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05章 小太监

  外交部、医药部、教育部、商务部、科技部、监察部……这是杨沐初到这个世界,根据苍国国情的一个初步构想。
  其实,这六个部门的职能,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地方都是与六部重合的,或者说是有专门的机构处置,譬如教育部,其在古代就属于礼部的范畴,外交部有鸿胪寺和谒者台,监察部有御史台和吏部,商务部的职权包含在户部中,医药部有太医院。
  但是,在古代这些领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就算是为国家遴选人才的教育方面,也仅仅只是承担着科举选官的重任,并没有成为一个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机构。
  所以现在,将这六个政治领域独立成一个部门,对苍国未来发展,将是一个不小的助推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六个部门的职能比较单一,所以规模远远没有单字六部大,各地官府也不用单独设立什么班房,由朝廷的部门视情况设立,垂直管辖,故而建立起来并不需要太大的动静。
  除了教育部之外,新设立的五个部门的尚书也很有考究,医药部的尚书是由苍国的太医院的院监闵毅担任,科技部的尚书是由工部的那个第一铸造师欧冶担任,其余三个部门的尚书从三个小家族中遴选。
  总的来说,这六个部门中还有大量的官职空缺,只待教育部第一批速成教育之后,再在平民中选取合适的人才填补。
  “工部,炼出钢铁了?”杨沐坐在一堆奏折前,翻看其中一个折子,揉了揉太阳穴,很是疲惫。
  自从平息了叛乱,这几天他一直在忙碌中度过,不仅要召集各个大臣商讨政务和批阅奏折,更是要抄录一些图书馆中的书籍,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这其中,就包括给医药部的《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现代医学常识》等,虽然是抄写,而且内容删删减减,但是由于书目实在是太多,所以常常忙到半夜才睡觉,熬到黑眼圈都出来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新建立的几个部门中,医药部、教育部、科技部,在这个世界中几乎像是一面白纸,初期完全要靠他灌输知识,等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好在,他也看到了一些成果。
  就比如刚刚工部一道折子中禀奏,经过一个月的不断试验,工部已经成功掌握了炒钢法,并且锻造出第一批钢铁,铸造了一百把大刀,经过检验,每一把宝刀都可以称得上是百炼宝刀,可以轻松将其他的普通兵刃砍断。
  这要是全部装备到军队,整个军队的实力都能提高一大截,再加上给敌人造成的心理威慑力,整支军队的战斗力提高一倍没有问题。
  “陛下,国事虽然重要,但还是要注意龙体。”姬翎儿端了一杯蜂蜜茶过来,放在了案桌上,然后温柔的替杨沐捏肩。
  杨沐端起茶杯喝了两口,享受着美人的轻揉,问道:“这几日,在皇后那里学武功,进展得怎么样了?”
  “奴婢正要跟陛下禀报呢,皇后娘娘这几日,除了教我们一些武功招式之外,还传授了我们内息的修炼法门,眼下沈公公已经产生了内息,迈入了武道门槛,而奴婢……奴婢愚钝,还在摸索阶段。”
  “哈哈哈哈!这个不要着急嘛!”杨沐哈哈一笑,打趣道:“武功修为先放一边,这么漂漂亮亮的侍女,要是因为一味追求武力,练成了一个女汉子,朕还真舍不得。”
  “女汉子?”姬翎儿一愣,面色疑惑。
  “就是武功很高,比糙汉子还厉害,不拘小节。”杨沐解释,决定逗逗她。
  姬翎儿恍然大悟:“陛下说的女汉子,就像是皇后娘娘那样的对吧?”
  杨沐:“呃……”
  皇后是女汉子?她这段时间温柔着呢,这几天因为忙没去毓灵宫,皇后特地派人送了好些补品过来……
  “陛下,说到武功,奴婢还有一事禀报。”姬翎儿停下了捏肩,走到案前,盈盈一跪。
  “说。”
  “陛下,请容奴婢带一个人上殿。”姬翎儿俏皮的眨眨眼,然后从殿外领着一个小太监进来了。
  小太监……
  杨沐放下茶杯,顺眼一瞧,心里还在疑惑,这种十几岁的小太监宫里多的是,有必要……咦,好眼熟?
  这……这不就是二伢子么!
