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有毒-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姓刘的禁军军官对肖全明的提议比较认可,他并不在府城附近驻扎,有个地面熟的人帮忙事半功倍,为此还把亲兵的战马借了出去。
  “扫探个屁!老子才不留下给你们当垫背的……喂,带本管去你府下人出入的侧门,快!”
  待禁军军官一走肖全明立刻停住了脚步,左右看了看,把打扫马厩的小童叫了过来。塞过去几文钱,然后牵着马跟着小童向旁院走去。
  不愧是当过山贼的人,肖全明的本能感觉非常准,刘姓军官出了仓司府衙刚刚拐过路口就被一群黑衣军给拦住了,不由分说拉下马来搭肩头拢二背捆成一团,连同三名亲兵一起往旁边的箱车里一扔,又缩回街道的暗影里。
  打肖全明进入仓司衙门之后,这里的前后门左近的街道路口就已经被特种兵和新军封锁了,随便进,但想出来不可能,根本不问身份有一个绑一个,全部拉回府衙再挨个盘问。
  是要抓的人立刻转交给那几个蕃人,谁也不知道他们是谁。不是要抓的人原封不动拉到远离府衙的街道放了,就当没这回事儿。
  这几个蕃人是干嘛的呢?他们就是王十的手下。和在湟州时一样,王十从来不抛头露面,她对外的身份是顺风镖局的账房,对内身份则是邮政传递的负责人。山川检察院的职务除了洪涛和促进社知道之外,谁也不清楚。
  以王十的性格,她的手下肯定也没正常人。这几个蕃人原本都是战俘,转而为她工作之后,最拿手的工作就是绑架和逼供。谁要到了他们几个手里,哑巴也得讲话,无一例外。
  很快,一份份供词就送到了府衙大堂,洪涛很少见的穿着官服端坐在堂案后,两边还站着府衙的一干官曹吏差。
  谁也不清楚中秋节知府大人为何要把大家全召集来,已经站了快一个时辰,光看到有小童送来一张张纸,啥事都没发生。
  “通判李大人、户曹参军郑大人、防御使蒋大人、团练副使魏大人……”终于有动静了,那位女签判接过一张纸开始宣读,念完之后,正堂堂案前就站满了人,粗略数数有二十多位。
  “拿下!”堂案后面的帅司大人只是抬了抬眼皮,轻轻吐出两个字,然后这二十多人就被两边的新军擒住了臂膀。
  “为何羞辱本官,我乃朝廷正七品,何罪之有!”当这些名字被念出来之后,大部分出列的官员就知道为何了,无不面色死灰,还有哭嚎求饶的。
  但也不全是软骨头,防御使蒋大人一看就是武人出身,有点功夫,两名新军士兵愣是没能制住,还被摔倒一名,另一名也被推开,他一边高喊叫屈一边气势汹汹的冲向了堂案。
  “退下!啊……你敢……当堂行凶……”这是洪涛头一次见到黄蜂近距离出手,非常快,上前一步,还没等对方的胳膊伸直就又退了回来。再看蒋防御使已经捂着大腿倒地了,一张脸扭曲变形,手指缝里有鲜血渗出。
  “快省省吧,没看见六品通判李大人都不言语了,你个七品小破官还咋呼个啥。本官已经很给你们脸了,甚至一度打算与诸位合作。现在看来有些人是属驴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你们可能是没见过湟州城外的木杆,但不会连渭桥镇种凯也没听说过吧。教你们一个乖,在对付别人之前好歹也得打听打听,连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的道理都不懂,留着也是废物。”
  真疼啊,洪涛一想起黄蜂藏在袖子里的两根钢锥,感觉自己的腿都有点难受,可是半点怜悯之心都提不起来。现在他们一个个都老实了,假如再等一个月让他们成势之后,肯定就不是这幅嘴脸。
  想让暴民抓住自己,这主意一听就是狗屁不懂的文官想出来的。暴民要是能指挥就不叫暴民了,到时候很可能会把自己撕成碎片,或者扔下一地尸体然后一哄而散。
  “诸位也别闲着,谁参与了针对本官的谋划赶紧自己出来认罪,态度好、揭发了别人的本官可以既往不咎,视情况留任或者调任它职。若是不思悔改、顽抗到底,那就别怪本官心狠手辣。更别指望别人能三缄其口,在本官手中大罗金仙也得张嘴说实话。”
  这二十多人被新军士兵拖了出去,正堂里还剩下三十多人,堂外站着的更多。这些人全是府衙里的公务员,有官有吏,总共一百四十九人,还不算各县的官吏。
  都说冗官是宋朝的一大弊端,看上去真是这么回事儿。光是府衙里吃中央财政拨款的官员就有这么多位,再算上数量更庞大的差役群体,每年得发多少工资啊。
  要是每个府州县军都和大名府类似,这就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公务员群体,固然这么做可以巩固政权,可是对财政的压力也太大了。
  原本洪涛没想在官制上动手,那样会引起更多非议。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好出现了一次有组织、有预谋弑杀皇子的大阴谋,借着它的东风干脆连大名府路的官场一起整治吧。现在谁也没法阻止这件事儿发生了,更不能恶人先告状。
  一个时辰之前,头一批被抓捕的涉案人员和供词就已经由特种兵护送前往开封驸马府,再由长公主转呈神宗皇帝。
  里面还附带了一份自己写的解决办法及善后处理方案,只要皇帝不想再有人对未来的继任者不利,就只能这么办。


第534章 兴师问罪
  解决办法很简单,四个字,杀人灭口!
