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表哥-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启禀李都尉,擅自更改官员的俸禄也许很难,但宫中的用度却皆是出自皇家,您为何不在这方面想一想办法呢?”阎士郎这时笑呵呵的道,作为赵祯的身边人,他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李璋对赵祯的影响力,所以他自然也希望与李璋打好交情,而今天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呯!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阎士郎的话音刚落,赵祯就用力的一拍桌子兴奋的道,宫里生活着几千人,每天的开支用度极大,如果能把这些开支用到的钱全都换成钱钞,肯定会让钱钞的影响力大增,毕竟连宫里人都用钱钞了,外面的商人和百姓还有什么理由怀疑?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眼睛一亮,不过随即他又有些担心的道:“这倒是个好办法,可是现在皇宫的开支用度都是由谁来掌管?”
理论上来说,皇宫的开支用度都归皇后管,但张氏才刚做了皇后,而且现在刘娥当政,李璋也不知道皇宫内部的权力归谁来管?
李璋不知道,赵祯也同样不知道,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小事,所以他平时也根本不关心,幸好旁边还有阎士郎这个知情人,于是只见他这时笑道:“之前宫中的开支用度这些肯定是太后来管,但太后政务繁忙,所以就交给了她身边的罗都知来管这些事,不过现在陛下立了皇后,按照宫里的规矩,这些事情都要转交给皇后来管,这段时间罗都知也一直在向皇后交接这些事情。”
“搞了半天原来朕的皇后有这么大的权力,那咱们直接去找皇后就行了!”赵祯听到这里也是一拍脑门道,难怪他最近几次去找皇后时,都见她一脸疲惫的模样,他本来还以为对方是没睡好,现在想来应该是因为宫里的事累的。
李璋这时也一脸的惊喜,赵祯更是个急性子,当下拉着李璋就去找张皇后,现在张皇后已经搬出了景福殿,毕竟身为皇后,她本来就有自己的宫殿,而赵祯其实也不应该在再呆在景福殿了,只是他在这里住习惯了,所以除非是到了亲政那一天,否则就准备一直住在这里。
当赵祯带着李璋来到张皇后这里时,结果正好看到罗崇勋也在这里,另外还有几个宫里的大太监,而张皇后面前则堆着不少的账册,看样子罗崇勋的确是在向张皇后交接宫里的事务。
“参见陛下!”罗崇勋等人看到赵祯进来,当即也立刻行礼道。
“不必多礼,你们在这里刚好,朕与表兄有件事要与皇后商议,也需要用到你们!”赵祯这时笑着说道。
张皇后这时也站起身相迎,听到赵祯的话也好奇地问道:“陛下有何事要与臣妾商议?”
“这件事说来话长,我一时间也说不清楚,还是让表哥来说吧!”赵祯这时一指李璋道,他的口才的确不如李璋,而且钱行他只是投了钱,但对钱行的了解并不是很多。
张皇后这时也好奇的看向李璋,而李璋这时也将钱行的事讲了一遍,不过他并没有说赵祯在钱行占有份子的事,因为这里了除了张皇后,还有罗崇勋这些人,万一让人知道自己撺掇着赵祯做生意,恐怕那些御史们非得弹劾他不可。
不过李璋虽然没说,但赵祯却悄悄的张皇后耳边说了几句,估计是把这个秘密告诉她了,结果张皇后先是一阵惊愕,随后就是无奈的一笑,既然是赵祯和李璋的生意,她不帮忙也不行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宫中御用钱钞(上)
天还没有亮,王富就已经早早的穿戴整齐,来到前院的一车一车的检查着车上的东西,车上全都是刚杀的新鲜羊肉,这些羊肉全等下全都要送到宫里去,作为皇宫尚食监指定的肉商,王富十几年来也一直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生怕送到宫里的羊肉出一点差错,到时丢了饭碗是小事,说不定还会因此而获罪。
“这是哪家的羊肉,怎么连血都没放干净?”很快王富就发现了一车羊肉有问题,当下立刻板着脸问道。王富虽然是肉商,但他并不是屠户,这些肉都是由他下家的各个屠户宰杀的,如果有问题的话,他会直接把这些肉退回去。
