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争雄-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昭云亲自去米铺街,问了一下米价、面价行情,跟自己得到的情报价格,做了比较,做到心中有数。
“东家,现在这些陈年米,好不好卖?”罗昭云询问一个米行的店铺掌柜。
“呦,这位客爷儿,跟您实话实说,不是很好卖。咱们大华立国后,对关陇民互税收减半,又鼓励农作生产,去年丰收后,米就陈下来很多,这个冬买米的达官贵人不多,像是收租子得的米就够那些大家族食用了,至于城外的百姓都是自己种自己吃,不会进城来买米,不过,倒是胡商在收购粮食……”店铺掌柜刚才跟罗昭云聊的投机,所以此时的话,也就多了一些。
罗昭云沉吟了一下,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胡商收米,然后运出城外,这不是要一点点掏空城内的粮草吗,一旦大军来袭,就有困城的危险,到时候有人散播谣言的话,很可能会诱发富贵人家争相收粮囤积,到那时,米价会暴涨了,导致人心惶惶,那就是一场乱局。
看了回去之后,需要让青影卫、特工情报组织,多搜罗一些证据,对这些收粮的胡商进行监控起来了,如果有私通突厥,或是大华敌对势力者,就要早做防备,斩草除根。
这时候,米铺掌柜赵闲贵压低声音道:“这位客爷儿要是有意收粮,还是尽早为好,实不相瞒,咱们大华朝要鼓励工商了,到时候,许多劳动力可能涌入工商里来,城外佃户、长工等断缺,收成会减产,甚至一些土地会荒芜,不出两三年,很可能粮食就断缺了,所以粮食生意,过两年还是会暴涨的。”
罗昭云露出微笑道:“何以见得,即便鼓励了工商,难道耕地就会荒芜,百姓就无粮了吗?”
“嘿嘿,这叫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种地一年下来才多少营生利润?关中好的土地,大多被朝廷权贵买去,或是赏赐给大臣,不好的土地,由百姓来耕作,一亩田产米三四石,上好的田才五六石,一年劳作下来,除去赋税和租子,日常生活花销,城外老百姓几乎余不下什么,听说城外成立了陶瓷官窑、琉璃坊、钢铁厂,城内有染布坊、纺织厂等,都在招工,许多壮丁会去打工,赚取工钱,田间交给妇人来耕作,产量又要下滑了,人口却随着安定增多,到时候,粮食的价格肯定居高不下……”
经过这个米铺掌柜的分析,虽然视野很小,但由于他常年经营这些,看得反而更实在。
罗昭云听完,都有些暗自心惊,民以食为天,如今粮食耕作方面,产量受到生产力的影响,的确亩产少,一旦遇到灾荒年,关陇大批百姓就要流离失所,饿孵遍野,新的危机就会出现。
他虽然早就警惕这方面,但是分田,由户部来分,当然会将上等田有限分给了朝廷官员作为封禄田,门阀贵族的实力在关陇根深蒂固,许多田契等,也不能说完全作废,需要从中折合,朝廷征回许多,然后分发百信作为民田。
“难怪王莽时期推行新政会很失败,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不顾时代的承受能力,很容易断了根基,如空中楼阁,忽然倒塌啊!”罗昭云心中感慨,关于户田耕作与推行工商,要找一个契合点,根据民情和国情,做好平衡才能行。
第0913章 熟悉的身影
罗昭云离开了米铺,对那个店铺掌柜的话,仍然响在耳畔,他的话非常朴实,却是当前最真实的写照。
虽然在宫内,罗昭云也曾想过这些问题,但是,毕竟与目前百姓生活,还有那股经商的思想、小农经济的思维等,都有些格格不入,他有的是后世理所当然的宏观把控,经济大框,但如何与隋唐过度时期集合,需要认真揣摩、研究才行。
