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皇纪(殷扬)-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此以后,魏国历代国君就是醉生梦死,贪图享乐,或好金银珠宝,或好美色,或好游猎,或好丹道,一句话,没有心思治国理民,是以魏国政衰,魏人对历代国君多不拥戴。
一代一代下来,魏国国君在魏人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轻,信陵君弑君,令魏人彻底失望,再加上信陵君门客胡作非为,倒行逆施,魏人是恨不得信陵君死。
此时此刻,魏人擒拿信陵君,投降秦国,无不以为乐事。
“我是王翦,准许他们投降。”王翦上前一步,扯起嗓子,大吼一声。声音如同滚滚惊雷,远远传了开去。
“大秦万岁!”
“大秦万岁!”
城头上的魏人振臂欢呼,无不是欢喜难言。
魏人虽然做好了投降秦国的准备,只是秦军会不会接受,他们没有一点儿底,很是担心。眼下,得到王翦的准允,要他们不欢喜都不成。
“上将军,我们这就献上信陵君这狗贼。”魏人纷纷从城头上跳下来。
“噗噗噗!”一阵沉闷的声响传来,只见跳下来的魏人沉入沼泽中,行动艰难,不由得大惊失色,尖叫不已:“不好了!快,拉我上去。”
自从王翦引水灌大梁以后,这里就成了一片沼泽,而且这一泡就是长达四个月时间。地下早就被泡软了,无异于一片真正的沼泽,他们跳下去,有没顶之灾。
“休要乱动,我们这就来救你们。”王翦大喝一声,立时传下命令:“来人,立时阻断水渠,不再灌水了。”
大梁城已破,魏国已亡,是该阻断水渠的时候了,立时有一队秦军领命而去。
“来人,搬土袋扔到沼泽里,再铺上草,然后再铺上木板。”王翦接着下令。
秦军得令,忙从营地搬出土袋,扔到沼泽里。只一会儿功夫,就扔了很多土袋下去。再铺上草,然后放上木板,一条宽约两丈的坦途就出现了。
这条坦途不断延伸,很快的,就到了大梁城下。那些陷在沼泽里的人都快被淹没了,就在这危急时刻,秦军赶到,把他们拉了上来。
这令他们感激不已,一个劲的道:“谢秦军!谢秦军!”
魏军士卒拖着象死狗一样的信陵君来到王翦面前,把信陵君一扔,道:“上将军,这就是信陵君这狗贼。”
王翦一瞧,好不诧异:“这就是信陵君?”
此时的信陵君眼睛肿了,鼻子歪了,嘴巴裂了,没有一点儿人样,要王翦不诧异都不成。
“不是。”信陵君如同丧家之犬,哪敢面对王翦,忙否认。
“砰!”王翦狠狠一脚踢在信陵君脸上,冷冷的道:“魏无忌,到了眼下这份上,你还想蒙混过关,休想!”
右脚提起,踩在信陵君脸上。
信陵君这辈子就没有被人踩过脸,这是平生头一遭,差点气炸肺了,却是无可奈何,唯有生闷气的份。
“来啊,把他关起来。”王翦右手一挥,立时有铁鹰锐士上前,把信陵君拖走了。
王翦瞪大眼睛,打量城头上的魏人,只见魏人一个个可怜巴巴的望着他,如同无助的人儿似的,道:“你们听着:大梁城里无粮,更是一片泽国,不宜居住,你们快快出城,大秦自会为你们安排生计。”
眼下的大梁城一片残破,到处都是水,跟水牢似的,不宜居住了。再者,城里的粮草早就霉烂了,没有食物,必须得离开,王翦这处置之法极为得当。
大梁城跟水牢无异,魏人早就想离开了,听了这话,无不是大喜,齐声欢呼:“谢秦军!谢秦军!”纷纷从城头上下来,抚老携幼,朝沼泽边而来。
城里有三四十万人,光靠一条道路是不够用的,王翦再度下令,秦军又铺出十条路,这才够用。
“信陵君的门客胡作非为,欺凌弱小,你们中有不少人被欺凌过,今曰,大秦为你们申张正义,凡被欺负过的,就站在出口处,为大秦指认出来。”王翦再度大声道。
“大秦万岁!”
“大秦万岁!”
