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强退伍兵-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照你这么说,应酬就必须得喝酒啊?”
“男人交流感情的媒介就是酒!男人不喝酒怎么成?以后在外面给你男人留点面子!”
“知道了,真啰嗦!你赶紧走吧,一身酒味,赶紧去把爸弄屋里去吧!还有这话有本事你和老妈说去!”晓晓推着把张梁推出屋。
接着又把老爸送回屋,老妈倒是没埋怨啥,毕竟在她心里,儿子才是第一位的。
把老爸放到床上,给他脱了鞋袜子,又帮着老妈把老爸的衣服脱下来,给他擦了擦脸。
“行了,你别忙活了!”老妈给自己男人盖好被子,转身把门关上。
“妈,有事?”张梁一看这架势,知道老妈有话要说。
“你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大方?你知道晓晓他们贷了多少钱?你张嘴就给他们还上?”老妈啥都好,就这点,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还是老思想,闺女是人家的人,女婿隔着一座山。
“妈,晓晓可是你亲闺女!”
“亲闺女,现在也是人家的人了!”张母撇撇嘴。
“妈,什么人家的人,你这思想可不对,你想想,这些年,晓晓来咱家多,还是去她婆婆家多?这么多年我不在家,咱家啥活不都是人家红昇帮着干的?还有人家红昇那次来,空着手过?那次不是大包小包的?”张梁拉着的手,小声开解着她。
“当初我就不同意这门婚事!这买房子本来就是男方的事!他又不是上门女婿,买房子凭啥要我给他掏钱?”张母还是满心的不乐意。
“妈,晓晓孩子都这么大了,咱别提这事了行不?”
“都是你小姨作怪,要不是她,打死我也不能同意这门婚事!”
晓晓当初和许红昇谈恋爱,家里都不同意,是张梁的小姨大力支持,给他们创造机会,最后张母才勉强同意。
张梁小姨的婚事是张母给当的媒人,结果没成想,一个看着很健康的男人,居然会有潜藏性先天性心脏病,结果就是小姨嫁给了一个药罐子,孩子刚五岁的时候就守了寡,张母心里感觉是自己坑了妹妹,所以面对妹妹的时候,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加上张梁小时候,张母身体不好,张梁和妹妹差不多都是小姨给看着,所以张梁的小姨在张家有一定的话语权。
“妈,咱们凭良心说话,红昇怎么样?无论人品还是脾气性格?都没得说吧?不就是家里穷点?可是人家红昇肯干活,能吃苦,你还有啥不满足的?”
许红昇家在海边,按说海边上日子应该错不了,可是这些年,近海的鱼资源枯竭,靠海的渔民也失去了生计,还不如内陆种地的人家。
“那我就得给他们掏钱买房子?”
“妈,你想想啊,晓晓一个月四千多块钱,红昇自己包水电安装的活干,一个月是能赚一万多到两万,可是工地上的钱有多难要你也知道!其实说白了,他们平时生活,靠的还是晓晓那四千来块钱,要还房贷,还要养孩子,还要孝敬老人,你不心疼啊?”
“我自己的闺女我能不心疼?晓晓那次来,我让他们空着手了?他们吃的米面菜油,那样不是我给他们的?那个月我不偷偷给晓晓塞钱?”张母听张梁说自己不心疼闺女,不乐意了,掰着手指头给他算账。
“妈,我当然知道你心疼闺女了,你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你这么月月偷偷塞钱也不是办法,只会让红昇一直持续在愧疚中,觉得自己没本事。照我说不如一次性把房贷给他们还了,让他们没有了压力,以后的日子自己去努力打拼!”
这不是儿子,为了儿子她可以砸锅卖铁,可是闺女,平时给的吃的用的,给个一千两千的行,一下子拿出小五十万,张母还是有些心疼。
“妈,你想想,只要咱们把胡家大宅拿下来,还差这五十来万吗?再说了,你不相信你儿子的本事啊?五十万对我来说,就是毛毛雨!一年赚两三个五十万轻松!”
张母做了一番思想斗争,终于咬着牙,“行吧!听你的!我明天给他们拿五十万!反正这钱留着也是给你的!你没意见,我也不当这个恶人!”
