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义气水浒(剑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日里兀自劫了人去,如今添了三四百强人,带五百不习兵事的官兵去如何济事。一个不好,反丢了性命。

“不是小人怕死,只是这梁山水泊芦苇浩荡,山势陡峭,贼人有这两般地利,想要缉捕他们时,没有上千兵马恐怕无法近傍的他们。”

知州点头道:“既是这般说时,须请本州团练使来商议。”

一个公人去不多时,本州带兵团练使黄安便到了。

知州把梁山情况说了一遍。

黄安皱眉道:“不是我不肯向前,只是我刚刚到任,手下官兵一个不识,他们如何肯尽力。况且那梁山正在本府和东平府交界,若是攻打的急了,他们逃到东平府管辖水泊去,我又不好越境追杀。待我退了,他们又占据梁山,岂不是徒劳无功。”

宋神宗时,便废了更戍法,多数禁军都不用再换防,不过武将还是要调动的。

知州不悦道:“这般说,便不用剿贼了?”

二人虽是一文一武,但黄安却要受知州挟制,闻言道:“当然不是,相公可以申呈中书省,请中书省转行牌让东平府和我们并力剿捕。我也尽快熟悉州中兵事,等中书省公文下来,我便联络东平府兵马合兵剿灭梁山贼寇。”

知州点头道:“若上报中书省,当弄清那伙人底细,否则中书省责问起来,不好对答。也不知这伙人从哪里流窜来的,倒让本州来担干系。”

黄安知道知州的想法。

他到任后便得知这知州已经上任两年多,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任满时吏部审官院会进行考核,评定政绩优劣。

地方官员的政绩主要便是教化百姓、征收赋税。

地方每年上缴的赋税一查便知,教化百姓则主要看地方邢狱案件。

若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自然不会有什么案件,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不会有什么案子。若是邻里不睦,案件自然便多了。

若是盗贼丛生,那便是治理无方了。

前两年任谅做山东邢狱,盗贼绝迹,知州的政绩也属上等,但是今年任谅因政绩卓著,减了一年磨勘,提前升迁走后,地方上便不那么太平了,不过也没大伙盗寇,审官院的评定等级也不会低。

审官院评定后,便会拟一个升迁贬黜的方案,报到中书省,若是中书省无异议,便会实施。

若是把梁山有大伙贼人的事情报到中书省去,知州想要升迁基本就无望了,能平调到同等州府便不错了。

“这伙人来的蹊跷,说不得过几时便走了,若是贸然动武,损兵折将时须上报枢密院。”

武将升迁一样要经过审官院考核,最后上报枢密院。

黄安这一说也把自己的私心点出来,大家都怕考核,且等等再说。

“将军说的有理,那便看看这伙人动静再议。”

第十四章梁山草创

一晃就过了两月,梁山和济州官府仿佛达成默契一般。

梁山不下山劫掠,而官府也不来追捕。

史进也没划什么禁地,不过渔民也不敢太靠近梁山,而济州府自然也不会不收租子。

济州府也没那许多税吏去泊面上收租,直接按船算租,即使你不进水泊,每日也要交租。

新法实施没多长时间,就搞得怨声四起。

家中贫寒者,染了轻症也不敢歇息,只能带病进泊劳作,换钱交租。

进了十一月,水泊就开始上冻了。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没几天,湖面上的冰便结了一尺多厚,附近的渔民也不再砸冰捕鱼,都改作割苇。

赋税严苛,他们便是想歇几日也难。

一些渔民实在不堪重负,便主动找到梁山来入伙。

如今的梁山已经是房屋整齐,之前的帐篷已经全部拆除,所有人都住进了营房,钱粮也都入库了。

今年风调雨顺,秋后粮价有所回落,每石一贯五百文。

不过相比前些年六七百文一石的价格也已经涨了一倍,自从蔡京、童贯这一公一媪掌权后,物价便飞涨,因此民间有“打破桶、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的歌谣。

