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赵孝锡的话来说,只有吃饱肚子才能打好仗。而且只要打好这一仗,接下来就算有大战,也要等到他们兵临升龙城的时候,才有可能受到李朝的顽强抵抗。

大战未启,赵孝锡派出的侦骑,已然在高阳平原上,跟李朝的侦骑展开撕杀。面对这些跟北方游牧骑兵,都展开过撕杀的卫队骑兵,李朝的侦骑自然不是对手。

可就算如此,直奔此地而来的李朝三路大军,也知道了赵孝锡,他们一步抵达的情况。对于那里的情况,他们又如何不知呢!

将派出的侦骑收回,三路大军联合在一起,朝位于高阳平原上的赵孝锡包围而去。等到他们的前锋,终于出现在高阳平原时,也看到做好迎战准备的大宋军队。

做为游击力量的王府骑兵部队,如今则分成百人一队,不断的袭扰着三路大军后勤补给线。面对这种骚扰,李朝军队也不得不派出,相应的兵力进行防御。

等到三路大军成功,将位于高阳平原上的赵孝锡大军包围。他们也被眼前出现的怪异大营所迷惑,不明白这种大营,为何扎的如此怪异。

不知归不知,看到军容严整的大宋军队。不少曾经跟大宋军队,进行过战争的李朝老兵,也觉得这支军队不好对付。接下来的战事,谁输谁赢真的未尝可知。

面对大宋军拒营不出,这几天不断赶路的李朝军队,也做出决定,暂时先休息一下。安排他们的辎重兵,开始准备埋锅造饭,给有些饿的饥肠辘辘的官兵做顿热食。

身为天子军,他们的后勤供应条件,自然也比各城的番兵强太多。从他们扎营的情况,站在炮队阵地上的赵孝锡,通过单筒望远镜,已然能看的一清二楚。

相比他控制高阳平原一角,李朝的三支天子军,将分别控制了另外三角。并没想象中,两支大军碰面,不由分说立刻交战的情况出现。

相反双方,都互派一些侦骑哨,在形成的交战区域,不断的进行挑衅。只可惜,对于这种散骑的对决,李朝天子军中的骑兵,根本不是赵孝锡卫队骑兵的对手。

看着己方的骑兵,不断的摔落马下,李朝的统兵将领,也觉得这些大宋的骑兵实力,还真的超乎他们的想象。这样的骑兵,游离在他们营盘四处,还真是个不小的威胁!

第九十五章凶残的防御器

看着形成三面合围的李朝大军,已然提前搭建好营盘的大宋兵卒,也觉得相比对方的人数,他们真的少了不少。可想着一路的大胜,他们似乎又安心了不少。

此刻待在炮队阵地上的赵孝锡,望着李朝大军的排兵布阵。也清楚,这种古代的排兵布阵,并非他所擅长的。那怕在兰州,他与西夏进行过一次大战的交锋。

可相比前次的兰州之战,此次与李朝的大军交锋。更多都是步战为主力,骑兵更多做为策应。这种时候,想打赢人数占优的李朝,也需要好好的盘算一番。

对于这三支所谓的李朝天子军,赵孝锡尽管觉得,手中的兵力略稍不足。可他清楚,打住有时靠的不光是人数。而要看两方使用的武器,还要战时的应变能力。

眼下他们已经扎稳营盘,李朝的大军才刚刚抵达。看上去,对方虽然长途行军,却也疲而不乱。从这点也能看出,三支天子军的素质还是非常不错。

到了这种时候,赵孝锡也不希望贪功冒进,而将本应属于他的优势拱手让人。眼下他所布思的营盘,更多利于打防守反击。毕竟,对方的人数确实比他多出一倍不至。

想到这里,赵孝锡很快下令道:“赵大,传令众军,未得本王将令,不得擅自出战。相比我们所需的后勤压力,对方这么多人,他们的后勤补给更加麻烦。

这样,通知王府卫队,让他们绕到李朝大军身后。不求他们斩敌多少,务必让截断李朝的物资补给线。当然,下令我们的辎重部队,也要提防小股李朝骑兵的突袭。”

习惯站在敌人的身份上。考虑如何对付自己办法的赵孝锡。最终决定,先跟李朝大军耗一下时间。总体,防守反击的战术不变,另外试着看能不能掐断对方的物资补给。

相比李朝此刻的情报网络,大多被布衣阁还有武卫给监控起来。早就潜伏在李朝多时的布衣阁情报系统,却能及时准确。替赵孝锡的大军,提供李朝兵力调动的最新情报。

结果三支李朝大军,埋锅造饭了一段时间,三军最终决定。趁着今天时间尚早,让资历最浅的万捷军,派兵试探一下大宋军队的水平,为其余两军提供一些参考。

这种试探性的进攻,也是大军交锋前,一定采取的作战手段。甚至万捷军在挑战前。还派出两位将领,来到大宋的营盘前约战,想来一场战前的斗将。

面对这种挑衅,赵孝锡自然没兴趣参与。望着跃跃欲试的赵大等人,立刻笑着道:“赵大,你就不要去了!这种机会,应该多给年青人。赵八,你带一支枪盾兵出击吧!”

