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有毒-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面那家就是我府上的吧?”从州桥向东走过两个街口就到了汴河上的另一座大桥,寺桥,这也是今天的目的地。
  洪涛老远就看到路南挂着个招牌,上书“久住三娘侧宅”。三娘就是公主的小名,因为她在家里行三,神宗是她大哥,还有个二哥,叫啥还真不清楚。
  她上面其实还有个姐姐,下面还有个双胞胎妹妹。但那位姐姐和她不是一个皇后生的,就不往一起算了。
  “官人猜对了,别看咱府上的邸店最小,但生意特别好,每次来都是客满。”莲儿说起自家买卖很是自豪,指了指二楼上挂着的红色木板,上面是个满字。
  “富大人,宫中随着槽船往来的商贾是不是都要住在此店中?”洪涛可没莲儿那么乐观,光是从外面看就能发现,自己家的邸店和两边的邸店不管从哪方面衡量都低了一个档次,又小又旧。要是这样还能爆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有人作弊!
  “此事奴家并不知晓……”富姬这一路上没少给驸马普及有关开封城的商业知识,从民间到官府再到皇宫她可算是百晓生了,可唯独这个问题不清楚。
  “唉……不清楚就不清楚吧,我总不能去问官家,这也太不懂事了。改日如果我侥幸发了财,先给官家造一座高大的飞鹰棚,里面点上手臂粗的蜡烛。不管冬夏还是昼夜,有无风雨,都可以在其中玩耍。”
  富姬可以说不知道,但洪涛就不能装傻了。这位大舅哥虽然死活看不上自己,但错不在他。如果换个位置让自己当皇帝,那就不是看得上看不上的问题了,而是看得见看不见!
  估计早就把这种操蛋妹夫扔到蛮荒之地自生自灭去了,急了还得派人再送他一程,赶紧让妹子守寡,然后踅摸个靠谱的驸马续上。
  至于说这种想法为啥要当着富姬的面讲出来,原因很简单啊,就是要借她的嘴转告大舅哥:
  你妹夫不再是废物了,保家卫国可能差点意思,但捞点小钱钱还是好用滴!你就等着得妹夫的计吧,也不枉你殚心竭虑的照顾了这么多年。
  “大人此言差矣,官家以仁厚御民,怎可因戏废事,给御史以口舌。”听了驸马的表白,富姬脸上终于有点表情了,但不是欣慰,而是不屑。
  “富大人提醒的对,那这样吧,飞鹰棚我来造,造好之后只要出租金就可以进来玩。我再办个关扑,结果官家洪福齐天,一抽就抽到了终身会员卡,可以免费打球一辈子,这样御史们就无话可说了吧?”
  宋朝人都是死脑筋,富姬所担心的问题在洪涛脑子里根本就不值得耗神思考,后世里的官员们早就把这种问题给完美解决了。别说去羽毛球场打打球,就算接受一辆百万豪车也没任何问题。
  车主不是自己、车子也不属于自己,连加油交保险都是别人,自己只负责开,而且是暂时借用,谁说当官就不能借东西了?
  “……会员卡为何物?”富姬让驸马给说愣了,大部分话她能听懂,只是关键的一个词不太明白。
  “会员卡嘛……保密,过些日子富大人就会见到。我的飞鹰社里会使用会员卡,嘿嘿嘿……”
  用现代知识去碾压古人,说起来很无耻,但做起来真的很过瘾。看着富姬皱眉咬嘴唇就是想不明白的样子,洪涛心里那个爽啊。
  我让你看不起我、我让你欺负我失忆了、我让你装大尾巴狼!小爷要不是怕皇帝怪罪,天天让你跪着唱征服!
