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主家里的余粮,可不愿意贱卖。
  于此同时,城中副将府中,一名外貌俊伟的中年男子正在独自对月小酌。窗外,月影穿梭在云层间,落在他刀锋般雕刻的五官上。他刚接到下属的禀报,西征都转运使、左参议贾环已经抵达敦煌。
  他,正是在朝廷西征大军抵达前,稳定敦煌、瓜州一线形势的龙骧营参将苗骐。齐驰抵达敦煌后,以功晋升副将。下辖龙骧营、哈密卫、沙州左军营,计二万人。
  苗骐捏着酒杯,自语道:“贾环…”随即,思路转到瓜州前线的齐驰身上。
  …
  …
  敦煌与瓜州相距200里左右。贾环在傍晚左右抵达敦煌。程攸稍后便将消息,夹在公文中,传递给身在瓜州的齐驰。
  晚间10点许,齐驰正在军帐中泡脚。帐外寒风呼啸着。塞外天气寒冷。
  而寒冷的天气,亦意味着大战不远。草原上,历来是秋季大规模用兵最合适。冬季不宜大战。
  齐驰一身轻裘,坐在椅中,翻阅着公文。这时,曾季高从帐外进来,看一看正在泡脚的总督,道:“大帅,贾子玉抵达敦煌了。他的粮草筹备,还差七万石。准备在敦煌购买。”
  齐驰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道:“子玉来的正是时候啊!”
  曾季高微怔。他感觉到大帅的信心似乎有所提升。但军需官至前线,于此时的大局,能有什么用?
  曾季高有些不解。但并没有问出来。聊几句军需筹备的情况:因发行西域债,得银元3千万,暂时军中用度充足。贾环,胡炽准备的很充分。
  稍后,便告辞离开。


第七百七十七章 拔野古孝德
  敦煌、瓜州都是位于沙漠中的绿洲。瓜州位于疏勒河旁,北面便是北山山脉,将之与哈密、柔远等地阻隔。
  如此地形,除却人的因素,春季时龟兹失守,局势崩溃后,敦煌、瓜州一线能守住,并非无因。
  北山山脉,东至弱水西岸,西南楔入罗布泊洼地东缘,南起疏勒河北岸戈壁残丘,北迄阿尔泰山脉(今中蒙边境)。最高峰2583米。山中气候寒冷,降雨量少。无常年的河流、湖泊。暴雨后,干河床、洼地会有积水。
  同时,低洼地带有泉水,以此而形成绿洲。常见的植被有假木贼、霸王、麻黄、小盐生草、针茅、锦鸡儿、蒿属等。北山这里的植被覆盖度极小。但比之周边的荒漠地区强太多,依旧是重要的牧场。
  八月十三日的夜晚,棕色的北山荒漠中一处小绿洲左近,遍布着军营。各种旗帜飘扬。
  若是有周军的精锐斥候在此,即刻可分辨出来,这是拔野古的本部骑兵和联军。以旗帜分辨,共二十旗,计二十万人。
  明朝末年,女真崛起于长白山、辽东。寇掠中原。神州几近陆沦。周太祖起兵于江西,据有江南,驱逐鞑虏,光复山河。而塞外蛮族,曾臣服于女真。被编为旗兵。深受女真影响。
  故其军事编制以旗兵编练。集军事、生产、政治于一体。但,将一旗的基准人数扩展为万人。领兵者称都统。基本都是各族的大将充任。同时,因周朝兵锋强盛,胜多败少。草原蛮族并无火器部队,俱是骑兵。故复旧元制:旗中下设千户、百户、十夫长。
  中军大帐中,十几名胡将正围聚在一起饮酒、晚宴。篝火熊熊。烤羊金黄,酥脆,油脂滴落在松香木上。羊奶酒一碗碗的被倒出来。空气中飘着奶香。
  今晚坐在这里用餐的都是拔野古的本部将领,和关系比较亲近的胡将。如:同罗、薛延、回纥等部的大将。
  居中而坐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约五十多岁。须发、眉毛皆是半白。穿着一身绿绫长衫,坐在案几后,目光平静、沉稳。这是拔野古部的王族拔野古土门。
  而外界盛传的拔野古领兵的首领拔野古孝德,则是坐在他的左手下侧。其实,拔野古孝德今年不过15岁,虽然骑射俱佳,但如何能统领大军?
