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有毒-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族群一个国家想发展,只能踩着其他民族、国家的尸体前行,不掠夺、不剥削、不奴役别人,你凭什么比别人过得好?
  这个经验历史已经展示了无数次,想改变就得从思想上引导,光喊口号没啥用。信仰这个玩意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有什么样的统治阶级就有什么样的信仰。
  说白了吧,信仰就是道德基础,想让大部分人跟着自己的指挥棒同进退,必须找到一种大部分人认可的道德体系或者叫信仰。
  但这玩意从来都是少部分人带着大部分人一起盲从的游戏,说的好听叫宗教信仰,说难听点就是传销愚弄大众。可它又是必须的,要不说人类这个物种是很自相矛盾的呢,他们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自己。
  “走马承受确实有点麻烦,这个王中正是什么来头,好相处吗?”最让洪涛挠头的并不是参谋部的建议,而是即将要来湟州的监军。
  监军这个职务好像始于春秋战国,它的意思并不是特指宦官,一般都是由正常官员担任。到了唐朝才开始重用宦官,并且把这个习惯传了下来。
  从宋朝建立开始监军使这个职务就一直存在,几乎每场大的战役里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有的时候叫监某州兵、护兵某州、监军使,但不一定是宦官,也会由官员担任,还无论文武。
  大舅哥派下来的倒不是真正的监军使,而是挂着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公事头衔。这个职务其实就是监军,只是权利没有监军使大,也不独自领军,地位连五把手都算不上。
  但位卑权重,它的主要职责就是替皇帝盯着本路的大小官员,屁大点事儿也可以打小报告,每年还有一次入朝面圣直接扎针的机会。属于那种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膈应人的职务。
  大舅哥为何不干脆派个监军使来呢?这里面很有讲究。监军使的权利比都总管还大,最次也是平级,能单独领军作战。
  假如给妹夫派这么一位来湟州,那皇帝的计划搞不好就得破产。监军使压住了驸马,湟州还会变成原来的湟州。驸马压住了监军使,湟州就会陷入内斗。
  这两个职务就是天敌,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否则设置它也就没意义了,除非经略安抚使和监军使是亲父子。
  皇帝的意思很明白,他是在向驸马诉苦。大致意思就是说:我在朝中也不太舒服,有人逼着我给你上套,我是顶着压力回护你,所以你该如何表现心里有点数!
  但这里还有个问题,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公事这个官职是路一级的高官,怎么跑到州里面了呢?难道说神宗皇帝打算把湟州从秦凤路里单独拿出来升格为一路!
  神宗皇帝还没这么激进,湟州不是有特区了嘛,军事特区,所以地位无形中升了一格,再让秦凤路辖制有点不合适,所以从官职上就像路看齐了,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官场上的扯皮。
  “此人不太好相与,他原任永兴军路监军使,与种鄂因为战功、补给等问题争斗不休、水火不容。但深得陛下信任,想是不好降级调用,干脆就挂着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公事调任秦凤路勾当。可大人的湟州又不归秦凤路调遣,他这个职务到了大人面前也是无用。”
  这个问题有人能回答,黄蜂。王中正是宦官,黄蜂也是,想来应该不陌生。果然,黄蜂听到这个人名之后就开始皱眉了,看样子宦官里也有派系之分,王中正大概不是黄蜂、裴英一派的。
  “真是乱啊,如果把这些脑子都用在夏人身上,估计大宋边关早就应该设在兴庆府了吧……”
  洪涛听明白了,这位也不是来帮忙的,搞不好还得添乱。办法自己是一点都没有,但说几句牢骚话还是可以的,哪怕当着黄蜂的面儿。
  “末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黄蜂的脸色不太好看,他跟着驸马已经两年了,从金明池到渭桥镇再到湟州,除了对这张破嘴有些不习惯之外,在很多问题上都认同驸马的理论。
  但他的身份限制了他的立场,既不能像蒋二郎那般独领一军为国杀敌,又不能像黄怀安那样默默为国出力。现在又来一个捣乱的,还是和自己一样的宦官,真不太好意思面对驸马的眼睛。
  “说吧,本官最不怕话多的。”洪涛也感觉出来自己当着黄蜂的面儿诋毁朝廷不太合适,但人这个玩意吧,是随着环境改变的。
  如果是在金明池畔,自己有再多怨气也不敢这么说,但到了湟州胆子就大了。古人老说天高皇帝远,确实有道理。
  “如果大人不想与王中正纠缠,可以督造之名常驻马尾城,此人交给末将应付。”黄蜂深吸了一口气,提出了他的建议。
  “……你如何应付?”洪涛倒不是怀疑黄蜂要趁机谋害自己,要是真能躲开这块狗皮膏药自己求之不得。但黄蜂有这么大本事吗?这么做了之后皇帝会如何看待?
