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李慕云向他保证五年提供五十万斤百炼钢,老实说,李世民当时听完是很高兴的,但理智上却在告诉自己,这种事情并不可能,毕竟一个小小的县城,怎么可能比得上整个大唐的力量。
况且长孙无忌家里就是做钢材生意的,平时闲聊聊到这件事情的事情,那头老狐狸对五年五十万斤百炼钢的事情完全就是嗤之以鼻,认为李慕云就是在吹牛。
可当李世民听房玄龄说起山阴县准备炼钢的时候,一颗已经失去希望的心又再次砰然。
“陛下,是否能提高产量臣亦不知,不过据遗直信中所说,那日逍遥候曾亲自指导一位县里的普通铁匠用两天时间打造出一把横刀,试刀之时一刀斩断百炼横刀,而那把横刀却只是崩了个口子。”房玄龄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基本上说了一下,他相信自己那个老实的儿子应该不会在这件事情上骗自己。
要知道,大唐的百炼横刀可不是一般的刀能比的,一把刀往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历时数十日方能有成,虽然不能与古时的那些名刀名剑相比较,但总的来说已经是当时世界领先水平。
可就算是这样,却依旧被用时两日打造出来的横刀给砍断了,这足以说明李慕云的确是有些实力,至少在铸刀的能力方面并不差。
而就如同房玄龄相信自己的儿子一样,李世民也相信房玄龄的判断,所以当他听说用时两天打造出来的刀竟然能砍断百炼横刀的时候,眼中立刻射出一道慑人的话寒光,口中喃喃说道:“想不到,那小子竟然真的有如此能力,现在朕突然对他有些信心了。”
是的,李世民现在的确有些信心了,甚至他决定,就算李慕云在五年之内没有拿出五十万斤百炼钢也无所谓,只要他能造刀就可以了。
第一九一章 李慕云的未来
看到李世民心情似乎有所好转,房玄龄低头沉思一下,然后说道:“陛下,这红翎急报中有一点小小的漏洞,不知……”。
“你是说为何只有俘虏,却没有物资对吧!”李世民哼了一声:“估计这又是李慕云那个小子搞的鬼,不过算了,看在他还算是务实,没有忘了五十万斤百炼钢的事情,朕就不与他计较了。”
“陛下大度!”房玄龄微一躬身,小小的拍了一记马屁。
李世民被拍的舒服,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好啦,如果没什么事情,玄龄便去办事吧,薛延陀的事情不是小事,你要好好处理。”
“诺,臣知道了!”
……
接下来一段时间,陆陆续续又有一些关于薛延陀犯边事件的说明,被送到长安,说法也都大同小异差不了多少,这对于房玄龄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轻轻松松便将事情给处理了。
因为有李世民的命令,兵部虽然对李慕云扣下六千余匹战马的事情心有不满,但最后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种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从战报来看,军方其实这次的事情成根本没出过什么力,能得到三千战俘的功劳已经算是白捡的,若是再要战马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唐俭自从上次灭突厥之战以后便被调到民部,终日无所事事,钱财方面的事情本来就不是他所擅长的,加上这个民部尚书又是个得罪人的差使,所以他也不怎么上心。
现在李世民再次派他去漠北反倒是合了他的心意,二话没说便带着人出发一路向朔州而去,打算在出使之前先了解一些情况再说。
……
而此时的山阴县,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炼钢前的准备工作。
王唯一答应了李慕云的条件,通过王家的势力铁矿石正源源不断的送进县里。
而有了这些矿石,李慕云炼钢的计划也开始提上日程。
炎炎烈日下,河边的小高炉正冒着滚滚浓烟,一批又一批民夫挑着担子,将与焦炭混到一起的铁矿石从小高炉上面的口子里倒进去,纵然热的汗流浃背也毫不停歇。
李慕云手里拿着由钟铁匠亲手打造的铜皮大喇叭,不断的给那些民夫加油打气,顺便还不忘了指挥工作。
“慕云,不行啊这边的火烧不起来!”王杰光着膀子,身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急吼吼的从小高炉的另一边跑过来。