一听这话。站在赵孝锡身后,一位精悍的年青人便喜笑颜开的道:“手下得令!”

说完带着赵孝锡的将令。召集了一支五百人的枪盾小队,骑马走到了挑衅的李朝将领跟前。望着大宋派出的,竟然是一位年青的小将,两位李朝将领自然非常不爽。

手拿大刀指着赵八道:“来者何人?本将手下,不杀无名小辈!让你们的统兵将领出来,你们大宋人不是很嚣张?为何此刻。却当了缩头乌龟呢?”

面对李朝将领的辱骂,赵八却很平静的道:“就凭你们两个,还不配知道小爷的名字。多说无益,希望你的手上功夫,有你嘴巴功夫的一半。就你们两个老匹夫。一起上吧!”

擅使长枪的赵八,很平静的举枪蔑视着两位李朝将领。这两位在万捷军中,也算久负盛誉的将领,听到赵八的话,也是一阵怒气冲天,拍马就杀了过来。

见到对方拍马而来,赵八同样横握着枪,不紧不慢的拍马而出。等到一位李朝将领,距离他已然不远时,突然夹马加速冲了过去。

当两人快要碰面之时,赵八手中的铁枪,已然直扎了过去。面对扎向自己的铁枪,李朝的将领同样动作不慢,一对双刀就迎枪架了过去。

在两人马开始错开之际,甚至还反手砍了一刀。只是对于他的第一次攻击,赵八稍稍长枪一扫,就将他的刀锋给敲偏,直接迎向第二个杀来的李朝将领。

看着杀来的赵八,这位同样使铁枪的李朝将领,却主动发起了进攻。一枪就打算将赵八挑杀于马下,可令他惊讶的是,在他出枪的同时,赵八同样也出枪了。

眼睁睁看着,他的长枪从赵八的身边擦过。可赵八的长枪,已然刺破他的护身甲,带着惯性将他重重的摔落马下。直接赵八将长枪一提,这位略显年青的李朝将领已然阵亡。

等到前面的李朝将领掉转马回头,直好看到这一幕。对于年青将领的殒命,他似乎显得非常愤怒的道:“啊!无耻小贼,拿命来!”

同样掉转马头的赵八,却冷笑道:“哦!看来,这没用的废物,跟你应该有点关系。那你们就一起下去做个伴好了!驾,杀!”

嘴上同样不饶人的赵八,直接驱马来到对方身边。这次两人的马速都不快,很快刀枪展开了碰撞。一刀快似一刀,一枪快似一枪,看的两方将士也非常紧张。

就在两人打的难解难分之时,赵八却笑道:“老匹夫,看不出你手上功夫也不错嘛!只可惜,爷身体活动的差不多,没兴趣陪你玩下去。

如果你就这点水平,那就下去陪地上那个废物吧!记住,这天下终就还是年青人的,你这样的老东西,还是应该早点安养千年才对啊!死!”

一边言语讥讽对方,赵八突然用劲,让胯下的战马一个加速。反手一枪,将准备追上来的李朝将领,直接给刺穿了喉咙。这招回马枪,也算他比较擅使的枪术。

随着赵八一个回马枪,将最后一位李朝将领刺杀于马下。观战的大宋官兵,立刻兴奋的道:“赵将军,威武!万胜!”

这种斗将,对于胜利的一方,无疑很提振士气。对于对失败的一方,却对士气有一定的打击。清楚这种情况的万捷军都统,立刻长剑一指道:“杀!”

既然斗将失败,那就采取人数优势,希望能找回场子。而这个时候,大宋的兵营也开始响起鼓声。闻听鼓响,赵八自然拍马回营道:“听令,回营!”