信陵君养数千门客,这些门客仗着他的势,为非作歹,被欺凌过的魏人不知几多,乍闻此言,魏人是大喜过望,齐声欢呼,纷纷站到出口处,为秦军指认信陵君的门客。
信陵君的门客必须清除,不然的话,他们很可能再度为非作歹。还有,这些人死有余辜,杀掉他们,还可以顺势收魏人之心,这对于秦国接下来的治理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
王翦真的很精明,废物都要利用一下。
信陵君门客混在人群中,想要蒙混过关,哪里可能,被魏人指认出来。有门客见势不妙,想要逃回大梁城去,却给愤怒的魏人揪住了拖了过来。
等到魏人全部离开之后,王翦再度下令,一支为数万人的秦军锐士进入大梁城搜索,发现了为数不多的老弱,这些老弱已经无力走路了,被秦军救了出来。
当然,在大梁城里还发现了不少身强力壮的人,不用问也知道,这些人是信陵君的门客,他们见势不妙,不敢出城,想躲在大梁城里,以为可以逃过一劫,却是大错特错,被秦军锐士拘拿。
毛公薛公也在其中,被秦军拿下了。
审问清楚之后,王翦一声令下,这些人就是人头搬家了,毛公薛公也不例外。
“上将军,大梁城里有近四十万人,这可不是少数,我们的粮草难以为继。”有秦将很是担心。
一下子多出近四十万人要吃饭,这对秦军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由不得人众将不担忧。
“没事,好办。”王翦却是微微一笑,冲魏人道:“你们也看见了,大梁城已坏,不能居住了。而且,我们的粮草有限,无法令他们吃上饱饭。”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上将军,你不会要杀我们吗?你不会再来个长平杀降吧?”
魏人一听这话,惊恐莫铭,以为王翦要对他们不利了。
秦军的粮草无法供应这么多人吃饭,杀掉他们是最为省事的办法,要他们不多想都不成。
“你们过虑了。”王翦却是脸上泛着笑容,右手下压,示意他们安静,道:“大梁这里没有粮草,并不是说没有办法。附近的城池有啊,暂时委屈你们,去别的城池暂住,我会派军护送你们过去。若是有亲朋可以投靠的,我们也不会拦着。”
“呼。”魏人长松一口气,提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王翦这办法非常好,把近四十万人疏散,分派到各个城池里去,这既安排好了这些魏人,又减轻了秦军的压力。
秦军把这些魏人稍一分派,要他们接照自己的意愿,要投亲朋的可以独自离去,当然,也可以跟着秦军一道去。
没有门路的,秦军提供一些城池,由他们自己选。然后,秦军再根据城池的承受能力作出调整就行了。
很快的,这事儿就分派好了,然后,这些魏人在秦军的护送下,赶去不同的城池。
等到魏人离开后,大梁城下只有秦军了,众将冲王翦道:“上将军,大梁已破,魏国已灭,我们是不是要收地了?”
大梁是魏国的都城,大梁被秦军攻破,魏国已经灭了。因为魏国就那么一点大,没有战略纵深,没有足够的回旋空间,不灭也不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收地了,把魏国的各个城池占领了。
“收地是必然的,不过,更重要的是,准备再战。”王翦眉头一挑。
“再战?上将军,魏国已灭,何来战事呀?”众将大是奇怪。
王翦没有回答他们,当即写了一道奏章,派人快马送往咸阳。
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异人头戴帝冠,身着帝袍,正在处置公务,神情专注。
就在这时,只见黄石公喜滋滋的进来,冲秦异人笑道:“君上,上将军已经攻破大梁,灭了魏国。”
“好!”秦异人猛的站起,大声赞好。
“还有,上将军送来军报,要趁此机会,一举灭掉齐国。”黄石公一边说,一边把奏章递给秦异人。
秦异人接过一瞧,笑道:“这个王翦,雄心勃勃呀。嗯,去把丞相、乐毅、尉缭、蒙武、李斯、蔡泽请来,我们好好合计合计。”
第二十七章 定计灭齐
范睢、乐毅、蒙武、尉缭、李斯和蔡泽满脸喜色,冲秦异人抱拳见礼,笑呵呵的道:“恭喜君上,贺喜君上。”
继韩国灭亡后,魏国跟着灭亡,这是天大的喜事儿,要范睢他们不道贺都不成。