  胡儿性情狡诈,并非虚言。拔野古孝德被推到台前,是故布疑阵。
  雍治十六年秋。榆林总兵王子腾率麾下精兵4万人出塞,进击漠南的察哈尔部。斩首一万二千人。打得察哈尔部元气大伤,远遁漠北。拔野古孝德所属的部落,隶属于察哈尔部。追随着迁往漠北。
  然而,拔野古孝德得到雄踞在漠北的拔野古部伊林可汗第三女宛国公主的青睐。由此得以提拔重用。
  雍治十七年,拔野古部联络同罗、薛延、回纥,进击北庭,征服铁勒诸部。随即越过天山,在天山南麓,与大周会战,继而夺取龟兹。以四部的实力,并不足以征服西域全境。
  然而,周失其鹿,群雄竞逐。雍治十七年、十八年,西域全境战乱不休。而撅取击败周朝最大利益的拔野古联军,则是试图夺取周朝在西域最后的据点:敦煌、瓜州。
  第一,这里的水土丰美,人文荟萃,可作为养兵之地。
  第二,战略上将周军逼回到嘉峪关。拔野古部可以放心的与察哈尔、仆骨、喀尔喀等部竞逐草原霸权。
  拔野古土门大口饮着马奶酒,胡须上沾着酒渍,左手抓着羊腿,咀嚼着烤羊。听着诸将议论,即将到来的大战。诸将都在请缨出战。夺取头功。
  一名胡将谨慎的道:“周人火器犀利,我等不可轻敌。”几番大战,都是有额外的原因,才得以取胜。骑射对火器,只有射程和机动的优势。
  旁边的一名大鼻子胡将哂笑道:“婆实,你的胆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小?我等联军,跨越北山击败周人,轻松的很。你还是忧虑你们同罗部能否抢到足够的汉人女子吧。”
  帐中诸将大笑,“哈哈!”
  拔野古孝德脸上露出残忍的笑容。那晚,远赴漠北前,他就起誓,一定要让周人尝到他心中的痛苦。自攻进西域以来,他杀戮甚多。
  拔野古土门微笑着道:“婆实的担忧有道理。莫贺的勇气同样值得鼓励。诸将大可放心,我们无需和周人硬碰硬。姑墨之战就是如此。”说着目光看向婆实。
  姑墨之战就是天山之南的决战。当时,铁勒骑兵反叛,拔野古部得以击败京营的战役。
  同罗部的大将婆实心中松口气,低下头,道:“台吉高见。”
  拔野古土门笑着举杯。
  十几名胡将纷纷举杯,脸上不约而同的浮起会心的笑容,“呵呵。”姑墨、龟兹都是如此取得突破。而敦煌、瓜州,同样是胡汉杂居。以吐谷浑、月氏、羌人为主。
  …
  …
  夜晚很快就过去了。相比于,西域之地在八月的寒冷,京中气候要温和的多。
  金秋八月,桂子飘香。
  左都御史张安博起床后,在厅中问着来问候他的儿子,“伯苗,子玉可有信件来?”
  张承剑胖乎乎的,穿着一袭青衫直裰,笑着道:“父亲,他哪里有空写信来京中。倒是家书去了好几封。”临阵前,还惦记着家中美人,子玉这做派,真是多情种子,名满天下的贾探花!
  张安博温和的一笑,点点头,道:“算算时间,他该到了。”朝廷中的公文,他自然是知道。
  张承剑微微沉吟着。父亲的话中充满了担忧。
  想也是,书院最杰出的弟子,选择了去军中效力。开启仕途。而不是安稳的等待雍治天子死去。军中效力,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在如今西域的形势下。最近朝廷的公文中,可以感受到西域大战将起,这如何不让人担忧?
  张安博和长子聊了几句,吃过饭,心事重重的出门上朝。
  宦海多年,他已经感受到一种风雨飘摇,王朝末路的感觉。外有强敌征战,内有民乱迭起,矛盾尖锐。雍治天子当早死。否则,朝廷在这种状态下,持续的越久,局面将会越发的崩坏。
  …
  …
  敦煌城,晨曦洒落。
  贾环清早起来,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会,做做广播体操,活动手脚。而后,驿站的小吏送来早餐,一碗稀粥,几个白面馒头。
  敦煌只是小城,驿站不大。贾环吃早饭时,可以听见隔壁院落中官员和家眷的对话。
  “老爷,奴家想家了。什么时候能离开这里?”
  “老爷我人都在敦煌,你要去哪里?留着吧!”