  杨沐的手一抖,惊讶道:“你们这……他怎么穿着太监的衣服?”
  “奴婢叩见陛下——”小太监打扮的二伢子跪在地上,用宫里的太监礼仪,恭敬磕了一个头。
  太监打扮、奴婢……他净身了?
  杨沐讶然,因为太监是残人,而宫里尤其是后宫,除了皇帝外是不允许有男人的,所以太监在正式的场合都是自称奴婢,只有私下里伺候皇帝的时候,才有时候自称奴才,而现在,二伢子一个小男子汉,却自称奴婢,其身份不言而喻。
  杨沐心里有些复杂,当初微服私访的时候偶然遇到这一对可怜的母子,机缘巧合牵扯出一大桩大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初遇刺的时候这个叫二伢子的少年还曾经救过他一命,如今却成了一个被阉割的小太监。
  到底怎么回事?
  看到杨沐皱眉,姬翎儿行了一个女官礼,道:“叛乱平息后,陛下微服私访的消息传遍了苍国,奴婢虽然命人将其母子二人送回家中,但是他们已经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而且几日前,二伢子病重的父亲亡故,母子二人没了念想,便想着报答陛下,奴婢念其有功,故将其重新接入了皇城,顺手教了他几招功夫,却发现他悟性惊人,是一块练武的好料子。”
  “然后,你就将他带到宫里净身,当太监了?”
  杨沐脸色有点不好看,苍国皇宫里的小太监多得是,但那都是从民间收养的孤儿,几岁就开始净身了,可以说是了无牵挂,也算是一件给人活路的好事。
  可是这二伢子,明明就有一个母亲,家里唯一的独苗,又不是活不下去,怎么就送进宫当太监了?


第106章 伐郑

  看到杨沐脸色不好看,姬翎儿也心中忐忑,生怕被误会,使劲朝二伢子使眼色。
  “陛下……我……奴婢……奴婢是自愿当太监的,娘说陛下是我们的大恩人,也是整个苍国百姓的大恩人,如果能到陛下身边尽忠伺候,那是天大的福气,神仙都会眷顾的,陛下您就留下二伢子吧……”
  小太监跪在地上磕头,看得出有些腼腆和紧张,但是从他坚定的眼神中,可以看出真诚恳切。
  杨沐欲言又止,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好的百姓不当,非要当太监……
  “唉,既然已经如此,那就算了吧,希望你长大了,不要后悔。”杨沐叹了一气,道:“这样吧,以后你就叫做小伢子,留在宫中练习武功,什么时候能学有所成,朕就给你一个差事,留你在身边听用。”
  “谢陛下!谢陛下!”小伢子听完,非常的激动,连忙磕头谢恩。
  杨沐挥了挥手,让他下去,转而没好气的看向姬翎儿:“胆敢自作主张,先去领二十个板子!”
  “哦。”姬翎儿扁了扁嘴,知道皇帝陛下是真的生气了,于是行了一礼,自己去领板子了。
  看着姬翎儿退去,杨沐无奈的摇了摇头。
  总的讲起来,姬翎儿的做法并没有错,不仅是因为私人感情,更是因为杨沐在前几天就吩咐内侍监和禁卫军,暗地里挑选出一批优秀的太监和青壮年,准备组建两个特务机构,一个类似于东厂,一个类似于锦衣卫。
  因为,在这次谋反政变后,也让杨沐认识到皇权对国家掌控的不足,特别是对民情的掌控,远远不够。
  以前,是门阀世家把控全国,皇权对于民间的影响很有限,双方在民间的影响力甚至是一种敌对关系,此消彼长,如果皇帝发展一些监察和特务机构,就会激发门阀的反对,所以双方一直没有触碰这根红线。
  而现在,门阀的势力和影响力都大大衰弱,皇权空前强大,所以这件事也就具备施行的条件。
  当然,这两个特务机构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现在整个苍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选拔出来的人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训练,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是看不到成效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关键的时期,姬翎儿觉得二伢子合适,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将之带进了皇宫。
  处理完了奏折,杨沐宣召孔尚贤入宫。
  这个昔日的俘虏,如今的教育部尚书,也是风尘仆仆,满脸疲累。
  “你这是……”杨沐惊讶,在他的眼里孔尚贤一直是一个书生谋士的形象,脸上永远挂着一股子自信,但是今天却胡子不整,脸上皮肤黝黑,眼珠子里布满了血丝。
  孔尚贤苦笑了一声,道:“这几天两头忙,所以略微不修边幅,让陛下见笑了。”
  杨沐点点头,孔尚贤如今是身兼两职,既是督造大臣,又是教育部尚书,两边都是最忙的时候,仅仅是一些公文的批示都要够忙很久,再加上教书先生刚到乡村不久,无论是场地还是人员协调,都不是简单的事,可以说比起他这个皇帝,也没多少空闲。
  “爱卿这段时间幸苦了,如今一切政令都走向正轨,多亏了尔等忠臣贤能之辈。”
  “为陛下分忧,微臣之职责。”
  “这次叫你过来,是想问一下上次郑康书信的事,不知你有何见解。”
  “陛下的意思是,要对郑国用兵?”孔尚贤正色,问道。
  杨沐点点头,眸子中冷芒一闪:“郑国这次,端的是可恶!朕若是不报此仇,有何颜面坐在这龙椅之上!”
