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有毒-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上了部分行业协会的性质。
  因为这些社员全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影响力足矣部分操控汴梁城里的角抵行业,往政府那边靠一步就是行业协会,往民间歪一歪就是黑社会啊。
  但他真没有意的往任何一边发展,只是天生喜欢角抵且天赋强大,不到20岁就名冠全城,连续拿了好几年的总冠军。
  再加上他生性豪爽喜欢交朋友,只要肯拜师学艺且有一定天赋都会尽心尽力教授技艺,时间一长就成了行业里的隐形老大。
  老爹这么风光,他的两个儿子就有点搂不住,仗着家传的本事四处去找人比试,结果在大名府惹上了同行,混乱间失手伤了两条人命,被抓进大牢,按大宋律秋后问斩。
  可天无绝人之路,眼看行刑的日子越来越近,皇帝突然下旨说上苍有好生之德,死罪改活罪、活罪直接赦免,他两个儿子又不用死了。
  可天下也没有白来的好处,大赦是不假,死罪也确实可以免,但不是必须免。到底免不免,就要看朱八斤能不能完成任务了。整件事里王安石都没露一面,朱八斤也确实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怎么会惹来当朝宰相的关注。
  但洪涛心里明白,老王真尼玛狠啊,这是打算随时随地和自己切断联系,一丁点小辫子也不愿意给政敌留。哪怕这件事儿皇帝都首肯了,大家还坐在一起开会讨论过,依旧处处留着小心。
  遇到这么一位合作者洪涛反倒放心了。后世不是常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队友越是给力,自己就越能放开手脚。
  政客是干嘛的?不是交朋友拼情谊的,他们玩的是人类最复杂、最致命的游戏,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试问每个人,你是乐意和一个自保能力很强、手腕很硬的政客合作呢,还是愿意找个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篓子的老好人加道德标榜合作呢?别人如何选择洪涛不清楚,反正他是愿意选择前者,前提是必须二选一。
  如果说富姬和高翠峰是二文,那黄蜂和朱八斤就是二武,现在洪涛身边有文有武了。


第61章 草台班子
  还一个许东来算文算武呢?洪涛说他啥都不算。原因很简单,许东来为人爱心和良心太多、太正直,连素不相识的孤儿也乐意尽心尽力去照顾。
  没聊几句话又没头没脑的跟了自己这个面相忠厚、内心无比奸诈的小人,到现在都不知道是踏进了一个大火坑,显然没有必备的识人之能。这种人在自己身边只能是个负担和短板,没什么价值。
  可话又说回来了,每个人都有其擅长的一面儿,要是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世界上就没有废物一词了。
  许东来的短处同样也是长处,他不是喜欢孩子、爱孩子、愿意为了孩子们的将来付出很高的代价吗,那好吧,就让你当孩子头!
  洪涛打算先不让他掺合自己的事情,专门去带孩子,教育孩子们该如何做个正直的好人,从小就告诉孩子们什么叫耻、什么是荣。
  看上去洪涛是真的想为大宋的幼儿教育贡献力量了,其实不然。在他心目中,最坏的人往往是最善良的人变的。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坏,长大了也变不了太坏,或者说坏的不纯粹、不极致。但如果能把好人变成坏人,让他们既明白好人的内涵,又理解当坏人的必要性,那坏起来可就不可估量了。
  许东来就是培养大坏蛋的第一步,等他把孩子们教育好之后,自己再把好孩子教育坏,两步走缺一不可。
  当然了,这一切先不能和许东来讲,以后讲不讲再看情况而定。这个试验能不能成功还得两说着,说不定好孩子就一直好下去了,也说不定好孩子变成坏孩子之后,效果并没想像中的那么明显。
  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的事情现在谈结果还为时过早,按照洪涛的习惯,这又是一步闲棋,暂且放在那儿,用不用另说。
  “大官人本不必亲自出面,由我等分头设团结社,大官人运筹帷幄岂不美哉?”
