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忙。
可你也知道,跟那些边疆的敌人作战,我们最缺的是什么。如果让我留在皇城里帮你,你觉得那些大老爷们会放心,把一支骑兵放到我手里让我操练吗?
也只有去外面,我偷偷的练,等什么时候练好,我就把练出来的骑兵带出来,跟着你来次御驾亲征,将我们彊土再扩大一倍。你说好不好?”
清楚在这种时候,就是将真话掺点假话说出来,才有可能让这位堂弟放心。毕竟,在这位堂弟眼中,他赵孝锡就是个心里藏不住话的直性人。把这种赵煦同样盼望的前景描绘出来,赵孝锡不怕他不动心!
第六章装傻充愣谋封地
听着赵孝锡描绘的远大理想,身为一国之尊的赵煦自然希望,将来他真的可以带领一支无敌铁骑,将那些经常骚扰大宋的游牧民族给彻底镇压。即保护了黎民百姓免受欺凌,又能替大宋开彊拓土,这不是每位皇帝都所期望的事情吗?
也许是真的对赵孝锡信任,又也许是赵孝锡所说的情况并不假,他这位皇帝手中的军权,还真的不多。就连皇城禁军兵马司的指挥使,都是那位皇祖母的心腹干将。他想调动这京城的一兵一卒,没那位祖母点头真的做不到。
这也是胸有抱负赵煦,一直对那位祖母心存埋怨的主要原因。毕竟,当一个傀儡皇帝,岂是一个有野心的帝王所能心甘情愿的呢?
正是吃准了这两点,赵孝锡才不怕刚才的话有些大逆不道,让只要心存野望的赵煦,信任的可能超过怀疑的可能。顺利的让他,能够达成回皇城就定下的目标。远离这座令人压抑的皇城,到外面施展他的抱负跟野心。
很快打消了不少猜疑之意的赵煦,就笑着道:“那堂兄有没有想好要到那里操练一支无敌骑兵呢?你要知道,练一支你当年说过的无敌骑兵,可要花费不少钱的哦!我虽然贵为皇帝,但要调拨大批司库的钱怕是没多大可能。”
是啊!做为一国之尊,赵煦何曾不知道。这些年跟外族作战,宋朝最吃亏就是吃亏在骑兵身上。每次跟那些几乎都由骑兵组成的外族作战,宋朝都是输多胜少。每次就算胜利,也是靠无数将士的血肉之躯去换取的。
如果说组建一支万人骑兵所需要花费的军费,足以组建一支十万人的步兵。那么很多官员,都会觉得还是组建一支十万人的步兵更划算。
毕竟,人多势众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不知呢?却没想到,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尤其是在平原地带跟骑兵作战。一万骑兵对阵十万步兵,输的一方很多时候都是人多势众的步兵。
尽管在这种事情上吃了不少亏,可要想当朝皇帝跟那些大臣,下狠心花重金组建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他们都会考虑再考虑,最终又无限期的把这个计划给拖延下去。下次碰到失利时,又吃到那些骑兵的苦头而叹息不止,却一次次的继续犯错。
面对赵煦以无钱支持继续试探,赵孝锡望了一下窗外,突然小心的凑过脑袋道:“小六,刚才我多皇祖母那里过来时,她老人家让我给你带句话。意思差不多就是,她已经时日无多,最终当家作主的人还是你。
反正这骑兵,我也没想一两年就建起来,我还打算从你这里要块封地。去封地赴任之后,再去江湖上闯荡一下,看看我这几年在少林寺学的功夫到底能不能称的上高手。另外挑选一些精兵良将,争取让我们的无敌骑兵将士。做到即能上马冲阵,又能下马杀敌。
兵贵精而不贵多的道理,好象还是你告诉我的。所以,你先赐我块油水多点的封地,我把那些钱全部投到买马跟培育马种的事情。等到你什么时候大权在握,有了马匹再组建骑兵,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
我的计划是不是很周密,现在知道我的厉害了吧?你们都说我没脑子,现在知道我也是有勇有谋的大将之才了吧?这可是我在少林寺的时候,花五年时间想到最完美的计划。怎么样?我这想法不错吧?有资格当你的兵马大元帅吧?”
花五年想出这么一个别人最多一天功夫就能想出来的计划,还好意思说出来显摆,不是没脑子是什么呢?
