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1881之崛起(四方)-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国也已经做好战争准备,并且认为迟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将对自己不利。因为英国看到德国的生产能力比自己强大,在海军造舰竞赛中将会很快赶上来,希望在目前仍保持海军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战争击败危险的竞争对手。不过在萨拉热窝事件后,英国开始并没有流露参战的意向,因为它既担心德国悬崖勒马,又怕承担首先发动战争的责任。

    同时,英国议会和内阁中存在着一个亲德派。英国内阁中,12名阁员不赞成参战。整个工人阶级和大部分自由党人反对参战。特拉法加广场上的群众集会要求英国宣布中立。

    在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的压力下,英国外jiāo大臣格雷向德国驻英大使说,英国同俄法两国没有任何同盟关系,不受任何义务约束,并一再申明英国的态度是“尽一切可能防止在大国之间发生战争。”

    奥匈在德国支持的鼓舞下,积极准备发动侵略塞尔维亚的战争。它选择法国总统彭加勒离开俄国回国这一天,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限令48xiǎo时答复。

    最后通牒指责塞尔维亚政fǔ违反它对奥匈的承诺,纵容反奥运动,甚至纵容恐怖行为。指出:“根据6月28日暗杀案罪犯的供认,可以看出萨拉热窝暗杀案是在贝尔格莱德策划的,凶手所使用的武器和爆炸物都是由塞尔维亚的军官和官吏提供的。最后,凶犯携带武器进入波斯尼亚,也是由塞尔维亚边防军官员加以安排和协助的。”据此,奥匈要求塞尔维亚政fǔ公开严厉谴责一切反奥宣传。

    接着奥匈提出10项具体要求,其中包括:塞尔维亚报纸不准刊载反奥文章;查封反奥组织;肃清学校教育中反奥宣传因素;按照奥匈提出的名单罢免那些参与反奥宣传的文武官员;奥匈当局参与镇压塞尔维亚境内的反奥运动;奥匈的代表进入塞尔维亚境内调查萨拉热窝事件;严惩萨拉热窝事件有关人员;塞尔维亚政fǔ必须就某些高级官员在萨拉热窝事件后发表的反奥言论作出说明;最后,塞尔维亚政fǔ应当把命令它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执行情况立即通知奥匈帝国政fǔ。

    在通牒中,奥匈蓄意挑衅,使用了侮辱xìng语言。这个最后通牒的内容,德国事先就知道了,并且认为,“为保持一个独立国家的尊严,塞尔维亚显然是不能接受这些条件的”,结果只有战争。

    但是,塞尔维亚为了避免战争,尽量克制忍让,除了不同意奥匈派人干涉塞尔维亚内政之外,其余各项均表示接受。可是,奥匈不顾一切地按照预定计划,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奥匈发出最后通牒之后,俄国通知奥地利,攻击塞尔维亚会引起俄国的总动员,并表示俄国不容许奥地利打垮塞尔维亚,成为巴尔干半岛的霸主。7月26日,英国外jiāo大臣格雷提议德、英、法、意四国调停奥、塞之间的不和。但英国在暗中极力怂恿法俄对德奥作战,并保证给予支持,这就给法俄两国壮了胆。

    英国的真正面目是在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的第二天才公开暴露出来的。7月29日,格雷接见德国大使,明确表态说,如果冲突仅仅限于俄奥之间,英国可以保持中立;如果德法两国卷入,“那么局势立刻就会发生变化,英国政fǔ在一定条件下,将被迫作出紧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长期作壁上观了”。

    当德皇威廉二世最终获知英国参战的真正意图之后,曾打算悬崖勒马,劝告奥匈接受英国的调停。可是,奥匈已对塞尔维亚宣战两天了,军队已经开进塞尔维亚境内。事情到了这一步,不可能再挽回。

    奥塞战争迅速爆发,按照两**事实力的对比,奥地利无疑是占有绝对优势的。所以俄法两国决定全力支持塞尔维亚方面。

第两百一十九章 烈日要塞攻防战

    第两百一十九章  烈日要塞攻防战

    7月30日,俄国宣布立即进行战争总动员。

    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十二个xiǎo时内取消战争总动员,俄国既不答复,也不停止动员。