  吃完饭洪涛也没闲着,拉着自己这个小班底继续在飞羽堂中喝茶谈工作,顺便也等于是摸一摸这些人的底。
  高翠峰这一张嘴就被洪涛摸到了深浅,合算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这个殷勤献得把底给漏了。
  “有些事可以瞒,有些事不能瞒,具体为什么还是不要打听为妙,最好想都别想,按照我的吩咐去做,就是大家最好的结果。”
  能让自己置之度外吗?显然不成,这些事必须和自己联系到一块儿,皇帝、王安石、司马光他们心里才会安生。如果自己也闪了,岂不是把他们推到了前台。
  在这个问题上洪涛觉得黄蜂知道的内情应该稍微多一些,因为就在高翠峰献殷勤的时候,这个平时连眼皮都不抬的家伙,突然抬头看了自己一眼。等自己做出回答之后,才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富姬先主理飞鹰社和宝绘堂的筹备工作,尽快寻得一处合适的房产安置印字社,内外城皆可,是否临街不重要,最好能僻静一些。以后印字社开动起来声音很大,会吵到邻居。”富姬的管理能力最强,所以她就得忙一些,目前最有希望赚钱的两个买卖全交给了她。
  “姬晓得……”还和往常一样,富姬并没为工作多发愁,她是个闲不住的人,宁可天天忙忙碌碌也不愿意无所事事。至于怎么又突然出来一个宝绘堂,她还有很多疑问,可当着外人只能先忍着。
  “八斤就去琼林苑吧,我会把两种虫和一种树的图形拿给你,你去问问相识的人,让他们在附近州县找寻,都拿到琼林苑去。怎么养虫、怎么种树,应不用我去教授了吧?”
  快钱要挣,长期规划也得推进。这些人里一个熟悉农桑的把式都没有,只能矬子里拔将军。朱八斤常年混迹社会,手下还那么多徒子徒孙,保不齐就有几个家里务农的。
  如果连这点事儿他都搞不定,那自己真得和王安石聊聊了,不能光顾着你们自己保险,好歹也给我弄点有用的人啊。
  “琼林苑?可是京西琼林苑?”朱八斤倒是没在工作内容上推三阻四,可他对工作地点有些不解。
  “东京城里还有其它琼林苑?”洪涛也让他给问糊涂了。
  “小人只听说过一个,可那是官家的花园,我……”朱八斤摇了摇头,再次提醒了一下驸马别说胡话。
  “拿着驸马府的印信自会有人招呼,不必多虑。”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洪涛伸手也摸了摸自己下巴上那几根胡子,使劲儿想了想电视里诸葛亮是什么做派。可惜胡子有点少,长髯肯定没戏,鼠须倒是靠谱儿。
  “使得、真真使得,驸马爷好手段!”
  不管洪涛像不像诸葛亮,朱八斤应该是听明白了。好嘛,居然要去御花园里养虫子种树,这位驸马好像并不想外界传言的那么废物。
  “先别忙,去寻几位会造窑的匠人,备上些砖土料和造窑用具到琼林苑中,我要教他们一门赚钱的手艺。人你去挑,心要正、嘴要严,可能否?”
  这个朱八斤确实有点直脾气,喜怒百分百形于色,从他脸上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对自己态度的转变,从最开始的不屑、不信,到现在的半信半疑。洪涛打算再上点猛料,先把这位暴脾气加直肠子拍唬住,以后用他的地方还很多。
  “官人可是要在琼林苑中烧窑!”
  朱八斤好像又想明白了什么,眼珠子瞪的更大了。光是养虫种树这座御花园还要得,再烧窑的话,御花园很快就会变成荒土岗。饶是他胆大谁也不怕,但也让洪涛的做派给吓住了。
  “忒话多,让你做就做,休得啰嗦!”这时黄蜂又插话了,短短几个字,立刻就让朱八斤消停了下来,真是一物降一物。
  “你二人暂且跟在我身边,这几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大家先早点休息吧。”剩下黄蜂和高翠峰两个人洪涛暂时没任务派,但也别想闲着,跟在自己身边可能比独当一面还累,等着瞧吧。
  送走了众人,洪涛并没回房睡觉,而是去了书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里面有几张折叠的纸,那都是他画的草图,有农具、有简单的机械和船只。
  只要是确定这个时代还没有的,不管用得上用不上都先画出来再说。现在他要琢磨琢磨明天需要用到的东西,想一想还真不少呢,也不知道能不能凑齐。


第62章 谁是阿拉伯?
  “官人,奴家也想助一臂之力……”书房里不仅洪涛一个人,莲儿始终跟着。刚才在飞羽堂中议事时她也在场,洪涛并没有刻意去瞒着她。
  “一臂之力?那可不够,得两臂。来,先给官人我捏捏肩膀,然后去禀告夫人就说我晚点回房,让她不要等了。以后官人会经常出门不在家,你把夫人伺候好,让她少想、多吃、多打球,就是对官人我最大的帮助。另外府里的事情除了夫人之外不要和任何人讲,明白了吗?”
