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大表哥-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医学院学生日后的去处,李璋也做了一个清楚的规划,太医局培训的大夫主要用于补充自身之用,而太医局也主要为皇家和大臣服务,有时地方发生疫情时,也会从太医局派遣良医去地方,但那些都是临时性的,相比之下,地方的医疗条件十分恶劣,特别是南方偏远地区,有些地方的人生病后,只能向巫医求救,根本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医疗水平低下也是古代人寿命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李璋对医学院学生的规划并不仅仅用来补充太医局,而是想要建立一个由朝廷主管的全国医疗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由朝廷授予正式的医官职位,然后像普通官员一样派遣到地方,设立官方的医院,为地方提供医疗服务,有点像后世的公立医院,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对于李璋的这个想法,赵祯也十分的赞同,事实上李璋的想法并新鲜,只要再等几十年,也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宋徽宗登基后,大宋也会设立医学,并且在地方设立惠民局,同样带有一些医疗性质的服务。
  商议完医学院的事后,李璋想了想再次总结道:“其实也不瞒陛下,医学院只是一个试点。”
  “试点?”赵祯对李璋口中的新名词早就见怪不怪,这时也好奇的追问道。
  “不错,昨天我去火器监帮他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但却发现了更多的问题,那就是技术的传承,相比之下,医学的传承还是不错的,至少有太医局这样的衙门能够传授医学,但火器监的那些与火器相关的技艺却只能靠师傅与徒弟口口相传,手把手的教,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遗漏,所以我觉得火器监也应该设立一所学校,把他们的技艺传承下去。”李璋这时开口解释道。
  赵祯与李璋一起长大,两人间的默契也无人能比,李璋的这些话别人可能无法理解,但他却一下子就明白了,当即也点头赞同道:“表哥你说的不错,这点倒是我疏忽了,有了武学这个先例,已经证明学校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火器监,另外还有将作监、都水监等等,这些应该都需要一个专门的学校。”
  “陛下所言极是,不过饭要一口口吃,陛下万不可操之过急,现在先设立一所容易一些的医学院做试点,如果效果良好的话,再推广到其它行业也不迟。”李璋当即赞同道,顺便还劝赵祯不要着急,毕竟他了解赵祯的性格,有时还是有些太急躁。
  “朕明白,那就这么说定了,明日我将吕相他们找来商议一下医学院的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赵祯当即点头笑道,今日与李璋的谈话也为他指明了一条施政方面的道路,这让他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所以心情也好了起来。
  “对了,听说表哥你要纳妾了?”赵祯这时忽然想到一件事,当下笑嘻嘻的向李璋问道。
  “你怎么也知道这件事?”李璋这时也惊讶的看着赵祯道,毕竟赵祯平时那么忙,又不能出宫,纳妾又是自己的家事,所以李璋也没想到他会知道这件事,青织总不会也给赵祯送了请帖吧?
  “狸儿进宫和我说的,而且我还知道你纳的是那个辽国逃跑的公主,听说她早就喜欢你,而且上次你出使辽国时,她还写信给她的弟弟帮你,这样有情有义的女子也的确不多见,表哥你可莫要辜负了美人恩啊。”赵祯这时哈哈一笑道。
  狸儿难得进宫,每次进宫都会和他聊一些宫外的趣事,也算是为他解闷了,只是如果赵祯知道李璋和妙元之间的事,不知道他是否还能笑的出来?


