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有毒-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涛同样等不了这么长时间,所以他把这条官道的起点放到了南宗堡。从这里起始的话,直线距离不到二十里,修造的难度和时间就会降低很多。假如能有炸药协助,人手又足够的话,在入冬之前完工都有可能。


第262章 赌博害人啊
  炸药的问题很好解决,黑火药本身就可以当做炸药使用,只需稍微调整一下配比。湟州禁军也有自己的火药作坊,虽然他们造出来的成品只能用来冒烟,但原材料都是一样的。
  人力问题不太好解决,湟州最缺的就是人。想指望居无定所的蕃人来做苦役真不靠谱,他们也不善于当建筑工人,就算抓回来整天也得各种逃,还不够派兵看着的呢,耗费太大。
  兵,这个字眼给了洪涛很大启发。湟州什么人最多?就是兵,三千禁军、二千多厢军,整整六千人,其中多一半都闲着,白白耗费粮食却啥也贡献不了。
  屯田这个活儿也不是只有军队才能干,只要有合适的政策,把生地划给蕃人,他们照样能开垦出来,而且干的热火朝天积极性更高。
  因为新来的州官说了,谁开垦出来土地就归谁,只要交出三分之一熟地当做政府税收即可。这个条件很合理也很动人,为自己家开荒没人会不乐意。
  既然屯田的活儿都有人干了,而且是抢着干,那这几千闲着的禁军和厢役干嘛呢?洪涛给他们找了一个活儿,修路去吧。
  厢役好说,他们本来就是工程兵,让干嘛就得干嘛,没有讲条件的资格。可禁军都是作战部队,持刀搭弓的手改耍大锤和铁钎,他们能乐意吗?
  当然不乐意,可是谁也不敢提。三十多具军官的尸体还没完全风干呢,每次出城进城都能看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现在杀人魔王说要让大家去修路,谁敢说半个不字估计就会变成第三十三个。
  修路好歹给饭吃,而且是给三顿饭,还顿顿有肉、三天有酒,平心而论比打仗时候吃的还好。挂在木杆上可就啥也吃不到了,这个帐谁都会算。
  于是二千禁军和厢役就成了第一批筑路工,由黄怀安带队进驻南宗堡和古骨龙城两处工地,一南一北齐头并进,开始和大石头较上劲儿了。
  这只是洪涛的第一步计划,待新式黑火药数量足够之后,还会有一千禁军和厢役加入。基本上除了维持各寨堡功能的基本兵力之外,闲下来的禁军和厢役一律要去工地砸石头。用不着一起去,那也得轮流上阵,吃饱喝足闲逛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啦。
  “那从湟州到南宗堡何时修建?”王冠现在已经是专职运输队了,对路的理解肯定比普通人更深刻,对驸马的这个决定也是举双手双脚赞成,只是觉得难度稍大。总不能只修前面一段后面不管了吧,早修晚修早晚都得修。
  “这段路本官亲自走过,从湟州城北至南宗堡有一条奶酪河相伴,河右岸地势平缓,我们的四轮箱车轻载完全可以通过,顶多在几个沟壑上用巨木搭桥,这里并不缺大木材。到冬季就更方便了,河水结冰之后异常坚固平整,箱车铁轮上的软木可防滑,是天然的一条官道。待到本官解决了夏人筑城之事再腾出手来慢慢修建此路不迟。不仅仅这段路要修,还要在湟州城和通川堡之间也修建一条官道,届时你的车队行进起来又会便捷很多。”
  洪涛自然不会自己骗自己,既然有了计划那就必须管用,这也是他跟随驼队出行的另一个收获。亲眼看过、走过,不用去问任何专家心里就有数。
  “大人真不愧是七星转世,身在开封却可知晓千里之外,冠佩服之极!”这番设计让一贯不太看好驸马此行的王冠都忍不住要赞叹了。
  人比人得死,他作为一个军官都想不了这么仔细周到,驸马却有如神助,每一步都走得如此坚实,不佩服不成。
  为什么会这样呢,王冠也有了合理的解释,七星同宫的事情早就随着天煞星的流言一起传出去了,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哈哈哈……想不到本官不仅仅落得了骂名,还有如此评价,也不算亏。”听了王冠的话,洪涛忍不住仰天大笑,这次是真笑,痛快啊。
  原本自己都无法解释的事情,居然被王大头他们一番神鬼编排给圆了,这要是再流传几年就会变成事实,明知道是假的也得跟着一起信,对自己真是太有利了。
  “大人还需在阵前有所斩获,那真就应了七星同宫之说。”王冠对这个流言还不太信,因为他和驸马接触的早,也听说过驸马之前的所作所为。
  “那就在渭桥镇等着本官的捷报,在新年到来之前,夏人筑的城和他们的人都会被天煞星抹平。记住啊,是抹平,剩哪怕一截残垣断壁都算我输,敢不敢用你王家的一艘海船和本官打这个赌?”
