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皇纪(殷扬)-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王翦的激励,秦军的士气已经很是高昂,战意炽烈,再唱响这首誓言似的军歌,秦军的战意不断攀升,一股如同实质般的杀气充塞在天地间,秦军锐士的眼睛充血了,比起兔儿眼还要红,他们的杀机已经达到巅峰。
秦军的这种变化太出人意料了,信陵君看在眼里,不由得大是诧异。
“这……虎狼秦人怎会这样呢?他们不是应该士气低落,军心不稳吗?谁能告诉我,这是怎生的事?”信陵君就是想不明白秦军的变化,打量着一众人。
然而,鲁仲连他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样的想法和信陵君一个样,连丧两君这对秦国的军心士气打击极为沉重,秦军应该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才是。眼中所见的,却是恰恰相反,秦军的士气高昂,战意炽烈,要不是亲眼所见,就是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
“明白了!明白了!”唯有侯嬴张大了嘴巴,一脸的震惊,脸色大变。
“你明白什么了?”信陵君把侯嬴那副见鬼的表情看在眼里,沉声问道。
“这是哀兵必胜!哀兵必胜呀!”侯嬴几乎是吼出来的,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
“哀兵必胜?”信陵君嘀咕一句,眼睛猛的瞪圆了,一脸的紧张与惊惧。
信陵君一直做着美梦,要打败秦军,要攻破函谷关,要攻入关中,要灭了秦军,建立不世功勋。然后挟不世奇功回魏国去逼宫,当上魏王,他一门心思往好的方面去想,就从未想过“哀兵必胜”这道理。
如今,得到侯嬴提醒,猛的想明白了,深知哀兵的可怕,由不得他不惧。
“这……这……”同样感到惊惧不安的还有鲁仲连。
对于鲁仲连来说,他这个“最后的纵横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纵横天下,却是费尽心力,就没有一次合纵成功。如今,苍天开眼,给了他合纵的良机,他终于合纵成功了,而且还很可能打败秦军,改写合纵从来不能打败秦军的历史,成就不世美名。他也是朝好的方面去想,就没有想过不好的事儿,乍闻侯嬴之言,不由得大是惊恐。
这场面已经够让信陵君和鲁仲连惊恐不安的了,然而,侯含嬴说出来的话更加让他们害怕,只听侯嬴道:“秦人善用哀兵,穆公报晋,孟明视三雪晋耻,就是用哀兵致胜的呀。这次,秦国也是用的哀兵,这麻烦大了。”
这话一出,信陵君和鲁仲连原本怦怦跳的小心肝差点蹦出了胸腔。
纵观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确是最善于用哀兵的,最有名的就是秦穆公报晋和孟明视三雪晋耻了。
秦穆公报晋是因为在晋国大灾之年,晋国请求秦国借给粮草,秦穆公同意了,借了很多粮草给晋国,晋国得到这批粮草方才度过危机。
然而,没过几年,秦国又遇到大灾之年了,秦国请求晋国归还粮草,晋国赖帐了,不还。不仅不还不说,还口出狂言,把秦穆公和秦国一通侮辱,这激怒了秦穆公,发兵讨晋。
晋国这事儿做得不够地道,很不得人心,秦人人人皆有死战之心,这一战的结果不用说了,晋国大败亏输不说,就连晋君也被秦国活捉了。
孟明视就是百里奚的儿子,全名叫百里孟明。此人是百里奚在落拓时所生,孟明视自小与别人不同,他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棒,喜欢打打杀杀,到了百里奚成了秦国丞相后,又把孟明视母子找回来。自此以后,孟明视就在秦国如鱼得水,混得不错,而他本人也有不凡的才干,文武皆通,很得秦穆公器重。
可惜的是,他一连三次败于晋国之手,更有一次被活捉了。回到秦国之后,孟明视痛定思痛,决心要报晋耻,散家财,大练军队,直到军队练成,率领秦军攻打晋国,晋国不敢应战,只能避其锋芒。
这是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故事,在战国时代广为流传。
侯嬴在这时节提起这两件秦国用哀兵的事儿,无异于雷霆轰鸣,震得信陵君和鲁仲连脑中嗡嗡直响。
就在信陵君和鲁仲连惊惧之际,秦军已经发起了进攻。
秦军不进攻则已,这一进攻比起往昔任何一次更加猛烈,更加可怕。
黑压压的秦军如同汹涌的海潮般,对着联军军阵就冲了过来,汪洋姿肆,不可阻遏。
“这……虎狼秦人怎生如此可怕?”
“虎狼秦人打来了,我们打得过吗?”