第五百八十三章 周太医
  “左边往上一点,对对,就这样,固定好了,千万不能掉下来!”李璋站在门前亲自指挥着工匠把“医学院”的匾额挂正,而随着这道匾额被挂起,也代表着医学院正式设立。
  不过现在医学院还只是个空壳子,赵祯在与吕夷简等人商议过后,很顺利的就把这件事批了下来,对赵振的调令也下达了,只是赵振远在西北,而且他就算接到调令,也要安排军中的事,所以估计等到年后才能回来,而在这段时间,李璋就要兼管武学和医学院两边的事情。
  幸好武学已经走上正轨,平时也根本不用李璋操心,所以他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医学院这边,而医学院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医学院的驻地解决,这件事倒很容易,因为李璋早就看中了武学旁边的一座建筑。
  这里本来是皇帝祭祀武成王庙时暂时休息的场所,勉强算是一座行宫,后来武成王庙被改为武学,但前面的大殿,以及旁边的行宫还是保留了下来,只是这座行宫极少使用,赵祯就算来祭祀,也都是直接进大殿,所以行宫留着也是浪费,李璋就直接向赵祯讨要了过来。
  行宫是座独立的建筑,里面的房舍众多,只需要朝廷一些修改就能直接拿来作为医学院的院址,不过改建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李璋先让人把医学院的匾额挂上去。另外把医学院放在武学旁边也有好处,因为武学的训练十分严苛,经常有学员受伤,可以让医学院的学生拿他们来练手。
  看着匾额挂好后,李璋这才背着手进到行宫,不对,应该叫医学院才对,现在这里到处都是工匠,李璋也把自己对医学院的规划交给了负责的官员,估计等到明年三月份时,医学院才能改建完毕。
  “参见定北侯!”就在李璋刚进到医学院,就见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上前向李璋行礼道,随着李璋接管医学院,他的爵位也做了变动,这也是赵祯早就要求的,而定北这两个字也足以说明赵祯和李璋的野心。
  “不必多礼,周太医感觉怎么样,可看过我给我的医学院章程了?”李璋这时笑呵呵的问道,这个周太医是从太医局借调来的,主要是作为李璋的助手协助他把医学院打造起来。
  “下官已经看过了,对于定北侯的想法下官也明白了,只是对于章程上所说的手术之学还是有些怀疑,传说这可是医圣华陀的神迹,咱们医学院中真的能学到这样的医术?”周太医这时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在李璋对医学院章程中,提出将外科手术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是周太医对这门医术还是持保留意见,虽然中医中也有一些手术的手段,比如对战场上对伤员伤口的处理,但大都比较粗糙,而且这只是治伤,很少用于治病。
  对于周太后的怀疑,李璋却是哈哈一笑道:“这里是医学院,周太医还是直接称我为山长吧,至于手术之学,我倒是略懂一二,不过这门医学还不完善,需要咱们一起研究补全,所以日后倒是有劳周太医了!”
  周太医名叫周正,是祖传的医学世家,擅长妇科与儿科,而且别看他须发花白像个五六十岁的老者,但其实他才四十出头,只是他痴迷于医学,平时最喜欢埋头研究医术,十年前河北大疫,他为了寻找治疗之法,甚至不惜,故意染病,最后以自身试药,总算是让他找到了办法,这也让他成为太医局有名的医痴。
  “山长真的懂得手术之学?”周太医听到李璋的话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道,他平时醉心于医术,虽然听说过李璋的名字,但除了知道他是陛下的表兄外,并不知道李璋懂得医术。
  “略懂一些,其实许多病都可以通过手术来治疗,比如肠痈,其实就是肚子里的一节肠子出了问题,只需要开刀将这节肠子切除就可以了。”李璋这时笑着开口道,所谓肠痈,其实就是阑尾炎的中医叫法,只是这种病在古代几乎是绝症,虽然有对症的方子,但却很少能彻底治好,如果是急性阑尾炎的话,发病者很可能会被活活疼死。
