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单说,对青美人的“危害”,认识不足。所以,当尹言和贾环的意见,重叠在:惩处永昌公主,分歧在:是否杀青美人时,杨皇后,要怎么选择?
  她愿不愿意,为一个不重要的青美人,引发天子的不快?
  如果,杨皇后是武后那样的狠人,青美人现在已经死了!而杨皇后是什么性格呢?如果,尹言追随杨皇后多年,杨皇后肯定听他的建议。而不是,去想贾环说的有没有道理。
  但是,如果,终究只是如果。
  …
  …
  蜀王等杨皇后想了想,再道:“母后,贾环说,他想请母后得便,在天子面前帮他美言几句,他还是想请天子为他和他表妹赐婚。”
  贾环的思路,实在是太为杨皇后着想。而这个“请求”给出来,顿时让杨皇后心中疑虑尽去。同时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杨皇后心中作出选择。
  杨皇后展颜轻笑,“呵,他倒是多情很!我是人间惆怅客。可是苦了人家姑娘等他多年啊!”点点头,“我知道了。”
  …
  …
  自三月十一日晚,雍治天子昏迷,杨皇后成为夺嫡之局的焦点人物韩谨,尹言,贾环,都意识到这一点。三人分别在杨皇后面前运作。暗斗!
  暗斗的结果,将在不久的将来,深刻的影响到最终的结局。
  三月十四日,万众瞩目的雍治十七年的殿试结束。但是,结果并没有立即在十五日清晨公布。
  以华墨为首的十二名读卷官,确定名次后,带着皇榜,前往西苑,请天子最终定夺。而雍治天子经过四天的调养,已经恢复少许,召见重臣,开御前会议。
  这一刻,西苑中,汇聚着朝堂群臣,皇室、权贵,京中新科进士们的目光。但,众人所关注的焦点,却是不尽相同。


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苑中
  清晨的朝阳洒落在西苑精美的楼阁、殿宇中。十二名读卷官进至含元殿,在殿外的朝房中等候。
  稍后,天子宣旨,令华、卫、宋三位大学士并纪兴生、白璋、曾缙觐见。
  其余六名大臣:吏部尚书殷鹏、户部尚书赵鹤龄,会试的副主考官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汪璘,国子监祭酒魏源质,左都御史张安博,礼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萧丕在朝房中继续等候。
  殷鹏笑道:“张中丞,你们书院教的好弟子啊。以我之见,罗向阳当为状元!”
  殷尚书这是实话。他昨天判卷时,就力荐罗向阳,但是,华相不可能为闻到书院点一个状元。天子在西苑养病,连殿试都没有出席,此次到西苑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雍治十七年己未科殿试,前三名分别是:瞿炜,罗向阳,袁枚。
  天子根本没有精力去更改殿试的成绩。今天觐见,其实朝臣们都一个共识,这是三位大学士们需要在天子面前提出来的:天子昏迷,这件事,必须要有人负责。
  这是等会御前会议的重点。
  张安博72岁,须发皆白,温和的道:“殷大人过誉了。”他性情宽厚。
  张伯玉天下名儒,殿试阅卷,肯定有他一席之地。但,天子并不喜欢他。此时,并没有召见这位朝廷重臣。若是以朝廷的人望来排名,山长的排位是很高的。山长宦海多年,闻道书院体系的旗帜,还有残余的何党的支持。
  朝房中,几名大臣交谈着。翰林院侍讲学士汪璘微笑摇头。他和纪兴生有旧,准备推其侄儿会试第七名的纪时春进三鼎甲。奈何,华相反对,未能成功。
  似乎,二月底的那场常朝后,纪兴生因顶了华墨几句,和华墨的关系就变得差了。
  …
  …
  十二名朝臣抵达西苑时,京城中各处,目光都是汇聚。
  晋王乔装在,宣武门大街的一处酒楼喝酒,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等待着最新的消息。他虽说无力改变局势,只能旁观。但,作为夺嫡之局的当事人之一,他如何不关注最新的消息?