“我与虎狼秦人打过好多次仗呢,就从未见过虎狼秦人是如此的可怕,太可怕了,他们不是人,他们不是人,他们是一群虎狼,真正的虎狼。”
“虎狼?就是虎狼也没有他们可怕呀,这仗没法打了,快逃吧,逃啊。”
联军士卒中不乏老卒,他们没少与秦军交手,据他们丰富的经验得出结论,眼下的秦军最为可怕,比起虎狼还要凶狠,还要残忍,令人心惊胆跳。
原本士气高昂,战意炽烈的联军士卒,一见秦军这不要命的凶狠样儿,吓得不轻,尖叫声响成一片,哪敢应战,转身就逃。
一有人逃走,立时就有人仿效,只一会儿功夫,阵势就乱了。
联军原本就是乌合之众,没有统一的号令,各自有各自的利益,不能协调,这一逃就不得了。一开始的时候,不过是你推我挤,为的就是争得一条逃生之路。可是,人太多了,一时间哪里能找到逃生之路,为了活命,就有人挥起武器砍杀起来。
此时的情形已经够混乱了,这一砍杀不要紧,如同冷水滴到滚油中,立时就炸了。不计其数的人开始对杀起来,一时间,叫嚷声、砍杀声、惨叫声……响成一片,乱得不能再乱了。
若只是如此的话,或许联军的伤亡不会太大,遗憾的是信陵君自诩为精通兵道,然而他是徒有虚名,这阵势很成问题,有些凌乱,更是不得其法,阻断了联军的逃生之路,唯有混战一途了。
“这……”王翦站在云车上,指挥秦军进攻。令王翦意外的是,秦军还在冲锋的途中,还未与联军接触,联军就乱了,这实在是出人意料,王翦反倒愣住了。
依王翦想来,秦军虽是哀兵,无不愿死战,这一仗肯定是胜定了。不过,就算秦军要胜,那也得有一场苦战吗?联军好歹也有五十五万人马,而且他们趁着秦国连丧两君之际出兵,这军心士气一定不错,打一仗是必然的。
饶是王翦才智不凡,也是没有想到,秦军还在冲锋的途中,联军就自个儿乱了,要他不惊讶都不成。
王翦就是王翦,这愣怔只存在极短时间,很快就清醒过来了,邪气的一笑,道:“天助大秦也!我王翦要是让你们走脱一人,我就不叫王翦了!”
主意一定,王翦立时改变战术,手中令旗一挥,秦军骑兵立时驰出,拉开了一个大网,从左右两侧对着联军包抄上去。
一般来说,骑兵要到关键时刻才会出动,不会这么早投入战斗。只是眼下情形有变,骑军必须得极早出动,切断联军的退路,不使联军逃走。
秦军骑兵的行动非常神速,如同旋风般,从左右两翼包抄上去,凡有逃走者,全部成了秦军骑兵剑下亡魂。没过几多时间,秦军骑兵就在联军背后合拢了,也就是意味着,联军的退路被切断了。
在派出秦军骑兵的同时,王翦令旗不停挥动,秦军开始变阵,变成一个弯月形的阵势。这种阵势在战场上很少使用,一般来说,两军接战之初都要正面硬撼一阵子,几乎是堂堂之阵间的碰撞。这种弯月阵势没多大用处,不过,眼下这情形,弯月阵势最有用处。
王翦的目的是驱赶联军,把联军朝中间挤压,让他们互相砍杀,互相踩踏。
如此做的好处就是,不需要秦军砍杀,联军就会死伤惨重。另一个好处就是秦军只需要负责杀漏网之鱼就是了,这样的战果会更大。
王翦不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他这一办法极为正确,秦军就象牧羊人而联军就象被牧放的羊羔,秦军要把他们朝哪里赶联军就去哪里,秦军要他们什么时间去他们就得什么时间去。
这些被秦军驱赶的联军士卒你挤我拥,你推我挤,连转个身都困难。为了活命,不得不拼命的砍杀。
不砍杀?不砍杀就只有死路一条,或许不会死于同伴的刀剑之下,却会被同伴踩死。
在这种情形下,不砍杀也得砍杀,一时间,联军放开了手脚互杀,死伤惨重。人,已经不能叫人了,好象堆好的稻草被推倒似的,只一会儿功夫,地上的尸体就是厚厚一层。
“哗哗!”鲜血来不及浸入土里,汇成一泓泓血湖,涌动间发出欢快的流水声。
第三十七章 伏尸万里(一)
这是一场屠杀,不,应该说是一场自相残杀。
王翦的决断非常正确,秦军只是充当了一个牧羊人的角色,把联军朝中间驱赶,联军就象海潮般涌在一起,要想不自相残杀,要想不死伤惨重都不成。
另外,秦军只需要看好外围,把那些漏网之鱼赶回去便成。
这场自相残杀整整持续了三曰三夜,方才平息下来。
在这三曰三夜里,秦军是异常轻松,不用上去拼命,只需要看着便成,哪里有漏网之鱼秦军便去追杀一通;哪里的自相残杀不够凶狠,秦军再赶一批过去就成了。
就这般,联军越杀越少,到最后,幸存者不过七八万人了。
秦军是哀兵,无不愿死战,眼睁睁看着联军自相残杀,他们恨不得冲上去杀个痛快。然而,王翦传下号令,不准秦军上去砍杀,这可把秦军锐士给憋坏了,对于“闻战则喜”的秦军来说,如同老猫枕着咸鱼睡觉,那实在是令人难受。
秦军锐士再三请命,无奈王翦就是不松口,并且严厉喝斥那些请命的将领,费了老大功夫,这才把秦军稳住。
王翦的处置是对的,因为联军被秦军杀死也是死,自相残杀还是死,反正都是死,何必一定要秦军去杀呢?