  对于这个小丫鬟洪涛丝毫不担忧,别看她人小,但心眼真不少,一般人还忽悠不住。她也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从心底就自认是驸马府里的一员,天经地义。
  “奴家会打算盘,可以帮官人算账。那些人除了富姐姐之外都靠不住,多多盯牢才使得。”
  一边给驸马捏肩膀,小丫头还在出谋划策。刚才飞羽堂里的话她都听见了,一半能听明白一半听不明白。
  但她知道驸马要干大事儿了,还是好几件事儿,只要有关驸马府的事情自然要盯紧,不能让外人占了便宜。
  “算账……恩,这倒是个好工作,不过账房先生还得让夫人做,你就当个小掌柜吧。”
  莲儿这么一说,洪涛突然觉得把公主完全置之事外也不太合适。这个女人脾气是异常温和,但心思也重,有事儿全放在心里不说,整天就自己瞎琢磨,才会把身体琢磨坏。
  自己如果啥都不告诉她,也不让她参与,势必又得重蹈覆辙。皇帝只说不能让他妹妹跟着自己一起干缺德事儿,但没说一点都不让她知道啊。算算账目应该不算干缺德事儿,况且府中的账目一直都是由公主把持的。
  “嘻嘻嘻,奴家这就去告诉夫人,多多准备账簿……”
  一听自己能当小掌柜了,莲儿分外高兴。在她看来,这是很好玩的游戏,恨不得马上开始,一溜小跑就钻出了书房,肩膀也不管按了。
  “唉,偌大一个国家的未来,居然掌握在两个妇人手中,真是可笑啊……”
  让莲儿当小掌柜也不全是儿戏,以后的账目会越来越多,多到她和公主两个人不吃不喝也算不完的程度,到时候但愿她们俩不会撂挑子不干。
  这条贼船只要上了就很难下去,即便自己答应,皇帝和两位宰相也能答应吗?自己府里的一举一动,从今天开始就是透明的了,一天上几次厕所恐怕都有人给记着数呢。
  洪涛就这么甘心被人盯着吗,必然是不甘心,但不甘心也得忍着,谁让咱是驸马呢,当外戚就得有当外戚的素质。
  不过他也没打算让别人省心,第二天顶着一副熊猫眼交给了公主一本新账簿,不是外面买的,而是他自己画的。
  这本账簿用的是现代的借贷记账法,与此时常用的单式流水账和三柱记账法有本质上的区别。也不能说谁都看不懂吧,但想完全看明白真的下一番苦功夫才成。
  这就是洪涛的性格,遇到不敢也不能反抗的事情,光低头装怂又不甘心,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给人添麻烦,骨子里就是个刺儿头。
  “阿拉伯是大郎何人?”公主面对丈夫拿出来的新账簿是两眼一抹黑,更不清楚啥叫阿拉伯数字,以为是驸马家的亲戚。
  “……我也不认识……”洪涛对公主的联想能力很是佩服。
  “听其姓氏应不是宋人,莫不是一赐乐业教的蓝帽?”公主还不死心,非要弄清楚这位姓阿拉的伯伯是哪儿的人。
  一赐乐业教就是以色列的古译音,在汴梁城里确实有一群不知道来自哪儿的犹太人聚居,而且自成一教,由于喜欢戴着一顶蓝色的瓜皮小帽,被宋人称作蓝帽回回。
  “相去不远矣……不曾想娘子也如此博学,那就再和为夫多学点一赐乐业人的文字吧。这个小棍子就是1,这个小鸭子就是2……”不管公主猜的对不对洪涛都得顺着说,鼓励是让人有兴趣学习新事物的前提。
  “这个我认识,它像个耳朵,那就应该是3吧!”莲儿自然也得跟着公主一起学,要说小孩子的思维模式确实与成人不同,模仿能力超强,洪涛刚说到2,她就把3想出来了。
  “哎呀,娘子,你得努力啦,晚上我回来考试,你如果比莲儿学的慢,那夜里就得加课温习喽。”
  自己今天就要出门,还不能让公主太担忧,正好,用这些数字分散分散她的注意力,同时还得说好奖惩制度。
  “休要胡言,快去快去……”一听说夜里要加课,公主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这门功课让她又爱又恨,尤其是当着莲儿讲,那就只剩下恨了。