  这件事情的主要谋划者、参与者都得死,不能让这件丑事曝光,搞不好会引来朝堂震荡。至于说怎么死的,皇帝就不用操心了,他们必须死的合情合理,没有凶手,纯属意外。
  其他没有掌握全部真想的协从送到矿山里苦役,一辈子没有释放的机会,自生自灭,顺便也把谋逆的罪行带进坟墓。
  善后处理方案相对就复杂多了,参与了这个计划的基本全是实权派,挂名吃白饭的正事帮不上忙,连干坏事都没人愿意要,混到这个份上活着还有啥意思啊。
  一下子缺了几十名正职官员,幸好是在冬季,如果赶上农忙季节,饶是洪涛再怎么凑合也玩不转。
  现在的办法就是让闲置、副职顶上,这些人里也不全是能力低下者,有不受领导、同僚待见的。他们不适合原本的官场,在自己手下说不定会干的更好。
  光靠这些人还不保险,洪涛又挑了十多个比较重要的岗位,给每位新上任的官员配上两位副手。这些副手全来自工坊和青年团,不拿工资但参与一切政务,没有他们的签字啥文书都没法律效力。
  工坊里来的这些人都是中底层管理人员,他们对政务不熟悉,可对管理并不陌生,只要适应一段时间,把业务熟悉之后就是很好的低级官吏,更适合洪涛这套体系。
  青年团员们文化水平更高,但管理经验和社会实践比较缺乏。也先跟着基层公务员一起混,把这两方面的短板补齐,然后洪涛也就有自己的管理班底了,以后缺了谁也不用怕。
  “我靠!不会吧,没剩几个全乎人了……”饶是洪涛已经提前有了思想准备,但也没想到堂内一下子跪下这么多人。一半以上,堂外的情景看不见,估计也差不多。
  “周签判,还是派人准备送饭吧,这些人不能挨个审,先大致登记一下,说清楚了再拿着材料相互印证,那些明显是被裹挟的记录在案之后就让他们官复原职不予追究,但下不为例。苗将军,天亮之后在南门外准备一块刑场,挑几个七品以下的砍了挂在城墙上。本官先去后堂休息会儿,明天还有麻烦呢。”
  有的时候人多确实会造成法不责众,如果把这些底层官吏全送到矿山里去,府衙的人手恐怕就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就算能找人接替也来不及交接和熟悉。
  无奈之下还得网开一面,把打击力度放缓一些。但该杀的鸡还得杀,看来城墙上那几具厢役指挥使的尸首震慑力还不太够,那就再添上几具文官的。
  想偷懒?是可忍孰不可忍!属下们不敢吵醒上官,但有人敢。天色也就刚蒙蒙亮,从北面街道上走来了三队人马,看旗号白底黑边黑字的是转运使、蓝底红边红字的是常平司、黑底红边红字的是刑狱司。
  和府衙门口挂的红底红边黑字旗正好四大监司齐汇,这个阵仗恐怕大名府的百姓都没见过,从老远就尾随而来,想看看到底有什么热闹。
  说到这里多聊一句,宋代官员出行没有开道的锣,也不许净街回避,谁敢这么弄御史保证像喝了鸡血一样玩了命弹劾,百分之一千的被贬。
  宋代百姓也不太怕官员,大街上遇到顶多是往两边让让,还不是给人让路而是给马。就算皇帝出行,只要没有重大典礼也一样待遇,无非就是多了殿前司诸班直禁军保护,黄土垫路一边走一边有人在前面撒水的场面一年只能看见一次,皇帝祭天地的时候。
  我们在影视作品里常见的敲着锣、举着牌子满大街横中直撞的场面,最早也要起源于明朝中后期,完善于清朝。
  北宋的官员除非有病或者身体太虚弱,不管文官武官都是不坐轿子的。他们认为以人代替畜生是非常不文明的举动,只有没文化的野蛮人和女人才用,大老爷们哪怕骑头驴也比坐轿子高档。
  这么多人、这么大的依仗,立刻就惊动了守卫府衙的新军。这些新军大部分都是从湟州来的,不认识这是啥仪仗,更不认识那些旗号,所以半点迟疑都没有,立刻就把府衙门口的箱车推到了街道中央,结阵警戒,同时再派人向内通禀,等待进一步命令。