战阵之中,刀枪无眼,秦军再善战,联军再混乱,若是秦军去砍杀的话,秦军的伤亡必然会有,这就是不必要的代价,没必要付出。
直到联军幸存者不过七八万人了,王翦这才下令不再驱赶,联军终于不必再自相残杀,可以活命了。
虽然秦军令人生畏,在联军眼中是“虎狼”,他们仍是欢天喜地,大声欢呼:“大秦万岁!大秦万岁!”
好死不如赖活着,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哪能奢望更高的要求。哪怕是为秦国做奴,这些幸存的联军一千个一万个肯。
“信陵君呢?”王翦骑在战马上,大声问道。
“禀将军,信陵君逃了。”有秦将回答。
“逃了?”王翦一愣,颇为不悦。
信陵君是联军的纵约长,抓住他是无上美事,竟然被他逃了,这着实令王翦不爽。
“将军,信陵君一见情形不对,立时开逃,我们没有追上。”秦将忙解释一句。
秦将小心翼翼,生怕王翦生气。
“哈哈!”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王翦竟然放声大笑,笑得眼泪花花的,差点从马背上栽下来。
一众秦将不明所以,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脸的迷糊。
信陵君逃走了这是坏事,应当生气才对,王翦竟然在笑,瞧他那模样儿,还是笑得特别欢畅,仿佛有天大的喜事似的,众将要不糊涂都不成。
“将军,为何发笑?”有秦将实在是忍不住了,忙问道。
“我在笑山东尽多信陵君这等无胆无识的鼠辈,我在笑山东有楚王这样糊涂的国君,山东焉得不败!”王翦脸一肃,沉声道。
这话很有道理,让人大为赞成。
上次,信陵君杀了晋鄙,夺得二十万魏军,却被秦异人伏击了。一入秦军埋伏,信陵君见势不对,立时逃走,虽然逃得一命,却是夺了二十万魏军。
如今,相似的历史再度重演,信陵君率领五十五万联军,气势汹汹而来,被王翦所阻,眼见情势不对,他又逃了。
这两次逃走,何其相似!
若信陵君有胆识的话,他应当临危不乱,应当指挥军队应战。那样的话,即使战败,却体面得多了,那才不愧“贤公子”的美名。
他倒好,一见情形不对,立时逃走,还有比他更没脸没皮的人吗?
更让人无语的是,信陵君明明有逃跑的劣迹,楚考烈王竟然把他当作宝了,把纵约长给他,要联军不败都不成。
山东尽多楚考烈王这样无智无识的国君,能不被秦军压着打吗?
“将军,要不我们再派人去追?”有秦将忙道。
“追?何必追他?追他是太高看他了。”王翦一脸的不屑,讥嘲道:“一个只顾着逃跑的公子哥,还能做得出什么呢?”
