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1-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帼不让须眉

    耶律洪基听得妖法,突然想起之前耶律重元惨败幽州城下,也是说汉人使用“妖法”,才致使他败得如此凄惨。那会耶律洪基根本相信,以为是耶律重元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才夸大其词。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会大顺的洪祥式步枪还没有量产,哪里会有如此强大的战力,一举击溃十万契丹大军?

    如今再看,耶律重元确实没有说谎,汉人似乎真的会使甚么妖法。论起文明程度,汉人灿烂的文化,耶律洪基既羡慕又嫉妒,不知不觉便给吸引了。但越是学习,越觉得汉人的文化博大精深。所以骨子里,耶律洪基羡慕汉人文化,又鄙夷汉人失去了血性,矛盾之下,才觉得契丹人比汉人更厉害,毕竟文化打不过利刃强弓!

    耶律洪基的这种信心,来得毫无根由。他似乎忘了,便是辽穆宗、辽景宗在位期间,辽国国力蒸蒸日上之时,也被大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若不是顺文宗驾崩,说不定辽国上京城都有些不保。汉人的聪明,让耶律洪基一直很忌惮。现在鼓搞出了甚么“妖法”,像是应验了他的担忧。

    心中念头急转,耶律洪基好一会才说道:“不怕,枢密使去得不远,应当可以赶回来救驾。汉狗妖法再厉害,不过是杀得几人罢了。朕有这么多人护卫着,还怕他们不成?室里,你去看看,汉狗到底来了多少人?”

    室里早就探明了奉圣州边军的虚实,连忙说道:“两万余人。”

    “那会使妖法的汉狗,又有几人?”

    室里愣了一下,说道:“听那‘雷声’,不过几十人罢了……”

    耶律洪基这下安心了:“既然如此,朕何惧之有?朕便要在内殿上,等着耶律仁先回来!”

    见耶律洪基下定了决心,室里也不知道说甚么好。听得滦河行宫外,一声声汉话的喊杀声,与契丹士卒的哭天抢地的绝望呐喊声,混在一起,室里心中还是很慌乱……

    滦河行宫宫门前,王韶距离宫门仅五十余丈而已。他们禁军一行人,把周遭凶悍的宫帐军士卒,用洪祥式步枪来了一个“点名”。王韶作为皇家军校优秀的学员,射击成绩接近满分,其余亲兵,也都是禁军中的佼佼者,枪法亦是不赖。自由射击后,把那些个宫帐军打得鬼哭狼嚎,没有一个人敢近到身前。若不是枪管过烫,恐怕王韶他们还会尽情地来逐个“点名”……

    等王韶他们停止射击后,才发现一员小将,使得一杆梭枪,出入宫帐军中,竟如入无人之境。一名禁军亲兵感慨道:“真乃英豪也!”

    王韶认得,这似乎是杨家枪法。转念一想,“不对啊,杨怀玉不是杨文广最小的儿子吗,怎么还会有人使杨家枪法,难道是杨文广的孙子不成?”

    就在这时,王韶瞥见了不远处的杨文广铁青着脸,怒斥道:“胡闹,她怎么跟来了?去几个人,把她带来见我!”

    王韶这才觉得有些不对劲,悄悄地问一旁的奉圣州边军道:“此人是谁?”

    那奉圣州边军士卒苦笑道:“还能有谁?不就是我们州牧最小的女儿,杨闹红姑娘吗?统领,你可能有所不知,这杨姑娘的枪棒功夫,不在州牧任何一个儿子之下,若不是力气偏小,恐怕比小神将还要厉害哩!有人曾说,杨姑娘和小神将较量多次,小神将都未曾赢过,可想而知了……”

    王韶目力不错,隔得远远得都能看到杨闹红的侧脸。只见这小姑娘脸上一脸专注,心中只有敌人的存在。她的一杆椆木梭枪,拦、拿、扎、刺、搭、缠、圈、扑、点、拨……简直如同杂戏一般,却往往一挥出去,便能取走一个契丹士卒的性命。

    宫帐军见识到了她的枪法,不敢与之争锋,皆避过了她的锋芒。以至于杨闹红身旁,竟空出二十余丈来。这当然不是好事,契丹人也不傻,把杨闹红空出来后,一阵乱箭便射了过来。不曾想杨闹红真乃女中豪杰,把梭枪舞花之后,竟把乱箭一一拨落在地,自身毫发无损!

    王韶见状,忍不住叹道:“好一个巾帼英雄!”