大队人马到来前,朱武便收买了近两千石。

因为朱武出价比附近粮商高一分,秋税又开征在即,所以四乡百姓都争抢着运粮来卖,若不是朱武手中钱财有限,便是收个万石也不难。

梁山水泊附近土地肥沃,也属富饶之乡,秋收后能碰到一个不压价收粮的人实在不容易,十里八乡百姓听得消息,谁不上赶着送粮食过来卖。

史进率人上山后,也没停止收粮,不过百姓却都不敢来这里卖粮了。

现在十里八乡都传遍了,一伙强人占了梁山。

一者害怕梁山众人抢了去,二者被做公的知道了,也不是好耍的,私通强盗的罪过可被不轻。

史进看收不到粮,就派人扮作粮商,直接到附近州县粮店购买,当然价格要高一些,不过也省了很多事。

每天都有一船船粮食通过水泊,运到梁山。

在水泊上冻之前,梁山便存粮七千多石了。

山前三关也都落成了,如今梁山尚在建设的便是史进规划的聚义厅,南北六丈,东西三丈,足可容纳上百人。

在山寨众人努力下,山寨共建成营房一百五十多间,食堂三处,粮仓两座,府库一处,关隘三座,头领小院也盖了三座,军政司、钱粮司也都落成。

张青、孙二娘分得一座小院,史进、朱武等人住的仍是营房,不过他们是一人一屋。

上山没几天,史进就把朱武、陈达赚上山的几十个匠人放了。

不过有几个匠人害怕走漏消息吃官司,也不敢独自下山,请史进派人和他们下山搬了老小上山入伙。

多数匠人则拿了一笔丰厚的工钱离开了。

好在山寨喽啰中也有几个会泥瓦活的,加上众人打下手,进度倒也不慢。

随着房屋的大量落成,山寨众人的操练也逐步走上正轨。

从刚开始时每天一个时辰,到现在每天三个时辰,山寨上下已经习惯了这种强度的操练。

史进这种安排既是赶工,也是给众人一个适应的过程。

当然现在山寨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操练三个时辰。

后来入伙的匠人便不用参加操练,分出去的火头军也只操练一个时辰。

休整结束后,史进也把山寨人马重新整合了一下。

因为每间营房住五人,所以史进也把人马编制改为五人一伙,设伙长;十伙一队,设队正。

分金银时,伙长拿一份半,队正拿三份,史进六个头领拿五份。

头领拿的比之前多了一点,但是相比过去还是少了许多,而且山寨上下级别也多了一级,众人倒是也没意见。

朱武、陈达、杨春都不是爱财之人,自己又都有些积蓄,倒也不在意这事。

张青、孙二娘则资历尚浅,而且二人入伙也不是为了金银而来。

山寨人马也分作马军、步军、水军、火头军,其中马军两队,一百人;步军五队,二百五十人;水军两队,一百人;火头军四伙,二十人。

陈达、杨春每人管两队步军,剩余两队马军、一队步军、两队水军暂时都由史进管着。

为了让山寨众人熟悉军纪,朱武掌管的军政司暂无固定统属,马、步、水三军轮番到军政司听令。

张青、孙二娘也把泊外酒店张罗起来,附近做公的都已经知道这处酒店是梁山所开,也没人再敢来啰唣。

当然百姓也不敢来了。

只有外地过往客商不明就里,多有在这酒店歇脚的,张青、孙二娘也不伤害这些过往客人,只是生意难免惨淡一些。

不过他们也不在意客人多寡,只是派人打探消息。

在山寨所有人都住进营房后,他们也开始通过一些过往江湖同道放风出去,招纳豪杰之士。

原本他们是想早些传播消息的,不过史进觉得众人还在帐篷中住着便招揽人马不合适,便压了两月。

水泊封冻后,史进也听到一个消息。

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渭州发了海捕文书,出赏钱一千贯,缉拿鲁达。

他虽没去渭州,倒也不怀疑鲁达还会不会打镇关西。

以鲁达的习性,即使不请人,鲁达自己也少不得去酒楼吃酒。

