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舅舅。”
  王子腾五十多岁的年纪,微圆的脸型,常年身居高位,气度不凡。此时脸上挂着笑容,“存周,不用多礼。坐,都坐、”伸手示意,邀请贾政、贾环两人在椅子上落座。
  漂亮的侍女送上清茶。
  王子腾笑给贾政、贾环说起叫他们来的用意,“圣上身边之事,按理我们做臣子的是不应过问。只是大姑娘在宫中当女史,不闻不问自是不行。此次吴贵人进位贵妃之事十有八九。大姑娘现在以女史的身份跟在吴贵人身边,已经入了圣上的眼…”
  贾政一脸感慨、感恩的神情听着。
  王子腾叙述着从大明宫里流传出来的只言片语来描绘整个事件的情况。语气欣然。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大局已定。贾环也是现在才知道王子腾和吴贵人搭上线。
  红楼原书第十六回 ,写道皇帝允许妃嫔出来探亲,除了贾元春之外,还额外提到两位:现今周贵妃(程本,此处为周贵妃。)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祐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
  显然,雍治十一年十一月,贾政生日当天,贾元春才选凤藻宫。此前,吴贵人应该是已经升为贵妃。
  贾环心里松口气。眼角余光一看政老爹的表情,就知道他的想法:贾家早在雍治7年就将贾元春送到宫中做女史。而今四年,终于有成功的希望。
  国朝虽说压制外戚,没有外戚干预朝政的风险,但是外戚的荣华富贵比混的一般的勋贵要强得多。贾家现在头面人物,贾政只是个正五品的官儿。贾赦是个空头的一等将军,贾蓉就更不用提了。爵位,至少要是“伯”,才有说话的份。而且还要是实权的。很多空牌子的侯爷,也只剩下表面的风光。如贾家的亲戚史家。
  贾家就是个中等人家。在成为外戚这个“战略目标”上,贾赦和贾政的态度早就统一。
  所以,贾政有些感慨。感恩,则是因为政老爹是个忠臣。看他在贾元春省亲时和元春的对话就知道: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
  贾环倒没有鄙视政老爹的想法。不过,感恩这种感触、情怀,他绝对是没有的!
  从贾环的角度来说,将家族的兴衰寄托在一个女子的身上,这是不符合他的想法、意志。男儿,要取荣华富贵,怎么能靠女子的付出?贾元春用她最美好的青春为贾府换来了五六年烈火烹油般的富贵、荣耀。然后,她死于宫闱斗争时,四大家族轰然倒塌。
  然而,贾元春早就进宫当女史。入了这个宫门,就是有进无退的局面。贾环也不会矫情的到说去把贾元春从皇宫里拉出来。这牵扯到很多东西。真实,往往很残酷!
  他能做的是,待他“扶摇九万里”之时,不让这个庇护家族的女子陨落。元春的判词有一句:虎兕相逢大梦归。但管它是虎、还是兕,挡路者,杀!
  贾环脑海里的念头一闪而过,王子腾此时也说将当晚的情况说到尾声。
  首先是王子腾买通了皇宫的总管太监:六宫都太监夏守忠。贾元春才得以出现在大明宫。然后,贾环代表贾家出面,买通大明宫内相戴权。
  戴权确实帮着说话了。但竞争者尤其的激烈。许太监和戴太监两人交锋。这件事本来会是:贾家的运作要落空。然而,王子腾私下里和吴贵人达成协议。贾元春出现在吴贵人的“西峰秀色”。
  局面再次反转,变化。到现在的定局。
  最后反转的原因就在于,贾元春非常出色!红楼原书中,贾元春在红楼十一年冬,贾政的生日当天才选凤藻宫,封贤德妃,等到红楼十二年十月,大观园修建好时,贾元春已经是贵妃。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皇宫众多对手之中,从贤德妃到贵妃。这只能说明一点,贾元春太出色。
  有红学观点认为:贾元春能封贤德妃、贵妃,原因在于她向皇帝告密。告密废太子之女秦可卿藏匿在贾府中。所以,皇帝赐死秦可卿。贾元春高升。
  秦可卿的身份、死亡且不论。关于贾元春的这种观点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不知所谓。翻开二十四史,有通过告密自己家里人上位的妃子?简直是荒谬至极!毫无政治逻辑、合理性。
  贾元春的上位,在贾环看来,原因是贾府、王子腾的运作,在恰当的时机,推出贾元春。根基则是,贾元春的出色。
  …
  …
  中午时分,王子腾留贾环、贾政吃饭。美酒佳肴。歌姬舞蹈助兴。丝竹管弦隔着湖面飘来。
  而在小时雍坊王府之中一片春风和熙,闲适欢乐之时,四时坊,荣国府北街对面的汝阳侯府中,汝阳侯将自己关在书房中,久久的沉思不语。周贵妃的帮助,反而适得其反。他的棋下错了。
  这一招错,让他无法摆脱受郑国舅牵连所带来的困境。汝阳侯,现在声势下落啊!