“妈,你可不是恶人!你是活菩萨!”张梁搂着老妈的肩膀哄道。
“就你会说话!”张母点点张梁的额头。
第6章 小姨的伤心事
第二天,一早张母把闺女叫到屋里,拿出一张存折递给她,“给!这里面有五十万,你们拿去把贷款还上吧!”
晓晓看着存折,眼睛有些发红,一把抢过去,“别以为你给我钱,你就不重男轻女了!你就是重男轻女,一牵扯到我哥,你就一点原则都没有了!”
真不愧是娘俩,一样的嘴硬,一样的刀子嘴豆腐心。
“哥!你怎么去民政局?要不我送你?”外面许红昇一边往车上装东西,一边对张梁说道。
“不用,我开咱爸的车去!”
“要不你开我的车?”
“拉倒吧!一个三手五菱宏光S,一个二手宝骏730,有什么区别?”张梁看着妹夫递过来车钥匙,忍俊不禁。
“也是!”看看被自己在工地上造的有些破烂的宝骏,还不如老丈人的宝贝五菱,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其实按照张家的收入,完全可以买辆好点的汽车,可是中国人,尤其是农村人,都习惯把钱存起来,预付有个万一啥的。送走晓晓一家,张梁开上老爸的五菱宏光s,直奔鸢都是民政局。
找到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办公室,一系列程序下来,张梁选择了自主择业,负责人听到张梁主动放弃就业安置,选择退伍,只是例行公事的劝说了两句,就很痛快的给张梁办理了放弃就业安置自主择业的手续。
作为军士长,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转业,地方安排工作,一个是退伍,部队和地方按照从军年限和级别一次性给予自谋职业补助金。
自谋职业补助金是由地方政府发放的,发放标准,则是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财政收入情况决定的。
每一次到了退伍季,对民政部门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尤其是像张梁这样的军士长级别的士官,按照国家规定,安置就业要安排到事业单位,带事业编制。
现在国家精兵简政,各个单位都存在编制紧缺的情况,想带着编制安排就业,困难不是一般的大,毕竟编制不归他们管,他们也说了不算,认真说起来民政局自己都缺编制。
所以大多数都是先就业,以合同工的身份进入事业单位,然后排队等候编制(等老同志退休,腾出编制来),至于什么时候能等到,这个就不归民政局管了。
像张梁这样要求退伍,自主创业的自然受到地方民政局的欢迎,大家都省心省事。
经过计算,按照有关规定,张梁一次性拿到了75万的退伍费,加上这些年存下来的工资,张梁也有了百万身家。
这是他用十七年的青春换回来的。
张梁对这个数字很满意,想想十年前他表哥当兵十八年,退伍费也不过才十万块钱加化工厂的工作。
想想很多人,工作十七年存款不到十万,甚至不超过五位数,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事情很顺利,不到一个小时就办完了。
中午回家吃饭正好。
回到家,中午饭店里人不多,只有四桌客人。
别看张父对木匠不感兴趣,可是炒菜很有天赋,张家的小饭店,就是张父兼任厨师和老板。
张母当吧台收银和服务员,另外又从村里找了一位婶子,帮忙洗菜刷碗。
张梁放下东西开始帮着上菜。
“哟!梁子回来了?来来来,坐下喝一杯!”
来吃饭了,也都没有外人,都是附近的,大家都认识,见张梁上菜,都站起来热情的打招呼。
“宋哥,王哥,你们先吃着,喝着,我给另外几桌上完菜,过来给大家敬酒!”张梁笑着拒绝了客人的邀请。
开饭店也是有讲究的,不是很知己的关系,可以敬酒,但是绝对不能上桌,因为你一旦上桌,那这桌的饭钱就没法要了。
开饭店的一桌两桌还好说,要是桌桌都这样,那还赚什么钱?