这话很有道理,象信陵君这样只顾着自己小命,一看情形不对,立时逃走的公子哥,他能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
“鲁仲连呢?”王翦再问道。
鲁仲连一直是反秦的铁杆,是反秦的一面旗帜,若是能把他抓住的话,这也是一件美事。
“逃了。和信陵君一样,一见情形不对,立时开溜,逃得那叫一个快,比起兔子还要快,我们都没能追上。”有秦将立时回答。
“不愧是‘千里驹’嘛,逃得够快的。”王翦讥嘲一句。
鲁仲连少有贤名,号称“千里驹”,这次,这千里驹算是派上用场了,逃命谁都没他快。
王翦这调侃令众将放声大笑,极是快活。
“将军,这些人怎生办?”有秦军将幸存的联军处置之道。
“嗯。”王翦眉头一挑,眼中怒色乍现,随即隐去,道:“大秦三曰里连丧两君,五国联兵讨秦,这是不仁不义,按理本将把他们全杀了也不为过。不过,上将军有长平杀降之事,大秦不能再有这等事了,就让他们活着吧,算是便宜他们了。”
白起长平杀降一事的影响极坏,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无数人在骂白起。若是图一时之快把这些人杀了的话,秦国的形象就会更加不堪了,王翦这份眼光不错。
“太便宜他们了。”众将很是不甘。
五国联兵讨秦,着实令秦人痛恨,依众将那心思,还是把这些幸存的联军士卒杀了的痛快,让他们活命,他们是万分不爽。
“你们也别不痛快了,留着他们也可以利用利用。”王翦充分展现了算无遗策的特质,道:“这些活着的人,就让五国赎回去。嗯,活着的人就一石粮,十金吧。死了的就十金了,粮草就不要了。大秦仁义为先,不要太心狠了。”
“你这还不心狠?”
“将军,就没见过比你更狠的了。”
王翦的话刚落音,一片指责声响起,秦将个个一脸的见鬼表情。
活着的人让五国赎回去,给金给粮倒也说得过去。可是,连死了的人都要五国赎回去,还是十金的天价,已经是狠得不能再狠了,王翦竟然说不心狠,他太没脸没皮了。
“我这算狠?没给你们说,要是君上在这里,他不开出二十金的价钱,也要开出三十金的价钱,我这算什么?”王翦摇摇头。
“是呀,我听说君上特别会捞好处。”
“没错。听说君上在邯郸时,可是把邯郸的地皮都刮下去了三尺呢。什么赵王,什么平原君,什么信陵君,什么春申君,还不是被君上敲诈一次又一次,还得乖乖听话,屁都不敢一个。”
秦异人刮地皮的本事特别了得,早就传遍天下了,这些秦将也有所耳闻。当然,王翦追随过秦异人,深知秦异人捞好处的手段是何等之了得。
“将军,你这想法虽好,可是,要是五国不给呢?”有将领心怀疑虑。
“不给?我这就让他们不敢不给!”王翦沉声道:“传令,挑选五万身强力壮,头脑灵活,果敢善战的锐士。每人三匹马。”
众将虽是不明白王翦为何会传这命令,却是不敢不执行,没过几多时间,五万锐士就挑选出来了。
王翦一声令下,五万锐士集结在一起,一个巨大的秦军方阵出现在面前,杀气腾腾。
王翦策马来到阵前,把秦军锐士一扫,大声训话,道:“弟兄们:你们瞧瞧,你的脚下全是血水,是韩燕魏楚齐五国之军的鲜血!你们触目所及的,全是他们的尸骨!五十五万联军已经被大秦英勇无畏的锐士全歼,这是一个天大的胜利!”
“大秦万岁!”秦军锐士爆发出惊天的欢呼声。
虽然早就知道这一仗已经大胜了,可是,这结论由王翦这个统帅嘴里说出来,仍是令将士们欢喜不已。
“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莫要忙着欢喜,因为这不够,远远不够!”王翦的话如同当头一盆冷水,把将士们的欢喜之情浇灭。
将士们眼里尽是迷惑之色,这是一个天大的胜仗,为何还不够?
“大秦三曰里连丧两君,韩燕齐楚魏五国联兵讨秦,这是不仁不义之举,大秦一定要严惩到底!五十五万联军被歼灭,不足以渲泄大秦的怒火!”王翦的声调转高,有些尖细刺耳。
“大秦万岁!”王翦的话说到将士们的心坎上了,无不是眼里射出仇恨的光芒。
“血债血偿!韩燕齐魏楚五国对大秦的侮辱,必须用鲜血来洗刷!”王翦的眼中精光暴射,整个人杀气腾腾,如同一头远古凶兽似的,道:“我将率领你们深入韩燕齐楚魏五国的国境,尽情的杀戮,尽情的焚毁,尽情的抢掠……我们所过之处不能有一个喘气的活物,我们所过之处不能有一栋没有被焚毁的房舍,我们所过之处不能有任何能生存的可能,我们所过之处只能成为一片废墟!”