那五百随他出战的枪盾兵,很快有序的回营。甚至在李朝士兵,距离他们的铁丝网前不远。两个盾兵,很适时的将给拉动的铁丝网,将缺口也给封了起来。

这有点龟缩回营的情况,令李朝的步兵也觉得兴奋。开始加速往前快奔,其配属的骑兵,更是卖命冲刺加速,希望能首先斩敌立功。

做为李朝的天子军,他们想得到晋升,同样也需要军功。为此,对于打仗这些李朝将士,同样也是非常兴奋。毕竟,有仗打,他们才有晋升的机会,才有赏钱可拿啊!

等到骑马来到铁丝网前,看着这似乎比木栅栏简单的东西,近着观察才觉得异常恐怖。就连平时听话的战马,来到铁丝网前,被铁丝网的倒刺扎中,直接将他们给掀入马下!

看着不断有骑兵,在铁丝网前来个倒栽葱。站在铁丝网里面的大宋官兵,却在各自武官的命令下,紧张有序的道:“弓箭手上前!”

一列列披甲的弓箭手,就走出盾牌手的防御,在各自队官的指挥下。搭箭拉弓,朝那些在铁丝网前的李朝官兵,进行了第一轮弓箭抛射。

伴随着密密麻麻的铁箭落下,堵在铁丝网外的李朝官兵,也开始不断发出尖叫惨嚎之声。一个个士兵跟战马,被从空中落下的铁箭,给扎死于铁丝网附近。

处于后方的赵孝锡,却一点表情都没有。很平静的看着,这些不断前赴后继,承受着箭雨洗礼的李朝将士。对他而言,这只是防御战的一道开胃菜。

这种刀砍不断的铁丝网,到处都挂着倒刺,一不小心就要扎破皮肉。相比普通的木栅栏,赵孝锡觉得这种软软的铁丝网,更适合构建营盘外围的防御。

没接触过这东西的李朝士兵,也必须在这些铁丝网外,吃尽苦头才会学乖。别看这小小的铁丝网,那可是赵孝锡脑袋中,后世沿用了很多年的高级防御装备呢!

待在后面的万捷军都统,也没想到为何,那看上去很简单的铁网,为何会有这样的破坏力。将他进攻的骑兵,还有步兵都阻止中。

直到铁丝网,被尸体掩盖,一些人才有幸踩着自家兄弟的尸体冲了进去。可就算如此,已然形成箭雨覆盖的大宋弓箭手,很轻而易举就能将他们射杀。

而这种铁丝网,在外围已然布置了好几层。过了一层的李朝士兵,看着这阻止他们冲击的铁丝网,也异常恼怒的用刀砍。却发现,这不受力的铁丝网,根本就砍不断。

若是用手去扯,那结果必然是血流不止。此时此刻他们才知道,真正令人崩溃的防御武器,不是城墙跟木制的栅栏,而是这种看上去很普通,实则很凶残的铁丝网啊!

第九十六章攻击接连受挫

没开战之前,别说进攻的李朝官兵想不到,就连大宋官兵也想不到。小小的铁丝网,竟然能发挥这样大的作用。迟缓了敌人的步骑进攻不说,还让弓箭手能轻松杀敌。

其实对赵孝锡而言,这种布满倒刺的铁丝网,在没有抽丝机的年代,想弄出来还是很费时间的。就算是他,也是专门交代工厂紧急赶制了一批,才被拉到这里来使用。

这种不用时盘在一起的铁丝网,一旦钉上木桩被拉起来,那就是一道铁篱笆。想通往这道铁篱笆,不费点功夫肯定不行。而到了战场,速度被限制,意味着就是付出生命。

看着每道铁丝网前面,都留下不少将士的尸体,万捷军的都统脸都黑了。立刻下令道:“鸣金收兵!”

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原本就觉得头皮发麻的进攻部队,很快如潮水般退去。而在他们撤退的时候,大宋这边的刀盾兵,却追着杀了过来。

甚至很快,当这些刀盾兵来到尸横遍野的战场时。那些还在惨叫的李朝士兵,都被他们毫不客气的补上一刀。这个时候,赵孝锡也没药能医治这些伤兵。

更何况,此战才刚刚开始,他也用不着彰显什么仁慈之心。只有挑动这些李朝官兵的怒火,他才能更好的,执行自己的防守反击战术。

看着大宋的刀盾手,不慌不忙的收割伤兵的生命,退到安全距离外的李朝将领。也觉得心在滴血。不管怎么说,那都他们手下的士兵啊!

