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秋风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名字。但如今情况不一样了,三好家处在无可辩驳的下坡路上,呈现断崖式的崩坏,他们就开始离心离德,阳奉阴违了。
  到今天是越来越猖狂了,随便编个理由,公然拒绝兵役。
  筱原长房心里清楚,不愿出战的真实原因,肯定是担心影响农忙。
  因为阿波国南部,土地肥力不佳,水利也难言丰富,田产以麦子、小豆、甘薯为主,夏种夏收的工作,那是一点也耽误不得。
  平心而论这个季节确实不该发出征召。
  偏偏平手汎秀那个狡猾的家伙,就选了五月初的日子进犯淡路,总不能不应战吧!仗一打起来,没一两个月肯定难分出结果,这就让那些还在以农兵为主的豪族们很难受了。
  如此看来,这家伙在和泉推行“兵农分离”和“军役免除税”的时候,就已经预想好了现在的情景吧!
  若是以前三好家强势的日子,也不怕这招。那时既有足够的威望让豪族国人众不敢不听命令,更有丰润的银钱来弥补农田荒废的损失,但是现在……
  南阿波的国人众那里出了岔子,令筱原长房对所有国人众都产生了一丝怀疑。
  虽然赞岐的附属豪族倒是都如约前来了,但据目付军监回报,以香川之景为首的西赞岐众,士气低落,怨声载道,中下层武士整日都在说些“自长庆公殁后,动员越来越频繁,恩赏却越来越少”之类政治不正确的话,也没有人管。
  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惩戒,但不能是现在。
  先要在取得一次战场上的大捷,抑或赚到其他等量的政治资本之后,才有足够的力量,挺直腰板去斥责不服从命令的豪族。
  然则,兵者死生之事,存亡之道,大捷的机会岂是能轻易找到的?
  名义上,这次发布动员令,是为了支援淡路,但筱原长房作战的意愿并不太强烈。
  刨去推托缺席的人,现在他手上依然还有一万二千人马,还有三好长逸之子长虎所率的三千余残兵也表示服从命令。还收集了阿波赞岐两国的四五百艘船只,以运输船为主,缺乏有经验的水军官兵。
  凭借这等实力,去攻击平手汎秀,实在不怎么稳妥。对方兵虽然少一些,但士气更旺,而且以逸待劳。无论是先行水战,还是抢滩登陆,都各有风险。
  或许还是要看看三好长逸的“计策”,虽然到目前为止的发展,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反正心绪不宁,也无法处理政事,筱原长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三好长逸隐居的见性寺迈去。
  ……
  这次筱原长房挥手斥退了众小姓,独自一人沉默上路,一边走在城里的道路上,一边调整呼吸和情绪。
  毫无疑问,越是感到棘手的时候,越需要冷静。
  回想起筚路蓝缕的少年时代,现在的情况也不算很糟糕。
  三十五年前,上上代的家主三好元长横死,长庆公年仅十岁便继位,家业几乎全部被夺,筱原家也几乎成为丧主之犬。
  而如今呢,阿波北部,赞岐东部,这两块地域还牢牢掌握在手里,阿波南部和赞岐西部的豪族也只是有怨言,有推诿罢了,暂时还没到吃里扒外的程度。
  淡路安宅信康投敌之心很明确,很大程度上那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其下的大部分海贼,都没有跟着倒向织田家,而是笼城等待着救援。
  在近畿,摄津、和泉、河内诸国,仍然残余着相当一部分对三好家存在认同感的人,只是暂时偃旗息鼓,隐藏起来罢了。
  比叡山、奈良的高僧,界町的商人,石山的一向宗那里,也有着往日结下的情谊,可以在关键时刻用得上。
  只要等到织田成为众矢之的,三好家就能迎来复兴的机会,慢慢取回失去的领地。而到时候自己作为家宰,未必就没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现在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需要保持耐心。
  经过一番自我调整,筱原长房走到目的地时,心境已经完全平静下来。
  三好长逸依旧在闭门坐禅,摆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姿态。
  但筱原长房不像以前那样给面子了。等待了片刻之后,他见长逸没有醒来的意思,便直截了当地开口道:“日向守,淡路的事情已经见了分晓,船越景直此人,确实如您所料那样造成了一些混乱,但与预想的局面,并不一致。”
  这次三好长逸也没再矫揉造作,立即就睁开了双眼,不过目光很是不满。
  筱原长房毫不在意,继续说到:“船越景直与菅达长合作,召集了淡路三分之二的海贼,笼城防守,并且向我求援。现在该如何呢?”