    同一天,德国向法国提jiāo照会,询问一旦德俄两国一旦发生战争,法国是否保持中立,法国的回应是将保留自己的行动自由。

    8月1日,德国下令战争总动员,并于当晚向俄国宣战,同一天法国宣布战争总动员。

    8月2日,德国向比利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比利时允许德军通过比利时境内,遭到决绝,于是德国向比利时宣战。

    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

    8月4日,德国进攻比利时,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向德国宣战。

    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就这样,除了美国以外,世界个大帝国主义都卷入了这场大战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国的作战计划,早在1905年就制定出来了。制定计划的是原来的参谋总长史蒂芬,所以又名史蒂芬计划。而史蒂芬的继任者máo奇就是以这个计划为蓝本来部署战斗的。

    史蒂芬计划里把德国的主要敌人定在西欧,所以前期的计划几乎都是针对法国去的。按照该计划,先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然后利用发达的铁路网,攻占比利时全境,并且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最后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主力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一举击败两个最大的陆地敌人。

    为什么要经过中立国比利时来袭击法军呢,因为法国早在法德边境构筑了几道坚固的防线,在哪里早就有一系列的堡垒和大炮等着德军的到来。

    如果从那里进攻势必就无法实现德国在六个星期内打败法国的计划了。而比利时是个中立国家,边境防御力量比较薄弱,正好给了德国可趁之机。

    这样的话法国必定会出兵帮助比利时,于是就变成了双方的正面决战,而失去了坚固堡垒的依托,德国就绝不惧怕法国陆军了。

    战争一开始,德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就开始越过比利时边境直奔烈日要塞以大通德国前进的道路。

    再说比利时,作为中立国,他们自建国以来就没打过仗。直到一战爆发前一年,比利时才开始征兵以应付欧洲日益紧张的局面。比利时王国的总兵力大约是16万人,其中整整有四万人用来防守烈日要塞。

    由于烈日要塞扼住了德国西下的要道,所以比利时在其周围环布了十二个坚固的永久xìng炮台。每个炮台都由装甲炮台和钢筋hún凝土构成,其中设有数十tǐng机枪和各种口径的大炮,其中最大口径的大炮甚至达到了两百毫米——这个口径在路战中算是很大了。

    另外在炮台周围,都挖有十米深的壕沟,拉有每段长达数百米长的铁丝网,配有大量的探照灯。所有的灯和大炮都能降到地下。指挥官勒芒将军奉命坚守要塞,等待大批法国援军的到来。

    傲慢的德国指挥官艾米将军认为比利时人会在看到德意志战旗的时候不战而降,于是派了一个使者前去要求比利时的勒芒将军放弃抵抗。

    “如果贵军放下武器让我军通过要塞,那么我们将以德意志的荣耀发誓我们会保证你们的安全和军人荣誉。”

    “比利时是中立国家,你们这样做是公然违反了国际法的。”

    “要是你们拒绝,我们将被迫对你们发动攻击。”德国使者丝毫没有理会比利时人所谓的国际法,而是傲慢的下达了最后通牒。

    “根据国王陛下的旨意,我们将坚守要塞绝不退缩。”

    面对比利时人的回答,德国人的回应就是“轰轰”炮火。在经过整整一天的炮击之后,德国人开始发动cháo水般的攻势,而且还连绵不断一bō接着一bō,但是在比利时人的大炮和机枪面前都被击退回去。

    一天时间德国在烈日要塞东面的两个炮台前的尸体已经填满了十米深的壕沟,并且还在之上堆到了齐腰高,烈日炮台却一个都没有攻下来。

    第二天,德国第二集团军的参谋长亲自指挥了一个步兵旅,采用穿chā渗透的战术,从东面两个炮台之间的缺口渗透,配合数百mén大炮的猛攻,终于艰难的占领了两座烈日炮台。

    不过周围的十二个炮台仍然在奋力抵抗德军,消耗德国人宝贵的军力。

    “不能让我们的jīng英士兵再倒在钢筋hún凝土之下了。”