  洪涛今天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油墨的问题。铸造铅字并不难,合适硬度的铅合金也不是大问题,字体无法铸造的那么细腻,放大不就完了,反正现在的印刷体也没规定字体得多大。
  在没有合适照明的情况下,字体大一些还有利于阅读呢。真要把后世的印刷体书籍拿到古代去,用不了几年就得多出成千上万的大近视眼。
  铅字不像木版、泥胎,可以用水墨直接印刷,金属这个玩意和水总是配合不好,水墨涂上去根本就待不住。
  古代的墨多用炭黑,说白了就和锅底灰差不多,只是制作过程和原料更讲究一点而已。这种原料油墨也可以用,再加上粘合剂和稀释剂,调整到一个合适的比例,基本就算一款可以实际使用的油墨了。
  当然了,这种油墨太原始,不能和后世的油墨相比,更不能放到高速印刷机上使用。
  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呢,原本洪涛也是不知道的,但南宋的工匠们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粘合剂就是明胶,或者叫鳔胶。当年在广州是用鲸鱼皮熬制,成本非常非常低,产量也非常非常大。现在恐怕就没地方找那么多鲸鱼皮了,但其它动物皮革照样可以代替,无非就是成本会高一点点。
  稀释剂更简单,它是石油的副产品,叫矿物油。当年在南宋,金河帝国有专门的炼油作坊,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这种油脂。
  现在洪涛还是无能为力,北宋是有石油的记载,而且产地离汴梁还不太远,就在陕西路。可自己目前没有精力再去从头搞石化工业了,时间上来不及,精力上也不够用。
  咋办呢?和明胶一样,矿物油也是可以代替的,效果没那么好但可以用。那就是用植物油代替,洪涛恰好知道一款,那就是亚麻油。
  这东西是费雷德里希二世的科学院搞出来的,他们没有石化工业,又看着金河帝国的印刷术眼馋,经过很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替代品,正好也便宜了洪涛。
  经过两天的奔波,洪涛带着高翠峰和黄蜂把汴梁城转了一个通透,明胶和亚麻油的来源基本搞定了,这样的话油墨的原材料就算齐备了。但这还不算完,还有个大问题,就是这种原始油墨的干燥问题。
  由于缺少了干燥剂和稳定剂,这种油墨还不能用于普通的纸张,那样的话油墨会阴到纸张背面,效果很难看,也浪费纸张。
  “玉米啊土豆,怎么跑到哪儿都离不开你们俩呢!”
  如何让古代的纸张适合油墨呢,办法有,那就是刷桨。用淀粉浆在纸张上涂一层,就不会发生正面印字、力透纸背的现象了,在后世里这叫做防反透剂。可制造淀粉的原材料是玉米和土豆,这两种农作物北宋肯定没有,想都不用想了。


第63章 脸丢了一缸
  “我这脑子真该被驴踢啊,番薯番薯,要是中国有,还番个屁!”
  但洪涛还不死心,他又想起一个制造淀粉的农作物,然后就带着两个跟班继续在汴梁城的粮行里乱窜,进门就问有没有白薯、红薯、地瓜,得到的回答统一都是摇头。直到把番薯这个称呼逼出来,洪涛才重重在脑门上拍了一下。
  “官人,城内的番邦驿馆都在开封府衙西侧。”高翠峰听到番薯这个词儿也不明白是什么,但他有联想能力。
  “驿馆……我不找驿馆,我要找大缸,大水缸!”
  洪涛已经绝望了,不想再在淀粉成本高低的问题上耗费精力,面粉也是可以提炼淀粉的。
  自己又陷入习惯思维的怪圈了,总觉得用玉米土豆提炼淀粉成本低,可仔细想一想,现在不是后世,玉米和土豆就算有,估计价格也不会比面粉低。
  “水缸是何物还请官人明示……”
  不光是洪涛有些绝望,高翠峰也快崩溃了。这位新主人脾气不错,为人也挺公正,问题是他总有事没事儿就脱口而出一些谁也听不懂的玩意。
  像黄蜂那样只靠手艺吃饭的人无所谓,爱懂不懂,但像自己这样靠脑子吃饭的人打击就太大了,啥都听不懂,咋辅助啊,这不成废物了?