  诸如此类的对话。透着一股逃离的冲——动,以及停留在此的无奈,对前途的迷茫。西域全境二十八州府、军镇,官吏数千人。但,撤离到敦煌的大部分是原龟兹镇的官吏。西域大乱,许多周朝委任的官吏都被杀死。
  周随明制。地方官守土有责。不允许逃跑,但有为国尽忠而已。否则,事后朝廷一定会追究责任。
  而龟兹镇中的官吏能撤出来,还是西域总兵牛继宗的命令。他决意在龟兹死守,一雪前耻。将文官、西域的各种资料、文册全部迁移至敦煌,保留种子。
  贾环沉吟着,小口喝着粥。
  或许,这是整个敦煌城中官吏阶层的某种想法。毕竟,京营不败的神话,在西域已经打破。而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仅仅是武器。换言之,此时,大周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
  然而,前线的事情,贾环无瑕关注。他对军事亦不懂。他的注意力都在今天晚上的酒宴上:粮草筹备,还差7万石。他手中有银元,但能否以合适的价格购买到粮食呢?
  正想着时,长随钱槐从门口进来,手里拿着一张请帖,道:“三爷,汪学士来递拜帖,约你中午在城中酒楼吃酒。”
  贾环放下粥碗,接过拜帖,微微有些诧异。前翰林院侍讲学士汪璘约他在归云楼中吃酒。
  同为翰林一脉,相逢在西域,吃一杯酒,理所当然。但,他到敦煌,满城风雨,汪璘此时约他见面吃酒,难道仅仅是吃酒吗?答案不问可知。
  汪学士如今被贬为西域布政司经历(从六品),很多内幕消息,都很难知道。
  他所奇怪的正是汪璘将要和他谈什么事情。
  “你拿我的帖子去回复。”贾环卧室里,拿出笔墨,在自己的名帖上写下回复,令钱槐送过去。
  …
  …
  敦煌城内,只有两条主干道,官府衙门,酒楼俱在这两条街上。其余则是大大小小的街巷,杂乱的分布在城中。
  贾环从城南的驿站出来,身边带着钱槐和黄观。庞泽还在驿馆中休息。沈迁早早的出门,查看周边的山川地理,拜会熟人。庆国公府世代勋贵,在西域军中,亦有不少故旧。
  十四日,敦煌城中中秋节的气氛并不是很浓。微风吹拂着街道上药铺的旌旗。旗角卷动,咧咧作响。战争的步伐临近。冲淡了节日的气氛。街肆上,随处可见高鼻子,蓝眼睛的胡人。俱是穿着胡服。令城中充满了异域风情。
  “三爷,你快看。好大的胖子!”
  贾环顺着钱槐手指的方向看去,正好看见一名肥胖如猪的胡人乘坐在软舆上,招摇过市。
  软舆的伞盖呈圆形,遮着太阳。软舆前跟着两名婀娜俏丽的汉女。两名胡服武士带着弯刀开道,软舆后跟着七八名陪着弓箭、腰刀的胡儿,神情倨傲。
  贾环微微皱眉。心中不喜。敦煌到底是汉地,还是胡地?胡儿竟敢当街耀武扬威?


第七百七十八章 盟友
  贾环心中不快,但不至于在大街上,逮着一个路人甲去怼!
  雍治十四年,何大学士在京中收乌孙王子侍卫,连坐二十余人,尽斩于西市,遣使问罪乌孙国王。自此,胡儿在大周各地恪守周律,不敢嚣张。
  所以,敦煌城中,这种胡焰嚣张的风气,必然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简而言之,有势力支持!
  贾环一行一路步行到归云楼。汪璘早就在酒楼二楼订好雅间。
  汪学士是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文士装束,容貌普通,身材微矮,身上带着很儒雅得的气质。
  汪璘拱手一礼,笑呵呵的道:“在下冒昧的请贾探花一聚,勿怪。请!”伸手邀请贾环落座。
  跟在贾环身边的钱槐忍不住心中感叹:三爷在京中、在金陵何其的风光。但自开始西行以来,仿佛泯然众人矣!胡钱王审视;曾幕僚矜高;商游击圆滑;程幕僚冷淡。直到此刻,才有昔日“天涯到处有逢迎”的感觉。
  而且,“恭维”三爷的还是昔日的翰林侍讲学士。再进一步,就是六部侍郎的大臣!
  钱槐心中顿时感觉很舒爽!
  雅间中,环境幽雅,墙壁上挂着字画,墙角养着兰花。窗外大街的喧闹声,偶尔传进来,浸染着生活的气息。
  贾环客气的一笑,拱手道:“汪前辈客气。请!”