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邀请了,张梁还不能拒绝,不能驳人家的面子。
开店吗讲究的就是笑迎八方客,和气生财。
敬酒也不能白敬,张梁给每个桌上加一个菜,然后喝啤酒的送箱啤酒,喝白酒的送瓶差不多的白酒,这才算把面子遮过去。
一直忙活到两点多,客人走的差不多了,家人才捞着坐下来吃饭。
四菜一汤,两荤两素,还算丰盛,不过张梁知道只有自己回来才会这样,平时老爸老妈都是把客人剩下的菜热一热凑合着吃。
“妈,回头把户口本给我,我去镇派出所把户口落下。”饭桌上张梁对张母说道。
当兵的没有户口,户籍资料什么的都在部队里,退伍回来,需要拿着退伍证和政部门开的介绍信到当地派出所重新上户口。
认真计较起来,上午张梁都算是违章驾驶,他的驾驶证都是部队上的,不允许开地方上的车辆,退伍后需要到地方上的车管所申请换领驾驶证。
一家人刚吃完饭,正准备收拾桌子,张梁的小姨来了。
进门和张父张母张梁打了个招呼,就坐在那里抹眼泪。
张母把碗往桌子上一扔,骂道:“梁子刚回来,你哭什么丧?”
“二姐,小海要结婚了!”小姨哭哭啼啼的说道。
“结婚是好事!你哭啥?”张母皱着眉头问道。
“可是人家要31800!”
31800是鸢都这边的彩礼风俗,意思是三家一起发。
“小姨,31800不多呀?你要是手头紧,这钱外甥帮你出了!”张梁给小姨到了杯水,笑着安慰道。
“要是光31800,我也不犯愁了!关键是人家要求必须在市里买一套房子!还必须得是四室两厅的!”小姨继续摸着眼泪。
张良的姥姥姥爷死的早,小姨受了委屈只能找和自己最亲的二姐倾诉。
“怎么还要这么大的房子?有个三室一厅还不就够住了?”
“人家说了就这么一个闺女,将来结了婚肯定得要两个孩子,他们老两口想闺女的时候去住两天,这么算起来必须得四室才能住得开!
凭什么?我给儿子买的房子,凭什么得给他们留间房子?”
说到这里,张梁算是明白了,小姨这不光是因为钱的事,更多是因为女方想跟着闺女一块过。
说是想闺女的时候住两天,独生女,肯定是想等老了跟着闺女一块过。
说起来这女方也够恶心人的,你想跟着闺女过,你给闺女买房子啊?
凭啥让人家男方买了房子,你们去跟着闺女一块过。
你是独生女人家还是独生子呢!
说起来张梁小姨这一辈子真不容易,小姨夫走了之后,小姨怕孩子受委屈,愣是没改嫁,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
“你要是不高兴,那干脆不结就完了呗!小海长得那么帅,又是大学生,还怕找不到媳妇啊?”
“可是……还是这死孩子,把人家闺女肚子搞大了!”
“那你更不用着急了,该着急的是女方啊?”
“去,一边去!瞎出什么主意?咱们家能办那样的事吗?”张母推了张梁一把。
张母拉着小姨的手问道:“你和我说,那女孩你见过吗?”
“见过,挺勤快,嘴也挺甜!是个好闺女!”说到未来儿媳妇,小姨总算不那么伤心了。
第7章 嘴硬心软的老妈(修)
看着有些忘记烦恼的小姨,张梁想起了一幅漫画。
一个人吊在井口上,井底是毒蛇,进口外面是狮子,这个人抓着一根快要断掉的树根,然后非常投入的去舔一滴蜂蜜。
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不管女孩怎么样,只看女方提出的条件,不知道女孩家里不是善茬。
以后小姨麻烦的事多了,这才刚开始。
都是独生子女,谁不想跟着孩子一起过啊?
双方老的都凑到一块儿,这日子肯定没法过。
不凑一块儿,两边谁跟孩子过,这个都是麻烦事。
这是八零后九零后,这些独生子女,结婚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开明的父母还好办,双方父母都不跟孩子一起过,三家各过各的。
等老的动弹不了了,再想办法。
可是像小姨这种情况,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又是单身一个人,肯定想和儿子一块儿过。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打消女方父母跟闺女过这个念头。
“小姨,要不你把那个女孩领过来,让我妈和她聊聊?”张梁在一旁帮着想主意。
“我和她聊啥?”