  “大人难道忘了,末将是帅司的勾当公事,正六品。王中正也是正六品,在职事上还要排在末将后面。大人不在湟州城,湟州之事就全由末将、苗大人、刘大人主持,有误也是大人御下不利,罪责由末将领了大半。”
  “你是要替本官背黑锅?你可知道本官要不就没有锅,要不就是一口大黑锅,你背的动吗?”黄蜂的意思洪涛明白了,他打算高喊一声:让领导先走,我掩护!
  这种事没法作假,也非常危险。一旦他和王中正的冲突太过激烈,多一半会被皇帝替换,回去之后没罪也是有罪,即便有裴英的面子估计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皇家向来是无情的,尤其是牵扯到忠心问题。最可悲的是朝臣们没有一个会出面为他说半句好话,全都恨不得把这些宦官都弄死,不管好坏。
  “末将愿意为大人试试,将来还望大人在皇帝庙的石碑上也给小人留个地方。”黄蜂看来已经想好了这个问题,回答的既无奈又无惧。
  “……没那么严重,遇到这种事儿的时候要往好处想。本官就去马尾城躲一躲,但你不要与这位王大人正面冲突,他提出什么你先答应着,然后多与刘松、苗魁、朱八斤他们商量。这些人别看品级不高,满肚子都是对付上官的坏水。虚与委蛇懂不?尽量拖时间,实在不成就报与本官知道,由本官出面对付他。”
  洪涛很欣慰,自己没白忙活,居然把皇帝的密探都影响了。虽然黄蜂依旧不会背叛皇帝,但已经懂得了除了皇帝之外还有一些东西更值得保护。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成果,洪涛当然不舍得被别人轻易毁掉。王中正也没那么可怕,他不就是个打小报告的嘛,注意点就成了。
  就算他一句好话不给自己说,皇帝也不会起疑心的,因为皇帝压根也不觉得自己这个妹夫会反叛,留着还有大用。只要能时不时的弄出点动静,让朝堂里没事儿就打嘴架玩,自己就是安全的。
  “大人已经有了计较?”不愧是和驸马朝夕相处了两年、仔细观察了两年、用心琢磨了两年的密探,有时候最了解自己的往往是敌人。只凭驸马说话的口气和神态,黄蜂就察觉到了什么。


第283章 投诚的条件
  “嘿嘿嘿……就算你不提本官也要再去马尾城一次。夏人以为入冬之后大山就能成为屏障,这次本官要教他们一个新的知识,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冬季攻势。从现在开始战争不再有季节之分了,山那边的夏人无论春夏秋冬都要提心吊胆的活着。本官的悍卒有时候会从大雨中出现、有时候又会从暴风雪中降临。他们带来的不是货物也不是美酒,而是死亡,无尽的恐惧……”
  又到吹牛逼的时间了,洪涛越来越喜欢和理解自己的人谈论未来。看着他们若有所思、恍然大悟、谆谆受教的样子,成就感满的直往身体中下部冲。
  “噗……靠,中午的羊肉没烤熟,先这样,本官要去拉粑粑了。”喷出来的不是成就感,而是一股臭气。
  湟州的冬天蔬菜太少,仅仅靠茶叶真无法满足胃肠需求,尤其是吃惯了米面的宋人。洪涛每天把自己那份水果和蔬菜都让给莲儿、紫菊和周一日了,她们年纪还小,火力壮,吃多了肉食会营养失衡。
  “大人如要出征末将必须跟随,这是师傅的叮嘱!”黄蜂没有离去,而是跟着这股子臭气追进了后院。
  “……本官答应你,最远也不离开马尾城五里成了吧?你再犹豫一会儿本官就要拉裤子了,要不随我一起进来拉粑粑,咱们边拉边聊?”