“烧不起来就用风箱鼓风,老子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总之里面的火必须全都烧起来。”李慕云看都没看王杰一眼,只喊了一声之后便又看向另一边的胖子:“胖子,你特么是不是傻了,老子让你准备的石灰呢,在哪儿呢。”
“就在你身后,别烦老子,老子也很忙!”胖子正在指挥着一群人往一个高炉的进气口加装风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吼了回来。
毕竟是第一次炼铁,而且还是如此大的规模,别说山阴县,就是整个大唐也没人有过经验。
所以李慕云他们几个小年轻几乎忙的脚打后脑勺,就算是这样依旧还是干了这样忘了那样,完全就是顾头顾不了尾。
李渊和于志宁远远的坐在河边,看着李慕云带着王杰、房遗直、胖子他们在那里心活,十分不厚道的笑着。
“志宁,你觉得朕这个义子如何?”身边没有外人的情况下,李渊也不再掩饰自己的身份,腰背挺的笔直,淡笑着对于志宁问道。
“太上皇,逍遥候浑金璞玉,将来会是什么样子老臣也难以判断,不过观其行为,老臣认为此子若不走上邪路,当可为大唐栋梁!”于志宁这话说的没有丝毫犹豫,纵然他平日里对李慕云百般挑剔,但那也只是恨铁不成钢罢了,现在面对老李渊,没任何顾忌的情况下他也不介意坦露一下心中的真实想法。
李渊听了于志宁的话之后,脸上笑容愈发浓了些,咂咂嘴说道:“在朕看来,这小子脑子好使,若为武将当下不于李绩,若为文臣则不下于房、杜。只是……只是这小子惫懒的紧,你别看他现在忙成这个样子,其实中心思想还是为了让自己过的舒服一些,否则他才不会如此卖力。”
“啊?这……”于志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万万没想到李渊会对李慕云做出如此高的评价。
“怎么,不信?”李渊淡淡看了于志宁一眼,随后说道:“朕这一双老眼虽不敢说能看透一切,但总的来说看人还是很准的,可就算如此,朕与此子接触了半年多,却依旧看他不透。”
“你说他聪明吧,有些事情办的其蠢如猪,就拿二小子那把剑来说吧,他竟然会用五十万斤百炼钢换一次使用那把剑的机会。”
“可是你说他蠢吧,这次设计埋伏薛延陀人的例子就可以明确告诉你,这小子算计人的能力并不比李绩差,而且老夫认为李绩在二十来岁的时候还达不到他现在的能力。”
李渊这些话像是在对于志宁说,又像是在喃喃自语。
于志宁听着老李渊的评价,人也陷入深思。
李渊在观察李慕云,而他这段时间同样在观察李慕云,而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自己这个学生有着超乎寻常的领悟力,很多东西他只要一说,这个学生立刻就能举一反三的与现实中的某些事情联系上。
这种学习的能力让于志宁又是惊喜又是担心,因为如果照这样下去,他最多只能再坚持半年,半年之后他将教无可教。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这小子其实什么都知道,就是特么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一点让于志宁恨的咬牙切齿,不过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两个老头儿就这样坐在河边,呆呆看着不远处热闹而繁忙的工地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不过知觉中半个时辰便已经过去,远处嘈杂的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的声音。
第一九二章 出铁了,尴尬了
出铁了,真的出铁了,经过近一个多时辰的熔炼,铁矿石被焦炭的高温所融化,其中一部分杂质与石灰融合变成一种钙质成份,另外一部分纯铁则变成铁水,混合着炉渣慢慢流到下方的出铁口处。
这个时候经过人工的分离,把铁水上面漂浮的那些炉渣从另一个口子抛出,余下的纯铁水则从打开的出铁口被放出。
这是钟铁匠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铁水,大致估计冷却之后应该不少于千斤左右的份量,也就是说这个小高炉每两个时辰便可出铁千斤。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不说百不百炼钢,就算是烧出来的都是生铁,那么一天下来少说也有五千斤,一年下来便是一百五十万斤往上。
一百五十万斤啊,大唐一年的生铁产量才有多少?百万左右吧?
