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入红楼-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傻丫头,你怕什么,一切有二哥哥。”
贾清揽过黛玉的肩头,使她靠在自己怀里,安慰道。
听见“傻丫头”三个字,黛玉皱了皱小鼻子,表示不满。
贾清又道:“你不用担心,这次我们回扬州,可是带了御医过来的。
就是那个张太医你知道吧,上回我父亲中了那么厉害的毒,都已经不行了,后来都是他帮忙救回来的。
想来你父亲的情况也不可能比我父亲上回的严重,只要我们到了你家,请他帮忙看一看,保管就没什么问题了。
到时候,我再陪着你一起照顾他老人家,他老人家每天看见你这么个乖巧漂亮的闺女,心情肯定也大好了,心情一好,就什么都好了。”
黛玉仰起头,道:“真的吗?”
“真的。”
得到这个回答,虽然理智告诉她很有可能是贾清的安慰之语,但心中还是平静了不少。
然后,脸开始发红,心道:呀,我怎么到了二哥哥怀里了,好羞人呢,晴雯她们还在屋里。可是,靠在这里真的好温暖的感觉。
嗯嗯,二哥哥是哥哥,靠在哥哥怀里,也没什么。。。。。。吧。
黛玉不说话,贾清也住了口,静静揽着怀中柔弱的人儿。
她真的很娇弱,或者可以说是瘦弱。和搂着晴雯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晴雯虽然也是削肩瘦腰,但搂着她,能够明显感受到她充满青春活力,躁动的躯体。
但此时,贾清只感觉黛玉柔软的,细腻的,弱不禁风的娇躯是那么柔弱。那种柔弱,仿若稍微一用力就会害怕伤害到她,让人只能全心全意的小心呵护。
“妹妹的身子实在太弱了些。”
贾清的轻声感叹让黛玉收回了些心思,慢慢又有些伤感起来,悲声道:“我又何尝不知道,只是我得了的这个病,每年吃药的日子就要占一半去,又如何强的起来?
不过是挨着罢了。”
说着,就伏在贾清怀里小声哭起来。
贾清再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说哭就能哭出来的境界,而且毫无违和之感。
此时也不知如何安慰。红楼中这些主角的病都很奇怪,大概因为都是天上神仙转世托生的,身上的病也是那么神奇。
反正结合贾清两世的经验,也看不出黛玉有什么病。就是身体弱,很弱,其它一切正常。
“咦,二哥哥这里是什么?”黛玉说着,抬手在贾清胸口摸索起来。
贾清问:“妹妹说的什么?”
黛玉不答,很快摸到了想要的东西,伸手进去,掏了出来。
贾清低头一看,原来是上回那块玉。贾清秉行它是宝贝的想法,一直戴在身上。又不想象贾宝玉那般,套个狗项圈在脖子上,所以只让携鸾织了一根和软的丝线套上,挂在脖子上,就连睡觉也不用取下来。平时就藏在衣服里,也免得不相干的人看见询问。
自己都快忘了它了,没想到今日被黛玉摸了出来。
“好奇怪、好漂亮的玉啊。”
乍一见到贾清的玉,连林黛玉也忍不住感叹。因为它通体翠绿之色,四周还刻画着雕文,卖相确实不俗,至少比贾宝玉那块孩童嘴巴里含着出来的小鹅卵石状的灰白通灵宝玉贵气的多。
很快,黛玉也发现上面还有字,举到眼前看了起来。
“噗嗤。。。。。。”
黛玉忍不住破涕为笑道:“原以为是什么高深的揭语,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两句夸张的。。。嗯,自夸之语。”
贾清反驳道:“什么自夸之语,这是祝福语好不好!虽然是夸张了那么一点点,虽然我也觉得我可能没那么大的福气,但是人家好心镌上去了,我也不好让人改了不是?”
黛玉依旧觉得好笑,翻过了另一面来瞧。
“万花之主令?这是寓意天上花神的令牌么?”
贾清接过来再看了看,道:“我也不知道,管他呢,反正应该不是坏话。”
黛玉又问:“从哪来的?”
“小时候一个和尚送的,说是件宝贝。”
黛玉点点头,道:“瞧着也是怪稀奇的。”
贾清道:“妹妹若是喜欢,我把它给你怎么样?”
