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初唐(活着)-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七零章孩子们的新工作
“大哥。”外面又传来了宝宝那熟悉的声音,而且听声音宝宝很高兴的样子。
“怎么着,宝宝,还要去抓知了鬼么?”话说这几天,孩子们可是吃够了知了鬼了,都不太喜欢抓了,为啥呢,这个时候,没有抓它的,所以知了鬼在林子中不少不少的,每抓一晚上,都要吃几天呢。
“不抓了,再抓,我们就听不到知了叫了,我们最近找了一个好工作。”宝宝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杨恒,一副你快问我呀,你快问我呀,我就告诉你我们这几天干什么了。
为啥宝宝是这个样子呢,因为杨恒已经跟宝宝说了,这工地上阵没有他们能干的活呢,他们太小了,现在自己找到活了,那不要来跟杨恒显摆一下呀。
其实杨恒也很纳闷,他们到底找了什么活呢,怎么没有人告诉自己呢。
“大哥,你快问我呀,你快问我呀,看看我找到了什么活,那绝对是小孩子能够干的活呢。”得,宝宝等不及了,开口让杨恒问她,看来她真的找了一个好活呢。
“那宝宝,你们找了一个什么活呢?”“嗯,嗯,嗯,好活,真的是好活,大哥你不是说没有活么,没办法,每次下学之后,我们就在工地上转悠,当转悠到小叔那里,你说我们遇见了什么?”那个宝宝,你什么时候学会埋关子了的,我怎么不知道呢,你就确认我会不打你是吧,对了。杨恒还真没有对孩子们动过手。也就是陪着他们过招的时候才动手的。不过那是对招,不动手有什么用。
“嗯,宝宝真有眼光,那你说你发现了什么?”“嗯,嗯宝宝是最厉害的,小叔在抱怨,新招的一些员工都不识字,太愁人了。”确实。宝宝这么一说,杨恒有些印象了,他曾经跟小叔说过,这些新员工要教他们识字的,可是只是这么一说,接着就没有了下文,而小叔看样子是有些忙,竟然也把这件事情给放下了。
“那个,大哥,宝宝听小叔这么一说。立即高兴了起来,他找不到老师。我们可以当老师呀,于是我马上跟小叔建议,每天给这些新的员工叔叔姐姐们半个时辰的学习时间,让宝宝等人来教他们,而且宝宝还跟贝贝他们竞赛呢,看谁教的好,让小叔当裁判。”宝宝的眼睛更圆了,一副你快夸我呀,你快夸我呀,宝宝真厉害。
“宝宝呀,你们能成么,你们才认识几个字?”唉,当杨恒这么一问,宝宝立即就泄了气。臭大哥,坏大哥,宝宝们学了一些什么东西,一次也没有问过呢。
“大哥,宝宝学的东西可多了,有千字文,有论语,还有算术,好像算术老师都没有什么教我们的了,宝宝厉害吧。”
“嗯,厉害,厉害,宝宝真厉害,大哥没有想到宝宝能够学习到这么多的东西。”这不是杨恒夸宝宝,确实他没有想到的,一直以来,都是他陪着宝宝玩耍,还真没有问过宝宝的学习呢,在他的心中宝宝现在还小,学多少都是无所谓的了,杨恒想的是不错,让孩子们轻松一些。
可是孩子们轻松的了么,前面有传说般存在的杨恒,后面还有杨家的骄傲,小娘,如果说想追赶杨恒那是不太可能的了,因为杨恒懂得太多了,而唯一就是书法不成,自然,在杨家来说,书法好,这是必须的,为啥,他们不是要比杨恒强,而是要弥补杨恒的缺陷,你们谁说大哥的书法不好了,来,比一比,看我们不虐死你们。
还有,在无论是大孩子,还是小娃娃的心中,追赶小娘,那是必须的,因为小娘还算是正常人的存在,虽说是杨恒亲自教导出来的,可谁不是杨恒教导的,尤其是宝宝等人,那可是整天缀着杨恒,目的就是多学一些东西,无论是玩,还是学习,那都是相当认真的说,所以说,不知不觉间,杨恒就发现,自家的人,怎么个个都是天才般的存在。
也许有人说,就你们杨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天才,其实是你错了,天才那基本上是人人都是的,就是看你找到找不到方法而已,如果你找不到方法,那永远是一块蒙尘的珍珠。
听了宝宝的话,杨恒也兴起了心来去观看宝宝等人的教学情况。