镇关西强骗金翠莲父女写了三千贯文书,金翠莲父女的苦痛何止那一日。

鲁达迟早知道金翠莲父女的事情,到时恐怕还是三拳打死镇关西。

不过时间一变金翠莲父女多半也就不会在路上碰到京师古邻了,自然也不会去那代州雁门县去,代州雁门县已属宋辽边关,除了商人很少有人会去边关定居。

鲁达没了金翠莲父女这个引子,恐怕也不会去五台山出家。

江湖上恐怕也就只有鲁达这个好汉,而没有花和尚鲁智深了。

说来鲁达绝对是个路痴,打田虎的时候,在襄垣城外走失,后来撞到汾阳去捉了神驹子马灵。打方腊的时候,又在乌龙岭迷路,独自走到帮源洞去,捉了方腊。

史进是不信什么缘缠井、圣僧罗汉的,异地上阵厮杀,迷路也不是什么稀罕事,飞将军李广不就是因为迷失道路,羞愧自杀吗。

不过鲁达生性洒脱,又是天生福将,每每走失归来总能建功罢了。

水浒好汉里,史进喜欢的不多,鲁达无疑是最爱。

只要鲁达流落江湖,他便有希望请来聚义。

若是鲁达仍在军中,那要招揽便难了。

鲁达命运变化不大,但是林冲命运却可能出现大转折。

没有鲁达在菜园使器械,林冲也就不会看的入迷,让娘子和使女独自去岳庙烧香。

林冲和娘子一起烧香,高衙内便是看到林冲娘子美貌,也未必敢生事,自然也就没有后面陷害林冲的事情了。

第十五章石碣村之行

这一日,史进起来,练了一阵棒,便对一旁伺候的史柱道:“去府库换六匹蜀锦,六匹上好的绸布,两只金簪、两对金镯子,二百两纹银。分作两份礼物,一会随我下山走一遭。”

这些日子,史进待人温和,史柱这小猴儿也调皮了许多,闻言问道:“哥哥要去哪里吃花酒?”

史进瞪了史柱一眼道:“给你找个老娘上山,日后若不好好孝敬,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他在华阴县吃过两次花酒,别人不知,史柱这贴身小厮自是知道的。

史柱嬉皮笑脸的道:“那我先替阿爹谢过哥哥。”

史进看史柱无赖的样子,摇头道:“麻利办事去,走慢了小心吃我一棒。”

史柱笑道:“别,我这就找阿爹要钱去。哥哥不要焦躁,定误不了你吃花酒。”

说完,便撒腿跑开。

大队人马从少华山过来时,虽然不抢过往客商,但是沿途一些税卡官吏罚没的锦缎、布匹等物自然不会放过。

每次分金银时,这些东西都折了钱分给大家,东西却是入了山寨府库了。

众人有需要时,可以按价去府库购买。

史进自然也不会去坏自己定的规矩。

史柱刚走,一旁就有人道:“哥哥要去哪里吃花酒,可否也带上小弟?”

史进转头看到是杨春,笑道:“这天寒地冻的,去哪里吃花酒。如今山寨房屋也齐整了,我想往石碣村走一遭,看看能否请阮氏三雄上山做个头领,掌管水军。你要不嫌冷,便一起去吧。”

前些日子,山寨众人都在帐篷里住着。

史进虽然有心请阮氏三雄入伙,但也不好意思请人家来住帐篷,因此蹉跎至今。

白花蛇杨春笑道:“好,这水泊里的人都说这阮氏三雄厉害,我也早想会会这阮氏兄弟了。”

二人正说间,陈达也从一旁走来,叫道:“你们要下山时,也算我一份。”

史进笑道:“我是要去请阮氏三雄入伙,又不是厮杀,许多人去时,恐怕他们误会。而且你和朱武兄弟多曾在水泊外露面,若是阮氏兄弟不愿入伙,我们身份又被人看破时,恐让他们吃官司。你若想下山,可以去李家道口酒店走走。”

陈达听得史进这般说,也只能点头道:“好吧,那我就去张青兄弟那里走一遭,在这山中呆久了也无趣。哥哥,现在山寨也修的差不多了,我们何时去打附近害人大户,替天行道?”

史进笑道:“快了,我已经让张青、孙二娘打探附近的害人大户了。”

“这便好,那我先下山去了。我去军政司讨一个令牌。”

“好,兄弟慢走。”