  就算黄蜂不提洪涛也不打算再跟着特种部队深入敌后了,古人不是说了嘛,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自己的优势是这颗脑袋,不是冲锋陷阵,死在这颗脑袋下面的敌人肯定比死在自己刀下的敌人多百倍千倍。
  这次出征的总指挥是蒋二郎和蒋大郎,由讹力命部落头人的儿子当向导,目的地就是距离马尾城最近的一座夏人边寨,仁多泉城。
  自打宋人攻占了马尾城之后,讹力命部落的首领就有点坐不住了。他怎么算也没算到宋人会有这么强大,不声不响的就把马尾城给拿下。
  更让他胆战心惊的是不仅城池攻陷了,连守卫这里的几百名步跋子精锐也被全歼。问题是他和族人从来也没发现大规模宋军出关,想在群山中对付五六百步跋子,没有几倍的兵力很难奏效,全歼更是不可能。
  但宋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还不是他自己猜的,而是一名负伤的步跋子亲口讲的。这名步跋子冒死从山崖上滚落躲过了宋军的追杀,本想逃回去给军司长官报信。昼伏夜出、忍饥挨饿的扛了五六天,马上就快逃出宋军的搜索范围,没想到被一群山贼给抓了。
  这时讹力命就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下自己族人的命运了,讹力命并不是族群,而是他小时候的绰号。
  这个家族原本是西夏皇帝的亲军,没想到一夜之间差点被斩杀殆尽,要不是事发半个月前因为媳妇生产告假,这会儿估计早就成枯骨了。
  皇族之间的杀戮一直是历史主旋律,讹力命也无法抗争,而且他也不是皇族,只是忠于皇帝而已,算是个吃瓜落的。
  这个瓜落有点大,他和妻子的族人不仅不能回夏国生活,还要面对太后党的追杀。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大家躲进了群山,一边放牧一边当盗匪,勉勉强强凑合活着。
  人活着总得有目标,讹力命和族人们的目标很小也很简单,就是想找一块不被追杀的地方踏踏实实过日子。皇族之间的恩怨离他们很远,也不想去报仇,因为这个仇靠他们自己根本报不了。
  可是就这么点小愿望依旧难如登天,北面不敢去,只要被人发现就是无尽的追杀,不死不休。南边也不敢去,宋人是比较温和,但那也得分对谁,一旦宋人知道自己是西夏皇帝的亲卫,结局很难保证。
  马尾城的出现对讹力命族人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因为这个山谷是群山中南北、东西交通的唯一通道,如果被夏人占据,讹力命族人以后的活动空间就会被进一步压缩,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
  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带着宋人去探路的主要原因,从心里讲他希望宋人和夏人在这里大打出手,最好两败俱伤才最符合讹力命族人的利益。
  但现实让讹力命头皮都有些发麻,假如俘虏说的是真话,那些身穿皮衣、披着白斗篷的宋军就太可怕了。能让步跋子胆战心惊的军队,以前怎么就从来没听说过呢。
  现在去打听这支部队叫什么名字、来自哪儿、主将是谁已经没意义了,讹力命需要马上做出选择,到底该和这支军队如何相处。一旦选错了,自己和族人依旧会随时处于危险之中。
  一个族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有多少人,它的命运往往在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一念之差。
  讹力命这次的选择很明智也很及时,他先是派儿子把这名步跋子俘虏亲自送到了马尾城,还很幸运的见到了当初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蒋二郎。
  既然是熟人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当初蒋二郎所表现出来的守信也让讹力命放心了不少,接着他就亲自出面和蒋二郎谈起了条件。
  啥条件呢?讹力命想和蒋二郎合作,或者说达成一个互不侵犯条约。讹力命的族人不会打马尾城以及后勤补给队的主意,也请马尾城不要去干涉讹力命族人的生活。
  “讹头人,我想你还是不太明白目前的状况。既然我的军队能把几百步跋子、二千多擒生军奴隶全歼,想对付你这几十口人还算事儿吗?你要是不来,等我忙完城里的事情,开春之后也会去找你的。从今往后这片山中只能有马尾城一个势力存在,这里是大宋的土地,没有皇帝的命令,作为大宋将领我不能和任何族群达成任何协议。”蒋二郎和帅司大人也不是一点好没学,在如何忽悠人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和我的族人不想与大宋为敌,但也不会任人宰割!”讹力命听完蒋二郎的话,残存的一点点希望也破灭了,但他还不想逃亡,因为没地方可逃。
