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牛听的一知半解,虽然不懂细菌是什么,但发炎倒是听懂了,点点头说道:“想不到你小子不光算计人在行,医学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错,不错啊!”
    李慕云郁闷的看了老牛一眼:“我说牛叔,您这是夸我呢?”
    “不然呢?”牛进达笑着反问。
    ”好吧,那我谢谢您了!”李慕云无奈拱了拱手,一副无力吐槽的样子,惹的老牛哈哈大笑,好不开心。
    末了,老牛收敛笑意,正色问道:“这一次损失如何?”
    说起战损,李慕云叹了口气:“战死六百余,重伤一千五,轻伤……几乎人人都有。”
    “嗯,损失并不大。”牛进达点点头,神情有些没落。
    李慕云并没有注意到老牛的样子,远远看着一个断了手的伤兵被同伴按住上药,那痛苦的哀嚎声让他的眼角不由自由的抽动几下,想了想问道:“牛叔,这些伤兵回去之后会怎么样?还能留在军中么?”
    “你想什么呢?若是轻伤还能继续留在军中,反正养好了伤还能再上战场,重伤残疾的就不好说了,退伍还乡是常态,只是……”老牛说了一半,突然顿住,良久才叹了口气道:“上了战场,能保住命就已经不错了,还想什么其它。”
    听到这里,李慕云已经有了一丝明悟,就算是在后世,重伤退伍都不一定能得到妥善安置,在大唐就更不用说了,估计能不饿死已经算是捡了大便宜。
    牛进达似乎看出他在想什么,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最好别掺和进去,水深的很。”
    李慕云略有些不满的说道:“牛叔,他们好歹跟着我出生入死过,是我把他们从长安带到了这里,现在你告诉我不要管他们?”
    “这都是命!”牛进达再次叹了口气,欲言又止的张了张嘴,最后转身背着手走了。
    李慕云很不理解,老牛的想法,看他的样子应该同样对朝庭这样的安排有所不满,可不知为什么他却一直不想把这件事情提出来。
    另外,既然老牛都有这样的想法,谁又能保证其他人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可为什么这些人全都不声不响的忍着呢,其中到底有什么猫腻?
    带着深深的疑惑,李慕云收到了来自长安的调令,让他立刻返回长安。
    这个时候松州该他处理的事情也都处理完了,再加上天气越来越热,李慕云早就已经没有心思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于是便草草收拾一下,与老牛打了个招呼便带着队伍沿着官道返回长安。
    一路无话,半月之后,队伍抵达长安,因为规模太小,在灞桥那里只有房玄龄在等着他们,其余便是无数士兵的家属。
    抛开桥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感,李慕云在老房的安排下完成了回师的礼仪,又一路跟在其身后回去交旨。
    按理来说,松州之战结束之后,李慕云应该心情大好才对,可每当他看到那些重伤落下残疾的士兵,还有那些骨灰坛子的时候,不知怎么心就开始莫名的抽痛。
    李慕云并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杀手这份职业给了他一颗冷酷的大心脏,但无论如何他都无法去面对那些士兵绝望的目光。
    都说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李慕云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与这些大头兵朝夕相处半年之久,大家在一起摸爬滚打,吃野菜,抓野兔,不知不觉间已经结下一种叫战友情的东西。
    太极宫,两仪殿,李慕云依礼拜见,上交虎符。
    李世民难得的没有给他脸色看,笑着问起这次出征的经过,路上遇到的困难。
    李慕云一一解答,但却总是显的有些恍惚,李二注意到了他的情况不由微微皱眉:“李慕云,你有心事?”
    李慕云深吸一口气,犹豫着说道:“皇兄,臣弟有个不情之请,还望皇兄能够恩准!”