  “竟然会这样。”三好长逸皱眉,“我原先是建议他假意随安宅信康一道投靠,再临阵倒戈的。当时已承诺,扶持他做水军旗头,而且永不干涉淡路岛上的裁决、赋税之事,并且立下字据。”
  “十日前在下给他送去了书信,已经明确说过,无论三好家是谁在主政,以前的书状都有效。”筱原长房的脸色也不是太好看。
  “但他却改变了主意……”三好长逸若有所思。
  而筱原长房眼中显出怀疑的神色来,疑道:“您所说的计策,就是靠这个人启动,那现在岂不是已经失败……”
  “当然不是!”三好长逸为自己被小看而感到恼火,“船越景直这人心思很简单,只用‘淡路水军的独立性’这一点,便能轻松说服。也正因为如此,他根本没有足够的智术去担当诈降重任,尤其敌人还是诡计多端的平手汎秀。就算他按我说的去做,也很难得到信任。”
  “那为何还要特意联系他?”
  “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如果船越景直那家伙按照约定假意投降,那么犬子长虎和舍孙长嗣便会再次与敌军接触,透露一些隐晦的情报,以平手汎秀的智术,必能通过那些情报,将船越景直揭发出来,而后长虎、长嗣即可取信了。接着按我的设计,他们会连续三次提供正确的情报,帮助平手占尽便宜,而只在最后一次,将其引入死地。”
  三好长逸解释说,平手汎秀既然是“智将”,一定对自己的智术有强烈的自信,所以,不用直接揭发船越景直,只要提供一些情报,让其自行推理出来即可。如此一来平手汎秀就会陶醉在他本人“目光如炬”的感觉当中,很容易相信接下来的事情。
  这便是专门对付“智将”的计策,笨人反而不容易上当。
  “所以最终担任诈降任务的是令郎和令孙吗?”筱原长房听了这话,眉头皱得更紧了,脸上依旧没多少信任之意,“您家中的麟儿,自然比船越景直这等人要高明许多,但是要说能否瞒得过平手汎秀,恐怕也未必……”
  三好长逸轻轻点点头又摇摇头,饮了口茶,脸上泛起一丝复杂的笑容,解释道:“要让内应举止毫无破绽的办法,就是令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内应。所以我并没吩咐他们诈降,而是让他们当真投降。”
  “什么?”筱原长房闻言勃然大怒,但片刻之后又反应过来。
  这个局,三好长逸竟然将自己的儿孙都算了进去。
  筱原长房忍不住说了一句无用的废话:“令郎和令孙,恐怕会相当危险。”
  “身为武士,难道还指望安居乐业吗?那才是妄想。”三好长逸哼了一声,话语显得十分无情,但他的双手却不禁狠狠抓住念珠,用力到青筋直冒。筱原长房轻叹了一下,也不再想这个,而是继续说正事:“现在情况变了,该怎么办?”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安排好的事情只能继续做下去,只是可信度要打个折扣。”
  “平手汎秀,会中计吗?”
  听了这话,三好长逸刚才的一瞬间软弱立即消失,换成坚毅的神情,断然开口道:“没有十成把握,却也有八成。平手汎秀这人,一贯喜欢投机取巧,厌恶正面作战,绝对不会放过避重就轻的机会!”