  三司使的队伍原本不打算停步,可是前面有箱车拦着,箱车后面的新军都把弩箭举了起来,再往前走恐怕会引起意外。
  开路的三司衙役看着挺厉害,可没一个人敢放马闯,不得不停在了府衙北面百米左右的地方,还引来了百姓们的哄笑。
  他们算是看出来了,今儿这个热闹很大,不光要看,还得赶紧回家呼朋唤友都来看。四个监司因为啥闹矛盾不用管,谁对谁错也不用管,反正只要是官和官打老百姓就喜欢。
  “狂妄之极!无礼至极!随老夫来,我倒要看看此处还是不是大宋的土地!”这一笑可坏了,须发花白的章楶有点挂不住脸,怒吼一声催马便往前走。在朝霞的映衬下他的背影好像带着一层虚边,就和光圈差不多。
  “好……”本来还有点失望的百姓这下高兴了,齐声叫好,私下里已经有人开赌坐庄,赌对面那些穿得花花绿绿的兵敢不敢真的射这位老大人。
  “班头,那个老头真过来了,看样子是个大官,咋办?”确实,新军士兵们也有点为难。他们接到的命令是防御府门,任何人不许随意出入,保证府衙安全。
  在新军士兵眼里这么多人马靠近府门就是不安全,按理说先警告,不听之后射死也没责任。可是大家都跟了驸马好几年,这点事儿还是懂的,此地不比湟州,别给驸马多找麻烦。
  “让他过来后面的人也得跟着过来,我们一旦被人靠近就失去了战斗力,要是府门被攻占你我还有脑袋吗?再警告一次,不听就射!先射马,这把老骨头摔也摔散了。要是在湟州,借给他三个胆子,哼!”
  别看班头只是新军里最低的军官,手下才有五个士兵,但领导就是领导,很快就做出了决断。
  不管就是违反军法,造成了严重后果小命肯定没。射死对方吧,也容易给驸马找麻烦。所以他觉得射马不射人比较合适,既遵守了军法又不至于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
  言语的警告并没挡住转运使章大人的决心,别看老头已经快六十了,环庆路经略使的经历让他并不畏惧枪林箭雨,腰板反而挺得更直。
  后世都说一头狼领着一群羊远比一头羊领着一群狼可怕,此时章楶就是那头狼。其他三司衙役本来没胆量直面弓弩,但有了他的带领热血也小小的沸腾了起来,纷纷催动马匹跟了上来,很有点雄赳赳气昂昂。
  “嘭……嘭……稀溜溜……啊呀……”可惜他们碰上的是一头饿狼带着一群野狼,见到第二次警告不奏效,新军士兵根本就没犹豫,接连发射了两支弩箭。
  在几十米的距离上再好的战马也扛不住如此重的伤害,前腿猛的抬起仰天一声长啸,直挺挺就栽倒在地,把背上的转运使章大人也掀了下去。
  羊就是羊,此时愣是没一个人敢冲上来抢救落马的转运使大人,连转运司的漕丁都忙不迭的调转马头逃命。
  好在这位章大人在边境混过,马性很熟,身子骨也还硬朗,落地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自保准备,连着翻了几个侧翻,还能一瘸一拐的站起身。
  但毕竟是年近六十的老人,经此一摔一吓血压估计也快顶到头了,刚刚起身就有点头晕眼花,不由得又蹲了下去。


第535章 自投罗网
  此时的局面很有意思,新军这边既然已经开火,立刻全员进入了战斗状态,根本看不到人,只在箱车后面露出了一排头盔。
  三位监司这边乱哄哄的后撤了几十米,看到转运使大人没死就不好再跑了,纷纷下马拿出兵器,张弓搭箭准备还击。结果章楶就蹲在两个阵地之间成了活靶子,任何一方发射的箭弩都有可能射到他。
  “嘟嘟嘟……嘟嘟嘟……”千钧一发之计,府衙里传来了急促的铜哨声,两队黑衣人冲了出来,簇拥着一位身着山纹甲的将军。
  “大家都停手,本官乃侍卫司亲从官都虞候、大名府路马步兵副都钤辖、新军第一军都指挥使苗魁。你等光天化日之下冲击府衙和安抚司重地,难道要造反不成!”