  “那……微臣斗胆请问陛下,觉得时机到否?”
  “爱卿问得有理,这也是朕这次找你过来的原因。上次郑康一封书信,可以看出郑国如今正在动荡之中,这次我苍国宫变,十有**也是郑国二皇子在背后策划,如果再拖下去,朕担心郑国会平息纷乱,到时候又是势均力敌的场面。”
  “陛下不说,臣也正要提及此事,既然郑翰能够用郑康的名义给陛下书信,想必两人已经私下达成了某种交易,如果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来自大皇子郑熊。”
  郑熊……
  杨沐也点点头,深以为然,毕竟当前郑国中,郑翰和郑康二人的实力大损,正是大皇子郑熊的良机,其一定会痛打落水狗,郑翰是一个聪明人,肯定会主动寻求与郑康合作,两人为了抵抗来自郑熊的压力,私下里结成了短暂的联盟也是有可能的。
  “爱卿认为,如果朕决定要攻伐郑国,此时该如何做?”
  “联申,三路出击!”
  “三路出击……流匪山脉中的白虎军团倒是没问题,但是申国那边,毕竟元气大伤,短短一个多月,恐怕还在舔舐伤口,有能力北伐吗?”杨沐问道。
  实际上,这也是他一直在顾虑的问题,一个月前的那一战,整个申国几乎被打残,仅仅剩下五千余军队,北方的两座城池都没有能力收复,要不是有流匪山脉的白虎军团为外援,恐怕郑国早已经第二次南侵。
  可以说,目前的申国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还有能力北伐?
  “陛下,臣的意思是,申国虽无力北伐,但是能够分散敌军兵力。”孔尚贤道。
  “哦?”
  “这就得说起上次的申国之战了,陛下当时归还了申国安罗城,但是却对其余两座城池只字不提,此乃一步妙招。如今陛下欲伐申国,苍国将士士气虽盛,但是兵员数量却不足,况且又是深入敌军腹地,难保不会出现被围攻的状况。但是,如果让申国北上,屯兵山泉城与平乡城之外,必然引得郑国忌惮,从而分兵防守,为我苍国大军减轻压力。”
  “五千士卒而已,就算是在城外驻军,也不会引起郑国重视吧?两座城池的守军完全可以应付,如何能达到令其分兵的效果?”
  “非也。”孔尚贤神秘一笑,道:“陛下不妨想想,如果白虎军团按兵不动……”
  白虎军团……
  忽然,杨沐像是想到了什么,惊喜道:“爱卿果然奇思妙想,只此一计,我苍国五千士卒便可拖住郑国五万大军!”


第107章 君臣谋算

  五千士卒拖住五万大军,这看似一个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如今三个国家的局势下,却是完全存在的。
  因为,苍国占据着流匪山脉!
  两国一旦开战,如果申国的军队只是屯兵山泉和平乡两座城之外,这或许不足以让守城的郑**队忌惮,但是如果有流匪山脉的五千士卒相策应,那么结果如何?
  因为,现在驻扎在流匪山脉中的白虎军团,有整整五千精锐!