比如土地问题,这让罗昭云也非常头疼,说起来容易,推行起来,有很多阻隔。
因为关陇地区的门阀,尽管受到一些打击,被杨广铲除、打压了一些,但是,根基仍在,隋朝灭亡,长安城落入李渊之手,取而代之,建立了李唐,李家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表之一,为了安抚关陇贵族,得到门阀扶持,李渊还是重用了门阀,土地、部曲、宅院财产等,仍然归那些大家族,并没有没收多少。
重新规划后,那些旧贵族依旧入朝为官,占据了一些好田,充当俸禄田,这方面,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皇家园林和朝廷的田都在就行,对于百姓,还是分配的比较偏远和土壤差一些的天地。
罗昭云率军攻入长安,重新立国后,许多关陇贵族继续入朝做官,让户部来分配土地,自然奉行的还是那一套。
所以贵族、门阀的田地仍在,百姓的田地就差了一些,产粮不足,遇到灾旱之年,肯定先遭殃,颗粒不收。而那些肥沃好田,却是挨近河流,即便遇到灾旱,也能利用水渠、水车来浇水,确保一半的收成。
“门阀啊,不能不用,也不能放任扩大!”罗昭云当了皇帝后,也发现门阀尾大不掉的问题。
目前这些贵族,虽然还不至于像以前北周时期的杨阀、李阀、宇文阀、窦阀、裴阀那样把持朝政,架空皇帝,但是,要推行新政也好,改革田制、商制等,肯定会成为阻力,或是顽固者。
难怪当初杨广那样执意迁都去往洛阳,其实并非演义抹黑的那样,杨广穷奢极欲,非得修建东都洛阳城,图奢华和浪费,而是有着深层次的战略原因的。都城在洛阳,对关陇集团的削弱,有着很大的效果。
罗昭云一边走路,一边思考着,目前关陇一流的门阀,都已经废掉了,死的死,灭的灭,朝代更迭中最先遭殃,反而是二流、三流的门阀,根基未动。谁做皇帝,他们就拥护谁,毕竟人才多出自门阀居多,因为家学渊源,加上自幼读书的关系,寒门出来的士子非常少。
想通这些,罗昭云觉得,回去只要有针对性地削弱,会逐渐改善的,但是对工商的发展,百姓农耕的重视,还得重新颁布新的诏令约束一下。
“老板,胡商的事,需要抓紧查一下了。”青霜靠近,在罗昭云耳畔低声说道。
罗昭云点头道:“放心,回去我就安排,燕琅阁和青影卫等,一查到底!”
因为外面人多耳杂,所以二人的对话,没有“陛下”“朕”的称呼,交流比较自然。
接下来,罗昭云来到了坊市中的酒坊批发处,由于罗昭云在燕云之地时候,就用了蒸馏法酿酒,逐渐普及了一些,现在高度酒一点点出现,纯度比以前的米酒要好多了。
只不过,酒需要粮食来酿,如果粮食不充足,酒价格自然就高,普通百姓家,连口粮都不足,自然没有钱来买酒,所以,酒的消费主力,还是长安城的酒肆、花楼,以及达官贵族的府邸。
食盐、布匹、陶瓷的贩卖街道,他都逐一走过,了解行情。
青霜走在身边,对罗昭云事无巨细地询问,心中暗暗佩服,本以为他做了帝王之后,以及逐渐冷漠,高高在上,不再关注琐碎小事了,但是今日罗昭云的表现,让青霜刮目相看,心中暗道:他还是没有变,一直是他!
最后,来到马市,这里的马匹,多是卖个长安城富家子弟,用来练习骑射,或是骑马代步的,普通家的百姓,买牛羊的多过马匹。
关内已经安置了几处官方养马地,都是由吐谷浑、西域的优良马驹送过来,在关内饲养,还带来不少公马来配种,为大华军队提供战马。
“咦,那个身影!”罗昭云站在马市里,忽然看到一个俏丽的身影,裹着头巾,身穿胡裙紫袍,身段曼妙,但是看不清面容,出现在吐谷浑的商队中,那里有不少匹马新到,似乎跟着马队到了长安。
那个身形,给了罗昭云一个熟悉的感觉,很像曾经有过一段交往的吐谷浑公主。
慕容紫嫣,是她吗?