  别看苗魁不是啥名将,但当过天子亲军气势上一点都不比大将军差,中气也足。这一嗓子喊出来,乱糟糟的局面立刻得到了控制,连那些起哄的老百姓也收声又向后缩了缩。
  “苗将军此言差矣,本官与两位监司大人来找帅司大人有要事相商,这些兵将不仅不让路还射伤了转运使大人,到底是谁要造反应该很清楚了。”
  一见到苗魁露面曾布立刻就不躲了,分开众人迈着方步走到队伍前大声驳斥着,一边说一边走到了章楶旁边。
  “谁是谁非在此间辩驳不清,既然三位大人与帅司大人有要事相商,那就请随本官入府叙话。不过一干随从皆要留在外面,不得靠近府门。章大人,封锁府门的命令是帅司大人所下,内情还需帅司大人亲自解释。若是身体无碍,本官扶大人一起入府如何?”
  苗魁瞥了曾布一眼,像是在回答他的问题,但却是冲着章楶说的,说完还伸手扶住了老头的胳膊,单臂一用力就把章楶从地上搀了起来。
  “本官走得,待见到王诜定要问问他本朝可有当街射杀一路转运使的规矩,若是他说不清,那就去开封面圣!”老头的脾气也上来了,一把甩开苗魁的手,倔强的一瘸一拐走向府门,连漕丁过来搀扶都被推开。
  “王诜,你这是何意?他们乃是朝廷命官,不是你的部曲,怎可如此折辱!”进了府衙大门,章老头更生气了。
  院子里、堂前、堂内跪满了穿着各色袍服的官员,虽然这些官吏属州衙和安抚司管,但大家都是官,里面有功名的也不在少数,阶级感情很重要。
  “折辱?章大人说笑了,本官一宿未眠就是为了救他们一命。既然章大人来了,正好帮本官看看这些供词,然后帮本官决断一下哪些人该抓,哪些人该留。”
  洪涛此时正揉眼呢,刚睡下又被叫起来真睁不开,看人都是模糊的。这些人肯定会来找自己,但没想到这么急,看样子他们应该也是一夜没睡。
  原本洪涛认为这次闹事三位监司都有份儿,不过看了半宿供词之后才发现,大宋官员也不都是没啥底线,三位监司里只有仓司参加了,而且还是背后主使。
  漕司和宪司的属官也有牵连,但大多都是被蛊惑的,或者根本不知道什么事儿,只是因为讨厌自己才答应睁只眼闭只眼,并不清楚事情的始末,更不知道最终会闹出民变。
  总体上讲漕司和宪司两位大人都被仓司给耍了,傻乎乎的给人当枪使还挺积极,比如这位章楶章老头。
  被蛊惑难道就没罪吗?若是洪涛手里有足够的人手,他们就算不知情也得吃瓜落,全清理干净,大名府路就好摆布多了。即便朝廷还会派人下来分自己的权,到那时他们就是初来乍到,自己则成了主人。
  但现在洪涛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不提他们两家的罪过,还得从道义上拉拢一下,逼着他们站在自己一边,共同对付仓司。
  章楶脾气不太好,可他真不傻。驸马已经来了半年,除了行事风格比较怪异之外也没给地方上添什么麻烦。说起来这位还算很踏实的,就在他的一亩三分地里折腾,离飞扬跋扈远的很。
  可是为何突然就和三监司翻脸,连夜抓捕了那么多人,这种事儿还没糊涂到只听曾布一面之词。接过厚厚一沓子纸才发现都是供词,里面不乏州县主官,有些老头还认识。
  可是越看手就抖得越厉害,供词上所说的事儿如果是真的,别说主使者曾布,连漕司带宪司恐怕都难逃其咎。
  “……人犯在何处?本官……宪司刘大人正好也在,此等大事怎可儿戏,不如由刘大人主持,我等监察,来个三堂会审!”就算为了自身安全章楶也不想这么容易承认供词的有效性,马上提出一个很合理的要求。
  “章大人此言最为妥当,来人啊,在堂内加两套书案,刘宪司请移步堂上,今天由您主审,本官和章大人做陪。”
  章老头的建议正中洪涛下怀,如果他们谁都不出头,全让自己把这件大案坐实,神宗皇帝不见得会完全相信。
  但有了宪司和漕司一起办案,那这就是铁案,哪怕事后有人诋毁自己也翻不了。原本还想用激将法逼着他们跟自己一起复审,现在看来全省了,干脆把主审权也交出去,这样更有说服力。