“学文呀,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呀?”小叔有些纳闷,一直以来,都是他到杨恒那边去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甚至一些部件做的对不对,都是拿到杨恒那里去让杨恒来检验的,可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小叔竟然真的会抬头看看太阳,也没有错呀,太阳还是从西边落下的。
“呵呵,不要看了,太阳永远不会从西边升起来的,至少在你的一生中,或者是我的一生中,都不会有这个现象的,今天我来是看看孩子们是怎么上课的。”
“你说这个呀,真是绝了,你说这些孩子你是怎么教育的,尤其是宝宝,我看她超过小娘不会时间太长了,起先我还怀疑他们到底能不能教那些新员工学习呢,可是我想多了,他们讲的真不错,至少我认为他们比你的学堂的老师还要强的多。”那个,小叔,有你说的这么夸张么,他们还是一些娃娃呀,能认几个字就不错了。
“怎么,你不信,我这可不是奉承你,虽然宝宝是你的亲妹子,可宝宝确实是强。”好吧,好吧,既然你这么认为,那我们还是到现场去看看好了。
“你,起来,跟我说说,这是什么,字怎么写?”“这个是轴,字是这么写的。”说着话,一个工人在黑板上写下了轴字。
“好,让我们来看看你写的对不对呢,对了,就是轴字。”这是什么教学方法,就跟在教孩子一般,在教室里面有很多的东西,上面写着字,而这个字正好对着这个东西的称呼,原来如此,宝宝抓重点抓的很好,这些工人是需要做一些当日的工作日记一类的东西的,所以,一些工件都写上字,他们自然都很容易学会了,然后是一些常用的,重复比较多的字,每天看一遍,自然也都就会了,而且算术来说,他们也有他们的教学方式。
“宝宝。”杨恒在外面叫了一声,他来了,自然要叫一声了,否则宝宝回去又要不高兴了,“呀,是我大哥来了,你们自习着,危险出去一下。大哥,你怎么来了?”“我来看看我们的小宝宝是怎么教学的呢,对了,宝宝的这个教学方式是怎么想的,这是教孩子们的方式呀?”
“去,大哥,这有怎么想的,我们就是这么学的,自然也可以这么教这些大孩子了呀,他们不识字,自然也就是孩子了。”那个,你高,把成年人当成了孩子来教,话说,这真不是新的创造发明,杨家教孩子就是在房间里面挂满了各种字,有时候在玩的时候,会指着一个字问,这是什么字呀。没想到被宝宝给移植到了这里来了,可是这种方法真的是有他的局限性的,这在整个大唐都是一样,看来什么时候应该尽快把拼音给拿出来了,甚至是顶多杨恒给提供字母,提供方式,让大孩子,小孩子们来把字给标上拼音就成了么,不过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首先要考虑正确的读音,然后还要找正确的字,这个时代可没有错别字之说,因为一旦犯忌讳,不是少比划,就是用谐音,或者是别字来代替,那个打破忌讳用字,也是一个重点所在。
其实这个忌讳是无意义的,你叫李世民,难道这三个字就不许人家用了么,就是忌讳一个字也不成。
第三七一章铁桥
修路的筑路二队传来了消息,路,就要完成了,而作为建设铁桥的一些准备工作也全都做完了,这时,杨恒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情,前去建桥的现场进行指挥。
也许有人会问,就是建一座铁桥而已,还需要准备这么长时间么,对了,就是要准备很长的时间,不但是材料的准备,甚至是技术的准备也是需要的,本来杨恒是倾向于石拱桥的,可经过仔细考虑之后,被他否决了这个想法,石拱桥,尤其的很长的石拱桥,这需要精密的计算,严格的施工,而且耗费的时间会很长,尤其是作为这种观赏用桥不是太适合负重运载,所以,杨恒否决了这个提议。
而作为铁桥来说,那就不需要那么严格的计算了总之,杨恒现在想建的铁桥,纯属是用钢铁堆出来的桥梁,为啥这么干呢,省脑力的,以后有了计算高手,再让他们精简好了,现在杨恒主要是要做一傻大黑粗的桥。
这座桥的准备工作是怎么准备的呢,事先,杨恒让人在外围又挖出了一条分河出来,现在火药都放好了,就等杨恒一声令下,就会把没有挖开的河堤给炸开,这样河水就会分流了,而在主河上,杨恒准备了足够的人手,还有足够的沙袋。
