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扬天下(昊远)-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末将遵命。”还有不到半天时间,曹太平哪里敢怠慢,立即带人猛挖壕沟去了。
佥事岳中良说道:“大人,我看吴三桂并不一定是死心归顺满清,等挨过了今天,晚上咱们何不派人与之接触,看能不能争取让他倒戈。”
“可以一试,不过本官认为希望不大,首先,吴三桂对原大顺军极为仇视,咱们已经招附李自成所部,想让吴三桂与之同伍,一时很难办到。更重要的是,关宁军的家眷现在全在鞑子控制之下,在天下大局还不明朗之前,想让他们舍弃妻儿老小倒戈不太可能。”
苏谨想了想说道:“大人,孙子兵法用间篇有言,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如大人所言,要说动吴三桂倒戈很难,但阿济格性格残暴,粗野少谋。末将想来,咱们能不能用间使阿济格对吴三桂起疑,进而逼得吴三桂不得不倒戈。”
秦牧想了想点头说道:“苏谨这主意出到点子上了,咱们好好议议,如何用间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崔胜立即说道:“大人,咱们手上有上千鞑子伤兵,利用一下,可为反间。”
“嗯,光是这样的反间想立即见效只怕不行。”
刘永志紧接着说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人,死间可与反间并用,大人可给吴三桂回封信,让死间送去。”
秦牧听到这已颇为意动,接着问道:“大家想想,还有别的要补充吗?”
苏谨沉吟着说道:“大人,还可以用明间。”
“何谓明间?”
“下午如果清军发动进攻,咱们可尽量多杀伤鞑子,对关宁军则尽可能少杀伤,以此让阿济有个先入为主的猜疑,等随后的反间与死间一齐施出,阿济格上当的可能性必然大增。”
“嗯,此事也可考虑,不过敌人三倍于我,疾攻之下,咱们未必有机会这么做。”
第278章千家恸哭逢国殇
满清鞑子在扬州都干了些什么,亲身经历了扬州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幸存者王秀楚,作了这样的记述:“。。。。。。。。城中四周火起,近者十余处,远者不计其数。赤光相映如雷电,辟卜声轰耳不绝。又隐隐闻击楚声,哀顾断续,惨不可状。
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蹶,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籍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行一沟一地,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
杀声遍至,刀环响处,怆呼乱起,齐声乞命者或数十人或百余人;遇一卒至,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匐伏,引颈受刃,无一敢逃者。
至于纷纷子女,百啼,哀鸣动地,更无论矣。日向午,杀掠愈甚,积尸愈多,耳所难闻,目不忍睹。”
清满鞑子在扬州犯下如此滔天罪行,把扬州屠戮一空,除了鞑子兽性未脱,野蛮残暴外。更重要的原因可从多铎《谕南京等处文武官员人等》的令谕中看出端倪:
“昨大兵至维扬,城内官员军民婴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将祸福谆谆晓谕,迟延数日,官员终于抗命。然后攻城屠戮,妻子为俘。是岂予之本怀,盖不得已而行之。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
在这道令谕中,多铎声称屠城非自己本意,实在是因为扬州不投降,才不得已而为之。
为什么说不得已呢,多铎也说明了自己的“苦衷”,那就是怕别的城市也象扬州一样抵抗,所以我要屠城,这样你们就可以以维扬为鉴。掂量一下是否要抵抗我清军了。
多铎杀鸡给猴看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南京等城吓得相继开门投降。然而剃头令一下,立即激起江南百姓的强列反抗,抗清浪潮风起云涌。
多铎虽然比阿济格小岁,但相比残暴少谋的阿济格而言,他除了残暴之外还多了几分阴狠;
面对风起云涌的抗清浪潮,多铎发现扬州的大屠杀收效并没有预想中的好,汉人并没有被杀戮完全吓倒,依然有如此多的不畏死亡的人起来反抗,感觉事态严重的多铎于是连忙招洪承畴来商议。
洪承畴颇得清廷重用。当初为了劝降他,皇太极甚至不惜以自己的妃子大玉儿色诱洪承畴。
如今洪承畴在满清已经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即便是多铎对他也颇为礼遇。
因为有这样的礼遇,洪承畴于是死心塌地替满清卖命,见了多铎,稍作寒暄,洪承畴便说道:“豫亲王。剃发令一下,江南士民反抗十分强烈,由此可见,光是用兵屠戮并不足以让南人屈服。必须双管齐下才行。”
多铎双眉一皱,目中凶光一闪即逝,转而耐心地问道:“请洪大学士赐教。”
“赐教不敢。王爷,欲定天下。须兼收并蓄,刚柔相济才行。针对各地反抗我大清的暴乱,除了增派大军剿杀之后。另一面方可用降臣善加以抚之,钱谦益等东林党人在江南颇有人望,与江南士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让他们出面去安抚,必将事半功倍。”
“洪大学士所言极是,那就按此办吧。”
多铎身材高大,腰缠金鞓带,挂着嵌珠佩刀,江南夏季的炎热让他有些不适应,上有顶戴花翎、如斗笠般的凉帽已取下,光溜溜的脑袋上顶着一根老鼠尾,让他的长相显得很丑陋。
他突然问道:“本王隐约听到一些风声,前些天八阿哥被湖广伪总督秦牧阻于汉阳城下,颇有些伤亡,洪大学士对秦牧此人怎么看?”
