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说梁山军要将他千刀万剐,在保塞城外的祭祠立成之时,就要活剐了这鸟厮做祭。
  可以说,有宋以来百六十年里,莫勇是死难最惨之文官之一了。但真定城内外的文儒名士却没有一个人敢为其说一句好话。
  一道道消息就仿佛是一把把火焰,叫真定城内的军民情绪不足高涨,然后那一切都被最后一道消息给彻底引爆——梁山军尽杀保州之战辽军之万五千余战俘,聚败军万兵熔于一炉,铸造九层镇邪铁塔,上书四个大字,永镇山河,供奉陆谦佩刀一口,镇压于万人坑之上,叫此等虐民之兵,万世不得翻身。
  “二叔莫不是框我?”王金平愕然失声,向王嘉仁叫道。“一万五千余战俘全部屠光,陆谦好狠的心,好大的胆。他莫非不知道杀俘不祥么?”
  王嘉仁却一脸正色说道:“大郎此言差矣。彼辈禽兽也,如何杀不得?昔日孟夫子有言: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此独夫民贼,人人得而诛之。彼辈人血洗保塞,叫天地间平添数万冤魂。彼辈之人又岂可为人也?是为禽兽也。”
  王嘉仁乃是王金平的亲二叔,但他的一生都被兄长王适仁压制在下,为人温和圆润。对于王金平从来不拿长辈身份压制,因为王金平为王氏嫡长子也。可是今天王嘉仁却义正言辞反驳了王金平所说。
  杀一万多战俘是很残暴,但这些战俘杀戮保塞数万百姓时候,他们残暴不残暴?
  莫不是这浑身的罪恶经过战场上放下兵器投降,就可以全部洗刷尽去吗?
  没那么容易!
  陆谦杀尽辽军战俘,聚兵刃铸铁塔镇压,叫之万世不得翻身。这事儿乍然看很暴戾,但却叫人有股子发自身心的畅快淋漓。
  仿佛所有的吁气都一遭散尽了去,浑身都轻了三分。
  北地的异族自从唐末时候崛起,到五代时候兴盛,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叫契丹彻底的凌驾于中原之上。周世宗的北伐叫中原心气一盛,可很快赵二两次北伐的惨败,让中原彻底在契丹铁骑的马蹄下低下了头来。
  待到澶渊之盟签订,这一切就被稳固了下来,距今已然百年过去。
  百年光景过去,对北方蛮族的恐惧似已经印刻在了汉人的骨子里。无论官也好,民也好,提起北方,第一个反应就是蛮族凶狠不可挡也。
  何尝有过针锋相对,何尝有过扬眉吐气?
  北宋派去辽国的使臣受的是何种待遇?辽使南来,受的又是何种待遇?
  宋辽名义上是兄弟之国,实则呢?人心知肚明也。
  而现在陆谦不仅提兵反攻进了辽国境内,打破容城、涞水,兵锋一路直逼涿州范阳,这就如后世的兔子不管白头鹰的威胁,出兵三下五除二就拿回了湾湾,又狠敲了棒子日本,如何不叫人民心大振,士气大振?
