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翔(木林)-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婉如来到外间,来的人是德寿宫的内都知事李宗回。赵婉如忙命人赐坐,又叫人奉茶,然后才笑道:“太上皇那边有什么事情,只用叫人来送个信,我便到徳寿宫去了,到是还有劳大公公亲自跑这么一趟。”

李宗回也笑道:“郡主说那里话,咱家不过是太上皇跟前的一个奴材,就算是跑一跑腿,也是应该的。”

赵婉如道:“大公公实在太客气了,不知太上皇有什么吩咐吗?”

李宗回道:“这眼看着皇上的生辰又到了,而且这一回可不比平常,因此太上皇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郡主应该把邓王和县主一起带去建康,亲自向皇上道贺才好。不知郡主是想怎么时候起身,将太上皇的贺礼也一并带去。”

“这……”赵婉知微微一怔。下个月就是赵忱的二十岁生辰,三天以前,建康府那也早己派人来通知临安这边的两家,请他们进京,参加赵忱的生辰。不过赵构是太上皇,又是赵忱的爷爷一辈,因此完全可以只派个身边人送去贺礼,而不用亲自去建康。但于情于理,赵婉如都该带着赵竑、赵泌去一趟建康。

其实赵婉如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她心里实在是有苦说不出来。原来赵凯兵败身亡之后,赵忱虽然没有追究他的后人,而且还让赵竑继承了他的爵位,但在赵竑心里却一直愤愤不平,始终都把赵忱当作是杀父仇人,不肯顺从。每一次赵忱派人来问候,他都躲着不见。赵婉如不知说过他多少次,但赵竑年纪虽小,但性子却拗得很,也听不进云。赵婉如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在使者面前推说他有病不能见客,糊弄过去。

前几次赵忱的生辰,赵婉如都是只派人送去贺礼,但并没有亲自去建康祝贺。去年举行秋弥大典,赵忱也派人来请过他们。而且赵婉如心里也知道不去不妥,但又怕把赵竑强行带去,还不知他会在赵忱面前闹出些什么事情来,那时反到把事情弄得更糟,因此还是只能婉言谢绝。

她们久和赵构接触,德寿宫的人对此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赵构和赵婉如本无多少亲情,但两边相处两年多,也有些情谊,他自然知道这样不好,因此这一次叫李宗回来婉言相劝。

见赵婉如一付为难的样子,李宗回又道:“郡主也是明白人,咱家这话本不当说,其实郡主心里也该清楚,这三年来,邓王和县主能够过上这样的日子,全是皇上宽宏大量,现在邓王虽然是由郡主代为抚养,但郡主自身的年纪也不小了,最多一二年,也该出嫁,邓王总要自己掌门立户啊!邓王现在也快成年了,也不能不懂事了,切不可自误了。”

赵婉如苦笑了一声,道:“大公公指教的是,婉如都明白了。请大公公回去转告太上皇,让他老人家费心了,三天以后我们就启程,到时候我会带着邓王和县主去向他老人家辞行。”

李宗回也点了点头,道:“其实咱家也知道郡主心里应该明白。到是多说了几句废话,让郡主见笑了。即然是这样,咱家也就不打扰郡主休息,这就告辞了。”

赵婉如送走李宗回之后,才转回到书房。赵竑和赵泌果然还都老老实实趴在桌案上写字。赵婉如看了看他们,道:“竑儿、泌儿,你们都先停一下,我有话说。”

兄妹两人都停下了笔,看着赵婉如。

赵婉如把侍女下人都打法出去,才道:“这两天的功课都停了吧,你们回去收拾一下随身的东西,三天以后,我们就出发去建康。”

赵泌不知就里,赵竑觉扬起眉头,道:“姑姑,去建康做什么?”

赵婉如叹了一口气,道:“下个月就是皇上的生辰,前几次都被我们推辞掉了,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该亲自去一趟……”

她的话还说完,赵竑以绷着脸道:“姑姑,我不去。”

赵婉如道:“竑儿……”

赵竑大声道:“我就是不去。”

一时间书房里后气氛紧张了起来,看到这个样子,赵泌也不禁有些胆怯,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姑姑,也不知所措。

赵婉如耐心道:“竑儿,你现在也长大了,不要任性了,你父王的死,并不是皇上的错。而且这些年来,皇上一直对我们很不错了,因此于情于理,我们也都该……”