  国本之事,近来京中有些传闻,不知道会不会在这时提起。
  …
  …
  棋盘街后的六部衙门汇聚区。礼部衙门中,礼部郎中尹言在自己的公房中喝着茶,内心里推演着西苑里的情况。
  没有迹象表明,这次觐见会出事。按理说,应该是平稳走流程,但他直觉,会出大事。
  当然,他胸有成竹。
  …
  …
  荆园中,楚王在韩秀才的小院中,正由韩秀才陪着饮酒,等待着最新消息。
  歌姬弹奏着琵琶助兴。
  楚王看看一脸平静,自斟自饮,不亦乐乎的韩谨,欲言又止。
  韩谨笑一笑,自信的道:“殿下放心,今日定叫殿下得偿所愿。至少,也要将优势转化为声势。”
  楚王脸上露出笑容,举杯道:“本王再敬韩先生一杯。诸位共饮。”
  韩谨,罗子车,童正言,黎宽,彭鏊纷纷举杯。气氛热烈。
  …
  …
  贾府,北园中。
  贾环、庞泽、乔如松三人在前院的一处小院中喝茶,等着西苑中最新的消息。
  相信,京城中,如他们这般的还有很多人。打铁要趁热!不说天子病中,是不是有立太子的心思。只说,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谁知道天子什么时候挂掉?
  夺嫡各方的牌都要翻出来。谁都不会留手。抢得一线先机,说不定就是胜机。
  只不过,雍治天子现在在病中,谁会先跳出来当出头鸟呢?
  贾环心里不断的盘算,坐在椅子中,喝着茶。神情镇定。这是他一贯的风格。该做的事,他已经做了。现在就等结果。
  庞泽,乔如松都参与讨论贾环的计划。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贾环不可能喜欢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个人搞定所有事的风格,而是喜欢团队、集体的风格。
  一人智短,众人智长!集体智慧、头脑风暴,这才是他所喜欢的方式。他与别人的区别在于,雍治九年的水灾,给了他一个可以绝对信任的团队。
  庞泽有一点紧张,破局之路,他一开始就紧张,实在是事关重大,道:“子玉,蜀王那边不会有问题吧?他能不能完整的向杨皇后转达你的意思?”
  隔着蜀王去想杨皇后传话,要想达到最大的效果,其实最好是说服蜀王在潜意识里赞同贾环的观点。
  贾环沉吟一会,“问题不大。”
  乔如松看看两人,道:“如果西苑的剧情按照我们的剧本走,那么,第一阶段的搅局计划就是成功的。我们成功破局的把握,就增加三成。”
  …
  …
  含元殿中,空气微微有些闷。天子还在养病,见不得风。门窗紧闭。华墨为首,带领群臣,行至后殿正室中。
  雍治天子卧在床榻上,盖着被子。身边杨皇后正在坐在床榻上服侍,端着汤碗,里面是人参汤,提神用的。太监总管许彦在床边站立。他跟着天子很多年,天子一个眼神,他就能知道天子想说什么。为天子传话。
  殿中,竖排蜡烛点燃,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另有数名太监、宫女在场。
  然而,朝阳无法穿透殿中厚厚的帷幕。这里似乎充满了枯槁、衰败、行将就木的灰暗气息。
  这一切,让经历了整个雍治朝的大臣们,心中感慨。当年,那个兵变上位的天子,励精图治的天子,杀伐果断、行事严苛、酷烈的天子,快要走到生命的末期。
  朝政,在此时,鲜明的向群臣们昭示,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末期!或许,将伴随着剧烈的动荡。
  华墨带着群臣叩首,大声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子们响亮的声音,响彻在寝殿中。雍治天子平躺在床榻上,侧着头,虚弱的回答道:“平身。”声音很轻。
  六名大臣起身。
  华墨呈上此次殿试的成绩,简单的说了两句。该吵的架,大臣们昨晚在皇城里就吵了。今天拿到这里来的名单,就是最终结果。雍治天子很简单的扫了一眼,道:“准!”
  然后,场面便冷了几秒。
  虎老威犹在。提出追求责任的话头,说不定会触怒天子。因为,天子是御青美人时昏迷的。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属于桃色新闻。遣词造句,必须得小心些。别惹恼了天子,还不自知。
  华墨正在肚子里酝酿字句时,这时,刑部尚书白璋上前半步,出列,奏道:“陛下,近日有御史奏事。晋王十一日晚听闻陛下生病,脸露喜色。臣奏请陛下得知,恳请陛下严惩晋王!”