  如此一巨大的反转剧,梁山军连连的举措,已经征服了北地许多的军民,包括王嘉仁。


第512章 战幽云
  且说那一万多辽军俘虏都被砍杀了,那自真定启程的第二拨粮车也已经运抵到了保州,兼之容城已破,自然是解了梁山军的燃眉之急。
  此时陆谦的军令也已经传到雄州,叫本处兵马整军北上。如是,宋江检点兵将粮草,引王渊为西路,以史文恭引王斌为东路,两路兵马齐杀奔进辽国境内。那从辽地艰难逃回一条性命的丧门神鲍旭,却还要留在雄州城内养病。
  此时那辽国上层吔已经知晓兀颜光大败而输的消息,天祚帝恍如做了场噩梦,猛从云霄天宫掉入了十八层地狱,是气怒交加,却又心生惶恐。盖因为陆谦竟然摆出一副辽国不低头,他就大举北上的架势来。
  “陛下无忧。陆谦这一伙草贼,看似气焰嚣张,实则外强中干也。陛下休只看陆贼兵马众多,士气喧腾,就以为无人可挡,却忘了粮为军纲之言。那陆贼出真定,经定州、保州、安肃、广信,始入我国之境内,沿途四百里有奇,无有河道便利,一应军需粮秣只能靠陆路转运,又有广信、保州三地的难民扯后腿,岂会有充足资粮?就涿州来报,那陆贼方入我境内,便遣派兵马趁夜袭取了来源,次日利就收缴城内余粮,送发涿州城下,由此可知道其军中缺粮也。即便是容城内有不少粮秣被贼军夺取,可广信三地有十余万难民嗷嗷待哺,又是何等的耗费口粮?梁山贼有如此欠缺,又何惧之有?放着我朝二十八宿将军,十一曜大将,多的强兵猛将,还怕赢不得他么!若是这伙蛮子不退,臣愿亲自引兵去剿杀这厮。”耶律淳看着天祚帝气怒交加而又惊惧不已的面容,心中冷冷一笑,挺身出列,将与心腹幕僚商议定论的话娓娓道来。
  那言语甚有道理,这可是他手下人等商议多时的智慧结晶,如今抛出来,果搏得不少地赞赏。
  就是那已经被剥下了都统军之职的兀颜光,看着耶律淳也心中竖起了大拇指。这位南京留守还是有几分能耐的,可一眼看出其中奥妙。
  来势汹汹的梁山军,最大的短板就是粮食。容城的粮食是不少,却远不能填饱广信三地难民。毕竟陆谦只是笼统的拿下了河北两路地盘,而不是真正把这两地掌控在手心中,山东即便是有大把的粮食,想要顺着水陆直运到北地边疆来,也非是短时间里可以做到的。更不要说偌大的河北两路之地要彻底掌控,需要耗费去梁山军多少的精力钱粮。陆谦又怎么可能与契丹死磕不休?
  整个河北现下都不知道有多少的难民、流民等待安置,陆谦还照例免除了本地今年钱粮赋税,整个河北就是一个超级大的大烂窟窿,需要梁山军去弥补。
  后者需要用钱用粮之处还多着呢。
  如此情况下,陆谦难不成能凭借真定府一地之钱粮就来征讨大辽吗?
  兀颜光在涿州安歇一晚,定下心神后,就把这一切都想到了。“陛下,今日我大辽与陆齐之间最难遮掩的是就是奴婢。保塞洗城,奴婢因怒刘敬石清河不乖觉,便叫手下儿郎杀尽了城内的汉人男丁,那陆贼以此做梗,已将被俘的我军儿郎都斩尽杀绝,又岂能放得下奴婢这个罪魁祸首?”
  陆谦可明明就说了,不斩兀颜光人头,不叫天祚帝低头认罪,绝不罢兵的。如此既立Flag了,就要担得起这份压力。这个时候的古人可不知道什么是千万别立Flag!