    “说!”李世民扬了扬下巴,气场颇为强大。
    “皇兄,臣弟此次出征,历经两次大战,共计阵亡将士六百九十八人,重伤一千八百二十五人,臣弟相要恳请皇兄……重金抚恤!”李慕云说到最后迟疑了一下,但还是把话说了出来。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却无一人提及抚恤之事,李慕云不知其中道理,但既然众人都不说,其中必然是有什么说道。
    所以李慕云说完之后心中亦是忐忑不已,看着坐在那里沉吟不语的李世民,像是一个等着命运宣判的囚徒。

第六一七章 对与错(上)
    命运最后还是没有眷顾李慕云这个可怜的娃,威严的李二陛下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坚定的摇头:“你死了这条心吧,抚恤金该多少还是多少,不可能再多。”
    李慕云有些急了,猛的站起来:“为什么?皇兄,那可怜的几贯钱根本就不够他们生活,死了的家里没了壮劳力,一家老小便没了生计,没死的一身残疾,照样连自己的照顾不了……”
    “滚。”李世民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拍了桌子,瞪着眼睛道:“你以为你在跟谁说话,滚,马上给朕滚出去!”
    “皇兄……”
    “滚!”
    李慕云灰溜溜的离开了,不过却并没有离开皇宫,而是转了个圈子跑到了大安宫,远征归来,给老头子请安,就算再苛刻的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不过当他与李渊说起伤兵的事情,老李渊难得的与李二保持了一致,叹了口气道:“这事儿老二没有做错,抚恤涨不得!”
    “为什么?您和皇兄都知道,这点钱根本不够他们用的。”李慕云不解的问道。
    李渊慢条斯理的吸溜着茶水,爱搭不理的看着李慕云:“你知不知道每年咱们会有多少人战死或者伤残?抚恤金每涨一点国库又要支出多少?另外贪腐问题如何解决?老子倒是想一个人给一百贯,可是你觉得这钱真的能到那些家属手里么?”
    李慕云为之一滞,他知道抚恤金如果高了,老李渊担心的问题就一定会出现,另外抚恤金支出同样是一笔不菲的开销,若是人死的多了,怕是国库真的能给花空掉。
    但理解归理解,接受归接受,想到自己手下那些伤兵,李慕云还是坚定的认为应该提高抚恤,脑子一热便对李渊说道:“不行的话,我来养他们,不就是两千多号人的家属么,我养得起。”
    李慕云的顽固不化让老李渊火冒三丈,把手里的杯子重重往小几上一放:“你养个屁,那是军队,不是你家的护院!你今天敢擅自养起他们,信不信明天你的脑袋就会挂在城门楼子上。”
    李慕云急声道:“为啥啊?别人不管,我管还不行啊。”
    李渊冷冷一笑,哼了一声:“你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东西,屎么?邀买军心这个罪名你背得起么?”
    这下李慕云有些傻眼了,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那些人是他带出去的,死了残了大不了自己养,不用国家出钱,可是老李渊的一句话让他如坠冰窟,敢情特么事情还有这样的解释。
    见李慕云被说的哑口无言,老李渊继续说道:“傻了吧?告诉你,朝堂上的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别以为只有你心疼你的兵,你问问李靖他们那帮子杀坯哪个不心疼,可是结果呢,还不是只能干看着。”
    李慕云乃是职业杠精,越是别人说不行的事情,他越要去尝试,当下梗着脖子道:“我,我就不信没有办法!实在不行……,实在不行老子大不了再弄一套产业,专门招一些残疾军人。”
    李渊恨其不争的瞪起眼睛:“哼,都跟你说了,你这是自寻死路,若是被人弹劾邀买军心,便是老子都保不住你。”
    李慕云嘿嘿一阵坏笑:“大不了把这一套产业挂在您老名下,要弹他们也是弹您,不是弹我。”
    这下轮到李渊傻眼了,便如李慕云所说一般,整个大唐太极宫里那位,好像只有他老李渊能干这事,而且还不怕别人说闲话。
    看着小老头儿目瞪口呆的样子,李慕云得意的笑出了猪叫声,直到被李渊踢了一脚才算止住,继续嬉皮笑脸的说道:“亲爹啊,只要有您老在,一切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至于说解决不了的,那一定是因为钱不够。”
    “是啊,偏偏你家伙有很多钱,所以你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对吧?”李渊没好气的说道。
    李慕云无所谓的一耸肩:“差不多吧,其实我想说的是,一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那如果用钱解决不了呢?”李渊最是见不得别人高兴,李慕云得意的样子,他是怎么看都不顺眼,忍不住不给他泼冷水道:“你在剑南道平定叛乱的事犯了,朝中不少大臣都等着弹劾你渎职,老子看你这回要怎么解决。”
    “渎职?我?”李慕云指着自己的鼻子道。
    “难道是我?”李渊反问。
    “……”李慕云无语的看着老李渊,他是真不知道这个渎职是从什么地方说起。不过小老头儿似乎成心想要看他的笑话,也不与他解释,白了他一眼之后,负手而去!