“郎君,都准备好了,你看是否点火。”“点火。”杨恒一声令下,几个下人迅速的用火折子点燃了那用蜡封的导火索,为啥要用蜡呢,主要是为了防水。而且为了保险。每一个火药点都是三箭齐发的。也就是有三根导火索,无论拿一根能够到达,就能够起到作用的,这是进水口与出水口一起动作的。
“轰轰,”两声巨响,接着就是水流的声音了,“郎君,河堤已经炸开了。是否现在就闸主河道。”新生再次向前请示。
“闸吧。”这是一段比较平稳的河床,而杨恒选择的分河的路线则是取了一个有落差的路段,所以,一会就让河面下降了很多,主河道的水流就更加的平缓了,正好用来闸河,就见上百人背着沙包迅速的扔进了河里面,一天之后,河道闸了起来。
这是一条有五十多米宽的河道,为了以后的行船方便。杨恒特地还建设了几十米的引桥,这样。这座桥梁就有近百米长了,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路段都是用铁来建造的,两端的引桥,杨恒是直接囤石加高的引桥,这个并没有多浪费多少铁,不过钱可是没有少浪费了,为啥呢,还是因为铁的产量低了,如果多的话,这引桥都用铁来建的话,会显得更加的齐整一些的,可现在看来,两端各有两个水泥墩子,有碍感观。
不想那么多了,一切以实用为主。
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运行着,虽然说杨恒是到了现场,可也没有多少事情需要问他,因为事先,他早就把这些修桥的人员给培训好了。
“郎君,为啥下面用木头打桩,不怕烂么。”新生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是呀,杨恒是用一些木头来当一些桥墩的底桩的,他这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原来这是杨恒从前世的网上看来的,甚至,杨恒也见过很多的倒塌的桥梁,这用木头当桩有什么好处呢,只要这些木头不露出水面来,那么它们就不会烂,甚至它会比一些水泥浇筑的桩还要结实,自然,要是真正找到底子的话,还是浇筑出来的好,可这底子就那么好找,虽然上面水是给闸住了,可下面的渗水还是不少的,这才是杨恒用木桩的原因所在,而且这木桩只要用上足够的力量,多数都是会直接插到底的,然后在几十根的木头上开始浇水泥,还有扎钢筋的架子,如果不是为了让水泥挺固,工人们都想一次性把墩子给浇筑好了。
就在工人们浇筑桥墩的同时,还有一些工人们正在切割角钢,钻孔,也就是说,这座桥梁,杨恒是采用角钢铆钉式的建筑方式,这也是为啥准备工作时间长的原因所在了,在建材厂,钢铁分部,杨恒是特地让一座炉专门生产桥梁用的材料的,这样是在不耽误活的情况下,还要为桥梁制造材料,这才让准备时间有些过长。
“驸马,正在忙呢?”“李少府,你怎么有空到这边来了。”原来是李少府听到杨恒在建桥的工地上,他探班来了。
“驸马,我想跟你汇报你走了之后我们县中的情况。”“呵呵,我已经不在其任,也就不管其事了,不过我听说你干的不错,继续保持,等这个县升级的时候,你一个从六品下是跑不了的。”什么汇报工作,他不过是探杨恒的口风来了,还不错,杨恒对他很满意,如果再保证不了他的级别的上升,那杨恒就真是无能了。
而那个县令,此时可是正在后悔的跳跳呢,为啥,明明事情不少,可一件事情都做不了主,“明公,今年夏季的税收收上来了,你要不要前去看看。”“入库吧,我就不去了。”是啊,他没法去了,去了也是白去,他可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的含沙量,在范围之内,什么,不合格,你说个标准出来,你没有标准,那么就按照朝廷的标准来好了。
府兵训练,你想提名旅帅人选,成啊,首先要五年以上居住的人,还有,以往训练的尖子才成,都不是呀,那就那里凉快到哪里去蹲着好了。
总之,自从杨恒走了之后,这个新县令,那是事事不顺心,他要找谁诉苦去,诉苦,这证明你无能。