可就是赵孝锡这种有意藏拙的显摆,让赵煦误以为赵孝锡还记着当年他的承诺。那就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们一个当这大宋国的皇帝,一个上少林学一身高强的武艺,未来当这大宋国的兵马大元帅。而为了完成承诺,赵煦以为赵孝锡真花心思去想这些事了。
有些感动般道:“云哥,谢谢你还记得当年的约定!”
赵孝锡被赵煦这种语气说的有些不好意思般,傻笑道:“嘿嘿,那时,我赵云可是说一不二的人。圣人有说叫一诺千金,我既然说要给你当兵马大元帅,就一定要当兵马大元帅。到时候,我们两兄弟一起征战沙扬,你负责指挥作战,我负责上阵杀敌。
跟以前在皇城一样,我们一起杀那些外族人一个片甲不留。要是你能成为一代圣君,那我怎么着也能成为一代名将吧?那不是很光宗耀祖吗?我要让私塾的老夫子知道,不爱学文爱习武的赵云,同样会成为大宋朝皇家有出息的子孙后代。”
望着这位当年好勇斗狠出名,在皇家私塾读书也调皮捣蛋,最不受老夫子喜欢的堂兄。还记着当年那位老夫子,训斥他丝毫没皇家子孙的威仪,不喜文却偏爱武夫之习性,将来难成大器的事情,赵煦也感叹这家伙还真记仇。
不过,要是赵孝锡没这种记仇的性格,当年只要两人谁吃亏。必定会想尽办法,把对方搞的鸡飞狗跳方肯罢休吗?
甚至赵煦现在都记得,当年被老夫子大骂了一顿的赵孝锡,第二天就死活不上学堂。第三天就找了个机会,带着他把那位老夫子跟他们一般大的宝贝孙子,蒙着脸堵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痛打了一顿吗?
总之,赵煦现在都能想象到,这位混世魔王此次回归。他这位当堂弟的皇帝,少不了要替他擦不少屁股。真把他放在皇城,指不定闹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祸事来呢!还不如让他出去祸害别人,把这精力花在练兵上,不是更符合他的利益吗?
想明白这些的赵煦,很快就拿出一张大宋国的地图笑着道:“既然你都想好了计划,那你跟我说说,你想去那里替我练兵呢?”
面对赵煦又一次试探,赵孝锡心感这位堂弟还真谨慎之时,装做一脸困惑跟惊喜般道:“什么?你让我自己选吗?按祖制,不是你赐那块封地我就去那里吗?
我可不太清楚,那块封地的油水多,那块封地的油水少。要不你跟我说说,你觉得那里适合我去,我先听听再选。没问题吧?”
见赵孝锡不想有备而来,赵煦有些惭愧对这位对他知无不言堂兄三番五次的试探,很快笑骂道:“这大宋国也只有你,敢让我替你当参谋。行,那你听好了,我把这些地方的情况都跟你说说!”
等到赵煦显得非常熟络的将地图上,宋朝所管辖的各路府州情况,都显得如数家珍般讲出来。赵孝锡感叹这位堂弟还真有明君潜力时,显得很惊讶的道:“小六,你好历害啊!这么多地方,你竟然都记得这么清楚。换成我,光听都有点头大了。
你让我先想想,太近的地方容易让人找麻烦,在远的地方我有什么事情找你又不方便。至于江南跟两浙路虽然油水多,但我们骑兵将来要上北方作战,在那里待的时间长了,训练出来的骑兵也会出现不适应。
这成都府跟潼州府,位置倒不错,而且还靠近吐蕃跟大理。将来走私点马匹倒也适合,不过这两个地方油水怎么样?我可知道,那帮杀千刀的辽国人,卖给回鹃人才要三十两纹银。经过贩马的牵到我们大宋来就要三十金。
翻了整整十倍,多大买来的公马都是被骟过的马,都不能做**所用。要是没骟过的好公马,就要五十金。我从少林寺下来,从一个行商马队买了一匹,气得我差点把那家伙砍了。所以,想组建骑兵必须解决战马的问题。小六,要不你再跟我讲讲,这两块地盘那块油水多一点?”