旁边的管事这时也立刻跑上来,看了看车上的标记这才回答道:“老爷,这是城外孙一刀家的羊肉。”
“唉~老孙杀羊的手艺那是没得说,可惜教儿子的本事却太差了,看来孙一刀这个名号到他儿子这里算是绝了!”王富当下也是叹了口气道,孙一刀是个浑号,据说杀羊杀猪都只是一刀,从来不用第二刀,手艺相当的高明,可惜今年初就死了,于是由他的儿子顶替,只是他儿子的手艺却差太多了,这些羊肉连血都没放干净,送到宫里肯定会连累他。
“老爷,那这些羊肉……”管事这时有些为难的道,按照规矩,这些羊肉肯定要打回去,由屠户自己承担损失,不过看自家老爷的样子,似乎对那个孙一刀颇念旧情。
“这一车羊肉就留在家里自己吃吧,钱也照样结给孙家,但你告诉他们,只此一次,下次如果羊肉还是这样,那老孙的脸面可就不管用了!”王富当下沉思了片刻立刻吩咐道。
管事当即也答应一声,随后让人把这车羊肉拉到后厨,至于少了一车羊肉也没关系,因为他们给宫里送的羊肉一般都会多准备些,主要就是怕遇到现在这种问题,毕竟宫里每天需要的羊肉都有定数,少一点都不行。
当下王富再次将羊肉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其它的问题这才放下心来,像这种事情他已经坚持十几年了,这也使得他给宫里的羊肉从来没有出过任何问题,所以他才能一直做宫里指定的肉商。
当然除了给皇宫里提供羊肉,东京城一些大酒楼也会从王富这里买羊肉,价格肯定也不便宜,毕竟给宫里的羊肉价格虽高,但成本也高,但赚的并不多,真正赚钱的其实是他这个御用羊肉的名头,那些酒楼要的羊肉才是大头。
这时天刚蒙蒙亮,但雪却下的更大了,王富这时揉着老腰来到旁边的小厅里烤火驱寒,又过了一会儿了,这才听到外面传来马车声,这让他急忙出来迎接,果然看到一个大太监在几个小内侍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常高班您可来了,这次的羊肉都已经准备好了,您要不要验验?”王富这时笑容满面的上前向这个大太监行礼道,高班是内侍的官职之一,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有品级的内侍之一,主要掌管着尚食监的采买事宜,与他也是十几年的老相识了。
“王老弟你办事我还能不放心吧,经过你手的羊肉,如果能出问题那才叫怪事。”常高班这时也笑道,随即就被王富请到了旁边的小厅中喝茶休息。
常高班虽然品级不高,但权力却很大,特别是对于王富这种负责供奉宫中所需的商人来说,常高班就是他们最需要巴结的人,不过现在常高班年纪大了,平时已经不怎么出宫了,但今天却不一样,因为现在快过年了,今天也是每年一次结账的日子,所以王富也早就料到常高班会来,厅中也准备了好茶。
只见常高班品了口茶,又与王富闲聊了几句,这才进入正题道:“王老弟,按照宫里的规矩,咱们的账是每年结清一次,今年的账本我带来了,你看一下数目对不对?”
常高班说着从袖子中拿出一份账本递过来,王富也急忙接过,大概看了一下立刻笑道:“尚食监的账目还是那么清楚,数目肯定不会出错!”
“好,既然没有问题,那我就把钱给结了!”只见常高班这时忽然一笑道,只是王富却没有发现,对方的笑容似乎带着几分诡异。
听到要结账,王富当即也看向门口,因为按照他的经历,每年这个时候,常高班都会带着大批的财物,其中有铜钱也有金银,一般都需要小内侍们抬着进来,只是今天常高班带的内侍似乎有点少?
不过让王富没想到的是,门口那边却根本没有进来,反而是常高班这时忽然伸手从怀中掏出一叠厚厚的纸放在他的面前笑道:“你点一下,看看数目是不是对?”
“交子?”王富看着面前的这叠纸币当下也不由得皱起眉头道,他平时做生意时也偶尔会用到交子,一般数目不大,但宫中一年的账却不是个小数目,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交子。
“这个不叫交子,而是钱钞,不光是你这里,皇宫中日后所有进出账目都会用钱钞来结账,而且你只要拿着它去西角门大街的东京钱行,随时都能换成铜钱。”常高班看着王富惊讶的样子,当下也不由得一笑道,其实他对钱钞也有些怀疑,但上头是这么吩咐的,他们也只能这么做了。
王富对这个钱钞根本连听都没听过,有心想不收吧,但常高班却不是他敢得罪的人,无奈之下他也只得咬着牙赔笑道:“原来如此,不过这个钱钞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它既然能让宫里使用,恐怕也是来历不小吧?”
