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有毒-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蚨髁礁龇较蛎嘌印
  不过历经几百年岁月沧桑,很多汉长城都坍塌了。它们也不像明长城那样沿着山势盘旋而上,大多建在比较平缓的地区,所以就成了一段一段的土埂子。除了缅怀一下当年农耕王朝强大的堆土能力之外,已经起不到任何防御作用。
  其实真正和西夏实际统治地区接壤的不是甘凉路,而是东边的秦凤路。战后,东起零波山、西至济桑城、北面直达大漠的这片区域都划归秦凤路管辖,甘凉路的东侧边界和秦凤路接壤,并不直接面对西夏新成立的应理军司。
  不过吧,秦凤路和甘凉路北面都是大漠,那里以前也是西夏领土,现在则成了三不管地区。双方谁也没有能力统御大漠,更不会派兵进去驻扎,从理论上讲应该还属于西夏政府,但他们也没有实际占领。
  洪涛的出兵计划很简单,就是顺着烽火台一直走到甘凉路和秦凤路最北端,绕过秦凤路修筑的边防寨堡,顺着大漠边缘地带偷偷摸摸的向东靠近目前西夏最西边的边防要塞沙陀城,大概距离四百多里路。
  但这四百多里路和去甘州的四百多里路有本质区别,它一半的行程要在大漠中,没有路,甚至连地标都没有。行军速度慢不说,稍不留神弄错了方向真有可能全军覆没。
  冬天的草原就已经很恐怖了,大漠更甚。只要一起风,连雪花带沙尘漫天飞舞、遮天蔽日。赶上此等天气,饶是洪涛有六分仪照样无计可施,只能原地用箱车围成车阵,等待天气好转。
  幸好新军的辎重补给相对简单方便,装备也更适合冬季,不用怕冻死、饿死、喝死,但罪一点都不少受,还没走出大漠呢,三位皇子的手、耳朵就被冻伤了。
  倒不是他们的保暖装备不好,而是孩子们没见过大漠,更没见过冬天的大漠,玩起来没够。折腾热了就摘掉帽子和手套,说也没用。洪涛没别的办法,只能恶治。不听话是吧?让你们尝尝冻伤的滋味,看下回还敢不敢了。
  但也不是一丁点乐趣都没有,冬天的沙漠边缘地带动物也不少,比如野驴、野骆驼、野马和鹿,像狐狸、狼、獾子、野猪、老鹰什么的也很常见。
  那种满地钻洞,被骑兵恨之入骨的草原鼠更是随处可见,有时候它们会从你帐篷下面钻出来,看看上面这个能遮风避雪的玩意到底是什么,顺便再把你的袜子、衣服咬个洞,临走还会带点能吃的东西。
  骑着马围捕狐狸和狼、拿着行军锹满地挖老鼠洞就是三位皇子最喜欢的娱乐项目。活抓老鼠之后,他们会在宸娘的带领下把几只活老鼠尾巴绑在一起,用一根木棍固定在荒野上。
  然后四个人披着白色的斗篷趴在防水布上,用雪把痕迹和身体全盖住,毫无声息的潜伏起来,等待天上的老鹰下来抓老鼠。
  这种抓捕老鹰的方式就是宸娘在驼队里和蕃人特种兵学的,除此之外她还学了不少野外生存技能,这到让洪涛比较开心。
  只要它敢下来,地面上就会弹起一张大网,这只天空之王立马成了平阳之虎,被四个孩子折腾好几天,然后活活气死完事。
  新军里有蕃人士兵会熬鹰,不过那种活儿不适合在行军途中干,而且成年鹰也不适合当做孩子的玩具,见识见识就得了。
  “大人,前面十里有个西夏人的寨堡,看样子有百十人。”十天后,洪涛的远征军终于慢吞吞的抵达了沙陀城以西五十里左右,突前的蒋二郎也发现了敌情。
  “周围有游骑吗?”冬天进攻,要的就是突然性,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游牧民族也很少在冬季大范围活动,太危险。所以洪涛关心的不是对方有多少兵力,而是能不能全歼。
  “应该没有,附近也没发现牧人的痕迹,看样子这一片地区都被清空了。”蒋二郎是个非常有天赋的侦察兵,不用上司多说就知道该留意什么。
  “扎营,后半夜再带人上去,必须保证一个不漏。”没游骑就更好办了,不光要冬季作战,还得玩夜战,看你们怕不怕!