“秦牧,乱世之枭雄也!”
“仅此而已?”
“枭雄之才,若扶佐明主,必成我大清劲敌。然则,秦牧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这必然使得一些世之英才不愿供其驱使。”
“洪大学士的意思是说秦牧不足为患?”多铎不动声色地说道。
“非也,江西湖广居江东之上流,秦牧掌控两地,对江南是最大的威胁,必须尽快攻克,否则江南一日不得安宁。目前看来,秦牧已成首要之敌。另外,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等正在杭州议立伪潞王朱常淓,也须举师立击之,以免残明势力凝聚。”
洪承畴的意思很明白,一是全力攻打秦牧这颗眼中钉,二是谁敢冒头称帝就全力扑杀,使明朝的残余势力无法凝聚。
对这两点,多铎是认同的,俩人殿内谋议良久,对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作了详细的部署。。。。。。。
为了收买人心,多铎进南京后,并没有象在扬州那样大肆抢掠屠戮。不过死的人还是不少,浓浓的血腥味弥漫满城,但凡不愿剃头的人,无一幸免,全被砍头了。
为了能在金陵城呆下去,黄连山也不得不把头剃了,三山门内一栋不起眼的小院,门窗紧锁,黄连山顶着条“金钱鼠尾”正在光线昏暗的房内奋笔疾书,飞快地写下一份名单:
尼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第三子,从多铎率师自孟津至陕州,破敌。五月,从多铎克南都。生性娇淫残暴。
阿山。伊尔根觉罗氏,从多尔衮入关,击李自成,克平阳。从多铎下江南,与马喇希等取淮河桥,渡淮拔扬州;率舟师溯江上,克江宁,获弘光帝。
佟图赖。汉军镶黄旗人,入关后调镶白旗,与固山额真巴哈纳、石廷柱等招降山东府四、州七、县三十二。寻从多铎西征江南,先后克扬州、镇江,进世职二等梅勒章京,赐蟒服。
博洛。努尔哈赤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三子,有战功,性狡诈。。。。。。
名单很长。也非常详细,几乎囊括了追随多铎南下的所有满蒙将领,除以上几人外,还有固山额真准塔、蒙古固山额真马喇希、富喇克塔。尚书宗室韩岱、梅勒章京伊尔德、格霸库、署护军统领杜尔德,署护军统领硕纳代、伊尔都齐、费扬古、吴喇禅、拜伊图、尚善等等。
黄连山将这些人的简历,性格喜好,都做一一写下。
除此之外,对清军的兵力布置,后勤的供给,武器装备。各将领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等等,无不予以记录。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黄连山及众多夜不收谍报人员隐伏在南京,主要任务就是搜集清军所有能搜集到的情报,送回武昌。
另外,他们还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为将来收复各城做内应,现在不少夜不收成员都已随原大明降兵转为满清绿营兵,这种绿营兵因整体战略不强。多被用作驻防之用。
许英杰撤出南京时,埋下了大批银子,有钱能使鬼推磨,黄连山大笔花钱打通关节。把许多夜不收成员扶上了绿营兵中低级将领的职位。这不但有利于将来作内应,也利于眼下搜集情报。