“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听说是从皇后那里下的命令,我们这些下面的人只能照办,而且这个钱钞的确是可以换成铜钱,你要是不放心的话,等下天亮后就直接去换钱,应该不会出问题,毕竟这关系到宫里的脸面。”常高班也看出王富的怀疑,当下也好心提醒道。
第二百八十六章 宫中御用钱钞(下)
王富最终还是收下了钱钞,不过在送走了常高班后,立刻就让人准备马车,他必须马上把这些钱钞换成真正的铜钱,否则心里不踏实。
这时雪下的更大了,道路也积了一层没过脚面的雪,但王富却还是催促着车夫加快速度,他担心去晚了兑不到钱,毕竟交子他也没少接触,时常听说某个交子铺忽然关门了,之前发出去的那些交子全都变成了废纸,他给宫里供了一年的肉,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收不回来的话,恐怕他也得伤筋动骨。
东京钱行就在西角楼大街上,王富虽然以前没听说过这个钱行,但也很快打听到了具体的位置,只是当他来到这里时,却发现钱行的大门前也挤满了马车,好不容易车夫找到停车的地方,他跳下马车立刻进到钱行,却发现里面也是挤满了人,而且其中还有几个熟人,看样子都是来兑钱的。
“王老哥你也来了!”王富刚进来,只见一个身材矮胖的中年人立刻凑过来打招呼道。
王富认识对方,这个人叫钱丰,人如其名,的确是个相当有钱的人,他是京城有名的大绸缎商,宫中用的绸缎几乎有一半都是他供应的,王富以前曾经和他打过交道,而且两人都喜欢品茶,为此也有一些交情。
“钱老弟你也是来兑钱的吗,情况怎么样?”王富当下也向对方一拱手问道。
“不错,今年宫里忽然变了规矩,结账时全都用这家钱行的钱钞,我也是心中没底,所以赶紧过来把钱兑了,不过这家钱行似乎还不错,只要你拿出钱钞就能兑钱,刚才已经有不少人带着钱走了。”钱丰说到这里时,刚巧有人抬着箱子从他们旁边过去,看样子又有人把钱兑出来了。
“能兑出来就好,拿这些纸总归还是不放心。”王富听到钱丰的话,又亲眼看到了可以兑钱,当下也不由得松了口气道。
“对了,这家钱行还要排号,旁边那个就是了,王老哥你快去领个号,等下有人叫到你的号时,就可以进到里面领钱了。”钱丰这时忽然想到了什么,当下一拍脑门指了指大门旁边的一个柜台道。
王富听到这里也谢过对方,当下走到柜台领了号,然后与钱丰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期间也有几个熟人来打招呼,毕竟都在东京城的生意场上混,哪怕行业不同,但彼此也能混个脸熟。
因为人比较多,所以王富一直排到快中午时才轮到他,倒是钱丰比他早来,所以早他一个时辰兑了钱,然后就告辞离开了,这也让王富更加放心,这家钱行的大厅里生着火炉,本来就暖和,而且还有免费的茶水,等的时候也不是太无聊。
等到钱行的伙计叫到王富的号,他也立刻起身进到里面,这才发现里面是一个个单独的小房间,房间以天地玄黄等十二地支命名,他在的号上写着地字房,于是推开门进去,结果里面是个大柜台,柜台后是个挺年轻的伙计,看到他进来也冲他和善的笑了笑。
当下王富把怀中捂热的钱钞拿出来,然后递上柜台,柜台后的年轻伙计一张张的检查,然后算了一下数目后,很爽快的就开始点钱,因为数目较大,所以最后花了大半个时辰才兑好,沉甸甸的铜钱装满了两个钱箱,然后由另外两个伙计给他抬到了外面,王富也叫来自己的伙计,好不容易才把钱箱抬上了车。
与此同时,钱行后面的豁子看着一箱又一箱的铜钱被抬出去,当下也不由得露出心疼的表情向李璋抱怨道:“大哥,照今天这个兑换法,恐怕咱们的钱撑不了几天啊?”