  后半夜,吃饱喝足的新军士兵掀开暖融融的睡袋,穿好羊绒衣裤、套上羊皮外衣,再戴上盔甲,一个个和圆球般的从帐篷里钻了出来,一边列队一边从背包里掏出一块白色的棉布。
  连头盔带身体,全都包裹了进去。然后,他们的身影就消失在茫茫雪原中,不是离的太近,根本发现不了这些白色的幽灵。
  说起白色的棉布,这就是凉州棉纺厂的第一批成品布。大部分都提供给新军使用,市面上还没有销售。
  有了氯气的帮助,棉布的成色就好多了,看上去比常见的麻布要白好多,质地更软和也更容易上色。产量嘛,比羊毛织物稍高,因为棉纺厂是新建的,直接用上了黄氏纺车,棉纱的产量大,棉布的产量自然也高。


第501章 第一次没了
  估计经过一冬天的生产,到了明年开春凉州棉布就会正式投放市场,成为一项新的特产。而它的售价为450钱一匹,基本和麻布主产区成都府持平,走的是平民路线,销售前景应该很不错。
  促进社也是这么预估的,她们和湟州银行贷了一笔款,派人去京兆府和开封城开店,专门销售凉州的毛纺品和棉布。同时也是王十邮政系统的交通站,连运输途径都一并给解决了。
  洪涛既然把棉布销售交给了促进社就不再过问这件事儿,好不好到时候看财务报表一目了然。
  他比较发愁的是织机问题,这些棉布古人看着挺不错,可是在他眼里还太粗糙,当外衣穿没问题,做内衣就差点意思了。
  如何提高棉布的织造技术,这不是他能左右的,还得靠黄怀安那样的匠人来解决。好在时间还有的是,只要能盈利就会有无数人削尖了脑袋去做这件事儿,拦都拦不住,根本不用自己着急。
  和棉纺厂相比,今年种植了白叠子花的拓荒民可算收获满满。这玩意不太难种,有了土尿素和土钾肥,再配上原料来源丰富的牛羊粪便沤肥,棉花的产量很不错。第一年种植平均亩产就能达到二石多,也就是200多宋斤。
  江浙地区的水稻产量也不过如此,西北地区各种谷物的平均亩产还不到二石。这样一算种白叠子花可比种粮食划算多了,它的收购价几乎是谷物的两倍,与新稻米基本持平。
  洪涛觉得吧,等到明年化工厂能少量提供硫酸铵化肥之后,配合农家肥使用,棉花的亩产还得提高不少,抗病虫害的能力也会加强。
  只等棉纺厂把织机问题一解决就可以第四次分配拓荒田了,让棉布的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真真正正的成为甘凉路的拳头产品。
  为什么不马上就扩建棉纺厂增加织机数量,这不也能提高棉布产量吗?回答是不成,因为甘凉路没有那么多人口,也就没有足够的劳动力。
  这个问题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大量吸收内地的流民肯定不成,只能从提高生产力水平上下手。依旧还用这么多劳动力,但通过科技进步增加单位创造力,殊途同归。
  “我说你们几个能不能消停点?怎么到了战场上还如此任性!”
  士兵在白斗篷的掩护下从南北逐渐向中间那座木头寨堡合拢,此时洪涛带着三位皇子跟在队尾,一边走一边听见身后唧唧索索的说话声,四个小家伙又掐上了。
  “他们说官人以多欺少还用偷偷摸摸的行径,不够光明磊落!”宸娘的小报告立刻打了上来,她不是在和三位皇子拌嘴,而是给养父正名呢。
  “光明磊落是给别人看的,认识那几位给你们抓狐狸的大哥哥吗?如果非要光明磊落,他们就有可能被西夏人的弓箭射死,换做你们该如何选择?是放弃虚名保全他们的生命,还是为了名声牺牲他们的性命?”
  洪涛挥手示意周围的特种兵原地蹲下,然后把三位皇子叫到身边开始上课。进攻的事儿有没有自己都一样,或者说自己不在讹力命更好指挥,上课才是此行的重点。教导出一位知冷暖、晓事理、明黑白、通古今的好皇帝,比训练十万新军还划算。
  “那……那经议里讲的有错吗?”赵佣读的书最多,他在来湟州之前已经有了老师,还是位大儒,所学的东西往往会和目前的现实冲突。
  “没有错,但那些书是教你如何做个万人敬仰的好皇帝,并不是教你做冲锋陷阵大将军用的。当皇帝必须要品格高尚,把卑劣的一面全藏起来,让好的一面展现在百姓面前。但打仗的时候就得反过来,对待敌人要像严冬般残酷无情,怎么方便怎么来。”
  “多读书是好事儿,但一定要懂得什么时候该用那本书里的知识,不能用错,用错了还不如不读。姑丈不想教你们如何当大将军,但你们一定要懂什么才是合格的大将军。以后不管是谁管理国家,都不怕下面的人哄骗咱。坏事儿让臣子去干,他们干的越多皇帝就越好控制。敢不服从,随便拿出一件事儿这位大臣就得身败名裂,而皇帝依旧是干净的,明白了不?”