  如果申国进攻山泉城和平乡城,那么白虎军团可以协助攻城,切断郑国援军,如果申国不进攻这两座城池,直接深入郑国腹地,那么有白虎军团在一旁震慑,两座城池中的军队也不敢出城堵截,足以保证申**队后方无忧。
  这就是出兵先后的区别,也是占据地利的优势!
  孔尚贤的策略很简单,就是让白虎军团先别急着进攻,而是一直驻扎在流匪山脉,成为一支灵活的机动部队,哪里需要去哪里,最好就是一直呆在流匪山脉不动,让郑国摸不透动向,只能在每一个可能被进攻的城池中都安排军队防守。
  这样一来,等于是申国的五千士卒,加上苍国的白虎军团,共计一万军队,拖住了数倍于己的敌方兵力!
  这就是小国家之间的战争,由于没有太大的战略纵深,所以每一道布置都慎之又慎,一旦有一支军队攻入了郑国的皇都,或者说一座关键城池被夺下,导致整个国家被拦腰切断,那么对整个郑国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陛下,微臣以为,如若我白虎军团迟迟不动,郑国必定会做出反应。”
  “什么反应?”
  “主动进攻!”孔尚贤严肃道:“陛下莫要低估了郑翰此人的聪慧,如果被我们缠住了手脚,微臣相信其一定会想办法破局,而以此人的用兵风格,多半会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莫非你指的是,主动进入流匪山脉附近,与白虎军团对峙?”杨沐听了,也觉得很有可能,如果郑翰有这份魄力,就会用同样的办法牵制住白虎军团,一旦白虎军团离开流匪山脉,那么郑翰麾下的军队,就会进入到山脉中,鸠占鹊巢。
  可是,他舍得么?
  一旦被白虎军团冲进郑国腹地,那可是灾难性的后果呀!
  相比而言,苍国失去了流匪山脉,对整个战局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顶多也就是双方互有顾忌,各自停战罢了。
  除非……郑翰有放眼未来的眼光,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夺下流匪山脉,借此彻底压制住苍国,只待未来国内恢复了元气,再凭借流匪山脉的地理位置,轻而易举的灭掉苍国。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棒的战略,不图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使郑国立于不败之地。
  只不过,就算郑翰看明白这一点,他能做得了主的吗?
  要知道,如今的郑翰也只不过是郑国的一个二皇子,而且是刚刚经历一场大败地位不稳的皇子,后方的城池都是贵族的利益所在,一旦他这么做了,岂不是与整个国内的贵族为敌?
  放在一个月前,他还有可能力排众议,但是现在,他远远没有这个能力。
  除非,他放弃皇位,敢为失败承受后果。
  可是,这可能吗?
  “陛下,微臣以为事情无绝对,郑翰毕竟是皇子,若是被其劝动了郑国皇帝,那么我们将陷入非常大的被动,不如我们先想办法除掉这个敌手,使之无法施展。”
  “利用郑康?”
  孔尚贤点点头:“他们兄弟二人貌合神离,只需我们稍加挑拨,郑康必定会成为我们的一大助力,还有就是……请陛下应允微臣,出使郑国!”
  “出使?”杨沐大惊,郑国和苍国之间,是很少互相派出使者的,更何况以现在两个国家的紧张关系,孔尚贤如果出使郑国,不说有去无回,最起码也会险象环生。
  并且,孔尚贤本就是郑国的臣子,那些郑国高官贵族肯定会趁机刁难泄愤,很容易有个三长两短!
  “不可,万万不可。“杨沐直摇头,直接否定了这个请求,道:“你虽只是一个教育部尚书,但是却是朕的肱骨之臣,治世之能臣,我君臣齐心,必定可开创一番万世基业,万万不可因为此等小阻碍,便置身险地!”
  孔尚贤感动,伏拜道:“陛下之关怀,微臣感激涕零。如此,臣更应该为陛下分忧,为我图谋万世!昔日,陛下与臣初见之时曾言,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臣一直以此自勉,出使郑国看似不太重要,但处理的却是当下最为紧要的问题,立足眼前,才有后面的万世基业!”
