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退伍兵-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016年被联合国评为(OPC)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手工委河南委员会副主任。
  他的参展作品钧瓷节节升胆瓶是这次博览会一等奖的获奖热门……”
  张梁打量着眼前的瓷器大师,还真是人不可貌相,眼前面相粗狂的大胖子居然是研究宋瓷的艺术大师。
  “哈哈,好你个老李,你这是组团来忽悠我的?
  这位是?”
  “来,来,老薛,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张梁,人称老兵,木匠大师,木雕大师,红木嵌银漆器大师!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鲁省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连获三个金奖!”李苦拉着张梁,把他解释给薛绍许薛大师。
  等李苦介绍完,张梁才笑着抱怨道:“我说李大师,你都是这么介绍人的?还能不能一块玩耍了?”
  抱怨完李苦,张梁才热情的握住薛绍许的手笑道:“你好,薛大师,我叫张梁,因为当兵的出身,所以大家都叫我老兵!
  早就听说研究钧瓷的薛大师技艺高超,今日一见果然是……”
  薛绍许打断张梁的话,幽默的说道:“果然是见面不如文明对吧?原来所谓的薛大师就是一个大胖子……”
  “哪里,哪里!薛大师这是粗狂的身体里藏着一颗七窍玲珑心!”张梁笑道。
  薛绍许很和气,没有因为身份慢待张梁。
  说起来,薛绍许在艺术圈里名气可比张梁高多了。
  和薛绍许那一大溜的官方身份相比,张梁就是个草稿。
  可怜的张梁,现在连鸢都市工艺美术协会的会员都不是。
  更别说省级的工艺美术协会了。
  和薛绍许大师寒暄了几句,李苦一路给张梁介绍着参展的艺术大师。
  剪纸展位上。
  “吴阿姨,您老亲自来参加博览会啊!”
  “是小李子啊!看你这话说的,我还亲自吃饭,亲自睡觉呢!”
  被李苦叫做吴阿姨的老太太,抬头看看李苦,笑眯眯的说道。
  四十多岁的李苦,被人叫做小李子,张梁差点忍不住当场笑出声来。
  “老兵,这位是吴阿姨,是咱们聊城的民间艺术大师,吴阿姨可了不得,90年的京城亚运会,吴阿姨的‘体育剪纸藏书票’被当做外交礼物送给三十个国家的教练!
  吴阿姨的《叔叔辛苦了》等5幅作品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张梁暗暗佩服李苦的交游广阔,每一位艺术大师,对他们的艺术成就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绝对是个合格的导游。
  “小李子这张嘴,是真能白话,我是什么艺术大师,就是个农村老太太!
  赶上党的政策好,占了党的光……”
  “吴阿姨,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小年轻,可了不得,咱们鲁省的后起之秀……”李苦又嘚啵嘚的把张梁夸了一番。
  “吴阿姨,您好!前几天在鸢都就想认识您,您剪的《一带一路》太漂亮了!”
  “老兵,我知道你,你木匠活做的不错!那什么拔步床,所有女人看了都眼热……,那是所有女人都想要的嫁妆……
  我还看过你的节目,央视的挑战不可能,开挖掘机雕刻雪雕城堡,小伙子好本事!”吴阿姨主动和张梁握手。
  “您老过奖了,我还年轻,需要向您多学习!”
  李苦带着张梁在体验馆转了一圈,认识了十几位前来参加民间艺术博览会的艺术大师。
  这让张梁收获不小。
  人都是群居动物,谁也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
  张梁之前一直游离于传统艺术圈之外。
  不是他不想和这些传统工艺大师们结交。
  关键是没有门路。
  现在有了李苦的引领,让张梁初步认识了传统工艺艺术圈。
  不过,认识归认识,想要真正融入这个圈子,还要张梁拿出一些真本事来!
  比如在鲁省民间艺术博览会再拿个一等奖……


第309章 同行相轻
  “呵呵!老兵,遇到你的同行了,这位是郭毅红木的老板,郭毅大师,郭毅大师也是做传统红木家具的!他的红木家具多次在省级、国家级的博览会上获奖!”来到家具展位上,李苦拉着一位五十来岁,头发乌黑,梳着大背头的中年人向张梁介绍道。
  接着李苦又把张梁介绍给郭毅,“郭大师,这位是张梁,和你可是同行,也是做家具的!前几天的千工拔步床就是老兵的作品!