王翦的话冷酷无情,血淋淋的,残忍无比,然而,却是成功的激起了秦军的杀机,无不是眼中杀意凛然。
“用君上的话来说,那就是‘哪怕是鸟儿飞过也得自带粮食’。”王翦引用了秦异人的话作结。
“君上万岁!”秦异人这话深得军心,将士们大为振奋。
这是秦异人的旨意,不是王翦的主意,当然更能令将士们兴奋了。
“扔掉你们的盔甲,扔掉你们的长戟,你们只能拥有皮甲、弓箭、骏马与剑!”王翦一边训话,一边脱掉盔甲,扔掉身上的重兵器。
这次行动重在行动迅速,任何的重装备都将拖累行军速度,甩掉重装备就成了必然。
将士们得令,无不是脱掉盔甲,扔掉重装备,一身轻装。
王翦把头发披散,拨转马头,疾驰而去。
将士们披头散发,打马疾驰,如同狂潮般涌去。
第三十七章 伏尸万里(二)
陈城,本是陈国的都城所在地。陈国是周武王所封的封国,这本是一个小国,不太可能在春秋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就是这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诸候却是在春秋时代闹出了天大的事情。
因为陈国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女人,叫夏姬。夏姬生得很是美貌,有羞花闭月之美丽容貌,陈国国君闻她美丽,心慕之,然后使了些手段,把她给上了。若事情仅仅如此的话,也没什么,不就是多了一情妇嘛。然而,陈灵公更加荒唐的是,他竟然与两个宠臣分享美人,一同上了夏姬。
这事最后传开,引发了一段闹剧,最终陈国因而此而灭国。虽然这次灭国后,又复陈,却是因为陈国名声臭了,实力消耗了,最后陈国被楚国所灭,遂有陈城。
陈地的地理位置甚好,是楚国进入中原的要道之一,这也是楚国坚持要灭陈的原因所在。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陈城是重要的贸易通道,每天进出这里的货物不知几多,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正是因为如此,陈城修得特别坚固,可以说是金池汤城,难以攻破了。
晨曦初上,天色微明之时,陈城已经热闹非凡了,来来往往的行人多如过江之鲫,摊贩叫卖声响成一片,堪称一景。
陈城的北城门口尤其热闹,因为不计其数的货物从中原运到陈城,就是从北城门进入,而从陈城运往中原的货物也要从北城门出去,是以北城门最为热闹了。
“走快点,走快点!莫要挡着了。”
“叫什么叫?你没瞧见这么多人吗?”
来来往往的商贩们相互之间的催促吵闹声响成一片,好不热闹。
“咦!”突然间,有商贩竖起了耳朵,凝神静听,道:“你们快听,这是什么声音?”
“哪有什么声音?你耳朵出毛病了,是不是昨晚上爬越女肚皮太过用力,伤了耳朵了。”
“就算爬越女肚皮伤了身子骨,也不会伤到耳朵吧?你太张大其词了。”
“消耗过度,就会耳朵出毛病,你真没见识,不与你说了。”
百越之地与楚国接壤,名义上是楚国的土地,虽然楚国并不实际拥有,却不乏有越人进入楚国讨生活。越女火辣热情奔放,很得有钱人的喜爱,陈城这个繁华之地自然有不少越女做皮肉生意了。
“咦,真的有声音呢?好象打雷似的。”
“打雷?不对,倒象是千军万马在驰骋。”
“千军万马?亏你想得到出来。越女虽然火辣热情奔放,却也要注意子骨,莫要使劲的折腾。你这都折腾成啥样了?连脑子都出毛病了。”
有人的耳音不错,听出这如雷的声响就是千军万马发出的,却是没人相信。
“这声音整齐利索,的确是军队行进发出的声响。”
“还是清一色的骑兵。”
“你怎生知道这是骑兵?难道不能是步卒?”
“你也不动脑子想想,这声音来得好快,适才还在大老远,眼下就近了很多,如此快捷,除了骑兵还能有谁?步卒?步卒能有这么快?”
“有理!有理!如此大的动静,这骑兵不在少数吧?这得几多骑兵啊?没有一万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动静。”
“一万?你真能乱想。没给你说,如此大的动静,听着就令人害怕,少说也有数万骑兵。”
“数万骑兵?不可能吧?大楚多的是车兵,骑兵很少,怎会有这么多的骑兵呢?”
行人议论来议论去,得出这是规模庞大的骑兵之后,又迷糊了。因为楚国守旧,到了战国时代还在奉行春秋时的车战之道,压根儿就没有多少骑兵。
“快看,那里,好多的人!好多的马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