  他怎么对得起先人、祖宗!
  此时,汝阳侯再也没有被晋商资助2万两白银的意气风发。那时,他还想着把宁国府、荣国府的宅子给占下来。广纳天下美女。
  但,现在,这自然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
  …
  京城内城东,大名鼎鼎的晋商会馆中,一处精美的园林中,两名中年男子在鹅暖石道中缓步而行。林荫遮挡着午后秋日的阳光。
  园林之中雅致、幽静。
  四十岁的路庸是京城中晋商的领袖,此时穿着一身锦袍,叹道:“汝阳侯徒具其表,枉费我两万两白银。”
  在这个中等庄户人家一年只要二十两银子的年代,路庸轻描淡写的说着2万两白银的生意、投资,尽显豪商气派。
  吕承基是京城中新近崛起的晋商,颇有人脉,势头很猛,笑着道:“路指挥,这到不怪汝阳侯,谁想到周贵妃会失手?我们还可以试试投资襄阳侯。如今徽商盛行,压着我们晋商。”
  这次暴露出来的六方勋贵、王侯派系。以贾家为基点,汝阳侯、襄阳侯这些在太宗时期分封第二批勋贵与贾府所属的四王八公敌对。永昌驸马等皇亲国戚,属于中立派。庆国公一系则是与贾府交好。
  他还是要避着点贾环。
  路庸轻轻的摆手,“我们是商人,不谈政治。”
  吕承基心中哂笑一声:虚伪。脸上却是挂着赞同的笑容,轻轻的点头。
  …
  …
  王府之中,酒宴过后,王子腾在内书房里招待贾环、贾政喝着消食茶。随意的聊着天。这些天紧绷着的弦可以防松了。
  王子腾倚在软榻上,赞赏的道:“子玉,你这次事情办的不错!戴太监那儿,你还得去跑一趟,让他消消火。”
  贾环苦笑着点点头。一事不烦二主啊!这是送礼、求人办事的规矩。否则会得罪人的。比如,此时戴权会想,怎么,看不起爷们?那你当初给我送礼干什么?
  但这件事主导的是王子腾。他算是被王子腾“小坑”一回。
  想一想,贾环果断的起身行礼道:“舅舅,既然宫中之事定下来,趁着我父亲在此,我有一事相求:我愿娶薛姨妈之女为妻,请父亲、舅舅成全!”
  王子腾要他去消弭戴权的心结,他还不提条件,什么时候提?


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下来
  看着站在书房正中的贾环,贾政微微愣了下,他没想到贾环会在这里提出他的婚事。贾环的婚事,他已经交给老太太、太太把关。顿时,有些不满的道:“胡闹!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你自己说话的份?”
  贾环对贾政的话不以为然。
  按照自己想法来的人多了去!他已经表现出自己的价值,那么,就需要一些人尊重他的意愿:他想娶宝姐姐为妻!
  其实,贾政也知道婚事人选要看贾环的想法。之前中举回府时不是问过他的意见吗?只是贾政为人方正、儒家门徒,在王子腾面前,作出批评儿子的姿态。
  “哦?”王子腾看贾环一眼,就戏虐的笑起来,“子玉年方十一,就急着成亲?”
  四大家族内部相互联姻早就是惯例。但薛家已经没落,他并不愿意四大家族内最有前途的子弟娶薛家女。
  贾环三十多岁的心理年龄,脸皮还是很厚的,这个时候不争什么时候争?当即道:“我久慕宝姐姐芳姿。可以先交换婚书,定亲。等我金榜题名时再完婚。”
  王子腾哈哈大笑!他算是明白过来。贾环肯定与薛宝钗在贾府里时常见面。这倒也正常。
  贾政先瞪贾环一眼,帮贾环把情况说了说。自张安博脱困的事件后,贾环的婚姻之事,确实已经提上贾府的日程。
  王子腾笑一笑,“我王家有一女,子玉有没有意愿?”