    从宫里出来的李慕云忧喜参半,就连等在宫门口的老夏都没看到,顺着朱雀大街一路南行,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
    老夏跟着李慕云走了一段,终于发现了自家公子的不同寻常,从后面追上来:“公子,您走错路了!”
    “哦?走错路了?”李慕云愕然抬头,发现竟是老夏,又向四周打量一番:“没错啊,这不是回家的路么?”
    “公子,陛下知道您打了胜仗,在城里赐了宅子,小老儿已经擅自作主,把家搬进城里来了。”老夏搓着手解释道。
    事实上老夏早就想在长安城里买一套宅子,毕竟别人家的王爷、国公都是住在城里,没理由自家王爷住在城外乡下。
    不过那个时候李慕云觉得没有必要,一来花费不菲,二来他也想躲个清静,故而在长安城里置办家业的事情也就一直拖了下来,直到这次李二赐了他一套宅子。
    上了老夏带来的马车,李慕云继续想着心事,连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心思去看,回到家里把那些聚到一起的仆从遣散,便将自己关进了书房。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彻夜未眠的李慕云顶着黑眼圈在慕雨小丫头的伺候下草草吃了点东西便去上朝,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早朝才刚刚开始,李二的屁股还没沾到椅子上,已经有人开始发难。
    “陛下,臣弹劾逍遥王李慕云玩忽职守,私纵叛逆,意图谋反!”
    我了个去的,这谁啊,上来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还让不让人活了?顺着声音,李慕云侧目回望,结果发现——不认识!
    高高在上的李二陛下似乎并不意外有人弹劾李慕云,闻言只是微微一笑,目光扫过某王爷道:“逍遥王,对陈叔达的弹劾你可有什么解释?”
    李慕云越众布出:“陛下,这老头儿一定是糊涂了,他说的那些事儿跟我没有一点关系。”
    “胡说,你敢说蒙舍龙不是你放的?”陈叔达声色俱厉,看那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李慕云杀了他全家呢。
    李慕云眨眨眼睛,似乎想起了什么,恍然道:“蒙舍龙?剑南道的那个僚人首领?”
    陈叔达哼了一声:“不错,那蒙舍龙乃是叛乱的首领,逍遥王你该不会是忘了吧?”
    蒙舍龙李慕云当然不会忘了,那家伙现在估计还在剑南道那边忘眼欲穿,等着当土皇帝呢。
    不过李慕云当然不会这么说,听了陈叔达的话之后只是略带好笑的看着那老头儿:“我说老陈,你这小道消息是从哪里听来的?蒙舍龙虽然是僚人首领,不过叛乱首领却不是他,而是施浪诏的那个头领。”
    “谁是首领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让你去平叛,而你干了什么?”陈叔达继续质问,丝毫没把李慕云这个郡王放在眼中。
    李大杀手就是再能忍,这个时候也必须反击了,否则继续下去威信扫地不说,怕是还会有更多的人来落井下石,于是撇嘴道:“我干了什么?不如你来说说。”
    陈叔达道:“你私放叛贼!”
    ”你看到了?哪只眼睛看到的?”李慕云的语气满是不屑。
    虽然不知道陈叔达是什么人,又是什么身份,但根据李二的态度判断显然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李慕云自然不会畏惧老陈。
    结果,老陈的回答几乎让李慕云失语:“何必用看,剑南道之行你只打了一场仗,战果也只有四百余人,这难道就是你平叛?细数此前种种,哪一次不是杀的尸山血海,而你……。”
    李慕云实在听不下去老陈的理由,插言打断他道:“这么说陈大人是觉得李某杀的人少了?呵呵,我倒是想要问问,是谁规定平叛就一定要杀人的?到底是杀人重要,还是稳定地方重要?”