  罢朝后天祚帝使人宣兀颜光觐见。后者一进来就噗通跪倒地上,这一回他把事办砸了。
  梁山军攻打辽国是有些力不从心,那辽国就有力量对付梁山军吗?这不是胡扯么。保州一战大败后,辽国已经伤筋动骨。若是陆谦打下了容城后,就主动退出辽国,天祚帝等肯定会大喜过望,谁也不会再说去找陆齐麻烦的话来。
  畏威而不怀德的可不只是禽兽蛮夷,而是很多很多人的通病。
  在自己的心腹面前,天祚帝也放下了自持,说话直白:“陆贼要朕低头,这是痴心妄想。他还要你的脑袋,莫不是真要朕把你头颅送过去?”这一次兀颜光大败而归,军马先胜后败损失惨重,可以说叫天祚帝颜面尽失,更实力大损,但他依旧舍不得这个奴才。
  这可是对他最忠心也最能打的人啊。丢了兀颜光谁来制衡耶律淳?靠耶律余睹么?这厮与其说是帝党,还不若说是文妃一党。纵然文妃是他老婆之一,可到底隔着一层心的。
  “大辽乃上国也,岂能对南国草寇俯首?然奴婢以为兀颜光可死也。”
  天祚帝唬了一跳,这兀颜光糊涂了么,怎的有人自己寻死?“额,这倒也是个妙法。”死的人只是“兀颜光”。而现在的兀颜光是能变成耶律光的。
  兀颜光如此进言,自也就意味着要服软了。无奈何,形势比人强,此番大败后,辽国已经惹不起陆齐了。
  那陆谦固然一时间还不能威胁到契丹,可人家手里的实力真比辽国要强。惹恼了人陆大王,后者只要三两月时间必能将大批粮食运抵前线,届时再起大兵杀来,与女真南北夹击,这叫契丹如何应付?
  如是,兀颜光软了。他软了,天祚帝也就没心劲了。仗再打下去只为争一个体面。毕竟契丹对中原已经二百年占优了。天祚帝也好颜面。
  但对陆谦军的战事,兀颜光却不能参与了。天祚帝有意排他去上京道待上几天。“国家板荡,正思忠臣良将,你可有举荐之人?”
  “臣以为祥州刺史耶律大石可谓宗室柱石。”
  “大石林牙?”天祚帝惊讶道。这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不仅是契丹有史以来唯一的契丹进士,更与耶律淳私交甚密,兀颜光何以举荐他出头?
  兀颜光侍奉天祚帝已久,如何不晓得天祚帝这在惊讶什么,进言道:“陛下,如今国事多艰,正是齐心协力之际,还望陛下能以大局为重。”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纠结这个?
  经历了保州之败,现在辽国已经危如累卵。放着耶律大石去做小小州官,那是莫大的浪费。
  天祚帝不见答应,只挥手叫兀颜光下去准备‘死’。
  而后命耶律淳为帅,耶律洞仙为辅,督南京道汉兵上万人,契丹部族军数千,去救涿州范阳。这却是只差把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
  除了天祚帝依旧紧紧握在手中的新军外,整个南京道的兵马是空荡荡的了。再要去抽调兵马,非是锦州一线正与女真兵马在对峙的主力军,就只有中京、上京的部族军了。当然西京道也多少有点汉州州兵的。
  被兀颜光推荐的耶律大石两天后就来到了南京城,成为了耶律淳手下一将。
  如今陆谦还在引兵马围困涿州,可涿州城内兵马甚是有一些,且城高池深,梁山军亦缺乏攻城重武器,陆谦就则选兵马左右出击。先叫徐宁引兵汇合了涞水的姚政部,攻取了兵力空虚的易州;这地方再向西就是紫荆岭了,同辽国的西京道相通,位置很是关键。而后叫孙立、雷横等带兵夺取了新城、归义。
  这边宋江、史文恭再两路出击,分别进攻永清、固安、安次等地,这一眨眼功夫,仿佛半个南京道都要烽烟四起,沦入梁山军手。
  耶律淳听闻易州等地相继沦陷,敌军又有新的动作,忧心说道:“陆贼大军与沧州军马汇合,数倍于我,今分路而进,是教我首尾不能相顾也。我若阻挡一路,他只不和我战,而以别军径取南京,我军则难保万一。而若分军而拒之,军分则势弱,必是孤掌难鸣。诸位可有教我?”
