚众起义,以“诛朱勔”为口号,迅速席卷江南。

一则这些年朱勔借着花石纲,打死搜刮、敲诈百姓,搞得东南民怨沸腾,二则摩尼教教众甚多。

因此方腊造反比田虎、王庆声势要大许多,不过几天,起义队伍就有了数万人。

方腊自号圣公,分封文武官员,整编起义队伍。

十一月底攻占清溪县。

十二月初攻占睦州,之后迅速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然后挥师向西,攻克歙州,婺源、绩溪、祁门、黟县官吏闻风而逃。

方腊义军一路攻向两浙路首府杭州。

杭州知州赵震见起义军队伍浩浩荡荡,弃城逃走,起义军进入杭州后杀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和廉访使赵约。

积怨已久的群众见官就杀,又发掘蔡京祖父坟墓,暴露其骸骨。

各地摩尼教教众也纷纷起兵响应方腊,一时间,江南各地烽烟四起。

蔡京祖坟被挖,方腊又有席卷江南之势,朝中奸臣也不敢再遮掩,只能禀告皇帝。

彼时,方腊义军已经号称百万之众。

皇帝听得方腊义军有百万人,险些吓得跌下金銮殿,慌忙令童贯带十五万西军精锐下江南平叛,并准童贯便宜行事。

这童贯向来大胆,早年在西边用武,皇帝传旨退兵,童贯便敢藏了皇帝旨意,假言皇帝让诸军奋勇杀敌,从而让西军众将勇往直前,大胜一场的事情。

这一次带兵下了江南,在幕僚建议下,便以皇帝名义,撤销造作局,停运“花石纲”,罢黜朱勔官职,给以“诛朱勔”为号起义的方腊义军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第一百五十五章仁义大王

十九岁在华阴县史家村杀官出逃,到的宣和三年,史进已经是二十七岁,去年更是为人父。

虽然拥兵数万,九纹龙的诨号也被仁义大王取代,但是史进和过去并没什么变化,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和众头领练武、练兵,后宅中也只有花氏一个夫人。

进入二月后,天气暖和了许多。

一身劲装的史进和萧嘉穗、朱武在花园里信步走着。

史进道:“刚刚收到消息,童贯大军和方腊义军在杭州厮杀十余日后,方腊义军退出了杭州。童贯没有及时发放赏钱下去,西军火烧了杭州。”

朱武有点动容的道:“西军果然名不虚传,方腊义军占着地利,又踞城而守,居然只坚持了十余日。”

萧嘉穗则道:“西军虽然是骄兵悍将,但历来为朝廷防备,西军将领一直小心做人。想来是攻打杭州伤亡惨重,又被童贯克扣了赏钱,将士们怨气大,才会火烧杭州。”

史进点头道:“西军和方腊义军都不可小觑。童贯大军和方腊义军交战后,陈达等兄弟就来的更勤了,两位军师有何看法?”

朱武道:“童贯带了十五万西军下江南,剩余的西军要防备西夏,朝廷也无法再抽调出西军来。只要我们不威胁京师,童贯大军就不会丢下声势浩大的方腊义军,北上来对付我们。除了西军,大宋便再无可用之兵。我觉得我们可以打一两处州府,招兵买马。不过暂时还不宜大弄。”

萧嘉穗点头道:“方腊起义后,大伙众志一心,都想推翻宋朝。等待时日长了,也会影响大伙雄心。我们打几处州府也好,不过打下城池后,我们没有足够的官吏去分封土地,扩张太快的话,说不得会出纰漏,影响哥哥声誉。我们还是一处州府一处州府的打的好。”

早先史进便公开说过只要朝中是昏君奸臣当道,梁山就不会接受招安。梁山众头领也都拥护,但是相当一部分头领并不支持造反。因为他们觉得宋朝富有四海,近些年朝廷虽然苛政百出,失了民心,但还没到灭亡的时候。

田虎、王庆造反。天下有了些乱势。陈达等头领跳出来要造反,相当一部分头领还是不以为然的,觉得田虎、王庆也不过一方草寇,并不足以动摇宋朝根基。

但是方腊起义,号称义军百万,席卷江南,便让所有头领都意识到宋朝真的是风雨飘摇了。

童贯率领十五万西军下江南,更是让所有头领都看到了机会。

宋朝有八十万禁军。但是除了西军,其他禁军百无一用。

梁山和朝廷的数次交战都证明了这一点。

开国功臣无疑要比做山大王、招安有吸引力的多。所以梁山众将都很积极的往史进这里跑,询问什么时候起兵。

江南是摩尼教的天下,北方则可以说是史进的天下。

凭着梁山精兵和仁义大王的名号,梁山攻州掠府的速度绝不会慢于方腊。

史进点头道:“既然两位军师都认为可以出兵,那我们就先打东平府吧。两位军师觉得如何?”