这两月,山寨都是操练二十五日,休假五日。

休假的时候,山寨众人无令也不得下山。

为了让众人有些消遣,史进也让匠人在东山修了五处酒店、两处赌坊。

宋人好赌,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寻常百姓,甚至李清照这样的奇女子也乐在其中。

春节、寒食、冬至三个节日,更是全民关扑的时节,从寻常物品直到车马、田地、宅院、歌姬、舞女,都可以关扑。

世风如此,史进也不能不合人情,只是大寨中不得开赌,东山非休整时间也不开放赌坊。

山寨开设的赌坊只是提供赌具、场所,任山寨众人玩乐,山寨并不在其中抽头。

山寨喽啰光是来的路上便每人分了五六十贯钱,平日又无花销处,因此每到假日,都会结伴往东山玩乐,即使不喜赌博的人,也会去酒店解馋。

酒店同样不赚钱,只是平价提供酒肉。

开始酒店和赌坊一样,都是开了两处。

因为山寨喽啰去的多,酒店又增加了三处。

后来入伙的匠人、渔夫,有老小的也都在东山建屋居住,东山已经形成一个七八十户人家的村子。

酒店的火家便是村中的老小,山寨给他们出些工钱,也让他们贴补家用。

这段时日,山寨并没出兵,后入伙的人也没分到金银。

史进回屋换了一身青色锦袍,又和杨春到军政司讨了四个令牌,登记了去处,让史柱也换了一身衣服,找一个担儿挑了礼物。

这些时日,史进也让人在附近州县成衣店买了许多衣袍来,山寨上下每人分得两件冬装,两件夏装,全部是黑色,算是统一了衣甲。

三人又叫了水军中一个石碣村的渔夫下山而来。

四人从冰面上出了水泊,沿着河岸往石碣村而来。

入冬之后,泊面也缩小了许多。

沿岸走了二三里,带路的渔夫便指着前面一个河口道:“石碣湖便是通过这河口连着梁山水泊,再走两里便是石碣村了。”

史进之前也打听过石碣村的情况,知道石碣湖离梁山不过几里,难怪王伦落草后,阮氏三雄便无法进梁山水泊打鱼了。

王伦聚拢了几百人肯定是无法封锁数百里水泊的,只是石碣湖口正挨着梁山,王伦封锁梁山脚下几里泊面,便正好卡住石碣村众人进泊的路了。

济州团练使黄安攻打梁山时,也是在石碣湖调拨船只,可见这石碣湖离梁山不远。

看看到的村口,史进便对领路的渔夫道:“你且回去吧,到了村中我们打问阮小二住处便是,莫走漏了风声。”

“是。”

领路的渔夫看寨主这样说,拱拱手,转身往山寨回去。

三人进了村中,略打听一下,便寻到阮小二家来。

阮小二家正在湖边,依山傍水,有十数间草屋。

湖水早已冻实,几只渔船都拖到院中,扣在那里晒着太阳。

想必渔夫也都想和渔船一样悠闲的过个冬,可恨今年朝廷加了租子,多数人为了交租,湖面上冻后只能进泊割苇。

一个五六岁的小猴子正在院中玩耍,看到史进、杨春、史柱冲着他们家而来,歪着小脑袋站在院中看起来,倒是没有躲避。

史进笑着问道:“这是阮二哥家吗?”

“是。”

小孩点头应了一声,便冲屋里喊道:“阿爹,有人寻。”

话音刚落,一个汉子便从中间草房出来,三十来岁年纪,身子精瘦,高颧骨,两颊深凹,一身粗布袄。

阮小二看到史进、杨春一身锦袍,又眼生的紧,走到院门口,拉开篱笆门,拱手道:“敢问三位高姓大名?”

史进拱手道:“小弟史进,这位兄弟是杨春,后面的是小弟伴当史柱。初来贵地,听得阮氏三雄大名,特来拜会。”

这些日子,张青、孙二娘酒店已经放出风声去。

梁山是以九纹龙史进为主,下面有神机军师朱武、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

阮小二虽未曾见过史进、杨春,但是也听得二人名字,连忙道:“原来是梁山好汉,且请里面说话。”

三人跟着阮小二进了中间主屋,里屋便走出一个朴实的村中妇人来。

却是阮小二浑家听得有客人,走了出来,和三人道了个万福。

史进拱手道:“史进见过阿嫂,初次登门,略备了些薄礼给阿嫂和老娘,不成敬意,祈请笑纳。”

阮小二浑家看到担子里上好的蜀锦和绸布,两眼便有些移不开了,不过她也不敢做主,目视丈夫。

阮小二看到蜀锦、绸布上面还放着一个小包裹,似乎包了银锭的样子,连忙道:“初次见面,断无让好汉这般破费的道理。”

史进笑道:“区区薄礼,二哥若不嫌我等根脚时,便请收下。若是不便时,我等这就告辞,绝不让二哥为难。”

阮小二听史进这般说,连忙道:“不瞒哥哥,我等兄弟先前也多曾在水泊里做那私商勾当,哥哥看得起我等,我弟兄如何不倾心结交。”

史进把着阮小二胳膊,笑道:“既是这般,我等便坐下说话。”

阮小二笑道:“失礼了,哥哥请。”

几人在木椅上坐了,史进问道:“五哥、七哥在吗?”