  “王爷勿忧,我有一计,先大张旗鼓,佯作往沧州之敌进攻。敌军那一路兵马稀少,问询必然坚守,我却不与他战,一面虚张声势对峙,一面暗地分派精兵,抄袭其后路。霸州、信安军遇袭,沧州贼军不战自退也。彼大军既退,我寻隙而进,败其军,则声威振也。再大张旗鼓,进援涿州,彼时陆贼前有坚城,侧有奇兵,定生退意。”耶律大石这话还隐隐有一层意思没有道出来,那就是胜了宋江之后,其先就有了一层遮羞布。到时候涿州陆贼不退,也能伸手向皇帝继续索要援军。
  耶律淳道:“林牙之计甚好。只是我军抄袭敌后,若被他孤注一掷,直取南京;京师震动来,岂不糟糕?”南京城破倒是不至于,但这般来就给了天祚帝口舌了。
  耶律大石沉思片刻,道:“既然如此,我与那洞仙侍郎亲引一支军马,杀奔固安,王爷引兵攻安次,以引敌注意。贼军若正面大举攻来,则去占据险要,疑兵惑之,极力拖延,以待小将去其后动作;若是难于支撑,就急回军退守高梁河。”耶律淳闻言沉没半晌,如是应允。实乃寻不到更妙之策了。
  如此,耶律大石遂与耶律洞仙引军五六千,往正南的固安而来。前进一日,探马报敌军在固安联营数里,又报敌西路来了一支兵马,不用想就也知道是涿州之敌。
  耶律大石拍手叫道:“正和我意。如今可以小股人马,在此迷惑固安之地,大队转投西路进,抄袭敌后去也。”耶律洞仙闻言赞叹:“此计甚妙。”于是二人留下一支兵马在此虚张声势,主力就向西而去。想要击溃西路来军!
  而且说史文恭引着三千兵马,攻克固安,把当地的大小船只百余艘,沿河排开,预备叫人发去雄州,如此好转运军粮。却是此刻的幽云十六州也是多有水沟,那桑干河西北东南走向,贯穿了整个南京道,最后汇入拒马河入海。
  现下梁山军已经控制了拒马河,自然可以用之与汉地水道合流,从沧州经黄河直入拒马河道,而后运送粮草于涿州前线。
  那刚使人发出传去,忽闻探马报,却是北路杀来的一只辽军。
  王斌【前霸州兵马都监】说道:“我军乃是偏师,不如固守城池,等待西路兵马来援。”
  史文恭也不敢大意,把兵马都聚拢在城中,向北路观望,只见那支辽军在城北十多里处扎寨,旌旗招扬,煞是威严。可这架势却非是想来攻城的。
  “辽军既不来攻我,我就去攻他!”史文恭放胆说道。王斌闻言大惊,“我军兵力不足,未可轻动。”
  “西路的援军不就将到,有何不可!”言罢就叫王斌留守城池,自己点军两千,发一声大喊,往辽军营寨杀去。


第513章 耶律大石初上阵
  这边耶律大石、耶律洞仙,虚扎了一个营寨在固安城外应付史文恭,两个自带了大军,预备去抄袭西路梁山军的后路。行不远,忽然听得营寨那边杀声震天,耶律大石拍鞍叫道:“我计败矣!不想这梁山贼凶悍至此。若是被贼军攻破我城外的营寨,问明消息,再随后追杀来,我军则两面受敌,必难幸免!”
  耶律洞仙道:“既然如此,何不急急回军,且先击溃来敌!”