    那奉圣州边军忍不住说道:“杨姑娘是厉害,可惜便是太厉害了,每人敢娶啊!眼看着明年就要二十四了,整个奉圣州听说她要提亲,都赶紧给自家儿子找了亲家……”

    王韶奇道:“为何这般?”

    “浑家如此厉害,做汉子的,哪里忍受得了!”那士卒说出了实情,“杨姑娘整日舞枪弄棒的,莫说汉子不喜,便是老爹娘也不喜。娶回家中,夫纲不振,被人笑都笑死了……”

    王韶眼中却满是欣赏:“此等奇女子,世间能有几何?”

    这话一说出来,王韶身后的亲兵皆偷笑了起来。谁不知道王韶三十好几,都未曾续弦?他与前妻结亲十余年,生了六子,结果二子早夭,前妻刘氏也因难产,离他而去。王韶感怀前妻贤惠,竟三年来不曾近过女色,一心以报圣恩。自从在幽州城下打了一个打胜仗,声名大噪之后,成了小皇帝跟前红人,不知多少高官显要想要与他结成亲家,却被他一一婉拒。

    这些高官显要便是这样,以为攀上了王韶这门亲事,便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殊不知陆承启虽没对文武结交有什么过激反应,可哪个皇帝希望看到文武内外勾结的?王韶有苦难说,一来亡妻音容难忘,二来也是为了避嫌,才迟迟没有续弦。

    王韶乃是香饽饽一个,长安城中谁人不知?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如今禁军亲兵看到王韶总算心动了,这才掩嘴偷笑。王韶则目不转睛地看着滦河行宫前,一个曼妙的身影,使得一杆长枪,出神入化,打得契丹人鬼哭狼嚎。

    就在这时,王韶突然看到一个宫帐军指挥使模样的将领,躲在宫门前弯弓搭箭,瞄准了杨闹红。王韶来不及多想,只用了三息时间,便装好了铅弹。略微做些瞄准,便扣动扳机。

    “砰!!!”

    声响人倒,杨闹红惊愕地看着不远处倒下的契丹人,回头恰巧看见王韶放下还冒着黑烟的洪祥式步枪。双目对望之下,竟似乎有火花在闪动着……(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二章:打完就跑

    杨闹红知道,是那个长安来的甚么禁军统领救了自己。若是给那个契丹人射上一支冷箭,自己说不得会躲不过去。

    只是杨闹红并不喜欢他的“懦弱”,用些戏法杀人,算什么英雄好汉?是以她并不领情,很快便转过了头,还夹带着一丝不屑的意味。王韶身旁的禁军亲兵瞧得真切,顿时为王韶打抱不平起来:“嘿,这小娘子怎么这般?我们统领好心救她,她不领情也就罢了,还故意给统领脸色瞧?”

    王韶放下了洪祥式步枪,用麻布擦了擦枪身,淡淡地说道:“说什么呢,该准备撤退了,还在这里嚼舌头,是不是你想留在这?”

    那亲兵更不能理解了,自己为王韶说话,还得不到王韶的认同,这都是什么事?

    王韶不去理会这些精虫上脑的粗鲁汉子,他们懂什么叫欣赏吗?王韶可是文人出身,不同于这些武人,总归是有些“高尚情操”。他调转马头,小跑到杨文广身旁,大声说道:“老将军,耶律洪基的援军快赶回来了,我们还是趁早撤退为上!”

    杨文广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耶律仁先也是一员名将,与老夫过手多次。若是不及早撤退,怕是会被围困在此……”说着,杨文广环顾了一番四周,发现已然歼灭掉几千宫帐军,剩余的都堆集在滦河行宫门前,不敢出来一步,不停地用弓箭压住阵脚。若是强攻,怕是一时半会攻克不下。援兵若到,里应外合,这不就成了瓮中之鳖了吗!既然战略目的已然达成,见好就收便是了。

    “传我军令,三军撤退!”

    听得杨文广下令撤兵,王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只要过了滦河,出了太子山,便在奉圣州边军的支援范围之内,就算是契丹人追上来了也不怕。

    只是话说回来,耶律洪基两日之内,接连三次受惊,还会派兵追剿吗?谅他也没有这个魄力吧!此时撤退,奉圣州边军战力没有很大的损失,尚有能力一战。便是碰到追兵,也没有什么好惧怕的……

    王韶思虑间,一个浑身衣甲,甚至还沾染了些许血性气的精致容颜来到了杨文广跟前,低着头说道:“爹爹……”

    王韶见杨文广好不容易才压抑下了一股怒气,好一会才说道:“你还有脸面叫我爹爹?罢了罢了,回去再让你娘说道说道,现在跟在爹爹身旁,哪都不许去!”