  筱原长房沉默了。他心里仍不放心,只是觉得,计策失败似乎也没什么太大损伤,无非是本来就暗中通敌的安宅信康变得公开通敌而已,所以姑且听之任之吧。
  甚至另一方面说,如果平手汎秀慧眼识破,那三好长逸的儿孙性命难保,这一派系的话语权进一步降低,倒也未必是坏事。
  至于到时候,自己要怎么办,这个问题也该开始考虑了。


第十四章 取信不易
  事情果然如平手汎秀所料,筱原长房的行动极为缓慢。
  三好的兵力集合在胜瑞城之下,距离海岸线仅有二十公里的距离,一日之内就可以到达。停在吉野川入海口的船队,也是几个时辰就能投入使用的。
  然而平手军的外围游势,在鸣门海峡附近警戒了三四日,却始终不见敌军的踪影。
  这几天战事十分平静,淡路国中,志知、庄田两座城里的守军虽然面临着军粮不足的问题,但还不至于立刻便产生动摇。平手汎秀也十分淡定,只是派人接管各个被放弃的据点,不急着攻落城池。
  就在这暴风雨前的平静当中,平手汎秀没有等到筱原长房的军队,反倒迎来了前来投诚的使者。
  十余日前同岩成友通有过短暂交流的三好长嗣,这次是依靠与安宅信康约定好的联络方式,偷偷出现在了淡路岛上。
  平手汎秀对这个人表现出了有限度的兴趣,和同样有限度的礼遇。
  就在这一日,三好长嗣由安宅信康领着,在服部秀安、沼田佑光两个人亲自的“保护”下,悄然被引到平手家的本阵所在。无关人员都被屏退,等待他的除了主位上的平手汎秀,依次还有九鬼嘉隆、佐佐成政、平手秀益、岩成友通、寺田安大夫,以及河田长亲与本多正信。
  阵仗很大,看起来十分郑重。然则这人进门之后,平手汎秀端坐在马扎上,面沉如水,把玩着手里的军配,毫无起身接待的意思。
  这幅姿态里显然地蕴含着不信任的意思,与前些日子,对安宅信康的友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好长嗣进来的时候一身风尘仆仆,比上次见安宅信康时更惨淡,发髻散乱,赤着双足,脚底还有水渍,衣服上被割出许多口子,没带佩刀,腰带断了一半吊在半空,手和脸上沾满了星星点点的泥巴。
  话说他虽然被派来执行如此重任,但毕竟稚嫩得很,又是自幼身居高位惯了,见到平手汎秀对自己似乎不甚欢迎,当即脸上一僵,做出一半的施礼动作骤然停下。
  只是这尴尬神色一闪而过,三好长嗣便回过了神,急忙上前两小步,将脑袋深深沉下去拜倒,轻轻呼道:“参见监物大人!鄙人代表家祖和家父前来向您致意。”
  他抬出了其祖父三好长逸的名字,希望引起注意,却并未收到成效。
  平手汎秀依旧显得很平淡,只轻轻“咦”了一声,眉宇微扬,毫无看重之意,反是冷冷质问道:“我却听说,三好日向守长逸是三好家中力主与我家敌对之人,还因此与倾向和谈的筱原长房发生龃龉。阁下今日出现在此,又是何种缘由?”
  “这全是因为家祖以前太过自信,低估了监物大人您,还有织田家的势力,故而才做出错误判断……”三好长嗣埋头不起,语调低沉。
  平手汎秀却没等他说完,就向远处使了个眼色。
  本多正信得了指示,便站出列,劈头打断:“昔日轻视本家,便悍然发兵进攻;现在知道厉害,就屈膝谴使来降。如此反复,当我平手家是好相与的吗?真是痴心妄想!”
  此言一出,三好长嗣立刻便翻身坐起,狠狠盯着本多正信,满面涨得通红,是既羞且怒,说不出话来了。
  甚至两边的家臣们,也都觉得十分奇怪,悄悄相互以目示意。接着有人不解,有人心领神会;有人装作不解,有人装作心领神会。
  三好长嗣也知道一个无名家臣说出这种话,肯定是平手汎秀授意的。他瞪着眼睛,脸色由红到黑,又由黑到青,一瞬间变换了几次,最后成了一片暗灰色,却始终说不出话来。
  安宅信康有点坐不稳了,看着是想帮腔,但又十分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帮。
  还是岩成友通看不过旧友的孙子受此折辱,犹豫再三,咬着牙关,拜倒在地,为自己的远房堂弟开解:“岸和田殿请见谅!依我看,日向守既然派了嫡孙前来,既足见悔改之意。若不是他老人家被筱原长房拘禁,定会亲自来向您请罪。”