黄连山匆匆将刚获得的情报写好,白纸上的字迹是淡黄色的,干透之后连这淡黄色的字迹也慢慢消失;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看不出端倪之后,将这张白纸与另外几张真正的白纸一起揉得皱巴巴的,再摊开胡乱叠好。然后顶着个满人的帽子出门。
街头到处是绿营兵在巡逻,往日的峨冠博带、上国衣冠不见了,满街都是光着脑袋,顶着老鼠尾、穿着马褂的人,不愿剃头的都死了,浓浓的血腥味还没散去。
乍一看,还以为是到了蛮夷聚居之城,这满地膻腥,你根本无法相信这是南京城。
满城望去,只有莫愁湖上的荷花,不管有没有人观赏,还随着季节寂寞地开着。
在鞑子高压的统治下,百姓之间说句话都缩缩闪闪的,生怕祸从口出,招来屠刀架颈,走路都踮着脚尖,生怕惊动了什么似的。
往日那些在桃叶渡边喝得酒酣耳热之后,动辄发狂悲歌,指点江山,抨击朝政的东南名士,大多成了名副其实的鼠辈,顶着条老鼠尾跑去向鞑子献媚乞怜去了。
已经有消息传出,多铎让带头投降的钱谦益铨选300人到各地去当官,安抚沸腾的民意,这300人几乎都是东林党人,当初在桃叶渡边叫得最响的,大多入选其中。
黄连山眼中掠过一抹悲凉,心头涌上无尽的恨意,既恨鞑子,也恨那些为虎作伥的汉奸。他好生后悔,当初洗劫拂水山庄时没有一刀砍了钱谦益。
听说他那个小妾柳如是在京城陷落之时,还有勇气跳水殉国,偏是钱谦益这样一个“君子”,甘于做满清的走狗。
这些走狗摇尾乞怜当官去了,南京城里却是饿浮遍野,多铎兵马到来之后,大肆搜刮粮草以资军用,城里被搜刮得十室九空,库藏如洗。
城外上百里内的庄稼全被满汉旗军的马群吃光了,今夏将是颗粒无收。如今城中已经随处可见饿死的人了,再过一两个月,不知会成什么样子。
以前黄连山听秦牧说过一句话“怜我世人,忧患实多。”那时黄连山对这句话没有太深的体谓,此刻看着城中凄苦的百姓,黄连山对这句话有了深深的感触。
但愿大人能快点率军打过来吧!
黄连殷切期盼的秦牧,此刻正在举水东岸的小土包上,望着阿济格和吴三桂近五万大军如惊涛袭来。
ps:月票榜上一直有跌,再跌出一百名外了,菊花残,很受伤。
求月票!
求月票!
求月票!
。
第279章以血还血
风卷黄尘直上半空,万马无声旌旗寞寞。
秦军阵前,上百架百虎齐奔箭已经重新填充好,十多门大炮一字排开,炮口森然。
五百个俘虏被摁跪在地上,光溜溜的脑袋上顶着一根老鼠尾,很好地说明了他们的身份。
秦牧身着玄甲,腰悬巨阙剑,驻马于两军之间,对壕沟对面的阿济格傲然说道:“阿济格,本官听说你曾上书多尔衮: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诸王以镇燕都,而大兵则或还守沈阳,或退保山海,可无后患;
大肆屠戮!阿济格,你不是要大肆屠戮吗?今天本官就让你也尝尝被人屠戮的滋味;同时让你明白,别说退保沈阳,你就算退回野猪洞本官也要把你们剁了喂狗。”
“秦牧,你敢杀他们,本王一定百倍还你。”阿济格望着被摁跪在秦军阵前的五百旗兵,目眦欲裂,暴跳如雷。
那五百鞑子被秦军用力摁着,嘴巴被破布塞住,只能发出呜呜的叫声,垂死挣扎却又如何挣得脱身上的五花大绳。身后的秦军钢刀如雪,耀眼生寒。
秦牧森然说道:“满清欠我汉人的血债何止百倍?扬州数十万冤魂在天上看着呢。阿格济,我告诉过你,你们杀我多少汉人,我都会一一还回去,直到把所有鞑子宰光为止。”
秦牧说到这,不等暴怒的阿济格答话,立即对牛万山吩咐道:“传本官令,先把舌头给我全部割下来,我让他叫!”
“秦牧,你找死!”