  你们同行之间更应该多亲近亲近!”
  “您好,郭大师,久仰您的大名!早就想去拜访您,没想到在这遇到您了!以后还请您多指点!”张梁客气的上前打招呼。
  “你好!指点我可不敢!张大师可是宗师之下第一人!我哪有资格指点未来的木匠宗师!”郭毅不冷不热的说道,对张梁伸过去的手,也装作没有看到。
  张梁皱了皱眉头,把手收了回来。
  张梁知道,这是之前单老夸奖自己的话,产生的后遗症。
  有人妒忌了。
  老郭同志说的好啊!
  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单老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省内外的专家评委说的这句话。
  知道的肯定不在少数。
  可是在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转了差不多半圈了,只有在同行这里得了冷遇。
  郭毅的话,让李苦也很尴尬。
  自己好心好意给他们介绍,你倒好,一句话把门堵了。
  你不愿意结交,虚应几句也成啊!
  你现在这么做,是打谁的脸呢?
  想着,李苦的脸也拉了下来。
  “吆喝!都说同行是冤家,我今天算是见识了!
  得,老兵,这事怪我!我不该把你介绍给你的同行!
  晚上,我请客给你赔不是!”
  李苦这人的嘴皮子功夫,从一路给张梁做介绍就能看出来,那叫一个利索,说起怪话更刺人。
  郭毅被李苦几句话怼的脸通红,有些下不来台,“老李,我不是针对你,你也知道,我老郭这人直脾气,看不惯某些人哗众取宠……
  有意思吗?
  一件作品,弄三个奖项?
  真是让人开眼界了……
  唉!现在的年轻人啊!
  不知道什么叫脚踏实地……”
  郭毅的话看似是向李苦解释,其实上还是在说张梁。
  这是在说张梁拿奖,是靠关系,靠贿赂评审专家得到金奖。
  “老郭,姓郭的,说话要凭良心,老兵的千工拔步床那一点差了?
  现场那么多参展单位,哪一个提异议了?”李苦不乐意了,上前要和郭毅掰扯掰扯。
  “苦哥,时间差不多了,叫上嫂子,咱们晚上聚一聚,剩下的以后有时间再给我介绍!”张梁开口拉着李苦离开家具展区。
  张梁不想大庭广众之下闹的不可开交。
  都是木匠,都是做传统家具的,都是拜鲁班当祖师爷。
  郭毅不在乎,他张梁可丢不起那个人。
  真闹起来,平白让人看起木匠这个行当。
  至于郭毅,来日方长。
  老郭的话,三个说相声的,谁最厉害?
  不是看谁说的好。
  而是看谁活的时间长。
  自己三十多,郭毅五十多,所以,没必要和他去争什么。
  “没想到,姓郭的居然是这样的人!
  小肚鸡肠,看不得别人好!
  以前真是瞎了眼,还以为他不错……”路上李苦还念念叨叨的说着。
  其实张梁和李苦的关系还没到这一步。
  两个人也不过是第二次见面,聊的算是比较投机。
  李苦才会给张梁当引路人。
  这对李苦来说只是顺带手的事,也能拓展自己的人脉。
  就算没有李苦,鸢都工艺美术协会的那些个老专家,也会帮张梁引路。
  按照两个人的关系,李苦用不着为了帮张梁正名,去和郭毅争吵。
  结果,郭毅这么一闹,让李苦难看,反而促进了张梁和李苦的关系。
  非常巧合的是,李苦也住阿尔卡迪亚。
  李苦大笑道:“缘分啊!咱们还真是有缘!”
  李苦两口子,加上他们的一个徒弟,三个人。
  张梁这边也是三个人。
  一行六人,在阿尔卡迪亚酒店附近找了个档次还可以的饭店。
  “这个姓郭,还真不是个东西,况我以前给他介绍了不少生意!”
  酒桌上,李苦对今天的事还有些耿耿于怀。
  主要是感觉在张梁面前丢了面子。
  “这很正常,同行相轻!木匠这个行当,自古以来竞争就比较激烈!