  对错这个问题洪涛一直都没给出定论,也不想给定论。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对错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将军认为对的事儿皇帝说不定就认为是错。所以说皇子们该学的不是如何区分对错,而是如何尽可能多的了解不同的对错。
  法制这个东西洪涛不能给皇子们多讲,因为法制就是用来限制权力的。这要是传到神宗皇帝耳朵里,不是谋逆也是谋逆了,甚至比谋逆还厉害,这是在挖皇家的根儿啊。
  “……本王不太明白……”这些道理对于一个八岁小孩来讲确实不容易理解,即便宸娘也一样。只是她从小就接触这套东西,不觉得奇怪而已。
  “不明白没关系,记住姑丈的话,以后碰上类似问题就拿出来琢磨琢磨,早晚有明白的那一天。来,我们再往前凑凑,看看将士们是如何为国奋战的。”
  眼看队伍越走越远,大半夜的肉眼所及范围不过几百米,再讲下去此行的主要目的就落空了。讲课只是点缀,重要的是让皇子们亲眼所见,让他们记住一辈子。
  可惜的是皇子们没怎么看到将士为国浴血奋战的场面,光见到他们用弩箭像射兔子一样射杀栅栏里的人影了。
  这种场面也不让多看,四百多名新军战士围着寨堡射了一刻钟,里面一个人也没冲出来。等没人再往外冲之后,新军战士用粗绳子把木栅栏拉住,牵过来十几匹骆驼,直接就把寨墙给拽躺下了。然后举着盾牌的新军组成一条战线慢慢向里压迫,后面跟着几排弩手,有活物就射。
  战斗过程就这么枯燥乏味,寨堡里的烽火自始至终也没点起来,早被特种兵摸上去占领了,谁敢往上爬,下面的几具攻城弩就招呼谁。
  八十一具尸体,十二个伤兵,这就是夜袭的全部成果。新军无一伤亡,大多数敌人都是被射死在营房门口的,基本没遇到有质量的抵抗。
  “想不想试试亲手杀人的滋味?姑丈先说明一下,这不是当皇帝的必修课,杀不杀都不会受到责怪。”这十二名俘虏洪涛也不想带着,路途太远带不回去。但也不能白白杀掉,总得有点收获。
  “官人不会责怪,可我们会,不敢杀敌的人在儿童团里需要天天打扫厕所,给其他人洗衣服,我更看不起他们!”
  洪涛装红脸,宸娘立马当起了白脸。不光说,还挪开了两步,就好像和三位皇子站一起有多丢人似的。
  宸娘的话起到了关键作用,皇子们不怕姑丈看不起,他们觉得那是应该的。但坚决不愿意被同龄人蔑视,尤其是被女孩子瞧不起太丢人。但真把刀拿在手里,看着对方陌生的脸庞和凄惨的神情,这一刀还真难捅出去。
  “六哥,我先来!”最终还是八皇子赵倜咬着牙上前一步,闭着眼就把匕首捅进了一名战俘的脖子。
  “不是我……是、是、是……不是我……”可惜这一下没捅正,也不够深,血倒是冒出来不少,可人依旧活着,在地上不住挣扎,喉咙里还发出各种声音。
  这可把赵倜吓坏了,想跑,两条腿不听使唤;想推脱责任,指向谁都觉得打不过;站在原地哆嗦的比将死的战俘还厉害,尿没尿裤子看不出来,穿的太厚。
  “真没看出来你最勇敢,给,我的匕首送你了……哼!”这时宸娘又开始使坏,走上前去很亲热的搂着赵倜筛糠的肩膀,很崇拜的看着那张惨白的小脸,还自己的匕首塞在了人家怀里。
  “我也敢……杀……啊!”