秦牧冷笑看着壕沟对面的阿济格,不管他如何暴跳,牛万山的令旗已经划下,秦军阵前。士兵接到命令,立即冲上去卸下五百鞑子的下巴,然后将一条条舌头强行拉出,寒气森森的钢刀架上去,那些往日凶残暴虐的鞑子有许多已经吓得尿裤子,双目鼓起,拼命挣扎,然而钢刀顺势一拉,一条舌头还是被割了下来。
阵阵怪异的惨嚎声随之传来,如野鬼啼哭。令人毛骨悚然。
秦牧不为所动,接着喝道:“我看到他们鼓眼睛,传令,把所有眼珠子全都挖出来。”
秦牧的命令一道道的下,割耳,削鼻,剁十指,五百个俘虏被折磨得生不如死,残暴如阿济格。看了也是心胆俱寒,愕愕不能言。
远处鞑子的千军万马在看着这一幕,没有接到阿济格的命令,不敢胡乱发动攻击。真个是万马齐喑,伤心惨目。
以前他们视汉人如猪狗,任意屠杀,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然而自从遇上秦军后。他们不但战场上连连受挫,现在还要眼睁睁地看着族人被秦军百般折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秦牧的狠厉让他们为之心惊。
秦牧按着剑柄,冷冷地对阿济格讽刺道:“多铎屠杀扬州百姓时,还说什么屠城非他本意,盖不得已而行之。还真是既做了婊子,又想立牌坊。我秦牧不来这套假惺惺的,我就是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你们,我就是爱杀鞑子,只要是落到我手里的,我一定让你们先受尽百般折磨,再慢慢死去,不需要任何解释。”
阿济格如野兽一般,从喉咙里挤出一串低沉的咆哮声:“秦牧,你等着,本王会让你付出代价的,本王很快也会让你看看,我是如何虐杀汉人的。”
“杀吧,反正你们也是杀,不过本官不妨先给你算笔帐,你满蒙旗兵总计不过十万,汉阳城下死了三千,在这儿连同被我俘虏的计有三千八百之数,尚可喜那边算六千,合计就是一万三千,十亭已去一亭。阿济格,杀吧,咱们比赛杀,看是你先把汉人杀光,还是我先把你们鞑子宰光。”
秦牧的话,一下子戳到了阿济格的痛处,不管大清能不能一统中原,他这次伤亡如此之大,这一辈子算是完了;
多尔衮不会放过他,满蒙的王公贵族不会放过他,想到这可怕的后果,想到这一切都是拜秦牧所赐,阿济格双目喷火,暴啸一声:“秦牧。。。。。。”
“你咬我啊!有本事过来咬我啊!”秦牧就象在调戏一只狗,满脸不屑地说道。“什么狗屁和硕英亲王,不过是秦某一手下败将耳!”
“秦牧,本王不杀你誓不为人。”阿济格如噬人而食的恶狼,若不是隔着壕沟,早已扑上来了。
秦牧再次轻蔑的“嘁!”了一声,冷笑道:“我手上还有六百多俘虏,明天尚可喜那边又有几千押到,这样的好戏会天天上演,和硕英亲王阁下要是看得不过瘾,明天请再来,咱们继续。”
秦牧说完拍马悠哉游哉的回自己本阵,背后的阿济格于他而言,仿佛就象个屁,不值一提。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阿济格生性残暴少谋,正适合怒而挠之。
人一但处于暴怒的状态,就容易失去理智。
失去了理智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
阿济格没有让秦牧失望,用自己的行动忠实地为孙子兵法做着注释。
一轮不计伤亡的疯狂进攻再次开始了。
轰!
池州城下,硝烟弥漫,杀声如潮。
红衣大炮的怒吼声让城上城下的厮杀声为之失色,呼啸的弹丸暴烈地轰击在城墙上,砖石飞射,不堪蹂躏的城墙轰然塌下一段,城上的一些秦军士卒不及逃离,瞬间被倒塌的城墙掩埋。
“崔将军,守不住了,守不住了,怎么办?”
崔锋一抹脸上的血迹,大吼道:“传我命令,让李辰率一千人马与鞑子巷战,掩护大军撤退,快!”