  “切除?可是把人的肚子剖开,人还能活下来吗?”周太医这时却再次怀疑的问道,肠痈的病因他也知道,只是中医只能用药内服,比如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就有治疗肠痈的方子,只是这种病人而异,有些时候方子能奏效,但有些时候却会失效,这个问题也是一直困扰他的医学难题之一。
  “能活,只要我们对人体内部的结构异常熟悉,下刀时不伤害其它的内脏器官,而在切除了病灶后将伤口缝合,再以药物防止伤口感染发炎,一般来说很快病人就会恢复健康!”李璋这时十分肯定的道,阑尾炎在后世简直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手术了,有些人明明没有阑尾炎,也会把阑尾切除。
  听到李璋的这些话,周太医也是眼睛一亮,他醉心于医学,心思也比较单纯,再加上李璋说话时的自信也感染了他,让人不由得相信李璋的话,更何况李璋既然敢建立医学院,肯定不会无的放矢。
  看到周太医已经被自己说动,李璋也立刻趁热打铁,将一些现代医学的基础讲给周太医听,虽然这与周太医所学大相径庭,但李璋说有理有据,而且与中医相互印证之下,更让他感觉像是打开了一座新大门一般,同时对李璋也更生出敬佩之意。
  两人在医术上聊了许久,直到天色将晚这才停下来,而周太医却还意犹未尽,甚至想和李璋彻夜长谈,不过李璋可没这个时间,等到差不多时就停了下来,而周太医这时也露出遗憾之色。
  “周太医,医学院现在还是个空壳子,太医局那边会调来一些太医充当教员,不过对于学员的来源你有没有什么想法?”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问道,顺便也转移一下话题。


第五百八十四章 妙元来晚了
  医学院成立了,虽然校舍还在改建之中,但李璋已经筹划招生的事了,相比武学,武学院招生就简单多了,因为大宋的科举开设有医科,所以许多读书人对医学并不排斥,甚至绝大部分读书人都看过那一两本医书,现在还不怎么出名的范仲淹日后说过一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正是这个时代读书人最佳的写照之一。
  所以医学院的招生就简单多了,只要张贴出告示,很快就有一批不得意的读书人登门报名,大宋的科举虽然相对比较宽松,比如每次录取的进士远超其它朝代,但对于基数庞大的读书人来说,依然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可不是白叫的,像韩琦和豆子那种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的只是极少数。
  可以说每次科举过后,春风得意者只是少数,反而京城到处都是失意买醉的读书人,不少人因为多次落榜而绝了科举之心,要么找路子做个小吏,要么回家各地,也有不甘心的一直留在京城不肯回老家。
  也正是有上面这些人在,所以当医学院招生的告示贴出去后,立刻有不少失意的读书人跑来报名,毕竟医学院是朝廷设立的机构,与武学类似,武学的学生毕业后能进入军中担任将领,而医学院的学生只要能顺利毕业,也会被授予医官的职位,虽然医官不如真正的官员,但好歹也是官员,要知道大宋的官员待遇可是十分丰厚的。
  仅仅三天时间,就有上千人报名,不过医学院第一次招生,所以名额有限,第一期李璋决定只招收两百人,所以这些报名的人还需要通过考试,从其中挑选出一些具备医学基础的人,才能成为医学院的学生。
  不过就在李璋忙着医学院的事情时,家里还有一件事需要他准备,那就是纳燕娘的事,虽然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青织在忙,但李璋也不能完全不参与。
  本来放在别人家里,纳小妾一般是不怎么张扬的,一顶小轿抬着女子从后门进到家中就行了,但燕娘毕竟不是外人,青织说不能委屈了她,所以也特意在家中办了酒宴,把豁子、丑娘这些人都请回来喝喜酒,李璋自然要出面招待。
  燕娘这天也特意穿上了新娘子的喜服,虽然不能与李璋行婚礼,但也笑吟吟的与李璋站在一起向众人敬酒,燕娘是契丹人,酒量比李璋这个不怎么喝酒的人强多了,所以最后众人敬的酒大都被她挡了下来。
  酒宴结束,众人也各处散去,现在也是时候洞房了,燕娘害羞,自己先去了新房,事实上她这段时间也一直躲着李璋,两人直到今天才见面。
  不过李璋还是有些不适应,特别是当看到青织也要回去时,自己也立刻跟了上去,结果青织也不由得好笑道:“夫君你跟着我干嘛,燕娘还在房间里等着你呢,快去吧!”