  自家的邸店既然做的都是皇商的买卖,洪涛就不打算进去指手画脚了。这种买卖别说还有个店铺在这儿,就算到河堤上随便搭个草棚子,皇帝说了必须去住,那些皇商们也得争先恐后的住进去,哪怕天天睡草垛吃马料,最终一文钱都不敢少交,完事儿还得举起双手大拇指夸服务态度周到、软硬件设施都到位,住的那叫。
  与其说是在做买卖,不如说是在明目张胆的抢钱,好在没有抢老百姓的,这也算是一种权钱交易吧。
  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洪涛连问的兴趣都没有,干脆还是去看看自己的新店铺吧,那才是需要自己动脑子的地方。
  比起周围高楼林立的邸店,这家小药铺确实不足以体现皇室风范,所以它已经搬走了,新址就在马行街上,那里才是药铺一条街。空下来的店铺原本打算留着赏赐给某个嫔妃,结果洪涛多了一句嘴,就成了驸马府的财产。
  这间店铺只有一层,还算高大,但夹在两座装饰豪华的二层邸店中间怎么看怎么别扭。宋代真是商人最好的时代,他们完全不用顾忌领导的脸面,只要兜里钱够、不违反现有法律,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这两家邸店如此,前些天去的白矾楼更是如此。邸店主人可以完全不搭理旁边是谁的买卖,白矾楼更嚣张,居然把大楼盖的比皇城还高,并且离皇城那么近。更明目张胆的在四楼上开办了一边吃饭一边眺望皇宫的项目,还敢收费!
  这种行为恐怕除了宋代,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成。谁敢在故宫旁边盖座高楼,还收费让别人向皇宫里看?
  恐怕地基还没打好,老佛爷就派安德海带着禁军来了。先抓人再拆楼,什么法律不法律的,老子就是王法!


第24章 白吃馒头还嫌黑
  皇家就是皇家,面子小点,底蕴还是很足的。这处只有三间房宽度的小门脸后面居然还藏着一个好几倍大的院子。五间规规矩矩的北房、一棵大腿粗的枣树、还有一眼甜水井!
  “将军大人满意就好,明日有殿中省的工匠来此封门。至于飞鹰社该如何经营,还请大人明示。”看到驸马对此处满意,富姬算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位驸马也不像传闻中的那么讨厌,除了说话怪一些之外,这两天并没发现他有什么过分的地方。
  不管怎么样,自己以后就得和驸马一起共事了,即便身后有皇帝撑腰弄得太僵也不是好事儿,然后脸上总算有了一点点笑模样。
  “富大人以后应该多笑,这样不容易老……为何要封门?”可惜洪涛是属于没有阳光划根火柴也得灿烂的主儿,见到富姬脸色缓和,破嘴立马就开动,然后就发现富姬脸上的笑容没了。
  “富姐姐,官人问的对,此处留个后门岂不方便,为何要封上呢?”
  莲儿终于把蜜枣吃完了,又开始从小荷包里掏荔枝干。但吃并不妨碍听和想,她跟洪涛的想法一致,好好的后门干嘛要封上呢?
  “门外乃是伎馆,多有不妥。”富姬说这句话的时候特意瞟了驸马一眼。
  听到这种回答,洪涛只能假装抬头去看树上的鸟窝,半个字也说不出来。自己底子太潮啊,不怪人家处处提防。
  “我家官人已经不押伎了!”但莲儿不干了,主人好不容易改了坏毛病,万一被说急了又变回去咋办?
  “这是官家的意思……”富姬也没法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只能把皇帝抬了出来。
  “富大人,我想问问宫里的房子有没有更宽敞的,位置偏一些无妨,只要院子够大就好。既然是飞鹰社,光售卖飞鹰具还不够,得有个飞鹰场地,要不我怎么弄会员制啊?”
  房子和院子洪涛倒是挺满意,地段也好的不能再好了。这条街上住店的客人来来往往没几个穷人,都是大商贾,消费能力更没的说。
  可是吧,光弄个店铺洪涛还不满足,听富姬说了一路,汴梁城中的皇家房产不老少,那能不能一步到位呢?反正也是张嘴求回人,就要把面子发挥到极致。
  “……不用回禀官家,朱雀门外有处旧庙宇,原是天福普利禅院,前院和正殿为国子监所用,后院一直荒废。房屋是破旧了一些,胜在院落广阔,飞鹰足矣。”
  本来富姬的脸色不太好,估计是嫌驸马太挑剔,这么好的铺面居然还不满意。但听完洪涛的条件之后反倒轻松了,张嘴就说出一处条件符合的所在。看样子应该比这处铺面便宜的多,送出去不心疼啊。
  “那就麻烦富大人头前带路,走,莲儿,兵发朱雀门外!”废旧庙宇!这个名称透着就辽阔。再小的庙也比店铺大,怎么也得和驸马府差不多吧。而且洪涛还听到了一个令他感兴趣的名称,国子监!
  国子监是啥?朝廷的大学。要说接受新鲜事物什么人最快,那必须是学生。这个年代没地方找初高中生去,能混到大学生身边也不赖。
  这些大学生都是未来的朝廷命官,如果让他们喜欢上打羽毛球,那飞鹰社以后的买卖还用发愁吗?