  殿中一阵寂然。
  朝廷重臣们,肯定不会轻易的表露自己的情绪。即便此刻惊讶着,都在各自的肚子里
  显然,楚王系率先开球。事实上,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这是个很玄学的问题。谁都说不清楚。
  雍治天子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放在锦被上的右手,因为气愤,微微的颤抖。


第七百二十九章 谁主沉浮(中)——华墨
  白尚书的话,显然起到了很好的刺激效果:晋王不当人子。有听到父亲生病,还脸露喜色的吗?至于,天子是不是会被气的生病,这就不在白尚书的考虑范围中。
  刑部尚书白璋很早就表露态度支持楚王为太子。所以,在去年年度,晋王被削爵之后,朝廷上不少朝臣都靠近白尚书。他想到军机处中,并非只是做白日梦,而是确实有一定的实力支撑。
  这份支撑,亦让他得以在此时,进入到含元殿中的寝殿,参加御前召见。
  而,比如礼部尚书曾缙,能进到殿中来,只是因为他是今年会试的主考官。
  “陛下…”杨皇后软语呼喊,连忙安抚着雍治天子的情绪。她的手给天子握着,感觉到有些天子在用力。
  太监总管许彦很不满的看了白尚书一眼。天子若驾崩,他的好日子便到头。他和天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而卫弘、宋溥、纪兴生、曾缙对此事并不表态。这是很明显事情,楚王党和晋王在“争斗”。他们都是中立派,并没有必要在此时,反驳白璋。
  其实,要反驳白璋很容易。只要说他是楚王的党羽就行。他攻讦晋王的效果要削弱80%。但是,读书人的事情…,如孔乙己说的: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君子群而不党!没有人,会公开承认自己是有党的。像欧阳修那样承认自己有党的,实在是文坛盟主,政坛小白!白尚书屡次帮着楚王说话,这并不是他是楚王党的根据。他可以扯出一大堆合理的理由来!
  白尚书在御前,如此直白、赤——裸——裸的攻击,直接赤膊上阵,直指问题核心,在朝争中,很是罕见!
  这正说明,雍治天子行将就木,让臣子们的胆子变的大了。而,这在今天的含元殿中,是正确的,效益最大的做法。因为,天子在病榻上召见群臣。这个时候,天子根本没有精力去看群臣们你来我往的“精彩战斗”。
  生过病的人都知道,人在病中根本不想思考。说生病了,智商就下降有点过,但绝对更容易被外界影响。简单,直白的语言,在此时是最为有效的。
  白尚书上来,对晋王就是一记“杀招”!
  当朝领班军机大臣,华墨冷冷的瞪了白璋一眼。再向作揖行礼,道:“陛下,此事真伪尚不知。御史风闻奏事而已。可令有司查证。请陛下保重龙体!”又神情不善的训斥白璋,“东宫属谁,圣心独运!此非人臣可以言之。白仲玉慎言。否则,休怪本官弹劾你居心叵测,妄测圣心!”
  白璋有点诧异的看了华墨一眼。华墨的态度让他费解。此公并非晋王党人!但,被宰辅在御前当面训斥,只能无奈的退回班次中。若是天子震怒之下,下旨处罚晋王,则大局可定啊!
  白尚书自是不知道,三月十一日后,尹言去见过华大学士,开门见山:“一朝天子一朝臣。华相位极人臣,若天子驾崩,纵观史书,华相还能坐稳领班军机大臣的位置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翻翻明史,就知道怎么回事。杨廷和,三朝元老,保嘉靖入主皇宫,嘉靖三年,致仕回乡。隆庆新政,高拱先生风光无限。等万历皇帝登基,不久之后,他就被张先生给阴掉。
  其中更深刻的历史规律,人性,权力分配原则,就不必细说。新帝登基,首辅基本会换人。华墨,此时就是领班军机大臣!他是属于肯定会被新帝换掉的大臣!
  所以,华大学士的立场,很清晰、坚定:他必须要保雍治天子。保皇党!
  …
  …
  卫弘、纪兴生两人心中各自摇头。楚王党这样的风格,让人心里不大喜欢。想想白璋的行为,是不是在背后,挑唆、告状?这两位是明眼人!
  别看,白尚书一脸悻悻的退下,被华大学士斥退。但是,到底是让楚王得手了。天子对晋王印象大坏。
  然而,两位朝堂大佬不知道韩谨此刻在荆园里对楚王吹的牛逼:今日定叫殿下得偿所愿。至少,也要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天子虽然对晋王印象大坏,但并没有立即下诏处置晋王。若是用足球场上的比喻来说,叫做得势不得分!