阮小二道:“他们和老娘在湖里住,哥哥稍等。”

说着,对一旁浑家道:“大嫂,你去泊里走一遭,把老娘的礼物送过去,顺道叫小五、小七过来说话,再整治一桌酒肉来。”

“好,几位客人稍坐。”

阮小二浑家也是贫苦人家出身,一只手拎起一个装了礼物的筐子便走了出去。

跟着众人进来的小猴子听得要去弄酒肉,马上跟在娘亲后面又窜了出去。

史进笑道:“叨扰了。”

阮小二道:“家中简陋,没甚待客之物,还请哥哥莫怪。”

史进笑道:“我等今日前来,只为结识三位兄弟,其他都不打紧。”

阮小二道:“深感哥哥厚意,我等弟兄也听得诸位好汉名声,听江湖朋友讲,几位哥哥之前似乎是在少华山占山为王,如何又来了这里?”

杨春笑道:“之前在少华山落草的是我和朱武、陈达两位哥哥,史进哥哥算是大户出身。说来,我们也是不打不相识。那日因为山寨钱粮短缺,陈达哥哥便带人去华阴县借粮,路过史家村时,和史进哥哥起了冲突。

史进哥哥武艺高强,斗了几时,便拿了陈达哥哥。我和朱武哥哥听得消息,知道敌不过史进哥哥,只能下山来求史进哥哥放了陈达哥哥。

史进哥哥为义气上放了陈达哥哥,因此我们有了结交。

中秋那夜,哥哥请我们三人去庄上吃酒,不想走漏了消息,被官兵围了庄子,要拿我三人。

哥哥端的义气,二话不说,带了我们便杀了出来。之后哥哥又不愿做打家劫舍的勾当,带了我们来梁山,准备替天行道,杀贪官恶霸。”

阮小二听得杨春说完,对史进拱手道:“哥哥好义气,能识的哥哥,实乃我弟兄之福。”

第十六章三雄入伙

阮小二浑家拎着东西进了湖泊,忍不住伸手在那红布里捏了捏。

一旁的小猴子见状,问道:“娘,里面是吃的吗?”

阮小二浑家笑道:“是能买好多吃的的东西。”

小猴子也挺机灵,问道:“钱吗?”

“恩。”

阮小二浑家摸到还有一个簪子、两个镯子的样子,脚下又快了几分,恨不得飞到老娘那里,看看里面是什么。

小猴子虽然小,跑起来却是不慢。

二人在冰面上走了一会,便到的一处高埠,上面有七八间草房。

一个婆婆和两个汉子正在屋前晒着太阳。

小猴子看到祖母,高呼一声,便飞奔而来。

婆婆搂着孙子,笑道:“慢一些,小心摔了。”

阮小五看到嫂嫂拎着一筐东西过来,里面的蜀锦和绸布都是上等货色,不由问道:“阿嫂在哪里置办的这许多东西?”

阮小二浑家把筐子放到婆婆跟前,道:“刚刚家中来了几位客人,这是他们送老娘的礼物。”

说着,把那红布帕子拿起来,递给婆婆道:“里面有好些物事,老娘收好了。”

婆婆接过帕子,手腕一沉,好奇的打开,看到是两锭大银,一个金簪子,一队金镯子,不由愣在当场。

阮小五这几日输的精光,因此才老老实实在这里和老娘晒太阳,看到这些金银,顿时两眼放起光来。

一旁阮小七咂舌道:“来的什么客人,这般奢遮?”

“我听得为首的年轻人叫史进,二哥叫你们去一起说话。”

“史进?”

阮小五和阮小七对视了一眼,这两月村中有几个渔夫都去了梁山入伙,他们兄弟又商议过入伙的事,但阮小二以不知梁山行事如何,让他们再等等。

不想今天史进找上门来了。

阮小五笑道:“我兄弟的好日子到了,走,去哥哥家里。”

“走。”

阮小二浑家看两个小叔子走开,拎起筐子,对老娘道:“我帮你放屋里去,老娘收好了,我去整治些酒肉。”

婆婆把帕子包住,对阮小二浑家道:“客人送这般礼物,莫不是要他们兄弟去杀人放火?”

阮小二浑家道:“他们兄弟的事情,我们也管不得,老娘便不要操心了。一会我送些酒肉来,老娘中午也不用打火了。”

“哎。”

婆婆叹了口气道:“希望他们兄弟能得个善终,莫像他爹一样……”

再说另一头,阮小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