  “爱卿执意如此,朕也就只能应允了。”杨沐无奈点点头,叹了一口气,当初二人在紫宸殿谈论了一个下午,一番豪言壮语下来,引用了大量的名句,也是一大锅鸡汤,到现在他自己都忘记了,没想到孔尚贤还一直记在心里,并且看得如此重要。
  “陛下不必担忧,微臣此去,并无多少危险。”孔尚贤宽慰道。
  “哦?”杨沐皱眉,道:“你在郑国时,本就是受人排挤,此次前去,难保那些自私的贵族不会刁难你,甚至伏兵截杀,爱卿还是慎重为好。”
  孔尚贤摇摇头:“此次,微臣并不会与郑国朝廷相交涉,而与那郑康见一面就够了,不管是明里暗里,郑康既然与陛下有盟约,那么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破坏两者之间的关系。”
  杨沐有点明白孔尚贤的意思了,总之一句话,郑康现在并不知道其书信已经被看出了端倪,这场戏既然要演下去,那么肯定是不会对孔尚贤下手,甚至还会派人保护,否则的话就前功尽弃了。
  “莫非,爱卿出使的目的只是为了离间郑康与郑翰的关系?”
  “不错。”孔尚贤恭然一拜,然后从衣袖里取出一卷书纸,道:“这是微臣前几日拟定的计划,还请陛下过目。”
  计划……
  杨沐诧异,看来出使郑国的计划已经在孔尚贤心里酝酿很久了,能够将之随身携带,恐怕早就猜到了有这么一天。
  沈安小心接过书纸,恭敬呈到杨沐的御案前。
  书纸分为三个部分。
  一封信,一副图,一份名单。


第108章 上河村见闻

  九月初一,天空阴沉,萧瑟的秋风吹拂而过,平添了几分凉意。
  苍国大地,老百姓们纷纷在身上套了一件粗布麻衣,嘴里抱怨着天气之余,脸上却充满着盈盈笑容。
  因为,今天是交赋税的日子。
  很奇怪的一幕,往年的这一天,整个苍国不说是一片哀鸿,至少也是愁云惨淡,伤心绝望者,妻离子散者,家破人亡者,每个村都能看到不少,就算是那些家里有些田地,咬咬牙能够交得起赋税的老百姓,平白交了这么一大笔钱,也像是被剜去心头肉,疼得不行。
  但是今年,却是大不一样了!
  由于免去了人丁税,所以家中没有田地又没有产业的老百姓根本不用交税,平时日子怎么过,现在仍然怎么过,眼瞅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今年过冬或许还能添两件衣衫,日子都有了盼头。
  而家里有些田地和产业的,也因为免去了人丁税的原因,少交了将近三成的赋税,感觉自己占了一个大便宜。
  除此之外,一些家里收成不好,或者出了什么事,无力缴纳赋税的,还可以到官府登记,赋税可以先欠着明年再缴纳,按照赋税的一成收取利息。
  总之,这一场浩大的赋税收缴,并没有把任何一个家庭逼向绝路,也没有让一个青壮沦为奴隶。
  反倒是朝廷下达了一则布告,凡是丧失了主要劳动力又有老弱病残的家庭,都可以申请一笔援助款,在官府的帮助下度过今年的难关。
  于是乎,今年挨个村子收缴赋税的小吏又多了一个新的职责,收缴完赋税之后在村里挨家挨户走访,核实无误后,对贫困的家庭发放一笔银钱。
  银钱不多,一个家庭五百个铜钱到一两银子不等,放在有田地有青壮劳动力的家庭,或许只是半个月的收入,但是这对于那些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却是大旱缝甘霖,挨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不成问题。
  以至于,当小吏扛着装满铜钱的大布袋子挨家挨户走访的时候,后面还跟着一群看热闹的老百姓,一群浑身脏兮兮的泥娃娃,嬉笑打闹着,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期盼这些小吏早日进入到自己的家。
  当然,在发放银钱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原因是很多的老人,在面对送过来的银钱时根本就不敢接,怯懦的眼里满是质疑,哪怕小吏再三解释,也还是不敢相信,最后还是小吏开始恳求,这才半信半疑的收下。
  毕竟,活了一辈子,还从未听说过这样怪诞的事,官府减免了赋税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怎么还给老百姓发钱?
  别说在苍国,就算是在各大诸侯国的历史上,这都是头一遭!
  如果之前的补贴,只是官府对一些政策的鼓励,是为了更好的让变法推行下去,那么这一次的援助款,是完完全全的一项帮助老百姓的行为。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难道,又是皇帝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