  洪涛还就不怕质疑的,经过自己这么一折腾,现在身边已经没人愿意和自己打赌了,一杯酒都不赌,正好王冠来了,拿他过过瘾吧。
  “此种鬼神之说怎可吓住我王某人,赌就赌。要是真如大人所言,冠愿出钱新造一艘大海船!”王冠还是不够沉稳,在金明池养成的赌性也有点重,禁不住洪涛这顿忽悠,咬着后槽牙应了战。
  在他看来,驸马能打赢夏人那是非常有可能的,别的不说,光是那些火箭就够夏人一呛。在不了解这种新武器之前,谁碰上谁都会倒霉,让自己去当主帅也是赢多负少。
  但驸马这个牛吹的有点大了,还连城带人一起抹平。那边可是夏人的地盘,打赢了赶紧跑肯定没问题,但打赢了还要在原地拆城,这是拿夏人当傻子呢,还是拿宋人当傻子?
  “哎,你出钱可以,但造船的事情必须由我来主持,造什么样儿、造多大我说了算。”洪涛对赌注有点异议,必须规定好船只的规模,否则他给自己造一条小渔船,那不就亏了。
  “君子一言!”王冠从驸马脸上的奸笑里得到了更坚定的信心,这位没事就四处吹牛,有一个说两个的主儿,吓唬谁啊!
  “驸马难追!”洪涛也不含糊,伸手与王冠击掌为誓,嘴角都快咧到后槽牙了。虽然海船一时半会拿不到手,但王冠算是让自己给套住了。
  宋人在诚信方面还是比较靠谱的,发誓之后一般不会反悔,尤其是赌债。谁要是赖了这个,稍微有点头脸的人就没法混了,会被人指着后脊梁骂一辈子。
  “王将军不远千里至此,可惜稍稍莽撞了些,好好一艘大船就这么没了,可惜啊。”这时从洪涛身后的房间里走出一个老头。他可能是听到了两个人刚才的对话,然后对王冠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好你个王大头,见到本官就说丧气话,看我不……大头,外面的传言是真的,你这手……”
  此人王冠不光认识,还很熟,基本上想有一套好盔甲、一把好刀、在渭桥镇待过的军将都熟悉他,没有他的同意,你屁的盔甲、宝刀也摸不着。
  可是当他走上前去一巴掌拍在对方肩膀上时,突然发现对方右边的胳膊是吊着的,一只右手耷拉在胸前毫无生机。
  “无妨,官人说了,我是工程师,靠的不再是手艺而是脑子。再说砍伤我手的人现在正吊在北门外晾肉干呢,一条命换老汉我一只手还不值?官人,小的想带王将军去看看新的车轴,不知您可还有吩咐。”王大头残了一只右手,一只赖以为生的手,但他并没有太多沮丧,看起来还更意气风发了。
  这还真不是他天性乐观,当初知道自己这只手废了时那也是万念俱灰,好几天都没怎么吃下饭。不过驸马的一句话就让他再也不敢乱想了,每天恨不得吃四顿,总想多活一天。


第263章 借力
  洪涛和他说了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洪涛只是告诉他,自己这里还有很多绝技没露,想学不?想像朱八斤那样老了之后有一大堆徒子徒孙孝敬不?想的话就赶紧吃饭,每天脸上笑容少于两个时辰,这些绝技就传授给别人了。
  要不说洪涛坏呢,他这是专门捅别人软肋。这些老工匠不太怕死,反正岁数也大了。但他们怕儿孙没了好手艺吃亏,所以只要能有机会学新手艺,个个眼睛瞪得和包子一边大,看谁都像看敌人似的,生怕别人来抢。
  在这种状态下,别说只是残了一只右手,就算得了半身不遂,靠另外半个身子也能爬到工地上去,只要不咽气就得学啊。
  “本官和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学不会的莽汉无话可说,快快把他带走。”数学,这是王冠的死穴。从开封到京兆府走了一路,他愣是连个方程式都记不住,连五六十岁的老工匠都不如。
  “大人,末将还有一事想说。城内如此多蕃兵恐是不妥,一旦有变悔之晚矣。”别看王冠的数学不咋地,心思还是挺细的,总觉得蕃人靠不住。