黛玉心里一动,有些意动,却还是摇摇头道:“不好,我要它有何用?况且,佛家讲究缘法,既然它是和尚送给你的,自然有你的缘法在里面,我却是不好要的。”
贾清一听貌似也是,这块玉说不定还真是和自己有什么关联。
反正肯定不是凡物就是。只是不知道它能不能治好黛玉的体弱。。。。。。
虽然知道有些想的太美,但贾清还是道:“妹妹既这么说,我想着它应该不是件凡物,上面不是说了吗,‘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我就暂时放在妹妹这里,说不定对妹妹的病有帮助呢?
若是没有也罢,以后妹妹再给我就完了。”
黛玉没有再拒绝,默默的接了过来。她心里想的却不是能不能治她的病,这一点她不抱希望。
她想的是,这既然这是贾清从小得的,又贴身带着,显然是件私密物,如今堂而皇之的给她,是什么意思呢。。。。。。
因而,并没有拒绝。
“我来给妹妹戴上。”
贾清说着从黛玉手中复又拿回来。
看着黛玉连忙坐正了身子,贾清也站起来,轻轻从她头上挂上去,别开她柔顺的辫子,露出白皙的脖颈。
黛玉的脖子很细,细的仿佛能盈盈一握。
加之白皙滑腻,贾清一时间看失了神。
“二哥哥~”
直到黛玉一声娇嗔,他才回过神,连忙给她戴好,又略略整理好黛玉的秀发,这才道:“好了。”
然后坐回位置。
此时黛玉却不敢回头看他了。
贾清呵呵一笑,正想解释,紫鹃走过来笑着说:“你们兄妹两个说了好半日的梯己话了,也不理我们一理?
该吃晚饭了!”
贾清抬头看向窗外,这才发现已经黄昏,站起来道:“林妹妹,该吃饭了。”
“嗯。”
第三零二章 国事为重
梦坡斋,贾政午觉方醒,忽听下人来报:
“琏二爷求见老爷。”
贾政让命进来,问道:“什么事啊?”
贾琏道:“为园子的事来的。”
贾政疑问道:“不是让你二弟办这事了吗,怎么,这才刚开工就出事了?”
贾琏连忙道:“不是不是,没出什么事,现在还只是在砌围墙,旁的一概没动。”
“既如此,你又为何来找我?”
贾琏犹豫了下,还是道:“是这样的,咱们府里几个管事的找到我,说想为府里盖园子出点力……”
贾政额首,道:“虽说事情交给了东府来办,但我们也不是说就不管了,使得上力的地方还得使。
能尽快把院子盖出来才好。”
贾琏道:“正是这么说呢,如今二弟不在家,据说盖园子的凡百事具都是来升在管着,对了,听说二弟为了建好园子,把山子野老先生请了过去,也参与了裁夺。”
贾政毫不在意,看着贾琏:“别绕弯子了,快说到底为的什么。”
贾琏连忙道:“就是咱们府里的几个管事找赖升商议,想单管几件事,不论采购砖瓦、泥石,还是管理工匠,好歹还能帮上些忙。
只是,来升不让。”
贾政问道:“是何道理?”
“他说,二弟临行前已经安排好盖园子的大小事宜了,还特地吩咐,不麻烦咱们府里的管家管事们。
他们自然不服,说明明是两府的事,怎么就不能让我们府里的人出力了呢?赖升就说这是二弟取得老爷您的同意了的。”
贾政想了想,那日贾清一本正经的过来,似乎真的向他提了很多建议,都是关于盖园子的。他觉得事既然交给了贾清,就没细听,凡他说一句,都全应下了,最后还不耐烦的说“都由你安排,不用再说了”,以此赶了贾清出去。
如此,自己倒是不好说什么,就问:“赖升可有说清儿是什么理由了没?”
贾琏表情讪讪,有话不好出口,只得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小册子来。
“老爷看这个就明白了。”
贾政接过来,打开一看,题头:
《贾氏宗族关于为娘娘盖造省亲别院工程的相关规定》
贾政脑袋上一个大大的问好:“什么玩意儿?”