  耶律大石道:“只恐那西路贼军又乘势袭来。”
  “虽是如此,也顾不得许多了。我且引一千人在此抵挡西路贼军,当能拖延一时。待你击破了固安贼军之后,再抄袭其侧翼,尚有三分胜算!”耶律洞仙亦是有决断之人,当即说道。
  耶律大石沉思片刻,黯然说道:“也只得如此了。”心中是好不凄苦,何时候大辽已经落得如此地步了?贼军都上门打脸来了,大辽手下竟无能派出足够的兵马应对。旋即耶律大石又恼火起了兀颜光,偷鸡不成蚀把米,损失惨重不提,更给大辽招来祸事也。
  耶律洞仙看他神情,似有感触,说道:“林牙乃我宗室英才,勿要因一时艰辛而失了锐气。”
  耶律大石闻言一怔,倒是提起了三分英气,遂即说道:“侍郎所言甚是!”即便大声传令去:“众将士听好!贼寇不知死活,敢来袭我营寨,我等去杀他个片甲不回!”众辽军齐声高呼,转杀回去。
  耶律大石再谓耶律洞仙说道:“贼寇西来,恐不知此地变故。侍郎可差遣猛将引精骑百名,从右侧林中小路穿过,突击贼军后路,敌必慌乱。”如此多少可拖延一些时间。
  耶律洞仙大笑,“林牙好机智。”
  耶律大石把手一抱:“如此,侍郎多加小心!”耶律洞仙回说一声,引一千步骑转去了。
  且说史文恭引军攻打辽军的营寨,那寨子里只给留下了数百个汉州州兵,哪里抵挡得住。等耶律大石赶到时候,已经被史文恭打破。耶律大石见状,急道:“诸军可急急杀出增援。”
  此时营垒已被攻破,梁山军正蜂拥而入。就看营寨之旁,忽然旌旗大起。耶律大石手中宝刀一挥:“全军攻杀!”霎时间鼓声大作。辽军转过山丘,呐喊着杀出。此时梁山军过半数已冲入营寨中,忽见旌旗鼓号突起,不由惶惑。又见有大队的辽军杀到,已然混乱。
  史文恭都是一惊,高声呼喊着:“众军休得惊惶,随我迎敌!”他并没杀入营寨中,正率领一部军士在外,此时当即就转向相迎去,怎奈半数军马已入敌寨,余下的队列错乱,且猛然受袭,军心震荡,片刻之间,就已被辽军冲动。
  而这沧州守备军,到底只是守备军!
  史文恭大声喝呼,当先杀入辽兵中,画戟飞舞,连挑杀辽军十数人。背后亲卫又一拥而进,方才把阵势稳住。可耶律大石也不是白给的,见得史文恭厉害,只把长枪硬弩,抵住正面,却调集精锐甲兵从两翼冲击,渐渐凹进,欲把史文恭三面围住。史文恭也是大惊,忙引兵向后退却,如此叫其部下兵马更是气丧。
  但沧州守备军战力不弱,一时间也不会被辽军杀败。如此两边正值交错厮杀,营寨右面森林之中,忽然杀声大作,有三二百骑猛的冲突而出,当先二将正是耶律洞仙手下大将楚明玉与曹明济。二人挺刀跃马,威风凛凛,此刻率军冲入,势如破竹。
  梁山军俱已把注意力转移到耶律大石这边,不曾提防耶律大石还有做鬼,故而楚曹虽只三二百骑,却有出其不意之功效,一击之下,如是钢刀切豆腐,顺势而入,无往而不破。
  史文恭此时已转到中军督阵,不防身边军士惊叫,急转头看时,楚明玉、曹明济已经引着马军杀到来,愤怒的大叫一声,着人前去抵挡。但大军拦腰被这一冲,全军大乱。他见势头不好,也只能引军斜刺里奔突。大队的守备军匆匆退出营垒,全无队伍,耶律大石紧追不舍,督军押杀,直欲得一场大胜。可乱军中史文恭奋起神威,抬手只一戟,正透曹明济心窝,叫其翻身落马。身后亲卫一拥而上,早砍成肉泥。楚明玉见了心头大惧,不敢欺压上前,给史文恭以喘气之机,耶律大石见识也只好收拢兵马。