  完了,六皇子赵佣看到宸娘如此表现眼珠子都红了,大喊一声就冲向了面前的俘虏,也不管哪儿是脖子哪儿是胸口,闭着眼这顿扎啊。扎一下喊一声,直到再没力气把刀抽出来为止。
  “本公……本公不要宸娘当皇后了……”赵佖摆了好几个姿势都没鼓足勇气,很懊悔的承认了失败,然后端起自己的小号反向滑轮弩瞄准了三步之外的战俘。
  真准,一箭就射中了喉咙。真狠,直接射了个对穿。看来小号反向滑轮弩威力也不小,比蝎子弩强多了。
  “好!都不错,王千年纪小,敢于射杀敌人也是我大宋好男儿!来,上酒,喝一碗,以后你们就都是男子汉了!”
  太孙子了,宸娘忽悠完了洪涛接着上。三位皇子让父女俩轮流一扇呼,再加上转圈的新军战士都跟着鼓掌叫好,立马觉得不那么害怕了,小胸脯一挺,半碗驸马酒如数灌了下去。
  这一天对他们来讲真是终生难忘,头一次亲临战场、头一次亲手杀人、头一次喝烈性酒,就差晚上再给安排三个女战俘,把所有头一次都破了完事。


第502章 箭射榴弹
  利用三位皇子昏睡不醒的机会,新军马不停蹄的又前进了二十里路,用同样的办法连着端了两座寨堡。当东边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时,所有新军车马都进入寨堡里休息,沙陀城已经历历在目。
  和凉州城相比沙陀城只能说是个大点的寨堡,或者叫土围子。以前这里是西夏人的一处粮仓,失去凉州城之后,两国边境北移,到了零波山和沙陀城一带,它才被改成了边境军事堡垒,驻扎着应理军司的五千多守军。
  过了沙陀城再往东不到百里就是西夏应理军司所在地,这个军司是新成立的,原本的卓啰和南军司、西寿保泰军司都被打残了,干脆合兵一处,改个名字去去晦气。
  自打两国停战之后这一带相对比较平静,对面的大宋秦凤路守军忙着在边境地区修建寨堡,也不打算继续东进。
  应理军司多一半都是新兵,他们不太怕秦凤路的宋军,但是怕秦凤路后面的那些湟州军,所以也很小心谨慎,尽量不挑起边境纷争。
  两边就这么过了两年和平日子,好像有点把战争的事儿给忘了。西夏皇帝李元昊说的没错,宁可和宋国当敌人也不和辽国做朋友。宋国人比较温和,惹急了才知道反抗,平时缺少侵略性,是个非常不错的邻居。
  但他们忘了在这个羊群里曾经出过一头披着羊皮的饿狼,比草原狼还狠。现在这头饿狼居然趁着风雪和严冬违反常规的跑了出来,还成功的隐藏在了附近。草原上的牧人都明白,如果让一头饿狼距离羊群太近是个什么后果。
  整整一天,除了蒋二郎的特种部队扮装成西夏游骑在寨堡四周假装警戒,新军都缩在两座敌人的寨堡内不声不响。其实蒋二郎都不用派人警戒,在这种鬼天气里根本没有人外出,远处的沙陀城就和死了一样。
  但天一黑透新军立马就动了起来,分成了四个小队从西北方慢慢向沙陀城靠近,离城半里路才停住,派出了十多个小队,每队抬着一具攻城弩和一口大木箱。
  “大家都小心点啊,别没伤到敌军先把自己弄死。这玩意是来自地狱的火焰,谁碰上谁倒霉!”
  洪涛依旧带着四个孩子躲在队伍最后,不过对每位传令兵都再三叮嘱,大木箱千万轻拿轻放,不许沾上半点火星。
  这次攻城与以往不同,即便攻打下来也无法占领,所以洪涛选择了破坏性打法,顺便也试验试验他新发明的武器,箭射榴弹!
  硝酸铵合成出来光作为民用肯定不甘心,它能不能用于军事呢?洪涛觉得可以试试,为此专门开发了几种使用方式,把硝酸铵用蜡纸包裹成筒绑在攻城弩杆上发射就是其中之一。
  攻城弩携带这么一个小纸筒不太吃力,只要找好重心并不影响射程,抛射的话怎么也有三百米开外了。
  纸筒后面带药捻,连接里面的一根黑火药棍。这就是纸筒的起爆装置,掺入了柴油和石蜡的铵油药非常稳定,甚至有点稳定过头了,不抡起大锤子猛凿根本没反应,普通的药捻也无法引爆,只能用一枚大鞭炮当引信。
  爆炸效果嘛,非常令人满意,一根尺把长比镐把还细的药筒,爆炸威力超过了装药量更多的铸铁霹雳弹。
  要不是还没确定硝酸铵和铁接触会不会有腐蚀性或引起反应,洪涛都打算把霹雳弹换成铵油装药。小号的用攻城弩抛射,大号的用投石机抛射。这一颗下去,顶不上155的炮弹也和80炮差不多了吧。
  大半夜突然被一串炸雷惊醒,大地甚至都在颤抖,这就是沙陀城内西夏守军的感受。黑灯瞎火的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刚走出营房有人就被四处乱窜的马匹撞倒。
  马圈被炸开了,战马哪儿听过这么响的动静,天生胆小的动物此时唯一的想法就是跑,哪儿有路就往哪儿跑,中途遇到的一切全会被撞飞。
  整整挨了三波轰炸城内的人才反应过来,这根本就不是打雷,很可能是从城外扔进来的,敌袭!