  “这个……我还是跟着娘子睡着,你也知道我择床。”李璋这时胡言乱语道,他脑子已经成一团浆糊了,毕竟两世为人的他也第一次纳妾,这与他在外面和妙元偷情完全不同。
  “择床也得去,燕娘等这一天都等了好久了,夫君千万不可辜负了美人恩!”青织这时强推着李璋往燕娘的房间走去,这让李璋也没有办法,最后只好推门进去,而青织则笑着帮他们把门带上。
  新房之中,燕娘盖着盖头坐在床边,房间里红烛帐暖,带着无尽的暧昧,李璋经过一段时间的忐忑后,终于心一横还是走到燕娘面前,然后轻轻的挑开了盖头,露出燕娘娇艳的小脸,也许是因为之前喝了酒,也许是因为害羞,现在的燕娘脸颊粉红,眼睛也不敢看李璋。
  “燕娘,这段时间一直没能和你单独聊聊,你真的甘心做我的妾室吗?”李璋这时长吸了口气忽然低声问道,这个问题他也早就想问她了,只是燕娘一直躲着他,所以直到现在才找到机会。
  “我的心思你还不明白吗?”燕娘这时终于抬起头,一双妙目也盯着他反问道。
  “可是……可是……”李璋这时感觉还是有不少疑问,但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从何问起?其实他对燕娘的感情也很复杂,从一开始的厌恶,到后来虽然接纳了她,但从来没想过要与她有更进一步的关系,这也是燕娘多次对他表示好感,但他却拒绝的原因,只是后来燕娘默默的为他做了许多的事,使得他对燕娘也多了一层感激。
  “夜已经深了,春宵一刻值千金,夫君真的想和我聊这些无聊的问题吗?”燕娘不愧是契丹女子,这时也再次十分大胆的问道,说话时眼睛也一直盯着李璋没有丝毫的退让。
  这下李璋也没办法再退缩了,当下亲手倒了两杯酒,然后与燕娘同饮交杯酒,而燕娘这时也起身为李璋更衣,等到李璋将旁边的蜡烛吹息了几盏时,房间中的暧昧之气也更浓了。
  就在李璋与燕娘洞房花烛之时,却不知道青织就站在院子中,当她看到房间中的灯光暗下来时,眼睛中也有晶莹的泪水滴落,虽然燕娘的事是她一手推动的,但谁会甘心把自己的丈夫分给别人?
  “怎么人都走了,是我来晚了吗?”就在这时,忽然只听一个清丽的声音道,而当青织闻声看去时,却发现妙元手提着灯笼站在门前,看着青织也露出微笑的表情。
  今天的酒宴自然也请了妙元,请帖早在一个月前就送过去了,甚至妙元还是第一个接到请帖的人,只是刚才酒宴上她并没有出现,李璋为此还松了口气,青织也没想到她会在这时候前来。
  “妹妹来晚了,夫君已经与燕娘洞房了,不如姐姐陪你喝上两杯如何?”青织这时却走过来笑道,脸上的泪水也神奇的消失不见了。
  “那感情好,我也正想喝酒,有姐姐陪着就不必一个人喝闷酒了。”妙元当即点头笑道。


第五百八十五章 温泉山(上)
  第二天一早,燕娘早早的起床给青织奉茶,李璋见到青织时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没想到青织拉着燕娘坐下后,竟然让侍女都退下这才开口道:“夫君,燕娘以后就是家里人了,现在我们姐妹二人一同侍奉夫君,自然也要立一些规矩。”
  “这是应该的。”李璋当即点头道,现在无论青织说什么他都会同意。
  燕娘这时自然也没有任何异意,而这时只见青织再次道:“这个月就算了,毕竟夫君与燕娘也算是新婚燕尔,夫君也要好好的陪陪燕娘妹妹,从下个月起,每月上旬夫君去我那里,下旬去燕娘那里。”
  “那中旬呢?”李璋听到青织的话也不由得一愣,随即开口问道,中旬也有十天,自己总不能睡书房吧?
  不过李璋的话一出口,青织却是瞪了他一眼,眼神中竟然带着几分哀怨的道:“中旬夫君自己安排,想去哪就去哪,只是不要伤了别人的心!”