“没事,宫里的钱明天就会存进来,所以今天兑出去的钱其实都是宫里钱,对咱们没太大的影响,而且今天一定要全额兑换,只要能撑过今天,咱们的名气就打出去了,过几天肯定会有人愿意来存钱的。”李璋这时却是笑呵呵的道。
之前李璋想尽办法,想要的就是今天这种场面,虽然今天来都是兑钱的,但局面却已经打开了,这些人能把钱兑回去,日后就可能会把钱存进来,毕竟钱行的信誉已经立起来了。
“但愿如此吧!”豁子这时还是有些心疼的道,毕竟看着钱库里的钱一箱又一箱的运出去,他也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钱行开业这么多天,一共也没兑出去多少钱,结果今天却是大出血,一天兑出的钱就超过之前两个月的好几倍。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钱行里兑钱的人才慢慢的少了,毕竟这天气也不好,而且快宵禁了,所以就算没兑钱的也来不及了,只能等明天再来了,而李璋也让人把账目清了一下,随后亲自检查了一遍。
结果光是今天一天,就兑出去七万多贯,而且这还是因为今天来兑换的人都是数额较大,所以兑换的速度很慢,一天下来也没接待多少客人,剩下的许多人没能兑换,否则今天他们钱库里的钱根本就不够,毕竟这些都是供应皇宫的御商,每年的账目都不小,钱行里的那点铜钱根本不够他们兑换的。
不过李璋也不用担心,因为明天宫里的铜钱就会送来,这些钱本来就是要支付给那些御商的,只是因为李璋和赵祯的请求,于是张皇后同意存入钱行,算是由钱行过一道手,这对宫里并没有什么大影响,反而还让采买的人方便了不少,对钱行更是意义重大。
而在李璋查账的时候,却有一个十分惊喜的发现,其中有不少客人在兑换的时候,并没有把钱钞完全兑换,而是留下了一小部分,估计也是觉得钱钞用起来方便,而且钱行又能随时兑换,所以才留下了一部分自用,这对钱行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等到这些人习惯了钱钞,钱行也将多一批忠实的客户。
接下来的几天里,钱行每天都接待不少前来兑钱的客人,而宫里的钱也按时送到了钱行,有了这些钱,李璋更是放开了兑换,如此一来,更加取得不少客人的信任,许多人都是兑了大头,留下一小部分钱钞自己用,毕竟他们都是商人,很多人彼此都有一些商业上的往来,以前用铜钱结算太麻烦,现在用钱钞就方便多了。
其实这次也是赶巧了,刚好遇到宫里一年一次给御商结账的日子,所以兑换的铜钱数目极大,不过这也彻底的打响了钱行的名气,能够给宫里供奉商品的商人,一般都是各个行业的领头人物,他们能接受钱钞,也就代表着他们所在的行业日后也可能会接受钱钞。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就在这次兑换过去之后,许多人都知道了西角楼大街上有一座东京钱行,而且这家钱行背后还有宫里的关系,宫里平时的用度开支,都是用钱行的钱钞。
要知道宫里的生意可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许多人求爷爷告奶奶都想把自家的货物卖到宫里,所以宫里的人对他们来说都是大爷,大爷给的钱哪怕是一张纸你也得收着,更何况这张纸还能兑成真正的钱,这让他们也慢慢的接受了钱钞,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最近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把铜钱拿到钱行兑换成钱钞了。
看到这种情况,李璋也兴奋的无以复加,甚至还特意抽出时间去市面上转了转,结果发现大部分商铺已经开始接受钱钞付账,相比之前十不足一的情况,已经算是天大的进步了,其实现在无论是交子还是钱钞,都处于刚开始发力的阶段,现在抢的就是个市场占有率,而现在钱钞已经抢先了一步,走在了其它纸币的前面。
有了这个优势,李璋也开始筹划扩大优势,比如让钱行推出更多的服务,比如其它交子铺存钱是需要交一笔保存费的,但钱行现在却是免费,因为钱行也在准备放贷,毕竟这才是钱行最大的利润点,甚至日后收益稳定了,还可以给存钱的客人利息,就像是后世的银行一样。