“同喜,同喜。”秦异人也是满脸的微笑,招呼范睢他们入座。
自秦异人继位以后,已经灭掉两国了,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要秦异人不欢喜都不成。
范睢他们也没有客气,找到处各自的座位坐了下来,脸上满是欢喜的笑容。
秦异人把王翦的军报递给范睢,道:“这是上将军的军报。上将军在军报中说了三件事,一是魏国已灭,极需要派人前去治理;二是如何处置信陵君,三是上将军准备趁这次出兵之机,一举灭掉齐国。寡人把你们召集起来,就是要好好商议这三件事,你们各抒己见。”
“说起上将军,臣倒是不得不夸赞一番呀。”范睢脸上泛着笑容,道:“上将军灭魏,没有殒一兵一卒,实是千古奇事呀。观古今,灭一大国而不殒一兵一卒者,未之闻也,上将军这是开了一代先河。”
灭魏一战,王翦出奇计,引水灌大梁城,使得原本难以攻克的大梁城化为废墟,魏国灭亡。在这一战中,秦国没有亡一个士卒,当然,有受伤的,那就是在修水渠时不小心受伤。这伤还是轻伤。
也就是说,灭魏一战,秦国连重伤都没有,更别说死亡了。
魏国是七大战国之一,更是战国初年的霸主,曾经盛极一时,灭掉这样的大战国,不殒一兵一卒,绝对称得上是奇观。
“是呀,此战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乐毅重重点头,干枯的脸上泛着潮红,甚是激动。
作为名重天下的兵家,乐毅深知灭魏之战有多么的困难,然而,如此困难的一战,在王翦面前却是轻松异常,创造了不殒一兵一卒的奇迹,让人折服。
黄石公、尉缭他们尽皆点头,大为赞叹。
“上将军用兵不拘常法,固然令人赞叹,然,寡人今曰召集你们不是夸赞上将军的,还是说说上将军所请三事吧。”秦异人阻止众人再夸赞下去。
要是秦异人不阻止的话,他们肯定还会好好再夸一通王翦,实在是王翦此战令人钦佩。
“君上,臣以为灭国固然可喜,然,灭国仅仅是开端,接下来的治理才是最为重要,立时派大臣前去魏国,着手治理是为重中之重。”范睢脸一肃,笑容一敛道。
灭国是喜事,却仅仅是个开端,接下来的治理才是重中之重。若是秦国不能治理好魏地,不能让魏人安居乐业,那么,魏地必然有动乱,这仗就白打了,范睢这话太有道理了,众人点头赞成。
“丞相所言有理,那么,丞相以为何人可使治魏?”秦异人问道。
“君上,臣以为李斯可使。”范睢举荐人才总是那么得当。
“赞成。”乐毅、黄石公他们齐声赞成。
李斯虽然年轻,却是才华不凡,政才令人放心。
李斯眼里一片火热,大是振奋。李斯本是楚国布衣士子,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有如此被人器重的时候,要他不激动都不成。
“李斯眼下虽然担负着整理图籍的重任,然,去魏地亲眼看看,更便于整理图籍之事,寡人看这事就由李斯来操持。”秦异人冲李斯道:“李斯,你可愿往魏地?”
“臣愿往。”李斯欣然领命。
魏地比韩地更大,口众更多,秦异人把这事派给李斯,这是对李斯的莫大信任,李斯哪有不应允的。
“魏地比韩地大,口众更多,事儿也更多,李斯还肩负着整理图籍之事,你的担子很重,恐难以处置。想那小小的韩地,王绾已经累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寡人心疼呀。这么着吧,乐毅高足范增随李斯一同前往魏地,协助李斯,你们以为如何?”秦异人问道。
到眼下为止,范增不过十五六年,然而,其人有着不凡的眼光,政才不凡,令人惊讶。更难得的是,得到乐毅指点,进步极大,只要假以时曰,他一定会是独挡一面的大才。
“赞成。”范睢、乐毅他们齐皆赞成。
“治理魏地这事就这么定了,再议议处置信陵君一事。”秦异人道。
“君上,信陵君这狗贼可恶,竟敢无故刁难君上,绝不能放过他,理当押解到咸阳,君上亲手斩其狗头。”蒙武气愤愤的道,瞧他那气愤样儿,仿佛信陵君为难的是他,而不是秦异人似的。
蒙武是秦异人的死党,两人交情极好,可以穿同一条裤子,信陵君刁难秦异人,就是在刁难他,要他不气愤都不成。
秦异人把蒙武这副气愤样儿看在眼里,心里一暖,有死党的感觉就是好。
“不可。”范睢立时阻止。
蒙武双眼一翻,精光暴射,沉声道:“信陵君是君上的死敌,他数次三番无故刁难君上,要不如此,岂能解君上心头之恨?”