  整点军马,除营寨中数百军士损伤过半,本队阵亡不过二百人。能以如此小的代价取得这般胜利,契丹军士气是猛增一截。只是可惜他们仅仅打败了梁山军,而不是大胜梁山军,更不是歼灭。
  如是,耶律大石招来手下大将萧斡里刺,吩咐其整顿营中的残余士卒,再入营盘。不需要坚守之,只在营垒各处堆积柴草,若是敌军破寨,即放火焚烧,引敌人错乱,士卒可乘机逃生即可。
  自己与楚明玉、天山勇、耶律松山、耶律铁哥等将说:“此番既已杀败了固安敌军,可速速前往侍郎处增援。”诸将听了纷纷应是。
  他们现在既已经摆在了明处,就无需甚遮掩了。若是教西路的贼军与固安之敌合二为一,则是为他们大患。
  再说那西路援军,为首之人不是别个,正是病尉迟孙立,身边副将是插翅虎雷横,现下为山东守备军的兵马左副总管。山东讨贼大使的差遣早就被撤销,那只是一临时差遣,局势稳定后,即使还有盗贼各县官差警察也能剿灭,无须再去设立专职征讨。那雷横就也跟着孙立转入了守备军系统。后军压阵的是孙立之弟孙新。三人提着十营山东守备军,向着固安奔来。
  这边耶律洞仙使劲了浑身解数,也只是拖延了片刻。其教马军突杀梁山军后,倒是一记妙招,也确实给梁山军增添了不少麻烦。那小尉迟孙新就不是甚领兵打仗的材料,骤然遇袭,当即就乱了分寸。但这厮虽不能领兵,却很敢拼命。身受多创犹自死战不退,后营将士见到将军都在舍命拼杀不退,虽一时大乱阵脚,却也知耻后勇,奋勇杀敌。等到孙新急忙引兵救援来,那契丹马军已经离开了。
  此战,孙新身负五创,但到底杀退了来敌。
  不多时,前面探马报,有军马在五里外驻扎。
  雷横甚是意想不到,“这辽军似已有准备。兵马都在此处扎寨来,莫不是大军正在猛攻固安?”却是以为这儿的辽兵是固安城外辽军专门抵御他们遣派来的。
  就是孙立心里也都起了嘀咕,这事儿他引兵来路上,可一点没有收到消息。“必是近期的变化,且杀退了眼前这一军再论。”不管那固安如何,他们却要全力以赴的。
  “既如此,哥哥可分兵一半,向前迎敌,雷横引军却往北迂回其侧翼,两面击之,可破此敌。”
  孙立当即允了。引兵一半,径向前去。无半个时辰便遭逢辽军,对面耶律洞仙提刀出马,孙立见他身长六尺有余,面下三缕长须,却不是那猛将执勇之人,身材瘦弱,面貌清峻,更像是文官。身后叠影重重,刀剑闪耀,人头攒动,旌旗招展,似掩藏了不少人马。
  口里笑道:“契丹莫不是真无好汉,叫个措大上阵厮杀?”当即气的耶律洞仙大怒,身旁的洞仙文荣大骂道:“你这贼厮好不知道死活!”拍马舞刀搦战。
  孙立心中冷笑,以为对面怕是不实,盖因为这两军厮杀,几何见到占优者主动搦战的?但他看辽军地势占优,径直厮杀,未必就能得力。想到雷横引军在北,也乐得与辽将周旋,好拖延时间。当下打马冲杀过来,洞仙文荣截住,两个盘旋交战,三十余合,洞仙文荣便感力怯。
  洞仙文荣欲逃,却被孙立枪鞭扰住,急切间脱身不得,耶律洞仙见了忙叫兵马去接应,两边军马,如是各自涌上混杀。稍后时间方才走到一刻钟,正北方向旗号飞舞,却是雷横已经引军杀来。耶律洞仙不防两面受敌,顿时大乱,士卒溃散,被孙立、雷横引兵追杀,一路倒毙无数。
  孙立、雷横督军马猛攻的急,洞仙文荣在乱军中大呼道:“诸军听着,南人凶残,保州城外杀我万多投降将士,此仇不共戴天。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