    德国第二集团军的参谋长喃喃道。

    “那我们就启用”东方之光”计划吧。”

    德国指挥官艾米将军问道。

    “只能这样了。”

    德国第二集团军的参谋长点了点头,朝着旁边的一位黄皮肤的东方人道:“尊敬的李,来自东方的工程师,接下来就靠你的团队了。”

    那位东方人点了点头,打了个手势,他的手下人立刻忙碌起来,开始了紧张的装配工作。

    当时协约国方面,最大口径的高倍径火炮是英国的三百八十毫米口径海军炮,但是德国人购买的这种大炮口径同样是三百八十毫米口径,而且还是陆军炮,它可以把八百五十公斤重的穿甲弹shè到一万八千米远的地方。

    高倍径和高工艺赋予了其无与伦比的穿透力。而且这种火炮使用的是延时引信,只有在目标被穿透后才会定时爆炸,所以在攻坚战中威力巨大。

    “轰隆,轰隆,轰隆”

    随着一声声山海崩裂般的巨响,比利时的炮台被一一击毁化作瓦砾。五天后,烈日指挥部所在的最后一座炮台也被三百八十毫米口径的穿甲弹直接命中,比利时的勒芒将军被炮弹震昏后俘虏。

    原来,罗凯知道一战中德国要以一家之力独抗法英俄美四国,所以故意卖给了德国一大批先进的装备,以便更大的消耗欧洲各国的力量,同时大发一笔军火财。

    其中的十mén三百八十毫米口径攻城巨炮正是罗凯专mén针对烈日要塞所设计的,投其所好之下德国当即订购了十mén。

    占领了烈日要塞之后,德军迅速西进,四天后占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随后根据史蒂芬计划分兵直向法国北部推进。

    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

    “很好,德国人竟然胆敢从北方偷袭我们,那么我们就来个围魏救赵从东面反击回去,打他个措手不及,趁机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

    自普法战争战败后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就被割让给了德国,那里是法国永远的痛,此时德军主力绕道比利时正好给了法国人一个收复失地一雪前耻的机会。

    在这一地区,法国人修筑了一系列堡垒,有重兵囤积,现在趁德国只有两个集团军防守的大好机会,法国人当机立断的放弃了防守改为了全线出击。

    开始,法国人一路猛进,不几天就如愿以偿的攻占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四十年前他们失去的土地。

    不过,这一情况早就在德国总参谋长máo奇的预计当中,所以德军的退却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他们的两个集团军几乎丝毫未损,而更加坚固的防线早就在后方建立完毕。

    所以在yòu敌深入之后,德国通过一道道防线大大消耗了法军的有生力量,随后就展开了猛烈反攻,法军抵挡不住开始全线败退。

    另一面,在法国北部,一个个实力的消息正不断的报告到了法国陆军元帅霞飞将军面前。

    “德意志第一集团军向méng斯来援的英国远征军发起进攻,经过一天一夜的jī烈大战,英军寡不敌众,已经溃退。

    “报告,我第三、第四集团军在阿登森林于德意志第二、四集团军相遇,经过浴血奋战,我军不支,正在向南退却。

    紧急报告,德军前哨部队距离巴黎只有十五公里。“

    “废物,一群废物,竟然让德军进抵巴黎以东十五公里的地方。还有那些水鸭子英国人,上了岸简直就是蹒跚学步的yòu饵,几万人干不过德国一万人。”

    听了手下的报告之后,霞飞将军大声骂道,此时他的心情非常的糟糕。

    原来,在德国越过比利时边境和法国边境十天间,德法双方进行了一场三百五十万人的大会战,成千上万人在硝烟中前进,在炮火中牺牲。德国五个集团军势如破竹,高歌猛进,向法国心脏地区长驱直入,法国首都巴黎告急,法国政fǔ在开战仅仅一个月后就迁都bō尔多。

    这个时候,历史开始发生转折,在战前的一次军事推演中,罗凯让中华帝国前去访问的一位将军完全按照史蒂芬计划演算了一遍,最后得出要击败法军占领巴黎,至少需要十六个军的兵力。

