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铁骑踏天下(花猫)-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德,快快上前。”吕布再次出声说道。

就在吕布邀请刘备上前之时,在山谷那头的赵云浑身鲜血,正在欲血奋战之中。

此次埋伏前,他就知道这是一场恶战,为了办成刘鹏交代的事情,赵云在哨骑传来消息的布置下,先行放过西凉骑兵,那到那些车驾要过山谷之时,埋伏在两侧的步卒便以箭矢射击,将其歼灭。

为了防止前面经过山谷的西凉骑兵掉头支援,便由他亲自率领两万铁骑拖住西凉骑兵,为步卒争取下时间。

挡我者死”!

赵云长枪挥舞间,策马正追西凉军一员大将,见四周西凉军竟敢阻挡自己,便怒声大喝。

先前过到山谷这头的西凉骑兵足有近三万,而赵云只有两万铁骑,且这些日子中,战马与士卒皆未吃好,体力疲乏之下,一时还破不了西凉军,与其陷入了僵持之中。

黑乎乎的夜下,战骑漫山遍野,厮杀声传至数里。

“将军,快撤吧,再战下去,我军将全部葬送于此啊!”一名军候捂着血迹斑斑的臂膀,策马追上赵云,急出声言道。

赵云一枪挑飞一名西凉兵,问道:“谷中情况如何,是否取到了主公说的哪些箱子?”

“已经取了近五十车,还有近二十车的箱子未取完,将军不能再犹豫了,否则西凉大军攻过山谷,我军将尽丧于此啊!”军候见在赵云有点犹豫,再次出声求道。

看着战场上应声倒下的幽州骑兵,赵云双目猩红,一字一句道:“传令从小路撤军!”

军候捂着受伤的臂膀,忙道:“谢将军,在下这就去传令。”

第六十一章另谋一事?

当黑夜下硝烟四停,余下数不清的尸体、与那残肢断臂横竖在战场上。

幽州军在得赵云撤退之令后,便立即带着从西凉军马车上抢来的箱子,从先前就想好的撤退路线迅速撤去。

在山谷入口处,留了一千弓弩手震慑敌军,其余人早已撤走。

而吕布在联合了刘备之后,立即派出大军向山谷纵深猛冲进来。早就有所准备的一千步卒,将他们收集的巨石一个个掀起来朝下面滚了下去。

瞬间,山野之中回荡着巨石轰隆隆滚动的声音。

两边山坡上同时滚下如此多的巨石,让猛冲进来的西凉军一阵猛颤。接着就是那凄厉的惨叫声。

巨石一个接一个的滚落下去,不仅将本就不宽的道路堵住,还将正在猛往山谷内猛冲的西凉军吓了回去。

在将所有巨石滚完之后,这一千士卒快速离开山谷,向谷中另一条小道上直奔而去。

赵云选择在此地伏兵,便是想到了此处有一小道,从这条小道能直出轩辕关,也就能甩掉后面的西凉军。

“将军,西凉骑兵追了上来。”

正在策马急驰中的赵云,听闻哨骑的探报,立即眉头一皱,他想不明白为何这西凉军追的如此之快。

“传令下去,让步卒率先行进,骑兵断后。”

步卒走的慢,若被西凉军追上,肯定是死路一条,而骑兵断后就不同了,即使西凉骑兵追上来。也可与其一战。最后还能从容撤退。因此赵云才下此命令。

“诺”!

哨骑立刻下去传令。

“将军有令,步军先行,骑兵殿后。”黑夜中,狭窄的小道上,哨骑骑着快马迅速传着赵云的军令。

当步卒率先行路后,赵云认为道路狭窄,西凉骑兵也不好行走,便令士卒在黑夜中快速砍伐树木。将树枝等物全部扔在他们走过的道路上。

赵云此令一下,当下就延缓了西凉骑兵的速度。

一夜急驰,天色放亮之时,赵云率领不到两万人的大军行至官道之上,此时他们才算彻底摆脱了西凉军的纠缠。

昨夜战事过急,赵云还没有仔细清点兵力,此时一查,三万大军整整折损了一万二千余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幽州铁骑。此时的赵云一片惆怅,他觉得自己不仅对不起主公。还对不起那些昨夜与他浴血奋战的士卒。

在一片山林间,让士卒们吃了点干粮后。赵云在往洛阳派了支哨骑后,便率领兵马出发。而此时他走的路途却是返回幽州之道。

。。。。。。。。。。。

洛阳!