贾琏也是一脸无奈,只说:“老爷往下看就知道了。”
贾政又翻开往下看,还好,下面的话还算正常,都是贾清那日在宁安堂中所讲的规矩,作了细化。
每条每款都直指贪污、怠工的处置办法,奖惩也是两个极端,不留情面。
贾政有些迂,但绝对不蠢,很容易就看出了这些条款的目的和能达到的预期效果。
显然,贾清是不想荣国府的人进去做事,以免坏了规矩而他却不好处置!
贾政合上册子,道:“你觉得如何?”
贾琏道:“侄儿觉得,若是按照二弟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省下不少银子,但是也太绝情、严苛了些。下面的人难免抱怨,传出去也对名声不利……”
贾政冷声道:“你只看得到能省银子,难道就看不到这个做法还能保证为娘娘盖的园子不出差错吗?”
“侄儿蠢笨……”
贾政却又叹了口气:“以前的清儿,我只觉得他乖巧懂事,又知礼上进。
谁知如今大了些,做事却越来越有些极端了……
罢了罢了,此事就由得他去闹吧,只要不误了娘娘的事,反正都是他的决定,我也不好多说什么的,说了他也未必肯听,还是得叫他吃了亏方可悟了。
不过他年纪尚小,吃些亏也未必就是坏事,以后,咱们贾家的门楣怕还是得他来撑起。如今趁着我还在,多多磨练一些也是好事。”
贾政说着说着就想通了,只是听他最后一句话,显然觉得目前他就是贾家的掌舵人了……
不过贾敬一出了家,第三代,还真是非他莫属了。
贾琏默默的听着贾政的话,待听到“得靠贾清来撑起门楣”这一句,眉头一皱。
随即又释然,老爷连宝玉、兰哥儿都排除在外了,何况于我?
又想想贾清这些年出的风头,干的事和说的话,唉,由不得老爷这么说了。
“老爷的意思侄儿知道了,侄儿告退。”
贾链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退出了梦坡斋。
。。。。。。
时隔三年,古城扬州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华热闹。
扬州城码头,一大早就汇集了扬州几乎所有的大小官员和大商巨贾。景况比之八年前林如海下扬州之时还要隆盛。
当巨大的官船停靠在码头,霎时间,码头上响起一片歌颂之声:“恭迎钦差大人!!”
如洪浪般的声音借着水音传到了河对岸,惊起了树上的几只鸟儿。
贾清却并不出面,这里已经是目的地,既然代表天子前来看望林如海,自然不能随意,该有的仪仗必须摆足了。
先是全副武装的锦衣军兵士陈列而上,守住大道两边,直接站到官员阵列的面前,完全占领了码头到官员阵型之间的这段距离。
众扬州官员静静的等待了约莫半刻钟左右,方有一乘大红八抬软轿到了近前。
扬州毕竟只是一府之地,官员级别都不大够高。为了郑重其事,南京礼部特派左侍郎王钊前来,所以此次扬州众官员由他领头。
王钊上前一步,拱手道:“下官南京礼部左侍郎王钊,领扬州大小官员恭迎钦差大人!”
过了一会,只听轿内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
“本官皇命在身,不宜停留,诸位大人若是无事,请各自回衙。若是有事,请移步行辕。”
说完,司仪立马唱道:“肃静~~回避~!”
王钊没想到贾清居然连面都不露,但还是立马领着众人让开道路。
钦差仪仗队启动,后面跟了十多乘轿子,缓缓朝着扬州城内驶去。
等到队伍离开,众人却都按捺不住议论声。
此时郑主事一路小跑到了近前,道:“下官参见王大人,钦差大人已将行辕定在巡盐御史衙门,还特意吩咐,若无紧要之事,请勿打扰。”
王钊问道:“钦差大人可还有别的吩咐?”
“没有。”
王钊想了想,面向扬州众官道:“钦差大人国事为重,接风宴暂行取消,各位大人请回去吧。”
。。。。。。
第三零三章 没病?
钦差队伍未做任何停留,从码头直接往巡盐御史衙门而去。
沿着大道而行,威严而肃穆,行人赶紧退避,却又忍不住在边上伸头观望。
扬州城人口不少,出了这等大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钦差进城的消息就传遍了扬州城。
第一顶轿子中的贾清也有些感慨。算上今次,扬州他来过三次了。
第一次,是他初次降临这个世界。
第二次,是参加江南文会途径此地,那一次,也仅仅只是一个世家大族的庶子而已。
此次,却已然领着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扬州!