  洪涛最不习惯的就是古人的描述能力,他们说话太节省了,能用一个字表达的坚决不用两个。
  富姬说是朱雀门外,其实这个地方离朱雀门还有一里多呢。好在三个人都有车……不对,是马,多一里少一里也不觉得累,反倒让洪涛把内城外的汴梁城多少见识了一下。
  重新返回州桥折向南,沿着御街走大概一公里的样子就是朱雀门。出了朱雀门街道两边就热闹了起来,全是密密麻麻的店铺,以卖食物的居多,家家还得挂着招牌幌子。
  洪涛是一路走一路看,有些名字他能想象出来是卖什么的,但有些名字就看不太懂了。
  比如说梅家鹅、鸡、兔、鳝鱼包子,每个十五文。这个看明白了,然后就为宋人对食物的彪悍程度着实咧了咧嘴。
  鹅肉、鸡肉包子可以接受,兔肉虽然不常见也算勉强吧,可是用鳝鱼肉塞到包子里,这玩意得多腥气啊,还能吃?
  还有旋煎羊白肠、批切羊头、姜辣萝卜、麻腐鸡皮、麻软细粉、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咸菜、杏片、梅子姜、莴苣笋、芥辣瓜儿、细料馉饳儿、香糖果子、糖荔枝、越梅、金丝党梅……这些食物名字也不陌生,没吃过总能想明白。
  但鲊脯、冻鱼头、姜豉子、抹脏、红丝、辣脚子、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儿、刀紫苏膏、香枨元这些食物名字就想不出是啥了。
  按照洪涛的好奇心强度,真不允许有自己弄不明白的事物,于是莲儿和富姬就有口福了。他是每遇到一个看不懂的招牌就凑过去看看,还得问问。
  搞清楚则可,如果还搞不清楚那必须买点尝尝。要买总不能一个人吃吧,还得三个人一人一份儿。
  这次富姬没拒绝,给就拿着,吃的比莲儿还快。看样子她在宫里也不是天天能有这么多小吃过瘾,没有一个女人是不爱吃零食的。
  其实绝大部分食物洪涛在南宋时都吃过或者见过,只不过古代的名称和现代有些区别。
  比如香枨元就是橘子,冰雪冷元子就是黄豆面和砂糖捏的豆面丸子,姜豉子是用猪蹄膀做的类似肉皮冻,鲊脯则是鱼干。
  除了小吃店之外,这条街上就是茶肆多,隔不远就有一座。可惜洪涛对喝茶一点兴趣没有,尤其是宋朝的茶。那玩意他在南宋喝过,和后世的茶根本不是一种东西,倒是和少数民族的奶茶比较像。
  但架不住莲儿想去,她说吃了太多食物口干,非要找个茶楼坐坐再走。富姬虽然嘴上没说,但她是行动派的,也不管驸马乐意不乐意,催马就头前带路,目标是一座叫清风楼的茶肆。


第25章 清风楼
  这座茶肆有两层,规模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有点一眼望不到头的意思。站在延津桥上向西南方向看,沿着蔡河南岸几乎都是它的建筑,蔓延出去好几百米。
  延津桥是开封城内另一条河流蔡河上的中心桥梁,和州桥一样也是石质的平桥,估计是为了让皇帝出行方便,拱桥很难走车马。
  但是蔡河比汴河的航运清闲多了,它是一条半人工河,水源来自洧水,过琵琶沟和颖水相连,向南连着陈州。在陈州门外还有一座人工湖,具富姬说是专门用来训练大宋水军的,号称水虎捷。
  水虎是啥玩意洪涛不太清楚,但肯定是捷不了。南宋水军按说应该比北宋厉害,可是在他眼中那玩意根本就称不上军,充其量也就算个水上缉私队,战斗力大大滴堪忧。
  “此处有必要开如此大的茶楼吗?”喝着面汤一般的茶水,洪涛又开始替茶楼东家担忧了。
  二楼上只有寥寥几位顾客,就算房子全是东家自己的不用交租金,可投这么大资不能只为了少赔钱吧。
  “官人有所不知,延津桥乃是城南最大的夜市,到了夜晚楼上的灯火倒映河面,似繁星落下,煞是好看,茶楼更是一座难求。当年苏大官人还在此作诗一首,就挂在官人书房里。”
  还没等富姬说话莲儿就开始鄙视起自己的主人了。太煞风景了,即便现在没有繁星落水,难道坐在二楼吹着河面上的阵阵清风不该吟点啥、赋两句吗?你可是大才子啊,当年正是用几根破笔才骗来公主的,怎么能全忘干净了呢!