    “不杀人如何令异族畏惧?”陈叔达理直气壮的反问。
    在老陈看来,既然是平定叛乱那就应该将叛贼杀光,正所谓一日为贼千日为贼,错了就要承担后果,所以李慕云的行为在他看来就是私纵叛逆。
    从某些方面来说,朝堂上与老陈有着同样想法的人并不少,只是碍于面子没有明说罢了。
    李慕云察言观色冷眼扫过朝堂众人,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当下微微一下摇头叹道:“唉,眼界还是太窄了些,若是人人都如陈大人这般想法,只怕我大唐很快就会由盛转衰!”

第六一八章 对与错(下)
    陈叔达被气的浑身直哆嗦,指着李慕云跳脚骂道:“黄口小儿,信口胡言,老夫与你誓不两立!”
    “老家伙,这里是朝堂,不是你家里的一言堂,连陛下都没说什么,你凭啥在这里跳脚,谁规定岁数大就一定说的有道理的,年龄小就一定是错的,如果真是这样,去外面搬个王八来,以后大家都听它的好了。”
    李慕云连萧瑀都敢顶,更不要说陈叔达,只是他发言的时候忽略了上面坐着的李二,结果立刻被一支从上面丢下来的笔砸到,然后耳边响起李世民的咆哮:“放肆,再不说人话,当心你的一身好皮!”
    陈叔达这老头儿可以不理,满朝堂的老头儿也可以不怕,但是上面坐着的大老板李慕云可不敢得罪,缩了缩脖子把笔捡起来交给一边的小太监,点头哈腰的说道:“皇上,臣一时失言,您大人有大量,还请看在微臣没啥文化的份上,放臣一马!”
    这混蛋!李世民险些被气乐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用没文化为借口请求他原谅的。
    如果这个理由其他人来用,那后果指定非常悲惨,会被无数人跳出来指责,毕竟没文化就不能混朝堂,这是规矩。
    可李慕云就不一样了,整个大唐就算是刚会走路的娃娃都知道,他就是一个关系户,凭着李渊的关系才混上朝堂的,指责他就是指责太上皇,这事儿就算是魏征都不会干。
    陈叔达被气的像是刚刚跑过五公里武装越野,眼珠子通红的盯着李慕云,咬牙切齿的说道:“好,好个逍遥王,世人都说你生就一张利口,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不过就算如此,如果你不把刚刚的话说明白,老夫拼着这条老命不要,也与你死磕到底!”
    “死磕到底?没必要吧?”李慕云看着小老头儿,在心里给他做了一翻评估,觉得这老头儿应该不会被自己气死,才继续说道:“陈大人,不知你能不能告诉大家,我大唐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大政策下以什么为第一要务?”
    陈叔达朗声道:“自然是发展民生!”
    李慕云在大殿上来回走了几步,嗤笑道:“太笼统了,详细些,发展民生这种事情就算是顺天门外要讨饭的都能随口说出来,何用您老来说。”
    陈叔达一口气憋在喉咙里,看着李慕云恨不能一口咬死他。
    作为朝庭的高层,只要知道发展民生就已经够了,具体细节那是下面官员才应该管的事情,何用他来操心,可是这种话他毕竟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说了便有渎职之嫌。
    好在李慕云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很快便继续说道:“发展民生,说来可笑,朝庭上下其实一直都在强调这个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具体如何发展,不得不说,还真是悲哀!”
    群臣之中有人看不惯李慕云的得瑟样儿,讥讽道:“那不如逍遥王来指教一二如何?”
    此时正是某人独角戏快要唱不下去的时候,闻言大喜,重重一点头道:“好啊,那我就来说说。发展民生,重点要放在哪里?在我看来,就在于一个‘民’字,‘民’是什么?子民,百姓,所以发展民生就是发展百姓。”
    “噗嗤”李慕云话音刚落,下面嗤声一片,发展百姓,这算是什么屁话,只要稍微有点学问的人就不会用如此说话。只有有限几人微微皱眉,似乎想到了什么,将目光投向同样带着一脸讥讽的李慕云身上。
    “你们是不是觉得本王有些词不达意?那好,本王换一个说法,发展人口你们总能理解了吧?我大唐国土广袤无边,可实际人口才有多少?连带那些逃民都弄回来,有没有八百万户?按一家五口人算,充其量也就是四千万人口!”