  贾环直白的道:“娶妻当娶蔡文姬、卓文君!”这两位都是才女。贾环的意思很清楚:嫌王家的女子没有才华。这从王熙凤身上就可以看出来。王凤姐是王家的嫡女,却竟然不识字。
  王子腾大笑。所以说,和读书人说话也挺有意思的。明明是反对的意思,说的这么文雅。
  贾政训斥道:“你怎么和你舅舅说话的?”
  贾环办事得力。他心里还是很满意这个庶子的。特别是贾环最近没有顶的他下不了台。至于,贾环的婚事。他没有特别要贾环娶,或者特别不想要贾环娶的人选。薛姨妈的女儿确实很不错。贾环这个意愿,算是在合理的范围内。
  贾政这会训斥贾环,是维护贾环。因为在贾政的心里,贾环前些时候举报了王子腾。还是因为王子腾大度不追究,算了结这事。贾环这样说话显得太放肆。
  你不能将一个从一品高官的大度当做软弱。
  但政老爹不知道贾环和王子腾其实是演双簧。
  王子腾摆摆手,示意妹夫不要训斥贾环,微微沉吟着。
  以贾环庶子的地位,娶皇商之女,算高攀。但算上贾环举人的身份,未来的前途,表现出来的权谋、能力,以及薛家的没落。实则是贾环占着优势。再者,四大家族相互联姻百年之久。这门亲也算般配。薛家毕竟是嫡女。
  他原本是想着贾环在勋贵或者文臣之中选择一位合适的人选。但见贾环如此坚决,他也就放弃。因为,他对妹妹王夫人承诺过,要保证贾宝玉的地位。
  贾环的妻族太强,回头给他造成的麻烦也大。太弱,那是拿贾环做四大家族联姻的筹码,在贾环表现出如此的优秀的前提,没有这个必要。他要笼络贾环。而不是通过贾环去笼络其他的人、家族。
  当然,也和现在王子腾让贾环在戴权那里去“背锅”,有点补偿的心理有关。
  王子腾心中琢磨了一会,对贾环轻轻的点头,“我同意了。”又取笑道:“子玉一贯谋算很深,走一步看三步。你姨妈怕是还生气着。想好让谁做媒人了吗?”
  贾环毕竟不是他儿子。所以,他的心态很放松。
  贾环当然知道薛姨妈正在生他的气。
  薛蟠是薛姨妈的独子,从小到大给宠上了天。薛家现在是没落了,没贾宝玉的条件。当年的“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繁盛已经一去不复返。否则的话,薛蟠的日子绝对不比贾宝玉差。
  所以,贾环把薛蟠丢到大理寺的监牢里吃几天牢饭,还打了一顿棍子。薛姨妈心里有多恨他,那几乎可以想象。
  贾环要是把贾宝玉丢到监牢里去,王夫人估计和他拼命的心都有。薛姨妈和王夫人的区别只在于,有没有拼命的能力。
  贾环道:“我想请大姐姐回头帮我做这个媒人。”
  王子腾手指着贾环虚点一点,笑起来,“这是好想法。”
  元春回头至少是个贵人之位。这要是说句话,借着皇家的势,再加上过了段时间,薛姨妈心里有气也会同意。他妹妹那个性子,他是有些了解的,并不是一个脾气特别刚硬的人。
  贾政颇有点无奈的喝着茶。他不喜欢这种当面讨论计谋的场面。
  …
  …
  午后时分,马车平稳的从王府出发,往四时坊贾府而去。
  宽敞的马车中,贾政闭着眼睛养神。贾环坐在贾政身边,“父亲,我过两天准备去金陵,追随老师读书。准备大后年的春闱大比。我的婚事还请父亲费心。”
  贾政睁开眼睛,没好气的瞪贾环一眼,这是儿子应该和父亲说的话吗?“你舅舅答应你的事情,不会有变故。”
  回头,预估他的舅兄会和他的夫人说。他这里无可无不可。老太太对他这个庶子又不上心。这桩婚事,难度只在薛姨妈那边。
  想必,今天如此顺利的局面,也在他这个庶子的算计之中吧?
  贾环帮着府里做了事,立了功。他和大哥贾赦都是要考虑贾环的意愿的。他舅兄那边亦然。而听说族里面,贾环给了银子,让贾代儒的孙子贾瑞成亲。贾代儒恨不得把贾环供起来。方方面面的阻碍都被清除。
  贾环笑一笑。
  贾政又问道:“什么时候去江南?”