  “有吗?”说实话,原来驸马王诜的书房洪涛只去过两次,主要目的还不是看书或者作画吟诗,而是去找纸笔打草稿。至于说书房里挂着什么画、什么字,一概没留意过。
  “新月皎如画,疏星弄寒芒,不知京国喧,谓是江湖乡。”这次是富姬张嘴了,阴阳顿挫的一顿吟,脸上还带着一抹春色,就好像苏轼这首诗是专门给她写的。
  “该!黄州还是太近,就该把你扔崖州去!”一首破诗就让一大一小两个女人如醉如痴,这让洪涛非常郁闷。
  和自己比一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啊,苏东坡人在外地,形象却深深刻印在首都人民心中。自己人在首都,可是谁看见谁烦,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原本洪涛还打算等自己干出点眉目来就去求求王安石,由他出面和皇帝说点好话把苏轼弄回来得了。好歹也是自己的挚友,还那么有才华,以后说不定还能沾他点光呢。
  现在看来还是不让他回来的好,否则天天一群大姑娘小媳妇的围着打转儿,自己在一边看着得多生气啊。
  “别喝啦,想喝到了地方再喝。店家,备茶!”看着两个女人一脸花痴相,洪涛真坐不住了,得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苏轼常来的地方,其他文人骚客肯定也不会落后,万一要是再碰上几位熟人,自己就太被动了,问啥啥不会,咋混啊。
  在两个女人能杀人的眼光中,洪涛提着一个茶盒大摇大摆的下楼了。备茶这个服务挺有意思,一壶茶四个茶杯,外加一个朱漆盒,碰上熟客或者有身份的客人连茶具的押金都不收。
  很显然,自己虽然不认识茶楼里的伙计,但他们认识自己。使用的茶具是最高档的银器,依旧一文钱押金不要,就这么让自己给提走了。假如自己不来归还的话,他们卖一天的茶钱估计都不够这套银器的。
  “这是上等的建茶,自要银器装盛,将军难道会贪图此物?”当洪涛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富姬又摆出那副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的表情。
  好像在她看来,喝茶顺便拿人家茶具的行为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越是喝得起好茶的人就越不该这么做。没什么理由,天经地义啊。
  “……那你给我讲讲朝廷的茶。”洪涛真有心一脚给她踢河里去,摆什么谱儿啊,不就是个五品女官嘛,还真拿宫里的五品和朝廷的五品比啊!
  但现在还不是得罪她的时候,好歹也得先把房子拿下。可就让她这么闲着又不甘心,来吧,你说我听,还不让你喝茶,渴死你算!
  不聊不知道,让富姬这么一说,洪涛对宋朝的茶叶又多了一分了解。这个年代的茶叶大概可分三种,散茶、片茶和蜡茶。
  散茶档次最低,就是炒过之后的状态,只有小茶楼才卖这种茶叶,大部分是平民百姓喝,有点类似后世的茶叶末子。
  片茶档次中等,把新鲜的茶芽通过蒸、揭、拍、焙、穿、封等工艺弄成片状。
  蜡茶档次最高,它的制作工艺和片茶相似,但先要把茶叶碾成膏状再压成茶饼,中间留个孔,十个茶饼穿成一串。
  蜡茶只有建州和剑州可以做,现在洪涛提着的茶盒里就有一块建州茶饼。
  至于说怎么能分辨茶饼是哪儿产的,这就是富姬的专业了。她只要闻一闻、看一看,基本就可以确定产地了。要是可以喝一杯尝尝,还能具体到某个县。
  茶叶在宋朝是统购统销的禁榷商品,以福建产的茶叶为最好,最便宜也得5贯钱一胯。
  胯是宋代衡量茶叶的单位,一胯有多大呢?火柴盒大小。这个字本意是腰带上的玉佩,也不知道是谁用来形容茶饼的大小了。
  在唐代茶的利润要排在盐铁之后,但是到了宋代,由于和北方民族茶马交易的频繁,再加上经济水平上升,茶成了无论贫富都喝得起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地主、小农谁都可以生产的经济作物。
  产量和销量大增,已经超过了榷铁,成了仅次于榷盐的第二大国家财政收入,每年的岁课有500万贯之多。
  为此朝廷也没少颁布茶法,还特别重。目前沿用的还是乾德二年的茶法,规定:
  “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者,没人之,记其直百钱以上者仗七十,八贯加役流;主吏以官茶贸易者,记其直五百钱,流两千里,一贯五百及持仗贩易私茶为官司擒捕者,皆死!”