  以前一个木匠负责方圆几十里地的生意,好的百十里地的生意,最顶尖的木匠也不过是在一县之地出名!
  方圆几十里的人家,也就能养一两个木匠,木匠多了可能连饭都吃不饱!
  不像你们,刻瓷板画做的都是有钱人的生意!不用为吃饭发愁!”张梁笑着开解李苦。
  张梁的话是劝李苦,其实说的也是实情。
  传统工艺,也分个三六九等。
  刻瓷板画,属于阳春白雪,而木匠只能算是下里巴人。
  服务的阶层不一样。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普遍情况。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部分木匠服务的群体是普通老百姓,也有少部分站在金字塔尖的木匠,专门为上流社会服务,比如过去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御用工匠。
  “老兵,你这话说的可就有点诛心了!你一张千工拔步床卖两百万美金,我的一副刻瓷板画才卖多少钱?好的才几万块钱!一般的也就几千块钱!”说到自己的专业,李苦摇头苦笑道。
  几杯酒下肚,李苦说话也变得直接起来,“是啊!咱们都是行里人,外人不知道,咱们自己还不清楚吗?所谓的大师不值钱!你看看,一个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全都是大师,哪来那么多大师?
  我们为什么拼命的参加博览会?还不为了出名!
  我们追求艺术,也在追求金钱!”
  “呵呵!咱们的情况一样!参加博览会,都是为了出名!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卖出个好价钱!”张梁点头附和道。
  “所以,我才看不起姓郭的,他么的,都是出来讨生活的!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干嘛?弄得自己好像多清高,别人多龌龊一样!
  乌鸦落到猪身上,看到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
  张梁想笑,李苦看来有点喝多了,他这是在骂郭毅,还是骂自己啊!


第310章 博览会门道多
  “老兵老弟,你不用往心里去,像郭毅这样的小心眼的人不少,以后你就会习惯了!”李苦反过来劝张梁。
  张梁还真没往心里去。
  只是两个人谁也没想到,李苦随口说的话,居然一语成箴。
  张梁的嵌银木雕枪能够拿奖,这个谁都不怀疑。
  不然当初邹文凯也不会想要抢占张梁的作品成果。
  所以,无论是张梁还是所有认识张梁的人,都认为张梁的嵌银木雕枪一等奖没跑。
  李苦更是戏言,张梁应该拿嵌银漆器分类和木雕分类两个一等奖。
  然而,事实证明所有人都想多了。
  三天的展览结束,张梁最后只拿了个安慰兴致的二等奖。
  也许别人拿个二等奖,会高兴的了不得,可是,在张梁看来,二等奖就是安慰奖。
  张梁知道这是他在中国鲁省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一次性拿三个金奖的后遗症。
  原本张梁不在乎,以为最多也就是有一小部分人像郭毅一样眼红,影响不了什么。
  万万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直接影响到他在民间艺术博览会上的名次。
  不甘!
  气愤!
  无奈!
  “梁子,没事的!好几百人参加博览会,一等奖才八名!二等奖也很厉害了!”杨芮握住张梁的手,轻声安慰道。
  “我没事!”张梁轻轻拍拍杨芮的手。
  他还没那么脆弱。
  不就是没得一等奖嘛!
  有什么!
  一棵大树比别的树高一头,会被其他妒忌,可是如果高好几倍,那么所有的大树只能仰望。
  别人不知道,张梁自己心里清楚,他是一只脚踏进宗师大门的人,只要好好沉淀几年,就能顺利进入宗师之境。
  到那个时候,这样的省级博览会他都不好意思去参加,除非是真正的国家级,或者世界级的博览会。
  “梁子哥,我查了一下,今年还有好几个博览会!要不我帮你报名?”苏文芳拿着手机对张梁说道:“你看,8月30日滨城有个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珠宝玉石博览会;9月20日晋省大同有个第五届中国(晋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10月10日鹭岛有个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
  张梁接过苏文芳的手机看了一下,递给她,“行,你帮我报上名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各种省级博览会,一年足有几十个。
  每个省都会以各种名义召开文化工艺艺术类博览会。
  想参加,博览会有的是。
  有了中国鲁省工艺美术博览会的三个金奖,这些省级博览会,张梁可以随便参加,提前打个电话,报个名就行。
  看完苏文芳手机上收集的博览会信息,张梁心里深处那点微微的失落感,消失不见。
  “老兵老弟,怎么回事?”正说着,李苦跑过来找张梁。
  “我哪知道啊!”