  贾环答道:“过两天就走。”他要给宝姐姐吃一颗定心丸再走。“这两三年朝局稳定,父亲的官安心的当着就是。到时候,我自有谋划。”
  贾政一阵无语,他得承认他这个儿子有洞察人心的本事。点点头。
  …
  …
  晚间时分,王子腾与妻子何夫人聊了聊贾环的婚事,“到时候,大姑娘在宫中,少不得要夫人居中调和、奔走。”
  何夫人却是有点不解,道:“老爷为何如此看重贾家那个庶子?他像白眼狼一样。之前…”
  王子腾摆摆手,打断了他妻子的话,“不要在说这样话。举报的事情过去了。”
  何夫人叹口气。心里琢磨着怎么和王夫人,薛姨妈沟通。
  …
  …
  贾府,东跨院中。秋天的夜色中在窗外飘荡。贾政和王夫人在里屋里说着话。烛光明亮。
  金钏儿、彩霞两个大丫鬟服侍着贾政、王夫人洗脸、洗脚。倒水、上茶。
  待这些事情做完后,贾政和王夫人坐在小桌边喝茶。贾政道:“太太,环哥儿的婚事,目前有合适的人家吗?”
  王夫人四十多岁,昔日美丽的容颜依旧老去,脸色淡淡的。看起来有些古板,令人难以亲近。王夫人看了贾政一眼,道:“老爷心里有人选了?上回说的纪参政家里,他不是不愿意吗?”
  贾政摆摆手,“不是我有人选。而是环哥儿自己的想法。他想娶薛姨妈的女儿。”
  王夫人顿时皱眉,不满的道:“这成何体统?哼,他自己有想法…”婚姻大事,什么时候论到自己来给自己做主了?不都是父母之命?
  她对贾环不是没想法。而是因为她哥哥压着的。等闲的小事,要她去敲打贾环,那自是自取其辱。这可是个好机会!
  站在一旁侍候的金钏儿和彩霞愣了下。竖着耳朵听。只是心情各不相同。
  贾政咂了下嘴,吃着茶,“舅兄亦是同意的。环哥儿过几天要去江南。府里这边先定下来。”
  王夫人借题发挥,一口气还没发泄出来,就给贾政堵回去。心里给憋的!
  …
  …
  夜渐渐的深了。里屋里的灯熄灭了。东跨院侧面的厢房丫鬟们的住处里,彩霞在被窝里哭泣。
  几张床榻贴着墙壁并排着。各自挂着帐子。听着呜呜的哭泣声,玉钏儿迷惑的问,“姐,怎么了?”
  金钏儿撇嘴道:“这蹄子傻了呗。心里喜欢着三爷,又不去争。这都好些年了呢!刚才我和她在里屋里听老爷说,三爷想娶宝姑娘。府里这边要定下来。不再挑别人家的姑娘。接着,就看薛姨妈的意思。”
  彩云在被窝里笑道:“争什么啊?宝姑娘呢。金钏儿,你还真敢说!”
  金钏儿就笑,“你瞎扯什么。我又没说和宝姑娘争?你还真敢想。三爷往日不是常来我们这里顽?除了三爷屋里的如意,论亲近,排都排她了。彩霞,你去不去和三爷说?三爷都要去江南,天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你要不去,我可就代你去了。”
  彩云咯咯的笑。
  玉钏儿笑道:“好了。人家伤心着呢。你们俩还打趣她。这也是能代替的?欺负老实人啊。”
  彩霞禁不住破涕而笑,从被窝里钻出来,道:“再编排我,我撕烂你们几个浪蹄子的嘴。”
  一屋子的丫鬟哄笑。
  彩霞看着落在屋里淡淡的月华,呆呆的。


第二百六十七章 传开
  王夫人得到贾政的消息,第二天就带着贴身的大丫鬟们到王府拜访。在二嫂子何夫人那里得到准确的消息:王子腾同意贾环娶薛家之女。
  但王夫人并不甘心。她还是不大相信。按照她的理解,少不得要刁难一回。谁让贾环之前举报她哥哥?或者,指定人家联姻。怎么可能顺着贾环的意思来?
  晚间时分,王子腾回来。在外头的堂屋中见了两个客人后,听大儿子王承嗣说姑妈来了,便到内宅相见。
  听王夫人说明来意,王子腾就笑起来,“我要是给他配个公主,你怕是也不愿意?日后妹夫的家产算谁的?再者,以贾环的能力,放眼这京城内,又有谁比他更有前途呢?我何须推他出去联姻?”