  这可比后世惩罚走私犯的法规严格多了,私藏或者走私茶叶价值百钱就得挨板子,一贯五百钱以上就是死罪!
  但也有特例,四川和广南的茶叶可以不在榷禁范围之内,所以这两个地方的茶叶比较便宜。可惜这两个地区的茶叶不许外销,只能在本地售卖,便宜也是白搭。
  不过富姬也说了,新政一开始,朝廷就把四川和广南的茶叶也变成了榷禁商品,目前正在执行中。
  洪涛真是服了,王安石也太狠了,全国只要还有他没得罪到的人,他就吃不香睡不着,连四川和广南的少数民族都不放过。
  就这样还指望自己给他出主意挽救新政,挽救个毛线啊!谁能有那么大本事凭空变出一个能和盐、茶、铁相提并论的行业,去给那些被他得罪狠了的利益集团分享?
  如果有,自己还用给他吗?直接给皇帝岂不是更好!


第26章 大学城和官不修衙
  “此处是武学,使臣子弟未参班、门荫、草泽的,经过弓马考试才能入学。额一百,习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过了延津桥再向南一里多,富姬突然勒住了马缰,指着路右侧一座庙宇。
  “就是说入武学的都得是命官子弟对吧?”
  富姬说的很多词洪涛还是不太懂,但他脸皮厚,不懂就问,根本不在意富姬和莲儿心里怎么想。反正自己也是个疯子,索性就疯下去吧,挺好,免得不懂装懂难受。
  “……”富姬可能没碰上过洪涛这样的人,也不能理解这种大白话驸马为何听不懂,所以不太相信。
  “这些人不用交学费吧?”爱理解不理解,反正洪涛就这样了。
  “吃住朝廷担负……这边是太学,原是太祖为南唐李煜所建,称为礼贤宅。太学生以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学生优秀者入,共80斋,每斋五间纳30人。教授周易、诗经、尚书、礼记、孝经、论语等九部儒家经典。前面是辟雍,各地学生经州县初选入辟雍,再经考试才可入太学。太学生分上舍、内舍,辟雍学生称外舍,多时有3800人。太学东侧乃朝集院……”
  这次富姬学聪明了,根本不给洪涛插嘴提问题的机会,一口气就把附近的所有重要地点都说完了,也不管洪涛听得懂听不懂,策马就向国子监方向走去。
  其实洪涛大部分都听懂了,就是有些词不太明确。有人给解释吧心里舒服点,不解释也能凑合猜。
  合算这两条叫做武学巷和南横街的地方就是开封的大学城,云集了宋朝几乎所有高等学府,而且是文武双全。武有武学、文有太学、国子监、辟雍、朝集院和算学。
  最让洪涛吃惊的是,国子监居然是这些院校里最次的那个,不仅学生只有200,地方也最小,一座庙都占不全,还空出个后院,正好便宜了自己。
  最牛逼的就是太学,它的所在地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宅邸,而且还不够,又把预科班办到了南边的一所院子里。辟雍就是太学的预科班,人员鼎盛,好几千学生。
  即使富姬没给详细解释,洪涛也能知道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为啥干不过后来才建立的太学。原因只有一个,招生范围太窄!
  国子监只面向官员子弟和官员担保推荐的学生招生,而太学则是贫贱都收,这样就给了出身不好但有志上进的贫寒子弟一条上升通道。
  掰着手指头数数官员子弟多还是老百姓的孩子多,就知道国子监和太学的生员数量差别了。
  而且吧,仅就做学问而言,和贫富的关系真不是很大。往往越是穷孩子就越刻苦学习,因为这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出路,不玩命真不成。
  朝集院和算学不应该算单纯的高等院校,更像是后世的在职培训,它们两个的招生对象都是在职官员。
  朝集院负责培训法律方面的人才,算学则以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三式和天文历法为教材,为朝廷培养会计和审计人才。
  “就是这儿了,给皇宫都不换!”这趟路没白跑,一进大门洪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