  “哎呀,王大人,莫要再找大人骂街了,来来来,先去我的作坊里看看,那边多一半也是蕃人做工。他们是笨了点,但只要肯教就肯做,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反倒比宋人学得快。”
  一听王冠提起了蕃人的问题,王大头干脆都不让他说完,就用左手连拉带拽的往外赶,同时还为蕃人正了正名。
  这个问题几个月以前大家都曾经或多或少的向驸马提起过,在内地人的脑子里,一提蕃人就是反复无常、粗俗无礼、肮脏野蛮的形象。
  但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很多宋人都逐渐转变了原本的认识。和驸马所说的一样,蕃人也是人,和宋人没什么差别的人。除了语言不通之外,他们也知道学手艺是好事儿,认真程度并不比宋人学徒差,甚至更能吃苦、更勤劳。
  至于说可靠性的问题,驸马说了,如果像以前对待蕃人一般对待宋人,也谈不上可靠性。信任是互相的,要想获得别人的信任,就先得付出基本的信任并平等相待。
  所以现在各个工坊之中已经严禁再用蕃人、宋人之类的词汇去区分工匠成分了,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工序卡。谁干的好谁就是大匠,拿高工资、高待遇,干的不好,无论蕃人还是宋人一律开除。
  另外蕃人也不是一无是处,人家在皮革处理工艺上的手艺并不比宋朝的工匠差,甚至某些方面还要高明许多。
  洪涛给了黄怀安三个名额,让他刻意去聘请手艺精湛的蕃人皮匠到工坊里任职,一来就是仅次于工程师的技术员级别待遇。
  有了这样的先例,其余的蕃人也就稍稍安心了。古人真没有后世人那么多心眼和想法,他们对生活的认知还比较淳朴,也看不到太远。只要觉得你对他们公平、有善意,就不会再纠结宋人是否狡猾、不可信的问题。
  双方都有了基本信任,下面的工作也就好展开。目前自愿来工坊里做工的蕃人学徒越来越多,已经到了需要走后门进入的程度。为此溪罗撒还找过洪涛好几次,强烈要求先招收唃厮啰部的族人,但是被拒绝了。
  洪涛给出的回答是:吐蕃部落向来以能力为上,谁有本事谁没本事说了不算,得通过招工考核检验。如果自己给了唃厮啰族人特权,是不是意味着唃厮啰部族是需要别人照顾的软蛋呢?
  当时溪罗撒都快把牙咬碎了,也没找到反驳帅司大人的理由。
  没错啊,如果不是弱者为啥要别人照顾呢?可是不照顾,自己族人进入工坊学技术的机会就会降低。一边是自尊、一边是实惠,这让溪罗撒的脑袋有点不够用了,两难!
  “我们宋人有个谚语是这么说的,起得早不见得身体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是凡事都要去争先,有时候耐心才是最可贵的美德。不要急,唃厮啰族人都已经进入本官的卫队了,你难道不觉得是个好事儿吗?假如,我说假如啊,你几年之后要带着族人继续西迁,光有一群能工巧匠,可否打得过如狼似虎的羌人、回鹘人?”光拒绝还不成,洪涛还得忽悠溪罗撒。他是目前自己能依仗的唯一一支军事力量,必须给点甜头。
  “大人是想让我的族人入宋人军队?”但凡能当一族首领基本就没一个笨蛋,溪罗撒立刻就听出点眉目来了。
  “不不不,宋人的大官不全像本官一样通情达理,有很多时候他们对族群的芥蒂比实际情况还严重。即便你们加入了宋朝禁军,也是受欺负的人群,何必呢。”让蕃人加入禁军,这个事儿洪涛从来没打算过,难度太大,皇帝都做不了主,自己就别去触霉头了。
  “那大人的意思是?”溪罗撒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他想不出还有什么比加入禁军更能提高本族战斗力的捷径。
  “我会改革蕃兵,像训练禁军一般训练他们,或者说比训练禁军还严格。如此辛苦换来的就是比禁军好的装备和补给。然后本官要把这些蕃兵当做主力去和夏人作战,虽然无法向朝廷索要军功赏赐,但本官可以单独给他们一份奖励,想不想听听?”
