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铁骑踏天下(花猫)-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董卓最后一句,“就连天子恐怕也会。。。。。。”这句话虽未说完,但大臣们还是明白其意!

已经高升为司徒的王允,见董卓要去长安之意已决,熟不见那殿里殿外的甲士持枪而立,一副我意已定之情形。再者他也不愿意留在洛阳,那刘鹏与他有抢女之恨,此人若是进了洛阳,就是汉庭头功,到时他这个司徒都可能保不住。

在三思间,王允觉得去洛阳也好,他也可趁着这个机会,拉拢一些西凉军将领,暗中对付董卓,相机救出天子。

第五十一章陈琳!建安七子

“相国,请问何日起程?”

王允上前一步,小心翼翼的问道。

总算出来了个听话的,董卓嘿嘿笑道:“时间紧迫,刘鹏那逆贼率领贼兵正日夜而来。为天子之安计,咱家决定,今日下午就起程前往长安。子师可还有好什么要问的?”

“没有了,没有。”王允一看董卓那凶神恶煞的样子,战战兢兢的回道。

董卓见王允还算识相,不枉他将此人提为司徒,便再次对百官道:“诸位现在就可回去收拾行装、打点行囊,下午之时,随本相大军一起出城!”

“若有谁敢不去长安,那就是与刘鹏勾结,共图汉家天下,这种人咱家绝对饶不了他。”

董卓在说这话之时,口气生冷,眼中凶光尽显。

百官之中也有心存侥幸的,不过在听了董卓那凶话之话,俱放下了那点侥幸的心思。毕竟董卓可不是什么好相与之人,那绝对是说得出做得出的凶人,若他们不去长安,指不定是被油炸,还是挖心取肝。

相比这些刑罚,百官们还是觉得跟着董卓前去为好,有天子一口吃的,董卓也就会给他们一口,反正是换个地方,只要是能活下去就好。

“好了,诸位回去准备吧,散朝。”董卓看完百官们的表情,一挥手示意甲士将小天子带下去,便代天子向百官发号施令道。

百官们也习惯了董卓在朝上的所作所为,俱都装作没看见,各自退朝回家收拾行囊去了。

就在百官们离去之后。董卓便令西凉军将宫中的值钱之物全部带上。又派士卒上街。将那些平民百姓全部驱赶起来,随他一起前往长安。

在董卓的心里,那些人就是他去了长安以后的苦力,小天子要宫殿住,怎么办?那得有人建造啊,可建造的人在哪啊?长安人口贫瘠,而洛阳却是人口众多,既然这里人口众多。董卓也就不客气,派麾下士卒专挑壮年男子驱赶。

在董卓下令之后,整个洛阳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西凉兵冲进百姓之家,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大街上随时可见哭喊着的百姓被持枪甲士押着出城而去。

董卓本来还想挖掘皇陵,盗出历代君王陪葬的宝贝,可后来想到时间不够用,也就熄了这个想法。转而派士卒将宫中的宫女、内侍全部赶出皇宫,徒步而行。

至于天子刘协,则是被其率领大军亲自保护着。

到了下午之时,百官集结在一起。缓缓出城。当董卓走出洛阳城后,城内却火光冲天。烟雾笼罩。

百里之外。

赤兔马上的刘鹏望见有烟尘而起,而烟尘飘起的方向正是洛阳。不想他猜想,也知道是董卓纵火烧了皇宫。

“主公真乃神人!先前您就说董卓会迁都长安,而此刻洛阳城中大火冲天,可见董卓已经迁都。”荀攸骑在马上,看着那高空中的烟雾,出声说道。

“公达,董卓比本将料想的还要快。”刘鹏驾马直接说道。

荀攸知道董卓迁都,意味着传承二百多年的东汉王朝已经快不行了,剩下的只能是苟延残喘。

“主公,不若您先率领精骑进城,在下率领中军慢行,也好等待太史将军的后军。”荀攸见刘鹏脸上显出焦急之色,一思索,便出言建议道。

刘鹏此刻迫不及待的想要进洛阳,看看那传说上千年的传国玉玺是否还在?

“那就有劳公达了,本将先率陈到及一万精骑先行,你与黄忠率领大军慢行,务必等上后军的太史慈!”