在城北大营,刘鹏高坐主位,左右站着荀攸、黄忠、太史慈、陈到、典韦等人。

连日讨伐董卓的疲惫,在这几日休养之中,一扫而光,换来的是一副精神极好的面容。

“公达,子龙派来哨骑,向本将请罪。你猜是为何?“主位上的刘鹏,少有的轻笑问道。

荀攸站在左侧第一位,闻言习惯性的摸了摸小胡子,不确定的回道:“主公,依在下看来,子龙将军能自己请罪,无非是他没有办成主公交代的事情,或是他损兵折将,打了败仗。”

“子龙一杆长枪,有万夫不当之勇,怎会损兵折将,依慈看来,定是子龙在给主公办事之中,出现了一点小疏忽,这才请罪的。”太史慈等荀攸说完之后,立即站出来为赵云说话。

刘鹏笑了笑,看着众人脸上的神情,道:“如公达所言,子龙确实损兵折将了。本将交与他的三万大军,而他却只将半成之数带了回去。”

听完刘鹏之言,众人心思万千,唯有荀攸微微一笑,拱手一礼道:“那不知主公会如何惩罚子龙?”

这也是众将所关心的,几人都睁着双目,静待刘鹏的决定。

然而刘鹏只是微微一笑,扭转话题道:“子龙之事暂且搁下,等回幽州后再行商议!眼下盟军是四分五裂,诸侯都互相咬了起来,公达怎么看?”

刘鹏知道他麾下的这些将军们,带兵打仗或许还许,可一遇到这动脑筋之事,皆说不个法子,他也就不问武将们,转而问向荀攸这个兵法大家。

下面站着的荀攸,思虑了一会儿,言道:“前几日东郡太守乔瑁因粮草一事,与州牧刘岱交恶,昨日夜时,岱引兵攻进乔太守大营,将其杀害,又降其部曲。而盟中既无人为乔太守说话,也无人恳请主公为瑁主持公道!可见盟军人心混乱,已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更兼主公与曹操、孙坚、公孙瓒交恶,而袁绍又在拉拢这三人,想必这是为何?主公已经知道,攸也就不多言了。”

刘鹏哈哈一笑,骂道:“志大才疏、无能之辈也想坐这个盟主?你怎么看?”

“既然有人想坐盟主一位,主公何不将这盟主之位让于他呢?”荀攸微微一笑说道。

“不行,这怎么能行,主公乃当世真英雄,坐这盟主一位乃是天经地义,其他诸侯何德何能?竟也要坐这盟主一位。”太史慈当先蹦出来,一脸不悦的说道。

“退下,听先生说完。”刘鹏见太史慈这几天战伤养好,又开始出言捣乱,便冷着脸,将其斥退。

“主公,留在洛阳,只能是与各路诸侯为敌,不若退一步,另谋一事,总比在这个废弃之地强!”荀攸似乎暗有所指的说道。

刘鹏知道历史进展,他也听明白了荀攸之言。依照历史,诸侯在将董卓赶出洛阳之后,便安心的在这洛阳当起了主人,今日他打你,明日你打他,都是为一些鸡毛蒜皮之事,最后无奈之下,盟军解散,各路诸侯各回封地,这才开始了诸侯割据,群雄争霸的世代。

而荀攸的意思更加明确,他劝自己另谋一事?不要待在洛阳这个废弃之地。而那另谋一事,自然指的是如何拿下冀州?由此可见,荀攸是想让他将盟主一位让出,率领兵马返回幽州,与袁绍一样,图谋冀州。

“公达言之有理,可本将有一事不甘?你能否为本将排忧解难?”刘鹏嘿嘿一笑,少有的嬉笑问道。

“主公有何不甘?可否说来听听?若攸真能为主公排忧解难,那自是乐意效劳。”荀攸在心中也略微猜出了是何事,因此才模棱两可的回道。

刘鹏这次不笑了,而是正色说道:“本将这次讨董,收了两个有名之士,一是大儒蔡邕、二是才学过人的陈琳,其次还收了一个张辽,可唯独像公达一样的才能之士却未遇到,你说本将如何甘心?”

“主公何时将张辽收到麾下了?”太史慈一脸的惊奇。

也不怪太史慈现惊奇之色,而是张辽由他看守,现在张辽投他家主公麾下,而他却还不知情,这能不让他惊吗?