  “讹头领先不要忙,我的话还没说完。假如你和你的族人愿意宣誓效忠大宋,并加入到我的军队中来,那我就必须保护。其实我的军队里大部分都是各族蕃人,其中也有羌人,不信的话可以去找他们聊聊。我给你一天时间在城内随意走动,明日太阳走到头顶的时候,以后是家人还是敌人,就由头人你自己去选择了。”
  这时蒋二郎有点明白帅司大人为何总是那么胸有成竹了,当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确实不用担心对方耍花招,任何盘外招都是无用功。
  没有等到第二天正午讹力命就认命了,这支军队确实和别的大宋军队不同,也确实是由蕃人组成的。当看到那些装备和伙食之后,讹力命反倒觉得为族人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出路。
  自己的家族不怕打仗,和谁打不是打啊,要是没有一定的能力也不可能被西夏皇帝选为亲卫军。假如真的能和这些蕃人一般,穿的好、吃的好,还没有宋人欺压,干嘛不试试呢。
  最主要的是里面有两个西羌士兵说了,他们的大帅为人很公平,可以用军功换取土地。他们就是在攒土地,等攒够了就会去找一片满意的草场据为己有。只要不和大宋作对,就可以在上面安家。
  “这事儿我无法做主,就算帅司来了也不会这样和你盟誓。想要获得认可,总要拿出一些诚意交换,你有可以交换的东西吗?”
  军功换土地的事儿蒋二郎听说过,但不知道详情,这也不是他应该打听的东西。现在讹力命问起来了肯定不能往帅司身上推,干脆就讨价还价一下吧。讹力命族群人数不多,肯定拿不出太多兵源,也就没本钱谈这笔买卖了。


第284章 投名状
  “……一座夏人的城寨如何?”蒋二郎的意思讹力命听明白了,也认可。
  这是很正常的要求,草原上没有道理只有实力,自己实力弱,要想获得公平的交换机会,必须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夏人的城寨?你送给我?还是让我去攻打?”蒋二郎没想到讹力命还真要做这笔买卖,拿出来的筹码还挺大。
  “我在城中有仇人!”讹力命并没说是哪座城,而是提起了他的恩仇。
  “你要是在城里有朋友我还感兴趣,难道仇人也会帮仇人的忙?”蒋二郎有点被说糊涂了,谁听说过策反仇人献城的。
  “我的族人在抢劫一个小部落时杀了他的独子,这些年他一直在山北寻找我们。要是让他得知我又出现在附近,必定会带人追杀。到时候将军埋伏在半路将之袭杀,再返回头去攻占城寨。失去了主将和大部分精锐,这座城还不是唾手可得。”
  别看讹力命是条丧家犬,但他可是西夏贵族出身,受过教育且能写能算。蒋大郎那句话说的没错,读书人杀人不用刀,书读的越多坏主意就越多。
  这件事儿超出了蒋二郎的职责范畴,就算他觉得靠谱也无权定夺。最终讹力命也豁出去了,愣是化妆跟着蒋二郎去了一趟湟州城,面见洪涛之后又把这个计划重复了一遍。
  在洪涛面前讹力命就一点抵抗能力都没了,和蒋二郎相比他的忽悠大法高出去好几层。啥军功换土地都不提,只说了一个条件就让讹力命彻底丧失了原则。
  “我有梁道初的军中印信和亲笔书信,什么城寨能比一位西夏皇族高官的命对你更重要,说不定还会有好几位,想不想试试?成功之后我会把他们交与你处理,你那些含冤而死的家人应该会非常高兴看到他们去陪葬的。”
  原本洪涛就对讹力命族群的来历比较起疑,这次终于确定了他们的身份。弱点,抓弱点,讹力命的弱点在哪儿呢?在他们的心里。
  一个差点被灭了族,又苦苦求生而不得的人,最恨谁?必然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人,也就是西夏的梁太后一族。
  当一个人对生活彻底失去希望时,你再和他聊太远的发展计划作用不大,他们已经很难相信任何人了。但如果你说能帮他们报仇,这个诱惑就有点大了。
  讹力命就是这种情况,他的建议是利用仇人的仇恨诱杀对方,这倒是提醒了洪涛,要谈诱杀的话,好像自己手里掌握的本钱比讹力命还足,但这个计划需要讹力命族人的配合。
  除了印信和模仿笔迹之外,没有合适的送信人显然也不成。讹力命族人以前是西夏禁军,装扮成梁道初的信使应该没啥太大难度。
  危险当然是有的,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如果不想冒就不会有大收获,尤其是对走投无路的人来讲,这点风险真不算什么。
  “大人想让我去把嵬名阿吴骗到马尾城来!”不愧是当过禁军的人,对西夏国内的情况还是很明了的,一听梁道初的名字立刻就猜到这位大宋高官要干什么了。
  “不是马尾城,而是黄羊城,这是夏人为它起的名字。目前夏人应该还不知道这里已经易主了,就在前几天还有几名来自卓啰和南军司军司的信使在城北十里被抓,他们带来了军司统军的书信,依旧在询问梁道初的建城情况。假如有人能扮作梁道初的信使去军司报捷,并邀请军司统军来此接收新城,你觉得那位嵬名阿吴会不会前来?”