  翰林院的翰苑词臣们,通常不是以官位论高低,而是以科场名次论高下。汪璘称呼贾环一声贾探花,既是喊贾环的名号,亦是称呼贾环的科名。这要看贾环自己怎么理解。总之,今日的见面,不是官场上的见面。
  否则,四十多岁的从六品的汪经历要拜见才十七岁的从四品的贾参议。这就很尴尬了!
  贾环则是直接以翰苑规矩相见。尊称汪学士为前辈。瞬间,令雅间的气氛变的极其融洽。
  汪璘微微一笑,点点头,赞许的看着贾环。
  自雍治九年,贾环进入士林,他能一路得到众多科场前辈的褒扬、关照、喜欢,并非无因。京中传言其:尊师重道,品行端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性情沉稳,气度恢弘。
  酒楼的小二上了酒菜。汪璘和贾环碰了一杯,直入主题,道:“当今西域,胡道昌汉无人。昔日,唐朝面临着强大的东突厥,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而今,国朝所面临的情况类似。拔野古部与同罗、薛延、回纥的联军,控弦之士数十万。
  现今的形势,不独是蛮族大军逼近。内部亦有隐忧。齐总督亲率诸将临瓜州前线据敌,却留苗副将在敦煌驻守,此举意味深长!我在城中多日,得知苗副将与胡人交好。他最宠爱的小妾是吐谷浑女子。”
  贾环听得皱眉。换言之,汪学士的意思,此时的大局势是内外交困。他端起精致的酒樽,缓缓的问道:“汪前辈的意思,苗副将有通敌的嫌疑?”
  汪璘摇摇头,道:“不是。苗副将主张对胡人采取怀柔的政策。他能在齐总督抵达之前,稳住敦煌、瓜州的形势,得益于他和吐谷浑部的良好关系。当时借得胡骑二万人。”
  贾环哂笑,道:“苗副将作为留守,还是很称职的嘛!”
  大周掌控的城池里面竟然有胡骑的存在,而且是如此规模。对胡人怀柔到这份上,真他吗的是奇才!难怪敦煌城中胡儿敢嚣张。根子在这里!胡骑两万!
  汪璘笑一笑,道:“一地有一地的情况。我知道子玉有经世之才,这次来西域,是为将来做打算。当前大战将起,以团结为先。未必有人肯明言。子玉初来乍到,我挑明此事,望子玉勿怪我多嘴。”
  贾环心中一动,举起酒杯和汪璘轻碰,道:“这怎么会呢?我心中感激不尽。汪前辈客气。”
  汪璘微笑,饮酒。
  两人的政治同盟,便在这一杯酒中达成。
  自西行以来,贾环第一次感觉到朝堂中的氛围。他这段时间,都是在忙着运筹,调度粮草。其实算是做数学工作。而此刻,他的感受完全不同!
  汪璘不愧是闽党的二号人物,有望部院高官的人。看得出他来西域的目的:为将来做打算。第一时间示好,挑明齐总督和苗副将存在着矛盾。
  这种矛盾,表面上看,是对军权的掌控的矛盾。是新来的军队和昔日留守军队之间的矛盾。牛继宗的部下们,对齐驰未必就那么服气。苗副将就是台前的旗帜人物。
  苗副将出身于九边,但他稳住了敦煌、瓜州的形势。京营诸将还是服气的。又收留众人,尽力供给粮草,有一份香火情。
  再者,齐驰的策略是稳扎稳打,而牛总兵的部将,只怕急切的想复仇。手握六万京营,天下大可去得,为何要做缩头乌龟?
  而矛盾的更深层次原因,只怕在于齐总督和苗副将对胡人的立场不同。贾环和齐总督都是强硬派。齐总督在西南灭国,杀的人头滚滚。若非如此,贾环不会跟着齐总督来西域。
  汪璘向贾环示好。目的,以贾环的政治水平,当然推测的出来。汪学士想要在西域布政司中大展手脚,从而立功,仕途复起。所以,他和贾环的目的是一致的。
  这是两人合作的基础。
  贾环当前的官职、任务,是负责后勤。他今天晚上还要去和胡商、缙绅谈判。但是,他来西域,并非只是为了当军需官的。他需要和诸将接触,获取军中的基本盘,为将来执政,打下基础。
  所以,他来西域同样是要大干一场,改变西域的形势,推行他的政策,在这片土地打下他的烙印!而非简单的跟着大军转运粮草,其余诸事不问。
  …
  …
  随着同盟的确立,贾环和汪璘一边饮酒,一边闲聊。谈话越发的深入。而这更加的验证了贾环的判断:汪璘很有才干!