“现在还没有,不过在将来,张辽定是本将麾下的一员良将。”刘鹏口中自信的说道。

太史慈这时才松了口气,心道只要不是自己失职就好。

荀攸暗叹一口气,果不其然,他还是猜准了,既然主公有意,他便前去一试又如何,便道:“主公,在下晚上就去拜见此人,至于成与不成,攸实为把握。”

刘鹏一笑,他对于荀攸这种谨慎的性格很是欣慰,遂道:“公达但去无妨。”

“如此,攸就遵主公之命。”荀攸微一拱手,松了口气回道。

刘鹏再与诸将安排了一些事情后,便将众人给打发了下去。

赵云折兵损将之事,他早有所料,因此也就没有吃惊,至于回去幽州再商议如何惩罚赵云,那就是一句托词。他如今是主上,就要有主上的胸襟,麾下大将为他出生入死,不赏赐也就罢了,若在惩罚。恐怕他失去的不仅是民心,连麾下众将之心都失去了。

还有赵云从西凉兵手中抢出来的那五十多箱金钱,有了那笔金钱,再招个五万八万的大军不在话下,况且乱世之中,手中只要有钱有粮,不愁没有兵甲。唯一愁的就是没有良将。

他的麾下虽然云集了三国时期的很多名将,但这些人之中,性情各有缺陷,以后还需得好生调教。唯有镇守幽州的高顺、文聘二人乃是智谋之将,可堪大用。赵云性情沉稳,然其妇人之心太重,以后也得好好调教一下。

要说到人才,他此时还真想起了一人,只是这人现在还不知道在哪?

就在刘鹏思索这人之时,侍卫进得大帐,禀报道:“主公,陈琳求见。”

“叫他进来。”刘鹏回过神来,吩咐道。

陈琳自被他收到麾下后,还没给其一官半职的,怎么说此人也算的上满腹经纶,本着人才不可浪费的原则,刘鹏端坐于主位之上,静等其进来。

过不多时,一身文士长袍的陈琳走了进来,到得帐中后,拱手一礼,道:“在下见过主公。”

“孔章来了啊,这几日过得可好?”刘鹏微微一笑,口中轻问道。

陈琳此时已投靠刘鹏,见主公问自己过的可好,忙回道:“劳主公挂念,在下这几日过的甚好。”

“先生过的好就行,前几日本将一直忙于军务,未能招待先生,实是罪过。”知道文人都爱面子,刘鹏便给陈琳最大的面子,让其为他死心塌地的办事。

未等的陈琳开口,刘鹏再次说道:“先生今日既来,那本将也就将一些事情给先生说一下,看是否符合先生之意?”

第六十二章内讧

“主公请说!”陈琳轻声一道,便一幅洗耳恭听之势。

刘鹏神色一正,口中不紧不慢的道:“先生乃是当世名士,胸中怀有治政之略,可愿做广阳郡太守?”

陈琳稍微缓了下神情,按住心底的喜悦,道:“主公,这恐怕需要天子的圣旨。。。。。?”

先帝在世之时,设立了州牧,而州牧不仅掌管一州军政,还有任命一郡太守的权利。陈琳明知刘鹏乃是幽州牧,却还是问出此话,可见其并不是拒绝,而是在装清高。

“本将乃幽州牧,为朝廷镇守一方疆域,治下的官员调动,就不用劳烦天子了!再说天子现在被董卓挟持到长安,就是想给先生一张圣旨,也办不到啊。”

刘鹏嘿嘿一笑,神色间完全没有把天子当回事。

“如此,在下愿为主公效劳。”陈琳可不傻,一郡太守乃是提高他名望的机会,他又怎能错开这难得的时机。

刘鹏再将陈琳给抬举了一会儿,便让其下去休息。

他抬举此人,乃是看此人文采斐然,可治理一方。再说了那广阳郡太守的治所就在蓟县,与他的府邸不过数条街罢了,有需要此人之处,随时可召其效力,还能将一郡民事交出去,到省了他不少心。

下午时分。

各路诸侯齐聚刘鹏的中军大帐,会盟时的十九路诸侯,也便成了如今的十八镇诸侯。

大帐之中喧嚣声不绝于耳,诸侯们各自说着董卓如何败亡,下一步他们就要打进关中。救出天子。

刘鹏聆听诸侯们的豪气大论。却不出声。只含笑相望。

过不多时,老陶歉站到帐中,声音洪亮的道:“诸位,现在董卓已经逃到了长安,我等只需在休养数日,便率大军破了函谷关,直取长安,救出天子。”

“是啊。董卓空有五十万大军,却不堪一击,依岱看来,不出数月,我等就可在长安把酒言欢。”坐在右侧第四位的刘岱站起来,大发豪气之言。

“要取长安可以,可张太守迟迟不发粮草,在下的士卒已经三天没有吃过饱饭,这要是与西凉军厮杀起来,岂不是白白送死。”袁术一脸气愤。出声说道。

“是啊,我与孟德、伯硅三人追击董卓。兵马损失过半,张太守到现在也未见给我三人送一兵一粮,是何道理?”孙坚一脸怒气,直视张邈说道。

“本将自从讨董以来,麾下兵马损失不知凡几,张太守这段时日,却连我军的粮草供给都断了,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盟军容不下我袁绍吗?还是张太守监守自盗,私自将粮草给吞没了。”袁绍目不斜视,口中冷冷说道。