第两百一十九章 凡尔登之战

    第两百一十九章  凡尔登之战

    这个时候,历史开始发生转折,在战前的一次军事推演中,罗凯让中华帝国前去访问的一位将军完全按照史蒂芬计划演算了一遍,最后得出要击败法军占领巴黎,至少需要十六个军的兵力。

    经过罗凯不经意的提醒,德国参谋长máo奇这次没有犯下前世的错误,把原来攻击法国的16个军减少到11个军,使得德国的兵力没有被俄国所分散。

    实际上,此时的法**队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主力尚存。如果德军减少了五个军的兵力,那么历史必然会向原来一般,法德两军形成僵持的局面。

    不过现在,情况大不相同,八月一号开战后的一个月零五天,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始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打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

    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由于德国人保持了16个军的兵力,所以有充足的后备兵力,他们很快的就重新会师到巴黎前最后的一道屏障——凡尔登一线。

    霞飞将军在法军临时总指挥大发雷霆。

    “加强凡尔登的防守,简直是胡说八道,我们应该固守巴黎,这个国家的首都”

    霞飞将军再次看了报告的建议部分,然后把其扔给了旁边的副官。

    “陆军代表团的人真是闲的蛋痛,竟然去访问了凡尔登。”

    霞飞将军的副官打开报告书,一个字一个字的念道:“种种迹象表面,德国人将向凡尔登要塞发动猛烈攻击,但是要塞的防御及其薄弱,很多建筑年久失修且缺乏必要的火炮,建议陆军部立刻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

    “凡尔登要塞本就不是一座坚固的要塞,而且德国人拥有三百八十毫米口径的巨炮,凡尔登要塞的脆弱防御在其面前毫无作用,烈日要塞的失陷就是绝佳证明,固守要塞早已经过时,我们必须用纵身的野战工事来阻挡德军。”

    “可是凡尔登已经是巴黎前面的最后一座要塞了,总司令阁下,如果我们把那么多大炮撤离要塞,那不是要陷巴黎于战火之中吗,听说政fǔ中的很多人都对将军你放弃凡尔登要塞的做法不满,提议派杰瑞德将军接替您的职务。”

    “凡尔登那里不是还有四个师十万人马。”

    “可是大炮已经拆剩不到300mén,部长那边已经快要已经顶不住上面的压力了”

    “该死,凡尔登要塞是我国的著名要塞,失去后会对倭军士气产生极大影响,传我命令,立刻把其列为防守重点,调派五万人和300mén大炮过去。”

    霞飞将军面对上方的压力立刻选择妥协,但是yīn差阳错的,还真让其méng对了德国的进攻目标。因为正当凡尔登要塞的大炮在不断的被从炮塔上拆卸下来的时候,德国人已经开始了代号为“处决”的行动计划,而计划攻陷的目标正是凡尔登要塞。

    处决计划的执行者就是德国总参谋长máo奇,他的战略目的就是进攻一个防御薄弱且法**队无妨放弃的据点,让法国在那里投入全部兵力和德国进行一场决定xìng的大会战,然后使得法国人把最后一滴血也流尽,从而令其失去足够的可以威胁德国大规模军团的集团力量。

    这样,德国就能够把西线的16个军腾出6个去支援德国在东线的战事。

    为了打赢这场起着决定xìng作用的大战,德国人把国内几乎所有的大炮都调来了凡尔登周围,在短短十二公里的战线上,整整聚集了1000mén大炮,进攻的兵力为十个满编师近三十万人。

    又是拂晓时分,德国的攻击开始了。隐蔽着的德国炮兵阵地以一xiǎo时十万发的速度不断的把装载有致人死命的货物扔到法国人的头上。十mén三百八十毫米攻城炮不断的把穿甲弹shè向凡尔登要塞最坚固的建筑,把它们一一摧毁。

    迫击炮不断的发shè着装有金属碎片的榴弹,大量杀伤着躲在壕沟内的法国士兵。仅仅十二个xiǎo时后,凡尔登要塞附近犬牙jiāo错的战壕就失去了作用,森林被大火烧光,山头被爆炸削平,整个战线浓烟滚滚硝烟弥漫战火横行。