刘鹏大军的粮草等物全在后军之中,若是太史慈所部发生战事,那他这数万大军瞬间就会军心动摇,因此才要荀攸、黄忠二人等上太史慈。

“主公,若是曹操等人前来应该如何?”荀攸忙问道,毕竟他们身后的这根尾巴太过招人讨厌,他不得不问清楚。

曹操、孙坚、公孙瓒这三人确实是让刘鹏讨厌之极,好在太史慈在身后设了路障,这三人想要快速到达洛阳,那几乎是不可能之事。这三人的大军多是步卒,骑兵也不多,既要行军时搬开路障,还要等上后面的步卒。在明天晚上能到达洛阳,就已是很快的了。

“不用,你等只管行军,这三人要达到洛阳,最快也要一两日,更别说其他诸侯了。”刘鹏哈哈一笑说道。

在点了一万精骑后,刘鹏立即马不停蹄的往洛阳而去。百里的路程,硬是让刘鹏在夜间就行至。

大火、烟雾!

胯坐在赤兔马上的刘鹏,一脸的风尘,此刻他望着洛阳,心中却不知该如何说。

烟雾弥漫,昔日繁华的洛阳城,今朝却已不复存在。只有被大火所焚毁的院子,到处都是烟火,到处是冒着青烟的木头、还有那无辜惨死的百姓。

公元190年八月末,董卓不敌关东诸侯,遂迁都至长安!

在迁都之前董卓下令将洛阳的宫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烧毁,方圆二百里化成一片灰烬。

刘鹏率领精骑到达洛阳后,城中四门俱是大开,城门上也未有西凉军驻守。

在哨骑的探报之中,他才得知,董卓在迁都之后,城中原有留守的五千西凉兵,可这些西凉兵知道董卓已经走了,留下他们是做炮灰的,便在董卓离去之后,也逃出了城。

就这样,天子之都洛阳,沦落到竟无一人看守的废城,也使得刘鹏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洛阳城。

从北门进城之后,刘鹏率军行至一处民房之时,听到里面隐约有声音传出,便随口吩咐道:“叔至,派人去查查,看看是否有活着的?”

“诺”!陈到得令,忙跑了一拨甲士进去查看。

“千年帝都,烟火不绝;百里之处,尽是废墟!”刘鹏仰天长看,在黑夜之下,对着寂静的夜空轻轻说道。

陈到在见了洛阳化为一片灰烬后,也是一脸的悲伤,此刻又听刘鹏仰天长叹,出声安慰道:“主公不必过于哀伤,这一切都是董卓所造成的。而主公也已尽力了。”

忽然间,刘鹏想起了他第一次到洛阳之时,就看见繁华的洛阳,当时他还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保住这繁华的帝都。可这一切,他都没有保住。

“董卓此贼,不过是一将死之人尔!”刘鹏在悲伤过后,开口说了这么一句无头无脑之话。

黑夜之中,昏暗火把照耀下,陈到听了这么一句没有头绪之话,百思不得其解!但却没有出声询问,眼前之人不仅是他的主公,还是高高在上的大将军,若真想将话说完,也就不会说这么一句了。

不大会儿的时间,从那民房中走出了一名甲士,上前报道:“启禀主公,里面有数名西凉兵,现已被我等杀死!只是这户人家的主人,想要求见主公。”

刘鹏微微一愣,心道这户人家的胆子到挺大,敢直言求见于他,不过他此时到不急着进皇宫,便说道:“带他过来吧!”

“诺”!甲士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快速返身回去。

甲士惊喜的神色虽只是瞬间,但精于察人观色的刘鹏还是捕捉到了,他能想像到甲士为什么会有惊喜!但他不想去说,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士卒,今天也许还活着,明天也许就会成为一抹黄土,既然麾下的士卒喜欢钱财,他又何必去做恶人,再说了那点钱财他也不放在眼里。

只是一小会儿,甲士就领着一身穿文士长袍,相貌儒雅,大概有三十多岁之人而来。

“在下陈琳字孔章,见过大将军。”中年文士拱手一礼,不卑不亢的说道。

陈琳?刘鹏仔细看了看其人,心中却在思索着这个陈琳的往事。若他没有记错的话,此人应该是何进的幕僚,历史上袁绍在发动官渡之战前,就是此人撰写讨贼檄文,骂的曹操是体无完肤。而且这个人与孔融、徐干等人合称建安七子,在士林中很有声望。

既然知道了这个人乃是名人,刘鹏当然要将其收到麾下,他现在武将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个有文才之人,给他摇旗呐喊助威,让他在士林中建起声望。

“原来是陈先生,本将眼拙,未识得先生之真颜,惭愧、惭愧。”刘鹏轻笑一声,遂拱手一礼道。

陈到看见他家主公这样的神情,便知眼前这个中年人肯定是个人才,至少也得是荀攸那样的谋士!否则他家这个性情高傲的主公,才不会随便给人给作揖行礼的。

“琳能在此得见大将军,也是荣幸止至!”陈琳说完之后,又是拱手一礼。

刘鹏见陈琳都给他拱手作揖了,也忙拱手回礼,道:“董卓迁都长安,临走之时将洛阳焚为一片灰烬,豪绅富户皆被其羁押而走,先生为何未离开这战火之地?”