此时的张邈真是有口难言,这段时日粮草紧缺,他麾下的士卒每日都只是喝着清粥,又哪来粮草供给各路诸侯。

“大将军,诸位,在下自任盟军粮草官以来,每日忙的不可开交,为的就是诸位及大军能够有粮草可用,可眼下秋收刚过,各地赋税也未交上,一时粮草不继,还请诸位多包涵。诸位也可放心,最多十日,粮草必定到达。”

张邈站起身,朝着众人一拱手,开口说道。

“十日?本将的大军昨日就已断粮,要是等上十日,本将麾下的数万兵马也该饿死了!张太守,你不说无粮吗?可敢让本将率领兵马一搜?”袁术眼睛眯起来,不紧不慢的说道。

“是啊,张太守说无粮,那么可敢让我等一搜?”孙坚在袁术之话,冷声喝问道。

张邈此时心中升起一股寒气,面对诸侯的咄咄逼人,他实在忍无可忍,向刘鹏一拱手,怒道:“盟主,在下从没有克扣过诸侯们一颗粮食,可现在他们竟然想搜我的大营,此事还请盟主决断。”

诸侯们的意思刘鹏也明白了一些,看起来这些人闹的很凶,其实都是在试探他。看看他是否会保张邈?而张邈只不过是他们用来问路的一颗石头罢了。

“诸位,张太守自会盟以来,为我盟军承担粮草供给之大任,其所做所为,无一不是为了盟军能早日击败董卓,救出天子,诸位都想想,如此为了汉室大业着想之人,岂会克扣你等粮草!实不相瞒,本将麾下大军也只有两日之粮了。”刘鹏叹了口气,为张邈到是说了句实话。

“谢盟主。”张邈忙是一礼。

“绍麾下大军已无两日之粮,请问盟主应该如何?”袁绍见刘鹏为其说话,口气不悦的问道。

袁绍敢如此跟他说话,为了什么?刘鹏自是明白。

在众诸侯的注释之下,刘鹏冷冷一笑,怒道:“你等来讨伐董卓,为何不自带粮草,却要张太守为你等筹备,现今董卓出了洛阳,你们便开始内讧,如此无才无德无谋之辈,本将羞与尔等为伍!”

“至于汝袁绍袁本初,不思为汝袁家上小报仇雪恨,却伸手问本将要粮草,汝真是一介匹夫,无谋匹夫。汝不是想要粮草吗?长安有的是粮草,汝敢去取否?”

刘鹏朝着袁绍一笑,立即破口大骂道。

诸侯们此刻静悄悄的,都低着头颅不在说话,仿佛没听到刘鹏的怒骂。

袁绍见刘鹏骂自己是匹夫,当下脸色青黑,本想让他袁家故吏为他出头,但转眼一看,诸侯们各自底着头,没有人看他,就连袁术这个堂弟,此时也是低头以对。

见无人给他说话,袁绍冷哼一声,站起来怒道:“我袁绍为大汉江山舍生忘死,从勃海来到洛阳,一路损兵折将,数次大战西凉贼兵。而盟主却不肯给粮草,反说我袁绍乃是无谋匹夫,如此,请恕我袁绍告辞了!”

“本初兄息怒!”无短黝黑的曹操见袁绍动了真怒,忙站起来打圆场。

袁绍欲离开之时,听到曹操之话,更加怒道:“孟德欲让我如何息怒?家仇未报,国贼未除,盟主就已容不下我袁绍了。”

“不会,盟主乃汉皇后裔,断不会如此,是吧,盟主?”曹操转脸一笑,在安慰袁绍之时,还不忘拉刘鹏下水。

刘鹏可没有供着这些人的脾气,遂回道:“在下容不下窃国之贼,也容不下鼠目寸光之辈。”

就在诸侯们暗自恼怒刘鹏之话时,却再次听道:“本将自出幽州后,东边鲜卑人不知深浅,竟率领大军前来攻城抢掠。本将为朝廷坐守一放,岂能放任胡人放肆,因此,本将欲回师幽州,早日剿灭鲜卑胡人。”

“飞羽不可,你身担负讨贼大任,若你离去,我等又该如何讨伐董贼,救出天子。”本来作壁上观的刘虞见诸侯们内讧,本是不想理的,奈何刘鹏要率军离开,因此才忙出言道。

“是啊,盟主,若没有你,我等该如何对付董卓?又怎能才救出天子?”