  “水缸……水缸就是水缸!这么大,空的,里面装水……”
  洪涛已经快让黄蜂动手给高翠峰来一针了,番薯不明白可以,明胶不知道也没关系,可尼玛连水缸都不知道是什么,你是来当大爷的吗!
  “官人说的可是大瓮?”黄蜂显然也看不下去了,不是嫌高翠峰笨,而是觉得驸马有点欺负人。
  “瓮……难道说我大宋没有水缸?上马,带我去找烧造大瓮的窑口,我就不信没有水缸!”洪涛的倔脾气又上来了,虽然自己府上也是用大瓮装水,可凭啥有瓮就没有缸呢,这不科学啊!
  这个脸抽的啊,让洪涛好几天都没缓过来。大宋确实没有水缸,只有大瓮。
  缸和瓮其实差不多,前者口大,后者口小。可就是这么一丁点区别,却让窑口的老工匠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般,坚决不肯按照洪涛比划的模样烧造大水缸。人家不是没试过,是根本烧不出来。
  为啥呢?因为大口水缸做泥胎可以,但过不了高温烧造这一关。由于张力问题,大口水缸在烧造过程中会变形、裂开,还别提百分之几的可能性,是百分百完蛋,一个囫囵的都出不来。
  “官人,面粉都要倒入水缸中?”大瓮就大瓮吧,其实用起来,水缸和水瓮区别也不大。
  “谁再敢提水缸这个词儿,我就让黄蜂给谁来一针!”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话在古代也贴切。有关驸马爷被窑工训得灰头土脸的段子很快就传遍了府里,连公主都问过缸和瓮的区别。
  现在他正指挥着府中的佣人在三口大瓮中用面粉提取淀粉,如果试制成功的话,就可以把过程重新整理换个宽敞地方进行大批量生产了。
  其实也没啥好试验的,这门技术并不复杂,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过滤、沉淀。淀粉的成色完全取决于所用纱罗的密度,还有最终晾晒脱水的程度。
  对于丈夫把好好的面粉扔进水里不断搅拌倒掉的行为,公主也是敢怒不敢言。倒是王嬷嬷比较耿直,吃晚饭的时候当面提出了质疑,结果被洪涛好一顿数落。
  白天因为大水缸而憋的一肚子气,全转嫁给了这个忠心耿耿的奶妈。可老太太心理素质真好,怎么数落也不带回嘴的。说到最后洪涛都没脸再说了,干脆熄灯睡觉,顺便给公主补补课!欺负别人没意思,但欺负公主是本份!
  “娘子不必忧烦,为夫自有道理。用不了多久驸马府就会日进斗金,到时候为夫在后苑中修建一座泳池,专门教授娘子游泳之技。还要为娘子亲做一种衣服,曰泳衣,可让全天下的女人都为之侧目、暗羡不已、趋之若鹜……”
  光批评了王嬷嬷的头发长见识短远远不够,依照公主的性格,即便表面上不反对,心里也得嘀嘀咕咕。
  所以洪涛还得展开温柔攻势,把未来描绘得无比美好,至于会不会去弄泳衣,那不是扯淡嘛。如果自己真敢弄出来、还让公主穿上了,第二天人头就得挂在宣德楼外。言官御史们还得编排出各种故事桥段,证明驸马是个伤风败俗的大淫贼,杀一千遍都是轻的。
  “郎君,妾身不求荣华富贵,只求能安稳一生,相夫教子,为王家留下子嗣。”
  泳池、泳衣之类的词汇公主听不懂,但游泳这个事儿她还是明白的,小脸顿时吓得惨白。至于说什么钱不钱、衣服不衣服的真不在意,全天下都是她哥哥的,只要乐意啥衣服没有,谈钱就更低级了。
  “别急,为夫不是说了嘛,想要孩子必须先把身体练好。光打飞鹰还不够,还得配合游泳。不用怕,有夫君我呢,到时候用绳子系在你我腰上,只要夫君漂着,娘子就沉不下去。”
  碰上这么一位无欲无求,只愿意居家过小日子的公主,洪涛也算是服了。这女人要是太老实了吧,就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要不说男人都是贱骨头呢,太浪了怕拿不住,太稳了又不过瘾,难为死女人了。
  “就依郎君……”尽管一想起下水就哆嗦,公主还是咬了咬牙准备豁出去了。现在只要驸马说跳崖能幸福她也肯跳,但前提是两人一起跳。
  安抚好了公主,洪涛在驸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