    此人正是一脸英气的杨闹红,王韶总算近距离见到了这个奇女子,怪不得没人敢娶她。此刻杨闹红穿着盔甲,简直比男人还要男人,英气挺拔,若无人说破,王韶也不会认为她是一个女子。

    杨文广环顾了一下四周,怒道:“怀玉呢?”

    他的亲兵连忙说道:“小神将自告奋勇,去断后去了……”

    杨文广知道此刻已经不能磨蹭了,恨恨地说道:“你们一个两个的,都是不省心!像你们大哥,二哥,三哥那般,多好!”

    一直呆在杨文广身旁的杨怀仁、杨怀兴、杨怀恩听了,皆面有赧色,不敢看杨闹红。王韶也觉得好笑,明明是小儿子和小女儿最出色,偏生还要责备一番。王韶想起家中四个幼儿,一时间也颇有感慨。

    奉圣州边军在杨文广的操练下,还算是令行禁止的。一说开拔,立马脱离了战斗,归入行伍之中。因为皆是骑兵,来去如风,瞬息间便走得无影无踪。

    守在宫门里的萧元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先是与杨怀玉打了一架,又被杨怀仁、杨怀兴、杨怀恩三个夹击了一番,直如三英战吕布一样。他可不是吕布,能勇武无敌。被三兄弟这一夹击,差点被一杆长枪捅了个对穿。吓得他连忙唤来帮手,才堪堪逃得性命。回到滦河行宫中,已然冷汗遍身,筋酥骨软了。

    虽然不明白这些汉人为何突然撤退,但总归是好事。萧元揽下令,严守宫门,静候援军。

    再过得一盏茶时间,才隐隐听得远处隆隆马蹄声。稍待一刻钟,耶律仁先率领的宫帐军的先头部队,才算是赶了回来。

    耶律仁先拍马赶到后,劈头盖脸就问道:“萧元揽,这是怎么回事?”

    萧元揽心中也迷糊啊,无缘无故地与汉人打了一仗。他一五一十地回述了一遍后,耶律仁先沉默了。耶律挞不也包裹着左臂,恨声说道:“汉狗是怎么知道皇太叔要叛乱的?难道说,辽国中的奸细,已然多到这等地步了吗!”

    萧元揽也是一番感慨:“作为契丹人,我们都不知道的事,汉狗倒是先知道了,这……长久以往,如何是好?总不能把那些奴才,都打杀了吧?”

    萧定虚可是有这封邑的,汉人奴隶占了封邑里面六成的人口,要是全都打杀了,萧家岂不是无端端遭了灾祸?耶律仁先也知道这计策行不通,叹了一声说道:“陛下没事吧?”

    一旁的侍卫亲军指挥使室里说的:“陛下无事,就是受了些惊吓……”

    萧元揽这才明白,为何奉圣州边军走得这般快,原来是计算好了时间。他恨恨地说道:“汉狗刚去不久,枢密使要不要追击一番?”

    耶律仁先瞥见他的手,还在不受控制地发着麻,冷笑道:“他们是奉圣州的大顺边军吧?”

    萧元揽一愣,说道:“奉圣州?”

    “难道领兵那人,不是使枪的?”

    萧元揽大为吃惊:“枢密使真是料事如神,就是他们!不仅是一个使枪的,而是五个,三个壮汉,两个小娃娃,都厉害得紧。一个个上,我全都不怕;要是一起上,那我就打不过了……”

    耶律仁先叹了一声,说道:“果然是那个老不死的!我们是老对手了,都知根知底。萧元揽,挞不也,你们记得了,他们乃是大顺杨家,善使枪法。大顺那边,都唤他们做杨家将。以后碰到他们,须得小心谨慎……”

    耶律挞不也一脸不服:“父王,他们有这么厉害?”

    “反正我与他们交手,互有胜败,但都谁奈何不了谁……”耶律仁先淡淡地说道,“既然是杨文广那老不死的领兵,此刻追剿是没有用的。呸,就是便宜了皇太叔!”说到最后,耶律仁先也忍不住狠狠往空气里挥了一下马鞭,打出了一声爆响,惊得许多坐骑都直起前蹄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三章:又立奇功

    “速速让开!!!”