  说完岩成友通又悄悄瞟了三好长嗣一眼,示意对方采取这个言辞。
  他这话看似也都是一对虚词,却包含了两个含义。首先称平手汎秀作“岸和田殿”,即表示认可平手家对和泉一国的占领;其次要主动把三好家放在“罪人”的位置,以“请罪”的态度发言。
  这就是丰富的经验在起作用了。就算认下这两点,其实也不会有实际的损伤,不过是表面上的屈服而已。但这种表面上的屈服,却能让平手汎秀挑不出毛病来。
  要不怎么说,这还没到二十岁的小孩儿做不了外交官呢。明明处在劣势,有求于人,还摆出对等的姿态来,被骂回去也是活该呀。
  不过昔年长庆公十二岁就在这种场合出没,并且顺利达成了细川家与石山本愿寺之间的议和……那只能说明他老人家是天降伟人,非凡夫俗子能比。
  三好长嗣脸上抽动了好几下,终于是不情不愿地再次拜倒下去,恨恨地低声道:“罪臣代表家祖、家父前来,参见岸和田殿。还希望日后您能在公方大人及织田弹正面前,为我三好家说些好话。”
  “嗯……难得有这个心,也不容易了。”平手汎秀这才微微颔首,神色稍缓,但语调依然桀骜不善,“虽然说是弃暗投明,不过令祖父这改变立场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一点,堪称‘转进如风’了吧。就算要和谈,我为何不去与筱原长房和谈呢?他可是一向对本家十分礼貌的啊。”
  话里有个后世典故,三好长嗣并不清楚,但想也知道,“转进如风”肯定不是什么好话。不过方才说得那么难听都撑住了,现在这小小讥讽又有何不能忍的呢?
  故而他继续选择认怂:“家祖确实有糊涂之处,但都是为了三好家的存续,还请您大人大量,可怜他老人家这片忠义之情。而筱原长房这人,一贯两面三刀,今天能夺取三好的家业,明天就能无视与您的约定,与他和谈,是与狐谋皮。”
  平手汎秀不置可否,嘴角生出轻蔑的微笑,懒洋洋地说:“好吧,算你说得还有那么丁点道理。那就先讲讲看,帮你打倒了筱原长房之后,我能获得什么?如果还是‘称臣’之类的虚词,便不要说出口了。”
  “是是,小人不敢。”三好长嗣将自己整张脸都埋在地板上,但说话时身子却在发抖,“我等三好一门众最新的结论是,待打倒筱原,姓三好的人上门之后,割让淡路一国,并派遣笑岩大人之子康俊,以及舍弟长将,作为两名人质。”
  平手汎秀闻言,未置可否,而是望向末座,假意问到:“你们觉得如何?”
  “属下以为不妥!淡路本就快被我军攻下了,谈何割让?两个旁支做人质,又有何用?”这次出来演双簧的是河田长亲,他言语中展露着不屑的态度,“若有诚意,除淡路外,再献出赞岐半国,至于人质……就从三好阿波(长治)和十河赞岐(存保)两人中,选取其一,才有诚意。”
  “这……这……”
  三好长嗣又一次忍不住起身怒视了。他已是咬牙切齿,面目狰狞,脸色也重复了一遍由红到黑再到青的过程,最后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字:
  “此事,恐——难——从——命——!”
  平手汎秀摆弄了一下折扇,显出无谓的表情,淡淡地说:“那就请回吧!今后就在战场上见的。亦或许我能和筱原长房达成议和,如果只要淡路的话。”
  为什么给筱原长房的价码就友好许多呢?当然因为那家伙目前的实力比三好长逸强啊!这个话,不用说明白,也是人人都懂的。
  到了这个时候,安宅信康终是忍不住开口了:“岸和田殿请明鉴,长嗣此人并非只代表了日向守(三好长逸),还代表了三好阿波(长治)和十河赞岐(存保)。虽然一门众掌握的兵力暂时不及筱原,但仍占据着名分。”
  对这个人,平手汎秀立刻就换了副面孔,上前和煦地拍了拍安宅信康的肩膀,解释道:“信康大人,您还是太重感情了,所以才忽略了这其中的问题。三好长治和十河存保的名字,我看八成是伪造的。事实上举事的只有三好长逸爷孙,顶多再加上三好笑岩、三好长则等一门众。”
  接着他转身,看向直着身子跪坐于地的三好长嗣,质问道:“我猜得对吗?”