这话倒不是什么假话,为了防止国富民强的宋朝拥有组建强悍骑兵的战马资源。这些游牧民族,都极力控制向宋朝境内输送马匹。一般马贩想靠贩马赚钱,其中的幸苦跟危险不言而喻,但只要贩马成功所获取的回报,同样让他们觉得再多幸苦也没白费。
听到赵孝锡看中这两块西南州府,赵煦也觉得赵孝锡的考虑不无道理。相比内陆的贩马走私,宋朝过境地区的马匹走私情况更为严重。如果赵孝锡把组建骑兵的地方,放在吐蕃跟大理接壤的西南州府,但也不失一个好地方。
等到赵煦全然没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赵孝锡早就选好的地方,不过假托重选才确定的巴蜀之旧地后。最终赵孝锡听到赵煦告诉他,两地的税收成都府路要稍好一些,潼州府路倒也不差。只是那里地处西南,又跟两个小国的接壤,自古民风比较剽悍。
对此赵孝锡丝毫不加考虑,选择了税赋相对收益高的成都府,做为他外放开府的封地。至于民风剽悍在赵孝锡看来,正好让他去了那里,不用发愁没架可打。对于这种选择成都府的另一个理由,赵煦也只能抱与苦笑了!
第七章完美非好事(求收藏)
中午时分进入这座戒备森严的皇宫大院,直到傍晚时分赵孝锡陪着赵煦一起用了顿膳,才从皇宫里面出来。除了完成了此次回归所需要达成的目标,他还重新得到了那位皇祖母跟那位皇帝的信任,两块分别代表他们身份的禁宫令牌,足以让赵孝锡以后进来方便许多。
带着自己去见赵煦时,去看望皇妃的妹妹赵茑,兄妹俩一前一后回到了已然点亮烛火的徐王府。先前已得到宫内通知,兄妹俩都被留在宫里吃饭。因此,徐王赵颢也感叹,自家这位愣头青的运气确实不错。五年未归,一回来就能得到如此恩宠着实难得。
得到回来看到同样长的一般高却瘦上不少的大哥赵孝骞,两兄弟自然也有说不完的贴心话。等到赵孝锡询问他今天收获如何时,这位比他大两岁的大哥,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看到这个样子,赵孝锡就知道这位大哥指定有所收获了。
最后耐不住赵孝锡一再逼问,这位大哥才显得有些犯愁的道出,他看中的是当朝从二品光禄大夫刘安世的孙女。这跟皇族子弟,大多娶武将之女的规矩多少有些冲突。这门亲事想成,没皇宫里的那对祖孙同意怕是有些为难。
了解这位光禄大夫背景的赵孝锡,非常清楚,他现在这种风光还是三年就将宣告结束。一旦那位祖母过世,被压抑了八年之久的那位堂弟,就会大力清洗这些当傀儡皇帝时期的旧臣,摊上这么个亲家也不知是福是祸。
望着这位大哥眼神中流露的期望,赵孝锡也清楚这位大哥,这么欢喜自己回家。敢情想把这说客的工作,交到自己手中去做。
很快笑着道:“行,既然大哥看中刘家的女子,打算娶回家给我当嫂子,那当小叔子的自然要出点力。不过,你确定刘家会同意这门亲事吗?让祖母跟小六同意不难,想让他们赐婚怕是有些为难哦!要是到时爹娘去提亲,刘家却不认你这个毛脚女婿,那很丢脸哦!”
听见李孝锡愿意帮忙,李孝骞一脸兴奋的道:“只要祖母跟小六同意,刘家一定会同意的,小棋都跟我说过了。她爷爷就怕小六不同意,说文官跟皇亲结姻亲会让引来皇室猜忌。只要祖母跟小六不反对,小棋家人也不会反对的。”
看着李孝骞一脸激动的样子,李孝锡打趣道:“老哥,几年不见,都知道暗渡成仓了。老实交待,你是不是早就跟刘家这个女孩认识,一直等着老弟我回来,给你当说客啊?
不行,这说客不能白当,想当我嫂子怎么也要让我先看看。要不明天你把她叫出来,你们俩个请我到全味楼吃顿饭。我吃高兴了,自然会帮你们当这个说客。保证让你们有**终成眷属。怎么样?”
清楚这位弟弟一旦答应的事情就不会反悔,李孝骞直到现在还没迎娶世子妃,还真如李孝锡预料的那样,等这位跟宫中两位关系都密切的弟弟回来。因为他会有这种自由恋爱的观念,很大程度也是李孝锡从小鼓动的。
虽说去全味楼吃顿饭不便宜,可为了将来的幸福,李孝骞还是不回思考的答应下来。明天将刘家的女孩叫出来,请他这位红娘当回说客,让他们两个都心存好感的男女能最终结合。况且,传承至今的皇族王公子弟,也不是全部娶的都是武官之女。
得到满意的答复,这位大哥自然屁颠颠的回房休息去了,让这位今天刚回来就忙乎一天的弟弟也能早点休息。
就在李孝锡准备休息时,听到房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很快起身打开房门。就看到自家父亲赵颢,正显得有些犹豫的在房门口来回走动。
‘父王,这么晚还没休息?是找儿子有什么事吗?有话进来说吧!刚好儿子也想跟你说点事情呢!’