罗昭云停顿了身形,与佳人已经分别两年,当初自己在西北起兵,后来与吐谷浑残余部落合作,打退了吐蕃的军队,使得吐谷浑的势力重新在西南边陲高原地,生存下来。
那时候,慕容紫嫣与他的关系已经破冰,互生了情意,只可惜,当时李唐占据长安,急需他出兵向东,攻打西凉,一步步向东进军,所以,罗昭云与她的感情,没有继续下去,戈然而止,从此分别两地。
罗昭云勾起了一些过往事,历历在目,心中一声叹息,在离开此处前,招来一个大内侍卫,对他说了几句,留下来盯住吐谷浑的胡商马队,打探出那个身穿紫衣的女子身份。
第0914章 实干兴邦
罗昭云回到了宫内,立即派人去通传,召见了燕琅阁、青影卫的指挥使,让二人留意长安的坊市内,有胡商收购粮食的动向,是否在为草原部落、西域敌国在购粮,或是恶意要掏空长安城内的粮食储备。
一旦出现围城,突厥来袭,到时候城内粮食价格肯定会飙升,不可不防。
安排好这件事后,罗昭云又开始重新思考农耕和民田的问题,现在的亩产的确很低,因为这个时代的农业,没有出现杂交水稻、高产种子等,加上肥料、农药等作用,所以亩产比后世少了数倍,甚至十倍。
还有田地的制度,当限制贵族对土地的兼并,否则,当土地逐渐向大地主、勋贵阶层聚集,百姓无地之后,税收减少,国家财政赤字,而百姓的生死又依附在贵族手中,一旦遇到灾年,肯定多农民起义,朝廷想不亡都难。
“需要一些农林的人才,对种子、除虫、耕种、移植技术等,进行研究才行,古代士子光在乎做锦绣文章,诗词歌赋,务实不够,动手能力欠缺,满嘴都是空话,除了少数做文官外,大部分人在自己职位上,都是能力不够的。”
罗昭云想到这些,决定在太学书院基础上,再建立一所农林学校,医学院,把这种专业性强的门类,单独来发展。
建立地方农林官、功曹等,这样使得士子学以致用,有小官小吏做,又能扶持一方耕作,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有效果。
只有从朝廷的视角,真正去重视农业,而不是喊口号,嘴上要把百姓当回事,心中贵族仍然把百姓当成贱民,难以真正兴国。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罗昭云在书桌上,写了这八个大字,让司礼监的小太监拿去装裱,回头要放在勤政殿上,让百官时刻看到,谨记在心。
至于推行农林学院建立,以及田地制度等,当日下午,罗昭云就派人找来政事堂、户部的同平章事、尚书、侍郎,吩咐他们去做了,他会定期查阅进度,让几位大臣们不得懈怠。
谈完了国事,几位大臣从御书房离开,罗昭云接到了大内侍卫带回来的监视情报。
“启禀陛下,胡商马队里面的紫衣女子,身份已经确定,的确是来自吐谷浑,是吐谷浑的公主,慕容紫嫣!”
“真的是她?”罗昭云感觉奇怪,这个女人,怎么来到长安城了,难道吐谷浑有了什么变故?
“知道了,带多一些人,继续去关注。另外,保护好其安全!”
“遵命!”侍卫队长拱手后,转身离开。
罗昭云沉吟踱步,离开御书房,来到后宫的寝殿。
薛芷箐和萧依依正在宫苑石亭内听琴曲,腹部隆起,还有两个月就要临盆了。
二女看到陛下到来,起身微微施礼,被罗昭云制止,微笑道:“两位爱妃,身子不便,就不必多礼了。”
“陛下忙完政事了。”
“恩,今日的批阅算是结束了,来陪陪你们。”罗昭云笑容和蔼,坐下之后,扫了一眼,没有看到同样有孕的杨采玉,问道:“杨皇后呢?”
“皇后的生母,还有长姐来了,正在她的寝宫探望。”
“哦,原来是娘家来人了。”罗昭云笑了笑,想到很久没有见到杨采玉和萧皇后、大姨子南阳公主,理应过去打个招呼,顺便看望采玉。
“我去看望一下杨皇后和贵客。”
“陛下请便。”薛芷箐和萧依依不置可否,也觉得于礼当如此。
罗昭云起身,在两妃子俏脸上各亲了一口,来到杨皇后的寝殿。
大华初立,为了照顾采玉的感情,做一些补偿,以及赢得大隋旧臣和士子的支持,所以,设置了两个皇后,东皇后长孙无蓉、西皇后杨采玉,前者是真正实权,对宫内七成的重要部门有管辖权,杨采玉负责三成部门,权力要小很多,而且生下皇子也无法继承大统,这皇后更多是一种虚衔。
“陛下驾到——”
殿内的杨皇后、萧氏、南阳公主正在叙话,聊些家常,听到陛下驾到,都起身相迎。
当罗昭云迈步进来,看到仪容娇美的三女,雍容华贵,气质高雅,宛如三姐妹一样,即便萧氏有四十多岁了,接近五十了,但是保养极好,看上去也就如同三十七八的样子,身材丰盈,臀肥腰瘦,但仍有半老徐娘的风韵。
南阳公主也是万里挑一的美人,知书达理,很有才慧,温柔婉约,身材修长,肩臂纤细,线条润致如水,青丝挽了一个堕马髻,穿着一袭素净长裙,胸前褶皱中隐隐现出胸前娇美的峰壑,珠圆玉润,像是熟透了的桃子般诱人。
好久没有相见了,印象都有些模糊,今日相见,倒是眼神一亮,罗昭云道:“不必多礼,都请坐吧!”