  说了半天,这才是洪涛真想和溪罗撒商量的事情。他信不过禁军,或者说信不过目前湟州禁军的作战能力,要想取胜必须另辟蹊径。厢役肯定没法用,只能打蕃兵的主意。
  “想!”溪罗撒刚刚熄灭的眼神又亮了起来,每次这位大官用这种语气说话时,自己好像都能达到目的。
  “本官会为蕃兵单独计算军功,然后换算成土地面积记录下来交于你保管。他们积攒下来的土地,就是你和你们族人未来的领地,想要多大自己去挣。到时候本官会在大宋之外帮你打下一片满意的地方,只要你不与大宋为敌就和本官没有关系,这个交易可否公平?”
  洪涛又开始挖坑了,明知道几年之后这些人就离不开自己了,却还要弄个诱饵在前面吊着,玩了命的榨取他们的价值。
  “……公平倒是公平……可是我的族人都是勇士,如果攒下来的土地太多,大人又没有那么多地方……”溪罗撒在这个问题上一点不比王冠算的慢,小算盘打得啪啪作响。
  “你可能还不知道,天下不仅仅是凉州、回鹘那么一点点,从回鹘再往西,翻过一片大山就又是一大片草原。有多大呢?一人三马不停的跑,十天也跑不到边际。本官的火箭、甲胄,加上你族里的勇士,要是还打不到那里去,咱俩索性也就别聊以后了,还有意义吗?”
  这一猛子直接就把溪罗撒扔到中亚草原上去了,但还不能算骗人,那边确实是游牧民族很好的牧场,也确实有那么大地方。
  “……就依大人所言,什么时候动身?请给小人两旬时间去召集部落勇士,如果大人觉得需要,小人还可以再去联络几个熟悉的部落,我们一起去!”
  溪罗撒听得直舔嘴唇,帅司大人说的没错,自己的地盘就该自己去抢,别人给的待不长久。假如自己的族人也都装备了火箭,那还有什么地方去不得?如果这样都抢不到地盘,跟着谁也是白搭。


第264章 新战术新装备
  “先不急,别忘了,我们向北的路都被夏人挡着呢,凉州也不是你和族人的久居之地,它离大宋太近了。万一哪天皇帝让我来抢凉州,咱们俩不就成了敌人,你想与本官为敌吗?”
  士气可用,这是好事儿,但还不能太急,洪涛得让溪罗撒明白攻打夏人的原因,不是帮宋人抢地盘,而是为了自己族群的未来,不除掉这只拦路虎谁都没便宜可占。同时还得打消他对凉州的企图,那块地方注定是大宋的,谁也不许碰。
  “不想,小人不敢与大人为敌……我们去更西边,打跑夏人就出发?”溪罗撒基本听懂了,帅司大人说的很清楚也很直接,越是这样他就越心安。有话就应该直说嘛,绕圈子的都是在骗人。
  “没错,打跑夏人就出发,我估计都不用等我们的约定结束就可以动身。不过这第一仗很重要,我需要让皇帝看到我的能力,这样他才会让我长久驻扎在湟州,我们也才能继续合作。所以你得帮本官挑选三百名族中的勇士,他们可以不善骑射,但一定要善于攀爬,最好能听懂几句汉话,能做到吗?”
  这次洪涛说的还是实话,一个字虚假都没有。但用实话骗人往往比用谎言骗人还要命、还长久、还难以辨别。
  这个要求对溪罗撒来讲真不算难事,吐蕃人自古就生长在高原,还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骑射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天赋,登山才是日常生活。
  而且他们的登山还比其它山地民族多了一个属性,就是温度。在青藏高原上,每年多一半时间都是冰雪肆虐,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你要说不太会爬雪山那就是个废物啊。
  这三百人洪涛打算做什么用呢?靠三百人打仗好像有点少,哪怕个个能扛两具马蜂窝,对上夏人的大部队用处也不大,总不能发射完就全等死吧。
  所以他们不适合用于正面作战,其实湟州的地形也决定了战争的模式,只能是小股部队袭扰。在绵延的祁连山脉中无法用大部队摆开,累死后勤也供应不上,来一场暴风雪有多少死多少,想撤退都没机会。
  但洪涛手中还有一张牌可打,那就是蒋二郎的特种部队。自打驼队回来之后,蒋二郎实际上已经开始在挑选队员了,只不过选拔范围主要集中在禁军里。
  他也没意识到蕃兵可以这么用,只是把他们当做翻译、向导之类的辅助兵种。现在洪涛就要给这支小部队补充三百名蕃兵,和蒋二郎选拔的几十名禁军一起混编,再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强化训练。
  “爬山?大人,末将也不善攀爬,如何教得别人?”蒋二郎对这三百蕃兵没有太大的抵触,但对洪涛给出的训练科目有些不解。
  “不仅仅是爬山,还要会刺杀、会跟踪、会埋伏、会生存、会遵守纪律,这些都是要你教授给他们的。不过在教授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得学习一些新知识,比如在寒冷的天气中生存、在积雪的山区行走。别慌,本官会抽出时间和你们一起学习,这下没意见了吧?”