  “你得作品,无论是创意还是工艺,妥妥的一等奖!怎么会失手?”
  “你不也是二等奖?咱们哥俩做伴挺好!”
  “你和我能一样吗?我说了,这次瓷器分类竞争激烈,有老薛在,我能拿二等奖就不错了!”李苦对自己拿二等奖很满意。
  倒是对张梁不能拿一等奖,有些耿耿于怀。
  “对了,你是不是没和评委沟通?”
  “和评委沟通?”
  “对,你是不是没去找评委公关?”
  “你的意思是贿赂?”张梁变色道。
  “什么啊!公关怎么能叫贿赂呢?
  奥斯卡厉害吧?世界级的大奖,人家照样需要公关,需要去拜访评委……
  好莱坞还有专门的公关公司……”
  “我还真没去……我想着,这个时候,评委肯定要避嫌……”
  “你啊!也怪我,忘了提醒你……不对啊!你不知道公关这事,鸢都的时候,你怎么得的奖?”
  “凭本事得到的!”
  “你牛!”
  李苦无语,冲张梁竖了竖大拇指。
  “老兵兄弟,公关评委不代表贿赂,你的作品不行,你给评委钱,他也不敢要!
  但是同类作品里面,差不多层次的作品肯定不止一件,大奖给谁都能说的通,最后谁能拿奖,就看谁的公关做的好……”李苦耐心的给张梁做着科普。
  张梁也是头一次知道,原来参加博览会,还有这么多道道。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他能拿奖,有两个愿意。
  第一,李会长有事求陈哥,想要拍陈哥的马屁,着力点就是张梁。
  第二,鸢都红木嵌银漆器没落了,好不容易出个张梁,自然要力捧。
  于是张梁稀里糊涂的拿了三个金奖,还以为是自己的实力。
  当然,实力很关键,不然李会长就算再想拍陈哥马屁,也不会冒大不韪,给张梁弄个金奖。
  “说起来,你没有做公关,能拿到二等奖,真的是很牛逼了!
  要知道,有时候做不做公关,不光关系着你能不能拿奖,还关系着评委的颜面。
  别人都来公关,你不来,看不起我怎么地?
  有句话叫做,你送礼了,他不一定记住你,你不送,他肯定能记住!”李苦使劲拍拍张梁的肩膀。
  “这话说的,我不知道啊!”张梁苦笑道。
  “行了,今天晚上有个庆功酒会,你跟着我,我帮你解释!”李苦很大气的拍拍胸口。
  “解释什么?”
  “我的个兄弟来,你真不懂还是假不懂?
  你没有提前公关,人家给你个二等奖,固然有你的实力在,可是人家专家要是真心难为你,给你个三等奖,你也只能接着。
  你不得感谢人家?
  为之前没有做公关的事,稍微解释一下?
  要知道,这些个老家伙,名气有了,金钱也都不怎么缺,他们更看重的是面子!
  你解释一下,这是对他们的尊重!
  不然得罪了这些老家伙,以后你再参加博览会,想拿奖可就难了!”
  听着李苦的话,张梁耳边又响起团长恨铁不成钢的话,“你狗日的!我让你多去首长家里串串门,你死活不去,就你清高?
  哭!
  哭!
  现在知道哭了?
  首长夫人说过多少次,让你有空去家里做做首长大人的孩子都不在身边,喜欢你,让你去串个门,能死啊?”


第311章 老兵是个实在人
  这是他接到退伍命令的时候,团长骂他的话。
  张梁也知道,只要自己多往军区首长家里跑两趟。
  三级军士长晋升二级军士长根本不是问题。
  可那是军区首长,他一个小兵,三级军士长,没事往首长家里跑,他真的做不到。
  哪怕有首长夫人的邀请。
  张梁始终坚持自己是手艺人,凭手艺吃饭。
  即便退伍,那也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
  就像今天。
  是。
  按照李苦的说法,因为自己没有提前公关,没有提前和评委套近乎,所以能拿二等奖都是运气。
  是评委公正。
  可,如果自己是木匠宗师,自己的参展作品是宗师之作。
  一等奖谁能争得走?