而且更令他们吐血的是,刀盾手一边解决李朝伤兵的性命。一边还将弓箭手射出,尚且能用的铁箭给打包收回。在李朝的官兵注意下,又开始将铁丝网小心翼翼的布置起来。

望到这一切,付出近千士兵阵亡代价的万捷军都统,尽管脸上非常难看。却一直盯着那些刀盾兵的动作,很快他就想出,如此破这铁丝网阵的办法。

想到这里。他立刻道:“来了,将运送粮食的木车拆了。将那些大板的木板,等下进攻的时候。架在那铁网上,想来就不用担心铁网伤人。

另外,盾牌手掩护弓箭手缓步压过去,将铁网桩全部拨掉。打开一条通道让后面的步骑突进。记住。盾牌手上阵第一件事,便是拨掉那些铁网木桩,记住了!”

交待手下几个将领后,这些退去的李朝士卒,很快又调整攻击次序,不再象刚才那样,试图一次性攻进大宋兵营。而是采取,相对稳妥的办法进攻。

一直盯着李朝军队动作的赵孝锡。看到这一幕,笑笑道:“孺子可教。看来这李朝的统兵将领,也不是一无是处嘛!至少,吃了一次亏,就能想出这么个点子。

很可惜,铁丝网本身就是用来迟缓步兵进攻的利器。这样进攻,倒是避免了被铁丝网给阻拦。可这么缓慢的进攻,真当我们的弓箭手是吃素的吗?

赵大,将那几辆铁篱车推出来。尽管李朝派盾牌手,想破我们的铁丝网。那就让我们的铁篱车,跟这些盾牌手好好玩玩。本王觉得,场面一定很有趣!”

随着赵孝锡的命令下达,赵大很快将命令转达了下去。一帮刀盾手,就护着几辆非常古怪的车子,来到了两道铁丝网的空地上,看着那些缓缓压过来的李朝刀盾手。

同样在后方观阵的李朝将领,看着大宋竟然派出刀盾手,罩起一个圆圈般,掩护着几辆古里古怪的车子出来。这车子,又是什么东西呢?

其实单看形象,就会觉得这车子,看上去跟蜂巢一样,都是一个个黑黑的铁管。至于铁管能发射出什么来,就要等这车子展开攻击才知道。

掩护弓箭手进攻的李朝盾牌手,望着这几台似乎对准他们的车子,也觉得非常好奇。这车子到底是什么东西?看这样子,应该是用来专门对付他们的!

这种未知的东西,才是真正令人恐惧的。可做为盾牌手,他们能够依靠的,就是他们手中的盾牌。想到这里,盾牌手们将手中的盾牌握的更紧,生怕碰到什么危险。

对他们而言,这面铁盾是他们生命的保障。别说他们,就算他们身后的弓箭手,等下也需要他们,帮忙抵挡大宋方面射来的弓箭。

就在他们距离第一道铁丝网,已然没多远的时候,大宋这边的盾牌手。挡在怪车前面,提防李朝弓箭手的袭击。等到铁车后面,一些披甲之士喊道:“撤!”

这些大宋盾牌手,很快就撤到了怪车的后面。与其同时,站在怪车后面的披甲士,已然点燃一个火把,面带冷酷的看着前面准备拨桩的李朝刀盾手们。

就在这时,指挥铁篱车的武官,很沉稳的道:“各车听令,点火!”

在这声命令之下,站在铁篱车后面的士卒,很快将一串串引线给点燃。这种奇怪的现象,自然引起李朝官兵的好奇,不明白用火烧怪车做什么。

要是他们见过烟花,就会清楚这蜂巢状的东西,更象一个斜倒的烟花巢。在怪车开始冒着烟的时候,几个士兵就将车子继续往前推去。

没多久,那黑黑的铁管里面,就发出一道道尖啸之声。吐露着火花,朝前方李朝的盾牌手射去。等到盾牌后感觉到危险,将盾牌树的更大严密时,火花在盾牌上四溅开来。

最初他们觉得还没什么,等到火光越来越多时,甚至有些铁管里面,还射出一支支铁箭时。这些盾牌手,突然感觉他们笼罩在一片火光之中。

直到一个盾牌手,不慎被铁箭给击毙,空出一块盾牌的李朝士兵。根本来不及封堵,就被一串串不带停歇的火花给笼罩住。

这种炽热的火焰,还有伴随火焰而来的箭头,彻底让这些刀盾手,以及他们身后的弓箭手,陷入到血与火的地狱之中。根本不用鸣金,这些李朝士兵就开始亡命的奔逃。

只是他们的速度再快,又怎么快的过,这些铁管射出来的焰火呢!