“小海和他媳妇是自谈的,这事也没有媒人从中说和,想打消女方跟着小海他们一起过的念头,只能靠女孩回家去劝他父母。”
“对!梁子说的对!你把女孩儿领过来,我和她聊聊!”张母对儿子的意见一贯的是赞同。
“好吧!”小姨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
“二姐,还有个事,就是小海买房子……”小姨吞吞吐吐的。
“我欠你们的?我怎么有你们这么一群讨债鬼!”张母一听就明白了小姨的目的,借钱!骂骂咧咧上楼走了。
张母一走,小姨又开始抹眼泪了。
“小姨,其实买房子先不用着急,先把这事解决了,然后再说买房子的事,你那差多少钱,我先帮你拿上。”张梁只好做到小姨身边劝道。
“给你!这是二十万!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啊!怎么有你们这群讨债鬼!”
“二姐,谢谢你,以后我还你!”
“还什么还?就凭你?下辈子吧!这是我和你姐夫早就说好的,给小海攒的结婚钱。”张母依然是骂骂咧咧的。
自家姐妹,小姨也知道张母的脾气性格,对张母的态度也不在意。
“姐,小海结婚买房了怎么能让你出钱?这钱我一定还,我还不上,让小海还。”
“行了!行了!你还,行了吧?看把你能耐的!”张母不耐烦的把存折扔给小姨。
二十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
在鸢都,尤其是农村,一座大棚,辛辛苦苦一年也赚不了二十万。
不过这二十万对小姨来说,却是解决了大问题,她自己这些年攒下的钱加起来,最起码首付够了。
虽然现在存钱大多都是用卡,但是张母还是喜欢用折子,用张姥的话说,用折子能看到上面的钱。
用卡看不见数字,心里不踏实。
张母就是这样的人,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两口子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攒点钱,明明心里觉得亏欠妹妹,偷偷给外甥攒了一份结婚钱,却不肯说点软和话,暖心的话。
张梁无语的摇摇头,早上给晓晓钱也是这样,什么买房了的钱不该她掏,什么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其实钱她早就准备好了,只不过想让女儿受点难为。
不让那会那么巧,说给五十万,家里就正好有张五十万的折子?
“你别在那杵着了,还不抓紧去办你的事去?一点都不让人省心,人家小海比你小七八岁马上都要当爹了!”张母看到坐在旁边的张梁,马上想到妹妹都要当奶奶了,自己的儿媳妇还在外面飘着呢。
“知道了,小姨,你坐着,我去派出所上户口。”知母莫若子,张梁知道张母的潜台词,赶紧上完户口,去魔都给我煮饭去。
“梁子,你慢点!改天到小姨家里去,小姨给你做好吃的!”
“行!我最喜欢吃小姨做的炸糕了!妈,爸,我走了!”
张梁也知道,这事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打完招呼拿上户口本出门去办自己的事。
上户口很简单,这些年国家一再要求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现在上户口不用东奔西跑了,拿上东西,交上钱,十分钟户口就上完了,只是身份证要等一个星期才能拿到。
出了派出所大门,正好遇到从镇政府出来的周文涛。
镇派出所和镇政府大院只隔着一道墙。
“涛子,事情咋样了?”
“梁子哥,置换房子的事差不多了,李广振同意,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说明天召开党委会过一下!
承包桃花山我就能拍板,不过也是为了稳妥,我让李广振在合同上备注一下,他也同意了!
给!看看吧!村里镇里都已经盖上章了!五十年承包合同,一式三份,你拿回去签完字,给我两份。
一年承包费三十五万,我帮你做主,一次交了三年的承包费,优惠,只要一百万,钱我帮你垫上了,等你赚了钱,再还我!”