陈琳一叹,道:“在下自何进被宦官斩杀之后,便归隐于家,整日与诗词为伴,今日听得董卓要迁都于长安,便躲在家中一木箱里边,逃过了一劫。过了好些时候,在下以为董卓已经离去,便出了箱子,谁知就在这时,几名西凉乱兵闯入家中,到处翻找钱财,在下与其争辩之时,幸得大将军麾下兵将所救。在下感激不尽。”

第五十二章传国玉玺

听着陈琳道完自己的遭遇,刘鹏遂笑道:“只要先生无碍就好。此时洛阳已是一片废墟,敢问先生如何打算?”

陈琳可不是傻子,一听此话,就知刘鹏有招揽他的意思,按说刘鹏乃是皇族之人,又贵为大将军,当是他的明主!可他曾经听闻,大将军刘鹏是个屠夫,杀人不眨眼。

有着士林美名的陈琳,不想投身一屠夫麾下,便开口婉言相拒道:“如今乱世已来,在才德才浅薄、想回广陵老家继续苦读诗书,不在参与朝廷之事。”

陈琳婉言相拒的意思,刘鹏算是听明白了,这厮就是在消遣他,什么德才浅薄?什么回家苦读诗书?全是狗屁!若他没有记错的话,此人在董卓迁都长安后,便去冀州投了袁绍,后在袁绍战败后,又投到了曹操麾下。

此人婉言拒绝于他,无非就是嫌弃他杀戮过重,与他这般文人不符!可刘鹏现在就缺一有名望之人投到他麾下,为他正名声、抬声望。

“先生是想回广陵啊,可徐州不太平,路途有黄巾余孽出没、先生独自一人上路,本将不放心,这样吧,本将派千名甲士护送先生回去,先生看这样可好?”

刘鹏嘿嘿一笑,忙客气的说道。

这下到叫陈琳犯了傻,不知该如何回答,不过在思索了片刻间,便答道:“在下一人无妨,就不劳烦将军派人护送了!”

“这可不行,先生乃士林中大有名望之人,怎可一人独行。若是路上遇到居心不测之徒。岂非本将之过失!”刘鹏脸色关心。语气真诚的说道。

奈陈琳早已下定决心,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投靠刘鹏的。虽说刘鹏此时一脸的关心,可若真的投靠其之后,保不准哪天做错事情。脑袋可就得搬家,他可不愿意给这号人做事,万事都以自身之安危为重。

“将军保重,在下告辞!”

陈琳不打算再与刘鹏纠缠,遂欲告辞而去。

刘鹏可没那么傻。就这样将眼前之人放走,遂朝身后的典韦眨眼示意。

跟在刘鹏身边多年,典韦见主公给他眨眼,便知其中意思。忙大步向前,拔出腰间佩剑,喝道:“来人,将此人拿下。”

“诺”!

四周的虎狼侍卫立即拔剑而上,将准备欲离开的陈琳团团围住。

陈琳从小胆子就小,此刻被这明晃晃冒着寒气的刀剑一吓,当是手脚颤抖。口中微微哆嗦,回过身子。望着正对他笑的刘鹏轻声道:“将军为何拦住在下,难道是有何事需在下效劳?”

陈琳双腿打颤、口中说话之时还带着淡淡的颤音,对此刘鹏很是乐意见到,遂笑道:“本将不需陈先生效劳,只是想问先生借一物,不知先生可愿借?”

不需要他效劳,只是借一物,陈琳听到此话,忙回道:“在下有何物,将军所需,琳一定借。”

“借你人头一用!”刘鹏嘿嘿一笑,淡淡的说道。

什么?借他人头?陈琳嘴巴长的老大,一脸的惊骇之色,杀腿不住颤抖,惊声道:“在下与将军无怨无仇,将军为何要在下的人头?”