  然后就乱套了,兵找不到将将也喊不来兵,谁也不清楚下一声炸雷会在何处响起。那玩意会伴随着橙红色的大火球,周遭好几米范围内片甲不留,炸飞了算。
  “我去,真能忍啊,这么炸都不出门迎战!来啊,集中向城门发射,先把城墙炸塌再说!”
  洪涛什么都想到了,唯一没想到古人对炸弹的反应是如此迟钝,还以为城内的守军就是不打算出来呢,只好还是老一套,破墙强攻。
  沙陀城的城墙和城门真扛不住烈性炸药的摧残,只一波箭射榴弹就真成土墙了,哗啦啦倒了一片。
  这时洪涛借着爆炸的火光才发现自己指挥有失误,不是人家不想出来,而是正在城门背后列队。好不容易凑够了一群人,结果城门一塌又跑散了。
  “齐射,用最快速度把所有榴弹都打光!”城内乱了,想出来得选择其它城门。洪涛也不想等了,干脆接着往城里扔吧。
  爆炸效果和破坏效果已经看到了,这二百多支弩箭一根都不能带着回去。虽然知道它们很稳定,但车队里总带着一堆炸药还是日夜提心吊胆。
  足足轰炸了半个小时,榴弹都发射没了,沙陀城里依旧没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刚刚集结好队伍,突然掉下来两颗炸雷,连震带炸躺下一大片,队伍又散了。
  军官们就算再着急也不敢带着没集结好的队伍出城迎战,另外还有一件事儿让将领们无奈,出去迎战谁?有多少人?他们在哪儿?
  至今为止连敌人在哪儿都没搞清,大半夜的伸手不见五指,满街都是马群在奔腾,能把兵将凑到一起就是很不容易的事儿了。
  “扔火油弹,撤……”死活也没等到敌人出城,洪涛不想再耗下去了。此地离应理城太近,几十里路骑兵半天就到,万一被敌人的重兵围住会非常危险。
  埋伏了一个多时辰的新军士兵陆续从雪地里爬起来,收拾好自己的防潮垫,排着队上了雪橇。十多具攻城弩在发射了两轮火油弹后也迅速拆卸成两部分搬上雪橇,向着来路而去。
  这回洪涛又失算了,他原本是打算用火油弹给守军添乱,没想到却帮了人家的忙。随着几处火光燃起,西夏守军反而容易辨认方向了,集结的速度开始加快。城上的士兵则借着城内的火光发现了正在移动的新军,一时间号角声四起。
  “哎呀,本官等你们的时候不出来,刚走就叫嚣。老讹,把铁蒺藜全撒下去,这里又不是我们的地界儿,送给他们不要了!”
  要不是顾忌几十里外应理城的西夏军队,洪涛真想回头应战,再试试反向滑轮弩的实战效果。这二千新军里有一半换装了新式弩具,另一半依旧使用原来的钢板弩,战力很容易对比。
  上百辆雪橇箱车在讹力命的指挥下缓缓变成了六列纵队,装有铁蒺藜的箱车轮流变换到队尾,一边走一边撒。
  有了积雪的覆盖这玩意就更阴险了,一个也别想看见,但马蹄踩上必须疼。只要西夏骑兵跟着追,估计这几里路也得扔下不少人马。
  但跑了两个多时辰后面人影都没有,不知道是西夏人没追啊,还是被铁蒺藜吓住了。此时天色也亮了,洪涛也没啥咒念了,干脆下令回凉州。这一趟来的有点亏,一个俘虏没抓到,只毁了西夏人的三座寨堡和半座沙陀城。


第503章 贸易赤字
  远征的新军回到凉州城时,凉州城外正人声鼎沸呢,每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明日就要开赛了。每次新军出征回来都会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但这次大家的热情有点低,甚至还有不太高兴的。
  “姑丈,我们打了胜仗,为何百姓们反倒不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