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臣将士们,终于如梦初醒。
  这是一场逃亡之旅!
  晋国的百年霸主身份不管用了,连越国这种附庸小国都可以蔑视和嘲弄,更是扬言要开战,已经证明晋国的影响力和威慑力在大大的降低。
  晋国皇帝突然之间吐血,更是加重了将士们的这种心态,皇孙贵族们在看向龙辇的时候没有之前的敬畏,从一片称颂和拍马中,变得沮丧和怨恨,更是有一些人在背后,小声的议论。
  再也没人谈论所谓的天意了。
  所谓的一统天下之心,被越国这个小邦浇灭,将士们如同泄气的皮球,一旦歇息的时候,便如同没有生气的行尸走肉,像是刚刚遭受了一场惨败一样。
  「记住本站网址,,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就能进入本站」


第331章 丧家之犬的晋国皇帝

  大队伍从越国撤离,往西而撤。
  好在,越国和临国紧紧相邻,临国的边境并不是十分的远,只是三日功夫,便抵达了临国边境。
  同样是一大队人马,遥遥望去,但见一大队人马奔忙而来,大纛旗上的“临”字清晰可辨。
  不过这一次,晋国皇帝小心了一些,远远张望了一下,发现后面没有大部队跟随,于是心安下来。
  吃一堑长一智,晋国皇帝整理了一下仪容,下令将龙辇推到最前,禁军仪仗出列,臣子站立在两侧,准备迎接前来的临国队伍。
  片刻之间,散漫的禁军又生龙活虎起来,旌旗仪仗舞动,俨然一副迎接外邦皇帝的模样,可谓是礼数周全。
  这时,临国大军已经在到了近前停下,下马来一人:“临国太子临江和,拜见晋皇。”
  晋国皇帝捋了捋胡须,笑道:“免礼,朕北狩临国,还请贵国相助,待到还都之时,定有厚报。”
  “谢过陛下。”临江和一拱手,道:“听闻陛下前来,父皇命令外臣前来相迎,外臣先进一步,为陛下安顿宫殿。”
  “临国君臣果然靠得住!”晋国皇帝一挥手,笑吟吟道:“你们先去,今日天色已晚,朕明日便到。”
  临江和拜别,领着队伍走了。
  禁军大将和几个臣子围了上来,眉宇间有迟疑之色,道:“不见临国皇帝来迎,这临国太子看似恭敬,所做所为却有些呆板,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难不成我大军在外,还不进去?那你们倒是说说,该往何处去。”晋国皇帝冷笑一声,而后道:“朕看你们是被趋炎附势的越国给吓怕了,朕近来虽然有些畅,但还没到昏聩的地步。”
  禁军大将和几个臣子面面相觑。
  还没到昏聩的地步?
  这些年来,迷信于国师,又听信馋臣,和当初登基的时候已经大变了样了,这不是昏聩是什么?
  或许,昏聩中还带着自大,带着好大喜功。
  说起来,这也与环境有关,毕竟是击败了几个竞争者登上的皇位,皇帝急于证明自己是最适合坐这个位置的人,所以导致了心态上的变化。
  一时间,周围几个臣子腹诽不已,如果皇帝不昏聩的话,自己这些人怎么能爬到这个位置呢?
  只是,皇帝既然已经认定此事,大家也只能接受了。
  当即,晋国皇帝下令,全军在城外扎营,饱餐一顿,明日一早启程,尽快进入临国城池。
  号角四起,炊烟遍野,皇孙贵族们又欢呼雀跃起来。
  第二日拂晓,队伍便启程了。
  依旧是杂乱不堪,但是相比于以往,总算是多了一些威仪。
  临国派遣了使者和大军前来接应,夹在两侧之地,将这支混杂纷乱的车马人流夹持在中间,仿佛押着战俘一般。
  下午时分,终于到了城池下。
  此城池乃是临国的一个边境小城,名唤乐城,平日里鱼龙混杂,因为是边境地带,所以有许多不法分子活跃其中,暗地里进行着一些肮脏交易。
  晋国皇帝精神很好,这些日子在外奔波,可把他累坏了,虽然坐在龙辇里不用走路,但是炎炎灼日下,何时体验过这种苦楚?尤其是这几年在皇位上,肆无忌惮之下,身体几乎被酒色掏空,就更加吃不消了。
  禁军大将十分的担忧,看着紧闭的城门,心里惴惴不安。
  “子房呀,是否还有担忧呀?”晋国皇帝笑呵呵问道。
  “回禀陛下,臣确实有此担忧。”
  “无妨,朕这么多年风风雨雨也过来了,当然知道凡事都有风险,只是朕既然为真命天子,就不俱于此,我们都要相信国师的话,就当这是一次寻常的狩猎罢了,再过些时日我们就回去。”
  “是,微臣知晓,只是等下陛下进城,臣恳请站立在龙辇左右,以防不测。”
  “不测……你是说,这临国的君臣,要做出什么不臣之事?不应该吧,他们哪有这个胆子,若是与我晋国交恶,转身就会被那魏国吞灭,得不偿失。”
  “但愿如此吧。”
  禁军大将应声,心里暗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也希望如此?