  换言之,韩秀才的牛皮吹破了!
  按照楚王党的剧本中,今天御前会议有两件事。第一,再次攻讦晋王。奠定胜局。第二,查处永昌公主,让她背锅。然而,白璋出手后,没有料到一向在夺嫡中中立的华墨会突然出言“维护”晋王。
  剧本,第一次出现了偏差!
  …
  …
  华墨的话,让雍治天子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些,虚弱的道:“查!”语气坚定。雍治天子的性格,御下极严,当年有刻薄寡恩之名,手段冷厉。他怎么可能容忍儿子(别人)冒犯他?
  华墨躬身领旨。
  再道:“陛下,前日永昌公主与三等辅国公宁浮有染,中外群情汹涌,臣请斩宁浮,以平息众怒。再有,永昌公主府中丢失御赐玉观音,臣请缨调查此案。”
  礼部尚书曾缙心中为华墨叫一声好。对永昌公主,秋后算账,是朝臣们的共识!天子之尊,他出事,必须要有人对此负责。华墨此时惩处永昌公主的“借口”,找的很好。很好的避免刺激到天子。
  雍治天子沉默不语。
  卫弘,宋溥,纪兴生,白璋,曾缙五人同时躬身,奏道:“臣等请陛下查永昌公主。”
  雍治天子内心中有些挣扎。他不愿意处罚为他进献美人的永昌公主。但是,偏头,看着一排、齐刷刷出声的朝廷重臣们,妥协道:“可。”说着,闭上眼睛。
  一旁的太监总管许彦,眼睛有些湿润。他感受到了天子的无力感。心想:若是天子三十岁时,这些大臣们敢这样行事?即便是正确的,态度应该要委婉些吧?
  “臣遵旨。”华墨领旨,带着群臣三呼万岁,退出含元殿的寝殿。
  群臣们一致认定,要永昌公主为天子昏倒负责任。但华墨要亲自调查永昌公主犯的玉观音案,还是出乎意料的。规格太高。至于,斩宁浮,这只是件小事。庙堂大佬们,不会关注一个小小的勋贵的生死!
  不得不说,尹言的预感是正确的:他预感今天的觐见会出大事。然而,所谓的大事是什么,恐怕是尹言自己都没料到。
  华墨雍治十五年底返京执政,但是,他的资历、评价,都不高。很多人并不怕他。比如,刚才白尚书就敢抢在华大学士之前说话。换成谢旋,何朔,白璋敢吗?还想不想在江(朝)湖(堂)上混?
  一言蔽之,华大学士威望不足!
  现在,华大学士拿到了一个大案的主审权,他真的只是查查永昌公主的破事吗?图样图森破!
  剧本,第二次出现偏差!
  天下如棋。但,棋局中所有人的举动,谁能全部料得到?天高不算高。人心最高!
  他们并非都是游戏中傻愣愣的怪物,等着被砍,被拿经验,爆装备。都很有想法的!比如,尹言说动华墨当保皇党,但没有想到华大学士的野望、想法。
  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
  寝殿中,烛光跳跃了一下。寂然无声。
  一小会的召见,即便有参汤提神,还是耗尽雍治天子所有的精力。他感觉异常的疲倦,
  杨皇后细心、温柔的服侍天子,帮天子调整睡姿,擦拭嘴角,盖着被子。
  雍治天子很疲倦,但心里的情绪,让他睡不着,道:“燕燕,你去吧。朕一个人静静。”见杨皇后欲言又止,禁不住问道:“燕燕,你有事要说?”
  杨皇后退开少许,道:“陛下昏迷后,臣妾将青美人扣在含元殿东偏殿中。请陛下决断!如此处置青美人。”
  雍治天子长长的叹口气,“燕燕,不关她的事。”
  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雍治天子对大臣们的套路还是很了解的。当然,在病中,思路有点慢。他肯定,落在朝臣们手中的永昌公主无法再向他进献美人。那么,就这么将青美人杀了,他日后还能得到相似的美人吗?
  杨皇后一愣,旋即一笑,道:“臣妾知道了。”心中,多少有些庆幸听了贾环的建议。
  贾环的请求,她还真的认真的考虑啊!