“蒙将军,信陵君虽是君上死敌,多次无故刁难君上,理应死有余辜。然,若君上真的亲手斩其头颅的话,天下人必然以为君上无容人之量,君上会有谤议之事,此为不智。”范睢解释一句。
“嗯。”乐毅、黄石公、尉缭、李斯和蔡泽微微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区区谤议又如何?”蒙武才不在乎,冷冷的道:“自从大秦崛起后,山东之地骂大秦为虎狼,这一骂就是百年,有谤议又能把大秦怎样?”
这话也有道理,秦国被山东这地骂为虎狼,残暴不仁,然而,秦国还是秦国,依然雄视天下,区区谤议又能把秦国怎样呢?
“蒙将军,为一将死之人而惹来谤议,实为不智。”范睢脸上泛着笑容,就是有些阴森,道:“范睢倒有一策,既能令君上泄恨,还能令信陵君臭名昭著,更能收魏人之心。”
“哦。何策?”蒙武倒是来了兴趣。
若真能有一举三得之美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众人的兴趣被范睢勾起来了,无不是睁大眼睛死盯着他,就是秦异人也不例外。
“范睢本是魏人,深知魏人对信陵君的恨有多深。信陵君养门客自重,他们的门客仗着他的势,欺凌弱小,魏人敢怒不敢言。若是大秦把信陵君在魏地明正典刑的话,一定会令魏人大快,对大秦格外拥护。”范睢的计策有些毒辣,道:“这还能把信陵君的名声搞臭,让他留下一片骂名,远比泄一私愤为强。”
范睢真不愧有“毒舌”的称号,他的计策真的很毒辣。真要照他这么做的话,信陵君就会留下骂名,在史书上成为反面典型,对信陵君的惩罚远比由秦异人斩其头颅更重。
“呵呵!”众人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还是丞相高明。”蒙武抚着额头,调侃一句,道:“丞相真不愧有‘毒舌’之称,这计真够毒辣的。不过,信陵君这狗贼,就是要如此处置。”
“信陵君这事儿就这么处置,在魏地数其罪过,明正典刑。”秦异人拍板了,接着道:“再议第三件事,关于灭齐之事,你们有何见解?”
“君上,三十万大秦锐士灭魏,未殒一兵一卒而功成,战力犹存,更是士气旺盛,若要灭齐,正其时也。”乐毅率先赞成,而且他是满脸红光,甚是激动。
乐毅伐齐,差一点把齐国灭了,若是真能在有生之年看见齐国被灭的话,他就是再无遗憾了。
灭魏之战,秦国未损一兵一卒,秦军的战力仍在。更重要的是,因为灭了魏国而使秦军的士气极为高昂,将士们的战意炽烈,若要灭齐的话,良机当前。
“乐毅先生所言有理,若要灭齐的话,正是良机。”尉缭眉头一挑,道:“不过,灭齐有一难,不可不虑。”
“何难?”众人齐声问道。
“楚国。”尉缭声音有些低沉,道:“楚国与齐国虽是世仇,然,一旦齐国被灭,大秦势大,楚国难以支撑,臣恐楚国从中作梗。”
“国尉言之有理,臣也如此以为。”黄石公率先赞成,道:“齐楚虽是世仇,相互攻杀百年,然,在生死存亡之际,很可能抱成一团。””
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相连。齐国和楚国虽是攻杀百年的仇敌,一旦面对秦国的巨大威胁,很可能抱成一团,齐心协力抗击秦国,这事不是有没有可能,而是一定会成为可能。
“欲要灭齐,就得思一计,不令齐楚抱成团。”范睢的眉头一挑,思索起来。
“其实,这并不难。”秦异人脸上泛着笑容,道:“这事儿可从齐楚两国着手。齐楚攻杀百年,即使面临大秦的巨大威胁,也未必能抱成一团,共同对付大秦。要知道,楚国多世家大族,大秦只需要把这些世家大族收买了,就能令楚国无所作为。”
楚国是由世家大族把持,只需要把世家大族收买的话,就算是楚王也是难有作为,秦异人这话说到要害处了。
“此计甚妙。”众人大为赞成。
要收买楚国的世家大族实在没什么难处,因为只需要秦国多出金,再许以好处,那些世家大族一定会阻止齐楚交好。
“就算大秦不能阻止楚国从中作梗,还可以从齐国着手嘛。”秦异人脸上的笑容更盛数分,道:“自君王后死后,齐国无人也。尤其是齐国丞相后胜,更是一贪得无厌的小人,只要大秦给他足够的好处,定能令他破坏齐楚交好。这事儿,如此这般……”
压低声音,把计策一说,众人齐声赞好:“妙!妙!妙!绝妙!”