    “四千万啊!听上去是不是很多?可是诸位大人们,这可是我大唐的全部人口,这么大一个国家,只有四千万人,很多么?!笑,你们怎么能笑得出来!”
    李慕云背着手站在大殿中间,冷眼扫过朝堂上那些混吃等死的家伙,用更加讥讽的语气说道:“杀杀杀,你们只知道杀,却不知道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需要十几年,你们杀的痛快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要多少年才能重新把人口恢复过来?”
    “四千万人看着多,可是你们不要忘了,五口之家只有两个壮劳力,另外三个不是老就是小,四千万人真正能用上的只有一千六百万。”
    “大唐的税收要靠这一千六百万人,打仗要靠这一千六百万人,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这一千六百万人,可以说这些人每一个都很宝贵。”
    “但是,你们中有些人却不这样想,总是凭着自己一时的冲动,凭着自己那毫无远见的想法一意孤行,今天杀这个,明天杀那个,老子就不知道,等人都杀光了,朝庭靠什么吃饭?你们这些当官的又在谁的面前作威作福!”
    因为手下士兵的事情李慕云本就心情不好,再加上起了个大早憋了一肚子起床气,这下子全都暴发出来,把个陈叔达说的老脸通红,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最后,房玄龄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上前两步来到大殿中间,对李慕云拱手道:“逍遥王之言如醍醐灌顶,房某佩服,只是不知剑南道之事郡王今后打算如何处置?”
    不得不说,老房的确是当宰相的料子,这话问的不带一点烟火气,但却十分关键,如果李慕云不能说出个子午寅卯,那么之前说的一切就全部成为无稽之谈式的扯蛋。
    李慕云深深看了老房一眼,似乎想要确定他如此问的意图,朝堂之上敌友难分,老房虽然名声不错,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他的行为既可以解释成在帮助陈叔达,也可以解释为在帮助李慕云。
    思索片刻,李慕云已经有了定计,接过话头说道:“房大人目光如炬,既然如此,李某便说一下。”
    赶鸭子上架的情况下,李慕云也豁出去了,揉了揉鼻子说道:“剑南道僚人叛乱,说白了就是活不下去,再加上被有心人利用,所以才会发生。”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原因,那么一味的杀戮只会更加激化矛盾,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诸位大人家中都有子嗣,难道诸位会因为子嗣跟你们犟嘴就把他们都杀了?这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所以李某认为堵不如疏,既然杀戮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给他们一条活路,比如我们可以修一条宽敞的水泥路进入剑南道,或者在派人入剑南道,教给那些僚人养蚕纺织之法,让他们能够看到希望,看到未来,看到出路。”
    “圣人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如果百姓明白事理,那就让他们自己去发展,自己去管理自己,若是百姓不明白事情,那么当权者就要教导他们,让他们懂得礼法,这同样也符合圣人的有教无类之言。”
    大殿之上众人哑然,目光诡异的看着李慕云,亏得这小子刚刚还特么说自己没有文化,没文化能张嘴圣人有云?没文化能给‘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重新释义?啥时候特么文化人这么不值钱了?
    孔颖达原本正事不关已的闭目打盹,这个时候也来了精神,以前对‘民可使’的解释是知让百姓知道太多,只要他们迷迷糊糊听从使唤就好,可经过李慕云的重新断句,竟然有了另外的意思,这让老孔这个孔圣人的三十一世孙如何能不意外,如何能不惊喜。
    大唐是一个开放式的国家,兼容并储,并不排斥一些新的思想与文化,同时大唐的儒家文化也是如此,它并不像后来的儒家那样排斥异己,而是不断吸收一些新的东西,从学术方面来讲,只要不是胡说八道,真正的儒家学者往往都会讨论一下,如果是正确的那就吸收进来。
    所以当老孔听到李慕云的新奇解释之后,立刻来了精神,如果不是场合不对,怕是他能马上拉着这位郡王大人好好讨论一下。
    房玄龄到底还是城府深一些,虽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