“本将的甲士先前从西凉兵手里救了你,你说这是不是有恩于你?”刘鹏狡诈一笑,口中带着丝丝杀气问道。

这话问的陈琳无话可说,刘鹏的士卒确实是救了他,为此他还送了一些金钱给那领头的甲士,又过来专程来答谢一下,谁知竟弄出了这般事情。

“是的,大将军确实有恩于在下。”陈琳想了想,便回答道。

“那本将有恩于你,你却不知报恩,反以谎话欺于本将?你当本将乃是傻子不成!”刘鹏忽然间脸色剧变,一脸怒气的说道。

自刘鹏武艺有成之后,在战场上又数次厮杀,这一怒吓的陈琳满脸惊色,心肝扑通扑通的跳,身子也不由的颤抖,双腿更是抖动的厉害,无意识间,竟不自然的跪了下来。

“在下无意欺瞒大将军,也不曾说过谎言。”陈琳跪倒在地,口中惊颤的回道。

刘鹏嘴角微微扬起一丝不屑,厉声喝道:“你还敢说不是欺瞒于本将,你不让本将派兵护送,乃是因为你要去投靠勃海袁绍,是也不是?”

陈琳被这一喝,当下吓的匍匐倒地,与身体上的颤抖相比,他的心更颤抖,他不知道刘鹏是如何看出他要去投靠袁绍的。可在他的心里,却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袁绍与他有旧,又是四世三公之家,其人儒雅、比之血腥的刘鹏在他心里却是强上不少。

“在下不投袁绍,愿意投靠大将军,还请大将军收纳!”陈琳在心底颤抖间,立即做出了选择。

听闻陈琳愿意投靠他了,刘鹏脸色顿时一换,取而代之的乃是一脸淡淡的笑意,上前将匍匐倒地的陈琳扶起来,才轻笑道:“孔章大才,既愿投靠本将,本将也就免为其难的收下了。”

“谢大将军!”被扶起来的陈琳庆幸自己躲过一劫,忙出声谢道。

刘鹏现在可是大喜,他稍微施了点手段,就吓的此人乖乖来投。虽然此人胆子弱小,但这人不是士卒,又不用上战场,只是替他写写文章,夸夸他的才德,也顺便为他招纳贤才。

“本将得孔章,真乃幸事,奈何董贼将洛阳焚毁,无处可为汝摆宴相庆,就只能先委屈孔章,等回到幽州之后,本将定为孔章摆酒庆贺,你看如何?”

刘鹏在高兴之余,还是出声以示尊重,给其足够的面子,毕竟文人都好这一套。

果不其然,陈琳在听得刘鹏说要为他摆宴庆贺之时,忙出声谢道:“在下谢过大将军。”

刘鹏满意的收了陈琳这个谋士之后,便以军营简陋为右,派了百名侍卫护送陈琳回家休息。而他自己却亲率大军,在深夜之中,高举火把,往皇宫而去。

当时进得洛阳城时,刘鹏率领大军走的是北门,北门紧靠北宫,是离皇宫最近的一条道。

到得北宫之时,却见那宫中大火依旧未灭,在黑夜之中,照亮了整座皇宫。不忍二百年帝宫毁于一旦,刘鹏便令士卒下马,找来水桶在附近的水井之中打满水,开始灭火。

传下令后,陈到亲自带领士卒取水救火。

而刘鹏自己则带领着一众锦衣卫、在宫中寻找活着的人!在皇宫中找了半天,才在一颗大树下找到了一个小太监,素来对太监没有好感的刘鹏直接问道:“汝可知这宫中哪里有干涸的井?”

小太监不认识刘鹏,但见其身穿金甲,面貌俊俏,说话间带有一股王者之威。伺候过多名主子的小太监,眼力可不是差的,当下以为刘鹏是哪路诸侯,忙回道:“小的知道,宫中干涸的数十口井的小的都知道。”

数十口井?

一听这话,刘鹏有种骂娘的冲动。历史上说孙坚就是在一口干涸的井里面捞到了传国玉玺,可没有说是哪一口井。

“好,你带本将前去,每口干井本将都要看,赏金少不了你的。”

暗自做好了失望准备的刘鹏,还是想一口一口井的查看,便对着小太监说道。

听到有赏金,小太监忙跪下谢恩,这才在头前带路,直往那些个干井之处寻去。

寻到第一口井处,刘鹏满怀希望的派侍卫举着火把下去寻找,但是在井下毛都没有找到,只找到了一些树叶。

第二口井处,刘鹏再次派侍卫下去寻找,依然是什么都没找到。

第三口井……

第六口井……

寻到第九口井之时,刘鹏已经不抱希望了,但还是怀着侥幸的心理,派了侍卫高举火把下去寻找。在侍卫下去之后不久,便听到一声“啊”的大叫,后又没有了声音。

不大一会儿后,听到侍卫高喊:“找到了。。。找到了!”