  话虽是问句,语气却是十分笃定的样子。
  “你是如何知道的?”三好长嗣心神早已乱套,下意识说了句实话,方才大为后悔,重重摇头,伸手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其实这一点,岩成友通早就发现,只不过没有当面揭穿罢了。但安宅信康听了这话,脸上却相当难看了。
  “如何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平手汎秀握着折扇,背过身去,“反正我们之间无法达成一致,就您回去转告令祖……”
  “请等一下!”三好长嗣的嘴唇被自己咬出鲜血,却浑然未觉,他说话的时候,身子已经在不停地颤动了,“在下立即将您的条件带回去讨论,或许还有可商量的余地……”
  平手汎秀闻言微微点头,满不在乎地答道:“那就请尽快吧,万一我与筱原长房提前决出胜负,无论哪边赢了,阁下的日子恐怕都不会好过。”
  ……
  短暂的会面,便在激烈的节奏下结束了。众人平复了一下心情,逐渐散去。
  服部秀安和沼田佑光负责送三好长嗣原路返回。
  九鬼嘉隆和佐佐成政似乎想要单独留下来说点什么,但欲言又止。
  寺田安大夫、河田长亲、本多正信干净利落地施礼退下。
  庆次那家伙的惫怠模样就不消说了。
  唯有岩成友通被留了下来。
  平手汎秀侧对着他,沉默了片刻,问道:“你方才给三好长嗣帮腔了,是因为相信他是真心的吗?”
  “禀主公,并非如此。”岩成友通伏身下拜,答得果断,“从现在的情况看,三好长嗣身上有些疑点,但这些疑点似乎都很正常,反而能洗清诈降的嫌疑。但反过来讲,也许这正是敌人刻意营造出来的结果。只是属下觉得,此人年方十五六岁,要说方才全是假装,未必也太过早熟了……”
  “听来听去,仍是倾向相信他啊。”平手汎秀脸上看不出表情。但“看不出表情”有时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表情。
  “属下信与不信,无关紧要。”岩成友通伏跪于地,久久不起,“我已决心为您效力,此刻不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只需追溯您的指示。属下与三好家确实有着旧谊,但已经不会再因此影响正事了。您若下令将其焚城灭族,属下也绝不犹豫,最多是在这过程中,让他们显得更有尊严一点。”


第十五章 以不变,应万变
  平手汎秀表现得十分强势,令年轻的三好长嗣感到无比愤怒和屈辱,以至于无法自控。
  然而换个角度看,这副得陇望蜀、欲壑难填的姿态,也让人觉得,平手汎秀确实是有心插手四国的事务。
  他虽然漫天要价,却并未开出过于夸张的条件,而是留下了讨价还价的空间。
  割让赞岐半国当然是对方无法接受的,但若是一至二个郡两万石左右的地盘,那倒还可以讨论。三好长治或十河存保亲自来当人质也不可能,但换成其他几个未成年的近支子弟,也不是完全无稽。
  三好长嗣虽然非常失态,但最终仍未一口拒绝,而是说“带回去讨论”。从这一点上看,最终达成协议的机会不是零。
  不管怎么打折,条约肯定也仍然会不公平,肯定会从三好家身上割下重重一刀。
  但另一方面,平手汎秀是织田信长和足利义昭都认可的和泉守护代官,对三好家事务的取次,只要他在议和的文书上签下名字,就必须予以承认,能带来至少两年的和平。
  从表面上看,三好家的内部分类是非常激烈的,他们是真的需要这两年的和平时间,来解决内部问题。至少先要解决,究竟谁说了算的问题。
  于是,平手汎秀的四国攻略,就呈现出一种顺利到极点的态势。
  试想一下,如果一年之前,刚刚挫败三好三人众的逆袭,就立即攻打四国的话,只会三好家中的诸势力同仇敌忾,团结一致。
  但实际上,这一年里面,织田家的主力在攻略伊势国,而平手汎秀的注意力则是放在和泉领内的政务上面,没有表现向四国伸手的意思。这恰好令三好家中的“近畿派”与“四国派”之间的矛盾不断酝酿升级,引发动乱。最终三好长逸被逼迫隐居,内部纷争以“四国派”的暂时胜利告终。
  因此,这一次大家就能利用敌方阵营的矛盾,轻松愉快地登上四国了……吗?
  虽然作为主将的平手汎秀好像就是这么想的,但还是有人表示了质疑。
  九鬼嘉隆、佐佐成政、平手秀益一齐来到军帐,禀报说有要事进谏。这三人理论上都不是汎秀的家臣,而是信长派过来帮忙的,以这个立场,方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