李辰是当初秦牧在会昌训练的第一批教导营的一员,是秦牧嫡系中的嫡系,忠诚度无须置疑。
为了配合秦牧西线的歼灭战,尽量拖延时间,接到崔锋的命令后,他义无反顾地率领一千精锐,与潮水般涌进城来的鞑子展开了殊死的巷战。
这次佟图赖与孔有德集结七万大军,猛攻池州,加上有红夷大炮助阵,一天时间就轰塌了城墙,崔锋只得匆匆撤往下一处阻击点。
李辰在池州城内,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一条街一条街地与鞑子殊死争夺着,利用战前埋下的地雷、炸药,给冲进城的鞑子以沉重的打击,池州城里,尸塞横街,血满沟渠,俨然成了让鞑子丧胆的鬼域,
佟图赖见争夺了一个下午,伤亡了两千多人,比攻城时伤亡还大,竟然还没能结束惨烈的巷战,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悍然下令纵火,将整个池州付之一炬。
李辰一千人马,逃出西门时只剩下四百,望着火光冲天的池州城,每个人眼里都是血红一片。
当初下令坚壁清野时,城中有部分百姓死都不愿离开,现在烈焰焚城,火光冲天,那些不愿离开的百姓恐怕能活下来的没几人。。。。。。。
“将军,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走!”李辰从牙缝里挤出一声低吼,带着四百余部迅速消失在西面的小道上。
佟图赖与孔有德率大军急追,然而追不出十里,来到秋浦时,就见秋浦河西面兵戈如林,崔锋的大军早已在这里又布好一道阻击线。
秋浦河一带山川秀丽,风物宜人,诗仙李白曾五到秋浦,前后写下了十七首歌咏秋浦的诗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首传诵天下的诗歌就是《秋浦歌》中的第十五首。
而今天,秋浦河注定将被鲜血染红,惨烈的厮杀将如诗仙在《秋浦歌》第二首中描写的那样,让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ps:求推荐票!话说每天的推荐票好少,求推荐票!
。
第280章兵者,诡道也
长江接近武昌段,帆影如云,韩秀八千人马自岳阳坐着船顺流而下,江水浩浩流淌,船行飞快,但韩秀还是不断催促着;
八千士卒既有即将投入大战的忐忑,也有寻求军功的憧憬,心情复杂。
汉水边的马口镇,宁远的八千人马正在急行军,为了加快速度,所有士兵只带简单的刀弓,连箭矢都到武昌后再补给。
粮草全由后勤部门提前在沿途按行程设置好,士兵一到供给点,就有热饭热水饮用,稍作休息,立即又要出发;
即使行军速度已经提到了极限,宁远还不停地驰马在大军前前后后疾声大吼着:“都快点,他娘的,总督大人正在和鞑子血拼呢,池州那边的兄弟也在用性命给咱们唤时间,血已流成河,尸已积如山,你们只流点汗,还磨磨蹭蹭的,对得起正在血拼的兄弟吗?快点!再快点,跑起来!”
云梦县,李九三千铁骑飞驰而过,天下烈日炎炎,地上黄尘滚滚,饥渴的士卒嘴唇已裂开一道道的口子,还在拼命的驰骋着;
秦军一边串的胜利,加上秦牧亲入陷地与鞑子血战,以此换取合围阿济格的机会,这使得秦军士气高昂,将卒甘于效死,这样的急行军虽然很苦,但为了胜利,每个人都在强忍着。
巴水的底河塆,刘芳亮的率两万骑兵,正在抱着战马抢渡巴水。
他们身上穿的虽然还是大顺军的号衣,但旗帜已经换上了秦军的黑色旌旗,此处离举水已不足百里,两河之间一万平川,以骑兵的速度半天一夜就能杀至秦牧坚守的畈上塆。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李自成旧部大概是被鞑子杀怕了,本应是他们最快到达战场的,但因过于谨慎。如今才过巴水,离畈上塆还在上百里;
新任的大军佥事赵寒已多次催促,并与刘芳亮道明了利害;
奈何士兵难去畏惧心里,赵寒也知道这种情况下没有其它兵力配合,推进太快过于危险,也不好太过用强。
在他们后面八十里的黄家寨田见秀、袁宗第、刘体仁等人率领的五万人马也在急行军。
有刘芳亮两万骑兵顶在前面,他们到没有拖沓,而且南面还有刘猛的二万五千秦军协行;两军之间隔着四五十里,信使互驰,侦骑交错。大军所过之处,黄尘漫天,旌旗遮日。
再往东不到百里,蒙轲的三万大军正在大别山南麓到长江的豁口争分夺秒地挖壕沟,布地雷,抢占战略要隘,争取把袋口扎紧,防止阿济格狗急跳墙东去。
武昌总参偏殿里,灯火彻底通明。一种紧张疑重的气氛让人几乎窒息,一份份情报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