人生际遇,不可谓变化不快。
林家原籍苏州,祖宅不在此地,所以住的是官衙,也就是巡盐御史衙门。
前面是衙门,后面是林府。
到了林府,贾清想着先瞧瞧林如海的情况再说,就让王嬷嬷安排黛玉的相关事宜,自己和冯唐、张太医等在林府管家林忠的带领下,到了林如海的榻处。
“林姑父。。。。。。”
林如海的屋里,贾清印象中温文尔雅、俊逸不凡的林如海,此时却垂死一般的躺在病榻之上,撑起脖子观望进来的人。
说来,贾清虽然只见过林如海几次,但林如海对他一直都还算是眷爱有加的。此时看着他这副模样,贾清虽不是黛玉,也忍不住心里一酸,几步上前,跪伏在病榻之前。
林如海早已经知道贾清奉旨前来看他的事,因此并不意外,只轻轻的说了一句:“你来啦。”
然后才向着贾清后面的人道:“诸位大人请坐,恕林某不能起身相陪了。。。。。”
冯唐等连说客气。
贾清看着林如海憔悴却依旧温和的脸,想起此行的目的,立马回头对张太医道:“请张先生务必治好我姑父大人。”
张太医应命,提着药箱上前,贾清连忙让开来。
此时林如海并不出声,静静的看着面带忧虑的贾清,忽而,面露微笑。
贾清却只看着张太医。见张太医忽然眉头一皱,贾清连忙问道:“怎么了?”
张太医却只是皱着眉,张张嘴,似乎想说什么而不敢。
贾清正待追问,忽然只听冯唐对林忠道:“还请管家将其他人退避。”
如此不客气的做法,让贾清眉头也是一皱,回头看着冯唐。冯唐却只是笑笑,并不解释。
更奇怪的是,林忠居然在只看了林如海一眼之后,真的指挥着将丫鬟婆子、无关人等全部带了下去。
冯唐也命几个跟着进来的随从出去。
如此,很快整间屋里就只剩下林如海、贾清、冯唐、张太医四个人。
“冯老将军这是何意?”贾清皱眉冷声问道。
他忽然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
“贤侄稍安勿躁。”
更让贾清错愕的事情发生了,原本看着病重垂危,奄奄欲死的林如海,居然慢慢坐了起来,朝着他唤道。
贾清顾不得质问冯唐,转身蹲在林如海身边,拉着他的手惊喜的问道:“姑父大人,你没事了?”
“咳咳。。。”林如海咳了两声,坐正了身子,轻轻推开贾清的手,道:“你先过去坐着。。。。。。”
贾清眼睛瞪得大大的,讷讷起身。忽然走到一边的衣服架子上拿起了一件大衣,为林如海披上,这才走回座位上坐着。
这一幕,被屋里三人看在眼里。林如海伸手扯了扯大衣,觉得妥帖了,才对着冯唐和张太医道:“劳烦两位不远千里前来看视林某。。。。。。”
贾清实在不想听客套话了,急切道:“姑父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还有,你的身子到底怎么样了?”
张太医也是一头雾水,闻言道:“我观林大人的身子,似乎只是感染风寒。。。。。。但是身体却甚是虚弱,仿若是有重伤未愈一般。。。。。。”
林如海笑道:“张先生真乃神医也,所说分毫不差。”
贾清先是不解,随即就大喜过望,道:“姑父身子真的无大碍?”
林如海笑着点点头。
“太好了,这下子不用担心林妹妹伤心过度了。。。。。。”
贾清高兴道,随即又沉声问:“张先生所说重伤未愈。。。。。。?”
林如海目光闪闪,道:“那是半年前的事了,如今也好的差不多了。”
贾清怒声道:“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伤您?”
林如海摆手道:“此事待会再说。。。。。。冯将军,皇上是什么意思?”
冯唐道:“皇上已经下定决心,命我全力协助贾将军暗中调查此事。”
“还请小心行事才好。”林如海道。
贾清感觉受不了了,什么叫全力协助我?沃特么连你们在说什么都不知道!
“恕晚辈失礼,若是没我什么事,我就先回后院告诉林妹妹这件喜事去了啊!”