一边说着,罗昭云上前扶着有身孕的杨采玉,走回锦墩上坐下,满脸柔情,这一幕郎有情妾有意的场景,看得萧氏、南阳公主都脸上挂着笑容,为采玉能有这样的体贴的丈夫,感到欣慰、高兴。
“皇后,今日身子如何,可还舒适?”
“多谢陛下挂念,一切安好。”杨采玉天生丽质,自少女时候就喜欢上了罗昭云,如今有了爱情的结晶,还能朝夕相伴,这种幸福感发自内心。
“恩,朕在宫内时候,会经常来探望你,想吃什么,尽管让御膳房给你做。”
“嘻嘻,知道了,陛下。”杨采玉被丈夫一番关心,又是当着母亲、姐姐的面前,感觉非常有面子,幸福感爆棚儿。
这时,罗昭云目光才跟萧氏对上,同样微笑道:“许久未见萧夫人了。”
萧氏已经不是皇后了,称呼萧皇后不合适,当时罗昭云打算封她为太后,但是萧氏不愿意再跟宫廷有关联,看透了荣华富贵,庙堂起伏,王朝兴替,所以,甘愿做一位普通妇人,后来罗昭云只好封了一个华国夫人的爵位。
萧氏面对罗昭云的目光,不知为何,似乎又想到了那一晚的美丽误会,被他折腾得差点散架子,脸颊微微有些陀红,表面强作镇定,轻轻颔首道:“哀家要恭喜陛下,平定河北,消灭了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等大敌,凯旋归来。”
第0915章 紫嫣到来
罗昭云谈笑风生,跟萧氏客气一边,他的目光关注着这位长辈,体现儒雅翩翩的一面,并没有什么其它异样的目光。
萧氏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情绪从那件事上转移开,不去想它。
“听闻陛下又要御驾亲征了?”南阳公主在旁询问。
罗昭云目光转过来,跟南阳公主眼神相对,微微点头道:“不错,突厥再次来犯,直逼长安,威胁社稷稳定,朕会亲自带兵去阻挡。”
南阳公主点头,目光看着罗昭云,轻叹道:“战场上刀剑无情,请陛下多加小心。此次关系到大华的安危,祝陛下洪福齐天,击败突厥,给长安百姓一个安全保障。”
“那当然了,陛下御驾亲征,肯定能横扫突厥。”皇后杨采玉,对丈夫有一种近乎崇拜感情,这些年他南征北战,在大隋朝,年仅十五岁开始征战便将,一直战功赫赫,给人强大的自信。
罗昭云微微笑道:“也没那么神,打仗嘛,没有常胜将军,天生的兵神,其实跟运筹帷幄,小心谨慎,随机应变等,都离不开的,不过,这次也不必担心,朕已经安排妥当,不必为此担心。”
萧氏、南阳公主闻言点头,她们都是妇道人家,不懂军事,既然陛下胸有成竹,她们也就不多问了。
罗昭云在这里陪三女又聊了片刻,留下她们在宫内住下,让她们多陪陪杨皇后,这才离开凤仪宫苑。
夕阳落下,天色已经朦胧,宫内已经要相继要掌灯了。
罗昭云正往长孙皇后的寝宫走去,这时候有侍卫长疾步着赶来到仪仗队前,禀告了皇城外有人手持陛下御赐之物求见。
“会是她吗?”罗昭云心中好奇,立即吩咐太监总管何钦,跟着侍卫长去接人,带到陛下的寝宫两仪殿。
顷刻,当罗昭云回到两仪殿不久,一位身穿紫衣,头戴斗篷的身影来到了殿外,接受了侍卫的盘查、摸索,发现没有武器之后,这才放行进入。
罗昭云坐在两仪殿前厅的长椅上,垂足而坐,手里拿着茶汤,目光盯向了进来之人。
那是一道身材修长的身影,穿着华丽的丝绸布料的霓裙襟衣,曲裾缠绕,剪裁得体,女性的身材得以完美展现。
她卸下罩在后半头部的连衣斗篷,一张清美绝伦的芙蓉脸颊更清晰了,眉目如画,睫毛修长,眸子中带着淡淡的蓝色,眼神看到罗昭云的时候,有些含情脉脉的味道。
“吐谷浑慕容紫嫣,拜见大华陛下,万岁万万岁。”
罗昭云虽然心中早有猜测,当真正见到这妮子的时候,还是有些略感意外。
“紫嫣,怎么会是你!你怎么忽然……来长安了?是太想念朕了吗?”沈洛微微一笑,对她的到来,还是很高兴的。
当年攻打吐谷浑,跟慕容紫嫣和索哲姐弟相识,前后好几年了,聚聚分分,可谓患难与共。
灭吐谷浑的是罗昭云,最后帮她重建家国的,依旧是罗昭云。
慕容紫嫣感受到了大华陛下的热情流露,如果换成中原女子,听到这样露骨的情话,势必会害羞、矜持,但是这位来自高原的公主,反而很直接地接受了,微微点头:“是有些想你了,不过,也不是那么想,谁让你不去吐谷浑看紫嫣,也没有书信送往,你这个狠心的男人!”