兴奋之类的词语已经不足以表达此时小高炉附近这几个小年轻的情绪,如果不是还有理智存在,估计一个不好都可能会有人跳进炉子里把自己给祭了天。
李渊和于志宁听到众人的欢呼先是一愣,接着便派了陈火过去看看情况,结果陈火那家伙一去不复返,过去之后也跟着加入歇斯底里的狂欢,好半晌似乎才想起自己的任务,撒开腿跑了回来。
“太上皇,于大人,出铁了,看数量怕不是有千斤之多。”陈火的脸上满是兴奋过度的神情,一句话几乎是用喊出来的,如果不是距离那边正在炼铁的众人太远,听怕李渊的神秘身份非暴光不可。
不过,现在谁还能顾得上这些呢,两个时辰出铁千斤这个概念已经吓到了李渊和于志宁,这两个老家伙可不是钟铁匠那个白痴。
他们知道,眼下这只是一个小高炉的产量,如果再建九个这样的高炉,那么钢铁产量立刻就会翻上十倍。
这,这简直就是神迹!
于志宁尽管是士族出身,有些看不起那些匠人,觉得李慕云亲自参与到炼铁这种低贱的工作中有些丢了自己的面子。但这半大老头儿在听到出铁的数量之后,已经把这种歧视抛到了九宵云外,眼中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
小高炉的边上,众人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李慕云已经回过神来,踢了胖子和王杰一人一脚:“特么还愣着干啥,还不往炉子里继续加料,一会儿温度降下来了,这炉子就废了!”
“废了?为什么?”亲手炼出一炉铁水的王杰并没有意识到炉温冷却之后的问题,挠了挠后脑问道。
“别管为什么,总之快点把料加进去,让炉子保持现在的温度不要降下来,其他的事情等晚上回去再说。”李慕云并没有为王杰解释什么,只是催促他快一点,而一边的胖子已经跑到一边去招呼人手去了。
“慕云,这情况不对啊,你最好能控制一下产量,如果再这样炼下去,只怕用不了三天,那些矿石就被你给用光了。”房遗直眼下充当着智囊的角色,经过刚刚的兴奋过后,恢复了理智很快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拉着李慕云离开噪杂的人群,指着远处的矿石堆说道。
“前几炉先这样吧,大家都很高兴,让他们兴奋一下,等烧过两炉之后,把产量降一半下来。”李慕云在房遗直的提醒下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揉着下巴看了看正在指挥工人不断往小高炉的投料口里装料的王杰和胖子说道。
“一半也不行啊,必须再降一半。”房遗直摇了摇头:“这些原矿我们可是存了近半个月,你六、七天就给用光了,接下来怎么办。”
“先这样吧,派人去府城催一催,看看老王头儿能不能把运量加大。”李慕云咂咂嘴说道。
“我觉得不大可能,不说矿山能不能开采出那么多的原矿,就算是能采出来,运量增加后费用也会相对增加,王家又不是傻子,应该不会干这样的蠢事。”
李慕云摇摇头:“五十万斤铁料的原矿而已,两百万斤顶天了,有了这个限额总运费就是一样的,和每天运多少矿石过来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回头我让王杰再跑一趟府城。”
房遗直对算学一道并不精通,但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听完李慕云的解释点头说道:“行,那你看着办吧,反正你注意一下存量。”
……
敲定了与王家沟通增加矿石运量的事情之后,李慕云便无所事事的到处蹓跶,不多时便跑到了河边,凑到了两个小老头儿的跟前,调侃着说道:“您二位当真是悠闲,也不过去看看。”
“老夫又不是傻子,怕热不死自己么?”李渊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
“嘿嘿……”李慕云尴尬的笑笑,不顾形象的往老李渊身边一蹲:“其实您老还真应该过去看看,那铁水流出来的时候挺壮观的。”
“不看,没意思!”老李渊继续摇头,不过这老头儿看着李慕云的眼神有些奇怪,让人觉得这老头儿就是在看笑话。
最后还是于志宁比较实在,瞪了一眼很没形象的李慕云,然后说道:“慕云啊,老夫看你们刚刚炼铁发现一个问题,不知道你发现没有!”
“什么问题?”李慕云不解的问道。
“你不是把所有炼出来的铁都弄成了一整块吧?”