  …
  …
  觐见天子的结果,很快在含元殿的朝房中被其余六名大臣们得知。再向京城中传开。


第七百三十章 牛皮吹破后
  来自西苑中的消息传得飞快。
  宣武门大街的一家中档酒楼的二楼包间中,晋王看着纸条上的消息,坐在桌子边,猛的灌下一口酒。
  五味杂陈啊!
  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坐过山车般的刺激感,让晋王很难准确的说出他心中的感受。
  是为在天子心中的印象进一步恶化而感到担忧,还是为最终没有被立即处罚而高兴?或者,应该恼怒他那位八弟恶毒的计划:竟然污蔑他。
  但不管怎么样,他或许应该做出一点改变了。并非所有人都放弃他。他何必坐着等死?
  他可以有样学样。比如,和杨皇后接触,许诺条件。比如,上书天子,表示孝心等等。就算晚一步,总不会于事无补吧?
  晋王喝下最后一口酒,走出酒楼。
  在死亡的重压之下,这位心灵饱受折磨的皇子,不得不振作精神,继续前行。前途漆黑无光。
  …
  …
  礼部衙门中,尹言在临近中午时,收到宋溥宋大学士派人给他送来的消息。
  当即,尹言就意识到不对。作为顶级的谋士,见微知著。或许,华大学士准备搞事情。就是不知道,这对于夺嫡之局,有没有影响?
  事情,超脱于他意料之外!局势变得混乱。
  尹言紧锁眉头。
  他意识到,有点不大对头。这种混乱的局面,对三方中谁最为有利?
  …
  …
  不提晋王和尹言的反应,荆园之中,因为距离,收到消息时,比城中略晚。
  朝廷大臣们出了西苑后,便有礼部尚书曾缙安排礼部官员到长安左门处张贴皇榜,公布殿试成绩,免得满城士子久等。罗向阳,乔如松,纪澄,沈迁,袁枚等人都在此处等候。随后,长安左门处,人声鼎沸,各种庆贺声、欢笑声不断。
  而此时,自西苑的消息快马送到外城东的荆园中。从朝阳门出门,到荆园约有十里路。
  韩谨的小院里,阳春三月的风光,是很美的:湖光山色,台榭楼阁。更有美人弹奏,美酒怡人。
  然而,气氛,却颇有些尴尬!
  就在不久前,韩秀才在楚王面前保证:今日定叫殿下得偿所愿。至少,也要将优势转化为胜势。但,现在呢?华墨出声缓和,天子虽怒,但只是要锦衣卫去查。
  这远远低于众人的心理预期!
  楚王宁瀚坐在精致的长案后。长案上,放着两碟小菜,一壶美酒。并一只果盘。楚王此时的神情微微有些沉重,努力的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将失望之色表露出来。但是,一个23岁的年轻人,如何做到情绪不外露?
  黎宽,彭鏊两个翰林都看得出来,楚王心中的失望,同时还有隐约的不满。
  但,这一刻,两人并没有取代韩谨在楚王身边地位的想法。前些天,韩秀才的表演,让他们意识到其中的差距。楚王面对的对手,智商很高的。
  当然,这种情绪,并不妨碍两人看韩谨的“笑话”。哈哈!牛皮吹破了!
  罗子车,童正言两人微微低头。很尴尬。刚才笑的多么欢畅,现在就有多么难堪。
  韩谨深深的吸一口气,压住负面情绪,勉强的道:“殿下不要忧虑。晋王在天子印象中变的很差,这就是殿下的机会。容我再思虑几日,为殿下筹划。”
  楚王挤出几丝笑容,道:“有劳韩先生了。”共饮一杯酒,独自离开。韩秀才的小院在北湖的东侧。楚王自东向西,坐船回北湖西侧的书房。小船轻快的行驶在湖面上,楚王对身边的大太监贺太监道:“韩秀才,不行啊!”
  贺太监一脸的震惊,连忙低下头。这…,殿下这得多失望,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楚王离开后,黎宽,彭鏊随即告辞。
  罗子车,童正言两人看向呆坐着的韩谨,“韩兄…,现在,怎么办?”这时,歌姬们早就退下去。
  韩谨长长的叹一口气,“我想想吧。”喝一口酒。呛了一下,剧烈的咳嗽起来,大量的酒水沾在他精美的白色文士衫上。罗子车,童正言两人连忙起身,准备过去给韩谨顺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