在井口之处的刘鹏顿时一阵欣喜,忙让侍卫将其拉了上来。

上来的这名侍卫浑手尘土,在火把照耀下,可见其身上横挂着一只包袱。

“主公,下面是一具女尸,她的手中拿着这个包袱,小人就将其拿了上来。”侍卫忙从身上取下包袱,回禀道。

刘鹏看了眼侍卫,忙接过包袱,慢慢将其打开,当他打开最后一层布时,却见是一方碧绿中带有点白色之物出现,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

看到这八字,刘鹏当即大喜,此玉真的是传国玉玺。

传闻春秋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又称为和氏璧。秦王十九年,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自秦以后,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ps:求订阅。求各种。

第五十三章渔翁得利?

在民间以来,就有得玉玺而得天下的典故。有了传国玉玺,百姓就会认为持玉玺之人乃是天命所归。

“主公,这是何物?”

典韦手持双戟,立于刘鹏身边,见其自笑不已,便开口相问。

被典韦这一问,使的正在幻想他手持玉玺,登基为帝的刘鹏惊醒过来,见四周的侍卫们也好奇的看着他,便道:“此物乃是先帝的一块宝物,如今被本将所得,实乃天意。”

“恶来,赏小太监十金,让其下去领赏!”刘鹏将传国玉玺包好,下令道。

典韦身上也没有十金,便让侍卫们带其到陈到那里去领赏,等小太监走后,刘鹏眼中狠色一闪,轻声对典韦用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道:“恶来,此乃传国玉玺!若让人得知被本将所得,那就有无穷的祸患,那名小太监刚才认出了传国玉玺,但却没有说出来,可见此人心机太深,不能留。”

典韦可不是笨蛋,一听此话就明白了,拱手道:“主公放心,俺这就让人杀了那小太监。”

怀抱着传国玉玺,刘鹏乐得眉开眼笑,在典韦带侍卫去结果那小太监之时,刘鹏也将玉玺绑在金甲之内。

不多时,典韦便大步而回,到得刘鹏身前,轻声道:“主公放心,那小太监已被解决!”

“恶来,从今天起,本将怀中此物,对任何人也不能说,而且你要时刻小心保护于它,就像你保护本将一样。”刘鹏一指怀中的玉玺。叮嘱道。

“主公放心。”

典韦一拍胸脯。保证道。

心情大好的刘鹏。便给一众侍卫许诺了一些赏赐,等回到幽州之后,就立即兑现。毕竟现在每日征战、钱财等事也不易处理。不过即使是口头许诺,也很是让一众侍卫狠狠的高兴了一把。

在破落的皇宫中,随便找了个宫殿尚好之地,刘鹏便早早安歇了。

而陈到却忙活了半夜,才将宫中大火扑灭,而那万余将士更是累的精疲力尽。便直接在皇宫好点的地方倒头就睡。

二日一早。

刘鹏便在士卒的吵嚷声而醒,遂穿好盔甲,走出殿外。却见到陈到正站在殿外,一脸不善的教育着士卒。不知缘故的刘鹏见此,问道:“叔至,何事发如此大火?”

“打搅主公清梦,实乃末将之罪!”陈到听音而转身,见是刘鹏后,忙拱手请罪道。

陈到自请罪责后,开口道:“主公。末将领兵无方,麾下士卒昨夜宿营之时。竟偷盗了宫中物品,末将恳请主公降罪!”

偷盗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对于爱惜羽毛的世家来说,那纯粹是有辱家风,死亦不为过!对于军汉来说,出征打仗之时,随时偷点钱财等物,那也是有的。

陈到领兵严于律己,麾下士卒发生偷盗之事,绝对是其最不希望看到的。可在征战时期,别说拿点东西,就是杀人抢掠,在刘鹏眼中,也在正常不过。

况且士卒们从幽州出兵征战,立经数千里,拿点钱财这点小事不算什么,不过这种习惯可不能养,否则他的幽州铁骑以后也就同西凉兵一样了,被世人喊成过街的老鼠,这样他可就忍受不了。

“叔至,将偷盗钱财的士卒拉出去按军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