  至于说翻案的问题基本没可能了,受审的官员全部单独关押没有串供的机会,这里又是自己的地盘,不怕有人私下串供,其实也没人能在很短时间内把五六十人的供词全串起来。
  “如此甚好……那曾大人?”章楶觉得这样最好,只要审理清楚自己的责任就没了。
  他现在不是想翻案,这些供词只要是有点执政经验的人就不会有大疑问,再联系近期曾布的所作所为,答案基本就出来了。他和洪涛想的一样,要把这个案子做成铁案,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脱身。
  “来人啊,把曾布押下去好生看管,不许逃、不许死、不许与任何外人交谈见面。”
  曾布?他现在已经是嫌疑犯了,没资格坐在堂上听审,而是要在监房里候审。其实从昨晚开始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不管来不来都是这个结果。
  “大胆,本官乃朝廷……呕……”曾布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连搅浑水的机会都没了,更没想到这位驸马敢抓自己。
  按照惯例,即便明知道自己是主使者也轮不到本地官员审理,帅司虽然有兵权但不管民政诉讼,和仓司还是平级,哪儿有平级抓平级的道理。
  可是他的抗议还没喊完肚子上就挨了重重的一拳,苦胆水都吐出来了,除了呻吟之外半个字也说不清。
  “畜生,你也配做人,拖下去把嘴塞上!”打他的是黄蜂,李宪、王中正之流只是政治斗争,不关他这个保镖的事儿。甚至和西夏人打仗那也是各为其主,没有私人恩怨。
  但曾布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触犯了他的底线,假如民变真的被煽动起来,就算自己能保护驸马和皇子逃出去,这一路上也得是尸横遍野,且死的都是宋人百姓。
  自己和驸马镇守湟州四年,又是爬雪山又是炸积雪,豁出命去不就是为了不让西夏人祸害宋朝百姓嘛,合算回到内地反而得被人逼着亲自动手杀,这尼玛也太可恨了,比西夏人还可恨!
  要不是怕给驸马惹麻烦,他能用钉刺把这个禽兽不如的狗官扎成半身不遂,让他下半辈子永远和屎尿相伴。


第536章 千古奇闻
  “升堂……带人犯!”刘宪司其实是最冤的,他既不是新党也不是旧党,和洪涛一样也是年初才从四川调任至此。
  下属还没全认清楚呢就赶上这么一件说大吓死人、说小也得震动朝堂的案子,不审肯定不成,审就得得罪人。两害相较取其轻,咬着牙也得审。
  审讯的过程就略过吧,当中肯定有人翻供,还不在少数。但每个人和每个人说的都不一致,翻供的人越多就越说明了一件事儿,这个案子有非常大的可能是真的。即便不像帅司大人所说是故意谋害皇子,但煽动民变祸乱州府的罪名也跑不掉。
  其实这两个罪名也不用重叠,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是杀头的罪过,差别不大。以前说过,宋朝是不杀士大夫,但有个前提就是你别谋反。沾上这条罪亲王也得宰了,再仁慈的皇帝也只能做到不牵连家人。
  “王侯、章大人,本官以为此案证据条理清晰,供词互有印证,不用再审下去了。”眼看太阳都有些西斜了,刘宪司揉了揉发木的眼眶提出了结案建议。
  “本官也有此意,不知王侯……”章楶虽然年纪最大可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比两个年轻官员还能熬,此时依旧端坐如钟、面沉似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