当然现在想要开利息还是太早了点,毕竟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只要钱钞能抢占整个京城的市场,那么到时其它的纸币就会被挤出去,没错,李璋要做的就是垄断,因为只有垄断了市场,才能进行更大的改革,日后也方便向外扩张,也许现在做不到后世那种全国各地都有银行网点的情况,但至少在大宋的一些主要城市都要见到钱钞的身影。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钱行那边也越来越忙,不过豁子和豆子他们却越来越有经验,已经不需要李璋天天去钱行转悠了,刚巧火器监那边在临过年时也有不少事,所以李璋也开始把精力放在了火器监。
不过也就在眼看着就要过年的时候,朝堂上却忽然爆出了一件大事,号称百官之首的王钦若忽然病重,刘娥也亲自带着赵祯前去探望。
第二百八十七章 王钦若病重
王钦若病重,本来不关李璋的什么事,毕竟他和对方只见过几次,也没有什么交情,但说来也巧了,刘娥派人叫赵祯陪她一同前去探望时,李璋刚好也在赵祯这里,结果就被拉了壮丁,无奈之下只得陪他们母子二人一同出宫前去探望。
王钦若这个人的风评一向不高,主要就是因为当初赵恒搞天书运动时,王钦若就是最主要的帮凶,但就算再怎么不喜欢王钦若的人,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才智都远超常人,也曾经做出不少的政绩,这也是刘娥坚持再次启用王钦若的原因之一。
这几年王钦若再次为相,也成为刘娥的得力助手,无论是推广土豆还是发行交子,背后都有王钦若的影子,特别是在去年时,辽国忽然借口本国遇到旱灾,所以水草不足,想向大宋借一块草场。
对于这种无理的要求,大宋的朝堂上也是一愁莫展,因为如果借的话,就可能引狼入室,辽人进来容易,想送他们出去就难了,但如果不借,就是在示弱,好像大宋怕了辽国,甚至还能让辽国以此为借口出兵,毕竟辽国在军事上本来就处于强势地位。
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朝堂上的大臣谁也没有办法,当时刘娥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就想到了王钦若,只是当时王钦若生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起不来,结果刘娥竟然派人用软轿将他抬到了大殿上请教。
王钦若不愧是能臣,当即十分果决的说:“借给它!”
但这却让其它的大臣面色怒色,刘娥更是不解地问道:“辽国本来就是强盗之国,若是他们来了不走怎么办?”
结果王钦若淡定的一笑道:“辽国本来就强势,若是他想要出兵我大宋,何须找什么理由,所以我断定这只是辽国的一次试探,若是不答应的话,反而会让辽国以为我大宋怕了他们,日后只会是后患无穷!”
对于王钦若的解释,刘娥等人也都是恍然大悟,随后就派人答应了辽国的要求,结果辽国果然是惊疑不定,摸不清大宋的虚实,最后根本没敢派人去接收大宋的草场,同时对大宋也更加的谨慎。光是这件事就足以说明王钦若的才能。
不过最近王钦若却有点倒霉,并不是说他生病这件事,而是牵扯到一件案子当中,这件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当初王钦若曾经推荐过一个名叫吴植的人为官,结果最近吴植生了重病,他担心因此丢官,于是就托殿中丞余谔,给王钦若送去二十两黄金,希望可以让王钦若再帮自己一次保住官职。
但是还没等余谔把黄金送给王钦若,结果吴植就等不及的派人去王钦若府上询问,结果吴植派去的人是个缺心眼,竟然大声的向王钦若府上的人询问,当时府中还有不少前来拜访王钦若的人,结果这让王钦若大为恼火,立刻派人捉拿吴植,希望以此来脱罪,毕竟他是真冤枉,黄金根本没到他手里,但却被人倒了一盆脏水。
不过王钦若以前可得罪过不少人,再加上他这个宰相的位子也有不少人盯着,所以借着吴植这件案子,朝堂上的大臣几乎是一边倒的要求严查,最后终于在余谔那里找到了二十两黄金,也坐实了这件事,一时间不少人都纷纷上书,要求刘娥严惩王钦若。
虽然从表面上看,王钦若的确是冤枉的,但他身为宰相,而且还是吴植的推荐人,所以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