  这就是洪涛的高明之处,他最善于时不时下几步闲棋放着。自打马尾城被攻陷之后,蒋二郎的特种部队就一直没放松,牢牢控制住了北、东两个方向通往这里的山路。
  不管是谁,只要发现一律抓捕,为了保证不放走一个,但凡遇到对方反抗就会毫无警告的射杀,然后再确定身份。
  在如此紧密的控制下,马尾城和西夏的通讯联系完全被切断了,再加上这里的守军是在一瞬间覆灭的,外派的侦察兵又被守株待兔般的消灭光了,夏人确实有很大可能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儿。
  最巧的是那支后来的西夏军队,就是冬季补给队,是为筑城部队和奴隶运送最后一批过冬物资的。
  有了这些物资梁道初至少能拖到新年之后,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卓啰和南军司并不会怀疑黄羊城出问题,也没人会想到一只成建制的西夏精锐会被最不善于打歼灭战的宋军全歼,连一个人都没跑出去。
  “我可以亲自去军司报信,如果大人不放心,可以扣下我儿子当人质!”
  这个弱点确实捅的准,讹力命的脸上因为激动已经出现了潮红。为了家族的仇恨,他不仅不顾自己的安危,连儿子的小命也顾不上了。
  “讹头人,不必如此冲动,你还不知道本官作战的方式,一旦发动起来就如雷霆万钧之势,不仅敌人会全军覆灭,就连靠近他们的人也难以幸免。报仇是应该的,但没必要同归于尽,还是找你族中其他人代替为好。”
  讹力命的死活并不在洪涛的关注之中,他从骨子里就不愿意相信这些叛将。但是考虑到成功率问题,还是认为讹力命的情绪不太稳定,很容易坏事儿。
  而且贵族和信使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主要在气质和谈吐上。既然是要去骗人的,那就得把工作做好、做细致,不能有丝毫马虎。
  “遵命……”现在讹力命是真怕了,原本他就怀疑宋军使用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手段,才会让几千人悄无声息的消失,现在听到了帅司的亲口承认,不害怕就不正常。
  洪涛想干嘛呢?他想故技重施,再找个合适的地方弄一次雪崩,就算不能把夏人派来的部队全淹没,也得冲得他们七零八落。
  然后就是特种部队发挥的时候了,在寒冷的群山中,补给充足、装备先进、地形熟悉的特种兵会是敌人的噩梦。
  不用全杀掉,光是拖慢敌人的行进速度、不分白天黑夜的骚扰,就会把残余的夏人军队全都困死在这片大山里,有一个算一个谁也别想跑。
  有这种地方吗?太多了!从马尾城向北根本没有道路,所谓的小路不过是在山谷间穿行而已。山谷,两边自然就是山,不管高低,每座山上最不缺的就是积雪。
  如果霹雳弹足够多的话,洪涛能把北面几十里的山谷都用积雪填高几十米。所以说只要夏人敢来,这几十里路就全是鬼门关,随时随地都会遭到灭顶之灾。具体在何处设伏,得看蒋二郎和自己的心情。
  本来洪涛并没想亲自去马尾城指挥这次作战,蒋二郎学坏学的太快了,这段时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