  只是,正如皇帝陛下所说,凡事都有个万一。
  “子房呀,你在朕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在朕的身边了,这些年来朕对你还是非常信任的,但是也不必杞人忧天,就算是有什么不测,有你们这些高手在朕的身边,朕也无碍。”
  闻言,禁军大将点了点头。
  的确,晋国作为霸主,皇宫内肯定是有高手的。
  就说皇帝身边的几个公公,那都是有内息在身的人。
  而作为禁军大将军,他早在十几年前便踏入了蜕凡境,成为一名真正的武林高手,这也是为什么皇帝的脾性大变之后,他仍然能够深得皇帝的信任,并非是他比有些人更忠心更会拍马屁,而是因为他比别人更有存在价值。
  想到这里,他也稍稍有点欣慰,皇帝倒还不至于完全昏庸,最起码经过越国之事后,头脑稍微清醒了一点。
  趁着今天皇帝能听进去话,他又多交待了几句,包括进城后若是碰到什么意外,君臣之间该怎么配合的问题,都一一交待了清楚。
  想到接下来能够安顿下来,疲惫不堪的逃亡大队伍打起了精神。
  乐城的城门大开。
  “恭迎陛下。”一员临国大将走上前来,拱手道:“太子有令,陛下一人入城即可。”
  一人入城?
  近十万人马,只能他一人入城么?
  晋国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像是吃屎了一样难看。
  这不是明摆着打脸么?
  身边的禁军大将,也是变了脸色,主辱臣死,这种要求皇帝陛下一人下车进城,无异于是对一国之皇帝最大的侮辱。
  “陛下逃亡之身,难道没听说近日,晋城发生了什么?”那将领冷笑一声,问道。
  发生了什么?
  顿时,不仅是将士们面面相觑,就连晋国皇帝也心里一咯噔,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没错,晋城已经失守了,是在你这一国之主撇下万千百姓臣民逃亡后,群龙无首之下,被联军轻而易举的将晋城收于囊中,可怜那上百万勤王大军,只能退到沿边城池,眼看着晋城被联军占领。”
  ……
  ……
  失恋了,一边码字一边想哭,从中午到现在,一共憋出了四千字,如果接下来几天更新不太稳定,请见谅。
  另外,本书从一百均订到四百多,都是一步步熬出来的,就是为了不辜负每一个读者,有太多的不容易,希望大家正版支持,一起过个好年。


第332章 绝路

  临国这位将军一番话说完,晋国这边立即一阵骚动。
  而后,渐渐的平息,比之前更为沉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晋国皇帝的身上,等待他的反应。
  “陛下,还不准备妥协么?如今只有我临国能庇护得了你。”
  临国将军睥睨的看了他一眼,眼里全然没有尊敬,取而代之的是仿佛小人得志般的嘲讽。
  “你说的……都是真的?”
  晋国皇帝久久无法回神,晋国堂堂霸主,国都被人攻破了?
  而且,还是因为自己的离去?
  勤王的大军都被击败了,自己今后将何去何从?
  一念之间,晋国皇帝想到了很多。
  别说这句话是从临国大将的嘴里传出的,就算是几个老百姓告诉他,他也同样相信。
  因为,从过去联军的表现和离去时己方的布置来看,确实存在这种情况。
  当日走得急,勤王大军如何安排,该怎么调动,以何人为首,这些他都没有交待。
  说是群龙无首,倒也一点没错。
  临国大将冷笑,道:“请吧,在临国内,可保各位皇孙贵族无恙。”
  晋国皇帝也从打击中回过神来,傲慢一笑:“我大晋疆域辽阔,城池无数,被攻破一座城池罢了,有何可惧?待到大军回援,那联军该归还的,要乖乖奉还。来人,备驾回国!”