说着将这位自从赵孝锡进宫,就一直在等待消息的父亲请进房间,端来茶水父子坐好之后。赵颢也很直接询问起,此次进宫有没有说起封地的事情。
对此赵孝锡笑着道:“跟官家已经谈好了,打算在我冠礼之后,赐封我为巴蜀郡王。封地在蜀州,另外接掌成都府节度使,提高成都府路一切军政要务。”
刚冠礼就被赐封郡王,还出任节度使这样位高权重的权官,就算清楚这位儿子跟当今圣上关系好,赵颢也被这个回答吓了一跳。
非常惊讶的道:“官家就这么放心你吗?”
赵孝锡却很平静的道:“当皇帝的从来不会放心任何一个人,关键还要看他信任的人,最终值不值得他信任,好在我现在还值得他信任。不过这个赐封能否在朝中通过,少不了还需要皇祖母帮忙。另外朝中大臣不反对,才有可能被通过。
只是谁要是敢阻我前程,就别管我到时耍混不饶人。反正他们不放心我离开,那我就要让他们恭送我离开。至于父王你在这件事情上,最好还是不发表意见为好。几年没回来,我怕不少人都快忘了我混世魔王的历害。
趁着离开前,让那些知道我离开才是对他们的好,相信这个赐封应该不会出差错。况且我此次出任成都府节度使,也是官家有意安排。跟我作对是小,跟官家作对的后果,怕是任何人都要小心掂量一下吧!”
对于敢站在自己对立面的官员,赵孝锡才不管他是什么人,不玩的他崩溃不算数。要知道,这可关系到一个民族避免再遭噩运,完成复兴的大事情,好不容易到手的恩赐,赵孝锡又岂能轻易拱手相让呢?
听着这位儿子连威胁的话都说出来,赵颢清楚他说的出还真做的到。只是听到这是那位侄子有意安排,忍不住好奇的道:“官家难不成让你去那里担任节度使,还有何深意不成?”
对于这位好奇心甚重的父亲,赵孝锡苦笑道:“父王,有时候事情知道太多并非好事,有关这件事情请恕儿子暂时不能告诉你。你只要知道,儿子不管何时,所做的事情都是为家族考虑。至于父王担心小六的猜忌心未除,我只能说你猜对了。
小六并未你们想象中那样无能,甚至经过今天的观察,我发现给他时间,他很有可能成为大宋中兴之主都不一定。至于未来的事情会走向那里,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别看现在皇祖母垂帘听政,那些司马系官员受到恩宠。
一旦祖母退位,等待他们的结果就是被清洗出朝廷之中。因此父王以前是怎么做,今后还怎么做,保证效忠皇室不参与任何党派之争即可保王府平安。至于儿子不管走到那里,我都是父王的儿子。不是吗?”
为了给这位父王一定的适应时间,赵孝锡第一次显露出,他并非别人眼中那种有勇无谋好勇斗狠之辈。相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未来朝政的走向。告诉自家父亲这些,是希望他不要再犯从前那样的错误,当个太平王爷才是他最应该做的事情。
第一次觉得这个儿子有些陌生的赵颢,却突然感觉到一股发自内心的兴奋。因为相比大儿子孝骞,十足书呆子一个,能守好这份基业就不错。原以为次子孝锡,有可能走出点与众不同的皇族子弟道路。现在却发现,次子的心机聪慧超乎寻常。
压制着心中的欣喜,赵颢果然不再追问那位侄子跟儿子到底私下达成了什么协议,却好奇的道:“既然你知道小六,将来会清洗你皇祖母留下的权官,为何要答应替你哥去做说客,让我们王府攀上这样一个即将倒下的文官之家呢?”
赵孝锡却笑笑道:“有时候,太完美反倒会让人觉得不正常。如果我们家结亲刘家,初期别人肯定会觉得我们王府有什么不轨之心。要是刘家倒了呢?
那这种猜忌,怕是会变成嘲笑吧?我们有没有不轨之心,父王跟我不都心知肚明吗?一个没了外戚帮助的王府,相信才是每个帝王都放心的亲戚吧?更多的理由,相信不用儿子再多说什么,以父王的睿智也不难猜出吧?”
能根据朝野形势提前做到布局,足以证明此子的政治天赋,远非有勇无谋这种词能评判。相反赵颢想起这位次子,小时候做的那些看似胡闹的事情。不正是带给他今天这种,让两个原本对立的祖孙,都对他另眼相看的局面吗?