  李璋听到这里也立刻醒悟过来,当即也大为羞愧的涨红了脸,眼睛也不敢与青织对视,虽然青织没有明说,但中旬摆明了就是给自己和妙元留的,而旁边的燕娘似乎早就知道,这时也笑了笑并没有开口。
  除了上面的规矩,青织也再次立下一些其它的规矩,毕竟现在家里人越来越多,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规矩立下来了,整个家才更好管理,这些李璋也懂,所以对此也十分的支持。
  这一天李璋没有再去医学院,而是呆在家中陪青织,毕竟他还是有些担心青织心里不舒服,不过青织却表现的十分正常,一上午都在与燕娘商议着家中的事务,偶尔还会翻看一下账本,李璋在旁边坐着也没意思,想到青织刚才特意把中旬留给妙元,于是就悄悄出了家门来找妙元。
  “姐姐真的这么说了?”当妙元得知青织的决定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惊喜的表情问道。
  “这种事我哪敢骗你?”李璋这时也有些感慨的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只是有时候他还是感觉对不住青织,不过幸好他还有一生的时间补偿青织。
  “看来那顿酒果然没有白喝!”妙元当即欣喜的低声笑道。
  “什么酒?你和青织喝酒了?”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瞪大眼睛问道,他记得青织和妙元都不怎么喝酒,反倒是燕娘的酒量颇佳。
  “不告诉你,想知道就去问姐姐吧!”妙元这时依然满脸喜色的道,看样子她的心情也是相当的愉快,毕竟这意味着她和李璋以后用不着偷偷摸摸的了,当然这只是对李璋家里,对外界依然还是要保密,否则如果传到宫里,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看到妙元不说,李璋也没有办法,不过他没敢在妙元这里久留,很快就回去了。而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璋也把主要精力放在医学院那边,招生也很快有了结果,两百百通过考核的读书人也正式成为书院的学生,不过因为医学院还在改建之中,所以今年肯定开不了学了,只能等到明年再说。
  与此同时,辽国中京附近的捺钵之中,萧耨斤半依在矮榻上,旁边有宫女为她轻轻的捶腿,赵安仁这时也侍奉在一旁,正在给萧耨斤烹茶,他之所以能得到萧耨斤的喜爱,除了他这个人知情知趣、忠心耿耿外,也和他烹得一手好茶有关,毕竟萧耨斤平时最喜欢饮茶,这个习惯也让她几乎离不开赵安仁。
  等到赵安仁把茶烹好之后,这才亲自送到萧耨斤的面前,而萧耨斤也端起来品了一口,当即也夸赞道:“安仁你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谢娘娘夸赞,只要娘娘喜欢,奴婢愿意一辈子都为您烹茶!”赵安仁这时也立刻行礼道,他对萧耨斤的忠心并不是假的,事实上如果不是萧耨斤这些年的照顾提携,他可能早在多年前就死在宫里了。
  听到赵安仁表忠心的话,萧耨斤也更加喜欢,不过这时她却让其它人退下,这才再次开口道:“海里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到底什么时候准备动手?”
  海里也就是萧孝先的字,当初萧孝先向萧耨斤提议废掉耶律宗真,改立她的另一个儿子耶律重元为帝,萧耨斤在考虑过后也同意了,毕竟相比越来越不听话的耶律宗真,耶律宗真这个才十一岁的小孩子更容易控制。
  “启禀娘娘,楚王这段时间也在暗中准备,将朝中一些支持陛下的大臣要么赶走,要么替换成娘娘的心腹,不过这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估计等到明年开春时就差不多了。”赵安仁这时也笑着开口道,上次他提醒萧耨斤不要把废立皇帝的事告诉耶律重元,这也得到萧耨斤和萧孝先的夸赞,所以现在他也参与到这件机密之中。
  “海里的动作还是要快点,这段时间我总感觉心里有点不踏实!”萧耨斤这时再次品了口茶道,只是这次的茶水喝到嘴里时,她却品不出什么味道了。
  事实上自从上次决定要废掉耶律宗真后,萧耨斤也不知道为什么,经常做一些噩梦,梦中要么自己杀了耶律宗真,要么就是耶律宗真杀了自己,反正就是母子相残,这让她也颇为痛苦,毕竟她虽然放不下权力,但毕竟也是个母亲,从儿子手中夺取权力依然让她有些愧疚。
  “奴婢记下了,下次见到楚王时定会转告他!”赵安仁当即点头道。
  就在主仆二人说话之时,忽然有人送来一份奏折,萧耨斤也立刻拿过来看了一下,随后也毫不在意的放到一旁,这才对赵安仁吩咐道:“今年的天气冷的出奇,下面的大臣建议去南边的温泉山行宫避寒,安仁你让人准备一下!”
  “去温泉山?”赵安仁听到萧耨斤的话也不由得一愣,因为他想到前段时间收到李璋的信,信上说让他劝萧耨斤千万不要离开捺钵,否则会给人以可乘之机,只是李璋信上说的时间是夏天避暑,而不是现在去温泉山的行宫避寒。


第五百八十六章 温泉山(下)
  辽国皇帝常年居住在捺钵之中,而捺钵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行宫,每年按照季节迁移,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