同样,对于主簿来说,他更做不得坏,为啥呢主管人有一本帐,而他这本账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可要是他这本账一旦有什么不对立即就被人抓住把柄了。还有就是别人记得帐,他竟然看不明白,可他记得帐,有一点错处,就给抓出来了,可是把他给郁闷坏了,他不知道,不管是负责仓库的,还是主管的人员,都是杨恒教出来的新式的记账方式。
李县丞高兴的走了,而杨恒把心思又放到了桥梁上来了,而此时,在河床上已经搭起了高高的架子,人们就是在上面铆接着角铁,而且每铆接好一段,后面就紧接着有人把上面的锈迹给清除干净,并涂上了防锈的底漆还有,在刷好漆的同时,人们还在准备着木板,要搪在空隙里面,等着上面铺水泥钢筋的路面呢,甚至,在下面一层,还专门准备了一层用来维护站人的地方,也就是说,一旦这个桥梁建成之后,会有专人在固定的时间之内对大桥进行维护。
这桥准备的时间很长,可建造的时间却很短,很快,半个月之后,桥梁就迅速的通行了,要说,这也不算是什么奇迹,杨恒用的人多呀,几乎达到一人一尺的地步了,这样还不快,要怎么快呢。
“大哥,你在这路上每隔一段都用一个薄木板隔开干嘛”建桥的后起,宝宝等人也来到了现场,这么壮观的一个场面,自然要让他们来感受一下了。
“这个,你考虑一下,大哥在安装一些轴承的时候,是不是要加热一下呢。”“啊,我明白了,这是热胀冷缩,隔上木板,这路就不会让热涨冷缩给涨坏了,或者是缩坏了了。”宝宝高声的说了起来,为啥要高声呢,这证明她又知道了一样东西呀。
还真是的,杨恒因为没有切割机,所以只能提前在路面上用薄木板隔开了,而前世修路的人,都是先把路面修好了,然后再用切割机给割开一段段的。
第三七二章桥成
桥,终于建成了,能通行了吧,答案是不成,就连在一边摆渡的船工也在等着上桥收费呢,他们在河上可是受够了,遇上大风天,一个不小心,就会翻船,可渡河的人却不理解,不管什么天气都要过河,甚至还拿着钱砸着他们渡河,现在终于有盼头了,可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了,而且不受那风雨的影响了。
其实这些船工在半年以前就接到李县丞的通知了,说他们继续摆渡一段时间,等桥建成了,就让他们上桥收费,这过桥的费用跟渡船的费用一样,不过,有一半是需要交给杨恒的,起先这些船工还不太高兴,可是经过李县丞仔细给他们一算,却感觉,这事其实是他们赚了,不需要他们带任何东西,就能够挣钱了,也不需要维护船了,而维护桥梁的却是有专人负责,杨恒只不过是看他们没了职业有些于心不忍而已,否则这种好事还轮到他们头上,再说,这段时间以来,这渡河的人多了起来,可是船也多了起来,都想挣这个钱,不过李县丞并没有让后面加上的人也到桥上收费,他的解释是,这个路段的繁荣,就是因为杨恒起来的,杨恒是不会为一些额外的人投资的。
可桥为啥还不能通行呢?其实很好理解,那条挖开的分河还没有填上呢,也有人说,不要填了,再在上面建一座桥好了,这中间岛也就是一个旅游的去处了。
不过杨恒并不认同这个看法,为啥呢,首先这个地方比较偏僻。在远处是一个小村庄。村庄里面有很多人是以打鱼为生。自然也有几个摆渡的人家,摆渡,那都是祖传的职业了,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他们其实挣钱并不多,有时会一整天没一个人通过,可自从杨恒来了,行人慢慢开始多了起来。村中有头脑的人开始动脑子了,也添置了船来摆渡,甚至他们的收费都要高的多,可以看出,这些人书院那种比较富的家庭,至少是一个小家族性质的家族,否则普通人哪能说买船,就买上船了呢,这也是杨恒当初让李县丞要预防的人物,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让他们到桥上收费的。
这挖河容易。填上可是难多了,尤其是为了分流。这条河挖的落差还大,路线也长,怎么办呢。
打桩,就是在填的过程中用打桩的方式来固定沙袋,这样每打几个桩,就填进去一些沙袋,口子就小了一些,慢慢的这开口就聚起来了,啥,用人来拉墙,扯吧,人能阻住河水的力量,而此时堵主河道的那些沙袋有的已经被拽了出来,正好用来填这个口子,有的没办法拉出来的,就只能任河水把它们冲走了,总之,主河段的阻拦已经打开了,此时分河的水流也小了很多。