望着前方阵地,已然被一阵烟雾弥漫所笼罩。盯着前方战场的赵孝锡,却摇摇头道:“这玩意还有待改善,杀伤力稍显不足。如果能发射,小颗的炮弹,倒是个大杀器。”

对此赵大也点头道:“王爷,这只是火器工坊,送来我们做实战测试的。只有经过实战,他们才会做出相应的改良。我相信,王爷的期望,一定会实现的。”

其实对赵孝锡而言,他是前世看过火箭炮发射的威力,才觉得这种铁篱车没什么用处。可事实证明,这种东西在群战的时候,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在弓箭手根本抵达不了的地方,直接引爆这种东西。没有盾牌手防御,根本就没人能挡。这些火焰配合铁钉铁刺,可是绝佳的群攻性大杀器啊!

对赵孝锡而言,这玩意可能中看不太中用。可对李朝的统兵将领而言,此刻却显得脸色有些苍白。好在他先前,没让部队一窝蜂上,不然造成的损失,将比先前还多。

等到几辆怪车停止往外喷火,清风吹过之后,那些盾牌兵跟弓箭手。真正逃回本阵的已然不多,整个大宋防御阵地前,都是死伤者的哀嚷之声。

望着这几部怪车,很快被重新推回宋军大营,先前那些尸体的刀盾手又出来。不想让士兵,再成为被收割对象的万捷军都统,也赶紧下令帮人过去,将一些伤兵抬回来。

对于这种情况,大宋的刀盾手似乎也不怎么阻拦。只是将,距离阵前比较近的李朝士兵,一一的宰割干净,将丢弃的盾牌,一点不嫌重给收回本阵。

那怕万捷军派出弓箭手,想上前抢回伤兵,却因为处在下风处。被大宋的弓箭手,压制着射杀。最终无可奈何的万捷军都统,只能暂时作罢,另想办法再战。

一直站在后方观战的另外两军都统,看到万捷两次出战都失败。甚至连对方的营盘都没摸到,就被打的狼狈而回,损失上千兵卒的性命不说,根本对大宋军造成伤害。

意识到,眼前这个乌龟壳不好惹的两位都统,看着万捷军士气受挫,也很理智的让其休战。毕竟,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再战也不太适合。

收兵回营的万捷军官兵,看着被抬回的伤兵,那哀嚎的声音,也觉得这一仗怕是不好打。有了这种潜意识,对于这支平时很自信的天子军而言,无疑是很严重的事情。

相对李朝大军士气受挫,赵孝锡这边的损失,只有两个被流箭不慎射杀的士兵。除了有一些受轻伤的士卒外,军心无疑也大振,觉得必胜信念又加强了许多。

看到李朝大军回营,望着不断暗下来的天色,赵孝锡却觉得,为了让李朝官兵有点印象。晚上应该给他们送点惊喜才好!

在赵大的耳边耳语几句,赵大脸上很快浮出一丝坏笑,就小跑去传令了。而这一切,李朝的官兵自然不知道。此刻三位天子军都统,正愁容满面的思考,明天攻击的战术!

第九十七章破晓炮袭营

被火器工坊拿来进行实战检验铁篱车,打的溃败而回的李朝军队。也终于意识到,眼前这支人数看上去,远比他们少的宋军,只怕不好对付,要小心谨慎一番才行。

初战失利,对信心满满而来的三支李朝天子军,心理的打击可想而知。面对夜晚的到来,三支李朝军队也加紧了布防,以防止晚上宋军的偷袭。

至于他们为何不考虑夜袭,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为了赶路,都没怎么好好休息。眼下宋朝的大军,已然在他们前面,相反他们也跑不到那里去。

对于三支天子军而言,他们此刻的任务,除了需要全歼这支大宋军队。还有一个附带的任务,就是阻止这支宋朝大军继续往皇城方向挺进。

他们在这里坚持的时间越长,后方准备防御的计划就能更周详。总之,三位都统都清楚,这场仗不好打,那就只能慢慢打。反正他们不着急!

在这三位都统看来,眼下李朝的形势非常不利。可真正说起来,似乎眼前这支大军的威胁更大一些。相比其它两路大军的破城速度,赵孝锡统领的大军最具威胁。

眼下从友谊关进入李朝境内的宋军,有另外两支天子军对付。从大理国开来的部队,有那些集结成来的番兵,还有守护皇城的三支天子军,应该足够应付。

只要他们能在这里,阻住或者全歼赵孝锡统领的部队。这次李朝的危机,就能降低一大半。为此,试着进攻了一下赵孝锡等人,觉得骨子不好啃,他们就果断停下以后再战。

随着一眼能看到,连绵的火把。在高阳平原升起。站在营寨前的两方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