赵竑再次打断了赵婉如的话,道:“他不是皇帝,皇位本来应该是我父皇的,是他杀死了父皇,篡夺了皇位。我们本来就不该住在这王府里,而是应该住在皇宫里,我现在本来应该是大宋的太子,泌儿和姑姑都应该是大宋的公主才对,全都是因为他,我们现在才成为这个样子,他夺走了属于我们的皇位之后,又假心假意对我们好,装出一付大仁大义的样子米,我才不领他这个情。”

赵婉如也被吓住了,她万万没有想到,赵竑对赵忱的仇恨会有这么深。而且已经偏激到这个地步,免强定了定神,依然耐心道:“竑儿,无论你是怎样想的,那些事情,你的父亲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是你的十皇叔,这些都已经无法更改了,还是面对现实吧。”

“不。”赵竑猛然站了起来,双手握紧了拳头,恨恨道:“我永远都不会承认他是皇帝。总有一天,我会推倒他,夺回皇位,为我父皇报仇,然后……”

“够了。”赵婉如见他越说越离谱,也终于忍不住了,厉声道:“我不知道你的这些想法是从那里来的,但是你要明白,当初这皇位也不是属于你的父王,十哥和你父王两人都有资格,十奇胜了,你父王败了,所以现在他就是皇帝,江山、皇位、大臣们都是他的,你又能有什么办法。如果换了是别人做皇帝,或许你早就到地府去和你父王团聚了。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赵竑道:“不对,姑姑,我爷爷是太上皇的儿子,孝宗皇帝的弟弟,因此皇位本应该是我父皇的,我该应是大宋的太子,赵忱跟本就没有资格做皇帝,他只是个篡位的奸人。所以我一定要夺回皇位,为我父皇报仇。”

赵婉如见他还是这么固执,也不禁气冲脑门,怒道:“竑儿,你在做梦吗?还是赶快醒醒吧,你现在被封为邓王,现在还能住在这王府里,现在拥有的这一切都是他的恩赐。出了这个王府,你什么都不是。你拿什么去夺回皇位,现在所有的人都承认他是皇帝,没有人会承认你的父亲是皇帝,你根本就不是大宋的太子,永远也不可能是。你要去夺皇位,只会被别人当做是叛逆,然后满门抄斩,包括沁儿和我在内。难到你就为了这一个虚幻的梦想,要连累这里所有的人吗?”

这三年以来,赵婉如还是第一次对赵竑发火,而且赵竑被她问得哑口无言,三个人都不作声,书房里只剩粗重的呼吸声。

过了好久,赵泌才怯生生道:“哥哥,你别惹姑姑生气了好不好,我们就和姑姑一起去建康好不好。我不要哥哥做什么皇帝,也不要做公主,只要永远和哥哥,姑姑这样一起生活下去。”说着,两行眼泪已经从眼框中流了出来。

赵婉如也忍不住了,抱住了赵泌,声音呜咽道:“泌儿,泌儿……”呜呜的哭了起来。

这时赵竑也觉得不太得劲,但又不愿承认自己错了,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才好。

第七百四十章 邓王赵竑(二)

过了好久,赵婉如才止住了哭声,擦干了眼泪,又劝住了赵泌。然后才对赵竑道:“总之三天以后,我就要启程去建康,如果你不想去,那么我就只带泌儿一起去。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说着也不理赵竑,带着赵泌,离开了书房。

侍女和下人们虽然没有听见他们争吵的内容,但也发现这气氛不对,因为自从赵婉如、赵竑、赵泌搬回到邓王府后,赵婉如虽然对赵竑、赵泌兄弟管教颇为严格,但却也十分疼爱他们,从未对他们说过一句重话,今天对赵竑发这样大的火,还是决无仅有的事情,因此下人们一个个都提心吊胆,小心翼翼,连大气都不敢出。

而赵竑一个人呆了好半天,这才从书房里出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一整天赵婉如也都没有理他,赵竑也没有出房间一步,午饭和晚饭都是侍女们送到房间里。

赵竑吃过完饭之后,只说自己想早早休息,把侍女和下人都打发出去,只留了两个贴身的待从,大葵小蔡在身也侍候。

屋中只剩他们三人之后,赵竑才道:“我今晚要过去,你们两替我掩护着。”

大葵点点头,道:“殿下可要小心,记得早些回来。”

于是两人帮赵竑换了一套深色的紧衣服,然后吹灭了灯火,打开后窗,让赵竑跳出了房间。

这时天色以暗,而且今天郡主大发脾气,府里的气氛不好,因此下人们也都不敢多事,除了寻更守夜的人之外,其他人吃完晚饭之后都回到自己的住下休息,生怕惹了主人的触头。邓王府的下人本来不多,这时整个府里除了偶尔传来梆子声音之外,十分安静。