“昂!对啊!”李慕云点点头。
“果然如此!”于志宁叹了口气,看了一眼兴灾乐祸中的老李渊,又看了看李慕云,半晌才缓缓说道:“你有没有考虑过,那么大的一块铁,你下一次要怎么锻造?”
下一次怎么锻造?不就是……,卧槽,好像特么真的把自己坑了。
要知道,大唐可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切割手段,一千多斤的大铁坨子放在哪,就是李世民来了估计也没有办法从上面弄下一小块儿来。
这特么不是一般的尴尬好么,因为就算是他有能力锻造一千多斤的铁块,但却没有人能使一千多斤的兵器,也就是说这东西弄出来就是一个废物,嗯……还是一个很大的废物。
第一九三章 困难
可废物归废物,李慕云终究还是没有把那块铁坨子丢掉,纠结良久最终还是没有改变主意,依旧按照原来的方式继续提炼下去。
李渊和于志宁两个老家伙对技术方面的东西并不了解,见他死不悔改便也由他去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铁水逐渐凝固,最后变成了一个硕大的铁块儿由工人们自地里刨出来,抬到一边,而小高炉里面则再次流出铁水,流处刚刚空出来的容器之中。
便是这样,一天之后,四块又大又笨的铁坨子被熔炼出来放到了一边的空地上,工人们已经熟悉了如何使用高炉炼铁,李慕云和王杰他们才有机会离开那个差不多可以烤死人的高炉。
“慕云,这东西怎么弄?是不是太大了?”房遗直显然也意识到了什么,拉过李慕云悄悄说道。
“一会儿看看在说,如果我猜的没错,这次炼出来的应该只是些生铁,这东西脆的很,用大锤应该能砸开。”李慕云眨眨眼睛,看了看河边还在看热闹的两个老头儿,心里就是一阵不爽。
“这东西能砸开?这可是铁的!”房遗直并不知道李慕云在白天的时候已经被两个老头儿提醒过,听他说砸开,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能与不能试试不就知道了。”一边说着,李慕云一边抄起大锤(为什么会有一把大锤呢),也不顾烫脚,跳上刚刚被抬过来的铁块上面。
“哐……”的一声,锤子砸到铁坨子上面,李慕云只觉得两手一阵发麻,不过他根本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手的上面,而是低头向刚刚锤子与铁坨子接触的地方看了过去。
果然,生铁这东西就是脆,一锤之下竟然有了一丝的裂纹,这足以说明他此前的想法是对的,同样也证明想要偷懒是不行的。
正所谓高炉炼铁,平炉炼钢,李慕云原本想要试试偷工取巧之下是不是可以炼出钢来,但现在一看,似乎根本不可能,平炉的建设工作看来也要提上日程了。
正想着,李慕云只觉得身边多出一个影子,接着就听到胖子的声音:“大爷的,真的砸裂了,这东西还是钢么?”
“这应该是生铁,不是钢,钢不会这么脆!”钟铁匠虽然不是什么大匠,但一些铁匠的基本知识还是有的,所以只看了一眼便有了判断。
“不是钢?那,那咱不是白忙活了?”胖子喃喃问道。
“那倒不至于,就算是生铁也有生铁的用处,就我所知,咱大唐就算是生铁也没有这么大的产量。”房遗直站在一边,捏着下巴皱眉说道。
原本他也是以为这一炉炼出来的就是钢,现在看到是生铁多少有些失望。
不过他到底是老房的儿子,对大唐的一些情况还是了解的,知道大唐一年的铁产量其实也不过就是百万斤左右。如果按照现在这种出铁的速度,其实也不算是失败,最多算是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程度罢了。
“现在问题不在于这里,而在于我们现在的原料不够了。”李慕云从铁坨子上面跳下来,打断众人的讨论,顺便将目光投向王杰。
“看我干啥,矿石又不是我挖出来的。”王杰本能的感觉大事不好,可刚刚解释了一句就被李慕云‘无情’的镇压:“矿石不是你挖的,但却是你家的,所以增加运量的事情就靠你了。”
王杰的一张俊脸瞬间变成了苦瓜色,急赤白脸的说道:“不是,这和我有啥关系,我……”。
“你一定会完成任务的,去吧!”胖子这时也从铁块上跳下来,大咧咧的在王杰肩膀上拍了拍:“再怎么说那也是朔州刺使也是你大爷,这点面子还是会给你的。”
王杰被胖子说的张口结舌,半晌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达成了与李慕云和解的目的,王唯一果然没有食言,重新将王伯当一家列入族谱之中。
虽然王杰并不认为做王家族人有什么好,但他老娘东方玉梅却不这样想,不管他说什么都要让他认祖归宗,所以朔州刺使便成了他的亲大爷。
可是话说回来,亲大爷是一回事儿,增加运量又是另一回事儿,世家眼中亲情与利益那绝对是分开算的,就算是亲兄弟都要明算帐,更何况王杰这个侄子。
所以当王杰拍马赶到朔州见到王唯一把目的一说立刻被顶了回来:“这不可能!小杰啊,不是大伯不帮你们,实在是这件事情超出大伯的能力了。”
王杰虽然知道机会不大,可是被拒绝之后还是有些想不通,脸色难看的问道:“为什么?”