萧嘉穗道:“打下东平府,梁山水泊就全部处于我们的管辖范围,朝廷漕运也就断了。现在江南大乱,我们再断了山东的漕运,朝廷只怕要紧张。我们不如先打泰安州。泰安州挨着青州,打下泰安州,杨志等人要打青州时,我们随时可以增援。”

杨志、鲁智深、武松、孔明、孔亮五人仍在青州驻扎,麾下兵马也扩充到了六千多人。

梁山向辽金倾销烧刀子酒的事情也十分顺利,宣和二年就向辽金倾销了一千多万斤烧刀子酒,消耗粮食二十多万石,获利三十万贯。

如果不是山东各州府对粮食盘查的紧了许多,梁山又要积草屯粮,梁山可以向辽金倾销更多的烧刀子酒。

史进仍然是虚怀纳谏,听了萧嘉穗分析,便道:“好,那我们便先打泰安州。”

三人商议定,史进就调兵遣将攻打泰安州。

梁山占了济州后,附近州府便严加防备,害怕梁山继续攻城略地,但是大半年过去,梁山并没攻打其他州府,附近的州府慢慢也就放松了警惕。

加上史进出其不意,并没调动济州兵马,而是令青州杨志、武松、孔明带了三千兵马突袭,在内应的配合下,轻松夺取了泰安州。

在杨志三人打下泰安州后,史进才令林冲、呼延灼、党世英、党世雄、关胜各带五千兵马攻打泰安州五县。

在梁山威名下,五县居然有两县官吏弃城而逃,还有一县百姓直接打开了城门,另外两县在呼延灼和党世雄挥兵猛攻下,也不过半日便陷落。

打下泰安州各县后,史进便让武松率两千人镇守泰安州,招兵买马,又派神算子蒋敬到泰安州掌管政事,给百姓分土地。

梁山攻占泰安州的消息传到京城,也让朝堂上下大为震动。

皇帝记得高俅前番是因济州有瘟疫才退兵,又想派高俅带兵征讨梁山,但高俅已对禁军完全没了信心,西军又无法抽调,哪敢再来撩拨梁山。便谎言辽国在边境集结兵马,若此时大规模调动禁军,恐腹地空虚,被辽国所趁,不如等童贯胜了方腊,西军回师后,再攻打梁山。

皇帝看童贯连连告捷,剿灭方腊似乎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又怕真的让辽国趁虚而入,便暂缓了剿灭梁山之事。

史进在山东原本就有仁义大王之称,加上免赋税,分土地的举措,很快就赢得济州、泰安州民心。

除了少量大户和百姓逃离外,大部分百姓都安居乐业,很多丁壮为了保护刚刚分到的土地,都踊跃加入梁山军队。

梁山兵马每日都在增加,虽然暂时还形不成战力,但用来守城也足够了。

史进仍旧没有招降宋朝禁军,每打下一地便会让刺字的禁军解甲归田,用少量梁山精兵加新兵镇守。

这些兵马除去守城,也要每日操练。

第一百五十六章扈家庄的转变

“爹!”

扈太公看着一身劲装的扈三娘走进来,点头道:“恩,你坐吧。”

扈三娘坐下,有点奇怪的道:“爹,找我有什么吩咐?”

扈太公看着扈三娘叹了口气,道:“当年是爹糊涂,拒绝了史大王求亲,也耽误了你的婚姻。”

前年,扈太公拒绝了史进的提亲后,也害怕扈三娘待字闺中,再惹麻烦。让人说了几门亲事,但扈三娘都不满意。扈太公拗不过扈三娘,扈三娘也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扈三娘以为扈太公又要给她说什么亲事了,连忙道:“也许是我的红鸾星还没动吧,爹不用着急,否则嫁错了人,女儿一生也不快乐。”

扈太公笑道:“那让你嫁给史大王,你愿意吗?”

扈三娘愣了一下,便脱口而出问道:“爹说真的?”