赵竑从后窗跳出之后,一路穿廊过院,到也无人发现。不多时,赵竑己来后院墙边的一棵大树前。这树生得十分茂盛,有不少枝叶都伸出了墙外。赵竑双手双足蹬住树杆,几下子就爬上了大树,翻到了墙外。身手到是十分敏捷,不像是养尊处优的富家弟子。

墙外是一条十分僻静的窄街,而窄街的对面是另一所宅子。赵竑翻到墙外之后,立刻几步穿过了窄街,来到一个小门边,轻轻敲了几下门。不一会儿,门打开了,开门人一见是赵竑,立刻道:“殿下,这么晚了,过来有事吗?”

赵竑点点头,道:“先生在吗?我找他有事。”

开门人道:“就在里面,殿下请进来说话。”说着将赵竑让进门里,然后将门关好,领着赵竑穿过了几层院子,来到一间屋子前,然后上见敲了敲门,道:“师兄,殿下来了。”

门扇一开,从屋中出来一人,有些惊讫,道:“殿下,怎么这么晚了还到这里来,也不是先送个信来,我们也好让人接应一下。”

赵竑有些激动,道:“宗先生,我……我……”

原来这人竟是久未露面的宗天玄。当年赵恺兵败,华青檀下令解散天机宫,众弟子各寻出路,但宗天玄和十几个天机宫的弟子却不甘心就此隐姓埋名,了渡下半生。而且对奉赵忱为皇帝的朝廷十分仇恨,一心想要推到这个朝廷,并重整天机宫。

而在赵恺身亡之前,曾托付宗天玄将儿子赵竑陪养成人,并且卧薪尝胆,伺机为自己报仇。宗天玄也感念赵恺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于是带领着天机宫的众人暗中潜回临安,原以为赵忱就算不杀赵竑,也会将他困禁起来,因此打算寻找时会,救出赵竑来。

那知众人潜入临安之后,才知道赵忱不仅没有因为赵恺而诛连到赵竑、赵泌,反而让赵竑继承了王位,并且就在临安的邓王府里安置。

宗天玄等赵恺的丧事办完之后,才在一个晚上潜入邓王府来寻找赵竑。他在邓王府中住了一年多时间,对王府的布置十分熟悉,并不费力就找到了赵竑。而赵竑对宗天玄也并不陌生,知道他是父王的好友,加上赵竑对父王身亡本就耿耿于怀,因此两人相见之后,自然就谈到要齐心协力,为赵凯报仇的事情,一拍即合。两人交谈之后,立刻约定好了下次碰面的时间,宗天玄才离开。

对于宗天玄和其他天机宫弟子们来说,赵竑的存在,是一个各方面都能够承认效忠的对像,而且有了赵竑之后,他们所谋划的一切也有了名正言顺的大义理甴,而不是叛反。因此听了宗天玄面前赵竑的经过之后,众人一致决定,奉赵竑为幼主,并且在暗中积攒力量,招集人手,准备推倒大宋,改奉立赵竑为帝。

因此宗天玄将众人的决定告诉赵竑之后,赵竑也十分高兴,认为为父亲报仇有希望了。于是宗天玄立刻开始积极组织策化起来。

赵竑现在在邓王府中生活得很不错,宗天玄也就不打算把他带来,而是让赵竑继续留在邓王府中。并且将邓王府隔壁的一间宅院卖了下来,做为在临安的居点。为了提高赵竑的实力,最初每天晚上宗天玄都潜入邓王府中,教赵竑习文武功。而赵竑也知道要为父亲报仇,同时隐隐还有一丝自己当上皇帝的期待,因此也学得十分努力,虽然他以错过了习武的最好时候,但毕竟有宗天玄这样的高手指点,两年以来,也有所小成。

而宗天玄在教导赵竑的同时,也在努力联络旧部和天机宫的其他弟子,发展力量。原来被遣散的天机宫弟子大部份都被宫天玄找了回来,其中还包括七大弟子中的谢青峰和宋异人两人。不过谢青峰和宋异人自知自己领导不了这个团体,因此还是由宗天玄出任首领。而在赵恺败亡之后,陈亦超也不愿降宋,于是带着一批人员回到老家湖州,他家在太湖一带还有些基业,于是招集 了一些人手,在太湖里靠打渔过日。