  禁军大将脸色一变,而后下令道:“列阵!回国!”
  几乎同时,晋军两侧的临国大军也行动了起来。
  晋军四散而逃,在临国大军的追击下,不断损兵折将。
  急切之下,禁军大将子房一声厉喝,冲进了敌军,一阵厮杀后,取下了临国大将军的首级。
  立即,临国大军也乱了起来。
  “快!截住他们!”
  临国太子临江和站立在城头,远远的看着这一幕,脸色大变。
  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就绝不允许晋国皇帝这么离去。
  若是将之擒下,还可以作为投名状,献给联军,到那个时候临国不但可以将自身摘除,或许还能因此涨一波国力。
  死生存亡之事,没有什么道义可讲,也没有所谓的墙头草之分。
  不过,失去了一军大将,还是造成了慌乱,再次追击时,也只擒住了一些被落下的皇孙贵族,晋国皇帝在大军的保护下,突出了重围。
  一日功夫,晋军便撤退到了国内。
  这个时候,整个队伍已经不足五万人,期间有走丢的,也有逃兵,皇孙贵族人等缩少了一大半。
  “终于进入我晋国地界了么……”
  晋国皇帝长吁了一口气,接连两次如同丧家之犬一样,将这个原本高傲皇帝的尊严,彻底的践踏在了泥土里。
  “来了!皇帝来了——”
  “大家快来看,就是这个人!”
  “杀了皇帝,为父老乡亲们报仇!”
  忽然,荒野之中亮起了无数火把,拿着一间间铁器农具的百姓聚拢而来。
  被一群百姓挡住了?
  正要下令将这百姓斩杀,却听见后面滚滚马蹄声传来,原来是临国的追兵已经到了。
  太子临江和亲自挂帅,率领大军杀到了。
  绝望……
  一种深深的绝望,浮现在晋国君臣的心头。
  禁军也是人心浮动,这仗还没开打,便已经从心理上溃败。
  “杀——”
  “活擒晋国皇帝——”
  “杀呀——”
  “保护陛下——”
  “快逃——”
  两军交战,晋军一触即溃。
  禁军大将在重重包围下,身中两支流矢。
  晋国皇帝一行被围在了中间,临军的大纛旗下,太子临江和驻剑而立,一身熠熠生光的战甲,光洁的脸上淡淡的笑容,英气逼人。
  晋国皇帝大怒,手持宝剑指着他,怒喝道:“临江和,你要逆天而为么!”
  “逆天而为?你晋国就可以代表上天么?除了大礼天子,谁敢妄称代表天下?瞧瞧吧,大礼王朝气数未尽,你晋国行那逆天之事,招致了此番灾祸!“
  晋国皇帝怒不可遏:“联军占据晋城又能如此,待几大将军一到,联军自然要被赶出国内,到时候朕仍然是晋国皇帝!”
  “哼哼,但愿如此。”临江和冷哼一声,嗤笑道:“联军退去,这个我信,但是你晋国却不是原来的晋国了,当今天下已经是多霸之局,你晋国敢再动一下,恐怕又是一个诸国伐晋。来人呀!将这落魄皇帝给我拿下!”
  话音刚落,便见一大队将士朝着晋军靠拢,除了一直守护在晋国皇帝身边几名卫士外,都警惕的后退,缓慢的收缩的防御圈。
  一声惨叫,驾驭龙辇的侍者,被一箭洞穿了喉咙。
  接着,又是几支箭连发,晋国皇帝周边的几个卫士,全被射杀。
  “你们都听着,我临国只是请晋国皇帝去喝一杯酒,若是你们胆敢反抗,那就说不定了。
  寂静……
  晋国皇帝被一群手持长矛的临国将士,从龙辇上架了下来。
  见状,那些百姓也都哄然闹了起来,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将晋国皇帝处死。
  这里是边境,本就是鱼龙混杂,晋国边境的户籍也不怎么严格,晋国民众居多,临国的百姓也有,平日里也受够了这许多年的苦楚,所以今天一受到临国的号召,一个个激愤不已。
  临江和灵机一动,这许多的将士终究是一个麻烦,近十万的百姓在此,也正好给自己一个大义名分,如果能有一些成就,或许将来不至于被天下太过指责。
  整理了一下衣裳,临江和大声道:“昏君,今日你晋国的臣民在此,就来听听他们对你的控诉吧。”
  晋国皇帝本来很顽固,一直在破口大骂,听到这话顿时没声了。
  轰然一声,人山人海便都沸腾了,纷乱的指责开来。
  “横征暴敛,残害忠良!”