置换房子和承包桃花山的事,张梁一早就给周文涛打电话说了,这不周文涛下午就给办好了。
桃花山大约有三千五百多亩地,一年三十五万,一亩地一年一百块钱的承包费,听起来真心便宜。
其实帐不是那么算的,桃花山占地是有三千五百多亩,可是山上怪石嶙峋,各种人工打造的景点,真正能够用上的不超过两千亩地。
再看看这十几条这也不允许,那也不行。
十个想承包的,最少吓走七个办。
第一条就是,根据国家政策法规,不允许砍伐山上的树木。
山上有啥树木?只有桃树,连个两样的树都没有。
意思就是,不允许砍伐老桃树。
说是国家政策法规,其实附近的人都知道是咋回事。
还不是因为那些拿不到桌面上来说的风水玄学上的忌讳。
懂行的人都知道,150年的老桃树,能有多少结果的?
正常一亩桃园能产五六千斤桃子,好的能产上万斤。
可是一百五十年的老桃树,听着好听,平均起来,一亩地能产五百斤吗?
就按五百斤算,打二千亩地,一年一百万斤桃子,也不少了。
可是你得能卖的出去才算。
就算都卖出去,桃子收购价一斤七八毛到一块钱之间,满打满算一年一百万的毛收入,这还是行情好的时候,刨除承包费、管理费、浇水打药的钱,剩不下几十万。
弄不好,连承包费都赚不出来。
第二条,不允许破坏山上的文物。
是的,山上的石碑,凉亭都被当成了文物。
你想清理点地方,再种点别的都不行。
至于说在山上养鸡,有句老话说的好,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
养鸡那么容易啊?
自从上一个承包人,养鸡赶上一场鸡瘟,桃花山就彻底没人敢承包了。
“谢了,你把帐号给我,回头我把钱转给你!晚上叫上军子、小胖、铁子到我家喝酒去!”张梁拍拍周文涛的肩膀感谢道。
“好!我那里有几瓶好酒,晚上造了它!钱不着急,你先用着!宽快了再给我就行!”
“我有!托国家的福,这些年没白干,连存的工资加退伍费一百多万我还能拿的出!”张梁笑道。
第8章 王工惊呆了(修)
张梁拒绝了周文涛的好意,朋友虽然有通财之义,可是现在的社会,一旦有了通财之义,往往友谊就会变味。
“那行吧!我用微信把帐号发给你!”周文涛说着打开微信,把自己的银行帐号发给张梁。
大家都是光着屁股长大的,没必要搞那些虚的。
“晚上早点来,我准备好菜等你们,你现在干吗去?”
“我去工地!唉!草他娘的!气死我了!你说说这帮人一点小事都办不好,养他们干嘛!”
“怎么了?出问题了?”张梁随口问了一句。
“嗯!这帮设计也是瞎操蛋,你说什么形状的水渠不行,非得设计成梯形渠,在一比零点七五的边坡上浇筑素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还不简单?”
“问题是土坡难修啊!用人工,代价太高,挖掘机修坡,整个鸢都都没有多少司机能干的了这样的活!”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你没这样的司机,你接这种话,不是找别扭吗?”
“我本来是有司机的!这不是,司机这几天感冒了!替班司机干不了!”
周文涛说工程是基本农田的水渠建设,是中央扶持农业生产,搞得专项工程,全称叫高标准农田建设。
现在国家有钱了,每年都拿出大笔资金,由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等部委牵头对农村进行扶持。
像什么高标准农田、千亿斤粮食、基本农田水利,光鸢都一个地级市,一年在这上面的投资就超过一个亿,中央给八十的资金,地方配套二十。
“哦!着急吗?”
“怎么不着急了!工期很紧!再过一个多月就该上冻了,到时候就没法浇混凝土了!”
张梁干了十七年的工程兵,自然知道,混凝土零度以后浇筑强度上不来,存在安全隐患。
“走吧!我帮你盯两天!”
“你!梁子哥!太好了!有你出马,那还有什么问题!只是不耽误你事吗?”
“不耽误!就是去换驾照,早天晚天去都行!”
张梁开着车,跟着周文涛来到工地上。
周文涛承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任务是修建田间道路和灌溉水渠的硬化和拓宽。
其中最大的支渠就是周文涛刚才说的混凝土现浇梯形渠。
工地上,周文涛请的技术员,正急的嗷嗷叫。
看到周文涛来了,忙扔下挖掘机司机,跑过来,“周总来了!”
“怎么样了?”
“别提了!这活没法干了!你看看修的这土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