  虽然心里对李苦的公关不怎么认可,可张梁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毛头小子。
  对李苦表示感谢,然后跟着他一块参加了博览会闭幕式的晚宴。
  闭幕式晚会上,李苦带着张梁在各个房间游走。
  在李苦的介绍下,张梁向各位专家评委一一表示感谢。
  李苦是真够哥们,有些话张梁不好说。
  李苦在旁边帮着解释,张梁这是第二次参加博览会,不懂规矩,没有提前拜访诸位长辈。
  好在张梁酒量大。
  有些讨巧的话,张梁说不出口,于是选择了以酒开路。
  李苦解释完,张梁在旁边接一句,“这事都是晚辈的错,晚辈自罚一杯……”
  说着三两三的高脚杯,仰脸干了。
  接着到上酒,“晚辈敬前辈一杯,以后还请多多指点,我干了,您随意!”
  说完也不等对方说话,仰脸第二杯干了。
  两杯酒下肚,小七两酒,什么样的面子也回来了。
  好在评委不算多。
  只有十一位。
  张梁硬生生的一路打下去。
  第一个的时候,感觉张梁小伙子挺实在。
  第二个,第三个,感觉张梁这小伙子酒量真不错,话不多,可是人实诚。
  第四个,第五个,有人开始劝张梁慢着点,意思到了就行。
  第六个,第七个,大家开始担心张梁的身体,别喝出事来。
  第八个,第九个,大家开始震惊了,这是海量啊!
  第十个,第十一个,张梁已经喝了接近八斤酒,直接把所有人镇住了,原本还多少有点不满,现在都对张梁转变了看法。
  别的不说,酒品即人品,这小伙子实在。
  听说张梁是退伍军人,三级军士长。
  连连赞叹道:“怪不得,这战斗力,也就部队能够培养出来!”
  八斤酒,也就仗着是三十二度的低度酒。
  张梁在部队又喝惯了五六十度的高度酒。
  这才强撑着,没有丢人。
  李苦把张梁送回酒店,说了一句,“兄弟你是个人物,哥哥服了!”
  李苦刚离开房间,张梁再也撑不住了,仰面栽倒再地上……
  八斤酒,张梁全靠意志力在顶着。
  以前,刚到部队上的时候,喝酒,班长经常拿总理的事教育他们。
  酒量如何,全看意志力坚强不坚强。
  开国总理兼着外交重任,有一次接待外宾。
  苏联的老毛子,老毛子能喝。
  总理也只能作陪。
  酒倒杯干,一直把老毛子们陪好,把客人送走。
  走出门口,总理问了随行的工作人员一句,我刚才没有失礼仪的地方吧?
  得到回答没有。
  总理仰面倒地。
  原来在酒场上,总理早就喝醉了,全靠意志力,保持着清醒,一直到送走客人。
  所以在部队上,班长总是说,能不能喝,喝多少,就看你意志力怎么样。
  当兵的,服从命令听指挥,让你举杯就举杯,只要意志力坚强,战斗力就没问题。
  ……
  鸢都,南苑国际机场。
  张梁放下工作,赶到南苑机场,来接人。
  等了半个多小时,羊城的飞机终于落地了。
  “欢迎,欢迎!欢迎杨总来鸢都做客!”出机口,张梁迎着老杨伸出双手。
  “哈哈,老兵!好久不见了!”老杨热情的给了张梁一个拥抱。
  在出机口,寒暄了几句,张梁把老杨请上车。
  老杨这次过来是为了两个人合作的事情来的。
  之前两个人曾经有过协议,老杨把越南之行得到的所有黄花梨和老红木都给张梁。
  张梁把其中之一的木材做成家具交给老杨。
  老杨则借机转行,做高档红木家具生意。
  那一笔生意已经完成,张梁已经按照杨总的要求,把家具做好,发给他。
  后来张梁又要了一批黑胡桃木。
  这次老杨来,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合作,来考察一下张梁的生产能力。
  老杨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