是有意掩饰什么?还是装傻充愣?
做为身处政治争斗当中多年的赵颢,通过这番谈话差不多都心中有数了。有子如此,他还有什么可遗憾跟担心的呢?
第八章汴梁全味楼
要说汴梁城那家酒楼最贵最受欢迎,整个京师的王公贵族都会给出一个答案,那就是位于汴河边的全味楼,最受京中那些权贵子弟所追捧。那里所调制出来的美食,就连有机会享受过皇宫御厨的王公贵族,都感叹还是全味楼做出来的酒菜更胜一筹。
其次之外,全味楼之所以受皇城的王公贵族所追捧,原因就是其招牌是当年神宗皇帝御笔亲提。原因就是,全味楼的掌柜全新生,当年亲自下厨给有些厌食的神宗皇帝品尝。结果吃完这顿金新生精心制作的的美食,让皇宫御医都有些棘手的厌食之症,竟然奇迹般的好了。
畅快之余的神宗皇帝,询问全新生想要何等封赏时,这位当年在皇城小店都快被挤兑关门的酒楼掌柜,恳求这位神宗皇帝赐下御宝,做为镇楼之用。
听到全新生并不要什么天下第一楼的封赏,只要求神宗皇帝提笔写下酒楼的名字,以做镇楼之用。对此,神宗皇帝自然很高兴,当场在无数食客的见证下,给全味楼御笔提词。正是有了这块招牌,全味楼这些年尽管引来不少人的窥视,却也不敢逼迫的太紧。
加上全味楼制作独一无二的‘英雄血’美酒,更是连当年出使大宋的辽国官员,也感叹这种酒才是男人所应该喝的。感叹大宋确实物产丰厚的同时,让全味楼再次扬名域外,其制造的英雄血美酒,如今除了供应酒楼享用外。
更多做为贡品,进贡给皇室以做为封赏。寻常人家就算有钱,也很难得买到这种扬名域外的美酒。也正是如此,令每个前来皇城的王公贵族,都以能进全味楼吃饭为荣。
加上全味楼特别独创推出的会员资格,进来的食客也分个三分九等,普通人想进来吃顿饭都不容易订到位子。唯有那些酒楼的常客,都有身家背景的王公贵族,时常来这里请朋友消遣显摆一番。
做为徐王府的世子,赵孝骞自然没少光顾过这里,把为数不多王府给予他的例钱都消费在这里,以至于他在这也拥有所谓一等贵宾的待遇。可以来到这幢依河而建装修豪华酒楼的三层就餐,这待遇普通的官宦之家子弟可没这待遇。
清早就派遣家丁,来酒楼进行订餐,也就是提前预定包厢。这也是全味楼的独有特色,相比其它酒楼生怕房间订出去,让后至的食客无地可就餐。全味楼却一点不担心,因为订餐是需要提前交纳订金。如果食客不来,他们提前交纳的订金是没法收回的。
单单这种特殊的规矩就是汴梁城头一份,加上有神宗皇帝的御笔朱批,敢在这酒楼里闹事的人还真不多。别看这酒楼的掌柜,只是一位不得势的酒楼掌柜。可现在京城那些王公贵族家,私下购买的‘英雄血’美酒,可全靠这位酒楼掌柜提供。
若是把这位掌柜给得罪,往后喝不到这种极品美酒,那些喝惯了英雄血美酒的王公贵族发起飙来,岂是什么人都能扛住的。
至于想夺占全家的酒楼,不是没人做过,但下场都不会好到那里去。与人争利,在如今这种时代是会被人所鄙视跟瞧不起。何况,全味楼专供皇宫大内美酒,每次只要在皇上面前说一句,那个人敢冒着这么大风险,贪图这一座酒楼的钱财呢?
在其它酒楼用餐食堂大多以文跟贯计算,在这座酒楼单单订个位子,就需要提前交给一金的订金。换做其它酒楼,几乎可以吃一顿上好的丰盛酒席。可这年头皇城的人就是如此,全味楼的东西越贵,越能体现它的与众不同,以至于这里也成为皇城中最闻名的高档酒楼。
随便叫上三五好友,来这里吃上顿饭,没一金左右的花费估计都扛不住。毕竟,来这里的人,除了冲着全味楼的美食外,根本还是冲着那英雄血的美酒。随便一小瓶英雄血,售价都是以金计算,岂是什么人都能消费起的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