不过杨恒还是没有想到这填上这个新挖出来的河流要多么的麻烦。在杨恒紧急调来了几百棵木材之后,口子终于填上了,杨恒也暗地里抹了一把汗,不容易呀,谁让现在技术达不到呢,还有,再大的河流可就不能这么建桥了,工程量太大,尤其是有些桥梁是在繁华的地方,再这么开出一条河流来那是不成的了,同样这次的消耗也不低,不但有建桥的费用,甚至还有征地的费用。
路是在老路的基础上建新路,而开挖分水的河流,则不可能都是在无主的土地上进行的,幸亏,占河道边上的这些土地,都不算是特别好的地段,杨恒只是花了少量的代价就把地给买下来了,也就是说,杨恒也跟着加入了兼并土地的大军,不过,这个地方,不购买是不成的了,你要是说我租上一年,用来挖一条河流,那谁会愿意租给你呢。
当杨恒购买这个土地的时候,周边的人可是都踊跃的把地卖给杨恒呢,为啥呢,主要是这个地方属于一些沙地,没有大肥是别想庄稼产量高的,甚至还有些路段是属于几个大户的,当他们听到有人买地的时候,那是先拿捏了一把。
不过还好,杨恒并没有把要开挖临时河流这个想法说出来,最后反而是杨恒晾了他们一段时间之后,在原价的基础上又落了一些价,把地给买下来了,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拿捏着杨恒,反而让杨恒拿捏住他们了。
其实,他们这也是受杨恒在县城购买那些荒地的影响,以为杨恒在这里同样要种植一些神秘的作物呢,他们就等着看杨恒的热闹了。
“唉,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他竟然是为了挖一条分水河,否则我要把这地卖上十倍的价格,都成呀,亏了,亏了。”其中有一个大户拍着大腿只喊亏了,因为他早就听说杨恒要在河上建桥,可前面他是看过杨恒的建的那些小桥的,在十几米宽的河上,只是在河岸的两边各做一个桥墩,然后把铁架子往上一放,这就是一个结实的铁桥了,他们甚至认为在这条河上也是这个建法呢,可他们就不想想,这么宽的一条河流,能直接往上搭一座桥么那要多粗的铁条呀。
“郎君,这一大片地方要来干什么,是不是也种植上棉花。”这里可不是一亩两亩的土地,这可是有几里长,近二百米宽的一个路段呢。
“不用,我要在这里建一个市场,还有一个码头,接下来船运公路运输,甚至是铁路,我都要让它们经过这个地方,自然在这里建一个市场是最好的了。”
为啥杨恒有这个信心,前面开挖了一次河流,就是为了以后桥的扩展,杨恒也要把桥墩给做成双份的,虽然闲着一份,可是等用的时候,只需要用船就可以搭起架子来,在上面架桥了,当这块土地平整出来之后,杨恒突然有了想法,也许让铁路从这里穿过也是可以的,看这河流,至少在百年之内大船是能航行的,这样的话,这里就是公路,铁路还有水路的三岔口了,甚至这个地方可以建造一个大的铁路编组站,要知道,这个地方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会很繁荣的,首先,杨恒拍卖的那些方便熟食的技术,已经让豪族们都利用了起来在这个地方的船运可是相当的繁忙呢,还有长乐跟豫章的羊毛制品,以及以后的棉花制品,还有葡萄产业,这从哪里看都证明这个地方一定会相当的繁荣的,如果再把葡萄酒,以及羊毛制品,棉花制品放在这里的仓库里面,那么这个地方不就更加的繁荣了么。
“去,把李县丞喊来,我再给他一个任务。”
什么任务,自然是在这里设立一个桥头治安点了,这也是一个新名词,同样也是让新县令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批准的,你说如果单是为了一个桥,批准在这里安排十个衙役,甚至几个收税的官差在这里,他会怎么想,自然是要看李县丞的笑话了,他批准了就好说了,接下来的大动作就会让他大跌眼镜的。
“李县丞,新生,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我要回去了,记住了,这个市场码头,甚至仓库一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