  “好大喜功,大兴土木!”
  “不顾百姓死活,亡国活该!”
  “连年征战,我家中两个儿子和三个孙子,至今未归!”
  人山人海沸腾了,越说越是激昂,不知道是谁从地上抓起一颗石子,使劲的朝晋国皇帝丢了过来。
  有了人带头,顿时疾风骤雨一般的石头和泥土,倾泻而下。


第333章 墙倒众人推

  “杀!”
  “报仇!”
  “活剥了这昏君!”
  随着怒潮般的呐喊,百姓们爆发了,挥舞着兵刃和农具,顷刻间围了上来,连带着守护晋国皇帝的卫士,也湮没在了人潮中。
  临国太子也没想到百姓们的反应这么大,顿时慌了神。
  待到士卒们涌上,将人群分开之后,全都呆住了。
  ……
  次日清晨,一具森森白骨白亮亮飘摇在河谷山头的树梢,干净得没有一丝附肉。
  成群的鹰鹫飞旋着盘桓着,偶尔有一两只啄食着地上的碎肉。
  一队队使臣捧着信物,从边上经过。
  这些人中,有人身着官服,有人化装成平民,神态各异,在岔道后上分开。
  十几日后,各国陆陆续续都听到了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晋城已经被攻破,苍国为首的联军已经在城内一带驻扎,第一批勤王大军溃退,逃散到周围的诸多城池。
  天下震动。
  特别是晋国的诸多附庸国,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了晋国的庇护,周围的大国但凡有什么歹心,它们面临的都是灭顶之灾。
  所有人都意识到,晋国的霸主之位,维持不下去了。
  树倒猢狲散,晋国内的诸多人才纷纷四逃,原本从各国而来投效的士子门客,也纷纷启程归国或者在这次联军中选取一国,打算谋求机会。
  各大附庸国,则是积极与周围的国家取得联系,互相之间结盟,希望能在这风雨飘摇的乱局中,谋求一个安稳生存之道。
  而在这些附庸国中,临国传出来的消息最震撼人心。
  晋国皇帝死了!
  这个消息,首先是从魏国传出的,因为诸多大国之中,魏国距离临国最近,在晋国皇帝死了几日之后,就接见到了临国的使臣。
  之后,陆陆续续又从苍国与阮国等传出消息,有晋国印信为证。
  得到这个消息后,诸国联军大喜。
  晋国的君臣将士,则是人心惶惶。
  须知,晋国皇帝这一死,可不仅仅是代表他一个人。
  用群龙无首来形容当今的晋国乱局,最是妥帖不过了,一国之精神领袖崩塌,皇族的主要成员也全都被临国扣押,大家为谁效忠?
  本就艰难的晋国大局,一下子更加是雪上加霜。
  更乱的,是民间。
  皇帝被杀的消息传开,整个晋国像是天塌了一般。
  晋城陷落,国人已经深为震撼。
  然而,皇帝与大臣等北迁后,朝堂仍然可以运转,算是保存了下来,只待勤王大军一到,那联军势单力薄,自然要退去。
  日后,只要奋发图强,何愁国家不稳?何愁不会复兴?
  尽管晋国臣民这几年来对皇帝多有怨恨,但在国家危亡之际,关乎自身利益的时候,也是明白个中道理,恐惧与仇恨冲淡了往昔的怨恨,都纷纷思考起来,皇帝被杀之后,没有领袖的晋国将何去何从?
  现在,皇帝没有了,都城没有了,大臣和皇族也被扣押了,晋国百姓是彻底的慌了。
  首先,是绝对不能再投军了。
  然后,家里的金银细软一定要收拾好,在官府有些地位的,也要赶紧罢官。
  最后,晋城周围的百姓,有多远就能逃多远。
  短短半月时间,整个晋国便乱做了一团糟。
  ……
  乐元城,杨沐哈哈大笑。
  这一笑,可谓是畅快淋漓。
  晋城被攻破,晋国皇帝在北迁途中被杀,皇族大臣们都被扣押在临国……
  诸多消息,都在陈述一个事实——晋国,败了!