  洪涛就知道蒋二郎会不解,他如果都明白了还有自己什么事儿。不解没关系,听招呼就好,自己能给他们的除了必要的装备之外,就是信心。
  说到做到,从这天起洪涛隔三岔五就会跑到二十里外的特种兵训练基地,变成一名普通特种兵战士,跟着蕃人一起爬雪山、一起挨饿受冻、一起夜宿在雪地中、一起被蒋二郎折腾的胡说八道。
  刚开始这些新兵确实不太理解帅司大人如此折腾是为了什么,但看到帅司大人也跟着一起练,尽管成绩永远垫底,也不敢再有什么异议,连闲言碎语都不敢说。因为这位帅司大人是个笑面虎,说杀人连眼都不眨。
  随着时间的推移,洪涛慢慢在特种部队里也赢得了大家的一部分尊重,不是用体力和生存技能,而是用脑子。
  有了他在,时不时就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装备拿来试用,事实证明这些装备确实好用,想不都不成。
  比如说踏雪板,这个很像网球拍的东西是用荆条和麻绳编制的,在前部有个钢夹子固定着一个铁鞋底。用皮绳把鞋和铁鞋底绑好,就能踩着它在雪地上行进了。
  效果嘛,肯定没有平地啥也不穿走得快,但在雪地上要比只穿鞋走得快多了,还省力。越是比较深的积雪就越有效,踩上去之后分散了压力,脚不会陷下去,自然也不用每次把腿从积雪中抽出来。
  这种感觉是蕃兵最先得出的结论,他们常年在积雪中生活,往往因为大雪封山就无法长距离活动。
  有了这种踏雪板之后就能在积雪中行走了,只要掌握了正确用法,多练练就能适应,行走速度还会加快、行走距离也会更远。
  这么一个小玩意,就让蕃兵对这位杀人不眨眼的宋人大官有了好感。人家只需要坐在屋子里想一想,就能造出这么好用的东西,让他们认识到了脑子强大的好处。
  这就能让洪涛满足吗?肯定不成,他的风格是用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把人砸趴下。
  高原的山峰上光有雪吗?肯定不是,还得有冰,积雪常年不化的地方就是冰盖。这玩意看着和雪差不多,但由于压力作祟其实已经很硬了,走在上面就是冰。
  这时候仅靠踏雪板防滑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咋办呢?洪涛又拿出了一双铁鞋底。
  它变样了,鞋底下面全是尖利的钢钉,绑在鞋上之后就等于脚下长了钢刺,再配上两根纯钢打制的冰镐,只要不是直上直下的冰盖都能应付。
  这两样装备可算救了特种部队里的禁军,他们能被蒋二郎选中必须是有一身本事的,可是自打来到这里就没怎么发挥出来,光看着蕃兵显摆他们与生俱来的生活技能了。
  有了冰鞋和冰镐,禁军终于跟上了蕃兵的行进速度,虽然还是没人家爬的利落,也不用连热屁都吃不上。到了近身格斗、使用弓弩的环节还能依靠技能反败为胜。
  大家都满意了?洪涛不满意。有了踏雪板、冰鞋和冰镐,就能在高原山脉中行进自如了吗?答案是不能。
  就算蕃人里最勇敢、最会攀爬的勇士,面对有些地形依旧无能为力。比如说冰悬崖、冰沟、过于陡峭的冰峰。
  想要通过这些地形,只能用冰镐一点一点的凿出脚踏,然后再一点点的往上挪。百十米高的一堵冰墙,就会耗费几个小时甚至更久。
  但实际作战的时候,仅仅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