  “位于龟兹的铸币局机器、工匠,在撤离时,我都全部运回到敦煌。”
  “韩布政使并非蠢人。当前西域设总督。政令,军令悉出总督衙门,布政司只是执行机构。所以,他根本没有去城内的沙州府衙、敦煌县衙办公。而是住在驿站中。”
  贾环是很希望他的政敌都蠢一点。省多少事呢。但看起来西域布政使韩伯安很难缠。
  “牛继宗的军事才能不错。他以十万大军,平定西域全境。重置安西四镇。边境西至吐火罗地区。可谓军功赫赫。然而,在西域的治理上,却是平平。
  西域虽然设布政司,但很对政策需要军队的支持。朝廷选派齐总督主持西域全局,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一步棋。”
  贾环对这些观点很赞同。一顿酒,从中午吃到下午四点多。两人方才尽兴而散。
  归云楼的门口,阳光和熙。秋风徐徐。街肆上人声鼎沸。贾环和汪璘在门口话别。
  汪璘欲言又止。但终究没说什么。其实,贾环今晚想要募集粮草成功,势必要先去拜访苗副将,取得苗副将的支持,就好办多了。但,这些军务上的事,他不好多嘴。
  贾环懂汪璘的意思,笑一笑,拱手道:“汪前辈,告辞。”关于此时,敦煌、瓜州的局势,他心中隐约有一个计划。
  …
  …
  十四晚,一共十六名胡商、缙绅齐聚在归云楼三楼的小厅中。双方泾渭分明。
  小厅中灯火通明,每张八仙桌上都摆着酒水、菜肴。而今晚的主人贾环还未现身。其时,距离他下午在这里吃酒,才过去约一个半时辰。
  厅中的气氛,略微有些焦躁。胡商骨利挪着自己肥胖的身躯,用突厥语抱怨道:“小小年纪,官威挺大的!”


第七百七十九章 暗标竞标
  贾环、庞泽带着随行的家将踏入归云楼三楼时,正好见到花厅中“民怨沸腾”的一幕。
  六名胡商,十名缙绅,都在出口抱怨。双方都在敦煌城中生活、繁衍多年的家族,都是熟人。国朝自定鼎之后,就复哈密卫、瓜州卫。敦煌一直就是周朝的地域。
  “他这是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呢。到底谁给谁好看,待会倒要看看。”
  “哼,他也不想想他的处境。据我了解,齐总督给他筹办粮草的期限还剩两天。”
  “那他是虚张声势咯。想必心虚至极。哈…”
  归云楼的三楼上楼梯来,是观光的四面回廊。走进门内,则是一间约百平米的精美花厅。可以用做聚宴之用。整体风格偏胡化。除开各豪商、大地主、权贵们的府邸,这里是敦煌城内最合适的酒宴场所。类似于地级市里最好的酒店。
  贾环露面,粮商们的抱怨声逐渐的变小。但依旧有那么一两个胡商在嘀咕着。直到看到贾环身后跟着的黄观等佩戴着刀剑、拿着火铳的将士,方才闭嘴。
  黄观身材高大,目光炯炯,扫过一众喋喋不休的胡商。心中讥笑:贾三爷常说胡儿畏威而不怀德,见到他们带着刀剑、火铳,果然是怂瓜。
  庞泽跟在贾环身后,迈过门槛。微微皱眉。这在中原地区是不可想象的。官员和商人谈生意,迟到是很正常的事情。晋商、徽商的掌柜们都不敢多言!
  子玉当然是刻意迟到。用意是营造有利的谈判氛围。官、商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但,似乎这第一招,失败了。胡商果然嚣张!
  胡商、汉商如果沆瀣一气,定会令募粮计划受损:他们肯定会统一抬高价格!
  子玉手中有银钱,但这才刚刚开始。征服西域,都要靠这剩余的2000万银元。
  贾环充耳不闻,神情沉静,径直往主位中走去。满座的粮商无一人起身迎接,表示着他们的不满。
  花厅之中摆了四张八仙桌。十六名胡商、缙绅们依次而围坐。贾环的主位在最上首的桌子。
  黄观带着麾下十几人配刀剑堵在厅门口,给粮商们带来压力!
  贾环走到位置上,并没有坐下,而是一一环视着众粮商,再缓缓的道:“本官今日请诸位贤达前来,为的是求购7万石军粮。当前西域严峻的形势,诸位应当都有所了解。胡焰嚣张!
  本官恭添为西征大军的都转运使,负责供应十五万大军粮草。敦煌水草丰美,沃野千里。必不至令本官空手。本官今日与诸位协商稻米、麦子、牛、羊的价格…”
  贾环的开场白很强势。西征大军购买粮食,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