宗天玄联络上他之后,借助陈迹超在太湖的基业,又连络了当地的豪强潘壬、潘丙、潘甫等人,占居了太湖中的几座岛屿,建立了一个秘密基地,一面招收人手,准备曰后成大事用。不过在平时还是以打渔,摆船为业,也奉公守法,行事也十分低调,并且结交好当地官府,因此发展到也很迅速,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收募了二三百号人,衍然已经成为太湖一带的地方势力。

宗天玄让谢青峰留在太湖,教导渔民们武功,宋异人则留在临安,付责教导赵竑,并临安据点的事务。而宗天玄则四处奔走,一方面探听朝廷的虚实,另一方面尽可能多的联络对朝廷不满的人。

赵竑本来就对父亲的败亡对现在的朝廷和赵忱、杨炎一干人等耿耿于怀,加上宗天玄、宋异人等人这两年多来的教导,在他心里已经认定了自己的父亲才是真命天子,赵忱不过是越暨篡位,杨炎等人更是乱臣贼子。因此也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夺回皇位,为父亲报仇。

只是这些事情他都按照宗天玄和宋异人等人的叮嘱,并没有告诉赵婉如和赵泌。但这事却瞒不过赵竑的两个心腹内侍大葵、小葵。他们本是兄弟两,因为家中贫穷,才净身到邓王府来当内侍。赵恺生前对他们还不错,因此这两人也支持赵竑和宗天玄的行动,平时还帮他们打掩护。

现在宗天玄等人也不是天天去找他,平时一个月中只见二三次面,不过和他约定了一套联络方式,如果有急事发生,可以随时联络。

因此这一次赵婉如要带赵旅去建康为赵忱贺寿,他自然不会愿意,才和赵婉如发生了争执。于是到了晚上立刻就来找宗天玄了。

正好现在宗天玄也在临安,他和宋异人把赵竑接进屋中,听他讲述了一遍事情的经过。宗天玄点点头,道:“这件事情我们早就知道了,如果殿下今晚不来,我们还打算去找殿下。”

赵竑道:“找我做什么?”

宗天玄道:“殿下应该答应郡主,去建康。”

赵竑不由一怔,道:“为什么?宗先生也要我去给那个篡位之人贺寿吗?”

宗天玄摇摇头,道:“自然不是,而是现在正是一个大好机会,现在那昏君正在准备庆贺生辰,必然不会顾忌其他,我们正好可以借机行,带人潜入建康、寻找机会刺杀了那昏君。昏君现在没有子嗣,他一死,有资格继位的只有殿下一人。正好他又招殿下进京,那时殿下正好可以就在建康继位,以免夜上梦多,岂不是天赐良机吗?”

赵竑听了,也不由心中大动,听宗天玄的说法,这一次大有成功的机会,一直期盼的事情仿佛马上就要变成现实了。赵竑兴奋之余,却也有些胆怯,道:“宗先生,这一次能够成功吗?”

宗天玄信心十足,道:“殿下放心吧,这一次起事,不仅有我们,而且在朝中也有大臣已经表示过支持我们了,万无一失。”

赵竑道:“朝中的大臣?是谁?”

宗天玄道:“就是礼部尚书,史弥远史大人。他是前朝史相之子,史相受杨炎的排挤,已经被迫致仕,史弥远对此一直怀恨于心,因此愿意帮助殿下登基。有了他在朝中接应,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第七百四十一章 皇帝的生辰

大宋建兴四年(1174年)四月十二日,是赵忱年满二十岁的生辰。

二十岁的男子,就意味着真正的成人了。既使是普通的人家,也要热烈庆贺一番,何况是皇帝。加上现在大宋刚刚大胜西夏,声威远振,因此朝廷上下都认为,皇帝的这个生辰一定要好好庆贺一番。

既然是皇帝的生辰,那么贺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京的官员到是好办,只用到了正日子前后,把贺礼送上去也就行了。但外地的官员,甴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官员可就没有那么好了,因为贺礼不同于别的东西,万万不能有一点闪失,一但在途中发生了意外,想再补办都没有时间了,因此早在两个月以前,就陆续有官员将贺礼送到了建康。因此离赵忱的生辰还有十余天的时候,就已经收到了数百件贺礼。宫里甚至腾出了一间大殿,专门摆放这些礼物。

虽然赵忱早己下旨,命令各地官员进献的贺礼应当从简办理。但给皇帝敬上的生辰贺礼,自然也不能是一般的东西,而且大宋官员的薪俸十分丰厚,即使只靠着官俸,也能过上十分富足的生活,因此所敬献的贺礼都价值不菲,各种金银玉器,书画古玩,应有尽有,其中也不乏价值上万贯的东西。好在总算是赵忱提前打了招呼,各官员们也都明白,到是没有敬献什么太过奢华的东西。