“不可!”林如海道,此事暂且不能告诉她。
看着贾清脑袋上顶着的问号,林如海解释道:“此事复杂异常,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贤侄稍安勿躁,稍后自然明了。”
好吧,你们赢了!贾清看着林如海,默默坐下。
。。。。。。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林府后宅。
黛玉怔怔的坐在冰凉的石凳上,目之所及虽然是旧时的家园,神思却早已飘进前面,林如海的病榻之上。
“姑娘,外面凉,还是进屋歇着吧!”
紫鹃为黛玉铺好床褥之后,出门看见院中静坐的黛玉,柔声劝道。
黛玉摇摇头,问道:“王妈妈回来了没?”
她先前叫王嬷嬷去前面看看,为什么贾清还不过来叫她去看她父亲。
这种时候,每多等一秒,都会加重她往不好的事情上面想的次数。
紫鹃摇摇头。见黛玉又转过头不理会她,心中也泛起怜惜之情,索性就站在园子里陪着她。
一会之后,王嬷嬷回来。
紫鹃连忙上前询问,王嬷嬷道:“二爷他们现在都在老爷的屋里,林忠带人守在门口,说太医正在为老爷医治,暂时不让进去打扰。”
紫鹃听了不知该作何计较,回头,却见黛玉已经起身,默默走回了屋内。
紫鹃想了想,再次问道:“可有知道老爷现在怎么样了?”
王嬷嬷担忧道:“怕是真的不好了,不然,太医也不会看了这么久还不出来。。。。。。”
紫鹃叹了口气,道:“妈妈辛苦了,姑娘那里有我看着,妈妈先去歇息吧。”
。。。。。。
第三零四章 尚方宝剑
林如海的屋里,张太医已经离开,只剩他们三人在其中议事。
“这么说来,真的是白莲教的人下的手?”
贾清沉声问道。数月之前贾芸就和他说过这个问题,没想到,还真有这回事。
林如海面有欣慰之色道:“自从三年前你让我小心宵小的算计,我虽然没有回应你,暗地里却是留了心。
有朝中大臣勾结盐商走私私盐一事,我早有察觉,只是一直未敢轻动。
后来在我决心要下手追查的时候,行事更是小心。没成想,还是被对方察觉,使得他们狗急跳墙,暗算于我。”
林如海没说的是,若不是察觉到此中之事的幕后主使有何善宝的影子,他都不一定会动这一条线!
他是正庆帝的人,当为正庆帝排忧解难。
“不想,虽然我遭了暗算,却也借此查到了一件大事!”
林如海继续道。
前面的事差不多理清,贾清知道重头戏要来了,于是捧哏道:“是什么?”
林如海眉头紧锁道:“贤侄可知道三年前朝廷对战鞑子一族的时候,后方突然出现的一股势力,让朝廷吃了大亏一事吗?”
贾清低下头来,这事他早从吴仙儿那里知道了。
“略有耳闻。”
“那你可知道就因为此事,是谁吃了最大的亏吗?”
这个贾清就不清楚了,那个时候他正在忙着读书。况且也没听说为此事传出多大的动静啊。
林如海一看贾清的表情就知道贾清不清楚内中门道。
“说起来这位,还和你家关系不浅,正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三孙,如今你家老太太的娘家小侄,太上皇御笔钦封忠靖侯史鼎!”
“什么?不对啊,姑父既说史世叔吃了大亏,怎么现在他现在还袭着忠靖侯的爵位啊?”
其实贾清对于史家一门双侯早已心存疑惑了,只是后来打听,除了知道了他们家另一个爵位是太上皇封赏的,也并没有发觉他们家有特别显赫之处,也就没放在心上了。
林如海叹了声:“纵然依旧袭着爵又有什么用,一辈子功名付诸东流!就和他哥哥一样了,虽袭着侯爵,却如同袭着将军爵一般!”
贾清静静的听着。
冯唐也感慨道:“是啊,原本太上皇何等钟爱的一个骁将,而立之年即加恩为子爵,而后年刚过不惑,又升侯爵,照这个恩宠,二十年之后,三公太尉之职未必不能角逐。
甚至开创开国之后,第一个国公府邸也不是没有可能!”
贾清听得目瞪口呆,史鼎他可是看见过的,一个普普通通,甚至可以说平庸的小老头而已。
他以前有这么牛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