    随后,六个步兵师的德国从十公里长的战线上出发,向法国阵地冲去,很快的就占领了法国的第一道防线,俘虏了一万多法军,六十多mén大炮。

    凡尔登高级的情报很快的就被霞飞将军所知,正如máo奇所想的那样,当霞飞将军接到情报后,第一句就是“看来,凡尔登不能丢给德军。”

    接着,霞飞将军又追加了一句:“任命贝当将军为凡尔登地区司令,要其带领十多万英法联军前去死守阵地,稳定战局。”

    当天夜里,贝当将军就赶到了凡尔登,他看到的是一个糟糕的情况,要塞外围的两道防线已经被德军突破,要塞东北的一座炮台被德军占领。

    这个炮台先前有一个步兵师守卫,不过早就被12万发来自德国阵地的炮弹横扫一空,随后被德国人的一个连队未发一弹就占领了这座坚固的炮台。

    贝当将军见情况紧急,立刻组织一个步兵师趁着德军立足未稳之时以三分之一伤亡的代价夺回了这座炮台。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后勤问题,按照贝当将军的推算,至少还需要二十万援军才能令法军在军力上和德军持平,但是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军用物资,否则就会失去凡尔登要塞。

    贝当将军急招了大部分的指挥官,然后开始询问。

    “现在还有几条jiāo通线可以通往大后方。”

    “除了一条同向西边的次要公路可以勉强通行外,其他的所有公路不是被德军大面积炸毁就是被炮火封锁了。沿这条路还有一道铁路。”

    一位负责军需的指挥官回答道。

    可是这条铁路在运量很xiǎo,而且已经被德军破坏了。”

    又一位负责后勤的指挥官补充。

    “很好,路面有多宽。”

    “6米”

    “路面情况怎么样?”

    “可以通过大量重载卡车,但是需要紧急修复。”

    “我们必须在一星期内调集足够20万军队所需的物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保证每昼夜有6000辆卡车到达这里,平均每14秒钟就要有一辆车通过这条公里。”

    “现在我命令,立即组织一支队伍配合沿途的民众扩宽和维修公路路面,从9月12日起,要保证车辆34xiǎo时的安全通行。”

    贝当将军的命令立刻起了效果,整整七天,运载汽车在这条公路上川流不息的奔驰着,二十万援军和25000吨物资被运抵凡尔登,这条保证后方和凡尔登运输的道路也被法国人称之为圣路。

    由于双方在军事力量上逐步趋于平衡,德国人虽然仍然占据优势,但是离máo奇的处决计划的要求还是相差很大,德军后来发动了两次攻势,仅仅只是拿下了凡尔登要塞的一座炮台。双方的战斗开始陷入僵持。

    从9月20日,德国人又运来了一批中法帝国产的三百八十毫米攻城炮,然后开始对凡尔登要塞发动了整整持续三天的炮轰,近一吨重的高爆弹几乎把凡尔登要塞的大型建筑全部彻底摧毁。可是,英法联军还建造有坚固的地下工事,德国人还是未能冲进对方阵地。

    下午,炮击停止,阵地上死一般的沉寂,一股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压抑感涌入英法联军士兵的心头。

    “快看,那是什么。”联军的一名士兵指着德军阵地上出现的一团烟雾高声惊叫道。

    “难道是那些德国烟鬼不xiǎo心点燃了他们的弹yào箱,所以爆炸起火?”

    一位幽默的英国士兵开起了德国人的玩笑。

    “不,不可能。”一位士兵眯起眼睛远远看了几眼。“看,那是黄绿sè的烟雾,不像是着火后的浓烟。”

    许多联军官兵都从地下工事中探出头来观看这奇怪的一幕。

    “嗨,那烟雾向这边飘过来了。”

    果然,那黄绿sè的烟雾借着风势正徐徐飘向联军阵地。

    这阵烟雾非常奇怪,一直保持着一人高得距离,贴着地面一下子闯进了英法联军的阵地。

    “咦,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