  如果说之前的那些胜利都是局部小胜,击败的敌军也有限,对整场战争没有决定性的作用,晋国只是短暂的落于下风,那么这段时间接连的几件事,已经可以判定,晋国大势已去,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现在晋城的情况如何?”
  杨沐将一份份战报丢在一边,看向跪在地上的军使。
  “回禀陛下,联军进入晋城中,缴获钱货无数,只是如今粮草仍然紧张,若是有大战发生,恐怕难以为继。再就是各路勤王大军已经朝着晋城汇集,华温奇等一干将领,都亲自带兵回援,此种形势下,恐怕……恐怕……”
  “恐怕什么?守不住?”杨沐淡淡一句,而后道:“守不住就守不住吧,朕也不是好大喜功的人,虽说是一国皇都,但是榨干了其价值后,也没什么好留恋的,该撤退就撤退,朕不会怪罪。”
  军使暗暗松了一口气,同时又禀报道:“魏军为首的另一路联军,一直在与秦堪大部周旋,连日来互有大战,想来是帮不上我们什么忙了。”
  “你是说,他们过不来?”
  杨沐皱了一下眉头,沉思起来。
  另一侧的联军面临的问题与自己这边不一样,毕竟晋国这几十年来的主要威胁和扩张方向主要是西边,所以无论是城池坚固程度还是物资储备等等,西边都要大得多。
  毫不夸张的说,魏、阮、曹、兰这四个国家,所遭遇的阻力,是苍、楚、云三国的几倍。
  在此种情况下,他们攻不破秦堪大军的防御,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如果四国联军过不来,接下来该怎么给晋国施加压力?
  仅凭三国联军,想给几百万晋军施加压力,是不可能的。
  “看来,得再来一把猛力了。”
  杨沐叹了一口气,呢喃一句,挥退了军使,让妙曦取来了笔墨,接连写下几封简洁的信和一道诏书。
  信是写给四国联军的,大致内容就是阐明当今局势,说服阮国和魏国增兵。
  诏书则是布告天下,宣布之前附庸在晋国之下的十一个小国,只要出兵攻打晋国者,都视为会盟之国,战后非但不追究其罪,反而可以一起瓜分晋国的巨额财富,得到苍国的庇护。
  杨沐很清晰的明白一个道理,吃到嘴里的才是自己的,想要瓜分晋国就要先把这堵大墙彻底推倒才行,仅凭联军剩余的这些兵力,是没法让晋国屈服的。
  不出所料的话,晋国很快就会拥立新的皇帝,晋国作为一个霸主,底蕴深厚,是不可能因为死了一个皇帝就彻底崩塌的,待到其内部不再慌乱,迟早会推举出新的领袖。
  至于这个领袖是一个还是几个,就要看晋国内的野心家有多少,懂得团结的有多少了。


第334章 兴王与宁王

  九月,夏日似乎到了尾声。
  不知不觉,伐晋之战已经持续了差不多一年之久。
  正如杨沐所料,晋国上层贵族的慌乱,差不多渐渐平复下来,勤王大军紧逼晋城,三国联军岌岌可危。
  而有了宋、越、临、木等几个小国的加入,西路联军压力大减,有了破局之势。
  双方都明白,再打下去的话,只能是两败俱伤。
  只是,现在的情况对晋国很不利。
  一方面,由于晋国皇帝的年纪并不是很大,所以诸皇子也都很小,大多是生活在宫中,所以北迁之时一并带走了,现在包括太子在内的诸多皇子,都还被扣押在临国。
  另一方面,晋国内的贵族势力错综复杂,没有一个一呼百应的势力牵头,人心难聚。
  很多皇族分支,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搬迁,全部财货运载妥当,都在谋划着离开这一片是非之地,不管如何先躲过去这一阵子再说。
  皇族盘根错节,手底下的产业自然是不少,家家殷实,走遍天下都不愁生计,只要离开这战乱之地,就不愁以后的出路。
  然而,当此之时,远在中渡河上游的兴王祭出了恢复河山的大旗,要与晋国共存亡,与国人共患难。
  这个消息,自然是引得举国侧目。
  兴王,当年曾经参与过皇位的争夺,不过在早期的时候,就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