自古以来,有骂架的,就有劝架的,荆州刺史刘表可不想刘鹏就这样走了,怎么说,刘鹏都是他们皇室中人,若刘鹏走了,那盟主谁来坐?因而才出言道。

接下来,大半诸侯们都起身说了劝慰之话。

刘鹏可不是为了作秀,而是真要离开,因此也就回道:“幽州乃我朝边地,岂能让胡人放肆!诸位放心,本将回师剿灭了鲜卑,就会率领三十万铁骑亲自讨伐董卓,必救天子于水深火热之中。”

一众诸侯再次开口挽留,毕竟刘鹏骁勇善战,自会盟到现在还不到三月之时,便已带领他们破了虎牢关,进了洛阳城,若在有三月的时间,也许还能带着他们攻破长安,建立万世之功。

诸侯的意思刘鹏也很清楚,他们都想借着自己建立功名大业。可现在刘鹏已经到达了自己的目的,是断不会继续讨伐董卓,便再次拒绝了诸侯们的“好意”!

众诸侯见难以挽留下刘鹏,便也不在提此事。

过了一会儿,诸侯们开始各自回了大营,唯有一众汉室宗亲被刘鹏留了下来。

来讨伐董卓的宗亲有、青州刘虞、荆州刘表、兖州刘岱,加上刘鹏自己也就四人而已。

四人中,刘虞按辈分来算,是比刘鹏三人高出一辈的。至于刘表与刘岱二人则是与他同辈,不过这二人年龄都比他大。

“飞羽独留我们,可是有何要事?”刘表在帐中四人时,率领出声问道。

其余两人也有此问,但刘表既已问出,他们也就不再问,静看刘鹏如何回答。

“皇叔,两位皇兄,鹏不日将要退回幽州了,临行之前,却有一事相告!”刘鹏在朝三人拱手一礼后,继续道:“现今天下,群雄并起,诸侯看似同心讨伐董卓,实则各自盘算。鹏任盟军之主,可对自家之人照顾一二,若鹏离开后,诸侯就会排挤汉家宗亲。”

“与其如此受他们排挤,还不如与鹏一样,各自领兵回封地,静观天下大势。如此,上可保祖宗基业,下可安民心。”

刘鹏之言过后,三人一起陷入了沉默。

过不多时,刘岱疑惑问道:“飞羽要保祖宗基业,当继续讨伐董卓,却为何又要回幽州?”

第六十三章黑夜中的典韦

“公山兄长,依鹏所料,诸侯在鹏离开后,会慢慢内讧,最后四分五裂,各自领兵而回。至于讨伐董卓,连你们都不肯助我,那些诸侯岂会出兵。”刘鹏在说完这些话之后,脸上涌出一抹自嘲的神色。

刘鹏话音一落,三人俱是尴尬无比,刘鹏在虎牢关追击董卓之时,他们确实也曾想过出兵助其,但最后见诸侯们都无动静,也就没有相助,此事现在被刘鹏隐讳的点出,三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鹏话到此,至于皇叔与二位兄长愿意听否,就不是鹏的事了!”刘鹏嘿嘿一笑,若无其事的说道。

在与三人说了会家常里短后,刘表率先提出告辞,其余二人也是一样,跟着告辞而去。,

晚时,荀攸回营。

“主公,攸无能,未能办到主公所期待之事。”荀攸进得帐内,一叹而道。

刘鹏早就有此准备,因此也不觉的吃惊,便将荀攸好言安慰一番,才告知其准备下去,明而离开洛阳。

当得知要回幽州,荀攸一脸的喜色,道:“主公明鉴,现下洛阳风起云涌,实不利于我军在此长期驻扎,另外我军粮草也已不足五日,要想回到幽州,主公还需再想一个办法,筹到十日之粮。”

粮草之事,刘鹏早有准备,因此在荀攸说完之后,便道:“此事本将在前几日就有所料,因此在那日回来后,本将便给文和写了信,让其立即押运粮草前往洛阳。”

“可幽州距此千里之远。信使回到幽州便需十日之多没。那时我军早已断粮。如何支撑的下去。”荀攸脸色一变。急忙说道。

“公达切莫心急,静听本将说完,”刘鹏轻笑一声,忙打断荀攸之言。

此时荀攸才反应过来,暗骂自己莽撞,忙道:“主公请说。”

“在此之前,本将已派叔至携钱财到周围县城买了粮草,应该能坚持五日之多。在加上我军还有的两日之粮,让大军行至冀州应该不成问题,到时文和也必能带来粮草。”刘鹏嘿嘿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