罗昭云汗颜,自己在中原征战不断,从西边一路推过来,收复长安,立国半年,就东出函谷,灭洛阳王世充、瓦岗山李密、河北窦建德等,简直马不停蹄,别说脱身去吐谷浑,就是想写个书信的念头都被搁浅了。
“快快平身,不必多礼了。”罗昭云亲自过去搀扶,把慕容紫嫣扶起来,两人近距离站立,目光相视,都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一股曾经被二人可以压下去的情愫,此时再次冒出来,而且反弹更大了。
昔日一个心中装的是宏图霸业,一个装的是复辟旧国,所以没有儿女情长,匆匆分别了。
感情仿佛就差了一点火候,戈然而止。
慕容紫嫣回到吐谷浑开始安抚族人,扶持索哲管理部落,消除反对势力等,以为从此要跟他难有相见之日,很可能自己会在草原上随意找一个得力助手嫁了。但是,曾经结实了这样优秀的男人,有了一定感情基础后,再想从草原上,找一个如此出色的男人,实在太困难了。
那些吐谷浑部落的男人,不论是外观英俊程度,还是文采、武功,能力本事,英雄气概等等,比罗昭云自然是差远了,没有对比,就没有落差,慕容紫嫣宁愿一个人独守空房,累了倦了拿着一本罗昭云的诗文集,读一读,回想他的音容笑貌,和彼此的点滴过往,也觉得很充实。
今日相见了,她还是带着某种任务而来,更是让慕容紫嫣心中一匹烈马,得到了自由释放。
“陛下,你真有想过紫嫣吗?”
罗昭云轻轻地抚摸着她的青丝秀发,清丽脸庞,心中也是有了一种特殊感情,曾经被掩盖,被刻意埋下,今日相见的瞬间,那些不曾去细想的情愫一下子涌出来,原来,在内心深处,慕容紫嫣也是占据了他的一些位置的。
“想过,其实朕会经常想起你,还有我们相识的时光,只是这两年南征北战没有空闲,腾不出时间来顾忌到你,但是,紫嫣,朕见到你这一刻,还是非常动心和欢喜的,欢迎来到长安,我喜欢的女人!”罗昭云说的很自然,没有矫情,也没有故意煽情,都是发自内心而出。
慕容紫嫣闻言后,笑了起来,双眼快眯成了月牙儿,芳心窃喜,还是他说的情话最能打动人。
第0916章 求子
罗昭云与慕容紫嫣叙旧,畅谈起阔别这两三年来,分别之后的经历。
关于罗昭云东进之后,平各诸侯,攻克长安,建立大华的事,慕容紫嫣都从一些胡商、使者的耳中听过,但是人云亦云,传的各种版本都有。如今从罗昭云的口中说出来,尽管云淡风轻,但是慕容紫嫣也能体会到那种艰辛和惊险。
李轨、梁师都、李渊、王世充、李密、窦建德等,这些盘踞一地的枭雄,最后都被罗昭云在两年内消灭掉,一路强推,大小大战近百;罗昭云从中或运筹帷幄,或指挥三军,取得如此大的战绩,跟他本身的统御能力,关系十分密切。
“我在吐谷浑的高原上,也能经常听闻到,你在中原的英雄事迹,太精彩了,草原上的英雄都远不及你!”
慕容紫嫣发自肺腑地夸赞他,不过草原、高原的部落,读书比较少,所以能够形容厉害的词语,也就是大英雄了。
“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关系,并非我一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