这一天陪同赵忱一起看贺礼的周太后看着这满大殿琳琅满目的贺礼,也不禁笑道:“想不到官家这次生辰,到是发了一笔大财。”

赵忱苦笑了一声,道:“朕早就传诏到各地方,命令各地的官员当从简办理,却想不到还是弄成这个样子了。”

周太后笑道:“今年是官家二十岁的生辰,自然不同于以往。这也是各地官员对官家的一份心意,也是一片好意,何况哀家看这些东西,有的虽然是贵重了一些,但也并不算太出格,官家对他们到也不必苛求太多。”

赵忱摇了摇头,道:“娘娘,我到也不是说这些礼物太过贵重,而是说……”说着赵忱从贺礼之中拿起一块石块,递到周太后面前,道:“这些什么祥瑞之物的东西。”

周太后接过来,托在手中一看,只见石块刻着“国祚永延,寿历遐岁”四个古篆字。再看看名单,是台州知州王全敬所进献的祥瑞。据说是在当地的一座山发现的。

其实早在今年开年,各地官员都知道今年是皇上成年的时候,而且正好朝廷刚刚大胜了西夏,那还不来纷纷凑趣,因此有不少地方都上报朝廷,说在当地出现了祥瑞之兆,不是什么彩霞起岳,黄云覆辇,就是什么瑞雹绕坛,紫气护幄,或者就是日重轮,月重晕,再不就是灵芝瑞谷,双头蓬,连理木,或者是异兽呈现,一时之间什么牛产麒麟、禽生凤凰、黄龙白鹿,六足龟、比目鱼,仿佛一夜之间,所有奇珍异兽全都蹦了出来。

其实宋朝国君多信道教,因此所谓天瑞昭示,历朝均有。在宋真宗时期甚致弄出天降祥符,封禅泰山的闹剧来。

赵忱对这些祥兆异兽虽然还有些半信半疑,但他决不相信会因为自己过一个二十岁的生日,就一下子全都冒了出来,因此下诏各地,说:祥瑞之兆,本虚无飘渺之说,朕未亲见,不可当真,各地当匆进。

诏书下达之后,各地官员立刻都明白,原来皇帝不喜欢这一套,才能都罢手。但有一部份官员却会错了意,以为皇帝不是要虚无飘渺的喜报,而是一些祥瑞真物。于是自作聪明,开始亲手制造。云雾彩霞、紫气护幄这些祥兆自然是弄不出来,而黄龙、麒麟、凤凰这些瑞兽也找不着,但石刻木雕却弄了不少,还有就是古印,一下子也连送了十几枚到建康来。

周太后知道以后,也不禁是又好气又好笑,又宽憵赵忱道:“依哀家看,这些官员也未必真是趋炎附势,只不过是前朝陋弊,习惯使然罢了。正所谓上行下效,只要官家不兴这一套,不与理睬,不让小人有可趁之机,时间长了,也自然就不会有人再送这些祥瑞之物了。”

赵忱苦笑了一声,道:“还是娘娘说的是。”

他们正说着,忽然有人来报,永宁公主到宫中向赵忱进送贺礼,现在就在殿外候旨。

赵忱一听是姐姐来了,急忙命人请进来。不一会儿,赵倩如款款走上殿来,向赵忱和周太后行了礼,看着这满殿摆放的贺礼,也忍不住笑道:“想不到官家一个生辰,竟然可以收到这么多的贺礼,日后朝廷若是缺钱,官家不访可多办几个生辰就行了。”

周太后笑道:“我方才也说,官家过个生日,却是发了一笔大财。”

赵倩如道:“看来只有我们送来的贺礼到是寒酸得多了。”

赵忱道:“姐姐说的是那里话,我们都是一家人,只在姐姐的一份心意,又岂在礼物的轻重。”

赵倩如微微一笑,这才叫人把贺礼拿了上来,原来送来的是一尊送子观音雕像。整个雕像有二尺许高,用的是一整块碧玉雕刻而成,手工技法都十分细腻精美,看得出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价值绝对不在任何一件贺礼之下。而且这份贺礼含义也十分明确,自然是希望宫中早曰诞下皇子来。当然这样的意愿也只有身为赵忱亲姐姐的赵倩如才能够表示。

赵忱也吓了一跳,道:“这样一尊雕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