  国朝的驸马如汉唐时期,可以出仕,不影响政治前程。比如大将军卫青就是娶的长公主、唐朝的宰相于琮。这一点不像明朝。明朝娶了公主的驸马此生就是做米虫,仕途中断。
  王夫人明白过来。
  如果贾环娶的是她妹妹的女儿,算是四大家族内部的联姻,但她要保住宝玉日后的地位,就很容易。薛家已经没落了。
  “到底是哥哥看的长远。”
  王子腾笑着摆摆手。
  …
  …
  王夫人得了准信,坐马车回贾府。第二天上午,贾母上房处的花厅中,内眷们聚在一起说着话。
  宝玉、迎春、探春、惜春都在贾母跟前。初秋的阳光落在庭院中,鸟鸣啾啾。
  主位上的贾母轻拍着椅子扶手,叹口气,“不知道我那个外孙女到了扬州没有?”
  黛玉、贾琏六月二十九日从贾府出发前往江南,今天已经是七月二十日。差不多有一个月。
  提前黛玉的话题,内眷们的脸上都流露出一些感伤的神色。
  宝玉脸上的担心尤甚。就差在脸上写着“挂念”二字。
  王熙凤心里也有些念着丈夫贾琏,开口笑道:“有运河,一个月的时间应该能到。老祖宗,林姑爷吉人天相,或是一时危急,总会化险为夷的。”
  邢夫人、王夫人、李纨都附和了几句。
  贾母情绪稍微好了一些,笑呵呵的从鸳鸯手里的点心盘中捡块奶油松瓤卷酥。
  王夫人见气氛不错,道:“说起江南。我这里倒是有一件事。环哥儿打算过几天去金陵读书。他的婚事要先定下来。他中意薛姨妈的女儿。我和老爷都是同意的。看老太太的意思。”
  这话说出来,顿时满屋子都变得安静下来。
  三爷想娶宝姑娘?这是从何说起啊!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呢?
  知道贾环心思的探春诧异的张张嘴唇。她还可惜着呢。三弟弟就谋划完成了?她心思通透,一听王夫人说都同意,就知道贾环已经打通关节。
  宝玉撇撇嘴。心道:环老三那样的人,真是玷污了宝姐姐。他心里最喜欢林妹妹,但也有些仰慕宝姐姐的风姿。
  王熙凤惊讶的挑挑柳叶眉。薛姨妈能同意?前些时候,三爷可是把薛大爷送进去了。
  贾母奇怪的看二儿媳妇一眼,见她是认真的神色,沉吟着道:“太太打算怎么定下来?伤了亲戚情分就不好。”
  贾家要是强压薛姨妈,薛姨妈怕是要搬出去住吧?
  她对王夫人说的是贾环自己的要求有点不满。但她本来对贾环的婚事并不怎么上心。想想也就由他去。
  王夫人道:“家里这边先定下来,等一段时间姨妈气消了,我再正式的和姨妈提起。”
  贾母便点点头。这是稳妥的做法。“也好。”
  王熙凤丹凤眼中闪过一抹沉思。她听说环兄弟最近带着学生、蓉哥儿、蔷哥儿在搞碧雪膏的销售,据说很火爆。
  …
  …
  环三爷想要娶宝姑娘的消息很快就在贾府内传开。贾府上下反应不一。谁都知道一个多月前,三爷把薛大爷送到监狱里去了。
  有的看好,有的不看好。
  但然并卵。这并没有什么影响。贾环还是在按照自己的步调推动这件事。
  顺带着传开的还有贾环要去金陵读书的消息。贾环的老师在金陵当闲官:礼部侍郎。有空闲时间教授他。
  贾家的祖籍在金陵。贾环作为贾家外头主事的主子之一要去金陵。贾母有事情要交代贾环。贾家在金陵一堆故旧、亲朋好友。该有的礼节必须有。
  李纨也动了心思,想让贾环帮忙带一封家信回金陵。她有段时间没和家里通信了。不知道父亲、母亲是否安好?
  彩霞犹豫了两天,在府里的风声渐起之时,下定决心去找三爷说说话。
  但贾母、李纨、彩霞都没找着贾环。贾环下午时分并不在家。他和贾蓉打听到消息,大明宫内相戴权今天回府,早早的就去城东的戴府等着。
  宫中的大局虽然定下来,但善后的事情还是要做。他在给王子腾背锅。
  天色渐渐的暗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