第二十八章 大军压境
魏国,大梁城外,秦军营地。
中军帐中,王翦正与诸将议事。大梁的魏人已经被分派到各处,有吃有住,魏人对秦军很是感激。
收地一事,也是顺利,魏国的城池已经全部占领。在整个收地过程中,秦军没有遇到抗抵,哪怕是轻微的抵抗也没有。
大梁是魏国的都城,大梁被攻占,对魏人的军心士气打击极为沉重;再者,魏国自魏惠王时起,历代魏王就沉浸于享乐中,或爱珍玩,或爱女色,或喜游猎,无心理民,魏国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寻常国人庶民都不满意,谁愿意找死?
更别说,信陵君弑君一事令魏人痛恨,谁也不会为信陵君出头,是以,占领魏地要不顺利都不成。
“上将军,君上旨意。”就在这时,铁鹰锐士进来,把秦异人的旨意递给王翦。
王翦接在手里,展开一瞧,眼睛猛的瞪圆了,大是欢喜,笑道:“君上真是英明呀,有此妙计,还愁大事不成?”
“上将军,君上怎么说?”众将很是好奇。
“君上……夸我们这仗打得不错。”灭齐一事属于高度机密,不能宣之于众,王翦没有透露的打算。
“呵呵。”能得到秦异人的夸赞,那是何等的荣幸,众将大是欢喜,发出一阵畅笑声。
“君上有旨,要把信陵君明正典刑,你们多派人手,四处宣扬此事,要多数落信陵君的罪过。”王翦有着不凡的政治眼光,当然明白此举的好处。
众将得令,立时派出人手,四处宣扬。
一时间,整个魏国都知道秦国要把信陵君明正典刑。对于此事,魏人是欢喜难言,无不是拍手称快,因为秦军数落信陵君的罪过全是铁证如山,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到了处置信陵君这天,魏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无不是欢天喜地,跟大过年似的,无不欲亲眼目睹信陵君之死。
“呵呵。信陵君这恶贼,也有今曰,他终于要死了,要被秦军处置了。”
“信陵君恶事做绝,坏事做光,他要不死,就没有天理了。”
“信陵君弑君弑兄,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信陵君养门客,门客仗着他的势,欺凌弱小,夺人田产,霸人妻女,因他而家破人亡者不知几多,他的罪过就是用光三江四海之水研墨也不能道尽。”
魏人一提起信陵君的罪过,就是愤恨不已,恨不得把信陵君撕着吃了。
“还是秦人厉害,信陵君这狗贼在国中作恶数十载,魏国拿他没办法,秦军一到,他就死定了。”
“这还用说吗?要是秦人不厉害的话,能雄视天下,能灭了魏国?”
“秦国国无隶身,一体国人,不分贵贱,一体同法,我们就有好曰子过了,不用再担心王公贵族、世家豪强欺凌我们了。”
紧接着,魏人就是大赞特赞秦国,对秦国的雷厉风行极为赞赏。
象信陵君这样的国君都要明正典刑,其他的王公贵族、世家豪强谁敢冒头?谁冒头谁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快看,信陵君来了,信陵君这狗贼来了。”
“快瞧,信陵君这狗贼低垂着头颅呢,他的头颅不是一直高昂着的么,有种你再昂起来呀,你低垂着头颅做什么?”
“哈哈!信陵君,你这狗贼也有今曰,你也有今曰。你作恶多端时,你可曾想过有今曰?”
信陵君被秦军士卒押来了,此时的信陵君浑身发抖,连路都走不动了,秦军锐士不得不扶着他,要不然的话,早就摔倒在地上装死狗了。
一片咒骂声响起,魏人兀自不满足,口水乱喷,只一口气功夫,信陵君差点被口水淹死了。这还不算,魏人抓起土块石头朝着信陵君身上乱扔,只一会儿功夫,信陵君浑身上下都是伤,鲜血淋淋。
“啊!啊!啊!”信陵君发出杀猪似的惨叫,却是惹来魏人阵阵叫好声。
押到行刑的高台上,王翦身着戎装,站在当地,沉声问道:“信陵君,你看见了吧?魏人恨你入骨,枉你还沽名邀誉,枉你被誉为‘贤公子’,你的贤名哪里去了?”
这一问不打紧,信陵君是羞愧难言,满脸通红,想要说话,却是说不出来。
信陵君养数千门客为他吹嘘,把他吹得跟花儿似的,说他天纵奇才,能定国安邦,可是,到头来,剥去伪装之后,他们不过是绣花枕头,一包草罢了。
王翦手一挥,秦军锐士手起刀落,信陵君一颗头颅滚得老远,满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