    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以及一名背上插着“飞”字绣旗探马的大喝,长安城光化门外的百姓,纷纷侧身让开一条道路。

    只见这飞马急报,根本没有避让,疾驰而来。马蹄上扬起的尘土,让进城的百姓纷纷挥袖掩鼻。直待那飞马急报离去后,这些百姓纷纷小声议论起来:“遮莫是边境又出事了?”

    “也说不准,东平府那边,也是很久没消息了……”

    “嘘,噤声,没看到这些城防司吗?”

    “怕甚!放在先皇时,这些个城防司能横行霸道,今时今日,你叫他试着动弹一下?去到监察司那里一告状,他得吃不了兜着走!”

    “话虽这般说,可毕竟是些丘八,惹不起……”

    “怕甚么!那些个秀才,在报纸上说东道西,也不见皇上怪罪。我等说两句,又能怎样?”嘴上虽很强硬,那人说完了,还是不自觉地闭上了嘴。祸从口出,这是老百姓最为熟知的一句话。

    “听说……这些时日来,各地州府,似乎都有些动乱?”一个麻衣短褐的汉子,小声地说道。

    “我听说啊,这是皇上的新政,把吏变成官。结果很多秀才举人不干,才煽动闹事……”

    “后来怎么样了?”众人都很是好奇,纷纷异口同声问道。

    那人叹息说道:“咳,还能怎么样,这胳膊哪里扭得过大腿?不出一日,监察司出动,把煽风点火的人都拿了。听说还要革除功名!这些秀才举人慌了,连忙认罪。监察司报给皇上,皇上开了圣恩,才算是饶过他们。嘿,这些秀才,倒是很会打算盘。知道咱们皇上心软,才敢这般闹事。若是放在先皇时,这些秀才不死也脱层皮!”

    “可不是!照我看啊,皇上的新政,确实有些成效。现在那些孔目官、勾押官、开拆官、押司官、粮料官、押司、录事、手分、贴司、里正、户长、耆长这些屁都算不上的吏,哪里敢要甚么孝敬?眼瞅着过年了,家中余粮也足。皇上才登基三年,就能使我等不受恶吏欺辱,免除大量赋税,要说现在有人造反,我第一个不同意!”

    “现在光景,是比先前阔气多了。不说了,浑家催着要买盐……”

    众人听得此言,纷纷散去。隐在人群里的一个便衣监察士,突然也感慨道:“皇上的新政,确是富了民。可这般一来,那些官人,又如何善罢甘休?”

    另一个便要监察士没好气地说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快些巡查,莫说些有的没的!”

    “有甚么好查,现在长安城中,谁人不识你我?”那监察士不情愿地跟上了脚步,一面扛着周遭百姓的审视目光,十分不自在地扫视着长安城北门内外的情况……

    却说那飞马急报,一路畅通无阻,所到之处,行人纷纷避让。不到一刻钟,便已然策马纵入皇宫之中。能如此嚣张的,除了飞马急报之外,不再做第二人想。

    那快马跑入大庆门后,方才停了下来。顾不得腰酸腿软,直直往垂拱殿门快跑而去。

    此时,陆承启正在批阅内阁呈上来的票拟,听得高镐急声说道:“陛下,有飞马急报……”

    还未来得及抬头,垂拱殿门外就冲进一个人,跪倒在地说道:“陛下,奉圣州千六百里急报!”

    陆承启还在嘀咕着,怎么都快一月过去了,长安城都下了好几场雪了,奉圣州那边还是一点消息都没?却不料说曹操,曹操到。这不,飞马急报不是就跪倒在面前了吗!

    示意小跑进殿的高镐把飞马急报呈上来,挑开木盒上的火漆,掏出一本奏折。一看笔迹,却不是王韶的。陆承启心道:“看这笔迹,浑厚中带着铁马金戈之意,难道是一位像狄青那样的老将不成?我可记不得,这个时代中,除了狄青,还有谁这般百战百胜?”