王唯一并没有因为王杰的态度而有任何生气的表现,只是无所谓的笑了笑,随后问道:“小杰啊,你只知道供应给李慕云的铁矿是咱们家里出的,可你知不知道,那些铁矿都是从哪里来的?”
王杰没有说话,他当然不知道那些矿石是从哪里来,不过他相信王唯一会告诉他。
果然,王唯一没有让他失望,短暂的停顿之后说道:“那些矿石都是来自岚县,析州的岚县,那并不是咱们一家的生意,这已经越界了。”
“而且还有一点,你们山阴县这段时间吸收了大量的人口,已经引得周围十八府联名弹劾,你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会不记前嫌的加大对咱们朔州的供货量?”
听完王唯一的解释之后,王杰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了,如果是绿林道儿上的事情他还略懂一些,可是这官场上的事情对他来说完全就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所以这一次的朔州之行完全以失败而告终,王杰灰溜溜的被王唯一打发回了山阴县。
而等他离开之后,王唯一的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逍遥候,我王家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好拿,如果没有那份能力,可是会被撑坏胃口的!所以,展示一下你的实力吧,希望你不要让老夫失望,否则在族中老夫也没办法一力保你了。”
第一九四章 御弟哥哥
山阴县县衙,李慕云起了个大早,狠狠在胖子的屁股上踹了一脚之后,无可奈何的披衣下榻,抓起放在一边桌上的书,来到了院子里。
李渊这老头儿因为在山上住习惯了,硬说县衙里空气不好晚上睡觉憋得慌,所以在昨天下午便收拾了东西回山寨了。反正那些薛延陀人已经都被抓到了,县里也没啥大事儿,索性李慕云也没有拦他,便让安排人护送他回去了。
只不过李渊虽然回去了,可于志宁那老头儿却留了下来,非要监督李慕云读书。这个决定让本来就不大的院子变的拥挤不堪,为了给于志宁腾出一个休息的房间,最后只能李慕云跟胖子睡一个房间。
然而李慕云真的是低估了胖子,这家伙晚上睡觉打嗝放屁不说,还特么说梦话,这对于本来睡觉就十分警觉的李大杀手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性的一晚,所以天刚蒙蒙亮便爬了起来,把整个房间让给了正在娶第八房小妾的胖子。
“今日不错,竟知道用功了。”小院里,于志宁早就已经醒了,看样子似乎在晨练,见到李慕云拿着一本书出来,满意的点了点头。
“于老师这套拳法看着好生眼熟,不知叫个什么名堂?”李慕云先是恭恭敬敬的给于志宁施了一礼,而后才上前问道。
没办法,这老头儿倔的要命,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李慕云如果不按他的要求做,免不了耳朵还要受苦。
“这是五禽戏,传自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乃养生之秘法!”于志宁并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依旧不紧不慢的在打拳,口中为李慕云解释,末了还不忘劝导他也学学。
要知道,五禽戏这东西其实在后世早就已经绝版了,流传下来的也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所以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