扈太公点头道:“恩。”

看到爹爹确认,扈三娘脸上也不由浮起两片红云,含羞带喜的问道:“爹怎么同意了?”

扈太公道:“以前我怕和史大王结亲,害了我扈家满门。可现在看来,史大王才是天下豪杰,他比我们都懂进退。若是我当年答应他,你便是他的正房夫人了。”

说起来,扈太公也满是后悔。

史进成亲,大赏梁山上下。

去年生子,大赏三军之外,又免了济州一年赋税,让梁山治下军民同欢。

这些事情在江湖上都有流传。

扈三娘听到史进成亲的时候,也暗自神伤了一段时日。闻言苦笑道:“这也许就是命吧。”

扈太公点头道:“不过以你的性子做了正房也未必就是福。眼下江南百万摩尼教教众起义,河东田虎、淮西王庆又闹腾,朝中还有蔡京、高俅等九贼作祟。这天下要乱了。史大王素有仁义之名,免赋税、分土地,都引得四方百姓称颂,梁山兵马又前后打败朝廷数十万大军。他的前途不可限量,他的正房不是那么好做的。”

扈三娘也领悟了爹爹说的前途不可限量的意思了,只是寻常人不敢说那种大逆不道的话。

扈三娘打心底仰慕仁义无双的史进,她也幻想过嫁给史进为妻。但还真没想过史进有朝一日能做那九五之尊。

扈太公看扈三娘不说话,又道:“前几日,梁山打了泰安州。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来打东平府。到时我们家的土地也会分给庄户,要是有人诬告咱们家,咱们扈家说不得会有大难。所以我想让你哥哥去济州,给史大王献些钱财。表表我们的心意。运气好。或许还能给你哥哥谋个差事。顺便提提你的事情,若是史大王还没忘了你,也算了了你的心愿。”

或许扈太公还有用她给哥哥换个差事的想法。

不过扈三娘并没怪爹爹,她已经比很多女人幸福太多了,爹爹没有逼着她去学那些女红,而是任她骑马舞刀。只是在婚事上让她为哥哥和扈家考虑考虑,相比其他一点也做不得主的女子,她已经幸福太多了。

扈三娘羞喜的点头道:“我听爹爹的。”

扈太公还有些怕扈三娘不愿意做小。看扈三娘答应,便让扈三娘回去。又唤来扈成吩咐了一阵。

扈成收拾了几担礼物。

次日大早,便让几个心腹庄客挑到山下,装到一支小船上。

扈成便带着几人乘船顺着济水进了梁山水泊,然后往济州而来。

水泊中不时可见巡哨的梁山水军,不过梁山水军并不拦截过往船只。

正是因为梁山水军的巡哨,水泊中才得了太平,无人敢再在水泊中为盗。

到的晚间,扈成一行人在李家道口靠岸,就在船上歇了一夜。

梁山大军在济州城外驻扎,但是水军仍然在梁山水寨,李家道口的梁山酒店仍旧开着,不过为头的也不是张青、孙二娘夫妻了。

在梁山脚下,众人虽然守着一船财物,但却睡得格外安心。

第二日大早,就又乘船赶往济州。

午后,船只便到的济州近处。

留下两人守船,扈成带着三个庄户挑着财物往济州城而来。

进的城中,三街六市早已恢复了繁华景象。

这一切都受益于史进免赋税、分土地的政策,百姓手里有了钱,商业自然也就发展了。

看到去年刚刚被高俅屠成的空城变得比东平府都要繁华,扈成更觉得这一趟来的对了。

扈成并没直接去找史进,献财物的事情好说,但是他想把妹妹嫁给史进的事情就需要有人从中说项了,在扈太公的指点下,进城后他先来找朱贵。

朱贵掌管情报司,也算城中有数的头领,稍一打探,扈成便问到了朱贵的住处。

扈成到了朱贵住处,问的朱贵在情报司坐班,又领着庄户来情报司。

在史进支持下,朱贵手下的人马扩编了许多,成立了情报司,和军政司、钱粮司并立梁山三司。

史进并没大肆改建济州,三司也只是选了三处大户宅子办公。

情报司外面,四个黑衣劲装汉子带刀守着。

扈成也不敢乱闯,让三个庄户候着,他上来道:“烦请大哥通报一下朱贵头领,便说独龙岗上故人求见。”

门口当值的士卒听得是朱贵头领故人,也不敢怠慢,点头道:“你稍等,我这就去通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