    打开奏折,陆承启一字一句地认真看了起来。说句实话,陆承启宁愿看一百封武将的奏折,也不愿意看一封文人的奏折。无他,武人从来不会像文人那样拐弯抹角,一句话要旁敲侧击个几十遍,才小心翼翼地在后面提起。要不是陆承启要求内阁票拟的时候,必须做句读,这些奏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日才能明白它到底要表达些甚么。

    这封奏折就不同,完完全全就是一封详细的战事报告。从出征到回到奉圣州,损耗兵丁,武器,粮草,以及将士们的各个功绩,都附录其上。至于战果,只写了一句“杀敌五千余,致使辽国枢密使耶律仁先率兵回援,辽国皇太叔耶律重元得以逃脱……”

    陆承启觉得,再多辞藻修饰的句子,都不如这一句清晰的表达,让他更兴高采烈。耶律重元的逃脱,定然会成为耶律洪基心中的一根刺。辽国内乱的影响,将会持续扩大。届时辽国动乱不断,大顺则平稳快速发展,彼消此长,孰优孰劣一眼可知。或许过不了多少年,辽国在内忧外患之下,提前灭国也是有可能的。届时大顺趁虚而入,控制草原,便能扭转正史上两次被草原民族统治中原的屈辱史。

    可以说,这一次出击不是以歼敌为目的,而是使得辽国再乱一些。奉圣州边军很认真地贯彻了陆承启的战略意图,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了辽国持续的内乱,这样的功绩,如何不是奇功?

    这封奏折最后,则把王韶的功绩写得清清楚楚:“千里宣旨,不误战机。骁勇杀敌,毙敌七十余人。献计撤退,保全三军,此役当属首功!”

    陆承启有心栽培王韶,朝廷内外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可像这封奏折一样,不恭维,不奉承,实话实说,陆承启还是十分意外。一看署名,奉圣州州牧杨文广叩首顿拜,陆承启不禁有些愣在龙椅上:“杨文广?这杨文广又是何方神圣,为何朕从来未曾听说过?”

    也难怪,陆承启只认得杨家将里的杨延昭,也就是杨六郎杨延朗,哪里认得杨延朗的儿子杨文广!(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释

    陆承启望向高镐,高镐也低下了头,不敢吱声。陆承启明白,高镐资历浅,要不是自己看得起他,哪里有资格做贴身小太监?想到这,陆承启对那跪倒在地的飞马急报问道:“这奉圣州州牧,是个怎么样的人?”

    那飞马急报闻言,仰起头来,认真的表情中带着自豪说道:“杨老将军,是先帝御赐‘一门虎将’。其父乃是杨延朗,曾与辽国三十万大军于奉圣州大战数十场,震慑辽国十数年。杨老将军子承父业,升任奉圣州州牧以来,契丹人不敢越境半步。”

    陆承启听得目瞪口呆,心道:“原来是杨家将里面的人物,怪不得!”

    不管是《杨家将演义》,还是《杨家将传》,从杨业开始,已经成了忠义的代表。既然是这样,陆承启又有什么好怀疑的。当即说道:“原来是杨六郎之后,朕也就放心了。你且去内库领赏,朕的封赏旨意,很快便到。”

    那飞马急报说了一声“谢皇上隆恩”之后,便恭敬地退出了垂拱殿。

    高镐等待那人退出去后,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年关将近,宫中之事,也该办了……”

    陆承启奇道:“宫中还能有什么事?”

    “陛下难道忘了,元日冬至之日,须行大朝会仪,百官冠冕朝服,备法驾,设黄麾仗三千三百五十人,用太常雅乐宫架登歌?”高镐提醒说道。

    “原来是这事……”陆承启一阵头疼,做皇帝甚么都好,就是这点不太爽。礼仪多得让人发狂,就拿这个来说吧,从冬至朝廷便开始为这场盛宴做筹备。到了元旦那日,朝廷要在大庆殿举行盛大、隆重的大朝会。一大早,作为皇帝的他,就要起身上朝,先虔诚上香,说什么是“为苍生祈百谷于上穹”。而这时,平日里只在景福殿的太后也会出现在大庆殿中,这里面还有拜年的规矩。他要给太后拜年,必须用固定的语句:“元正启祚,万物惟新。伏惟皇太后陛下,膺时纳佑,与天同休。”

    而太后的回答也是固定的:“履新之祐,与皇帝同之。”

    再然后是文武百官向他这个皇帝拜年:“元正令节,不胜大庆,谨上千万岁寿。”

    陆承启则要这么答诸大臣:“履新之吉,与公等同之。”

    ……

    反正就是一大推破规矩,烦人得很。更让陆承启心烦的是,又要面对高丽、倭国、辽国、交趾、回纥、于阗、真腊、三佛齐等使臣了。想一想今年对高丽使臣的处理,直接让高丽脱离了大顺的控制,虽然文武百官都不明说,大家都有些怨愤他这个小皇帝,硬生生的把高丽推入辽国的怀中。要知道,高丽可是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